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X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1

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

电气安装工程关键工序质量保证

1、电气安装:盘柜安装、避雷接地安装、照明管及动力保护管及暗装箱盒等的预埋、电气设备试验、回路检查、受送电。

2、盘柜安装应首先要求检查基础槽钢,其水平度、不直度和两型钢间的不平行度不得超过规定值,不经专业质检员检查合格不得进行盘柜安装。盘柜找正固定后,其垂直度、水平偏差及柜面偏差、柜间接缝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规定;

3、变压器安装前,由专业施工员和质检员土建基础进行验收,抽芯前要做好防护、防尘、防潮措施,线路连接时,瓷套管应不受外力;

4、在变电所受电前,必须做开关柜联锁试验,对高低压系统、进线柜、出线柜和母线柜、断路器的分闸、合闸控制回路分别模拟各种控制、保护信号进行分、合闸试验;

5、电气设备的调试内容应按规范执行,调试结果还应参考出厂技术文件,并相互对照,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调试结果应及时做好记录,并做好实物检试验状态标识。

仪表自控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制度

(1)实行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工程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施工队队长是本队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责任工程师是各专业质量责任人员,各部门负责人要按分工认真履行质量职责,施工中严格按国家、行业、地方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进行管理与验收。

(2)严格实行"编制、审核、审批"制度。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质量检验计划必须按现行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及质量验评标准进行编制,由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审核,最后由质保工程师审批通过后,才允许用以指导施工。各专业质量检验计划中,应注明监控点、停检点及质量检验等级。

(3)贯彻"技术交底"制。对关键工序的施工,在开工前,必须由技术质量部门组织对施工队进行交底,一般工序由施工队技术员对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

(4)贯彻"质量大检查"制度。每月对施工现场质量进行两次全面质量大检查。大检查前,先编制出《检查大纲》,明确检查内容、抽查数量、检测方式、检查量具及允许偏差值。根据检查结果,遵照《质量奖惩条例》,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讲评,奖优罚劣。

(5)贯彻"质量分析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认真分析从施工现场收集到的各种不合格信息,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排除质量隐患。

(6)贯彻"工序交接"制度。工序交接时,必须由相应专业的专职质检员与上、下道工序的负责人到现场进行交接品的质量验收,避免上道不合格品转入下一道工序。

(7)贯彻质量"三检制"。质量检查实行"自检为主,互检为辅"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8)实行"全过程监督"制。各专业的专职质检员每天挂牌在施工现场巡视,加大监督力度。

(9)施工中,认真执行业主和监理公司下发的质量管理及监督制度。对业主及监理代表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均应立即进行整改,直到合格为止。

(10)在质量检查程序中,贯彻实施业主、监理、承建单位三方分别检查确认的"三级检查"制度。

篇2:电气安装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

电气安装工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1钢管,明暗配管及管内穿线安装

(1)材料要求

1)管材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并有材质证明。

2)管套-其内径与薄壁钢管外径相吻合,缝隙不能过大。无劈裂、无毛刺、两端光滑。套管长度宜为钢管外径的1.5~3倍。

3)附件-灯头盒、电门盒、接线盒等,无变形、开焊,敲落孔完整无缺,面板安装孔与接地脚齐全。

4)塑料铜线-绝缘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检测报告、合格证。

5)钢管附件-护口应根据管径大小选择相应的规格。

(2)作业条件

1)暗配管-混凝土墙内暗配管,应在立墙筋绑扎完成后插入。楼板内的暗敷管,在楼板底排筋绑扎完成后插入,暗管敷设完成后才可绑扎盖筋。暗配管敷管位置应为底筋上,盖筋下。

2)明敷管,应在拆摸完成后按图纸位置放线。施工应按施工部位合理穿插。

3)管内穿线:主体结构完成后,管、箱、盒稳齐方可进行穿线作业。如有管路不通的地方,剔凿工作应在抹灰之前完成。

(3)操作工艺

明暗管敷设的工艺流程:

预制加工→测定箱盒位置→固定箱盒→管路连接→跨接地线→与板筋固定→施工自检

(4)施工要求

1)管路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埋入墙及楼板内的线管,其保护层不小于15mm。管与盒之间连接采用焊接,并做跨接地线。管与管连接采用套管焊接,套管长度为钢管外径的1.5-3倍。焊管内壁做防腐处理,用防腐漆浇筑再放出。钢管在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铣口,使之光滑不拉线。钢管在暗敷设时弯曲倍数应尽量加大,宜不小于10倍。如位置不允许的情况下,不应小于6倍。敷设完成后与板筋牢固绑扎,间断不大于2m。混凝土墙及楼板内暗敷的箱、盒应用泡沫板封严,外用黏胶带粘好,保证浇铸混凝土厚盒内的清洁。管口进盒长度不超过3mm,并用塑料管堵将管口堵住。拆模后将盒掏出,再刷防锈漆。最后整体检查是否符合图及规范要求,接地跨接点是否到位,整体管路是否形成一个接地网,与楼内接地系统多处进行可靠连接。

2)管路走向满足设计要求,煨弯、管路的敷设连接等应按施工工艺安装。管内外防腐固定卡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管内穿线的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备料→选择导线→穿带线→扫管→按图连接导线→导线接头焊接→恢复绝缘层→线路检查→摇测绝缘电阻。

1)选择导线--除按图纸规定选择导线截面以外,按规范要求相线A、B、C三相分别采用黄、绿、红色,零线采用蓝色,保护地线采用黄绿相间的颜色。电门过线采用白色或其他颜色。

2)管内穿线--穿线前先穿带线。如果是地管,应先将管内的积水与杂物清除干净。管口用手触摸不刺手,才能穿线。在穿线过程中,不能使导线打花,管内不准见接头,不同电压等级的导线不能穿在同一管内。管内导线应占管内截面的40%。

3)导线的连接--导线穿入管内,其连接点应满足以下要求(A)导线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B)受力导线不能降低原有的机械强度(C)不能降低原有的绝缘强度。接头采用锡焊连接。外包橡胶及绝缘包布各两层。使用套管或端子与导线连接时,可采用导线压接钳进行压接,然后恢复绝缘层。导线绝缘层在削剥时,不应损伤导线线芯。导线连接后应进行各回路绝缘检查,用500V绝缘摇表进行摇测,其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时方可送电。保护地线(PE线)连接可靠并做好记录。

2线槽桥架安装:

(1)根据图纸要求核对线槽位置是否与图相等,检查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准确。

(2)根据图纸,安装线槽支架,支架固定好后,进行线槽安装线槽与支架应用螺栓固定,铁制线槽不可直接焊在支架上,线槽底盖接口应错开。

(3)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应有固定点,并应紧贴墙面固定。

(4)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他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表面光滑接触。

(5)线槽的出线口应位置准确、光滑、无毛刺。

(6)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且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

(7)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

3电缆敷设

(1)设备及材料要求:

1)所有电缆的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电缆生产厂家必须具备生产资质,并有生产许可证。

3)到现场的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4)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甲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和裂纹。

5)各种型钢支架不应有明显锈蚀,并刷两遍防锈漆。所有紧固件均采用镀锌件,并有平垫、弹簧垫。

6)电缆敷设所用桥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生产厂家必须具备生产资质。

7)其他附属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生产合格证。

(2)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线--电缆桥架、支架安装--电缆沟完成及配电设备安装--电缆进现场绝缘摇测--电缆沿支架、桥架、电缆沟敷设--电缆整理固定--二次绝缘摇测--电缆头制做--与设备连接--送电运行试验

2)安装方法:

按电缆走向,安装电缆支架及桥架等。电缆吊架要求安装牢固,吊杆用上下双螺母固定。膨胀螺栓采用Φ10以上规格,并有平垫及弹簧垫。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及老化现象。

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绝缘摇测,1kV以下电缆选用500V摇表,绝缘电阻应在1MΩ以上。电缆摇测合格后,应将电缆头用绝缘胶带封闭,以防进水。放电缆的设备如电缆支架、棕绳、滑轮、无线对讲机等,在施工前详细检查,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4防雷与接地

(1)材料要求:镀锌钢材有-40mm×4mm扁钢;螺纹圆钢等。使用时镀锌钢材采用热镀锌层。有材质报告与合格证。基础防雷网焊接所用搭接筋不小于Φ16。

(2)安装方法:

1)引下线安装利用结构钢柱。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下端与基础钢筋可靠焊接。并在四周适当位置甩出镀锌扁钢以备外接人工接地极。搭接点焊缝均匀、平整、饱满、无明显气孔、咬肉等缺陷。

2)避雷网按设计

要求设置,且与防雷引下线做可靠连接。

3)防雷引下线安装,应位置正确。

4)基础防雷网位置正确,连续,形成网络。不可以有串行现象。搭接筋焊接长度不少于6d,焊口要求同上述。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