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槽车维护故障处理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液化天然气槽车维护故障处理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6

1、槽车的驾驶员和押运员必须熟悉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防护措施,了解装卸的有关要求,具备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的能力。2、认真执行汽车槽车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经常检查安全附件(例: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增压器、紧急切断阀、连接接头、管道阀门、导静电装置等)性能,并按牵引车日常检修和保养要求对牵引车及其行走机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性能完好。3、新车第一次加装低温液体后,应仔细检查罐体与底盘大梁连接件的连接螺母是否松动,在使用中也应经常检查,发现螺母松动应及时拧紧。4、罐体上的两只压力表都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一只失灵,就应立即更换。5、罐体上的两只安全阀也都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一只失灵,通过三通切换阀关闭后即可更换。6、压力表每半年应校验一次,安全阀每年校验一次。7、罐体真空绝热层的真空度每年检查一次。8、所有的检查,修理或更换零件,其内容和结果都应有规范化的记录,并作为档案保存。9、罐体的外容器上如有大面积的结霜或日蒸发率异常增大时,应及时通知生产厂家进行检查或修理。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应对措施槽车压力过高充装时槽车不在低温下对槽车进行预冷,同时打开V5气相回流阀,AOV5顶充紧急切断阀,通过HC2气相连接口进行气体回收。充装压力过高充装时应控制充装流量、限定充装压力,当槽车压力超过0.3Mpa应及时打打开V5气相回流阀,AOV5顶充紧急切断阀,通过HC2气相连接口进行气体回收。压力表有故障如压力表有故障,进行更换。充装过充(大于90%)规定充装重量,杜绝超载超限;如充装过满应向充装系统或其他空槽车卸液。停放时间过长打开V6气体排放阀进行排放至正常压力。真空损失槽车外壳全部结冰或结霜;真空检测结果不达标,联系产家帮助。卸液槽车压力不稳定安全阀泄漏或冻裂更换新的、经校验过的安全阀。管线泄漏肥皂水测试并维修。降压过快槽车内已无LNG。真空损失夹层防爆盖开启内胆或内管线泄漏,对槽车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夹层防爆盖锈蚀泄漏对槽车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外壳出现局部结露结霜槽车外壳有结露结霜现象,进行真空测量,对槽车补抽真空。外壳出现整体结霜对槽车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发生碰撞或翻车后对槽车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液位计液位计没有显示V12液相阀、V10气相阀关闭后,打开V11平衡阀;更换液位计。液位计指针出现摆动关闭V-9。液位计指针停止不动打开液位计面罩恢复,更换液位计。仪表管泄漏肥皂液测试并修复泄漏处。液位计指针出现正反打肥皂液对液位计管路测试并修复泄漏处指针未做零位调节打开V11平衡阀,打开液位计面罩做零位调节表出现故障或损坏更换。安全阀漏气阀芯下有灰尘或冰,重新校验。安装不正确,重新安装或更换阀。起跳后不回座弹簧工作不正常,重新校验。低温截止阀阀门关不死阀芯垫片已磨损、断裂、有垃圾、冰,更换阀芯垫片。阀门关闭费力阀杆压紧螺母太紧,阀杆压紧垫片松,调整压紧螺母。O型圈磨损,更换O型圈。阀杆与阀座连接处漏液阀杆与阀座连接螺母松,紧固压紧螺母。阀杆与阀座连接密封垫受损或断裂,更换密封垫。开启HC无法控制紧急切断阀手动打开状态,使之处于手动关闭状态。槽车压力太低,提高槽车压力。易熔塞已坏(熔化),更换易熔塞。没有打开气源或者气源压力过低,打开气源进行充气。管路管路裂纹管路裂纹,将槽车内LNG排放后,用N2置换,对裂纹进行补焊。

篇2: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基本特性1、标识?中文名: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英文名:Liquefiedpetroleumgas;Compressedpetroleumgas?分子式: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分子量:?CAS号:68476-85-7?RTECS号:SE7545000?UN编号:1075?危险货物编号:21053?IMDG规则页码:2、理化性质?外观与形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液体,具有特殊臭味?主要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也可用作工业和民用燃料?熔点(℃):?相对密度(水=1):?0.5?(比水轻)?沸点(℃):?相对密度(空气=1):1.5-2(比空气重)?饱和蒸汽压(kPa):?溶解性:微溶于水?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燃烧热(Kj/mol):最小引燃能量(mJ):3、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包装类别:Ⅰ(36)?储运注意事项: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二、危害特点1、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筑火险分级:?闪点(℃):?爆炸上限(%):9.65?自燃温度(℃):?爆炸下限(%):2.25?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受热2、扩散性?液化石油气液态变为气态时迅速扩散,形成高浓度区、迅速混合区、燃爆最猛烈区;其扩散区与区之间,迅速扩大而且电阻率大于1013cm2;它们之间静电位达300伏时即放电,产生燃爆;受热气体可扩大250~300倍;膨胀率比水大16.1倍。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接触限值:中国MAC:1000mg/m3?苏联MAC:?美国TWA:?美国STEL:?侵入途径:吸入?毒性:属低毒类?LD50:?LC50:?健康危害:极具冻伤性;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空气中1%时使人呕吐头痛,10%时二分钟使人麻醉,时间稍长即可死亡。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严重时有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4、带电性三、战术要点1、遵循“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序处置,确保安全”的战术原则;2、控制、消除一切可能引发爆炸的危险源;3、严格控制进入现场人员,组织精干力量,做好安全防护和行动掩护;4、正确选择行车路线、进攻方向和部署参战力量;5、充分利用固定设施和采取工艺措施进行处置;6、在上风、侧上风等安全区域内建立指挥部,利用通讯、广播等手段,保障调度指挥;7、严密监视险情,果断采取进攻及撤离行动;8、全面检查,彻底清理,消除隐患,做好移交。四、程序方法1、防护?(1)进入重危区,人员实施一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2)进入轻危区,人员实施二级防护;?(3)凡在现场参与处置人员,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防护标准级别形式防化服防护服防护面具一级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二级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三级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2、询情?(1)被困人员;?(2)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3)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4)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3、侦检?(1)搜寻遇险人员;?(2)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浓度、扩散范围;?(3)测定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4)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的各种危险源;?(5)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6)确定攻防路线、阵地;?(7)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4、警戒?(1)根据询情、侦检情况设置警戒区域;?(2)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并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外视情设立隔离带;?(3)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资,并进行安全检查、逐一登记;?(4)禁止一切点火源进入危险区域(如手机、BP机、对讲机、非防爆型手电筒)。5、救生?(1)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2)采取正确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3)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及现场急救;?(4)将伤情较重者及时送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6、展开?(1)启用单位喷淋、泡沫、蒸气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2)选定水源、铺设水带、设置阵地、有序展开;?(3)铺设水幕水带,设置水幕,稀释、降低泄漏物浓度,或设置蒸气幕;?(4)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7、堵漏堵漏方法部位形式方法罐体砂眼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金属堵漏锥堵漏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管道砂眼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属封堵套管、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堵漏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堵漏、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阀门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堵漏法兰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1)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2)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3)关闭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4)根据泄漏情况,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8、输转?(1)利用工艺措施倒罐或放空;?(2)转移较危险的瓶体。9、医疗救护(1)现场救护1)将染毒者迅速撤离污染现场,到上风或侧风方向的空气无污染地区;2)有条件时应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3)对于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用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氧气;4)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2)特效药物治疗:无(3)对症治疗1)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吸入抗烟剂,呼吸抑制者,给予呼吸*;2)抗感染,防治肺炎和肺水肿;3)皮肤化学烧伤,使用烧伤敷料;4)镇静、镇痉和保护心肌药物的使用;5)其他对症处理措施。10、洗消无需洗消。11、清理?(1)用喷雾水、蒸气、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2)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五、特别警示1、进入现场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2、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必须严防引发爆炸;3、严禁处置人员在泄漏区域内下水道等地下空间顶部、井口处滞留;4、进入危险区的处置人员必须做好严格的气密性防护;5、注意风向变换,适时调整部署;6、慎重发布灾情和相关新闻。

篇3:液化石油气爆炸燃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基本特性1、标识?中文名: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英文名:Liquefiedpetroleumgas;Compressedpetroleumgas?分子式: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分子量:?CAS号:68476-85-7?RTECS号:SE7545000?UN编号:1075?危险货物编号:21053?IMDG规则页码:2、理化性质?外观与形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液体,具有特殊臭味?主要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也可用作工业和民用燃料。?熔点(℃):?相对密度(水=1):?0.5?(比水轻)?沸点(℃):?相对密度(空气=1):1.5-2(比空气重)?饱和蒸汽压(kPa):?溶解性:微溶于水?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燃烧热(Kj/mol):最小引燃能量(mJ):3、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包装类别:Ⅰ(36)?储运注意事项: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二、危害特点1、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筑火险分级:?闪点(℃):爆炸上限(%):9.65?自燃温度(℃):?爆炸下限(%):2.25?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受热2、扩散性?液化石油气液态变为气态时迅速扩散,形成高浓度区、迅速混合区、燃爆最猛烈区;其扩散区与区之间,迅速扩大而且电阻率大于1013cm2;它们之间静电位达300伏时即放电,产生燃爆;受热气体可扩大250—300倍;膨胀率比水大16.1倍。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接触限值:中国MAC:1000mg/m3?苏联MAC:?美国TWA:美国STEL:?侵入途径:吸入?毒性:属低毒类?LD50:?LC50:?健康危害:极具冻伤性;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空气中1%时使人呕吐头痛,10%时二分钟使人麻醉,时间稍长即可死亡。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严重时有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4、带电性三、战术要点1、遵循“冷却抑爆,控制燃烧,止漏排险,慎重灭火”的战术原则;2、在上风、侧上风等安全区域内建立指挥部,利用通讯、广播等手段,保障调度指挥;3、准确判断,确保重点,加强冷却,防止再次爆炸;4、关阀堵漏,转料放空,控制险情;5、险情突变,危及安全,果断撤离,避免伤亡;6、充分准备,适时灭火;7、全面检查,彻底清理,消除隐患,做好移交。四、程序方法1、防护(1)进入燃烧区的抢险人员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2)凡在现场参与处置人员,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防护标准级别形式防火服防护服防护面具一级全身内置式重型防火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手套、袜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二级全身隔热服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三级呼吸战斗服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2、询情?(1)被困人员;?(2容器储量、燃烧时间、部位、形式、火势范围;?(3)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等情况;?(4)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3、侦察?(1)搜寻遇险人员;?(2)燃烧部位、形式、范围、对毗邻威胁程度等;?(3)消防设施运行情况;?(4)生产装置、控制系统、建(构)筑物损坏程度;?(5)确定主攻方向及攻防路线、阵地。4、警戒?(1)根据询情、侦察情况设置警戒区域;?(2)将警戒区域划分为:危险区、安全区,并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外视情设立隔离带;?(3)合理设置出入口,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资。5、救生?(1)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现场;?(2)采取正确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3)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及现场急救;?(4)将伤情较重者及时送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6、展开?(1)启用喷淋、泡沫、蒸气等固定或半固定灭火设施;?(2)选定水源、铺设水带、设置阵地、有序展开。7、冷却?(1)冷却燃烧罐及与其相邻的储罐,重点应是受火势威胁的一面;?(2)冷却要均匀、不间断;?(3)冷却尽可能利用固定式水炮、带架水枪、自动摇摆水炮(枪)和遥控移动炮;?(4)冷却强度应不小于计算强度。8、排险?(1)外围灭火向泄漏点、主火点进攻之前,必须将外围火点彻底扑灭。?(2)堵漏堵漏方法部位形式方法罐体砂眼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金属堵漏锥堵漏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管道砂眼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属封堵套管、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堵漏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堵漏、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阀门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堵漏法兰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1)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2)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3)关闭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4)根据泄漏情况,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3)输转1)利用工艺措施倒罐或排空;2)转移较危险的瓶体。?(4)点燃当罐内气压减小,火焰自动熄灭,或火焰被冷却水流扑灭,但还有气体扩散且无法实施堵漏,仍能造成危害时,要果断采取措施点燃。9、灭火?(1)灭火条件??1)周围火点已彻底扑灭;2)外围火种等危险源已全部控制;3)着火罐已得到充分冷却;4)兵力、装备、灭火剂已准备就绪;5)物料源已被切断,且内部压力明显下降;6)堵漏准备就绪,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完成。?(2)灭火方法??1)关阀断气法:关闭阀门,切断气源,自行熄灭。2)干粉抑制法:视燃烧情况使用车载干粉炮、胶管干粉枪、推车式、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3)水流切封法:采用多支水枪并排或交叉形成密集水流面,集中对准火焰根部下方未燃烧的丙烷射水,同时向火头方向逐渐移动,隔断火焰与空气的接触使火熄灭。4)泡沫覆盖法:对于流淌火喷射泡沫进行覆盖灭火。5)旁通注入法:将卤代烷、惰性气体等灭火剂在喷口前的管道旁通处注入灭火。10、医疗救护(1)现场救护1)将染毒者迅速撤离污染现场,到上风或侧风方向的空气无污染地区;2)有条件时应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3)对于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用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氧气;4)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2)特效药物治疗:无(3)对症治疗?1)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吸入抗烟剂,呼吸抑制者,给予呼吸*;2)抗感染,防治肺炎和肺水肿;3)皮肤化学烧伤,使用烧伤敷料;4)镇静、镇痉和保护心肌药物的使用;5)其他对症处理措施。11、洗消无需洗消。12、清理?(1)用喷雾水、蒸气、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2)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五、特别警示1、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2、不准盲目灭火,防止引发再次爆炸;3、冷却时严禁向火焰喷射口射水,防止燃烧加剧;4、当储罐火灾现场出现罐体震颤、啸叫、火焰由黄变白、温度急剧升高等爆炸征兆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紧急避险命令,参战人员迅即撤出或隐蔽;5、严禁处置人员在泄漏区域内下水道等地下空间顶部、井口处滞留;6、严密监视液相流淌、气相扩散情况,防止火势扩大蔓延;7、注意风向变换,适时调整部署;8、慎重发布灾情和相关新闻。

篇4:液化石油气安全措施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理化特性由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主要组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氢等杂质。不溶于水。熔点-160~-107℃,沸点-12~4℃,闪点-80~-60℃,相对密度(水=1)0.5~0.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2.0,爆炸极限5%~33%(体积比),自燃温度426~537℃。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制氢原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等,也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点火源会着火回燃。【活性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健康危害】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000;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500。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避免泄漏,工作场所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生产、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车间及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储罐等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充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在充装站内按工艺流程进行。禁止槽车、贮灌、或大瓶向小瓶直接充装液化气。禁止漏气、超重等不合格的钢瓶运出充装站。(2)用户使用装有液化石油气钢瓶时:不准擅自更改钢瓶的颜色和标记;不准把钢瓶放在曝日下、卧室和办公室内及靠近热源的地方;不准用明火、蒸气、热水等热源对钢瓶加热或用明火检漏;不准倒卧或横卧使用钢瓶;不准摔碰、滚动液化气钢瓶;不准钢瓶之间互充液化气;不准自行处理液化气残液。(3)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在首次投入使用前,要求罐内含氧量小于3%。首次灌装液化石油气时,应先开启气相阀门待两罐压力平衡后,进行缓慢灌装。(4)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作业时,凡有以下情况之一时,槽车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并妥善处理:——附近发生火灾;——检测出液化气体泄漏;——液压异常;——其他不安全因素。(5)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2)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照明线路、开关及灯具应符合防爆规范,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或防静电胶垫,管道法兰之间应用导电跨接。压力表必须有技术监督部门有效的检定合格证。储罐站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站内严禁烟火。进站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穿带钉鞋。入站机动车辆排气管出口应有消火装置,车速不得超过5km/h。液化石油气供应单位和供气站点应设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专用钢瓶库;建立液化石油气实瓶入库验收制度,不合格的钢瓶不得入库;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置明显标志。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液化石油气储罐、槽车和钢瓶应定期检验。(4)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4)输送液化石油气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液化石油气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液化石油气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液化石油气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液化石油气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立即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静风泄漏时,液化石油气沉在底部并向低洼处流动,无关人员应向高处撤离。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防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

篇5:天然气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无味气体。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分子量16.04,熔点-182.5℃,沸点-161.5℃,气体密度0.7163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相对密度(水=1)0.42(-164℃),临界压力4.59MPa,临界温度-82.6℃,饱和蒸气压53.32kPa(-168.8℃),爆炸极限5.0%~16%(体积比),自燃温度537℃,最小点火能0.28mJ,最大爆炸压力0.717MPa。主要用途:主要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活性反应】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健康危害】纯甲烷对人基本无毒,只有在极高浓度时成为单纯性窒息剂。皮肤接触液化气体可致冻伤。天然气主要组分为甲烷,其毒性因其他化学组成的不同而异。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严防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在生产、使用、贮存场所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手套,接触高浓度时应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佩带供气式呼吸器。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天然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压。(2)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须距离生产区30m以上)。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配气站严禁烟火,严禁堆放易燃物,站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应有事故排风装置。(3)天然气配气站中,不准独立进行操作。非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配气站。(4)含硫化氢的天然气生产作业现场应安装硫化氢监测系统。进行硫化氢监测,应符合以下要求:——含硫化氢作业环境应配备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重点监测区应设置醒目的标志;——硫化氢监测仪报警值设定:阈限值为1级报警值;安全临界浓度为2级报警值;危险临界浓度为3级报警值;——硫化氢监测仪应定期校验,并进行检定。(5)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2)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天然气储气站中:——与相邻居民点、工矿企业和其他公用设施安全距离及站场内的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天然气储气站内建(构)筑物应配置灭火器,其配置类型和数量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的相关规定;——注意防雷、防静电,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工艺管网、设备、自动控制仪表系统应按标准安装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时要把车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4)采用管道输送时:——输气管道不应通过城市水源地、飞机场、军事设施、车站、码头。因条件限制无法避开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输气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和测试桩;——输气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输气管道管理单位应设专人定期对管道进行巡线检查,及时处理输气管道沿线的异常情况,并依据天然气管道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管道。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