管道安装作业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管道安装作业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20-01-14

1.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水输送系统管线安装。

2.管线安装起止点:起点为水箱出口截止阀与过滤器连接处,终点为中间进水口截止阀连接处。

3.学生参照流程图安装管路,其中阀门、仪表、管子、管件工具等均由学生按领料清单指定的规格、数量到货架处选择并领取。

4.管路安装方式及质量要求:管线采用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安装工作全部完成后,灌泵,采用手动试压泵对泵出口到中间储槽进口截止阀之间的管路进行耐压试验,泵出口管路设计压力为0.2Mpa(表压)。

5.试压完成后,按要求进行流量调节,注意阀门开关顺序。

6.全部操作完成后拆除所有管路,阀门、仪表、管子、管件、工具等施回原处。

篇2:长输天然气管道安装工程案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管理方案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是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

控制是对某种具体的因素的约束与限制,是管理范围内的重要部分。

安全管理措施是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管理的重点是对施工过程各因素状态的约束与控制。根据施工项目生产的特点,安全管理措施必须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一、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施工项目经理部承担控制、管理施工生产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的责任。因此,必须同时承担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责任。

1、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2、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并常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逐级上报。

(1)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2)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的要求负责。

(3)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经理到员工的系统应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3、施工项目应通过相关职能、监察部门进行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

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的人员、依照其从事的生产内容,应通过企业、施工项目的安全审查,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方可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除经企业的安全审查,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监察部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持证上岗"。施工现场出现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操作现象,施工项目经理必须承担安全的管理责任。

4、施工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生产中物的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的状态漏验、失控的管理责任,接受由此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5、一切管理、作业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经理部签定安全责任协议书,向施工项目经理部做出安全保证。

6、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有认真、详细的记录,做为分配、补偿的原始资料之一。

二、安全教育与训练

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增强对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的失误。安全教育、训练是进行人的行为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进行安全教育、训练要适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应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1、一切管理、作业人员应具有基本条件与较高的素质

(1)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临时性人员须正式签定劳动合同,接受入场教育后,才可进入施工现场和劳动岗位。

?(2)没有痴呆、健忘、精神失常、颠痫、脑外伤后遗症、心血管疾病、晕眩、以及不适于从事操作的疾病。

?(3)没有感官缺陷,感性良好。有良好的接受、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

?(4)具有适于不同层次操作所必须的文化技术水平。

?(5)输入的劳务,必须具有基本的安全操作素质。经过正规训练、考核,输入手续完善。

?2、安全教育、训练的目的与方式。安全教育、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进行安全教育、训练时,不仅要使作业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能正确、认真的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安全的行为。

安全知识教育。应使作业者了解、掌握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安全技能训练。使作业者逐渐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减少操作中的失误现象。

安全意识教育。在于激励作业者自觉坚持实行安全技能。

?3、安全教育的内容随实际需要而确定

(1)新工人入场前应完成三级安全教育。对学徒工、实习生的入场三级安全教育,重点偏重一般安全知识、生产组织原则、生产环境、生产纪律等教育,还应强调操作的非独立性。对季节工、农民工三级安全教育,以生产组织原则、环境、纪律、操作标准为主。二个月内安全技能不能达到熟练的,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废止劳动资格。

(2)结合施工生产的变化、适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一般每10天组织一次较合适。

(3)结合生产组织安全技能训练,干什么训练什么,反复训练、分步验收。以达到出现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划为一个训练阶段。

(4)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不易确定,应随安全生产的形势变化,确定阶段教育内容。可结合发生的事故,进行增强安全意识,坚定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信心,接受事故教训教育。

(5)受季节、自然变化影响时,针对由于这种变化而出现生产环境、作业条件的变化进行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安全意识,控制人的行为,尽快地适应变化,减少人的失误。

(6)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推行新工艺之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全面安全教育,激励操作者实行安全技能的自觉性。

?4、加强教育管理,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1)教育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系统性强,抓住关键反复教育。

(2)反复实践。养成自觉采用安全的操作方法的习惯。

(3)使每个受教育的人,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受教育者树立坚持安全操作方法的信心,养成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

(4)告诉受教者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而不是不应该做什么。

(5)奖励促进,巩固学习成果。

5、进行各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都应把教育的时间、内容等,清楚的记录在安全教育记录本或记录卡上。

三、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1、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1)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以自检形式为主,是对项目经理至作业人员生产全部过程、各个方位的全面安全状况的检查。检查的重点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发现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

(2)各级生产组织者,应在全面安全检查中,透过作业环境状态和隐患,对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检查对安全生产认识的差距。

(3)对安全管理的检查,主要是:

安全生产是否提到议事日程上,各级安全责任人是否坚持"五同时"。

业务职能部门、人员,是否在各自业务范围内,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专职安全人员是否在位、在岗。

安全教育是否落实,教育是否到位。

工程技术、安全技术是否结合为统一体。

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

安全控制措施是否有力,控制是否到位,有哪些消除管理差距的措施。

事故处理是否符合规则,是否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2、安全检查的组织

(1)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按制度要求的规模、时间、原则、处理、报偿全面落实。

(2)成立由第一责任人为首,业务部门、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

(3)安全检查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

3、安全检查的准备

(1)思想准备。发动全员开展自检,自检与制度检查结合,形成自检自改,边检边改的局面。使全员在发现危险因素方面得到提高,在消除危险因素中受到教育,从安全检查中受到锻练。

(2)业务准备。确定安全检查目的、步骤、方法。成立检查组,安排检查日程。分析事故资料,确定检查重点,把精力侧重于事故多发部位和工种的检查。规范检查记录用表,使安全检查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4、安全检查方法。常用的有一般检查方法和安全检查表法。

(1)一般方法。常采用看、听、嗅、问、测、验、析等方法。

看:看现场环境和作业条件,看实物和实际操作,看记录和资料等。

听:听汇报、听介绍、听反映、听意见或批评,听机械设备的运转响声或承重物发出的微弱声等。

嗅:对挥发物、腐蚀物、有毒气体进行辨别。

问:评影响安全问题,详细询问,寻根究底。

查:查明问题、查对数据、查清原因,追查责任。

测:测量、测试、监测。

验:进行必要的试验或化验。

析:分析安全事故的隐患、原因。

(2)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原始的、初步的定性分析方法,它通过事先拟定的安全检查明细表或清单,对安全生产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控制。

安全检查表通常包括检查项目、内容、回答问题、存在间题、改进措施、检查措施、检查人等内容。

5、安全检查的形式

(1)定期安全检查。指列入安全管理活动计划,有较一致时间间隔的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的周期,施工项目自检宜控制在10~15天。班组必须坚持日检。季节性、专业性安全检查,按规定要求确定日程。

(2)突击性安全检查。指无固定检查周期,对特别部门、特殊设备、小区域的安全检查,属于突击性安全检查。

(3)特殊检查。对预料中可能会带来新的危险因素的新安装的设备、新采用的工艺、新建或改建的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前,以"发现危险因素"为专题的安全检查,叫特殊安全检查。

特殊安全检查还包括,对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手持电动工具,电气、照明设备,通风设备,有毒有害物的储运设备进行的安全检查。

6、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处理、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伤害,实现安全生产。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环节,在于认真的整改,真正的、确确实实的把危险因素消除。对于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一时不能消除的危险因素,应逐项分析,寻求解决办法,安排整改计划,尽快予以消除。

?安全检查后的整改,必须坚持"三定"和"不推不拖",不使危险因素长期存在而危及人的安全。

?“三定”指的是对检查后发现的危险因素的消除态度。三定即定具体整改责任人,定解决与改正的具体措施,限定消除危险因素的整改时间。在解决具体的危险因素时,凡借用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不推拖、不等不靠,坚决的组织整改。自己解决有困难时,应积极主动寻找解决的办法,争取外界支援以尽快整改。不把整改的责任推给上级,也不拖延整改时间,以尽量快的速度,把危险因素消除。

四、作业标准化

在操作者产生的不安全行为中,由于不知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了干的快些而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坚持自己的操作习惯等原因所占比例很大。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

1、制定作业标准,是实施作业标准化的首要条件

(1)采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者三结合的方式,根据操作的具体条件制定作业标准。坚持反复实践、反复修订后加以确定的原则。

(2)作业标准要明确规定操作程序、步骤。怎样操作、操作质量标准、操作的阶段目的、完成操作后物的状态等,都要做出具体规定。

(3)尽量使操作简单化、专业化,尽量减少使用工具、夹具次数,以降低操作者熟练技能或注意力的要求。使作业标准尽量减轻操作者的精神负担。

(4)作业标准必须符合生产和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不能把作业标准通用化。不同作业条件的作业标准应有所区别。

2、作业标准必须考虑到人的身体运动特点和规律、作业场地布置、使用工具设备、操作幅度等,应符合人机学的要求。

?(1)人的身体运动时,尽量避开不自然的姿势和重心的经常移动,动作要有连贯性、自然节奏强。如,不出现运动方向的急剧变化;动作不受限制;尽量减少用手和眼的操作次数;肢体动作尽量小。

(2)作业场地布置必须考虑行进道路、照明、通风的合理分配,机、料具位置固定,作业方便。要求:

1)人力移动物体,尽量限于水平移动;

2)把机械的操作部分,安排在正常操作范围之内,防止增加操作者的精神和体力的负担;

3)尽量利用重力作用移动物体;

4)操作台、座椅的高度从与操作要求、人的身体条件匹配。

?(3)使用工具与设备

1)尽可能使用专用工具代替徒手操作;

2)操纵操作杆或手把时,尽量使人身体不必过大移动,与手的接触面积,以适合手握时的自然状态为宜。

3、反复训练,达标报偿

(1)训练要讲求方法和程序,宜以讲解示范为先,符合重点突出、交待透彻的要求。

(2)边训练边作业,巡检纠正偏向。

(3)先达标、先评价、先报偿,不强求一致。多次纠正偏向,仍不能克服习惯操作、操作不标准的,应得到负报偿。

五、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

生产技术工作是通过完善生产工艺过程、完备生产设备、规范工艺操作,发挥技术的作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包含了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全部职能和作用。两者的实施目标虽各有侧重,但工作目的完全统一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的基点上。生产技术、安全技术的统一,体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具体的落实"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具体表现在:

1、施工生产进行之前,考虑产品的特点、规模、质量,生产环境,自然条件等。摸清生产人员流动规律,能源供给状况,机械设备的配置条件,需要的临时设施规模,以及物料供应、储放、运输等条件。完成生产因素的合理匹配计算,完成施工设计和现场布置。

施工设计和现场布置,经过审查、批准,即成为施工现场中生产因素流动与动态控制的唯一依据。

2、施工项目中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进行之前,针对工程具体情况与生产因素的流动特点,完成作业或操作方案。这将为分部、分项工程的实施,提供具体的作业或操作规范。方案完成后,为使操作人员充分理解方案的全部内容,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失误,避免操作时的事故伤害。要把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与要求,向作业人员进行充分的交底。

交底既是安全知识教育的过程,同时,也确定了安全技能训练的时机和目标。

3、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工艺过程顺利实施去认识,生产技术工作中应纳入如下的安全管理职责:

(1)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规范人的行为,使操作者获得完善的、自动化的操作行为,减少操作中的人的失误。

(2)参加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从中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的环节和部位、发生与发展、危害性质与程度。摸索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能力。

(3)严把设备、设施用前验收关,不准有危险状态的设备、设施盲目投入运行,预防人、机运动轨迹交叉而发生的伤害事故。

六、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生事故,不能以违背人们意愿为理由,予以否定。关键在于对事故的发生要有正确认识,并用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已发生的事故,尽量减少损失。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1、发生事故后,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事故、实事求是的按照规定、要求报告。不隐瞒、不虚报,不避重就轻是对待事故科学、严肃态度的表现。

2、积极抢救负伤人员的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利于调查清楚事故原因,从事故中找到生产因素控制的差距。

3、分析事故,弄清发生过程,找出造成事故的人、物、环境状态方面的原因。分清造成事故的安全责任,总结生产因素管理方面的教训。

4、以事故为例、召开事故分析会进行安全教育。使所有生产部位、过程中的操作人员,从事故中看到危害,激励他们的安全生产动机。从而在操作中自觉的实行安全行为,主动的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5、采取预防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彻底的整改,使采取的预防措施完全落实。经过验收,证明危险因素已完全消除时,再恢复施工作业。

6、未造成伤害的事故,习惯的称为未遂事故。未遂事故就是已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只是未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然而其危险后果是隐藏在人们心理上的严重创伤,其影响作用时间更长久。

未遂事故同样暴露安全管理的缺陷、生产因素状态控制的薄弱。因此,未遂事故要如同已经发生的事故一样对待,调查、分析、处理妥当。

七、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

1、安全生产意识淡漠是最大隐患

不论你是大学毕业生、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还是协作施工单位负责人及作业人员,当你跨入企业的大门,走进施工现场,成为项目的施工参建人员时,就应懂得要搞好工程施工必须有铁的纪律,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都必须遵纪守法,必须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在施工人员中,管理人员比较年轻,缺乏工作实践,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较差,认为最重要的是学技术,掌握生产技术才是硬本领,而对学习安全生产技术则很不重视。而在施工作业人员中,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差,有些人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伤亡事故离自已十分遥远,不会落到自己头上,但是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是最大的隐患。

2、未经培训上岗,无知酿成悲剧。有的生产经营单位招聘了职工后,不进行必要的三级安全教育。职工未经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培训上岗,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常识,冒险蛮干,违章作业,一旦发生事故,则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不知采取什么措施是正确的,头脑中一片空白,往往因此酿成悲剧。

3、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导致事故

(1)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一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全体员工上至经理,下至每名工人以及协作施工单位都必须遵守,尤其是新工人更应该注意。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该是比较齐全的,但往往宣传、贯彻、落实不够,人员执行不力,往往因此而酿成了工伤事故,使自已受到伤害,或者伤害他人,或者被他人伤害。

(2)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落实到部门、工区、班组,必须落实到作业现场及每一个作业岗位。如果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落实,劳动环境就会存在以下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3)强度不够。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

4)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带“病”或超负荷运转。

5)维修、调整不当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6)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7)施工(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如:①照明光线环境不良,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尘弥漫,视物不清,或光线过强;②通风不良;③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等。

4、违反劳动纪律酿成血的教训

一支没有铁的纪律约束的队伍,是一支没有战斗力的队伍。一个不用严格纪律要求员工的企业,是一个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血的教训一再告诉我们,一名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员工,往往就是一起重大伤亡事故的责任者。违反劳动纪律的主要表现如下:

(1)上班前饮酒,甚至上班时饮酒。

(2)上班无故迟到,下班早退溜号。

(3)工作时间开玩笑,嬉戏打闹。

(4)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和个人防护用品。

(5)在禁烟区随意吸烟,乱扔烟头。

(6)不坚守岗位,随意串岗聊天。

(7)业余生活无规律,上班时无精打采。

(8)工作时不全神贯注,思想走神开小差。

(9)上夜班时偷偷睡觉。

(10)不服从上级正确调度指挥,自作主张随意更改规章。

(11)无视纪律,自由散漫,上班时间吊儿郎当。

5、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十分危险

安全操作规程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以血的代价换来的科学经验总结,是作业人员在生产操作中不得违反的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轻则受伤,重则丧命。对此,每个作业人员应牢记,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篇3:高温高压蒸汽管道安装作业指导

1?工程概况

1.1?系统简介

高温高压蒸汽管道主要包括主蒸汽管道系统和高低温再热蒸汽管道系统,本专业指导书适用于主蒸汽管道安装、高低温再热蒸汽管道安装和高低压旁路管道安装。

本机组的主蒸汽管道是从锅炉过热器联箱出口引出,由钢管引到汽机间分两路接到汽机系统的主汽门;低温再热管道从高压缸引出分两路回到锅炉的低温再热联箱;高温再热蒸汽管道是从锅炉高温再热集箱出口引出,由钢管到达汽机间前分两路接到汽机系统的自动调节门。为了维护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及达到稳定的蒸汽压力,在主蒸汽管道上设有高压旁路管道,在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上设有低压旁路管道,旁路系统对机组的启动、停机及变负荷运行起重要作用。

1.2?主要系统参数

主蒸汽管道设计压力为P=13.7Mpa,设计温度t=545℃,系统主材为12Cr1MoV的φ377×50合金钢管。

低温再热蒸汽管道设计压力为P=3.04755Mpa,设计温度t=335.6℃,系统主材为ST45.8/Ⅲ的φ660.4×17.5钢管。

高温再热蒸汽管道设计压力为P=2.58Mpa,设计温度为t=545℃,系统主材为10CrMo910的φ609.6×20合金钢管。

1.3?系统布置情况

1.3.1?主蒸汽管道:锅炉过热器联箱出口(标高44.54米)→标高37米的锅炉右侧→炉前27米至15.5米→汽机间(分两管道标高3.6米)→汽机系统高压主门间。

1.3.2?低温再热蒸汽管道:汽机高压缸排汽口(标高8.05米)→汽机间(标高3.6米)→炉前14.5米27.98米层→锅炉低温再热器入口联箱。

1.3.3?高温再热蒸汽管道:锅炉高温再热器联箱出口(标高45米)→标高39.6米的锅炉右侧→炉前39.6米至19.6米层→汽机间(分两路标高7.6米)→自动调节汽门。

1.3.4?高压旁路管道:炉前的主蒸汽管道(标高15.5米)→高压旁路阀(标高7.17米)→汽机间的低温再热管道(标高3.6米)。

1.3.5?低压旁路管道:炉前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标高17.3米)→低压旁路阀(标高7.5米)→凝汽器减温减压装置(标高6米)。

1.4?主要工程量

1.4.1?主蒸汽管道:总重量43752Kg?

DN>80:管道共129米,阀门共1件,支吊架共19套。

DN≤80:管道共120米,阀门共6件,支吊架约40套。

1.4.2?高温再热蒸汽管道:总重量22391Kg?

DN>80:管道共86.5米,阀门共1件,支吊架共13套。

DN≤80:管道共20米,阀门共4件,支吊架约10套。

1.4.3?低温再热蒸汽管道:总重量30967Kg?

DN>80:管道共67米,阀门共2件,支吊架共10套。

DN≤80:管道共100米,阀门共4件,支吊架约40套。

2?编制依据

2.1?中南电力设计院设计图纸:F0833S-J0501、F0833S-J0502、F0833S-J0503。

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94。

2.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管道篇,2000年版。

2.4?《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SD107-83。

2.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

2.6?《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3?作业准备及条件

3.1?作业准备

3.1.1?施工人员的配备:钳工:16人;起重工:3人;普工:6人。

3.1.2?主要工、机具的配备:链条葫芦;角向磨光机;砂轮切割机;坡口机;卷扬机;自动气割机;水平尺;割炬;龙门吊车;坦克吊;翻斗车;冲击钻等,其他机具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3.1.3?力能的供应:氧气、乙炔、烃气、氩气采用瓶装或管道布置供应,施工电源及电焊机布置在组合场、主厂房(0米层、12米层、22米层等)以及锅炉区域。

3.1.4?施工场地布置:管材、管件的检查、下料、加工、预制组合等工作主要在管道组合场内进行。

3.1.5?施工前各施工人员认真学习作业指导书。

3.1.6?施工前各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施工图纸及现场施工布置等情况。

3.1.7?施工前各施工人员熟悉掌握管道安装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质量验收标准等有关规程。

3.1.8?施工前制作好组合平台,组合对口用的凳子、对口包箍和焊接棚。

3.2?作业条件

3.2.1?材料必须检查清点,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应有合格证,合金材料必须进行光谱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3.2.2?钢管应逐件进行外观、壁厚、金相、硬度检查,并留下原始记录。

3.2.3?材料应防水、防尘,分类存放、标识清楚。

3.2.4?材料数量不符或有缺陷等情况,应作详细记录,并向技术人员反映情况。

3.2.5?基础经过验收、核对、具备交安条件。

3.2.6?穿墙孔洞经过检查、核对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2.7?材料运输及就位的道路畅通、场地清洁,

3.2.8?施工现场必须具有完善的消防设施。

3.2.9?认真做好施工各环节的测量、检验记录的准备工作。

4?作业步骤及工艺要求

4.1?作业步骤:

4.1.1?支吊架配制:材料领用及清点→支吊架管部配制及根部组合→支吊架的吊挂及安装→支吊架的调整。

4.1.2?管道安装:管材管件的领用及清点→管材、管件的检查(光谱、测厚、金相、硬度等)→下料及坡口加工→预制组合→吊挂及安装。

4.1.3?阀门安装:领用及核对型号→外观检查→解体检查(光谱记录)→水压试验及安装调整→检查清理。

4.2?工艺要求

4.2.1?支吊架的安装

*支吊架安装要根据管子位置,找正标高中心及水平中心,生根要牢固,与管子接合要稳固。

*吊架安装要按施工图安装根部,要求拉杆无弯曲变形,罗纹完整且与螺母配合良好、焊接牢固。

*支吊架根部吊环、垫板的开孔,应采用机械钻孔工艺,不能用割炬割制。

*管道的固定支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安装,不得在没有补偿装置的直管段上同时安装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支架。

*在数条平行的管道敷设中,其托架的吊杆不得吊装位移方向相反或位移值不等的任何两条管道。

*管道安装使用临时支吊架时,应有明显标记,并不能与正式支吊架位置相冲突,在管道安装及水压试验完毕后应拆除。

*在混凝土基础上,用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架的生根时,膨胀螺栓的打入必须达到规定的深度值。

*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滚珠、滚轴、托滚等活动零件与其支撑件应接触良好,以保证管道能自由膨胀。

*所有活动支架的活动部件均应裸露,不应被保温层敷盖。

*有热位移的管道,在受热膨胀时,应及时对支吊架进行下列检查与调整。

a:活动支架的位移方向,位移量及导向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管托有无脱落现象。

c:固定支架是否牢固可靠。

d:弹簧支架的安装高度与弹簧工作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整定弹簧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固定销应在管道系统安装结束,且严密性试验及保温后方可拆除,固定销应完整抽出,妥善保管。

*恒作用力支吊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调整。

*支吊架调整后,各连接件的螺杆丝扣必须带满,锁紧螺母应锁紧,防止松动。

*吊架螺栓孔眼和弹簧座孔眼应符合要求。

*支架间距应按设计要求正确装设。

4.2.2?管道组合安装

*管道的组合要考虑管道吊装的方便。

*管道组合件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吊装后不应产生永久变形,临时固定应牢固可靠。

*管道组合前或组合件安装前,均应将管道内部清理干净,管内不能遗留任何杂物,并进行临时封堵。

*管道水平段的坡度方向与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子对接焊缝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否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缝位置距离弯管的起弯点不得小于管子外径或不小于100mm。

b.?管子两个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宜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50mm。

c.?支吊架管部位置不得与管子对接焊缝重合,焊缝距离支吊架边缘不得小于50mm,对于焊后需作热处理的接口,该距离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

d.?管子接口应避开疏水、排汽及仪表管等的开孔位置,距开孔边缘不应小于50mm。

e.?管子有穿过墙板、楼板时,位于墙壁、楼板内的管段不得有接口。

*管道上的两个成型件相互焊接时,应按设计要求加接短管

*除设计中有冷拉或热紧的要求外,管道连接时不能用强力对口,管子与设备的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定位并紧好地脚螺栓后自然进行。

*管子和管件的坡口在内、外壁10~15mm内的油漆,垢、锈等,在对接前应清除干净,直至金属光泽,对壁厚大于或等于20mm的坡口,应检查是否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管子对口时一般应平直,焊接角变形的距离在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除特殊要求外,其折口的允许偏差d应为:DN<100mm时、d≯2mm、DN≥100mm、d≯3mm。

*厚壁管在对口时应加对口用楔形块,当去除时不应损伤母材,并将其残留焊疤清除干净,打磨修好。

*管子在对口时要垫置牢固,避免焊接或热处理过程中管子移动。

*管道安装如有间断,应及时封堵管口。

*支吊架安装工作应与管道的安装工作同步进行。

*在管道上安装仪表、疏水、排汽管座时,开孔尽可能采用机械钻孔方法。。

*合金钢管局部进行弯度校正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管子的下临界温度以下。

*膨胀指示器应按设计规定正确装设,在管道冲洗前调整指示在零位。

*蒸汽管道上装设蠕胀测点时,应按设计规定装设蠕胀测点和监测管段,监测管段应在同批管子中选用管壁厚度为最大负公差的管子,监测管段上不能开孔,不能安装仪表及装设支吊架。

*蠕胀测点应在管道冲洗前安装好,每组测点应装设在管道的同一横断面上,并沿圆周等距离分配。

*合金钢管在整个系统安装完毕后,应作光谱复查,材质不能出差错,剩余材料也应及时作出材质标记。

*管道上的开孔,在管子安装前开好,开孔后必须将内部清理干净,不能遗留钻屑或其它杂物。

*合金钢管表面不得引弧试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

*合金钢管道焊缝位置应及时标明在图纸上。

*安装疏放水、排汽管时,接管座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疏放水管接入疏放水母管时。应按介质流动方向稍有倾斜,不能随意更改设计,不能将不同介质或不同压力的疏、放水管接入同一母管或容器内。

*疏放水管及母管的布置应尽量短捷,且不影响通道和其它设备的操作,有热膨胀的应采取必要的补偿措施。

*放水管的中心应与漏斗中心稍有偏斜,经漏斗后的放水管径应比来水管径大。

4.2.3?管道的吊装

*管道吊装就位前,应将各支吊架的根部安装好并焊接牢固。在不方便吊挂的地方要安装临时管支架梁,临时挂管支架梁要考虑吊挂管道的重量、长度和吊装重心位置。

*挂管就位可利用汽机房行车、履带吊和卷扬机等机具,将管段及阀门等吊挂至相应的安装位置上,并用合适的钢丝绳吊稳、挂牢。对于重量比较大的垂直管段要加包箍防滑。

*对于拖吊阀门等比较重要的部件时,要制作好拖运台板方可拖动,并且要考虑拖拉点的重心位置,以防被拖部件翻到碰杯。

*对那些要长时间存放的管段不能用链条葫芦吊挂,一定要用钢丝绳绑扎吊挂好(吊挂的钢丝绳应包角)。

*为清除管道系统内部的污垢和杂物,管道系统应进行清洗(蒸汽吹洗)并具备经过批准的技术,安全和组织措施。

*管道经蒸汽吹洗合格后,除按技术、安全和组织措施进行检查及恢复工作外不能进行其他可能影响管道内部清洁的工作。

*蒸汽吹扫完毕后,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5?质量要求及检验要求

5.1?质量要求

5.1.1?管子、管件、管道附件及阀门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有关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

5.1.2?管子、管件、管道附件及阀门在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材质及技术参数,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要求为:

a.无裂纹、缩孔、夹渣、粘砂、折迭、漏焊、重皮等缺陷。

b.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尖锐划痕。

c.凹陷深度不得超过1.5mm,凹陷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管子周长的5%且不大于40mm。

5.1.3?合金钢管、管件、管道附件及阀门在使用前,应逐件进行光谱复查,并作出材质标记。

5.2?检验要求

5.2.1?下列工作应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共同检查及验收,并签证。

a.?管道系统蒸汽吹洗。

b.?阀门的水压试验。

c.?膨胀指示器的装设。

d.?隐蔽工程。

e.?电动阀门的行程调节。

5.3?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资料

5.3.1?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应在原图上更正)。

5.3.2?管材、管件及管道附件的出厂证件和现场检验记录。

5.3.3?弹簧安装高度记录(整定弹簧可不做记录)。

5.3.4?蠕胀测点,膨胀指示器,焊口及支吊架位置的管道单线立体图。

6?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6.1?安全生产

6.1.1?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细致的技术安全交底,使其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掌握安全注意事项。

6.1.2?禁止利用任何管道悬吊重物。

6.1.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6.1.4?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鞋进入施工现场。

6.1.5?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6.1.6?在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施工作业,必须装设足够的照明。

6.1.7?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牢在上方可靠处。

6.1.8?施工人员必须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软底鞋。

6.1.9?弯制小管时,不得将管子固定在不牢固的地方.?

6.1.10?用坡口机加工管子坡口时,坡口机应固定牢固并调整好中心,进刀应缓慢.?

6.1.11?人工制作坡口时,应戴防护眼镜,对面不得站人.?

6.1.12?管子吊装就位后,应立即安装支吊架,如用链条葫芦临时固定,应将手拉链栓在起重链上,并设保险绳。

6.1.13?管道支吊架应一次焊接牢固,支吊架未焊好不得松钩。

6.2?文明施工

6.2.1?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认真学习,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不违章作业。

6.2.2?不操作自己不熟悉的或非本专业使用的工机具及机电设备。

6.2.3?下班时,认真收拾工、机具和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7?作业人员的职责

7.1?班长职责

7.1.1?班长是本班安全施工的第一责任者,对本班组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7.1.2?负责组织实施班组安全施工管理目标。

7.1.3?负责组织本班组人员学习与执行上级有关安全施工的规程、规定和措施,带头遵章守纪,及时纠正并查处违章违纪行为。

7.1.4?认真组织每周一次的安全日活动及时总结与布置班组安全工作,并作好安全活动记录。

7.1.5?认真进行每天站班会和下班后安全小结。

7.1.6?经常检查(每天不少于一次)施工场所的安全情况,确保本班组人员在施工中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和用具。

7.1.7?负责进行新员工的第三级安全教育和变换工种员工岗位的安全教育。

7.1.8?负责组织本班组施工人员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的接受安全交底并签字,不得安排未签字的员工参加施工任务。

7.1.9?负责本班组施工项目开工前安全施工条件的检查与落实,对危险作业的施工点必须设安全监护人。

7.1.10?督促本班组人员进行文明施工,完工时及时清理作业场所。

7.1.11?贯彻实施安全施工与经济挂钩的管理办法,做到奖罚分明。

7.1.12?组织本班组人员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及时改进班组安全工作。

7.2?工人安全施工责任

7.2.1?认真学习并自觉执行安全施工的有关规定,规程和措施,不违章作业。

7.2.2?正确使用,维护和保管工机具及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

7.2.3?不操作自己不熟悉的或非本专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及工具。

7.2.4?施工项目开工前,认真接受安全施工措施交底,并在交底书上签字。

7.2.5?作业前检查工作场所,做好安全措施,以确保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下班前及时整理现场。

7.2.6?施工中发现不安全隐患应妥善处理或向上级报告,爱护安全措施,不乱拆乱动。

7.2.7?积极参加安全活动,积极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帮助新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术水平。

7.2.8?对无安全施工措施和未经安交底的施工项目,有权拒绝施工并可越级上告,有权制止他人违章,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7.2.9?尊重和支持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服从安全监察人员的监督和指导。

7.2.10?发生人身事故时应立即抢救伤者,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报告,调查事故时必须如实反映情况,分析事故时应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和防范措施。

篇4:长输天然气管道安装工程案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是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

控制是对某种具体的因素的约束与限制,是管理范围内的重要部分。

安全管理措施是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管理的重点是对施工过程各因素状态的约束与控制。根据施工项目生产的特点,安全管理措施必须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一、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施工项目经理部承担控制、管理施工生产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的责任。因此,必须同时承担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责任。

1、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2、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并常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逐级上报。

(1)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2)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的要求负责。

(3)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经理到员工的系统应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3、施工项目应通过相关职能、监察部门进行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

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的人员、依照其从事的生产内容,应通过企业、施工项目的安全审查,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方可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除经企业的安全审查,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监察部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持证上岗"。施工现场出现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操作现象,施工项目经理必须承担安全的管理责任。

4、施工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生产中物的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的状态漏验、失控的管理责任,接受由此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5、一切管理、作业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经理部签定安全责任协议书,向施工项目经理部做出安全保证。

6、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有认真、详细的记录,做为分配、补偿的原始资料之一。

二、安全教育与训练

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增强对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的失误。安全教育、训练是进行人的行为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进行安全教育、训练要适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应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1、一切管理、作业人员应具有基本条件与较高的素质

(1)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临时性人员须正式签定劳动合同,接受入场教育后,才可进入施工现场和劳动岗位。

?(2)没有痴呆、健忘、精神失常、颠痫、脑外伤后遗症、心血管疾病、晕眩、以及不适于从事操作的疾病。

?(3)没有感官缺陷,感性良好。有良好的接受、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

?(4)具有适于不同层次操作所必须的文化技术水平。

?(5)输入的劳务,必须具有基本的安全操作素质。经过正规训练、考核,输入手续完善。

?2、安全教育、训练的目的与方式。安全教育、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进行安全教育、训练时,不仅要使作业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能正确、认真的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安全的行为。

安全知识教育。应使作业者了解、掌握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安全技能训练。使作业者逐渐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减少操作中的失误现象。

安全意识教育。在于激励作业者自觉坚持实行安全技能。

?3、安全教育的内容随实际需要而确定

(1)新工人入场前应完成三级安全教育。对学徒工、实习生的入场三级安全教育,重点偏重一般安全知识、生产组织原则、生产环境、生产纪律等教育,还应强调操作的非独立性。对季节工、农民工三级安全教育,以生产组织原则、环境、纪律、操作标准为主。二个月内安全技能不能达到熟练的,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废止劳动资格。

(2)结合施工生产的变化、适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一般每10天组织一次较合适。

(3)结合生产组织安全技能训练,干什么训练什么,反复训练、分步验收。以达到出现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划为一个训练阶段。

(4)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不易确定,应随安全生产的形势变化,确定阶段教育内容。可结合发生的事故,进行增强安全意识,坚定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信心,接受事故教训教育。

(5)受季节、自然变化影响时,针对由于这种变化而出现生产环境、作业条件的变化进行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安全意识,控制人的行为,尽快地适应变化,减少人的失误。

(6)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推行新工艺之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全面安全教育,激励操作者实行安全技能的自觉性。

?4、加强教育管理,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1)教育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系统性强,抓住关键反复教育。

(2)反复实践。养成自觉采用安全的操作方法的习惯。

(3)使每个受教育的人,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受教育者树立坚持安全操作方法的信心,养成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

(4)告诉受教者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而不是不应该做什么。

(5)奖励促进,巩固学习成果。

5、进行各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都应把教育的时间、内容等,清楚的记录在安全教育记录本或记录卡上。

三、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1、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1)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以自检形式为主,是对项目经理至作业人员生产全部过程、各个方位的全面安全状况的检查。检查的重点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发现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

(2)各级生产组织者,应在全面安全检查中,透过作业环境状态和隐患,对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检查对安全生产认识的差距。

(3)对安全管理的检查,主要是:

安全生产是否提到议事日程上,各级安全责任人是否坚持"五同时"。

业务职能部门、人员,是否在各自业务范围内,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专职安全人员是否在位、在岗。

安全教育是否落实,教育是否到位。

工程技术、安全技术是否结合为统一体。

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

安全控制措施是否有力,控制是否到位,有哪些消除管理差距的措施。

事故处理是否符合规则,是否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2、安全检查的组织

(1)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按制度要求的规模、时间、原则、处理、报偿全面落实。

(2)成立由第一责任人为首,业务部门、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

(3)安全检查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

3、安全检查的准备

(1)思想准备。发动全员开展自检,自检与制度检查结合,形成自检自改,边检边改的局面。使全员在发现危险因素方面得到提高,在消除危险因素中受到教育,从安全检查中受到锻练。

(2)业务准备。确定安全检查目的、步骤、方法。成立检查组,安排检查日程。分析事故资料,确定检查重点,把精力侧重于事故多发部位和工种的检查。规范检查记录用表,使安全检查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4、安全检查方法。常用的有一般检查方法和安全检查表法。

(1)一般方法。常采用看、听、嗅、问、测、验、析等方法。

看:看现场环境和作业条件,看实物和实际操作,看记录和资料等。

听:听汇报、听介绍、听反映、听意见或批评,听机械设备的运转响声或承重物发出的微弱声等。

嗅:对挥发物、腐蚀物、有毒气体进行辨别。

问:评影响安全问题,详细询问,寻根究底。

查:查明问题、查对数据、查清原因,追查责任。

测:测量、测试、监测。

验:进行必要的试验或化验。

析:分析安全事故的隐患、原因。

(2)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原始的、初步的定性分析方法,它通过事先拟定的安全检查明细表或清单,对安全生产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控制。

安全检查表通常包括检查项目、内容、回答问题、存在间题、改进措施、检查措施、检查人等内容。

5、安全检查的形式

(1)定期安全检查。指列入安全管理活动计划,有较一致时间间隔的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的周期,施工项目自检宜控制在10~15天。班组必须坚持日检。季节性、专业性安全检查,按规定要求确定日程。

(2)突击性安全检查。指无固定检查周期,对特别部门、特殊设备、小区域的安全检查,属于突击性安全检查。

(3)特殊检查。对预料中可能会带来新的危险因素的新安装的设备、新采用的工艺、新建或改建的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前,以"发现危险因素"为专题的安全检查,叫特殊安全检查。

特殊安全检查还包括,对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手持电动工具,电气、照明设备,通风设备,有毒有害物的储运设备进行的安全检查。

6、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处理、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伤害,实现安全生产。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环节,在于认真的整改,真正的、确确实实的把危险因素消除。对于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一时不能消除的危险因素,应逐项分析,寻求解决办法,安排整改计划,尽快予以消除。

?安全检查后的整改,必须坚持"三定"和"不推不拖",不使危险因素长期存在而危及人的安全。

?“三定”指的是对检查后发现的危险因素的消除态度。三定即定具体整改责任人,定解决与改正的具体措施,限定消除危险因素的整改时间。在解决具体的危险因素时,凡借用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不推拖、不等不靠,坚决的组织整改。自己解决有困难时,应积极主动寻找解决的办法,争取外界支援以尽快整改。不把整改的责任推给上级,也不拖延整改时间,以尽量快的速度,把危险因素消除。

四、作业标准化

在操作者产生的不安全行为中,由于不知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了干的快些而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坚持自己的操作习惯等原因所占比例很大。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

1、制定作业标准,是实施作业标准化的首要条件

(1)采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者三结合的方式,根据操作的具体条件制定作业标准。坚持反复实践、反复修订后加以确定的原则。

(2)作业标准要明确规定操作程序、步骤。怎样操作、操作质量标准、操作的阶段目的、完成操作后物的状态等,都要做出具体规定。

(3)尽量使操作简单化、专业化,尽量减少使用工具、夹具次数,以降低操作者熟练技能或注意力的要求。使作业标准尽量减轻操作者的精神负担。

(4)作业标准必须符合生产和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不能把作业标准通用化。不同作业条件的作业标准应有所区别。

2、作业标准必须考虑到人的身体运动特点和规律、作业场地布置、使用工具设备、操作幅度等,应符合人机学的要求。

?(1)人的身体运动时,尽量避开不自然的姿势和重心的经常移动,动作要有连贯性、自然节奏强。如,不出现运动方向的急剧变化;动作不受限制;尽量减少用手和眼的操作次数;肢体动作尽量小。

(2)作业场地布置必须考虑行进道路、照明、通风的合理分配,机、料具位置固定,作业方便。要求:

1)人力移动物体,尽量限于水平移动;

2)把机械的操作部分,安排在正常操作范围之内,防止增加操作者的精神和体力的负担;

3)尽量利用重力作用移动物体;

4)操作台、座椅的高度从与操作要求、人的身体条件匹配。

?(3)使用工具与设备

1)尽可能使用专用工具代替徒手操作;

2)操纵操作杆或手把时,尽量使人身体不必过大移动,与手的接触面积,以适合手握时的自然状态为宜。

3、反复训练,达标报偿

(1)训练要讲求方法和程序,宜以讲解示范为先,符合重点突出、交待透彻的要求。

(2)边训练边作业,巡检纠正偏向。

(3)先达标、先评价、先报偿,不强求一致。多次纠正偏向,仍不能克服习惯操作、操作不标准的,应得到负报偿。

五、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

生产技术工作是通过完善生产工艺过程、完备生产设备、规范工艺操作,发挥技术的作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包含了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全部职能和作用。两者的实施目标虽各有侧重,但工作目的完全统一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的基点上。生产技术、安全技术的统一,体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具体的落实"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具体表现在:

1、施工生产进行之前,考虑产品的特点、规模、质量,生产环境,自然条件等。摸清生产人员流动规律,能源供给状况,机械设备的配置条件,需要的临时设施规模,以及物料供应、储放、运输等条件。完成生产因素的合理匹配计算,完成施工设计和现场布置。

施工设计和现场布置,经过审查、批准,即成为施工现场中生产因素流动与动态控制的唯一依据。

2、施工项目中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进行之前,针对工程具体情况与生产因素的流动特点,完成作业或操作方案。这将为分部、分项工程的实施,提供具体的作业或操作规范。方案完成后,为使操作人员充分理解方案的全部内容,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失误,避免操作时的事故伤害。要把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与要求,向作业人员进行充分的交底。

交底既是安全知识教育的过程,同时,也确定了安全技能训练的时机和目标。

3、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工艺过程顺利实施去认识,生产技术工作中应纳入如下的安全管理职责:

(1)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规范人的行为,使操作者获得完善的、自动化的操作行为,减少操作中的人的失误。

(2)参加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从中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的环节和部位、发生与发展、危害性质与程度。摸索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能力。

(3)严把设备、设施用前验收关,不准有危险状态的设备、设施盲目投入运行,预防人、机运动轨迹交叉而发生的伤害事故。

六、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生事故,不能以违背人们意愿为理由,予以否定。关键在于对事故的发生要有正确认识,并用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已发生的事故,尽量减少损失。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1、发生事故后,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事故、实事求是的按照规定、要求报告。不隐瞒、不虚报,不避重就轻是对待事故科学、严肃态度的表现。

2、积极抢救负伤人员的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利于调查清楚事故原因,从事故中找到生产因素控制的差距。

3、分析事故,弄清发生过程,找出造成事故的人、物、环境状态方面的原因。分清造成事故的安全责任,总结生产因素管理方面的教训。

4、以事故为例、召开事故分析会进行安全教育。使所有生产部位、过程中的操作人员,从事故中看到危害,激励他们的安全生产动机。从而在操作中自觉的实行安全行为,主动的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5、采取预防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彻底的整改,使采取的预防措施完全落实。经过验收,证明危险因素已完全消除时,再恢复施工作业。

6、未造成伤害的事故,习惯的称为未遂事故。未遂事故就是已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只是未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然而其危险后果是隐藏在人们心理上的严重创伤,其影响作用时间更长久。

未遂事故同样暴露安全管理的缺陷、生产因素状态控制的薄弱。因此,未遂事故要如同已经发生的事故一样对待,调查、分析、处理妥当。

七、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

1、安全生产意识淡漠是最大隐患

不论你是大学毕业生、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还是协作施工单位负责人及作业人员,当你跨入企业的大门,走进施工现场,成为项目的施工参建人员时,就应懂得要搞好工程施工必须有铁的纪律,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都必须遵纪守法,必须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在施工人员中,管理人员比较年轻,缺乏工作实践,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较差,认为最重要的是学技术,掌握生产技术才是硬本领,而对学习安全生产技术则很不重视。而在施工作业人员中,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差,有些人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伤亡事故离自已十分遥远,不会落到自己头上,但是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是最大的隐患。

2、未经培训上岗,无知酿成悲剧。有的生产经营单位招聘了职工后,不进行必要的三级安全教育。职工未经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培训上岗,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常识,冒险蛮干,违章作业,一旦发生事故,则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不知采取什么措施是正确的,头脑中一片空白,往往因此酿成悲剧。

3、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导致事故

(1)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一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全体员工上至经理,下至每名工人以及协作施工单位都必须遵守,尤其是新工人更应该注意。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该是比较齐全的,但往往宣传、贯彻、落实不够,人员执行不力,往往因此而酿成了工伤事故,使自已受到伤害,或者伤害他人,或者被他人伤害。

(2)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落实到部门、工区、班组,必须落实到作业现场及每一个作业岗位。如果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落实,劳动环境就会存在以下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3)强度不够。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

4)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带“病”或超负荷运转。

5)维修、调整不当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6)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7)施工(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如:①照明光线环境不良,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尘弥漫,视物不清,或光线过强;②通风不良;③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等。

4、违反劳动纪律酿成血的教训

一支没有铁的纪律约束的队伍,是一支没有战斗力的队伍。一个不用严格纪律要求员工的企业,是一个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血的教训一再告诉我们,一名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员工,往往就是一起重大伤亡事故的责任者。违反劳动纪律的主要表现如下:

(1)上班前饮酒,甚至上班时饮酒。

(2)上班无故迟到,下班早退溜号。

(3)工作时间开玩笑,嬉戏打闹。

(4)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和个人防护用品。

(5)在禁烟区随意吸烟,乱扔烟头。

(6)不坚守岗位,随意串岗聊天。

(7)业余生活无规律,上班时无精打采。

(8)工作时不全神贯注,思想走神开小差。

(9)上夜班时偷偷睡觉。

(10)不服从上级正确调度指挥,自作主张随意更改规章。

(11)无视纪律,自由散漫,上班时间吊儿郎当。

5、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十分危险

安全操作规程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以血的代价换来的科学经验总结,是作业人员在生产操作中不得违反的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轻则受伤,重则丧命。对此,每个作业人员应牢记,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篇5:氧气管道安装安装作业指导书

1、施工作业遵循的标准规范

1.1设计施工图

1.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1.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1.4《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1.5《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监察规定》GB16912-1997

1.6《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2-82)

1.7、《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动部发[1996]140号)

2、材料检验

2.1、管道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修改设计或材料代用,应征得设计部门同意。

2.2、材料进场检验

2.2.1、管子、管道附件及阀门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等缺陷。

2.2.2、合金钢管应有材质标记。

2.2.3、有色金属管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针孔、裂纹、分层等缺陷,黄铜管不能有绿锈和严重脱锌。

2.2.4、阀门进场检验

2.2.4.1、阀门要求逐个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介质为洁净无油的水.

2.2.4.2、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试验时间为5分钟,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

2.2.4.3、严密性试验为公称压力,阀门密封不漏为合格。

3、管道除锈

3.1、管道及管件为碳钢材质时,管道内壁要进行彻底除锈,除锈方法有喷吵除锈和酸洗化学除锈。

3.2、喷吵除锈

3.2.1、喷砂除锈应符合喷砂除锈的工艺要求.喷砂时金属表面不得受潮,当金属表面低于露点温度3℃以下时停止喷砂作业.喷砂作业所用的压缩空气压力不低于0.4Mpa。

3.2.2、喷砂除锈等级达到Sa3级。

3.3、酸洗化学除锈

3.3.1、酸洗方法一般采用槽式浸泡酸洗方式.

3.3.2、酸洗除锈一般工艺流程

酸洗--水冲洗--中和处理-钝化处理-水冲洗-吹干或风干

3.3.2.1、根据所处理的管道规格制作合适的酸洗槽、将配制好的酸洗液倒入酸洗槽中,酸洗液量以能淹没所处理管道的周长的2/3为宜。

3.3.2.2、操作人员穿戴好防护衣服、手套等。

3.3.2.3、将管道放于酸洗槽内浸泡,时间根据锈蚀程度为5~50min为宜

3.3.2.4、用清水冲洗掉管道内外表面残余的酸液。

3.3.2.5、将管道置于专门中和和钝化槽内浸泡,浸泡时间为10~15min为宜

3.3.2.6、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管道内外表面残余的液体

3.3.2.7、将管道放置于专门地方晾干,再用封口塑料薄膜封闭管口

3.3.2.8、酸洗质量检查

酸洗后管道内壁无附着物

用盐酸、硝酸和硫酸液酸洗后,管道壁呈灰白,用磷酸酸洗后,管内壁呈灰黑色。

注意:

a、酸洗场所应通风良好

b、酸洗液、钝化液、冲洗水禁止乱放,保护环境

c、操作人员施工时,戴好防护用具

d、酸洗、冲洗、钝化用水必须清洁,不锈钢管道用水的氯离子含量不大于25ppm

e、酸洗时,掌握好时间,不得造成酸洗过量。

4、脱脂

4.1、一般要求

4.1.1、管子、附件、阀门及仪表均应进行脱脂。如果阀门及仪表因出厂时已进行脱脂,有可靠的密封包装及证明,可不再进行脱脂。

4.1.2、脱脂剂应具有合格证.使用前应对其外观、油脂含量进行检查。

4.1.3、脱脂剂为化学腐蚀药品,脱脂时应戴好防毒面具、橡胶手套和穿好工作服。工作服、鞋、手套等劳保用品应干净无油。

4.1.4、脱脂场所应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室内、不受雨水、尘土等的浸染。脱脂剂不应受阳光直接照射。

4.2、脱脂方法

4.2.1、脱脂方式采用槽式浸泡法或管内灌注法

4.2.2、槽式浸泡法.制作脱脂槽,将脱脂剂倒入槽中,脱脂剂液量以能淹没所处理管道周长的2/3为宜

4.2.3、管内灌注法.将脱脂剂注入管内,管端用软木塞或其它方法封闭

4.2.4、脱脂前管子、附件、阀门脱脂表面应无水分,否则脱脂剂和水分解将腐蚀金属。

4.2.5、将管件、管子、阀门放入脱脂槽内浸泡或注入脱脂剂,浸泡时间1~1.5小时,然后将其内部的脱脂剂倒净,用滤纸擦拭管道壁,用紫外线灯照射滤纸,无紫兰萤光为合格。

4.2.6、需要脱脂的阀门脱脂前应拆成零件清除锈等杂物.螺栓与金属垫片用同一方法进行脱脂.对不便浸泡如阀门壳体,则人工蘸取脱脂剂擦试。

4.2.7、脱脂后的管子、阀门、附件应由专人及时用干净塑料布封闭管口,防止被再次污染。同时严格将脱脂合格的管道和未达到合格标准或尚未脱脂的管道隔离开来,以免相混。

脱脂结束后,脱脂废液严禁乱倒,应装入包装桶内,按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

5、管道安装

5.1、管子、附件、阀门安装前应再次检查其内部是否仍有油污、铁锈、沙子等污物并进行处理,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

5.2、氧气管道如发现有锈和油污,必须重新除锈脱脂。

5.3、氧气管道与其它架空管道的最小间距如下表:

名?称?最小并行间距(m)?最小交叉间距(m)

给排水管道?0.25?0.10

热力管道?0.25?0.10

燃气、燃油管道?0.50?0.25

滑触线

1.50?0.50

裸导线?1.00?0.50

绝缘导线或电缆

0.50?0.30

电缆管?0.50?0.10

非防爆开关、插座、配电箱?1.50?1.50

5.4、管道对口应平直,与设备、阀门不应强力对口。对口允许偏差1mm/m,全长不大于10mm。

5.5、法兰连接时应保持平行,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1000,且不大于2mm

5.6、三通及大小头尽可能采用压制,不宜在现场制作和开孔焊接。

5.7、采用螺纹连接的管道,螺纹连接处的填充料应采用聚四氟乙烯带,严禁使用油麻或棉纱头。

5.8、管道焊接照《焊接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

5.9、管道焊口检查、无损探伤检测按照设计施工图要求进行。

5.10、管道应有防雷及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厂区管道在管道分岔处及进出车间建筑物处设置接地装置。

6、管道试压、吹扫

6.1、管道试压前,对管线进行检查,确认管道已安装合格,支架固定牢固。补偿器必须采取临时加固措施。

6.2、试验用的介质。强度试验可采用无油无水压缩空气、氮气或洁净无油水作介质,严密性试验可采用无油无水压缩空气或氮气。不锈钢管道试压用水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

6.3、强度试验

6.3.1、用水作介质。宜在环境温度5℃以上进行。升压应缓慢,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以无形变、无压降、无渗漏为合格。

6.3.2、用气作介质。要制定安全措施,同时经建设方同意。升压应缓慢,先升至试验压力的50%进行检查,再按照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至试验压力。每一级稳压不小于3Min,在试验压力下稳压,无渗漏、无形变为合格。

6.4、严密性试验

强度试验合格后,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稳定24小时,平均小时泄漏率,室内及地沟管道不超过0.25%,室外管道不超过0.5%。

6.5、吹扫

6.5.1、管道试验合格后,用无油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吹扫速度不小于20m/s

6.5.2、反复吹扫管道,在管道吹扫口设置刚性靶板,靶板上涂刷白色油漆,以靶板上无铁锈、灰尘、水分、焊渣等杂物为合格。

7、管道涂漆

涂漆前清除管道表面铁锈、焊渣、毛刺、油、水等污物,涂漆按照设计有关要求进行。

8、置换送气

管道投产前,充以无油无水压缩空气或氮气,然后逐渐加入氧气,直至最后以全氧气置换,置换的氧气不小于置换管道总容积的三倍,直至合格。置换排出的氧气排至室外高出附近操作面4m以上的空旷、无明火(抽烟)的地方。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