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柱梁板钢筋工程质量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框架柱梁板钢筋工程质量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1

框架柱、梁板钢筋工程的质量措施

1、钢筋一般要求

①、采用的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对其力学性能要进行复验,各项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的要求,保证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延伸率三项机械性能指标合格,方可投入现场组织加工。

②、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要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的加工、绑扎必须按规范要求施工,其规格、型号及加工的形状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③、焊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持考试合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④、钢筋下料前必须编制钢筋配料单,并经技术负责人审定后方可加工钢筋,钢筋的加工制作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⑤、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采用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预制的水泥砂浆垫块保证其厚度的方法。

2、框架柱钢筋绑扎

①、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都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绑扎扣不少于三个,绑扎扣要向里,柱子主筋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0,中间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900。

②、绑扎接头、焊接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有绑扎、焊接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③、在立好的柱子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非转角处的相交点成梅花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

④、柱筋保护层:水泥砂浆垫块应绑扎的柱立筋外皮上,间距为1000mm左右,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正确。

3、框架梁、连系梁钢筋绑扎

①、首先在主梁模板上按图纸画好箍筋间距。

②、施工顺序:

主筋上穿好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钢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起钢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梁、次梁架立筋--梁底主筋与箍筋绑扎--绑扎架立筋--绑扎其余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自检、专检、报检

③、梁主筋双排设置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要求。

④、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要准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⑤、主、次梁钢筋要在主筋下垫好垫块,以保证主筋保护层的厚度。

4、楼板钢筋绑扎

①、清理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理头等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分布钢筋的间距。

②、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钢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③、钢筋的搭接长度、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④、绑扎一般采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隔点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⑤、绑扎负弯矩钢筋时,每个扣均要绑扎,最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符合要求。

篇2:框架柱梁板混凝土工程质量措施

框架柱、梁板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措施

1、混凝土工程一般要求

①、混凝土原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复验报告,按图纸设计强度等级及时委托试验室做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施工时应计量准确,搅拌合理。

②、混凝土运输应及时并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120分钟。

③、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

④、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

⑤、柱、梁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要求插点均匀,逐点移动,不得漏振,做到振点均匀,振后混凝土密实;楼板混凝土采用平台振动器进行振动,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⑥、混凝土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和堵塞等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在已浇混凝土终凝前修正完好。

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后立即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期间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期应不小于7昼夜。

2、柱混凝土浇筑

①、柱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柱底填50-10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逐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部振捣外,外部应专门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②、柱高在3000mm以内时,可在柱顶直接下灰进行浇筑,柱高超过3000mm时应在模板侧面下灰口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的高度不得超过2000mm,每段浇筑完后将下灰口和振捣口封实,并用柱箍箍牢。

③、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施工缝应留在主梁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子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3、梁板混凝土浇筑

①、同层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更应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用预埋件。

②、梁柱结点处钢筋较密时,宜用细石子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该部分,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③、浇筑板混凝土时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于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严禁用振动棒铺摊混凝土。

④、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振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⑤、楼梯段施工缝应留设在梯段由平台起向上第三个踏步面的顶面处。

篇3:钢筋工程防止质量通病措施(2)

钢筋工程防止质量通病措施(二)

1.钢筋加工:

(1)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钢筋成形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钢筋绑扎与安装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2)马凳铁高度及保护层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3)钢筋骨架入模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4)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钢丝应绑成八字形。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

(5)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后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6)浇筑混凝土时,现浇板负筋位置出现位移应及时调整。

篇4:(分项)分部工程质量保证措施:钢筋工程

分部(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钢筋工程

(一)预防钢筋材料的缺陷和措施

(1)严格执行钢筋进场的一整套验收制度,包括检查出厂证明书,作机械性能试验,进行外观检查,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等。

(2)发现脆断现象或焊接性能不良,应作化学成分检验。

(3)重视钢筋的保管工作,防止机械损伤或沾染油污。需要在现场存放较长时间的钢筋应堆入仓库或料棚,并用垫木垫起20厘米以上,防止浸水或受到雨露浸蚀,钢筋应按不同等级、规格分批挂牌堆放。严禁各种钢筋无牌混杂堆放。

(4)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必须退货;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的,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二)预防梁、板的受拉钢筋有效高度减小的措施

(1)梁、板底受拉钢筋下要用规定厚度的预制水泥垫块垫稳,不得用石子、碎砖代替,也不能用两块薄垫块合成一块使用。

(2)严格控制梁、板的截面高度、特别是悬臂板根部的截面高度。

(3)负弯矩钢筋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板内负弯矩钢筋可用撑筋,也可用铁丝吊在楞木上;负弯矩钢筋必须扎牢、放稳。

(4)板内预埋管应穿在负弯矩钢筋之下、弯矩钢筋之上。

(5)对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钢筋布置及板内主、负筋的正反方向等易出错构件的钢筋布置,必须交底清楚,尽可能做好标记,避免产生差错。

(6)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必须认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仔细检查弯矩钢筋及负弯矩钢筋的位置;浇捣混凝土前应进行复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浇捣混凝土时应配备专人"看钢筋",防止移位、变形。浇混凝土时不准移动钢筋。

(三)预防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移位的措施

(1)下柱伸出柱顶部分钢筋至少应加一道临时箍筋,箍筋尺寸应比上柱箍筋缩小,使上柱钢筋正好在外侧与下柱钢筋连接,再用木框或铁框卡住,牢靠地固定下柱伸出钢筋的位置。

(2)上柱钢筋与下柱钢筋应绑扎或焊接牢固。上柱与已移位的下柱伸出钢筋连接时,应保持上柱钢筋的设计位置。

(3)柱身钢筋应按要求每隔800mm左右用带铅丝有凹槽的水泥垫块扎牢,紧贴柱模板,固定位置。柱子纵筋与箍筋应按要求扎牢,经检查无误后,再封柱子模板。柱子纵筋应保持顺直。

(4)浇捣混凝土时严禁拆除柱顶的固定框架及临时箍筋,不得强行弯折伸出的钢筋,注意保持伸出钢筋的正确位置,不得用振动器强行撬振柱子纵筋,防止绑扎松扣及水泥垫块脱落。

(四)预防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的措施

(1)、水泥垫块

①施工前准备好水泥垫块,水泥垫块应按级配比认真浇捣,并加以养护,保证其必要的强度,垫块厚度正确。

②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0mm左右,以垫块间的钢筋不下垂为准。梁、柱的垫块应垫在纵筋处,板、墙的垫块应垫在钢筋的交叉处。

③垫块应垫稳,柱中的垫块要扎牢,防止移位、脱落,严禁用碎石、碎砖充作垫块。

(2)浇捣混凝土前要检查水泥垫块等措施是否完好,浇捣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护,使保护层有一定的厚度。

(3)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施工误差不大于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4)混凝土保护层也不得超厚,否则将产生有效高度减少的缺陷。

(五)预防钢筋间距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歪斜不齐的措施

(1)箍筋要通过计算确定只数和间距,摆箍筋时应先在通长纵筋上划线,然后按线距摆开。

(2)梁钢筋穿好以后,一般可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避免骨架歪斜不齐。

(3)梁受拉区如有两排以上钢筋,可用短钢筋垫在两排钢筋之间,使上排钢筋位置正确,控制上、下排钢筋的间距。

(4)认真交底,特别是箍筋间距有变化时要交代清楚。

(5)认真操作,纵筋在两端处要对齐,间距均匀分布;板内纵横两个方向均应先划线,然后摆开钢筋,进行绑扎,两层钢筋间应加撑筋,保持间距。

(六)预防钢筋接头和锚固缺陷的措施

(1)分清受拉区、受压区中"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的规定。配筋表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

(2)认真交底,认真操作。

(3)焊接机械、设备应符合使用要求,焊条(剂)品种、规格与钢筋搭配合宜,钢筋端头间隙适当,坡口面加工平顺,角度准确。焊工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

(七)预防节点处钢筋布置不合理的措施

(1)现浇肋梁楼盖主次梁、板的节点处上部钢筋的布置应为:主梁负弯矩钢筋在最下面,次梁负弯矩钢筋在中间,板钢筋在上面,双向板较小跨度方向钢筋一般受力较大,应放在较大跨度方向钢筋的下面。

(2)连续梁中间支座或框架中间节点处的上部钢筋应贯穿支座或节点,不得在支座或节点内截断、接头。框架梁端节点处上部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长度符合有关规定,并伸过节点中心线,需要弯折时要保证其水平长度,弯折后长度不应小于10d。

(3)现浇上、下柱纵筋搭接头,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框架顶部节点柱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较大,在柱内锚固有困难时,可弯折锚固在梁、板内。

(4)锚固筋的长度、插入节点深度,不仅配筋时注意不要搞错,绑扎安装时也要按规定仔细检查。

(5)所有应在节点处增加的箍筋、吊筋,均应按要求绑扎牢固。梁端第一个箍筋距离节点边缘不大于50mm。

篇5: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准备工作

(1)学习有关图纸、技术资料、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2)选购钢筋和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出具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场时应分批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储存时应分批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

(3)焊条、焊剂难备,出具合格证。

(4)加工及焊接设备准备,注意保养。

(5)有关操作人员应有相应的上岗证。上岗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钢筋冷拉和冷拔

(1)钢筋的冷拉可采用控制应力或控制冷拉率的方法。当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其冷拉控制应力下的最大冷拉率应符合有关规定。当采用控制冷拉率方法冷拉钢筋时,冷拉率必须由试验确定;测定冷拉率时,钢筋的冷拉应力也应符合有关规定。

(2)钢筋的冷拉速度不宜过快,待拉到规定的控制应力(或冷拉率)后,须稍停,然后再放松。

(3)钢筋冷拉后,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并应抽样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

(4)低碳钢丝冷拔后,应逐盘检查外观,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和机械损伤,还应逐盘检验甲级钢丝(乙级钢丝可分批抽样检验)的力学性能。

钢筋加工

(1)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不得擅自代换。加工的形状、尺寸须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3)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调直钢筋时应符合有关规定。

(4)钢筋弯钩或弯折应符合规定。

钢筋焊接

(1)根据构件的受力特性、抗震要求、钢筋等级和直径等判断是否应采用焊接。

(2)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

(3)焊接前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4)热轧钢筋的对接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钢筋与钢板的T型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5)冷拉钢筋的闪光对焊电弧焊,应在冷拉前进行;冷拔低碳钢丝的接头,不得焊接。

(6)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接头的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7)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对有抗震要求的钢筋接头,不宜设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钢筋绑扎与安装

(1)钢筋的绑扎应符合: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2)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3)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4)在校中竖向钢筋搭按时,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2)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形尺寸的偏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3)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要求。

(6)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评定

执行有关质量验评标准,不合格的要返工处理。

资料整理

(1)钢筋、焊条及焊剂合格证,钢筋复检报告及焊件试验报告;

(2)钢筋代用单;

(3)施工记录;

(4)自检记录;

(5)隐蔽验收记录;

(6)质量评定记录。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