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检测试验配合比优化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混凝土检测试验配合比优化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21

混凝土检测、试验及配合比优化措施

由于本标段所用混凝土有统供和自拌两种供料模式,故检测、试验任务也据此进行。

1任务

根据招标文件,本标段检测,试验任务主要为:

(1)所有进场原材料性能检测。如钢筋、钢铰线、止水材料及自拌混凝土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水、粗细骨料等检测;

(2)各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性能试验;

(3)各类砂浆配合比设计和性能试验;

(4)出机口以后混凝土质量检测与控制及硬化试件试验(统供混凝土);

(5)自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控制和硬化试件试验;

(6)统供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试验;

(7)坝顶门机预应力大梁静载试验。

2统供混凝土的试验、检测

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统供混凝土中承包方不负责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而只负责提供配合比并对出机口后的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为保证工程质量,我们的试验检测工作将首先从配合比入手,并依靠后来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反馈配合比的适应性,并及时调整、优化。

统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性能试验,参见附件1-2。

2.1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测

拌和物性能检测,由于拌和系统附近不能建值班室,我们计划改装一部简易的检测车,在车内进行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和含气量试验,试件成型用混凝土则用检测车及时拖至试验室成型。对于坍落度、含气量、温度等不满足要求者,我们将及时向在场监理人员汇报,通过监理调整拌和系统配料。除了拌和系统附近的控制以外,在混凝土的浇筑仓面,我们将安排人员监控混凝土拌和物的分离情况、坍落度损失、温度等情况,也及时反馈给拌和系统的人员,及时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施工要求。

(1)混凝土均匀性检测

定时在出机口对一盘混凝土按出料先后各取一个试样(每个试样不少于30kg),以测定砂浆密度,差值不大于30kg/m3;用筛分法分析测定粗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百分比,其差值不大于10%。

(2)坍落度检测

坍落度每4h检查1~2次。坍落度允许偏差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的要求控制。在取样成型时同时测定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凝结时间试验

根据施工需要定期在机口和现场进行混凝土的初凝、终凝时间试验,试验包括标准条件和模拟现场条件两种情况进行。

(4)含气量检测

掺引气剂的混凝土,每4h检查1次含气量,其变化范围应控制在±1.0%以内。必要时根据含气量调整引气剂掺量。

(5)混凝土温度检测

有温控要求的混凝土,施工中控制出机口温度,温度检测频率与坍落度检测频率相同。

2.2混凝土硬化试件性能检测

现场混凝土质量检验以抗压强度为主,并测试不同龄期混凝土的容重,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取样数量符合以下规定:

(1)抗压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每500m3成型28d龄期试件3个,设计龄期每1000m3成型试件3个;非大体积混凝土每100m3成型28d龄期试件3个,设计龄期每200m3成型试件3个。

(2)抗拉强度:28d龄期每2000m3成型试件3个,设计龄期每3000m3成型试件3个。

(3)抗冻、抗渗、极限拉伸值、弹性模量、抗冲耐磨性能等试验,根据设计要求,适当取样进行,工地试验室不能进行的试验送宜昌基地试验中心或就近的有相应检测能力的试验室进行。

对硬化试件的检测结果我们将以试验报告、月报等形式及时报告给监理。对检测结果中出现的偏离,我们将及时与监理沟通,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供监理参考和决策,比如进一步优化配合比等。

为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我们将加强与拌和系统运行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的沟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3自拌混凝土的试验检测

对于自拌混凝土,我们的试验检测除了配合比、拌和物和硬化试件试验外,原材料的检测也包括在内。

3.1原材料

对进场的各种混凝土原材料,我们将严加监控,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1)水泥

每批进罐的水泥必须有厂家提供的品质检验报告,同时试验室按规定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取样以200~400吨同品种、同标号、同厂家的水泥为一个取样单位,一批不足200吨也作为一个取样单位,检测项目有:水泥强度等级、凝结时间、安定性、标准稠度、细度、比重等。散装水泥入罐温度实行抽检制度,入罐温度不高于65℃。水泥满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等标准的要求。水泥存放应保证贮罐密封良好,避免材料受潮,不同品种、标号及厂家的水泥分别贮放。

(2)粉煤灰

粉煤灰以200吨同级、同生产厂家为一个取样单位,一批不足200吨也作为一个取样单位。检测项目有: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等指标。粉煤灰进场时每天至少取样1次进行细度、需水量比的检测,粉煤灰检验按照《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1996)进行。粉煤灰的贮存应避免受潮、结块。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和等级见表16-1。

表16-1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和等级

指标等级

Ⅰ级Ⅱ级Ⅲ级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20≤45

烧失量%≤5≤8≤15

需水量比%≤95≤105≤115

SO3%≤3≤3≤3

含水量%≤1≤1≤1

(3)砂石骨料

砂石骨料的品质满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的要求。生产的细骨料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粗骨料表面洁净,超逊径含量应合格。

砂石骨料生产过程中每8h检测1次,检验项目有:细骨料的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粗骨料的超径、逊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在2.4~2.8的范围内。细骨料使用前有足够的堆存脱水时间,施工中严格控制

细骨料的含水量不超过6%,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拌和楼生产过程中每4h检测1次砂子的含水量,雨天加密检测次数。砂子的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每班检测1次,并根据细度模数调整配料单的砂率;粗骨料的超逊径、含泥量每班检测1次。每月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所列项目进行1次检测。

(4)外加剂

外加剂品质符合《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混凝土外加剂》(GB8076-87)等标准的要求。外加剂每批产品有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工地使用前进行验收检验。当贮存时间超过6个月或对其质量有怀疑时,进行取样检测,经检验证明合格后方可使用。外加剂抽检时,掺量≥1%的外加剂以100吨为一批,掺量<1%的外加剂以50吨为一批,掺量<0.01%的外加剂以1~2吨为一批。

外加剂的配制浓度每班至少检测一次,并填写“外加剂配制记录”。

(5)水

拌和与养护混凝土用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的含量等指标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198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的要求。在水源改变或对水质有怀疑时,随时取样进行检验。

(6)钢筋、钢绞线

钢筋品质满足《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园钢筋》(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等标准的要求,每批钢筋、钢绞线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单,使用前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并分批进行钢筋接头性能试验。

3.2配合比试验

我们将按设计要求、规程规范,并结合使用条件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具体方法和内容参见附件1-2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大纲。

3.3混凝土质量检测

(1)拌和物性能检测

主要为混凝土均匀性、坍落度、凝结时间、含金量等。

对拌和物的性能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将直接采取措施,通知拌和系统人员调整配料,比如加水量和砂率等,保证其性能符合要求。如果拌和站较大,我们将建立值班室,实施三班作业,全过程监控。对于小的拌和站,我们采用在生产时巡检的方式进行监控。

另外,根据硬化试件的检验结果,我们将及时地进行配合比调整试验。

①为满足工程施工对混凝土生产质量的要求,在拌和设备投入混凝土生产前,按经批准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最佳投料顺序和拌和时间试验。

②要求拌和设备投入运行前对搅拌设备的称量装置进行检定,确认达到要求的精度后才能投入使用。在正式生产过程中,水泥、粉煤灰、水、冰、外加剂每月校称一次,骨料每两月校称一次。

③试验室现场值班人员根据开仓证要求的混凝土种类、标号、级配,对照技术部门每月下达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级配表进行核对,然后根据经过审批的配合比、原材料情况及环境条件对原配合比进行调整,开具配料单并送交拌和楼。

④每班开始拌和混凝土前先进行衡器零点校核和配料单的检查。下料时,严格按经批准的投料顺序投料并按规定的拌和时间拌和。最初拌和的几罐混凝土按规定调整到正常状态。拌和过程中,试验室值班人员每隔2小时检查一次衡量误差及拌和时间,并作好记录。需改换配料单或调整配合比时,必须经试验室人员监督重新定秤。

⑤为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现场试验人员在拌和机口及混凝土施工仓面对混凝土拌和物随机抽样。

(2)混凝土硬化度试件性能检测

现场混凝土质量检验以抗压强度为主,并测试不同龄期的容重等。具体参见本章第2.2节。

4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施工前确定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总会发现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实测指标与设计要求相比富裕较多等,所以,阶段性地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进行这项工作,我们将在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加强监控,有意识地加大检测力度,取得尽量多的资料,及时分析,必要时进行配合比的优化试验,通过试验提出更切合实际的配合比。

优化时的具体试验方法与配合比试验方法基本相同,按照设计强度和其它技术指标以及配合比使用过程中积累的资料,确定试验用水胶比和掺和料比例,选择最优砂率,选择合适的单位用水量,通过试拌和试验、成型,根据硬化混凝土试件的实测结果,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参数。然后对选择出的配合比进行验证,测试其强度和抗渗、抗冻、极限拉伸等设计要求的指标,最终提出优化的配合比,报监理审批后用于施工。

配合比优化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4.1从硬化混凝土试验结果中发现优化空间进行优化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设计要求是工作依据和出发点,不同的混凝土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它们通常包括抗压强度、抗渗等级、抗冻等级、极限拉伸等指标,小湾大坝混凝土也不外乎这几种指标。另外对于不同的混凝土,还有不同的保证率要求,也就是不同指标的富裕程度要求。在设计之初,由于设计者对原材料的波动情况、拌和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等都不太了解,所以,在配合比参数的选择上往往会趋向保守,混凝土的单价就会高些。由于工期紧,本标段业主提供的配合比势必在最初用于施工,业主在配合比设计时,考虑的是能适应整个工地的情况,所以就存在着优化的余地。有了这种可能,还需通过检测结果来验证。我们在配合比最初使用时计划加密检测频率,及时统计检测结果,掌握抗压强度等指标的富裕程度,掌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水平,比如计算出强度的平均值,离差系数、强度保证率等,将之与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比较。发现确实存在优化的必要时,就在现场取用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配合比优化试验。

这种情况下的配合比优化,侧重于水胶比的增加,或者是粉煤灰等掺和料的掺量的调整,从而达到使混凝土性能既满足设计要求又能降低成本的效果。

4.2从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方面发现优化空间进行优化

配合比设计时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这一指标是较难把握的一个指标,一般凭经验判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能。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只是判断工作性能的一个方面。为此,我们将在混凝土浇筑现场多进行观察,或者向浇筑人员了解情况,这一过程需要时间稍长,一直观察到拌合物的流动性和砂浆存在富裕或不足,才确定进行配合比的优化。

流动性的富裕也往往发生在天气由热变凉的时段内,在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快,需要较高的用水量,在气温降低后,坍落度的损失变小了,较高的用水量就不必要了,这时候就

可适当降低用水量,也就是需要做配合比优化了。可见,这种优化侧重于混凝土用水量的降低和砂率的调整上。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我们将注重仓面的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检测和施工和易性观察,并积极与浇筑人员沟通,了解他们对混凝土的可浇筑性的看法,做到心中有数,及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上述的两种优化方法并不是独立使用的,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会把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通过检测试验,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情况的观察和思考,通过以往的配合比优化经验,及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配合比一直处于合理、节约的状态。

篇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操作规程(二)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操作规程(2)

执行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所采取的试验机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

试件如为标准养护,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尽快进行试验,以免试件内部的温湿度发生变化。

试验前先将试件擦试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其外观。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1mm,并根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mm,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

试件要求:试验前检查试件承压面平整度,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及是否有缺棱掉角情况,如有,则应在试验记录中加以注明。

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的中心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0时,取每秒钟0.3~0.5Mpa(对于标准试件,即6.75~11.25N/s);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C30,取每秒钟0.5~0.8Mpa(对于标准试件,即11.25~18N/s)。及时清理试验机下压板上残留的试验碎屑。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A――试件承压面积(mm2)

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果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取150×150×150mm试件的抗压强度为标准值,其它尺寸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对200×200×200mm试件为1.05;对100×100×100mm试件为0.95。

抗折强度试验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应采用150×150×600(或550)mm小梁作为标准试件。制作标准试件所用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

必要时可以采用100×100×400mm试件,此时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0mm。

试件如标准养护,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试验前,试件应保持与原养护地点相似的干湿状态。

先将试件擦干净,测量尺寸,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1mm,并据此进行强度计算。在试件承压区及支承区标明接触线(跨距取试件截面高度的3倍)。

试件要求:试件不得有明显缺陷。在跨中1/3梁的受拉区内,不得有表面直径超过7mm并深度超过2mm的孔洞。试件承压区及支承区接触线的不平度应为每100mm不超过0.05mm。否则应在试验记录中加以注明。

按要求调整支承架及压头的位置,跨距取试件截面高度的3倍,所有间距尺寸偏差不应大于±1mm。将试件在试验机的支座上放稳对中,承压面应选择试件成型时的侧面。开动试验机,当加压头与试件快接近时,调整加压头及支座,使接触均衡。

试件的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0时,取每秒种0.02~0.5Mpa(即0.15~0.375kN/s);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C30,取每秒种0.05~0.08Mpa(即0.375~0.6kN/s)。记录破坏荷载和破坏位置。

试件破坏时如折断面位于两个集中荷载之间时,抗折强度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MPa):

混凝土抗折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L支座间距即跨度(mm)

b试件截面宽度(mm)

h试件截面高度(mm)

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精确至0.1MPa)。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果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三个试件中如有一个其折断面位于两个集中荷载之外时(以受拉区为准),则该试件的试验结果应予舍弃,混凝土抗折强度按另两个试件的试验结果计算。如有两个试件的折断面均超出两个集中荷载之外,则该组试验无效。

采用100×100×400mm非标准试件时,取抗折强度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

篇3:岗位责任制:混凝土试验员

混凝土试验员岗位责任制

1、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

2、严格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样品的标识、检测和记录工作,做到及时准确。

3、加强标准规范和试验方法的学习,不断提高检测水平,认真做好各种质量记录,对试验原始数据的正确性负责。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试验仪器设备,随时做好试验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5、有权拒绝行政或其他方面对正常检测工作的干预,有权越级向上级领导反映各级领导违反检测规程或对检测数据弄虚作假的现象。

6、负责做好主要计量仪器设备的使用运转记录、对有温湿度要求的环境,严格控制确保达到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

7、负责混凝土试件的脱模、编号、养护和试验工作。

8、随时保持试验环境,试验设备的清洁卫生,用具摆放整齐,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工作场所。

篇4:岗位责任制:混凝土试验组组长

混凝土试验组组长岗位责任制

1、全面负责试验组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检测及时、数据准确真实,记录清晰完整。

2、随时了解原材料进厂情况,领导试验人员按现行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原材料进厂的复试工作。

3、负责按要求开展试验员间和试验室间的能力对比试验,认真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努力提高检测水平和精度,并妥善保存相关记录备查。

4、必须做到原材料的试验批次和数量与进厂台账、见证取样单、试验台帐、试验委托单及试验原始记录相一致。

5、随时检查主要试验仪器设备的运转情况,按要求做好运转记录和检测环境有温湿度要求的记录。

6、对试验数据的真实性、正确性负责,及时组织试验人员进行不同龄期试件的试验。

7、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仪器设备,做到事前检查、事后维护保养,保持检测环境清洁卫生,拒绝与检测无关的物品放入室内。

8、试验原始记录要做到字迹清晰,不得涂改,妥善保管质量记录,及时移交资料室存档。

9、加强原材料的检验工作,紧盯原材料的质量变化,了解生产情况,经常开展"生产用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工作,充分发挥以试验指导生产的作用。

10、负责按地方主管部门规定要求,及时将材料送有相关资质的对外检测机构检验。

11、及时向资料室提供试验原始记录,配合资料室做好技术资料工作,保证需方满意。

12、应随时向主任、质量负责人汇报检测工作情况。

篇5: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一、试验仪器设备

1大型试验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安置。

2试验设备安装应稳固,按规定要求搭设相应操作平台,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3试验设备安装或检修完毕,必须经试运转正常后,办理交接班签证手续后方准使用。

4一切机械、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和行车轨道必须接零、接地线,电阻不大于10欧。在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准有的设备接零有的设备接地。

5所有的试验设备都应安装漏电保护器。特别是移动型机具,不安装漏电保护器不得使用。

6实行一机一闸制,所有机械都应设独立的开关箱,箱内不得存放杂物。开关距所控设备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7各种试验设备不准超载运行,运行中发现有异声、杂音或电机过热(超过电机铭牌规定温度)应停机检修、或降温,严禁在运行中检修、保养。

8按时做好各种试验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按规定加注润滑油。严禁试验设备带病运转,中途停电,应切断电源。

9检修机械、电气设备时,应拉闸断电锁箱,并挂"有人检修禁止合闸警示牌",最好设监护人,停电牌应谁挂谁取。

二、站内检验活动

1试验人员要事先经过培训,严禁违章作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行定机定人定责任制。

2试验设备操作人员应做到"四懂""三会"即,懂构造、原理、性能、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保养、会排除故障。

3工作前试验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旋转机械严禁戴手套。女工要戴女工帽,长发不得外露。

4使用移动型试验设备或特殊设备,试验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的规定,禁止在无穿戴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5试验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位零配件、防护装置、制动器等是否齐全有效,并进行试运转,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6插入式振捣棒电动机电源上,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熔断器选配应符合要求,接地应安全可靠。电动机未接地线或接地不良者应严禁开机使用。

7使用振捣棒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开关要有人监护。

8试验操作人员应掌握一般安全用电常识。

9振捣棒停止使用时,应立即关闭电动机,搬动振捣棒时,应切断电源,以确保安全。不得用电缆线拖拉,扯动电动机。

10砼搅拌机在运行中,任何人不得将工具伸入筒内清料。

11砼搅拌机停用时,搅拌锅应插上插肖固定归位。

12工作中试验操作人员精力要集中,不准开玩笑,打闹,不准睡觉和看书,不做与本职无关的事。

1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下班(或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并做好"十字"作业(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

14试验操作人员应做好本机的使用、停用、维修、保养记录。

三、现场检验活动

1工作流程

1.1接到出厂质检员通知后携带相关工具(如安全帽)、着装整齐(如符合要求的鞋、衣服等)的随混凝土罐车进入施工现场。

1.2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注意辨识危险源,做好防护。

1.2.1进入现场应观察现场用电线路情况,是否存在违章用电。

1.2.2进入现场应观察是否存在高空坠物的危险。

1.2.3当需要进入施工楼层时,应注意头顶、脚底、前后、左右等部位的相关物件是否安全,牢固。

2风险控制措施

到施工现场的人员存在着从高处坠落,高处坠物或现场路面有钉子或钢筋等物易造成人员伤害的安全隐患,须采取的控制措施:

2.1携带安全帽,穿平底鞋和长裤。

2.2注意并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选择安全的区域行走。

2.3现场用电有疑问时要求专业的电工进行操作。

四、危险化学品使用

1、试验室应按照危险化学的种类、特性,在操作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2、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应当对化学品流向、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用。

3、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检查记录应当至少保存2年。

4试验室内不得存放大量的易燃、易爆药品(包括废液),如汽油、酒精、乙醚、苯类、丙酮及其他易燃有机溶剂等。少量易燃、易爆试剂应放在远理热源的地方。

5药品应分类摆放。易挥发试剂应贮放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易燃易爆药品应贮存于铁皮箱或砂箱中。剧毒试剂如汞盐等应贮存于保险柜中,并有专人保管。

6遇水燃烧的药品贮存时应避开水源,注意防水、防潮,并不得酸及氧化剂、含水物等共贮。

7搬动化学药品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摔、滚、翻、掷、抛、拖拽、磨擦或撞击,以防引起爆炸或燃烧。

8工作人员必须熟知化学品的性质和存放、收发、搬运、临时解毒知识及应急预案报警方法。

9化学品储藏及使用场所严格控制出入人员,无关人员严禁入内,须有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设备在明显位置摆放,保证消防设施完备有效,试验人员应熟悉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做到三懂三会。

10个人防护措施

10.1、配备专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

10.2、严禁直接接触化学物品,不准在使用场所饮食。

10.3、配备相应及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

五、养护室

1养护室管理人员每天不少于2次对电子温湿度数控系统显示的数据详细记录,并根据养护室内不同区域悬挂的温湿度仪进行对比,查看室内温湿度是否符合试件存放环境温湿度要求(20±2°)。

2养护室管理员进入养护室前防护用品应穿戴整齐,应戴耐磨型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以防有漏电事故发生。

3站内抽检试件和入库和出库在核对无误的情况下按时间分类摆放,摆放时就注意试件之间的间隙问题,同时试件在往高处摆放或取下时要注意拿稳试件,防止试件从手中滑落砸伤人。

4存放试件的铁架钢度要有保证,铁架间的间距要保持适中,便于养护室管理人员存取,并防止发生倾斜造成安全隐患。

5任何人员进入养护室时间不宜太久,因空气中存在较多雾化的水气,防止吸入太多而造成肺部疾病或胸闷、恶心等现象的发生。

6养护室的水管、电线布置应合理,仪器设备应具备防潮功能,室内应安装防爆灯,水电工应经常巡视检查,防止因线路老化破皮而发生漏电事故。

7对养护室管理人员应进岗前安全知识培训,并注意安全。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