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范围标准解释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范围标准解释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11

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解释:范围

1.1总则

标准条文

成本管理体系是成本管理方面的系统。本标准为实施成本管理的组织规定了成本管理体系要求,以明确成本管理的观念、思路、范围、要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体系运行机制,其目的就是:

a)为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和途径,以减少管理者们不必要的摸索和探讨过程,降低管理成本的成本;

b)规范成本管理过程和行为,使组织的成本管理在不违背成本管理原则的情况下有序地展开,消除成本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c)使组织的成本发生过程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利用以及成本水平满足要求并追求卓越;

d)通过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提升组织的成本管理和成本竞争能力,保证组织成本战略和成本目标的实现。

目的和意图

明确了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使用对象和目的。

理解要点

●CCA2102:2008标准的使用对象是需要实施成本管理的组织。

●成本管理体系(CCA2101:2008标准第2.6.5条)是指在成本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是组织在成本管理方面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

●成本具有系统性,由成本控制和成本保证构成的成本管理是个系统问题,系统问题就要系统的解决,CCA2102:2008标准给出了成本管理的系统解决之道,规定了成本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明确了成本管理体系的观念、思路、范围、要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体系运行的机制。

●CCA2102:2008标准规定的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是成本管理体系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总结和体现。依据这个标准进行成本管理可以减少管理者们不必要的摸索和探讨过程,降低管理成本的成本。

●需要实施成本管理的组织可以依据CCA2102:2008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过程和行为,使组织的成本管理在不违背成本管理原则的情况下有序的展开,消除成本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结果是由控制过程得来的,好的结果需要有好的过程来保证,没有过程的结果不存在。组织在成本水平方面的预期结果的实现需要有效地控制成本发生的过程来保证。CCA2102:2008标准明确了成本发生过程的受控条件和要求,组织满足了这些要求就能够使成本发生过程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实现成本发生过程的有效控制,以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利用,以及成本水平满足要求并不断追求卓越。

●CCA2102:2008标准明确了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要求,组织满足了这些要求就可以提升自身的成本控制和成本保证能力,并最终实现成本目标,形成成本战略和低成本模式,旨在提高组织的成本竞争力。

●成本管理原则见《成本管理原则》指南。

篇2:成本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工作程序

成本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查明成本管理体系实施结果是否达到了标准和手册规定的要求,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使成本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得到保持。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成本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3、职责

3.1体系负责人负责领导本公司成本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任命审核组长,批准审核计划,组织策划审核方案。

3.2成本部是内部审核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协助体系负责人进行审核方案的策划,负责日常的内部审核工作。

3.3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审核计划,具体组织审核组实施审核,编制审核报告,验证和评价审核结果。

3.4审核员负责编制检查表和不符合项报告,实施现场审核,并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跟踪和验证。

3.5各受审核部门和单位负责配合审核,对不符合项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并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负责。

4、工作程序

4.1审核方案的策划

4.1.1体系负责人负责组织成本部及有关审核员对本公司成本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方案进行策划。策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a)确定审核的频次;

b)确定审核的目的;

c)确定审核的范围;

d)确定审核的方法。

(不限于此)

4.1.2审核方案策划的依据:

a)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

b)以往审核的结果。

4.1.3审核方案策划的结果,可形成年度审核计划(例行滚动式审核计划),经体系负责人批准后实施。一般情况下,年度审核计划应规定所涉及的受审核部门一年至少要覆盖一次。

4.1.4遇到下列情况时,应由体系负责人决定追加审核频次并加大审核力度:

a)当成本管理体系运行有明显问题或问题较多、严重程度较高时;

b)当成本目标没有实现或无法实现时;

c)当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

d)当成本管理体系标准和成本管理体系文件进行重大修改时;

e)当本公司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

f)当发生成本事件时。

(不限于此)

4.1.5审核方案在策划时,应规定审核的频次并针对每次审核分别规定审核的时间、进度、目的、范围、依据、性质、方式和方法,并要求对每次审均应核编制审核计划。

4.2审核的基本目的

审核的基本目的是评价和确定成本管理体系与CCA2102:2005成本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性以及实施和保持的有效性。

4.3审核的准备

4.3.1编制审核计划

4.3.1.1审核计划应由体系负责人组织编制并批准,其基本内容包括:

a)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性质、原则和方法;

b)审核组的组成(包括: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

c)审核的要求;

d)审核的进度安排(时间表);

e)审核的方式等。

(不限于此)

4.3.1.2审核计划的发放应明确发放的范围:

a)本公司高层领导;

b)所有受审核部门;

d)审核组成员。

4.3.2组成审核组

4.3.2.1由体系负责人任命审核组长,并指派审核组成员组成审核组。

4.3.2.2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必须是取得审核员资格的人员。审核人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4.3.2.3审核组长应明确各审核人员的职责,并按审核计划进行组内分工。

4.3.3收集并审阅文件

4.3.3.1收集并审阅的文件包括:

a)成本管理体系标准;

b)成本管理手册;

c)程序文件;

d)各种规章制度;

e)各种定额;

f)成本目标;

g)预算和成本计划;

h)有关法律法规。

4.3.3.2审阅文件的主要目的在于熟悉情况,掌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为下步实施现场审核做好依据性准备。同时检查有关文件的符合性和相关性,若发现文件不符合,应予以记录,且不能作为审核依据。

4.3.4编制检查表

4.3.4.1审核员应根据分工和审核任务,各自编制检查表或审核大纲,经审核组长批准后实施。

4.3.4.2检查表或审核大纲可视需要按部门编制,也可按要素编制,其检查问题及样本的多少,可视审核进度而定,检查表或审核大纲的内容不得向受审核部门/单位或其人员透露。

4.3.5通知受审核部门和单位约定审核时间

4.3.5.1审核组长应在审核计划规定的审核日期前3日通知受审核部门和单位,并约定审核时间,确定受审核部门和单位发言人和陪同人员,确保如期进行现场审核。

4.3.5.2受审核部门接到审核通知后,应立即做好应审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人员、资料和现场等准备,确保审核顺利进行。

4.3.5.3审核组通知受审核部门后,也应做好现场审核记录,不符合项报告等审核用表的准备和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末次会议的准备。

4.4审核的实施

4.4.1召开首次会议:(会议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a)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

b)审核组全体成员和受审核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业务骨干及本公司高层领导参加;

c)与会人员必须签到;

d)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组成员;

e)审核组长声明与审核有关的事宜及时间安排;

f)审核组应做好记录。

4.4.2现场审核

4.4.

2.1首次会议结束后,进行现场审核。审核组长应对审核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确保审核计划和进度及审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并做到审核气氛平和,审核记律良好及审核结论恰当。

4.4.2.2在现场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应通过交谈、查阅文件、验证记录、观察事实等活动,调查收集客观证据,并做好《现场审核记录》。

4.4.2.3审核员应依据《检查表》进行审核,一般不要偏离检查表,但如果发现可能导致不符合的线索,虽然不在检查表范围内,也应予以进一步调查并记录。

4.4.2.4审核人员应将调查收集到的客观证据,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和确定不符合项,准确判定不符合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逐项填写《不符合项报告》,经审核组长审查和受审核部门和单位见证人签字确认后生效。

4.4.2.5审核组长应组织审核人员对审核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并提出纠正措施的建议、意见和/或要求。

4.4.3编写审核报告

4.4.3.1内部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或其指定的审核员编写,经审核组长批准后,上报总经理和体系负责人并下发各受审核部门。

4.4.3.2内部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a)审核日期;

b)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c)审核组成员(审核组长、审核员);

d)审核综述(审核情况);

e)不符合项的分析;

f)纠正措施的建议、意见和/或要求;

g)审核结论意见。

(不限于此)

4.4.4召开末次会议(会议时间一般控制在1小时左右)

a)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

b)审核组全体成员和受审核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业务骨干及本公司高层领导参加;

c)与会人员必须签到;

d)审核组长宣读《内部审核报告》并逐项宣读《不符合项报告》;

e)受审核部门领导表态发言;

f)体系负责人或总经理讲话,并对不符合的纠正和改进提出要求;

g)审核组应做好记录。

4.5制定纠正措施

4.5.1对审核组发出的《不符合项报告》,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应依据审核组提出的纠正措施的建议、意见和/或要求,组织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逐一采取纠正措施,报体系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5.2纠正措施的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15天,责任部门和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不符合项的整改,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间时,须经体系负责人批准。

4.5.3审核组应对责任部门和单位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制定相应的跟踪措施。跟踪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审核组应及时向成本部或体系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协调解决。

4.5.4纠正措施完成后,审核组应对实施的结果进行验证,做好记录,并将验证的结果向体系负责人报告。

4.6年度总体评价

4.6.1年度审核计划完成后。由体系负责人组织成本部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本公司成本管理体系全年审核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4.6.2年度总体评价可采用以下方法:

a)利用《不符合项分布表》,研究和分析不符合项的分布情况,对各部门和单位产生的不符合项进行汇总分析,并将不符合项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b)对全年度内成本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审核结果,按部门和单位采用“打分法”进行动态分析、评价,并与上年度比较。

c)对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计算出纠正措施完成情况相对数(%)和绝对数。

4.6.3对上述分析评价的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的一部分。

4.7追加的集中式审核

追加的集中式审核可按上述年度例行的滚动式审核程序执行。

4.8审核记录

内部审核记录应由成本部按《记录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控制。

5、相关/支持性文件

5.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5.2《审核计划》

5.3《管理评审的规定》

5.4《记录控制程序》

5.5《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6、记录

6.1《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6.2《首/末次会议记录》

6.3《检查表》

6.4《现场审核记录》

6.5《不符合项报告》

6.6《不符合项分布表》

6.7《成本管理体系文件审查报告》

6.8《内部审核报告》

篇3:成本管理体系成本核算控制工作程序

成本管理体系成本核算控制程序

1、目的

成本核算是对实际成本水平的一种检查和测量。成本核算的目的就是为确保本公司能及时识别和消除成本水平的不符合,提供符合成本控制要求和成本水平要求的证据,以证实实现成本目标、降低和保持成本水平的符合性和成本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通过核算还可以为领导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领导正确的进行成本决策和持续改进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成本核算的管理与控制。

3、职责

3.1首席财务官负责领导本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负责成本核算的管理与控制,并批准成本报告和报表。

3.2财务部是本公司成本核算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成本核算的管理与控制,并具体组织实施成本核算和编制成本报表。有权对各有关部门的核算工作进行考核。

3.3各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本部门和单位对成本控制的业绩进行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并对核算正确性和准确性负责。各单位负责计算本单位的产品成本,并对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负责。

4、工作程序

4.1确定核算的范围、内容和方式

4.1.1本公司已确定的成本核算范围包括对以下方面的成本控制业绩进行核算(检查和测量):

a)目标成本实现的程度(包括: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和降低成本);

b)提高成本因素所浪费或损失;

c)成本控制方案实施的结果;

d)定额的准确程度;

e)预算实施的结果;

f)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和结果。

4.1.2依据确定的核算范围,本公司确定了以下三种核算方式:

a)会计核算(适用于产品成本核算,包括: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和降低产品成本的核算以及预算实施结果的核算);

b)业务核算(适用于提高成本因素所浪费或损失、成本控制方案实施的结果和定额准确程度的核算);

c)统计核算(适用于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和结果的核算)。

4.1.3核算的内容是将上述成本控制的业绩指标数据按其性质、类别、产品、项目、过程、会计科目和所在的责任区域、部门/单位以及风险程度等进行分类、整理、归集、汇总、分配和计算。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计算。

4.2确定核算的方法、依据和核算期

4.2.1各单位应根据核算的范围和内容识别和选择正确的方法对产品成本和成本控制的业绩进行核算。本公司根据机械产品特点,规定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仍采用职能基础的实际成本法。由于本公司机械产品特点属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所以,公司规定按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4.2.2本公司已确定的产品成本核算的报告期通常为一各月。

4.2.3对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浪费或损失的核算,应在每次开展的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的活动过程中进行。

4.2.4对预算实施结果的测量――决算,每年进行一次。

4.2.5对定额准确程度的核算,视需要可不定期进行。

4.2.6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和结果的核算期应与计划期保持一致。

4.2.7对每一个成本控制方案实施结果都应进行核算。

4.2.8核算的主要依据可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

b)现行会计制度和统计制度;

c)法律法规要求;

d)总帐和分类明细帐信息;

e)会计凭证等原始记录;

f)法定计量单位;

g)本公司有关核算的规定。

(不限于此)

4.3核算的实施

4.3.1产品成本核算

4.3.1.1财务部应组织各单位应按例行核算制度和时限要求实施产品成本核算。

4.3.1.2各单位应按规定的时间结产和封帐。有期初和期末在产品和半成品的单位应按期进行盘点,以计算期初期末差额成本。

4.3.1.3各单位应按规定的时间收集材料、工资、制造费用等成本信息,进行材料集合、作帐、分配间接费用和计算产品成本。

4.3.1.4各单位在计算产品成本后,如果有按定额、标准或计划成本等非实际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情况,应进行成本差异分析,以正确判定实际发生成本的水平。

4.3.1.5各单位在计算产品成本后,应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进行复核。

4.3.1.6财务部在组织进行职能基础的产品成本核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正确确定费用的归属,分清有关费用的界限:

――分清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分清生产成本与资本支出的界限;

――分清生产成本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b)正确分摊费用,分清有关成本的界限:

――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限;

――分清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成本的界限;

――分清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分清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界限(修理和制造单位)。

c)加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保证成本资料真实可靠:

――加强定额管理;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严格材料物资计量、领发、零退和盘点制度;

――制定和修订内部计划价格或标准价格。

d)结合本公司的生产特点、管理者的要求、现行的会计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和惯例,各生产和经营单位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公式、口径等计算成本。

4.3.2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浪费或损失的核算

4.3.2.1财务部应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浪费或损失的金额逐项进行核算。

4.3.2.2对一些非定量的(定性的)提高成本因素所造成的浪费或损失,可以进行估算或估计(因为进行定量的核算是不实际的)。

4.3.2.3对预算、定额、成本计划等

核算,可以按惯例或本公司有关规定实施。

4.4核算结果的报告

4.4.1月份、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成本报表的上报部门、领导和时间各部门和单位应按公司财务报告管理办法执行。

4.4.2财务部负责对各单位的成本报表进行复核和汇总,其上报汇总资料的时间按4.4.1条要求执行。

5、相关/支持性文件

5.1《财务报告管理办法》

5.2《会计制度》

6、记录

6.1《成本报表》

6.2会计凭证等原始记录

6.3《总帐》

6.4《费用明细分类帐》

篇4:成本管理体系事件不符合控制工作程序

成本管理体系事件和不符合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确保成本事件和不符合得到识别和控制,及时、迅速地纠正和处置成本事件及不符合以减少成本损失,防止成本事件和不符合的重复发生,确保本公司成本水平和成本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保持。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的成本事件、成本水平不符合和成本管理体系活动不符合。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组织成本事件的响应和处理。

3.2体系负责人负责组织严重不符合的评审和处置。

3.3成本部是成本事件和不符合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一般不符合的评审和处置,并对不符合的处置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督。

3.4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不符合处置的具体实施。

4、工作程序

4.1事件和不符合的分类:

4.1.1成本事件可分为内部成本事件和外部成本事件。

4.1.1.1本公司的内部成本事件一般包括:

a)人身和财产安全事故;

b)产品质量事故;

c)设备机损事故;

d)环境事故;

d)火灾;

e)突然断电;

f)重大劳资纠纷或人员(人才)严重流失;

g)决策严重失误;

h)坏帐损失;

i)超储积压;

j)应收帐款陈欠过多,时间很长;

k)内部治安事件。

(不限于此)

4.1.1.2本公司外部成本事件一般包括:

a)材料价格上涨;

b)能源价格上涨;

c)顾客索赔;

d)罚没款;

e)法律诉讼;

f)顾客流失,市场份额急剧减少;

g)自然灾害;

h)供方紧急涨价;

i)材料和能源突然短缺;

j)法律法规紧急限制;

k)相关方紧急限制;

l)紧急停电、断电、限电;

m)市场环境和顾客要求发生变化;

n)外部治安事件;

(不限于此)

4.1.2本公司的不符合可分为严重不符合和一般不符合。

4.1.2.1严重不符合一般包括:

a)成本高于目标值20%以上;

b)成本管理体系系统性的不符合;

c)成本管理体系区域性的不符合;

d)高层领导产生的不符合(包括未实施管理评审);

e)未开展降低成本活动;

f)未按消耗定额领料/发料;

g)未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h)未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i)未制定或不完善成本事件的应急和响应预案;

j)未规定或缺少成本管理职责;

k)对重大浪费和损失不考核;

l)严重违反或偏离成本方针;

m)对潜在的成本事件和不符合未采取预防措施;

n)对成本事件和严重不符合未采取纠正措施;

o)未实施改进的安排和部署。

(不限于此,其他可按检查或审核人员现场判定为准)

4.1.2.2一般不符合:除严重不符合外的不符合均属一般不符合。

4.2不符合的评审和处置

4.2.1当成本管理体系运行和成本发生过程出现一般不符合时,应由成本部或其责任部门和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并做出处置决定,经体系负责人批准后,由责任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纠正,成本部应跟踪、监督检查并验证纠正的结果。

4.2.2当成本管理体系运行和成本发生过程出现严重不符合时,成本部应立即向体系负责人报告,由体系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人员进行评审,并做出处置决定,由责任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纠正,成本部跟踪、监督检查并验证纠正的结果。

4.2.3对不符合的评审,应采用会议方式或会签方式进行。若采用会议方式,与会人员必须签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做好《不符合评审记录》,有关部门及公司领导应在《不符合评审记录》中签署意见并签字确认。

4.2.4不符合的评审记录,由成本部负责归档保存。

4.2.5对不符合进行评审后,责任部门和单位必须依据评审结果予以处置和纠正,并且应在纠正后再次验证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或满足预期的要求。

4.2.6对不符合进行处置后,针对不符合产生的原因,责任部门和单位必须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以消除不符合产生的原因,防止不符合的重复发生。

4.3成本事件的评审、响应和处置

4.3.1当本公司出现成本事件时,总经理应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响应,迅速启动实施预案对成本事件进行应急处置,事件主管部门应跟踪、监督检查并验证处置的结果。

4.3.2成本事件能产生成本风险,对成本事件的预警和响应等控制应按《成本风险控制程序》执行。

4.3.3当没有制定预案的成本事件发生时,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和成本部报告,对重大事件也可直接向体系负责人或总经理或主管高层领导报告,体系负责人应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成本事件进行评审(除紧急情况外可容许评审的事件),并做出处置决定,由责任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事件主管部门应跟踪、监督检查并验证处置的结果。

4.3.4对成本事件的评审,应采用会议方式进行,与会人员必须签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做好《成本事件评审记录》,有关部门及公司领导应在《成本事件评审记录》中签署意见并签字确认。

4.3.5成本事件的评审记录,由成本部负责归档保存。

4.3.6对成本事件进行处置后,事件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进行调查和报告,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以消除成本事件产生的原因,防止成本事件的再发生。

5、相关/支持性文件

5.1《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5.2各种预案

5.3《成本风险控制程序》

6、记录

6.1《不符合评审记录》

6.2《成本事件评审记录》

6.3《成本事件调查报告》

篇5:成本管理体系纠正措施控制工作程序

成本管理体系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为消除成本事件和不符合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以防止不符合的再发生,促进成本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成本事件、成本水平不符合和成本管理体系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3、职责

3.1体系负责人负责领导本公司纠正措施工作,并对全公司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负责。

3.2成本部是纠正措施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进行跟踪和验证。

3.3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对成本事件和不符合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实施。

4、工作程序

4.1纠正措施的控制原则

4.1.1对本公司出现的成本事件、成本水平不符合和成本管理体系的不符合,责任部门和单位必须制定纠正措施。

4.1.2纠正措施控制的重点是分析事件和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消除这些原因的纠正措施。

4.1.3所制定的纠正措施必须与所遇到的事件和不符合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必须权衡风险、利益和成本,确保纠正措施是适宜的。

4.1.4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4.2评审不符合

4.2.1各部门和单位应注意不断识别和发现不符合,确定不符合的信息来源,并通过成本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各种信息,来识别、确定和评审不符合。

4.2.2纠正措施的信息来源有:

a)不符合报告(包括成本水平不符合和成本管理体系不符合);

b)内部审核报告;

c)核算的结果;

d)管理评审的输出;

e)数据分析的结果;

f)成本发生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不限于此)

4.3确定不符合的原因

4.3.1对已识别和确认的事件和不符合,责任部门和单位应组织调查分析产生事件和不符合的原因,并确定事件和不符合的原因,做好记录,对重大事件和不符合的原因,应由体系负责人或成本部组织进行调查和分析。

4.3.2调查和分析原因的方法可以是:

a)散发调查表;

b)召开专题分析会、成本分析会;

c)课题研究;

d)头脑风暴法;

e)因果图。

(不限于此)

4.4评价确保事件和不符合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4.5纠正措施的制定

4.5.1在确定事件和不符合原因的基础上,由责任部门和单位制定纠正措施,报体系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5.2制定纠正措施的一般要求:

a)针对不符合的原因制定;

b)研究不符合能否再发生

c)确定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和活动接口;

d)方向明确,方法得当;

e)按规定的时限完成。

4.6纠正措施的实施

4.6.1纠正措施由责任部门和单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施,并确保按规定的时限完成。

4.6.2纠正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遇有问题时,应由成本部组织协调,重大问题应由体系负责人进行协调。

4.6.3成本部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和结果进行跟踪和验证,评价其有效性,并做好相应记录。

4.6.4内部审核中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执行。

4.7纠正措施的评审

4.7.1纠正措施的实施完成后,责任部门和单位应提出书面总结,经成本部或体系负责人组织评审、认可后报总经理,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的一部分。

4.7.2对富有成效的纠正措施,可能导致有关文件的永久性更改,应由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更改。对效果不明显的纠正措施应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4.8纠正措施的汇总分析

成本部对全年所有的纠正措施,年底前全面汇总一次,并计算出全年纠正措施完成情况相对数(%),报总经理,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的一部分。

4.9由纠正措施所引起的任何记录,成本部和责任部门/单位应予保持。

5、相关/支持性文件

5.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5.2《文件控制程序》

5.3《管理评审的规定》

6、记录

6.1《纠正措施表》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