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器设备检修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化工机器设备检修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6

(1)检修工人应熟悉在工作中碰到的酸、碱和有毒气体等物质的性质,避免发生灼伤和中毒;

(2)检修工人应该知道沙箱、防毒面具、防火栓、灭火器、水门及沐浴间的准确位置,并能正确的使用它们;

(3)检修工人在修理设备期间,应随时清理地上的油污,以免使人滑倒跌伤;

(4)检修用的工具和拆下来的零件应整齐摆放,不能随便乱丢;

(5)待检修的设备在检修以前应由值班人员负责切断电源,然后接上地线,切断机器的传动部分。取下保险开关并挂上警告牌。

(6)检修受压0.07Mh(表压)以上的机器、设备和管路之前应将其压力降到等于大气压。

(7)待检修的机器设备,如果未断电或降低压力,或未放净酸、碱和有毒气体等物料时绝对禁止进行修理;

(8)在有易燃、易爆气体区域动火时,必先在工作地点进行易燃物的分析,取得安全证明,经安全人员签字,并得到消防队和安全技术科的同意后,方可进行;

(9)当使用蒸汽来吹净或加热时,输送蒸汽用的橡胶管应该用卡子固定在蒸汽的接口管上,不要使用铁丝或绳子来捆扎;

(10)当被蒸汽或热的液体烫伤时,可以涂凡士林,严重时要去医治;

(11)在检修时不要触及电动机有电部分,以及电缆和照明线;

(12)使用电钻时,工人必须戴上橡胶手套,电钻外壳应接地;

(13)不许使用裂边的錾子,以免伤手或崩伤眼睛;(14)锤柄的材料要坚实,柄头嵌入的部分应做得粗大些,并用楔子胀紧;

(15)扳手和螺帽的尺寸要相符,不许用垫子垫在螺帽与扳口之间;

(16)在起重或其他危险工作区域都应挂上警告信号,不许外人进人工作区域;

(17)当机器设备检修完后,应将所有在检修时拿开的安全装置恢复原状;

(18)检修时拆开的地板,下班前应回装在原处,如一时不便装上,应在四周围上栏杆,防止陷落。

档案管理制度

篇2:油水井分层测试安全技术措施

1.测试前的准备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同自喷井。

2.现场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技术

(1)起下仪器过程中,若有遇卡现象,严禁硬拔,应适当活动,并用震荡器解卡。

(2)仪器下至具工作筒20m左右,下速减慢通过,每分钟20~30m为宜。

(3)仪器座人工作筒时下速适宜,严禁猛墩,预防墩坏仪器。

(4)进行分层测试时,应采用φ2.0~2.4mm钢丝。身绳帽节不附加小环,以防遇硬卡,便于拉脱绳帽采取打捞措施。

(5)投堵塞器时,采用自动脱节器投送。

(6)堵塞器密封胶皮的过盈量要符合技术要求,因为过盈量大易卡,过小不起密封作用。

(7)在高产井高产层测试时或拔堵塞器时,均应控制生产闸门或先关井。以防上顶造成钢丝在井筒内打扭事故。

(8)在偏心配产井,偏心配注井测试时,测试密封段人字皮碗过盈量必须符合技术标准,密封段定位爪收拢释放灵活自如,并无拱起变形,以防下井后仪器被卡。

(9)用投捞器打捞和投送堵塞器时,下井前应认真检查投捞器的主付爪收拢释放是否灵活自如,张开尺寸要合格,各部位弹簧要性能良好。

(10)偏心分层配注井测试时,承受要稳定,油压要高于套压0.5MPa以上,以确保封隔器密封。调配井下水嘴相邻层规格不能一样,以防封隔器失效串注。

(11)采用吊球测或投球测,必须与被测层段球座相一致。

(12)对于油、套管分注井进行油、套管分别测试时,套管停住时间不易过长,一般不超过4小时。

(13)其余安全操作同自喷井。

篇3:凝汽器冷却管在蒸汽侧腐蚀防止措施

前言

凝汽器冷却管水侧的腐蚀一直为设计、制造和运行人员所迫切关注和高度防范的焦点问题,然而冷却管汽侧的腐蚀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而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或遗落,如果对这个问题给予充分的掌握和解决,就可以在汽轮机组的正常运行中可使凝汽器冷却管在蒸汽侧的腐蚀减少到最低或不发生。

1凝汽器冷却管蒸汽侧的腐蚀

冷却管蒸汽侧的腐蚀有别于水侧的腐蚀,通常只要在凝汽器的结构设计中给予一定的重视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使用效果。常见的汽侧腐蚀如下所述。

1.1应力腐蚀裂纹

发生在凝汽器水侧的应力腐蚀裂纹也可以发生在汽侧,它是一种敏感合金在特殊腐蚀介质中因拉伸应力加大而缓慢形成的裂纹的一种形式。

在凝汽器中仅发现过铜合金因产生应力腐蚀裂纹而受到的损坏。通常在凝汽器的常规运行条件下,不锈钢管和钛管则不受应力腐蚀裂纹的影响。一般绝大多数的应力腐蚀裂纹损坏是从冷却管的汽侧开始的。在每种情况下,应力腐蚀裂纹损坏都仅仅发生在拉伸应力(残余的或施加的应力)高得足以引起应力腐蚀裂纹的部位。

假定在铜合金管上的某些部位已有足够高的应力,那么产生应力腐蚀裂纹的第二个先决条件便是可引起裂纹的一种介质,如铜基合金在含氨的介质中就容易产生。

导致铜合金管汽侧应力腐蚀裂纹的介质条件是很清楚的,在这里绝大多数的应力腐蚀裂纹(虽然不是全部)都是由含有溶解氧的氨溶液引起的。尤其是空气冷却区内氨的浓度特别高,因此,这里经常产生应力腐蚀裂纹。

在冷却管常用的铜合金中,黄铜管在含氨的介质里最容易产生应力腐蚀裂纹,海军黄铜(经过或未经过缓蚀处理)较多发生应力腐蚀裂纹。另外,如果在处理过程中避免铁在铜镍合金中沉淀,那么铜镍合金则根本上不受氨所导致的应力腐蚀裂纹的影响。如在空气冷却区中经常使用的BFe30-1-1。

无论在冷却管的哪一侧开始产生裂纹,都有一些防止冷却管产生应力腐蚀裂纹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冷却管的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胀管越出管板的厚度;应规定全部消除应力的冷却管在最终消除应力后要避免弯曲、碰撞和机械冲击造成的凹痕;使用可耐受应力腐蚀裂纹的合金,是防止汽侧应力腐蚀裂纹的另一种方法,如采用铜镍合金管、不锈钢管以及钛管。

凝汽器的任何泄漏都应当迅速确定位置和即刻解决,因为严密的凝汽器不仅可大大改进铜合金耐受汽侧应力腐蚀裂纹的性能,还可大大增加耐受凝结水腐蚀的性能。

1.2凝结水腐蚀

导致铜合金冷却管汽侧产生氨致应力腐蚀裂纹的介质条件类型,也是导致凝结水腐蚀的介质条件类型。凝结水腐蚀亦即氨腐蚀,这种腐蚀多局限于空气冷却区,因为这里的氨和氧的浓度特别高。

另外,在同时存在着氧的情况下,这些氨溶液就可以在被接触的相邻的铜合金管子上产生圆环状的腐蚀深沟(凝结水腐蚀沟)。

氧在凝结水腐蚀机理中的作用,并不亚于氨所起的作用。

漏入凝汽器的空气不仅提供在凝结水腐蚀中起关键作用的氧,同时也使CO2漏入凝汽器,而CO2在含氨的凝结水明显地加快了铜合金的腐蚀速度。

防止氨致应力腐蚀裂纹的许多方法,也可用来防止凝结水腐蚀。例如,在空气冷却区采用BFe30-1-1的铜合金管,更好的是采用不锈钢管、钛管。

1.3冲刷腐蚀

冲刷腐蚀亦称汽侧腐蚀,是冷却管主要损坏形式之一。它主要发生在直接受到汽轮机排汽冲刷和受到其它排入凝汽器的高能流体的冲刷的外围冷却管上。

汽侧的耐腐蚀性能与冷却管的耐腐蚀性能、耐疲劳强度、弹性模数、硬度和极限强度等有关,且不锈钢管、钛管优于铜合金管。

蒸汽速度是影响冲刷腐蚀速度的主要参数,在凝汽器的结构设计中,如能适当地使汽流分散来降低排汽、疏水和排气口附近的蒸汽速度,则可以大大减少或消除冲刷腐蚀;对于大量的汽水快速排放可使用大容量的外置式疏水扩容器。

控制冲刷腐蚀的另一常用方法,是安装用耐磨蚀性能更好的材质制成挡汽板或护套管。

1.4振动损坏

在讨论凝汽器汽侧腐蚀损坏时,往往将冷却管的振动损坏归并进来一起论述。

在凝汽器冷却管发生振动,当振幅很高时,冷却管在一种或多种机理作用下可能受到损坏。磨损率高也会促使疲劳损坏或腐蚀疲劳。即使是振幅小的一些冷却管,也会在靠近中间管板和管板处产生疲劳损坏或微振磨损。

流体引起的振动一般局限于凝汽器管束的外围管子或设计不当造成的窄蒸汽通道两侧的管子。不管是微振磨损、碰撞损坏、还是疲劳损坏,都可能使大量的冷却管受到影响。使得现今每台凝汽器的迎风面三排管子采用厚壁管。

冷却管振动原因是设计失误使中间管板跨距过大或高能流体流入口处的导流板不能使流体有效地分散所造成。

1.5汽侧腐蚀与凝汽器负荷、结构的关系

在绝大部分或许多情况下,冷却管蒸汽侧会受到来自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的高速湿蒸汽流的浸蚀,但是总的来看,冷却管蒸汽侧的腐蚀严重程度是与凝汽器的负荷有关系的。

上述事故的发生,在考虑汽轮机低压缸排汽部分尺寸和布置以及凝汽器的位置时就会遇到这个问题,基本上冷却管和凝汽器的结构部分的腐蚀与低压缸排出的蒸汽速度和蒸汽中水份的含量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也是与所受冲击部分的材质表面硬度热处理有关。但是,由于凝汽器结构所造成的局部蒸汽速度过高和局部高速流动的水滴数量则是尤为重要。

由于蒸汽速度与绝对压力成反比,所以压力的数值大小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知,当凝汽器循环冷却水入口温度较低时,就会造成凝汽器蒸汽侧较低的压力和较高的排汽速度。

汽轮机低压缸排汽部份与管束上面顶排冷却管之间的凝汽器喉部最好是尽量做到呈扩散形。在排汽膨胀很急剧的部位,高速汽流不能够有折转并应是很好地充满整个流道的横截面。凝汽器顶排冷却管是蒸汽侧发生腐蚀最为严重的部位。

2近代技术发展趋势

必须研究以提供必要的布置方案和结构来适应和满足大功率汽轮机组的发展。

与低压缸排汽速度变化有关的一些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

凝汽器的合适的渐扩形进汽口(喉部),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口与凝汽器最上面顶排冷却管子之间的距离。

低压缸排汽口与凝汽器管束的排列形状和尺寸,凝汽器管束和汽轮机低压缸的布置和相对位置,以及低压缸的扩压部分结构等等。为进入凝汽器的高速蒸汽流动分布制造了无法回避的负面影响,增大了排汽流动的压力损失,也加剧了冷却管蒸汽侧的浸蚀程度。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依据《高能流体排入表面式凝汽器的推荐设计准则》(美国电力研究所),大量的疏水、排汽涌入凝汽器,使凝汽器必然成为各种水、汽的汇集点,它们最终影响了低压缸排汽流动形状、速度,增加的水滴数量势必更加严重地加速了蒸汽侧冷却管的浸蚀。

3附加流体向凝汽器的排放

为了满足电厂热力循环系统的需要和节约工质,凝汽器除了接收汽轮机正常排汽外,还要接收各种附加流体(疏水、补水、再循环水和汽水混合物)。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由于对附加流体排入凝汽器的严重问题缺乏认识和设计、运行上的疏忽大意,严重地导致了凝汽器冷却管和某些零部件被冲击浸蚀,造成过量的热变形,甚至冷却管的高速蒸汽流和水滴致使振动损坏和浸蚀泄漏等一系列事故的发生。

在大型凝汽器的设计、运行中,由于附加流体的排入所造成的一系列典型事故,其主要原因如下所述。凝汽器局限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而喉部还得布置众多不同尺寸、大小的设备。于是,喉部所剩余的空间一般就难于满足布置附加流体排入装置和附加流体安全扩散的合理要求。

没有使用正确的计算方法或者没有遵照合理的设计原则,又没能确切地掌握或者低估了附加流体的排入参数。

当水和蒸汽混合排入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挟带众多水滴的高速两相流对冷却管和相关部件的冲击浸蚀危害极大。

没有依据附加流体能级的高低正确地选择排入位置,主要表现为:

排入流体的扩散方向正对着冷却管,而又没有或无法装设有效的挡板。

排入流体的扩散距离不够,使其冲在凝汽器内的构件上时的能量仍过大;

附加流体排入系统控制部分失调。

处理附加流体排入凝汽器的主要原则应是尽可能减轻乃至避免附加流体(冷水、饱和水或过热水、闪蒸混合物、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特别是高能级附加流体排入凝汽器时对其构件(含冷却管)发生的冲击浸蚀的破坏作用。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必须专门设置独立于凝汽器之外或附设在凝汽器壳体壁上的闪蒸箱。

此外,在处理附加流体排入问题时,一定要使排入附加流体的热负荷尽可能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冷却管束上。

尤其是核电站汽轮机要求100%旁路的减温减压器全部蒸汽排入到凝汽器喉部,并且汽轮机启动、运行和停机过程中全部疏水也要排入凝汽器(或经疏水扩容器)。

为了确保附加流体排入凝汽器的安全可靠性,需要对排入流体的动能加以限制。还应当考虑流体排入的运行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区分附加流体是连续地还是间断地或是短暂地排入凝汽器。

4凝汽器蒸汽侧腐蚀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低压缸高速排汽流挟带高速水滴冲击浸蚀管束顶排(通常取为三排),冷却管可采用管壁加厚的厚壁管,这也对顶排冷却管避免引发的激振带来相应的好处。众所周知,凝汽器冷却管的壁厚是由于冷却管材质的腐蚀寿命确定的,并不是由强度条件决定的。

就蒸汽侧的壳体部份的腐蚀来看,通常可在凝汽器的喉部设置导流板,以重新安排高速汽流的形状,尤其不可忽视冬季冷却水温度较低而引起的蒸汽速度较高的问题。

对于附加流体向凝汽器排入引起的冲击浸蚀主要是通过布置的挡板或分流集管。挡板的位置和尺寸大小的正确设计可以避免附加流体冲出后对冷却管的损坏。应对进入挡板区域的最大汽流速度做到正确计算,以校核该挡板设计的准确性。

正确计算冷却管避免振动的公式可以求得凝汽器中间管板的最小间距。但是在凝汽器设计中,应高度注重冷却管束的排列。蒸汽流中水滴的分布情况对冷却管的腐蚀甚是重要,但对冷却管的受迫振动来说,蒸汽流的汽流分布情况却是更重要的。

5结论

综上所述,防止、减小冷却管蒸汽侧的腐蚀应在喉部结构、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使低压缸排汽,尤其是顶排迎风面的冷却管处的流速及中间、侧面蒸汽通道最窄处的流速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特别注意要避免局部高速的出现。同时对喉部附加流体的排入引起高度的重视,正确计算和合理采用挡板结构,使高速汽流和水滴不直接射向冷却管尤为重要。消除过大的冷却管应力、合理组织凝结水的流动和准确的冷却管振动计算皆不可少。

篇4:油库加油站事故教训防范措施

根据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处理工作包括:确定事故性质,分清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采取防范措施,追究事故责任者,教育干部和职工。

这当中最重要的是总结事故教训,采取防范措施。

事故防范措施有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和具体生产条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一、安全技术措施

这是根据劳动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存在的特点、状态,从设计、工艺、设备结构等方面采取的防止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或防止事故蔓延扩大的措施。

1.从厂址选择、库区布置、设备选型及工艺条件确定等方面都要采取符合有关安全规范规定的技术措施。

2.对有易燃易爆气体、液体或粉尘的生产、储存、运输应采取消除或控制火源、热源和避免其达到燃爆极限浓度的技术措施。如电气装置采用是防爆型的、安装良好的通风设施等。

3.受压容器的材质和结构必须保证受压部件能承受具有一定安全系数的工作压力,并安装指示安全状况的仪表(如压力表、液位表)和安全附件(如安全阀)等。

4.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和高大建筑物要有避雷保护装置;设备、储罐、管道等要有静电接地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

5.为防火防爆而设置各种互动、联锁装置,如将温度、流量自控信号与安全放料、停止供料、消防淋水、雨幕等安全装置联动起来等。

由于安全技术措施是在建设、制造设备、施工安装时根据要求设置的,故可称为预防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即物质基础防线。

二、安全管理控制

这是对劳动生产过程的各项管理工作实行安全控制,以消除生产管理缺陷,防止其对危险因素的激发而造成事故。

1.制定安全法规、设计安全规范、安全技术规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从规章制度方面进行安全管理控制。例如油库规划建设要遵照《石油库设计规范》和有关设计安全规范;易燃易爆场所严禁烟火,不准穿带钉子的鞋;为避免人体静电危害,工作人员不得穿化纤衣服,并采取消静电措施等。

2.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包括新职工人厂三级(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定期过安全日,上安全技术课,举办安全技术培训班,教育工人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特殊工种的工人进行专门培训和考核等。

3.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如日查、周查、月查、专业检查、开工和停工检查等。?

4.油库加油站投产前的检查验收。

5.设备验收、维修检验和定期鉴定等。

6.危险场所设置遮拦、安全信号和标志;特种作业要有许可证,如易燃易爆场所动火焊接要有动火许可证等。

由于安全管理控制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管理措施,故可称为预防事故发生的第二道防线,即安全管理控制防线。

三、安全防护装置

这是为了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而采取的措施,也包括个人防护措施。

1.具有火灾爆炸危险作业的场所设置消防淋水装置和消防器材。

2.个人防护用具,如防火工作服,导静电胶鞋、防毒面具等。

3.油罐周围设置防火堤,并且各罐间留有足够大的安全距离。

4.为避免某些特别危险的操作影响其他工序的生产,将这些危险工序设置在抗爆小室内,并在工房结构上设置足够大的泄压面积,门、传递窗和观察窗设置成抗爆门窗等。

5.对一定结构的危险场所(工房、库房),规定相应的安全定员和安全存量。

安全防护装置是针对生产中危险因素采取的技术性措施,可以把具有连锁反应关系的危险因素分隔开来,把事故限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发展为重大事故。同时,安全防护也与管理有密切关系,比如油罐允许的安全高度,油罐进油作业中由于人为因素超过了安全高度,防护限制措施就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安全防护装置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第三道防线。

四、防范事故发生的基本防线图

(一)油库加油站防范事故发生的基本防线

油库加油站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防线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控制、安全防护装置,见图11—11。

(二)日本防范事故系统

日本根据安全系统工程学和安全管理学的观点,从技术措施改进和组织管理改善两个方面作用于安全系统,形成完整的设施对策和人的对策,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防灾管理系统,其内容包涵了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控制、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值得借鉴,见图11—12。

五、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

油库加油站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油库加油站决策者、管理人员、安全专业人员、普通员工和家属等都需要进行安全教育。不同层次需要不同安全知识体系,应有不同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内容及要求:

1.相关的安全方针、政策、法规、标准,以及行业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2.油品的危险特性和油品出入库质量要求(保证不合格油品不入库,不出库,以对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对单位安全和信誉负责)。

3.在什么岗位就应具备什么岗位管理能力或操作技能,对油库加油站工艺设备的结构性能,不同作业的流程,操作使用中应注意事项,应急处置方法等,有的人应掌握,有的人应了解。

4.对油库加油站的各种自有信息应公开。油库加油站的自有信息主要有动态信息(如输油压力、流量和油泵、阀门等)、静态信息(如储存油品数量、温度、密度、体积等)、动静态信息(液位、压力、油气浓度、人员行动、门禁等),特别是这三类信息中的危险因素,要求人员了解或掌握。

5.典型事故分析教育和技术讲座应适时进行,预想、预查、预防活动应经常开展,应急处置方案演练定期进行。

六、对员工的安全管理

对员工仅采取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用规章制度约束其意识和行为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分析员工的心理,研究分析员工的动机和需要。动机是用来说明人经过努力要达到的目的,以及用来追求这些目的的动力。不同的动机可能对安全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五阶段学说,人的行为来源于动机,动机产生需要。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见图11—13。这五个阶段是:生理需要是人希望衣、食、住等得到保障;安全需要是人身安全、社会安全、就业保障;归属需要是人希望归属于社会、团体;尊重需要是自尊、自信、得到社会团体承认,希望成为有用的一员;自我实现需要是丰富知识,取得成就。

(1)生理需要是一个人对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等基本的生活条件的追求。在一切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当一个人什么也没有时,首先要求满足的就是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是指对人身安全、工作和生活环境安全、就业保障、经济上的保障等的追求。当一个人生活或工作在惊恐和不安之中时,其积极性是很难调动起来的。

(3)归属需要(社交需要)是指人希望获得友谊和爱情,得到关心与爱护。人是社会人,需要与社会交往,希望成为社会的一员,否则就会郁郁寡欢。

(4)尊重需要是指有稳固的地位,获得别人的高度评价或被尊重。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重心,若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卑感、无能感,从而失去信心。

(5)自我实现需要是促使其潜在的能力得以实现的愿望,即希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人的其他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会产生巨大的动力,使其努力实现目标。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5种需要不是并列的,而是由低到高排列的。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不过,需要的足又是相对的,不可能是低层的需要绝对满足之后才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一般来说,生理需要满足85%、安全需要满足70%、归属需要满足50%、自尊需要满足40%、自我实现需要满足10%,就可以认为是需要得到满足了,就会产生下一层次的需要。

另外,一个人一定时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决定人们行为的是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即最想得到满足的需要。特别是进入归属需要后,人会出现一种急切希望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要求,这时特别应重视开发人的潜能,使其思想和行为符合安全的需要。

根据上述分析,对以生产安全为目标企业(油库加油站)来说,要求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安全要求,但人是一个有思想行为自由的“系统”,受环境和物质的影响,心理过程相当复杂,如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不规范的意识和行为,从而成为影响油库加油站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例如油库加油站保管人员,为争取“旗库房”、“优秀保管员”等荣誉,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特别注意安全。但竞争失败,情绪低落,工作马虎,对油库加油站设备的检查不仔细,收发油作业也心不在焉,这种不安全的意识和行为,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

七、安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综合使用模式

安全系统分析是预先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可操作性研究、管理疏忽和风险树、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安全目标分析、系统危险性分析,以及安全检查表、系统安全评价、事故树图分析等理论的综合运用。如何使事故分析达到理想的效果,安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综合使用模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一)综合使用模式方框图

综合使用模式见图11—14。它由事故标准、事故分析进行、结果及其应用三部分组成。

(二)综合使用模式分析过程

1.事故树分析准备阶段

这个期间要尽量收集系统有关资料和数据。主要有系统工艺流程、工作原理、运行条件、设备结构、操作规程、运行参数、事故资料和数据、可能发生的事故信息;分系统、子系统、机械设备的故障资料、故障率及其对系统的影响;操作、指挥、管理失误;环境条件的影响等。根据这些资料和数据,凭借操作、管理、技术人员的经验,可直接编制事故树,也可先进行其他安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如危险性预先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从中找出损失程度严重、发生较为频繁的事故作为分析对象,确定事故树的顶端事件。

2.事故树图分析的进行阶段

在收集资料准备阶段完成后,按照事故树的编制方法进行事故树编绘,做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需要、文化水平高低等具体情况,做到其中某一步为止。不管做到哪一步都会产生积极效果,促进安全工作。

3.结果及其应用阶段

(1)根据编制的事故树,列出基本事件,以提问的方式编制安全检查表。

(2)根据求出的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的多少,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从中确定修正系统的方案。

(3)根据求出的最小径集,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消除事故的方案。

(4)根据事故树结构重要度的分析,按重要度值的大小,编制安全检查表。

(5)根据顶端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事故预测;按照概率重要度、临界重要度编制不同责任者的安全检查表。

(6)通过安全系统工程分析,基本上可以了解和掌握系统的危险性和安全性。

(7)安全系统工程分析,可形成一套事故分析资料,作为安全教育、安全知识传递、安全信息交流、事故分析的资料或工具。

总之,通过安全系统工程分析,可改进系统,加强人的控制,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减少或消除事故发生,使系统达到新的安全水平。

八、运用“三圆环”分析法辨识危险因素

“三圆环”逐项分析方法是一种分析、辨识系统危险的有效方法。它是根据“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物料)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条件”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有关安全法规、标准的差距,从而辨别“人一机(物)一环境”系统危险、危害因素的方法,见图11—15。

(一)物质危险性安全管理内容

1.对油品危险特性认识掌握情况。

2.对油品“收储发”状态和数量管理情况。

3.油品“收储发”安全管理的达标率。

(二)工艺设备危险性安全管理内容

1.“收储发”工艺设备的使用条件和情况。

2.工艺设备在使用条件下有关参数情况。

3.油库加油站工艺设备完好的达标率。

(三)作业环境的影响因素

1.作业场所有害有毒气体、物质存在和变化情况。

2.作业环境的采光、换气、温湿度、噪声是否影响安全作业。

3.油库加油站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达标率。

(四)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1)各种设备设施、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火源使用管理情况;避雷和防静电设施的设置和管理情况等。

(2)固定消防设备、移动消防装备器材、消防通讯报警的设置和管理情况。

(3)油库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达标率。

(五)“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即“综合安全管理”内容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培养提高人员素质方面的情况。

2.贯彻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方面的情况。

3.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的情况。

4.落实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方面的情况。

5.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方面的情况。

6.应用推广科学管理新方法方面的情况。

(六)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的严重度进行估计

1.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

2.可能造成的设备损坏。

3.可能造成的建筑物破坏。?

4.可能造成的成品、半成品和物料损失。

5.可能造成的停工损失。

通过对以上六个方面的逐项分析考查,就可全面辨识出油库加油站是否存在危险和安全管理状况。

篇5:气体溶剂安全回收技术措施

以片基成型干燥过程为例,需排出80%以上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应该回收。常用的回收方法有吸附法、冷凝法、蒸馏法三种。

1吸附回收法

通常用活性炭作吸附剂,吸附溶剂蒸气。吸附过程有两个独立的系统:第一系统是从流延机干燥箱干燥段来的混合溶剂蒸气,经阻火器、气体冷却器至吸附器,被活性炭吸附至饱和时,开启另一吸附器接替吸附,前一吸附器通入蒸气进行解吸。解吸出来的溶剂蒸气和水蒸气经冷凝器、冷却器流入水分离器静止分层:将上层水液排放后,下层的二氯甲烷等混合溶剂则排人贮槽,经过脱水处理送回棉胶工段重复使用。吸附器内通人75~80℃热空气,将活性炭吹干,然后通人冷风冷却至室温。第二系统吸附流延机涂布段来的混合溶剂蒸气’(含有丙酮、醋酸乙酯、乙醇和空气等组分),进入活性炭吸附器,饱和后用蒸汽解吸,再进行精镏重复使用。

2冷凝回收法

冷凝回收法是使二氯甲烷、甲醇、丁醇混合溶剂蒸气和空气等组分经过零下25℃左右的冷冻盐水冷却,使混合气体冷凝成液体。冷凝器装在流延机通风密闭循环系统的管路上。混合气体通过冷凝器不能全部冷凝,未冷凝的气体仍按工艺通风系统,经升温后进入流延机内,密闭循环,周而复始。冷凝后的溶剂,必须经过脱水和调比,而后才能供棉胶工段配料用。脱水方法一般有两种:

①用无水碳酸钾与回收溶剂充分混合,水分与碳酸钾即形成浆液,沉于底部,放出、烘干再用。上层即为脱水溶剂。

②用蒸馏法将溶剂提纯,以去除水分。

3蒸馏法

流延涂布溢流涂液中含丙酮、醋酸乙酯、乙醇以及少量树脂和防静电剂,用常压蒸馏法馏出混合溶剂,经分析调比后,供涂层工段调配重复使用。

第二吸附系统解吸所得混合溶剂:丙酮、醋酸乙酯、乙醇混合物和水从贮槽用泵送人塔式蒸馏釜精馏回收。

(1)应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按甲类火灾危险性的防火要求组织生产,定期分析车间空气中溶剂蒸气的浓度。

(2)进入吸附器的空气混合物中,溶剂蒸气的浓度应低于其爆炸下限的75%。

(3)禁止贮存汽油、润滑油、废棉纱、纸屑等易燃材料。一切设备应保持良好的接地。

(4)发现吸附器中炭层温度聚升或着火时,应立即停止鼓风,隔绝空气,注入水或水蒸气灭火。

(5)蒸馏岗位要杜绝跑、冒、滴、漏,严防易燃气体逸出,馏出液接受器的放空管必须导至室外。

(6)操作时应防止蒸馏管路阻塞,造成压力升高而引起冲料。

(7)蒸馏残液容易燃烧不可随便排放,必须妥善处理。

(8)片基车间的机械设备不得用平皮带传动,可直接用电动机传动或直接连接的减速机传动,亦可用三角皮带传动。输送流延机密闭循环系统中的溶剂蒸气、氮气或水蒸气和空气混合物用的通风机,除要求防爆外,其轴应该是完全密封的;输送二氯甲烷的泵要求完全密封不漏。

(9)生产岗位如遇火警或其他事故,应立即将贮槽中的溶剂放人事故应急贮槽。

(10)输送可燃溶剂和液体用的管道,不准铺设在明地沟中。在地下铺设上述管道时,必须用砂子将管道坑填上,同时将地沟用可动平盖盖上;

(11)在混合工段、流延工段、涂层工段,溶剂回收和精馏工段的通风采暖不得进行再循环。由通风系统排出的和含有大量溶剂蒸气的空气(如由棉胶过滤器、混合器的局部抽风抽出的气体),最好排至回收设备。在发生火灾时通风系统要立即关闭。从纤维干燥机出口排出的空气,在排往大气前应经过除尘。

(12)进入车间的工作人员不准穿纤维制的衣服。工作完毕后,不得把工作服留在操作岗位上,应放在更衣室里。禁止在车间内吸烟;在指定地点吸烟时,应脱去带有浓重气味的工作服。现场不准梳头,禁止穿钉子鞋及在地面上拖拉铁制品。所有操作和检修的工具,均应由有色金属制成或用铜包覆。落在地面上的干棉胶不得用铁制工具干铲,应泼水润湿后再铲。

(13)有溶剂和溶剂蒸气的管道设备,在未用惰性气体或水蒸气吹扫前,不得进入内部修理和进行焊接;车间设备检修时用的照明灯,必须是电压不超过12伏、并装有完整防护罩的安全手提灯。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