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安全技术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安全技术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06

第一章平整第一节、采空区安全处理措施1、采空区作业(1)采空区探测采空区的探测以物探手段为主,以钻探为辅并作为物探的验证。为了节省投资,采空区钻探探测可利用爆破钻机。采空区内可能遗留炸药、雷管等,采取有效的探测和安全作业措施。(2)标?志将图纸及探测成果反映的井下全部巷道及采空区的位置、范围重新编绘在治理各片区工程平面图上,并进行现场测量标定,设置警示牌。(3)穿?孔考虑物探结果的误差等因素,采用钻探法确定爆破范围。从采空区内开始打爆破钻孔,只要钻杆穿透到采空区,就一直向外布孔,直到完全不出现透孔为止,以保证采空区在爆破范围之内。(4)采空区爆破不是松动或标准爆破,而属于加强抛掷爆破,以保证爆破后岩石破碎粒度适当并充实充满采空区空间,不能出现需二次破碎的大块,否则充填不实。因此,采空区爆破的炸药单耗要大于正常台阶爆破。(5)采空区爆破前CO/CH4测试。应制订专门的采空区爆破作业规程,并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在井巷、采空区爆破作业前应对炮孔的CO/CH4含量进行检测,如果CO/CH4超标,应采取向孔内进行通风的措施,直至降到CO/CH4规定值之下。(6)剥?挖由挖掘机站立在旧巷及采空区暴露端头的一侧进行挖掘。(7)运?输将原有井下全部巷道及采空区的位置、范围反映在治理各片区工程平面图上,进行井上下严格对照,并在现场进行测量标定,设置警示牌示警;在上部10m以内进行剥离作业时,采、运及辅助设备不得横垮旧巷及采空区,必须由挖掘机站立在旧巷及采空区暴露端头的另一侧进行挖掘,使旧巷及采空区顶板冒落充实后,挖掘机及其它设备才可横垮旧巷和采空区进行作业。在旧巷及采空区上部覆盖层厚度超过10m进行剥离作业时,可以横跨旧巷和采空区作业,但要随时观察。为了确认采空区具体位置,可用钻机对整幅采掘带先进行穿孔前探,对危险地段提前爆破处理,促使采空区彻底塌陷,然后采装设备再进入现场作业。(8)各治理片区应设立采空区作业的专门管理机构,对采空区作业进行专门管理,采空区作业必须实行特殊作业专项负责制,确定专项作业负责人。(9)管理机构要对生产作业情况经常进行核查,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制定突发事故的抢险救援预案。(10)制定具体的采空区生产作业规程,对具体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使作业人员对面临的现实危险有足够的认识,能够严格按作业规程进行生产,对异常情况有思想准备;(11)生产中如发现情况异常,应及时撤出人员和设备,采取相应措施。2、高温孔爆破爆破装药前要测试爆孔温度,如温度高,按高温孔爆破的安全技术规程处理。第二节、火区作业1、本区如有火区,特制定如下措施。(1)挖掘机在火区作业时,首先检查工作面的温度、有无明火,严禁将明火装在汽车上。(2)如果火区工作面有明火或工作面温度超过40℃时,挖掘机应停止作业、洒水降温,待无明火和温度降到40℃以下,方可作业。(3)汽车在火区作业时,应注意路面和装车地点的温度,超过40℃时应洒水降温。(4)汽车在火区作业时,司机应精神高度集中,经常观察火区情况,不准将车停在水煤气涌出处和明火高温区上,防止中毒和车体着火。(5)严禁漏油的挖掘机、汽车、推土机在火区工作面上作业。(6)火区作业,挖掘机、汽车、推土机每台设备必须按照消防要求配备消防器材。(7)挖掘前,必须用束流或喷雾状态的水将灼热体、燃烧体预先冷却,揭露区必须用水彻底扑灭余火。(8)挖掘作业由火区边缘向火源中心进行,边降温边挖掘。(9)挖掘出来的灼热体、燃烧体残渣,应排放到煤系地层以外。(10)挖掘区内不得留有灼热体、燃烧体残渣。2、、发火区治理方法和防灭火措施应由有关单位编制安全技术规程。第三节.平整区的作业一、挖装1、分层厚度10米。挖机一次挖深约3米多,3-4次挖深并段形成10米台阶,作为一个分层。挖掘时要帮齐底平、不留伞檐,工作面要整洁。2、挖装安全距离挖掘机站立在采掘带中部即可完成采装作业,其挖掘及回转作业时,尾部至台阶坡面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米,可保证挖装作业的安全。3、最小工作平盘宽度工作平盘最小宽度组成要素包括采掘带宽度、卡车运输道路宽度、台阶坡底线与运输道路间的安全宽度以及运输道路外侧至台阶坡顶线间的安全土堤等占用宽度。平整区工作平盘最小宽度确定为45m。4、工作线长工度汽车运输时,单斗挖掘机的工作线长度不宜小于300m。二、大型设备沉陷的可能性及技术安全措施治理区局部土岩较软,尤其是地表第四系黄土,在雨季瞬间含水率较高,采掘及运输的大型设备有发生沉陷的可能,提出如下防治沉陷措施:1、加强对地面防排水工程的管理,避免雨水流入治理范围内,同时对治理片区本身汇集的雨水采取及时排放的方法,降低岩及黄土层的含水率。2、在进入雨季前,采取相应生产管理协调措施,将大型采掘及运输设备调离易发生沉陷区域;如遇特殊情况,在采掘设备进入工作面前对沉降量超过100mm/m的地段,应预先采取以推土机压实的措施,并在设备作业过程中注意实时观察地面情况。三、冬季作业防寒和防冻技术措施1、松动措施:对于冬季地表的第四系黄土层应预先用推土机进行犁松处理,以降低冻结后剥离物的强度。2、怠速措施:在寒冷季节作业时,自卸卡车如短时间待荷可采取发动机不熄火的怠速工作方式;如长时间停止作业,检修、处理故障等,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3、专用工具措施:液压挖掘机和自卸卡车,在冬季作业时需要经常的对挖掘机勺斗和卡车厢斗进行清理,为完成此项工作,需配置专用工具。4、特殊劳保措施对在严寒条件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如单斗挖掘机、自卸卡车、推土机等操作室均需安装防寒保温设备,无固定作业点的工作人员设置活动保温房等。四、挖掘设备安全作业措施为了保证挖掘设备安全作业采取如下措施:1、在治理过程中各片区应加强生产技术管理,严格按开采程序作业。2、操作设备的机组人员必须事先进行严格培训,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3、在治理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参数和工作平盘规格进行作业。在挖装过程中如果发现台阶崩落危及挖掘机安全时,挖掘机应停止挖装,并退到安全地点,待检查处理后,方可重新挖装。最小工作平盘宽度必须保证采掘和运输设备能安全作业,并能正常布置供电线路、电缆、排水沟等设施。4、挖掘机装车必须待卡车开到正常装车位置停稳后方可装车。不允许挖掘机勺斗从卡车驾驶室上方越过。挖掘机工作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设备作业时未经特殊许可严禁人员上下。5、现在的设备比较先进,一般都设有自身的安全监测系统,一旦发现安全监测系统故障,设备必须停止作业。必须保证设备安全监测系统的完好。6、设备调动,尤其是挖掘机升降段行走时,必须对行走路线的技术条件进行预先检查,并有专人指挥,主要机械部件应保持正确位置,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7、在液压挖掘机、进入作业区域之前,作业平盘预先整平压实,作业平盘横向和纵向坡度均<5%。严格控制大型设备作业中心线至坡顶或坡底距离。8、挖掘设备功率大、内部电路、油路布设复杂,因此,应经常检查可能发生的管路漏油、电路短路等现象。随机必须配备灭火器。9、挖掘作业必须按设计进行,坡底线不得超挖;临近到界台阶时,应采用控制爆破,不得超钻并采取减震措施,严禁采用硐室爆破。10、治理过程所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液压挖掘机、穿孔机、自卸卡车及推土机等,在作业中的相互配合要求非常严格,且移动频繁,必须严格遵守各自的操作规程,以避免相互砸、擦、刮、碰及撒料等危害发生。五、接近最终帮最下部时作业安全措施接近端帮下部时挖掘作业最具有危险的时期,需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在治理中必须加强到界边坡的管理、维护,随时观测边坡情况;加强边坡巡视,发现有台阶崩落或滑动迹象时,及时清除边坡不稳定因素。2、在雨季前做好各个平盘排水沟,保证雨水及时彻底排出,确保边坡整体稳定。3、采掘场底部的挖空后,应及时安排进行内排,保证采空区及时得到回填,以确保边坡的整体稳定。4、液压挖掘机靠近边帮底部作业时,应设有监测人员,如发现危险发出警报,确保设备及人员及时撤出。5、临近端帮事先采取预裂爆破措施,保证边坡完整性,提高端帮的边坡稳定性。六、平整区深部设备防淹措施治理设备如液压挖掘机、自卸卡车、推土机、穿孔机等多为重型、移动缓慢的设备,雨季在平整区深部作业的设备应采取以下防淹措施:1、确保平整区深部有足够容量的积水坑,防暴雨泵数量足够且运转正常,确保随时可启用。2、现场管理人员对每天的天气预报情况清楚,确保设备有随时撤离的道路,停放位置,在突发暴雨时应能及时将设备调离危险作业区域。3、雨天无法作业时,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机。如需操作人员离机,首先应将设备停放在不被水淹的较高处、并远离台阶坡底。4、雨季来临时,安全人员应对平整区周边进行检查,对地表汇水可能涌入平整作业面的地段进行堵截,以防平整区底部的积水水位突然上升。七、采场深部有害气体的防治及监测在治理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浮尘,尤其是随着治理深度的增加,坑内会处于逆温和环流状态,坑内粉尘浓度较大,空气稀薄,坑底部会积聚有害气体,导致坑底大气质量极差。为此将采用以下措施来防治采场深部的有毒有害气体的的产生。1、采场内的工作面及运输道路要经常洒水,减少灰尘的产生。2、安装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做到实时监测。八、暴风雪天作业安全措施本区气候属黄土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炎,年温差较大。最低气温-20.3℃,最高气温37.5℃。各片区要建立健全暴风雪天气气候事件的相关应急预案,落实应对暴风雪天气气候事件的应急队伍、设备和物资,以及通信、交通、电力供应等应急保障设施。认真做好对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测预报、警报的及时发布,在实际中要加强对从业人员防御暴风雪灾害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认真落实预案的学习、贯彻和演练工作,落实基层单位防范应对暴风雪的应急准备情况,切实做到有备无患。遇到暴风雪天气时,要立即停止作业,撤离工作现场人员,按不同设备的具体停机要求,关闭运行的机械设备、电气,加强从业人员应对暴风雪天气的个人防护,确保安全。造田区一、?造田区参数1、分层台阶高度15米;2、最终稳定边坡角不大于22度;3、台阶坡面角为自然安息角35-37度;4、大块滚动距离10米;5、安全平台宽度6、造田区最下一个台阶坡底线与挖掘台阶坡底线最小距离不小于50米;7、造田区至重要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应满足大于排弃总高度1.5倍的要求;8、造田区最下一个台阶坡底线距淤地坝不小于50米;二、造田区周围防洪和排水设施1、在造田区下游修筑淤地坝或一定宽度的保安条带;2、在造田区修盲沟;3、造田区将原有地面冲沟填平,为减少地面汇水渗入和冲刷对其稳定造成影响,在造田区修截洪沟和两侧设置地面排水沟拦截地面汇水,排水沟底宽1m,边坡系数1,设计水深0.5m;4、在平整回填区修截洪沟或防洪提,回填部分修排水系统。三、卡车运输造田工作面安全防护措施1、造田排土时应严格按排弃参数作业,排弃总高度及台阶高度均不得大于设计所确定的高度要求,总排弃帮坡角不得超过最终稳定帮坡角22°,以保证造田区的稳定和设备作业安全。2、卡车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卸车之前倒车速度过快、过猛以及倒车方向不准,为此对司机必须坚持长期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观念,必须熟练掌握慢速倒车技术(垂直工作面倒车)。3、卡车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二是制动失灵,因此司机必须熟练掌握制动技术,在自卸位置要停准、停稳;并及时排除机械电气故障,设备要始终保持完好状态。4、卡车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三是工作面没有安全车挡或安全车挡不合格。卸载区排弃台阶坡顶边缘用推土机堆筑安全车挡,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2/5倍(约1m)。5、卡车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四是工作面没有照明或亮度不够,司机视觉不清,造成倒车方向不准、停不准、停不稳、甚至翻车,为此,必须设置照明。6、造田作业面内行车通路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远离台阶坡底10m,以免发生上部台阶排弃物中大块滚落砸车事故。7、造田顶部应有一定坡度,以防造田区内积水渗入排土场,从而降低物料强度导致排土场滑坡。8、确保造田区基底排水顺畅,减少造田区底部积水,保证造田区整体稳定。9、保持工作面应有不小于3%的反向坡,一为沉降留有系数,二为防止存水,三为倒车停车方便和安全,以保证卡车卸载安全。10、卸土时,汽车应垂直排土工作线,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墙。11、推土机或装载机平行排土台阶,靠近甚至骑在台阶边沿推土,容易失误造成外侧履带悬空掉至坡顶线以下斜坡上,推土机或装载机侧向倾斜,失稳,翻滚,落下台阶。因此,推土时,严禁推土机或装载机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12、在排土工作面要保持经常洒水,防治粉尘飞扬,污染周围环境。13、排土时需将不同岩性及不同湿度的物料进行混合排弃,较硬剥离物尽量排在下部,较软剥离物排在上部,以保证整个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设备安全。14、加强造田区的生产管理,不同规格卡车分区作业,避免设备碰撞或擦刮设备。第三章?运?输一、运输道路技术参数1、设计最大行车速度35km/h;2、最小平面曲线半径25m;3、最大纵坡8%;4、路面宽度12m;5、路基宽度15m;6、路面结构采用泥结碎石,厚度25cm。二、道路安全防护措施1、道路的填方路堤段及道路曲线外侧设置挡车墙(土堤),高度不小于汽车轮胎直径的2/5~3/5,底部宽度不小于3m。在汽车排土台阶的边缘设置防滑堆,其高度不低于轮胎直径的2/5。2、、道路两侧根据实际情况设有排水沟。3、在道路急转弯处以及大坡度地段设警告、禁令、指示标志;在道路交叉口设指路标志并值守人员。4、在平整区、造田区设照明设施,保证夜间行车与作业安全。在道路边缘设置夜间反光标志;5、道路的维修养护道路应经常维修和定期养护,并洒水降尘。6、运行车辆间隔运行车辆间隔安全距离不应小于50m;停车时车与车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3m第四章边坡管理与监测一、平整区边坡技术参数台阶高度10米台阶坡面角黄土岩石安全平台宽度运输平台宽度最终帮坡角?度二、造田区边坡技术参数分层台阶高度15米台阶坡面角为自然安息角35-37度安全平台宽度最终稳定帮坡角小于22度造田区排弃高度不大于90米,平整区排弃高度不大于150米三、安全措施1、严格按照边坡设计参数施工作业。2、严禁挖边坡各台阶坡底。3、靠近最终边坡爆破作业时,应采取控制爆破和防震措施。4、平整区、平整回填区和造田区周边修筑完整的防排水系统,修筑边坡各水平的排水沟,并经常检查维护。5、及时清理边坡平台上的堆积物。6、治理过程中关注隐伏的地质构造如断层,如发现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7、在造田区未建立之前,造田区周边的排水系统必须尽早建成;8、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有影响,要进行疏干排放。9、造田区基底和平整回填区基底做必要的处理。基底应尽量排弃块大的、坚硬的、遇水不易软化的岩石,并保持其连续性。10、对边坡进行动态监测,并做监测记录。四、边坡监测1、选择符合实际的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2、监测制度1)、最终边界线200m范围内,应建立地表位移和地下位移永久监测线,其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监测周期根据地表位移和地下位移的情况确定,每年不得少于4次,每年应提交监测报告。2)、到界边坡上,应建立永久观测线,其间距一般应为200m~400m,观测点间距应为30m~50m,观测周期应根据地表位移和地下位移的情况确定。在降雨期间、春季解冻或当位移速度加快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并及时提交观测报告。3)、对出现地表和地下位移或地质构造复杂、稳定性较差的重要边坡,应建立地表和地下位移的监测系统,地表和地下观测线数量,应根据地表和地下位移的走向长度确定,但不应少于2条,每条线上不应少于3个观测点。第五章防排水及地下水位控制第一节平整区排水一、设计各治理片区的汇水量、排水量和排水设备及材料。二、平整区排水安全措施1、因暴雨期间坑底积水量较大且排除时间较长,所以每年雨季前应做好生产设备及人员的防护工作。雨季前,按设计要求超前开挖集水坑并安装暴雨排水泵及排水管路。集水坑边坡坡度应放缓,可采用1:1的边坡坡度,靠近排水管路一侧的边坡可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在集水坑内安装潜水电泵时应设水泵支架。为保障人员、车辆安全,集水坑周边应设置围栏格栅等安全措施,并设置具有一定高度的安全警示标志。2、雨季主要挖、运、排设备应尽量避免在露天采场底部低洼处作业,大型设备附近应备有适量露天剥离物,用于修筑临时防水围堰,保证坑底积水不淹没采掘设备主电机。3、潜水电泵、排水管路应保证正常运行并留有充足的备用量。雨季前及每次洪水过后需及时检修潜水电泵、排水管路等排水设备,保障排水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4、各片区应编制防治水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应涵盖坑底排水、地面防排水及地下水控制的各个环节。在实际生产建设中要认真落实预案的学习、贯彻和演练工作,确实做到有备无患。第二节地面防排水一、?设计各治理片区地面防排水系统图。二、地面防排水安全措施1、建立防洪设施巡查制度,经常对排水沟、防洪堤坝及排水设施进行检查。清理水沟淤积物保证水流畅通,堤坝有裂缝或下沉,必须立即抢修加固、确保拦截有效。2、汛期前防洪堤需要的土砂石料等物资及时准备充足,防洪抢险的人员、设施、车辆等要落到实处。3、随着治理工程逐步推进,造田区面积逐渐扩大,由于造田区和平整回填区为人工塑造地貌,因此在排弃时可以有意识的改造区域地貌,形成倾向场外的反坡,防止平整区汇水流入采掘场,雨季前,应在靠近采掘场一侧的平整回填区最上面的平盘上修筑防洪围堤,严防平整回填区最上面平盘的汇水流入采掘场。4、建立防治水组织机构,编制防治水应急救援预案,内容须具有针对性,措施具体、可靠。在实际生产建设中要认真落实预案的学习、贯彻和演练工作,切实做到有备无患。第三节地下水控制一、?含水层水太原组灰岩裂隙含水层组中出露的地下水,采用平行疏干方式,即采用平盘集水沟、集水坑,设排砂潜水泵将水逐步引至采掘场坑底,由坑底采掘场排水泵站一并排除。二、采空区积水随着治理工程的发展,后期将揭露采空区,200m,宽度25m,深度2m,利用暴雨及正常潜水电泵将其排出采掘场以外。此项工程由各治理片区安全管理人员监督实施,事先做好工程实施计划,以保证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三、地下水控制安全措施1、加强建立疏排水设备检查制度,确保疏干排水设备正常运转,备用设备也必须保证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2、平盘集水沟、集水坑必须经常清淤,保证集水沟水流畅通,防止倒灌或漫流。潜水电泵应保证正常运行并留有充足的备用量。雨季前及每次洪水过后需及时检修潜水电泵,确保排水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3、平整区分布有小窑采空区,达产时采掘场虽然未发现与采空区接触,但生产过程中应做好采空区探查工作,如果存在老窑积水,可采用提前开挖截水沟或采用降水孔疏干方法,利用排水设备排除老窑积水,保证安全生产。

篇2:架子工的安全技术规程

  第一节脚手架材料

  一、钢管脚手应用外径48~5l毫米、壁厚3—3.5毫米的钢管,长度以4~6.5米和2.102.3米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

  二、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

  三、木杆应采用剥皮杉木和其它各种坚韧硬木。杨木、柳木、桦木、椴木、油松和腐朽、折裂、枯节等易折木杆,一律禁止使用。

  四、木脚手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厘米,大横杆、小横杆(排木)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厘米,6~8厘米之间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根加密使用。

  五、水处理竹脚手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支杆等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厘米;小横杆不得小于9厘米(6—9厘米之间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根加密使用)。青嫩、枯脆、裂纹、白麻、虫蛀的竹杆不得使用。

  六、钢制脚手板应采用2~3毫米的I级钢材,长度为1.5~3.6米,宽度23~25厘米,肋高5厘米为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应钻有防滑孔。凡是裂纹、扭曲的不得使用。

  七、木脚手板应用厚度不小于5厘米的杉木或松木板,宽度以20030厘米为宜,凡是腐朽、扭曲、斜纹、破裂和大横透节的不得使用。板的两端8厘米处应用镀锌铁丝箍绕203圈或用铁皮钉牢。

  八、竹片脚手板,板厚不得小于5厘米,螺栓孔不得大于1厘米,螺栓必须拧紧。竹编脚手其两边的竹杆直径不得小于4.5厘米,长度一般以2.2~3米,宽度以40厘米为宜。

  九、脚手架的绑扎材料可采用8#镀锌铁丝,直径不少于lO毫米的麻绳或水、葱竹篾。

  第二节外脚手架

  十、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隐放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立杆问距不得大于2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钢管立杆、大横杆接头应错开,要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不准用铁丝绑扎。

  十一、木脚手架的立杆应埋人地下30—50厘米,埋杆前先挖好土坑、将底部夯实并垫以砖石,如遇松土或者无法挖坑时,就绑扫地杆。木脚手架的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米。

  十二、水处理竹脚手必须搭设双排架子。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3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0.75米。

  十三、抹灰、勾缝、油漆等外装修用的脚手架,宽度不得小于0.8米,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8米。

  筑建安资20-1

  筑建安20**

  十四、木、竹立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米。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扣不得少于三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两根,再绑第三根,不得一扣绑三根。

  十五、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伸入墙内不得少于24厘米;伸出大横杆外不得少于10厘米。通过门窗口和通道时,小横杆的间距大于1米就绑吊杆;间距大于2米时,吊杆下需设顶撑。

  十六、18厘米厚的砖墙、空斗墙和砂浆标号在10号以下(M1)的砖墙,不得用单排脚手架。

  十七、脚手架的负荷量,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70公斤。如果负荷量必须加大,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架设。

  十八、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和支杆。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应不大于60度,支杆底端要埋人地下不小于30厘米。架子高度在7米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

  十九、架子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米。脚手板须满铺,离墙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搭接时不得小于20厘米;对头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大于20厘米。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叉搭接。垫平脚手板应用木块,并且要钉牢,不得用砖垫。

  二十、翻脚手板应两人由里往外按顺序进行,在铺第一块或翻到最外一块脚手板时,必须挂牢安全带。

  二十一、水处理上料斜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米,坡度不得大于一比三,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厘米。

  二十二、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要绑1米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厘米高的挡脚板或防护立网。

  二十三、在门窗洞口搭设挑架(外伸脚手架),斜杆与墙面一般不大于30度,并应支承在建筑物的牢固部分,不得支承在窗台板、窗檐、线脚等地方。墙内大横杆两端都必须伸过门窗洞两侧不少于25厘米。挑架所有受力点都要绑双扣,同时要绑防护栏杆。

  第三节里脚手架

  二十四、砌筑里脚手架铺设宽度不能小于1.2米,高度应保持低于外墙20厘米。里脚手的支架间距不得大于1.5米,支架底脚要有垫木块,并支在能承受荷重的结构上。搭设双层架时,上下支架必须对齐,同时支架间应绑斜撑拉固。

  二十五、砌墙高度超过4米时,必须在墙外搭设能承受160公斤荷重的安全网或防护挡板。多层建筑应在二层和每隔四层设一道固定的安全网。同时再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网。

  二十六、搭设安全网应每隔3米设一根支杆,支杆与地平一般须保持45度,在楼层支网须事先预埋钢筋环或在墙的里外侧各绑一道横杆。网应外高里低,网与网之间须拼接严密,网内杂物要随时清扫。

篇3:桥涵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纳入了近几年来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等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

2.规定了建设各方管理层、技术层和作业层的详细工作内容及具体操作要求。

3.明确了施工现场危险源和危害因素辨识与管理、风险管理、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内容。

4.提出了施工安全管理检查表、施工安全技术检查表及施工安全作业检查表,促进安全管理标准化。

5.采用了作业层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直观简图,细化和有效落实安全操作要求。

6.强调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明确了施工单位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时间。

7.增加了施工便桥、运梁便道、栈桥、水上施工、潜水作业等的内容。

8.对基础施工强调了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调查、基坑变形监测、防护措施等。

9.对墩台施工强调了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的受力检算及其自身的可靠连接等。

10.补充了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制造、运输、架设的内容。

11.纳入了各类不同方法现浇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的内容。

12.完善了连续梁、连续刚构、斜腿刚构、钢梁及新型结构拱桥等的内容。

13.增加了营业线桥涵施工的有关安全和技术管理要求。

一、基本规定

1铁路工程施工应严格按设计文件进行,全面贯彻设计意图,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使用功能,保障铁路运营安全。

2参建各方应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建设各方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规程的规定,经培训合格方准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安全保障措施。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有关规定经审批后实施。

5建设各方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进行危险源辨识,对重大危险源应编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组织,配备应急物资,并按规定组织培训和演练。

6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掌握气象、水文和地质灾害等相关信息,做好防范和应急工作。

7营业线施工及有可能影响营业线运行安全的施工,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及铁路有关安全生产及施工安全的规定。

8作业班组负责人在每天开工前,应进行班前安全讲话,向作业人员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9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基?础

一般规定

1双壁钢围堰、深基坑、挖孔桩(挖井)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基础工程开工前,必须调查探明作业区内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地面以上通讯、电力线路等,有碍施工时,应先进行加固防护或改移。

3机械设备等在施工前应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基坑、挖井、泥浆池、钻孔桩、浇筑后的钻孔桩四周必须设置护栏及明显的警示标志,夜间应悬挂示警红灯,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钻、挖孔桩停止施工时,孔口应加盖防护。

5基坑及围堰施工,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机械设备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支护方案。

6深水钢围堰、水上作业平台施工,当遇到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7桥涵地基处理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32-2009有关规定的要求。

8桥涵基础施工中的起重吊装、施工用电、现场防火、危险物品管理、季节性施工、钢筋、模板和混凝土施工等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的相关规定。

钢板桩围堰

1水中插打钢板桩,必须有安全可靠的打桩船或工作平台,四周设安全防护。

2吊桩时吊点位置不得低于桩顶以下1/3桩长处。

3钢板桩组拼插打,应沿桩长设置横向夹板,确保组拼钢板桩刚度,夹板间距视具体情况确定;严禁将吊具拴在钢板桩夹具上或捆在钢板桩上进行吊装。

4钢板桩吊环的直径和焊接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施工时必须确保吊环的焊接质量,并必须进行试吊方可正式起吊。

5起吊钢板桩时,应拴好溜绳;吊起钢板桩未就位前,桩位附近不得站人。

6桩帽(垫)与钢板桩连接牢固,初始阶段应轻打贯入,桩帽(垫)变形时,应及时更换。

7钢板桩插进锁口后,因锁口阻力不能插放到位而需桩锤压插时,应控制桩锤下落行程,防止桩锤随钢板桩突然下滑。

8拔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拔桩前应向围堰内灌水,使围堰内外水位基本相等;从下游开始,向上游依次进行。

(2)拔桩设备应有超载限制器,严禁超载硬拔。

(3)钢板桩顶层围檩不得一次性预先拆除,应拆除一组拔一组。

(4)拔桩前应拴好溜绳,拔桩作业,机械作业范围及桩位附近不得站人。

双壁钢围堰

1双壁钢围堰应进行专门设计,围堰的尺寸、强度、刚度及结构稳定性、锚碇方法等应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2在壁板或隔板内焊接钢围堰时,应采用机械通风,舱内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5℃,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含量不得超过1.0%。

3在浮船或浮箱上组装钢围堰时,四周应设置缆风绳,并下锚固定,在锚碇线路上应设浮标。船锚在施放时,位置应准确,并要采取措施,防止下锚时锚链(绳)缠绕或刮伤人。浮船及浮箱上,应备有足够数量的救生及防火设备。

4当双壁钢围堰使用两台以上吊车或吊船起吊时,其吊点、吊具及围堰加固应进行设计。应先试吊,起吊时应设专人统一指挥。

5双壁钢围堰在浮运前应对定位船、导向船上的马口、系缆桩、复式滑车组、绞车、固定座、钢丝绳、连接设备、起吊塔架、水上供电、通讯以及导向船压舱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6双壁钢围堰浮运过程中,应有救生船并配备救生、消防及通讯设施设备;围堰到位下锚时,应防止锚链(绳)缠绕或刮伤人。围堰着床前,应根据水位的涨落情况,随时调整锚缆的受力状态。锚碇系统应派专人负责检查。

7双壁钢围堰接高下沉加载时,应对称均匀加载,采取缆风绳加固等措施,防止围堰倾斜。围堰顶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有涨潮或风浪时应适当加高。

8双壁钢围堰内取土下沉时,抓泥斗不得碰撞钢围堰侧壁。钢围堰落床尚未稳定前,应防止往来船舶、飘流物等碰撞导向船、浮标和锚索等。

9水下切割拆除双壁钢围堰时,应符合本规程第2.10节的有关规定。当围堰切割成上、下两节时,在连接构件处,应装倒插连接装置,并加设支撑。在吊卸时,起吊绳不得反弹。

明挖基础

?深基坑施工应对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应力、邻近建筑物的沉降与位移、地下水位变化、基底隆起等项目开展系统的监测,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可靠措施,预防基坑安全事故的发生。

(Ⅰ)放坡开挖

1基坑开挖对邻近建(构)筑物或临时设施有影响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基坑顶面四周应开挖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3开挖基坑应视地质和水文情况、基坑深度按规定坡度分层进行。严禁采用局部开挖深坑,从底层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

4基坑顶有动载时,坑口边缘与动载间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基坑深度、坡度、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动载大小等情况确定,且均不应小于1.0m。弃土堆坡脚与坑口边缘的距离不得影响基坑边坡的稳定。

5在土石松动地层或在粉、细砂层中开挖基坑时,应先做好安全防护设施;软基开挖必须进行支护。当基坑开挖需要爆破时,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规定。

6采用垂直运输出土时,应每班检查吊斗绳索、挂钩、机具等是否完好牢固。装土或卸土后必须将斗门关好,斗门扣件应有防脱措施。吊斗升降时,坑内作业人员应躲离吊斗升降移动范围以外。吊斗不使用时,应及时摘下,不得悬挂。

7基坑开挖时,应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Ⅱ)支护开挖

1当基坑边坡不能自稳并受地下水影响,或因条件限制不能放坡时,必须对坑壁进行支护加固后开挖。

2挡板护壁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并应边挖边支。

(2)支撑结构应随时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加固或更换。支撑拆除时应自下而上,待下层支撑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层支撑。

(3)用吊斗出土,应有防护措施,吊斗不得碰撞支撑。

3排桩支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桩支护结构应进行设计检算,并按设计施工,严格遵守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2)钢支撑的连接必须牢固、顺直;钢支撑端头与冠梁或腰梁的连接应能满足支撑端头局部稳定和传递支撑力的要求,支撑端面与支撑轴线不垂直时,应采取构造措施承受支撑与冠梁或腰梁之间的剪力;拉锚应做抗拔试验,确保锚固稳定可靠。

(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先行降水或在排桩外围施工隔水帷幕后再开挖基坑。

(Ⅲ)基坑降、排水

1基坑防水和降、排水施工应进行方案设计。

2基坑降、排水时,对周边的建(构)筑物应加强观测,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

3在降、排水过程中,当出现大量涌砂、涌水、坑壁坍塌等情况时,应停止抽水,采取加固措施。

4拆除多层井点应自底层开始逐层向上进行,在下层井点拆除中,上部各层井点应继续抽水。

5在地下水位较高,基坑降、排水措施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在基坑围护结构外围设置隔水帷幕。

钻孔桩

1钻机的施工场地及走行道路应平坦坚实,满足钻机正常工作和移动的要求。

2钻机安装时,机架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钻架顶端应用缆风绳对称张拉,地锚应牢固。

3钻孔时,钻速不得过快或骤然变速;孔内弃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

4停钻后,钻头应提出孔外安全放置。

5在高压线或营业线附近施工,应有防触电和防设备倾覆措施。

(Ⅰ)冲击钻机造孔

6钻机、钻具和吊钻头的钢丝绳应配置适当,使用时应有专人检查维修。吊钻头用的钢丝绳无死弯、无断丝,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钢丝绳松弛度应适宜,并制动良好;钢丝绳卡数量与钢丝绳直径相匹配。

7冲孔时,非作业人员不得进人冲击区域范围内。当检测钻孔或吊泥浆出孔时,钻头应放置在安全位置。

8提升钻头到接近护筒底缘时,应减速平稳提升。

(Ⅱ)旋转钻机造孔

9钻进时,高压胶管下不得站人。水龙头与胶管连接处应用双夹卡住。钻机旋转时,不得提升钻杆。加接钻杆时,联结螺栓严禁用普通螺栓代替。

10钻机移动时,不得挤压电缆线和风水管路。

(Ⅲ)旋挖钻机造孔

11钻孔作业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腿支承处地面变化情况,发现下沉现象应及时停机处理。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

12发生卡钻时,不得强提,应查明原因,尽快处理。

13发生卡钻、掉钻时,严禁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内。必须进入有防护设施的钻孔时,应确认钻孔内无有害气体和备齐防毒、防溺、防埋等安全设施后,方可进入,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指挥。

14旋挖钻机场内转移前,应预先对转移线路进行检查,根据转移路线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转移时应有专人指挥。

(Ⅳ)钢筋笼、混凝土

15钢筋笼吊装前,应采取措施防止其产生过大变形。

16钢筋笼孔口连接时,孔内钢筋笼应固定牢靠,钢筋连接人员与起重操作人员应协调一致。

17水下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下浇筑混凝土时,应搭设浇筑工作平台,并设井口防护,确保施工操作人员安全。

(2)拆卸导管时,应在导管完全松开后,方可起吊移开;采用人工抬运导管时,应有防滑措施。

(Ⅵ)深水钻孔桩固定平台

18应根据桥位处水文、地质、气候条件和施工荷载进行专项设计,并设置防撞设施。

19平台钢管桩之间及顶部纵横梁之间的联结系应焊接牢固,形成整体。平台顶面应满铺防滑钢板,并应有防火、救生等安全设施,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和防护网。

20平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1.5m以上。

21夜间施工时应设置灯光照明,照明灯光应避免强光直射江面,影响船舶驾驶人员的瞭望。临时航道设置助航标志,与施工无关的船只严禁进入作业区。

22对平台钢管桩的冲刷深度应进行观测,必要时对桩基采取防冲刷措施。

挖孔桩(挖井)

1设计为非人工挖孔成孔的桩基础,未经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同意,严禁采用人工挖孔施工。

2孔口围圈应高出地面0.3m以上,并设防护栏。夜间作业时应悬挂示警红灯。

3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挂好安全绳,穿好绝缘胶鞋,人员上下不得携带任何工具和材料。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梯。

4孔内作业时,孔口必须有专人看守,随时与孔内人员保持联系,并随时注意护壁变化及孔底施工情况,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协助孔内人员撤出。

5绞车、绞绳、吊斗、卷扬机等机具必须经常检查维修。孔内应设置护盖等防止物体坠落的设施。孔内照明应采用低压行灯。起吊设备必须有限位器和防脱钩装置。

6护壁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采用混凝土护壁时,应随挖随护,每一循环进尺不得超过1m,开挖后必须随即施作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经验收合格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继续下挖。

7弃碴应及时运走,不得堆在孔口周围。

8桩孔内岩石需要爆破时应采用小直径浅孔微差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孔口应加防护盖,以防止石渣飞出。一孔进行爆破,邻近孔的作业人员应撤离至安全地带。

承台

1搭设的操作平台及支撑系统应连接牢固,并能承受所有施工人员、机具和用料的重量。

2在围堰内除土、吸泥或抽水时,应经常检查围堰稳定情况及围堰内冲刷情况,并有防止围堰倾斜的措施。

3凿除超灌桩头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凿除应自上而下顺序进行。

(2)两人作业时,应相互呼应,协调配合,多人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

(3)使用风动工具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佩戴防护用品。

(4)手工凿除时,大锤必须安装牢固,扶钎人应使用夹具,不得徒手扶钎,使锤人不得戴手套,不得与扶钎人面对面操作。

(5)应及时清除拆除的碎块。

4高承台结构中,当承台及墩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将承台顶面以上的钢结构切除,不得危及通航船只的安全及造成洪水期漂浮物堆积。

三、墩台

一般规定

1.高大模板、爬模、翻模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墩台施工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

3墩(台)身混凝土施工应加强对模板支撑系统和变形的检查。

4墩身钢筋安装应搭设支架临时加固,防止钢筋骨架倾覆。

5脚手架、工作平台应搭设牢固,不得与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联结。平台、步梯应设围栏,周边应张挂密目安全网。

6墩台施工靠近既有道路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7当墩台位于陡坡处时,应按设计要求及时施工边坡支护及排水工程。

8隧道或路堑的弃碴,严禁倾倒在墩台一侧,以免造成偏压。

9桥涵墩台施工中的起重吊装、施工用电、现场防火、高处作业、危险物品、季节性施工、钢筋、模板和混凝土施工等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的相关规定。

施工脚手架、塔吊

(Ⅰ)脚手架

1脚手架搭设前应进行受力检算。脚手架的地基应坚实,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四周排水应通畅。

2当脚手架搭设较高或风力较大时,应增设缆风绳并锚固牢靠,必要时与桥墩拉结。

3搭拆脚手架时,施工区域应设警戒标志。严禁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混凝土输送泵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或悬挂在塔吊设备上。

4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松动或拆除任何受力杆件。作业平台上不得超载,四周设安全网,脚手板搁置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

(Ⅱ)施工塔吊

5塔吊的安装、拆除和检验应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等有关规定。

6塔吊基础应满足塔吊抗倾翻稳定性的要求,四周应排水通畅。

7塔吊与桥墩之间的固定连接应牢固可靠。

8风力在4级及以上时,不得进行塔身升降作业。在作业中风力突然增大达到4级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紧固上、下塔身各连接螺栓。

9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塔吊时,应保持两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小于2m。

10提升重物时严禁自由下降。

11作业中,当停电或电压下降时,应立即将控制器扳到零位,并切断电源。操作人员临时离开操纵室时,必须切断电源。

12停机时,应断开电源总开关,并打开高空指示灯。

墩台施工

(Ⅰ)大块模板施工

1大块模板支撑系统应经检算,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2模板采用分段连接整体吊装时,应连接牢固。起吊安装过程中,应拴溜绳,不得碰撞模板和脚手架。

3模板拆除应遵循自上而下、分节分块、先挂后拆的原则进行。

(Ⅱ)高墩爬模施工

4高墩爬模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5爬模自身脚手架平台、接料平台、吊挂脚手架及安全网应安装牢固。

6爬升体系应设保险装置。架体提升时,工作人员不能站在爬升的模板或爬架上。

7提升设备在提升前应全面检查。用液压千斤顶作为提升设备时,除了纠偏需要外,千斤顶应同步进行作业。

8模板组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9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振捣器接触模板、对拉螺栓、钢筋或空心支撑。

10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2.5MPa以上方可拆模。

11爬模的接料平台、脚手平台、拆模吊篮的荷载应均匀,不得超载。

(Ⅲ)高墩翻模施工

12工作平台应和模板连为一体,提升时,吊机应分节分块提升并安装牢固。

13翻模分节分块的重量,应小于吊机的额定起重量。

14模板吊装时应缓慢提升和移动,严禁作业人员攀附在模板上或者模板侧的工作平台上。

四、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及运架

一般规定

1箱梁搬(提)运架设备安装和箱梁运、架作业,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工地安装完成后,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5905)进行载荷试验,并经当地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应定期对箱梁搬(提)运架设备进行检查,重要部件(如轮、吊杆、吊钩等)应进行探伤检查。设备发生故障应由专业人员维修处理。

4箱梁搬(提)运架设备必须有自锁、互锁、联锁保护装置,防止误操作。

5架梁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各自架桥机的特点,制定架桥机安全操作规程及维修保养制度。架梁作业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铁建设[2006]181号)的有关规定。

6箱梁预制施工中的锅炉、钢筋、模板、混凝土和预应力施工,箱梁运架施工中的起重吊装、施工用电、现场防火、高处作业、季节性施工等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的相关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

(Ⅰ)制、存梁台座

1制、存梁台座地基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处理。台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制、存梁台座四周应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浸泡台座发生不均匀沉降或冻胀。

(Ⅱ)后张法制梁

3钢筋骨架和箱梁内模采用龙门吊整体吊装时应配备专用的吊具,多吊点均衡起吊。

4在起吊钢筋骨架前,吊点周围用架立钢筋加强,梁端部底腹板钢筋、顶板钢筋接触网支柱预埋件等部位及钢筋交叉处均应采用点焊加强。起吊前派专人检查吊点铁链、钢丝绳。

5采用两台吊机同时起吊钢筋骨架时,应统一指挥,同步起落和横移,使两台吊机各自分担的起重量不超过其容许的负荷能力。

6钢模板翼模外侧应适当加宽,用于布置人行道和栏杆;两端应设供施工人员上下的扶梯;端模应设栏杆。

7模板安装时侧模、底模、端模应支撑、联结牢固。模板的横移、顶升、下降应同步。

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发现螺栓和支撑松动时,及时紧固。禁止振捣棒触碰波纹管或胶管。

9拆除内模时应缓慢匀速进行,内模内不准站人。采用卷扬机牵引安装和拆除时,要遵守卷扬机操作规程。

10端模和侧模拆除过程中,应将已拆下的模板支撑固定好,防止倒塌伤人。

11抽拔胶管时,应清除卷扬机工作区域内障碍物。梁端附近严禁站人,防止胶管回弹伤人。制孔胶管应经常检查,禁止使用受损伤的胶管。

12采用蒸汽养护时,应遵循以下规定:

(1)锅炉应安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与生产生活用房的距离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有关规定。

(2)锅炉房的司炉工和水处理工应持证上岗。

(3)新安装或检修后的锅炉,自检合格后,报当地主管部门检查批准后,方可点火运行。

(4)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压力表等计量器具和安全阀进行校验。对其他设备部件进行监视和检查。

13钢绞线在开盘后应检查外观,及时纠正钢绞线乱盘和扭结。钢绞线下料时应使用砂轮机切割,并配置专门防护架,防止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弹出伤人。

14高压油管使用前应作耐压试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油压泵上的安全阀,应调至最大工作油压下能自动打开的状态。

15油压表安装应紧密满扣,油泵与千斤顶之间采用的高压油管连同油路的各部接头均须完整紧密,油路畅通,在额定工作油压下不得漏油。

16张拉应设置张拉专用工作平台,平台应有防护屏障。

17张拉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张拉时,千斤顶后面和油管接头部位附近不得站人,也不得踩踏高压油管。

18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

19锚外钢绞线应采用砂轮片切割,切割后的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得小于30mm,切割时不得伤害锚具。张拉后严禁撞击锚具、钢束。

20管道压浆前,应调整好安全阀;关闭阀门时,作业人员应站在侧面,并戴防护眼镜。

场内移梁和箱梁存放

1箱梁的吊点位置和运输支点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吊装过程中应采用整体提升装置,保证各吊点的受力均?。

2后张梁在初张拉后移梁时,梁上严禁堆放其他重物,终张拉后的装车吊运必须在管道压浆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

3移梁设备的走行道路(轨道)应根据负载接地比压进行专门设计、检算,对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走行道路(轨道)的宽度、平整度、坡度、曲线半径等应符合移梁设备性能要求。走行道路(轨道)应经常检查维护。

4搬(提)梁机移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1)移梁前,应对搬(提)梁机进行检查调试,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并清除起重工作范围内和走行限界内的障碍物。

(2)梁体起吊前应检查吊具连接是否可靠,调整各个吊杆,使其受力均匀后方可起吊。

(3)起吊梁体时,应在顶板下缘吊孔处垫以钢垫板,垫板应与梁顶板底密贴。升降系统提升箱梁应缓慢、匀速进行。梁体吊离台座100~150mm后,搬(提)梁机应停车制动,检查吊杆螺栓是否紧固,起升制动是否可靠,确认良好后方可继续作业。

(4)大雨、大雪、大雾或风力超过6级,气温低于设计容许范围时,搬(提)梁机应停止作业。台风来临或风力达到10级以上时,应将搬(提)梁机可靠锚定。

(5)停止作业时,应将起吊物卸下,吊??升至规定高度。大、小车停到规定位置,并锚定运行机构。制动器要保持在工作状态,操纵杆放在空档。关闭所有操作按钮并切断电源,锁住所有操作室及电控柜,并关门上锁。

5移梁台车移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1)移梁前,应对移梁台车进行检查调试,确保台车系统运转正常;清除走行限界内的障碍物。

(2)移梁过程中,起梁千斤顶应设置防回油保险装置,两端移梁台车走行应保持同步;四支点不平整量不大于2mm,每个支点的实际反力与四个支点的反力平均值相差不应超过10%。

6箱梁存放应满足以下要求:

(1)箱梁存放时,存梁支点距梁端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2)存梁台座同端支点顶面相对高差不超过2mm。

(3)双层存梁时,下层箱梁应已完成终张拉。

运架设备安装和转场

1运架设备安装场地应平整、坚实,四周无影响拼装、拆除的障碍物。拼装场地四周挂设警示牌,闲杂人员不得入内。临时支墩及其基础应经设计检算,确保其安全、稳定。

2架桥机工地安装完成后,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5905)进行载荷试验。自检合格后,经当地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架桥机转场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转场前,应勘察转场线路,根据走行线路状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小解体、驮运转场时,确认起重小车在规定位置,转运托架与主梁和运梁车固定牢固,低速行驶并设置监视人员。

(3)运梁车进入或退出架桥机腹腔时,应设专人观察运梁车与架桥机之间的距离。

(4)架桥机与运梁车连接牢靠,检查并确认各部件摆放到指定位置。

(5)架桥机由运梁车载运到位,必须确认架桥机前后支腿和临时支撑稳固后才可将运梁车上的升降托架下降,退出运梁车。

4运梁车载???架桥机调头,场地的空间、承载力和平整度必须满足要求,调头过程中架桥机工作区域无障碍物。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运架

1运架设备通过的便道应进行专门的勘察设计,通过的桥涵、路基特别是高填方及桥头路基,其承载力经检算合格后方可通过,必要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2运架设备所经过路线的净空、坡度和转弯半径必须满足设备的性能要求。

3装梁、架梁过程中应采取“四点起吊,三点平?”的方式,避免梁体受扭。

4运梁车重载在已架好的梁上通过时,应通过检算确认。

5运、架梁作业人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架桥机、运梁车司操人员应经过技能培训,同时应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件持证上岗。

(2)所有运、架梁作业人员均应经过安全培训,熟悉运、架梁工艺过程。

(3)运梁作业时,每班至少配备两名设备操作人员,以及一名指挥引导员和一名了望看护员,同时应明确各自岗位责任

(4)架梁作业时,每班应配备四名设备操作人员,一名指挥员(过孔作业指挥)、二名设备运行监护员和一名司机,同时应明确各自岗位责任。

(Ⅰ)装、运梁

6运梁车装梁运输前,应对设备整机各部位进行检查,包括主结构、悬挂、行走轮胎的状态,机电液压、驮梁小车、各结构的连接情况以及燃润料油量油位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同时调整好运梁车架及驮梁小车的位置,插好驮梁小车定位销。

7装梁时,搬(提)梁机应低位运行,距运梁车3m左右处应停车制动,调整梁体高出运梁车顶面300mm左右后,平稳对位落梁。箱梁各支点对位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持梁体支点位于同一平面,同一端支点相对高差不得超过2mm,纵向偏差为≤10mm,横向偏差为≤5mm。如发现偏差超标,需重新调整对位。

8装梁完毕,应全面检查运梁车及箱???的支垫情况,确认装载平?、设备各液压管线及接头无任何渗漏后,方可启动运行。

9运梁前,应派专人负责对运梁车经过的道路和已架桥梁进行检查,确定运输线路上无障碍物,用白线划出运梁通道上的中心线及边线,运梁车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10运梁路面遇有冰雪或路面湿滑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11运梁车重载运行时应匀速前进,严禁突然加速或急刹车,走行速度必须严格控制5km∕h以内。运梁车通过曲线、坡道地段,运行速度应控制在3km/h以内。

12运梁时应设专人在运梁车前方引导和观察路面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

13运梁车接近架桥机时应一度停车,检查净空、侧面间隙等能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通过架桥机支腿时,行车速度应严格控制在3m/min以内。禁止运梁车碰撞架桥机的任何部位。

14运梁车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时,禁止操作司机离开驾驶室。

15运梁车停车对位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1)打好止轮器。

(2)支撑好运梁车前后支腿,连接好运梁车与架桥机的电源接口。

(3)拖拉运梁前,确认驮梁小车上的定向销已拔出。

(4)严禁人员在前司机室内停留,卸载作业应由遥控器操作。

16施工现场风力超过6级时应停止装、运梁作业。

(Ⅱ)箱梁架设

17架桥机架梁作业时,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过孔时,起重小车应位于对稳定最有利的位置,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5。

18施工现场风力超过6级时应停止架梁作业,风力超过10级时应将架桥机可靠锚定。气温低于-20℃时,应停止架梁作业。

19架桥机在高压输电线路下作业时,安全距离不能达到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的,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对架桥机和施工人员采取防护措施,架桥机应按规定进行接地。

20架桥机每日作???前,应对卷扬机、吊点、吊具、钢丝绳及绳卡等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1每架2孔梁后,应对吊梁小车上所有紧固件及连接件等部位进行检查。每架梁约100孔后,应对架桥机主梁结构件连接螺栓、支腿、横梁等部位的连接螺栓及轴销进行检查。

22架桥机在墩台上或已架设的箱梁顶面上,左右两支腿的高差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值,两支腿顶升必须同步。支腿作用在箱梁顶面上时,应支撑在腹板中心线上,偏移较大时,应对箱梁顶板进行检算。

23操作架桥机时,禁止连续起停,以避免架桥机纵向晃动过大。

24架梁作业时,施工现场应设防护,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必要时在墩台拴挂安全网。水上架梁时,还应配备救生圈、救生衣等防护用品。监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25落梁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拖运箱梁接近落梁位置时,走行速度应限制在1m/min以内,严禁箱梁冲撞支腿。

(2)落梁时应有专人监视落梁速度和位置,坡道落梁时应增派监护人员加强防护。

(3)落梁就位时,应注意观察起重小车卷扬机钢丝绳的运行情况。墩顶临时支承用的千斤顶的型号及位置必须符合工艺设计要求。四个临时支承应受力均匀,各支承反力间误差范围应小于5%。顶、落梁千斤顶应同步起落。

(4)箱梁就位后,箱梁支座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梁底与支座必须密合。

26架桥机过孔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各部件处于完好状态。纵移过孔作业、曲线架梁架桥机横移时,两台起重小车应退回到机臂尾部。

五、桥位制梁

支架法制梁

1支架所用材料应为钢结构,其设计、施工、验收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2支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杆件应力安全系数应大于1.3,稳定性安全系数应大于1.5。

3支架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得出现不均匀沉降,并做好地面的纵向和横向排水处理。软土地基应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冻土地基上应采取防胀融措施。

4支架应严格按照设计搭设,设置足够的斜撑、剪力撑、缆风绳和落架设施,应有施工平台、栏杆、梯子、安全网等防护设施。

5支架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垂直度、落架设施、部件连接、地锚、缆风绳等进行全面检查。

6支架应采用不小于1.1倍施工总荷载的荷载进行预压。预压应分级加载,分级卸载,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并检验支架的稳定性。采用砂袋预压应注意防雨。

7梁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对支架和基础进行观察和观测,发现较大变形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8梁体承重模板支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体已按设计要求张拉完成。

(2)梁底模及支架卸载顺序,应严格按照从梁体挠度最大处的支架节点开始,逐步卸落相邻节点。当达到一定卸落量后,支架方可拆除。

(3)模板及支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严禁强拉硬拽。

(4)支架在承重期间,不得随意拆除任何受力杆件。

连续梁、连续刚构挂篮悬臂浇筑

1挂篮设计除应符合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外,尚应符合以下规定:

(1)挂篮总重量的变化不应超过设计重量的10%。

(2)梁段混凝土浇筑及走行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均不应小于2.0。

(3)挂篮底模悬吊系统使用精轧螺纹钢筋作吊杆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墩顶0号块托架施工时,应对各部件的焊接质量进行重点检查。

3挂篮拼装和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挂篮杆件及使用的机具设备(如千斤顶、滑道、手拉葫芦、钢丝绳等),应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2)挂篮拼装应对称进行,构件及时稳固,联为一体,防止倾倒伤人。

(3)挂篮作业平台应挂安全网,四周设围栏,上下应有专用扶梯。

(4)如需在挂篮上增加设施(如防雨棚、防寒棚、立井架等)时,必须对挂篮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检算,不得损害挂篮结构及改变其受力形式。

(5)挂篮拼装过程中,严禁随意对螺栓孔进行切割扩孔,确需扩孔时,必须征得挂篮设计单位同意。严禁在精轧螺纹钢筋吊杆上进行电焊、搭火,所有精轧螺纹钢筋吊杆必须使用双螺母锁紧。

(6)挂篮现场组拼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进行载荷试验,以测定挂篮变形量,消除非弹性变形。预压过程中如发现局部位置变形过大,应立即停止加载,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7)挂篮拆除应按要求顺序对称拆除。

4悬臂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挂篮的锚固系统、吊挂系统和限位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

(2)梁段应对称浇筑,不平衡重不得大于设计容许值。

(3)合龙段、体系转换施工应按设计等有关规定的要求执行。

5横向预应力张拉应设吊篮工作平台。

6挂篮移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滑道应铺设平顺,并按要求做好锚固。

(2)挂篮行走前检查走行系统、吊挂系统、模板系统。

(3)墩两侧挂篮应对称移位,尾部设制动装置,移动速度应控制在0.1m/min以内。挂篮移动到位后应及时锚固,前吊杆、后锚杆的锚固力应调试均匀,前端限位装置应设置牢固。

(4)遇有雷雨、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时,严禁移动挂篮。

7拆除临时支座时,除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环墩工作平台及安全爬梯。

(2)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处操作,并应佩戴护目镜、口罩等安全防护用品。

(3)桥下应有人员警戒,严禁人、车、船等通过警戒区。

8跨越电气化营业线铁路施工时,必须制定挂篮防电安全方案并由专业防电公司实施。

9挂篮悬臂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滑道、主桁节点、锚固和吊挂和模板等系统的日常检查,并注意不平?力矩的控制,确保施工安全。

六、桥梁支座安装

1支座安装前,墩顶及支座锚栓孔中的积雪、冰冻、积水和其他杂物应清理干净,并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支座在墩顶存放时,要固定牢固。

2吊运支座时,墩顶作业人员应待支座稳定后再扶正就位。人工抬运支座时,应协调一致,防止挤压手脚。

3简支梁梁体吊装架设前,应先将支座安装在预制梁的底部。上支座板与梁底预埋钢板间不得有空隙。箱梁支座下的灌浆强度达到20MPa后,拧紧下支座板锚栓,并拆除各支座上、下连接钢板及螺栓,再拆除临时千斤顶。

4顶落梁所用的油压千斤顶均须附有球形支撑垫、保险圈、升程限孔。共同作用的多台千斤顶应选用同一类型,并用油管并联。油压千斤顶、油泵、油管、压力表等在使用前应分别进行试验。

5使用千斤顶顶梁安放支座时,应及时落梁到支座,严禁长时间用千斤顶支承梁体。

6顶落梁时,应有保险设施,随着活塞起落及时安放或撤除。两端支点不得同时起落。施顶或纵横移时,应缓慢平稳,各道工序应派专人检查,统一指挥。

7连续梁进行体系转换前,必须对支座进行检查。

8桥梁支座安装施工中的起重吊装、施工用电、现场防火、高处作业、季节性施工等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的相关规定。

七、涵洞、渡槽

1预制圆管、盖板、拱圈等预制件在堆放、移动、装卸、运输中,应防止碰撞。吊机吊装作业时,吊点应正确,人工辅助作业时,应注意安全。

2拱圈、盖板就位浇筑时,拱架、支撑、模板应安装牢固,并应搭设脚手架平台和栏杆进行防护。

3过渡段填筑应从涵洞两侧水平分层对称填筑压实。通行大型机械时,涵洞顶填土厚度应通过检算确定。

渡槽

1预制的渡槽梁在起吊、架设时,应防止与墩台及已架设的渡槽梁发生碰撞。

2就地浇筑渡槽时,支架、模板、施工平台应安装牢固,并对受力杆件进行检算检查。通道及平台周围应设防护。

3渡槽施工时,其下有人、车通行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八、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桥面系

1桥面铺设前,两侧应设防护栏杆。

2围栏、吊篮、人行道和避车台支架的安装,应采用跨度不大于2m的挂钩脚手架,脚手板固定在脚手架上。

3人行道板安装时,正反两面应放置正确,安装牢固。桥面的检查梯孔口盖板,应随时盖好。

4声屏障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元板存放、运输及装卸过程中,应保证板正立,使用临时支架应保证单元板不受损伤。装卸时各吊点或支点应受力均匀,各吊点或支点应位于同一平面。

(2)安装时应有防风、防坠落措施,桥下应设防护。

5遮板施工时,桥下应设防护。遮板吊装就位并与预埋钢筋焊接牢固后,方可松除吊钩。

6在有工程列车通过的桥上安装作业时,应安排专人防护,加强人员、材料、机具管理,及时下道避车,防止侵限。

7施工期间,桥头应封闭或派人看守,禁止闲杂人员上桥。

附属工程

1砌筑片石锥体护坡时,严禁将片石从上面往下翻滚。

2砌筑采用人工抬石就位时,应捆绑牢固,动作一致,缓慢下放。砌块应用撬棍拨移,不得将手脚伸入拼砌面。

3采用小吊机吊送石料至砌筑面时,小吊机机座应固定牢靠。石料吊送到砌筑面时,施工人员应避让。

4砌筑桥台护坡时,应采用马凳及跳板等配合施工,马凳应摆放牢靠。

篇4:吊车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本

1)吊车司机必须经过三个月以上的实习熟练过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顶岗操作,实习期间,司机不在时,徒工和实习人员禁止操作。

2)吊车开动前必须鸣铃,安全装置必须保持良好

3)司机操作时,必须穿绝缘鞋,司机室地板必须盖有绝缘板,电气设备外壳要有接地线。

4)同一轨道上有多台吊车作业时,相互之间缓冲距离,慢车不少于二米、快车不少于三米。两台吊车相对运行时要互相鸣铃,并提前停车,防止撞车。

5)当吊车接近轨道终端时应缓行,发现机械或电气设备异常时(如电闸失灵、极限失灵、电缆冒火等)应停车进行检查修理。

6)电动机发生下列情况时,必须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1)电机或其它启动装置冒烟或发生不允许火花时。

(2)剧烈振动、威胁电动机安全时。

(3)发生需要立即停机的人身事故时。

(4)所带动的机械损坏时。

(5)轴承发生不容许的高热时。

(6)转速急剧减少使电动机迅速发热时。

7)当抓斗降到最低位置时,卷筒存绳不得少于三圈。

8)当抓斗升降时,应同时操纵卷扬、抓斗控制器,并使其角度相等,全部钢绳受相同拉力,抓斗下降后停车时,应将主令控制器迅速拉到零位。

9)抓斗腭板最后接近闭合时,应将抓斗稍稍抬起,以免电机过载。

10)装车和抓道时司机必须听从看车人员指挥。

11)吊车运行时严禁事项

(1)大小车不准急打倒转或用倒转停车。

(2)不准用抓斗斜拉车辆和重物。

(3)不准用抓斗撞渣槽。

(4)不准用抓斗提升大件物品及拖拉埋在地中的重物。

(5)抓斗不准从人头或车辆上方越过。

(6)任何非工作人员不准上下吊车。

(7)不准用快车顶慢车。

12)装车时要顾全大局,应按装车标准装足数量,不能偏装、超重和端重。

13)其它严禁事项

(1)禁止从一台吊车跨到另一台吊车上。

(2)禁止由操作室上抓斗或站在抓斗上随意行走。

(3)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原因没查明之前,禁止强行送电。

(4)停车休息时,禁止靠近电源,防止触电。

14)轴接头或传动齿轮应有安全档板或保护罩,所有电机必须有防雨罩。

15)除司机及有关检修人员外,其它人员未经领导许可禁止擅自上吊车,上吊车时必须先给安全铃通知司机,上下吊车时要注意安全。

16)司机听到停车铃声或看到停车手势后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

17)遇电气短路或触电危险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工具检修。电气着火时必须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严禁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18)司机离开司机室时,应将吊车开到固定停车点,将所有控制器手柄归于零位,并切断电源,拿下操作牌后方可离开。

19)凡上车清扫、维护、检查、修理作业时,均应停车、切断电源,并要挂上“禁止合闸”牌。严禁无操作牌或者带电进行检查检修作业。

20)在检修前或检修后试运转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站在机械设备尤其是转动设备的侧面安全地方。

21)车体上不准放置任何物件、工具,物品使用完后应归放于固定地点,司机室内禁止存放润滑油。

22)吊车检修作业时,检修吊车司机应通知相邻吊车司机,禁止其它吊车靠近和冲撞。

23)当发现桥梁和水平金属结构的重要部件(桥梁、桥梁的上下弦杆、斜杆、主水平和垂直断面等)有裂纹时,必须立即停车处理。

24)更换抓斗钢绳时,应有专人指挥,司机应严格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吊上和吊下人员应互相配合,防止机械伤人。

25)拽钢绳时应有四人以上,气雾较大时要设专人监护吊车的运动方向,更换作业前应将抓斗安放平衡、滑轮盘垫平。往小车上带钢绳时,车下人员要躲开到三米以外。

26)不准从吊车上往下扔物件。

27)更换下来的钢绳要盘好放在固定地方。

28)冬季走桥和吊架扶梯上积雪、积冰要及时打扫干净,防止滑跌。

29)汽车装渣时,必须确认汽车司机远离抓斗,方可作业。

篇5:架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本

(1)架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工作前要认真检查所属工具如:滑轮、链式起重机、安全带、绳扣、卷扬机及麻机钢绳的腐蚀断股程度等,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3)所使用的起重机具,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条款。

(4)作业前必须详细检查绑架用的木杆、跳板、铁丝等用具,绑架必须牢固,如有腐蚀或损坏不得使用。

(5)绑架竖杆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5米;横杆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米;支柔跳板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米。木板如有腐蚀裂纹连节者禁止使用。在易燃地区绑架子,必须用铁丝、铁管绑扎。

(6)跳板斜放位置时斜度不得超过35度,在30度以上的跳板中间应钉木条并加绑栏杆,木条每隔0.3米钉一根。

(7)架设和吊运大物件时,注意绑结的位置是否牢固平稳,重物放下时要注意坚固可靠。严禁超负荷,物件下面禁止有人。

(8)选择架设高空工具的地方时一定要注意远离架空电线、电缆、铁道,以免触电和被机车刮伤。

(9)联系信号要清楚,白天用鲜明的红绿旗,晚间用电筒、电灯及口哨联系。联系人员必须是熟悉信号、经过训练的专人负责。

(10)使用链式起重机时,下面不准站人。使用千斤顶时,要注意防止基础歪倒。

(11)绑扎各种物件时,棱角处必须垫好,以防绳子被割断。在高空运物件时,下面必须有人看守。物件下面严禁有人。

(12)挂斗子工作时,必须绑扎牢固,并有预备绳。在高空工作时必须戴好安全带,严禁往下掉东西。

(13)架工用卷扬机和绞车必须由班长指定人员开动,保证其安全装置完整好用并及时注油。

(14)架工必须懂得汽吊或吊具的升降手势和信号。

(15)一个人不许搬运大料,多人搬运时要有统一的指挥,齐抬齐放。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