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设备安装施工方法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给排水设备安装施工方法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20

给排水设备安装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

基础检查验收→设备运输→设备就位→设备保护→现场配管安装→试验→系统调试

技术要求:

(1)水泵、热交换器、消防水箱等设备安装前,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设备说明及有关技术文件(装箱单、装箱手册等),针对使用情况对装箱单进行复核,有关设备要汇同有关人员共同对设备进行开箱点件,办理移交手续。开箱时,对照装箱单对全部设备、零部件、附属材料及专用工具进行复核、清点,确认设备零部件、规格数量与装箱文件和施工图纸是否相符,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损伤,及时发现供货时可能发生的错误和损坏,各方有关负责人在开箱报告、《进场设备检验记录表》及有关技术资料上签字。

(2)在土建施工完毕,现场清理干净后,按土建施工图和设备安装图对已完成的基础进行复核、检查,符合水泵、热交换设备、等主要设备尺寸和基础预留尺寸是否相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认无误后按土建预留标记对基础标高和中心线进行确认划线,并填写《预检工程检查记录》。

(3)设备搬运及安装:针对各设备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设备运至安装现场。搬运前,仔细阅读有关技术资料,设备二次搬运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损伤。设备的垂直运输,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尽量利用土建机械(提升机、塔吊等)以及未及时封闭的墙孔,及时将设备运至相应楼层的安装现场妥善保管,水平运输采用手动插车或滚杠。吊装时,若设备有其它特殊要求(吊点、吊具等)一定严格按供货厂商要求进行。

(4)消防水泵、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消防气压给水设备、消防水泵接合器等供水设施及其附属管道的安装,应清除其内部污垢和杂物。安装中断时,其敞口处应封闭。

(5)消防水泵和稳压泵安装

*消防水泵、稳压泵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消防水泵和稳压泵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安装使用说明书。

*当设计无要求时,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应安装止回阀和压力表,并宜安装检查和试水用的放水阀门;消防水泵泵组的总出水管上还应安装压力表和泄压阀;安装压力表时应加设缓冲装置。压力表和缓冲装置之间应安装旋塞;压力表量程应为工作压力的2~2.5倍。

(6)消防水箱安装和消防水池施工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施工和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消防水箱的容积、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消防水箱间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0m;钢板消防水箱四周应设检修通道,其宽度不小于0.7m;消防水箱顶部至楼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得小于0.6m。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溢流管、泄水管不得与生产或生活用水的排水系统直接相连。

(7)消防气压给水设备安装

*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的气压罐,其容积、气压、水位及工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消防气压给水设备上的安全阀、压力表、泄水管、水位指示器等的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消防气压给水设备安装位置、进水管及出水管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其四周应设检修通道,其宽度不应小于0.7m,消防气压给水设备顶部至楼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8)水泵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按照下表要求进行。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

泵体水平度(1m)0.1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联轴器

同心度轴向倾斜(1m)0.8水准仪、百分表(测微螺钉)和塞尺检查

径向位移0.1

(9)水泵安装泵壳不应有裂纹、砂眼及凹凸不平等缺陷。水泵试运转,叶轮与泵壳不应相碰,进出口部位的阀门应灵活。轴承升温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10)软化水装置罐体的视镜应布置在便于观察的方向。树脂装填的高度应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11)换热器的安装应固定牢固、平整。

篇2:给排水管道防腐施工方法措施

给排水管道防腐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

除锈→刷漆

技术要求

(1)焊接、无缝钢管除锈后外刷防锈漆二道,调和漆二道外刷防锈漆二道。

(2)镀锌钢管丝接处外露部分刷防锈漆处理。

(3)铸铁管明装部分除锈后刷,埋地部分刷乳化沥青二道,埋入混凝土部分的管道不做防腐处理。

(4)镀锌钢管明装部分外刷银粉二道,暗装部分外刷银粉二道,埋地部分作三油二布(乳化沥青、玻璃布)防腐。

(5)管道防腐处理刷漆应均匀,玻璃丝布缠绕密实均匀。

篇3:给排水管道试压冲洗施工方法

给排水管道试压及冲洗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

管道安装→阀门试验→分区、分层、分系统、分段压力试验→系统压力试验→管道冲洗→排水、雨水管道灌水实验→排水管道通球试验→排水系统通水试验

技术要求

(1)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作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做灌水试验。

(2)室内给水管道、热水管道采用内复不锈钢净水管,其管道试验压力应按GB50242-20**《建筑给水排水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室内给水、热水干管试验压力为2.0Mpa,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为合格。支管试验压力为1.0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进行检查,压力降不应大于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3)中水给水管干管试验压力为2.0Mpa,支管试验压力为1.0Mpa,在试验压力下观察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支管试验压力为1.0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进行检查,压力降不应大于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4)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管试压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消火栓管道试验压力为2.0Mpa,自动喷水系统管道为1.6Mpa。在试验压力下观察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

(5)生活给水、热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6)消防管道、中水给水管道在试压合格后应进行系统冲洗、排污,以目测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与入口对比相近,无可见杂物为合格。

(7)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作好记录;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8)排水管道、雨水管道在安装完毕后进行灌水试验。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地层地面高度,满水30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灌水试验持续1h,不渗不漏为合格。

(9)水箱应做满水试验,在静置24h不渗不漏为合格。

(10)排水主立管和水平干管管道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11)阀门安装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1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12)阀门的强度试验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性试验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封面无渗漏,阀门试压的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下表的规定

阀门试验持续时间

公称直径DN(mm)最短试验持续时间(s)

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

金属密封非金属密封

65-

250-

篇4:给排水管道消毒方法措施

给排水管道消毒方法

技术要求:

在《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关于管道消毒有以下两项强制性标准要求,分别针对于室内生活给水和室外建筑给水。"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给水管道在竣工后,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饮用水管道还要在冲洗后进行消毒、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

消毒方法

(1)给水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已合格,防空管道内的试压用水,各配水点与配水管连接后,进行管道系统的消毒。向管道系统内灌注含20-30mg/L有效氯的溶液,浸泡24h以上。

(2)使泵运转,让循环水通过管道系统持续一天,一天循环完成后,卸掉并清洗所有过滤网,再在所有低点排放。

(3)完成上述循环之后,彻底将水排出系统,再用干净的水充满后,再使之循环一天。随后应实施化学测试以确定水中是否含有200PPM或更少碱性,如多于200PPM时,则再排放,再补充,再继续开动水泵直到碱性合格为止。PH值应保持在8.5-9.5之间。

(4)最后用生活饮用水对管道进行冲洗。

(5)室外管网可以同室内管道及生活饮用水池等一起消毒,也可单独进行。消毒结束后查看卫生监督部门提供的消毒检验报告,以卫生监督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为准,判定消毒是否合格。

篇5:给排水管道标识规程

给排水管道标识

(1)为检修方便,敷设在管道层、管道井及吊顶内的各种给排水管道应刷以不同颜色以便区分。除中水系统外标志颜色可按常规处理。

(2)消火栓管道外刷红漆,消防喷淋管道刷红色色环。

(3)全部机房内设备应挂牌标识,机房内管道有名称箭头等。

(4)地下室明装、管道井内管道要有名称和流向标识。

(5)中水给水管道采取下列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

*中水管道外壁应涂浅绿色标志;

*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均应有明显的"中水"标志;

*中水明装取用水口必须设"禁止使用"的标志牌;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