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6

1编制目的

+450m水平西四石门透煤斜坡三槽一壁现已进入初次放顶期,为确保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期间人员安全,预防直接顶初次垮落带来的危害,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2工作面概况

本工作面东以一壁开切眼为界;西以三槽主上山煤柱线为界;南以一壁上顺槽为界;北以一壁下顺槽为界。本工作面目前已推进4.2m(截至到2月3日夜班)。

3安全技术措施

3.1顶板垮落步距预计

3.1.1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

l。=

=

≈37m

式中:mz为直接顶厚度;m1为老顶和直接顶总厚度;σ为直接顶抗拉强度;γ为岩石容重;

3.1.2直接顶周期垮落步距:

l1=(1/3)l。

=37/3

≈12.3m

3.1.3老顶初次来压步距:

l2=

=

=160m

3.1.4老顶周期来压步距:

l3=(1/3)l2

l3=160/3

≈53m

3.2工作面顶板管理

3.2.1点柱:采面顶板局部破碎时,在破碎处与基本柱间及时加打戴帽点柱,加强护顶支护。

3.2.2信号柱的使用:工作面沿走向推进15m,采空区直接顶仍不垮落时,回柱前必须打好毛竹信号柱,信号柱布置方向为:沿倾向间距为10m,沿走向为5m。

3.3防顶板垮落诱发煤炮的安全技术措施

3.3.1在用的电器设备、开关用双股8号铅丝固定在顶、帮锚杆上,且捆绑牢固;其它材料、工具、配件必须入箱并将箱用双股8号铅丝固定在控帮锚杆上,且捆绑牢固。

3.3.2巷道内严禁杂物堆积,确保安全出口的畅通。所有的备用设备和物料全部清理到岩石大巷或作业地点以外、无人员经常通过的通风良好的巷道内码放好。

3.3.3每班必须在壁面设专职听顶工,发现异常情况(如顶板急剧下沉、断裂、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普遍泄液、顶板响声频繁等来压征兆时),听顶工要迅速吹口哨通知现场人员撤至+570m水平五槽底板巷或是+450m水平西四石门透煤斜坡,待压力恢复稳定后,由盯岗人员和班长一同巡视工作面,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工作。

3.4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

3.4.1煤厚小于2.4m时,见顶见底,不留底煤;煤厚大于2.4m时,必须留底煤,采高控制在2.4m,单体柱必须穿铁鞋。

3.4.2支护要打稳打牢,柱爪卡在顶梁牙槽内,支柱迎山有力,严禁打在浮煤浮矸上。单体支柱的初撑力不小于90kn。

3.4.3支柱必须成排成行并保证支护有效。

3.4.4每班接班后,班长派专人对壁面所有在用单体支柱进行补液,确保单体柱的工作阻力。

3.5直接顶初次垮落及周期垮落期间的顶板管理

3.5.1直接顶初次垮落的顶板管理

3.5.1.1加强支护措施:接近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时(工作面推进30m),采取对柱结合丛柱加强支护,对柱间距2.0m一对,丛柱间距5.0m一对,每丛不少于5根。

3.5.2直接顶周期垮落的顶板管理

3.5.2.1周期垮落期间,对柱为2m一对,并每间隔8.0m设一撮柱,撮柱不少于3根/撮。

3.6老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

3.6.1接近老顶初次垮落步距(工作面推进150m)和周期来压步距时,采取对柱结合丛柱加强支护,对柱间距2.0m一对,丛柱间距5.0m一丛,每丛不少于5根。

3.7接近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和老顶初次垮落步距时,井下作业人员统一参加落顶避灾演习。

4其它

4.1参加本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学习本措施,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2除执行本措施外,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公司、矿的相关规定。

篇2: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

21604采煤工作面已推进6米,根据21602—2采煤工作面回采经验和工作面现阶段顶板垮落情况,预计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10~15m左右,周期来压步距为15~20m,为加强顶板管理,保证21604工作面初采和正常回采的安全,特编制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

二、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点:

1、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急剧增大,支架压力大,顶板破碎,出现平行煤壁裂隙,甚至出现顶板台阶式下沉。

2、工作面前方煤壁内的压力出现过渡集中,至使煤壁破坏范围扩大形成严重片帮。

3、老顶有折断或跨落时、在采空区深处产生闷雷声和剧烈的响动顶板掉渣严重。

4、初次来压时、会使工作面支架大量下沉插入底板、如底板支撑不够,会引起冒顶。

5、采空区跨落的大块岩石也会冲向工作面推倒支架。

三、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顶板管理

1、带班矿长、跟班队长、班组长进入工作面认真观察顶板及煤墙情况,尤其是两端头,出现顶板压力异常时必须加强支护或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向前推进。

2、加强端头、端尾的支护,沿切顶线增设二排戗柱,排拒不大于0.6m,柱距300mm-500mm,每排不少于3根,根据现场条件柱距可以适当调整,防止推棚。保证超前支护强度及长度。

3、由于煤壁松软、工作面推进时、必须及时逼帮,防止片帮、冒顶。

4、采取小进度多循环作业方式加快工作面的推进度,以保持煤壁的完整性,使之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5、落煤后必须超前移架,并保证支架的初撑力和有效支护。

6、现场安全员、生产技术科人员严密观察顶板压力变化,当顶板来压增大或异常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顶板管理,并观察顶板的垮落情况,每班向调度室汇报顶板垮落情况,并将每班顶板垮落情况进行记录。

7、周期来压时要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采空区内的支柱要回收干净,使直接顶充分跨落以缓冲老顶跨落对工作面支架的冲击。

8、检修班加强支架、泵站检修,保证支架的每根立柱完好,保证支架的出撑力不小于24mpa,泵站压力不小于30mpa。支架初撑力连续3架不达标的,必须停机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支架初撑力达标率不低于95%。

9、支架间隙超过超过200mm时,必须在架间联网,确保漏下活矸或碳块砸伤人员。

10、支架两端距超过500mm地段要超前移架管理,严重时,必须在支架小梁上挑大板进行管理,严防冒顶事故。

11、伞檐长度不能超过1m,最突出部分<250mm,但根据顶板破碎情况,留设伞檐不影响拉架即可。

12、人员不可在端头(尾)长时间停留,以防顶板突然垮落造成人员伤亡;端头(尾)必须作业时,必须保证撤退路线畅通,并班组长现场监护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人员不可站在架间,以防活矸掉下伤人。

13、初采前,退掉切眼顶部锚索和剪开顶网,退掉上端头顶部靠锚盘,同时按规程要求退掉端头(尾)区域锚索。

14、顶板破碎段的处理

1)加强顶板破碎段的顶板管理,煤机割煤前,人工提前用手镐刨着维护顶板及煤壁,维护宽度保证煤机顺利通过。

2)工作面若发生冒顶,要及时进行接顶处理,严防冒顶范围扩大,处理冒顶时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必须备好充足、适宜的单体柱、大板、金属网等支护材料。

(2)处理冒顶时首先要等顶板稳定后方可进行。要由跟班队长统一指挥。

(3)施工前首先敲帮问顶,人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处理完悬煤、矸,要有专人监护,确定无掉顶危险后方可作业。

(4)处理冒顶前,将工作面前部运输机停电闭锁,然后从顶板完整处逐渐向冒顶区进行维护,先用单体支柱和适宜长度的板梁顺工作面倾向在冒顶区上、下边缘内打好戴帽点柱,人员在有效支护下用长把工具将煤帮及顶板上的悬煤、矸去掉,用适宜长度的单体柱、半圆木、大板等将所需处理的冒顶的支架前上方顶板护住,并用板梁等设好挡矸卡,防止处理冒顶时矸石滚落到施工人员身上。然后在冒落矸石的空间内再插入适宜长度的支护材料,将支架前上方的大块矸石托住,所插入的材料一端放到支架上,另一端插入煤体并用单体支柱支撑住,用木料将顶上的空间棚好,防止顶板矸石落下砸伤人。

(5)顶板护住后,将支架内的矸石处理走,然后再用上述方法处理下一架冒顶支架。

(6)处理冒顶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空帮作业。禁止人员从所处理的支架前通过,严禁随意动周围支架及操作手把,并将操作手把打到“零”位,并有专人看管闭锁,防止误操作。

(7)接顶时,若冒高低于1米,要将顶板接实,冒高超过1米时,将顶接三到四层木料即可,不可强行硬接,以棚住顶板岩石不掉下砸人为标准。

(8)移架时操作人员要先检查顶板情况及接顶情况,确定好先移哪架、后移哪架,防止因操作不当将所接的顶放掉。移架前在支架前靠煤壁打好抬棚,将所接顶的走向棚顺倾向抬好,然后再移架。移架后将所支设的单体支柱移走。

(9)为确保操作支架人员的安全,移架前在冒顶区支架前立柱用金属网及板梁设好安全挡卡,防止移架时矸石滚入支架内砸伤人。同时移架时其他人员要撤到矸石掉落所能波及到的范围以外。

(10)当工作面冒顶区处理好后,工作面开始推进时,为防止煤帮顶板继续冒落,不能超前移架的必须进行有效的临时支护,以防顶板因空顶而漏冒。

(11)支架需接顶时,所接顶的液压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24mpa;接顶时的木料必须按“井”字型布置接顶。

四、瓦斯管理

1、注意观察顶板和煤墙情况,听从跟班瓦检员的指挥,任何地点出现涌出,瓦斯浓度超过1.0%时,整个工作面必须停电闭锁,人员全部撤至进风侧,待瓦斯涌出稳定及时管理顶板,及时打出逼帮板并超前移架。

2、初采瓦斯管理

(1)初采期间工作面支架应从机尾到机头逐步调斜错刀,采用错两个机尾、一个机头的方式形成由宽到窄的梯形状,以便使老塘顶板从机尾向机头逐步垮落。机头尾进尺错差不大于5m。

(2)在向前拉每一组架前,要将支架尽力升高,使顶板受力以致破裂,拉架后老塘顶板能够自由垮落。

(3)加强对工作面、回风系统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工作面及回风系统电气设备调整变化或进行检修后,必须在当班机电科安排专人进行防爆性能检查。

(4)带班领导、跟班队长、班组长必须紧密观察老塘顶板垮落情况,发现垮落预兆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降低割煤速度(小于0.6m/min)或停机,听从生产科要求推进,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放顶。

(5)跟班人员交接班必须详细交待工作面情况和注意事项。

3、老顶来压期间的瓦斯管理

(1)生产科必须加强采煤工作面矿压的观测和预报工作,在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前通知各科室预测结果,通防科做出瓦斯涌出预测,安排队组提前做好工作面超前维护工作。

(2)根据采煤工作面矿压及瓦斯涌出情况的预测,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出采煤机的截煤速度割煤。生产科在采煤工作面预报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处设置明显标志或通知队组具体位置。

(3)在来压(特别是初次来压)前,由生产科组织通防、机电、安监等相关科室对采煤工作面各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处理检查出的问题。

(4)来压期间,采煤队组生产时必须尽可能降低采煤机割煤速度,减少落煤的瓦斯涌出量。机电科必须加强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管理,杜绝出现失爆现象。

(5)在矿压显现(特别是初次来压)前,通防科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增大采煤工作面的供风量,提高风排瓦斯的能力;监测监控人员每半月对采煤工作面各瓦斯传感器调校一次,确保监测准确可靠。

4、瓦斯传感器每15天对仪器的零点、精度、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进行一次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及时处理,保证监控系统正常使用。

5、采煤机必须内外喷雾完好,达到消除煤尘、杜绝火花目的。

6、电气设备进行开盖作业时必须经通防科和机电科同意后方可开盖作业。

7、本煤层瓦斯抽采管路拆卸距煤墙不超过3m,保证瓦斯抽采量达到最大化,上隅角的抽采管路,隔离墙构筑,严格按照《上隅角瓦斯管理技术措施》施工。

8、保证安全出口畅通,高度不小于1.8m,宽度不小于2.8m,高度不够时要及时进行拉底。

9、在矿压显现(特别是初次来压)前,通防科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增大采煤工作面的供风量,提高风排瓦斯的能力,必须保证21604采煤工作面的风量不低于1000m3/min,测风员至少每10天对21604采煤工作面的风量测定一次,并根据生产和现场瓦斯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测定,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汇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10、在21604运输巷下隅角处设置一道全断面风障,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风障设置标准:风障设置必须上至顶板,下至底板,保证其严密性)。风障必须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及时移挪、设置,现场瓦检员负责管理好风障,保证风障的正常使用。21604采煤工作面所有人员必须爱护风障,不得随意损坏、敞开或摘除风障。

11、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要设置栅栏,禁止人员入内。

12、21604采煤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瓦检员要密切注意观察上隅角瓦斯变化情况,当上隅角瓦斯浓度达到1.5%时,立即切断电源,撤出人员,打上栅栏,挂上警示标牌。同时瓦检员要及时查明瓦斯浓度升高原因汇报调度,并将低负压管路延接到上隅角进行抽放,待上隅角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通知采煤队恢复生产。

13、采煤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4、21604工作面回风顺槽内安设5个瓦斯传感器:t1瓦斯传感器安设在距工作面煤壁线10米范围内,其瓦斯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2瓦斯传感器安设在距采煤专用回风口10-15米处,其瓦斯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0%,复电浓度<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3瓦斯传感器安设在距采煤回风口10-15米处,其瓦斯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0%,复电浓度<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4瓦斯传感器安设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处,其瓦斯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1.0%,t5瓦斯传感器安设在运输巷距进风口10—15米处,其瓦斯报警浓度为≥0.5%,断电浓度为≥0.5%,复电浓度<0.5%,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五、防治水管理

1、工作面来水预警管理:

回采时,跟班矿长、跟班队长、安全员、瓦检员巡回检查工作面来水情况,发现来水增大或出现工作面及两巷和其它地点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立即汇报调度室,由矿值班矿长协调具体排水工作以及是否撤退;如果来水过大,当班跟班队长和班组长、安全员、瓦检员可现场立即组织人员按照水灾避灾路线撤退;班前会安排时,要加强员工防水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在回采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地质条件变化情况,遇断层、钻孔和无炭柱等地质构造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地测科和有关科室汇报,并采取探放水措施,预防沟通奥灰水,酿成突水事故。如果工作面突然来水量增大,必要时可利用两顺槽静压水管进行排水,以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2、根据21604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打抽放钻孔显示,21604采煤工作面只有顶板裂隙水,水量不大。

六、避灾路线

1、瓦斯(煤尘)火灾避灾路线:

21604采煤工作面→21604运输巷→西翼辅助运输巷→副井石门(主井石门)→副井(主井)→地面

2、水灾、顶板避灾路线:

21604运输顺槽侧:21604采煤工作面→21604运输巷→辅助运输巷→副井石门(主井石门)→副井(主井)→地面

21604回风顺槽侧:21604采煤工作面→21604回风巷巷→辅助运输巷→副井石门(主井石门)→副井(主井)→地面

3、此措施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执行。

篇3: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及防片帮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在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容易发生顶板和片帮事故,为有效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加强支护:沿放顶线增设1-2排密集柱;

2、提高支架的稳定性:沿放顶线每隔5-8m增设一个木垛,增设一梁三柱的抬棚;

3、采取多循环的作业方式,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以保持煤壁完整性,使之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4、落煤后及时支护,并保持支架数量和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5、在工作面采空区设置信号点柱;

6、周期来压时除同初次来压措施相同外,要尽量缩小控顶距,以减少工作面压力;

7、三班要设有经验人员现场把关,观察顶板;

8、落煤后工作面煤壁应采直、采齐,及时打好贴帮支柱,减少对煤壁的压力;

9、在片帮严重地点,应在帮柱上加托梁或及时超前挂梁;

10、煤质松时,除打贴帮柱外,还应在煤壁与贴帮柱间加横撑;

11、炮采工作面合理布置炮眼,适当减少装药量,松软的煤帮要以放震动炮为主;

12、底软的要穿鞋,防止顶压传递到煤帮;

13、落煤后及时找掉伞檐和松软煤帮;

14、减少控顶时间,随时支护,以减小对煤壁的压力。

篇4: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安全技术补充措施

目前我队回采13103综放工作面,由于周期来压,周期来压布距9.6m,矿压表均显示在35Mpa以上,工作面顶板破碎,工作面40#架至60#架压力大,出现不同程度的片帮漏顶现象,为确保工作面顺利推进,杜绝漏顶、冒顶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作业形式及要求:

?1、由于工作面该段顶板破碎,为防止工作面发生片帮、漏冒顶事故,必须提前在工作面40#架至60#架范围内准备好板梁、圆木、半圆木、2.5m的单体支柱、木锚杆。

2、工作面若发生片帮造成前梁端面距煤壁大于340mm小于1.0m时,支架上方要及时穿插板梁(板梁长度不小于3.0m)护顶。端面距大于1.0m小于1.5m时,支架上方要插圆木梁支护,每架穿梁2根,梁长3m,其直径不小于20厘米的圆木。顶板破碎或片帮严重时,要在插梁下加打贴帮单体支柱,保证支撑有力,并在煤墙处打木锚杆,木锚杆排拒800mm、间距800mm。采机割煤至该段回撤贴帮单体支柱,割煤过后及时打好贴帮支柱,防止再次片帮造成事故。?

3、采煤机通过片帮漏顶区时,要在片帮漏顶区反复割煤、快速推进的方式及时控制顶板;则采用机头或机尾单向进刀,逐渐推进减小漏顶区空顶面积,无论是机头进刀还是机尾进刀时,采煤机必须空刀返回至70#架之后,方可对40#架至60#架片帮漏顶区域进行加强支护。但每次进刀都要将运输机的弯点向前移动,严禁出现弯点不动、机头或机尾一直进刀,造成运输机顶死不能推进现象。采机在通过该段时,采煤机的速度控制在2m/min。?

割煤后,支架工必须追机移溜、拉架,前探梁必须接顶严密。拉架时采取割一架拉一架的方式,防止支架挑起的圆木、板梁掉落,失去支护效果。

5、在该段拉架时,要带压超前拉架,以缩短空顶时间,防止漏冒顶。

二、?预防漏、冒顶措施:?

支架及液压管路系统必须加强检修,严禁出现滴、漏、跑、冒、串液等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支架能够及时拉移。

2、乳化液泵应连续运转,以防止停泵支架自降,且泵站压力必须达到30Mpa,支架初撑力达到24Mpa以上。

3、破碎带和正常割煤带要保持循环进度一致。保持三直一平两畅通。4、支架必须接顶严密,出现倒架、咬架及明显错差现象必须及时处理。

在工作面上顺槽要常备有足够数量的圆木、半圆木、板梁,木锚杆以备支护急用。

6、加强采煤机及三机设备的检修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利于工作面的正常推进。

7、移架时,支架工要观察好顶板的变化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必须停机处理,处理好后再开机。

?三、处理漏、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顶板发生冒落时,为避免压死运输机,要保持运输机正常运转,并将采煤机后退至顶板完好、支护严密的地带。

2、顶板稳定后,方可进行背顶。处理石碴和背顶前要先清理好退路,确保退路畅通,以便人员及时撤退,其它人员躲在安全地点,准备运送物料。?

人员进入运输机机道作业前,必须进行停机闭锁。?

人员进入运输机机道作业前,必须站在支架下进行敲帮问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

人员在背顶时,支架间不允许任何人通过,防止支架误动作造成事故。?

背顶要从两头向中间逐架进行,在漏顶处的每道支架前梁上,用8#铁丝绑两根3.0米的圆木(或“π”型钢梁、工字钢)作为背顶托梁,然后用板梁将顶背严,防止漏碴。?

7、背顶时,必须指派有经验的老工人操作、看守支架,以防止误动作或动作过大导致伤人。?

背顶时必须保持圆木、板梁的相互联结及稳定性。为此,在支架插梁上一层要顺工作面穿3.0米长的圆木,然后再用板梁背顶。?

背顶前当班队长、班长用随身携带的便携检查冒顶区的瓦斯浓度和氧气浓度,瓦斯超限和氧气不足严禁背顶。(瓦斯浓度在0.8%以下时方可背顶)?

背顶作业必须由有经验、有力量的老工人进行,其他人员必须避开矸石容易掉落的地方,避免在背顶过程中发生人身事故。?

11、人员扛运木料时,运送单体支柱时应同肩同步调行走;放木料、单体支柱时必须先喊口号,告知伙伴后,方可同时下放,防止因不协调导致伤人。

四、13103综放工作面避灾路线:

(1)避水灾路线:

在工作面事故地点以上及13103上顺槽人员避灾路线:13103综放工作面→13103上顺槽→13103上顺车场→二段轨道上山→总回风→安全出口→地面;

在工作面事故地点以下及13103下顺槽人员的避灾路线:13103综放工作面→13103下顺槽→专用回风巷→总回风→安全出口→地面;

?(2)避火、煤尘、瓦斯灾害路线:

13103综放工作面→13103上顺槽→13103上顺车场→二段轨道上山→中部车场→西四井→地面;

其它有关事宜仍按《煤矿安全规程》及《13103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有关规定执行。

?

篇5: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21604采煤工作面已推进6米,根据21602—2采煤工作面回采经验和工作面现阶段顶板垮落情况,预计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10~15m左右,周期来压步距为15~20m,为加强顶板管理,保证21604工作面初采和正常回采的安全,特编制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二、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点:1、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急剧增大,支架压力大,顶板破碎,出现平行煤壁裂隙,甚至出现顶板台阶式下沉。2、工作面前方煤壁内的压力出现过渡集中,至使煤壁破坏范围扩大形成严重片帮。3、老顶有折断或跨落时、在采空区深处产生闷雷声和剧烈的响动顶板掉渣严重。4、初次来压时、会使工作面支架大量下沉插入底板、如底板支撑不够,会引起冒顶。5、采空区跨落的大块岩石也会冲向工作面推倒支架。三、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管理1、带班矿长、跟班队长、班组长进入工作面认真观察顶板及煤墙情况,尤其是两端头,出现顶板压力异常时必须加强支护或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向前推进。2、加强端头、端尾的支护,沿切顶线增设二排戗柱,排拒不大于0.6m,柱距300mm-500mm,每排不少于3根,根据现场条件柱距可以适当调整,防止推棚。保证超前支护强度及长度。3、由于煤壁松软、工作面推进时、必须及时逼帮,防止片帮、冒顶。4、采取小进度多循环作业方式加快工作面的推进度,以保持煤壁的完整性,使之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5、落煤后必须超前移架,并保证支架的初撑力和有效支护。6、现场安全员、生产技术科人员严密观察顶板压力变化,当顶板来压增大或异常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顶板管理,并观察顶板的垮落情况,每班向调度室汇报顶板垮落情况,并将每班顶板垮落情况进行记录。7、周期来压时要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采空区内的支柱要回收干净,使直接顶充分跨落以缓冲老顶跨落对工作面支架的冲击。8、检修班加强支架、泵站检修,保证支架的每根立柱完好,保证支架的出撑力不小于24Mpa,泵站压力不小于30Mpa。支架初撑力连续3架不达标的,必须停机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支架初撑力达标率不低于95%。9、支架间隙超过超过200mm时,必须在架间联网,确保漏下活矸或碳块砸伤人员。10、支架两端距超过500mm地段要超前移架管理,严重时,必须在支架小梁上挑大板进行管理,严防冒顶事故。11、伞檐长度不能超过1m,最突出部分<250mm,但根据顶板破碎情况,留设伞檐不影响拉架即可。12、人员不可在端头(尾)长时间停留,以防顶板突然垮落造成人员伤亡;端头(尾)必须作业时,必须保证撤退路线畅通,并班组长现场监护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人员不可站在架间,以防活矸掉下伤人。13、初采前,退掉切眼顶部锚索和剪开顶网,退掉上端头顶部靠锚盘,同时按规程要求退掉端头(尾)区域锚索。14、顶板破碎段的处理1)加强顶板破碎段的顶板管理,煤机割煤前,人工提前用手镐刨着维护顶板及煤壁,维护宽度保证煤机顺利通过。2)工作面若发生冒顶,要及时进行接顶处理,严防冒顶范围扩大,处理冒顶时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必须备好充足、适宜的单体柱、大板、金属网等支护材料。(2)处理冒顶时首先要等顶板稳定后方可进行。要由跟班队长统一指挥。(3)施工前首先敲帮问顶,人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处理完悬煤、矸,要有专人监护,确定无掉顶危险后方可作业。(4)处理冒顶前,将工作面前部运输机停电闭锁,然后从顶板完整处逐渐向冒顶区进行维护,先用单体支柱和适宜长度的板梁顺工作面倾向在冒顶区上、下边缘内打好戴帽点柱,人员在有效支护下用长把工具将煤帮及顶板上的悬煤、矸去掉,用适宜长度的单体柱、半圆木、大板等将所需处理的冒顶的支架前上方顶板护住,并用板梁等设好挡矸卡,防止处理冒顶时矸石滚落到施工人员身上。然后在冒落矸石的空间内再插入适宜长度的支护材料,将支架前上方的大块矸石托住,所插入的材料一端放到支架上,另一端插入煤体并用单体支柱支撑住,用木料将顶上的空间棚好,防止顶板矸石落下砸伤人。(5)顶板护住后,将支架内的矸石处理走,然后再用上述方法处理下一架冒顶支架。(6)处理冒顶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空帮作业。禁止人员从所处理的支架前通过,严禁随意动周围支架及操作手把,并将操作手把打到“零”位,并有专人看管闭锁,防止误操作。(7)接顶时,若冒高低于1米,要将顶板接实,冒高超过1米时,将顶接三到四层木料即可,不可强行硬接,以棚住顶板岩石不掉下砸人为标准。(8)移架时操作人员要先检查顶板情况及接顶情况,确定好先移哪架、后移哪架,防止因操作不当将所接的顶放掉。移架前在支架前靠煤壁打好抬棚,将所接顶的走向棚顺倾向抬好,然后再移架。移架后将所支设的单体支柱移走。(9)为确保操作支架人员的安全,移架前在冒顶区支架前立柱用金属网及板梁设好安全挡卡,防止移架时矸石滚入支架内砸伤人。同时移架时其他人员要撤到矸石掉落所能波及到的范围以外。(10)当工作面冒顶区处理好后,工作面开始推进时,为防止煤帮顶板继续冒落,不能超前移架的必须进行有效的临时支护,以防顶板因空顶而漏冒。(11)支架需接顶时,所接顶的液压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24Mpa;接顶时的木料必须按“井”字型布置接顶。四、瓦斯管理1、注意观察顶板和煤墙情况,听从跟班瓦检员的指挥,任何地点出现涌出,瓦斯浓度超过1.0%时,整个工作面必须停电闭锁,人员全部撤至进风侧,待瓦斯涌出稳定及时管理顶板,及时打出逼帮板并超前移架。2、初采瓦斯管理(1)初采期间工作面支架应从机尾到机头逐步调斜错刀,采用错两个机尾、一个机头的方式形成由宽到窄的梯形状,以便使老塘顶板从机尾向机头逐步垮落。机头尾进尺错差不大于5m。(2)在向前拉每一组架前,要将支架尽力升高,使顶板受力以致破裂,拉架后老塘顶板能够自由垮落。(3)加强对工作面、回风系统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工作面及回风系统电气设备调整变化或进行检修后,必须在当班机电科安排专人进行防爆性能检查。(4)带班领导、跟班队长、班组长必须紧密观察老塘顶板垮落情况,发现垮落预兆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降低割煤速度(小于0.6m/min)或停机,听从生产科要求推进,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放顶。(5)跟班人员交接班必须详细交待工作面情况和注意事项。3、老顶来压期间的瓦斯管理(1)生产科必须加强采煤工作面矿压的观测和预报工作,在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前通知各科室预测结果,通防科做出瓦斯涌出预测,安排队组提前做好工作面超前维护工作。(2)根据采煤工作面矿压及瓦斯涌出情况的预测,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出采煤机的截煤速度割煤。生产科在采煤工作面预报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处设置明显标志或通知队组具体位置。(3)在来压(特别是初次来压)前,由生产科组织通防、机电、安监等相关科室对采煤工作面各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处理检查出的问题。(4)来压期间,采煤队组生产时必须尽可能降低采煤机割煤速度,减少落煤的瓦斯涌出量。机电科必须加强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管理,杜绝出现失爆现象。(5)在矿压显现(特别是初次来压)前,通防科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增大采煤工作面的供风量,提高风排瓦斯的能力;监测监控人员每半月对采煤工作面各瓦斯传感器调校一次,确保监测准确可靠。4、瓦斯传感器每15天对仪器的零点、精度、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进行一次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及时处理,保证监控系统正常使用。5、采煤机必须内外喷雾完好,达到消除煤尘、杜绝火花目的。6、电气设备进行开盖作业时必须经通防科和机电科同意后方可开盖作业。7、本煤层瓦斯抽采管路拆卸距煤墙不超过3m,保证瓦斯抽采量达到最大化,上隅角的抽采管路,隔离墙构筑,严格按照《上隅角瓦斯管理技术措施》施工。8、保证安全出口畅通,高度不小于1.8m,宽度不小于2.8m,高度不够时要及时进行拉底。9、在矿压显现(特别是初次来压)前,通防科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增大采煤工作面的供风量,提高风排瓦斯的能力,必须保证21604采煤工作面的风量不低于1000m3/min,测风员至少每10天对21604采煤工作面的风量测定一次,并根据生产和现场瓦斯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测定,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汇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10、在21604运输巷下隅角处设置一道全断面风障,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风障设置标准:风障设置必须上至顶板,下至底板,保证其严密性)。风障必须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及时移挪、设置,现场瓦检员负责管理好风障,保证风障的正常使用。21604采煤工作面所有人员必须爱护风障,不得随意损坏、敞开或摘除风障。11、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要设置栅栏,禁止人员入内。12、21604采煤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瓦检员要密切注意观察上隅角瓦斯变化情况,当上隅角瓦斯浓度达到1.5%时,立即切断电源,撤出人员,打上栅栏,挂上警示标牌。同时瓦检员要及时查明瓦斯浓度升高原因汇报调度,并将低负压管路延接到上隅角进行抽放,待上隅角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通知采煤队恢复生产。13、采煤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14、21604工作面回风顺槽内安设5个瓦斯传感器:T1瓦斯传感器安设在距工作面煤壁线10米范围内,其瓦斯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2瓦斯传感器安设在距采煤专用回风口10-15米处,其瓦斯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0%,复电浓度<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3瓦斯传感器安设在距采煤回风口10-15米处,其瓦斯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0%,复电浓度<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4瓦斯传感器安设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处,其瓦斯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1.0%,T5瓦斯传感器安设在运输巷距进风口10—15米处,其瓦斯报警浓度为≥0.5%,断电浓度为≥0.5%,复电浓度<0.5%,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五、防治水管理1、工作面来水预警管理:回采时,跟班矿长、跟班队长、安全员、瓦检员巡回检查工作面来水情况,发现来水增大或出现工作面及两巷和其它地点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立即汇报调度室,由矿值班矿长协调具体排水工作以及是否撤退;如果来水过大,当班跟班队长和班组长、安全员、瓦检员可现场立即组织人员按照水灾避灾路线撤退;班前会安排时,要加强员工防水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在回采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地质条件变化情况,遇断层、钻孔和无炭柱等地质构造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地测科和有关科室汇报,并采取探放水措施,预防沟通奥灰水,酿成突水事故。如果工作面突然来水量增大,必要时可利用两顺槽静压水管进行排水,以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2、根据21604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打抽放钻孔显示,21604采煤工作面只有顶板裂隙水,水量不大。六、避灾路线1、瓦斯(煤尘)火灾避灾路线:21604采煤工作面→21604运输巷→西翼辅助运输巷→副井石门(主井石门)→副井(主井)→地面2、水灾、顶板避灾路线:21604运输顺槽侧:21604采煤工作面→21604运输巷→辅助运输巷→副井石门(主井石门)→副井(主井)→地面21604回风顺槽侧:21604采煤工作面→21604回风巷巷→辅助运输巷→副井石门(主井石门)→副井(主井)→地面3、此措施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执行。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