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现浇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技术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常见现浇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技术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我们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过程中,往往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现场搅拌制备条件差、混凝土浇捣不实、养护措施不当、施工工艺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混凝土结构构件上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缺陷。如:混凝土表面麻面、露筋、孔洞、缝隙及夹层缺陷,缺棱掉角、裂缝、混凝土强度不足、表面泛砂、凸模、梁柱接头不平整等现象。为了消除这些质量缺陷对混凝土结构构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就必须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不强手段以达到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质量技术要求。下面就常见现浇混凝土的质量缺陷,略谈一下修补增强方面的新技术。

1、麻面

通常所说的麻面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局部表面出现缺浆粗糙和呈现许多小凹坑、麻点,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的现象,是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最常见的质量缺陷之一。

麻面的修补技术。麻面主要影响构件外观,麻面部分面积较小或结构构件表面做粉刷的可不处理;对于面积较大的部分要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抹平压光即可。

2、蜂窝

蜂窝是指混凝土构件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骨料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或孔洞。

蜂窝的修补技术。混凝土构件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抹平压实;如果是大峰窝,则先将薄弱松散颗粒凿去,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倍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后浇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3、孔洞

孔洞是指混凝土构件结构内部存在有较大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是现浇混凝土最严重的质量缺陷。

孔洞的修补技术。对孔洞事故的补强,可在旧混凝土表面采用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处理,将孔洞处疏松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剔凿掉,孔洞顶部要凿成斜面避免形成死角,然后用水刷洗干净,保持湿润72h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混凝土的水灰比宜控制在0.5以内,并掺水泥用量万分之一的铝粉,分层捣实,以免新旧混凝土接触面上出现裂缝。

4、露筋

露筋是指混凝土构件内的主筋、负弯矩筋或箍筋等局部裸露在混凝土表面,露筋现象也是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比较常见的质量缺陷之一。

露筋的修补技术。主要是采取保护钢筋和混凝土不受侵蚀,对于板底、梁侧露筋较小的部分,凿开露筋周围疏松的混凝土,用钢丝刷清理后,用防锈漆将露筋部分涂刷一遍,再在表面抹1:2水泥砂浆。露筋较深时应处理好界面后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缺棱掉角

缺棱掉角是指混凝土梁、柱、墙板和孔洞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的现象。

缺棱掉角的修补技术。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后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整齐。也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后湿润,然后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认真养护;当缺棱掉角较大时,应将疏松部分混凝土凿除,并将界面清理干净充分湿润后支模,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加强养护,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拆模养护。

6、施工缝夹层

施工缝夹层是指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将结构分割成几个不相连接的部分。

施工缝夹层的修补技术。发生缝隙或夹层现象后要凿去松散混凝土,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强力填塞或压浆。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要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混凝土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或混凝土减石砂浆,捣实养护。

7、裂缝

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裂缝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外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引起裂缝,有变形(包括温度与湿度变化及不均匀沉陷等产生的变形)引起的裂缝和有施工操作(如制作、脱模、养护、堆放、运输、吊装等)不善引起的裂缝。

裂缝的修补技术。对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无影响的细小裂缝,可将裂缝处加以冲洗,用水泥浆抹补。如果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mm、宽为100-200mm的V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润湿,先刷水泥净浆一度,然后用1:2-1:2.5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控制在10-20mm左右,并压实抹光。对于影响结构承载力,或有防水、防渗性能要求的裂缝,为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应根据裂缝的宽度、性质和施工条件等,采用水泥灌浆的方法予以修补。一般对宽度大于0.5mm的裂缝,可采用水泥灌浆;宽度小于0.5mm的裂缝,宜采用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所用的灌浆材料,应根据裂缝性质、缝宽和干燥情况选用。作为补强用的灌浆材料,常用的有环氧树脂浆液(能修补缝宽0.2mm以上的干燥裂缝)和甲凝(能修补0.05mm以上的干燥细微裂缝)等。作为防渗堵漏用的灌浆材料,常用的有丙凝(能灌入0.01mm以上的裂缝)和聚氨酯(能灌入0.015mm以上的裂缝)等。

8、混凝土强度不足

产生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制备、现场浇捣和养护四个方面造成的。

(1)配合比设计方面有时不能及时测定水泥的实际活性,影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确性;另外套用混凝土配合比时选用不当;外加剂用量控制不准,都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2)制备方面任意增加用水量;配合比以重量折合体积比造成称料不准;搅拌时颠倒加料顺序及搅拌时间过短等,造成搅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3)现场浇捣方面主要是施工中振捣不实及发现混凝土有离析现象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4)养护方面主要是不按规定的方法、时间对混凝土进行妥善的养护,以致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

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补强技术。若发现小面积混凝土强度不足的结构或构件,须将这部分进行增温、暖棚等方法加强养护,以增加其混凝土的强度。若出现较大面积的混凝土强度不足的现象,采取补强措施前,首先应进行专家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混凝土加固补强方案,经相关部门共同审批后,聘请具有特定资质的专业加固队伍来实施。

9、梁柱板接槎不当

梁、柱、板接槎不当是指现浇混凝土的梁头、板底、柱顶出现凸模、夹渣或尺寸偏小,混凝土用量不足的现象。

梁、柱、板接槎不当的修补技术。若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凸模现象时,须将梁、柱、板接槎处多余的混凝土凿掉,并将其表面凿毛,清理浮灰充分湿润后,刷一道素水泥浆,抹1:2水泥砂浆压实,以达到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若出现夹渣时,须将夹渣部分凿开,清掉夹渣,将界面清理后用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或混凝土减石砂浆,捣实养护。若出现混凝土尺寸偏小,量不足的情况时,须将其混凝土表面凿毛,支模加固后,刷一道素水泥浆,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认真养护。

10、柱底烂根

柱底烂根是指混凝土柱子与板面或梁顶面接槎处出现的局部起砂、夹层、夹渣或杂质较集中的质量缺陷,从而使混凝土柱子与板面或梁顶面之间的混凝土接触面积缩小,强度较弱。

柱底接头烂根的修补技术。首先将柱子与板面或梁顶薄弱的混凝土有杂质、夹渣或起砂的部分凿净,用钢丝刷冲刷界面充分湿润后,再用1:2水泥砂浆压实。若烂根部分较深,须先搭临时支撑加固,采用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或混凝土减石砂浆,捣实养护。

11、表面泛砂

表面泛砂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砂颗粒、小石子松动,脱落的现象。

表面泛砂的修补技术。将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松动的砂颗粒或石子用凿或钢丝刷清理干净洗净后,刷一道素水泥浆。在表面抹1:2水泥砂浆压实,加强养护。

12、板面裂纹

板面裂纹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表面,出现不同深度,不规则的裂纹。

板面裂纹的修补技术。一般对宽度大于0.5mm的裂缝,可采用水泥灌浆;宽度小于0.5mm的裂缝,宜采用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所用的灌浆材料,应根据裂缝性质、缝宽和干燥情况选用。作为补强用的灌浆材料,常用的有环氧树脂浆液(能修补缝宽0.2mm以上的干燥裂缝)和甲凝(能修补0.05mm以上的干燥细微裂缝)等。作为防渗堵漏用的灌浆材料,常用的有丙凝(能灌入0.01mm以上的裂缝)和聚氨酯(能灌入0.015mm以上的裂缝)等。如果裂纹开裂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纹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纹方向凿成深为15-20mm、宽为100-200mm的V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净浆一度,然后用1:2-1:2.5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控制在10-20mm左右,并压实抹光。

篇2: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伊犁地区巩留县境内,坝址位于特克斯河中下游河谷的乌孙山峡谷中,距特克斯河与小吉尔尕郎河汇合口约300m处。

工程规模:特克斯河流域共规划39库31级电站,其中恰甫其海水利枢纽是流域规划中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生态等综合效益。枢纽装机容量320MW,拦河坝最大坝高108m,总库容19.61亿m3,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功能,属大(Ⅰ)型一等工程。其表孔溢洪洞为该枢纽的重要建筑物之一。

设计形式:表孔溢洪洞进口采用开敞式进口,洞身为明流洞泄洪形式,由引渠段、控制段、斜井段、反弧段、渐变段、洞身泄槽段、出口明渠段及消能段组成。校核洪水位1001.82m时,表孔溢洪洞下泄流量2200.06m3/s,设计洪水位998.75m时,下泄流量1625.62m3/s.由于下泄流量大,水流速度高等特点,整个洞身外观设计为城门洞形,洞身由斜井段、反弧段、渐变段以及标准段组成,采用了底板流水面铺设20cm厚C60硅粉混凝土,以提高抗冲蚀性能。

2.方案选择

水工泄洪隧洞底板设计采用了C25、C60、C30三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要求依次将C25、C60、C30混凝土连续浇注起来,并不得有施工冷缝(即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出现初凝现象)。

依据设计图纸、规范的要求,解决好底板硅粉混凝土收面、边墙弧形混凝土的水泡、汽泡以及浇注边墙混凝土时从底板上返,是浇好底板混凝土的关键所在。因此选用的总体施工方案:在浇筑底板混凝土前,搭设两侧边墙弧形段混凝土入仓滑槽及支撑架子,混凝土输送管从中间向两边分,边墙上部设滑槽,滑槽覆盖整个仓面,表孔溢洪洞洞身底板和底板弧形段混凝土一次性进行浇筑。先浇筑底板C25混凝土至C60硅粉混凝土底面,再浇筑C60硅粉混凝土至流水面标高,人工开始收面,收面先用滚筒大致找平,然后利用滚筒搭设木板,人员站在木板上,先用木抹子拉平,再用铁抹子逐遍抹平、压光,同时浇筑边墙弧形段C30混凝土。边墙弧形段模板设计采用大小两块,大块的安装在下部,小块的安装在上部。下部大块模板的安装必须要利于拆除。边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要掌握好仓内下半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该部混凝土刚刚达到初凝,且能保证上半部混凝土稳定的条件下(即混凝土不坍塌、不流淌),必须立即组织足够的人员及时将下部大块模板拆除,模板边拆除边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人工收面。上半部模板待混凝土终凝后,再拆除。

3.关键技术与主要施工工艺

表孔溢洪洞底板弧形混凝土衬砌采用一次性浇筑至边墙230cm高度,便于二期全断面钢模台车整体浇筑边墙拱顶与底板连接的施工方法。

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供应,混凝土拌合站安装JS-1000型混凝土拌合机,配有自动计量装置,每小时可生产混凝土40m3,4台6m3混凝土输送车输送混凝土至施工现场,由一台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混凝土入仓。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施工现场人工安装,混凝土振捣采用6台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底板与边墙灌浆管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人工抹面收光方法。

3.1关键技术

3.1.1边墙弧形模板设计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主要靠模板整齐规则和优质的加工以及掌握好拆模收面的时间来保证。弧形边墙采用半径为1.5M,1/4的圆弧设计,模板设计时考虑安装方便和拆模收面的需要,特别是边墙混凝土在初凝之时,混凝土能够收面的情况下必须拆模收面,而弧形上部混凝土在初凝时拆模会坍塌,因此设计成上下两块,下块拆除收面,上块模注振捣好混凝土即可。拆模收面的目的:解决弧形部位混凝土振捣时聚积在钢模内壁上大量的气泡和水泡。

3.1.2混凝土入模顺序

从底模设计图中可以看出:

混凝土设计采用了三种同标号,要连续浇筑起来。由此,先浇筑底板C25混凝土60CM厚至C60硅粉混凝土底部,再浇筑C60硅粉混凝土,浇筑C60硅粉混凝土时,将弧形边墙两侧的C30混凝土位置留出,然后浇筑C30边墙混凝土,浇筑弧形混凝土分三层两侧边墙对称浇筑,振捣密实。最终在C60硅粉混凝土收好面之后,对弧形边墙拆模收面。无论是硅粉混凝土还是C30边墙混凝土收面,均要掌握好时间,保证拆模收面的施工人员。

3.1.3抗风措施

由于底板流水面设计采用厚20CM的C60硅粉混凝土,而硅粉混凝土在浇筑后表层凝固相当快,1.5~2.0小时之内,表层5~8CM厚形成一层硬壳,在常温下遇风凝固更快,30mih内可形成硬壳。隧洞开挖完成后,洞身断面大(开挖最小断面宽12.6M*高14.6M),洞身纵坡7%,因此,从洞中流过的穿堂风较大。为避免硅粉混凝土表面凝固太快,影响混凝土表面收面,必须采取抗风措施。其具体做法:每仓混凝土浇筑前,在底板混凝土一端用脚手架杆,架设5M高,再用花格布挡住,直至收面完成,混凝土表面覆盖养生毡毯方能拆除。

3.2工艺流程

底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底板基底清理、岩面冲洗、浇筑垫层混凝土(找平,浇至设计开挖底标高)、钢筋扎、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等工序。

3.3施工要点

3.3.1基底

基底清理干净后,岩面清冼前使用质检小锤敲击,检查基岩坚固情况,松动岩块全部清除后再进入下道工序。岩面清洗干净后,绘制地质素描图,并会同设计、监理、业主、质检站联合验收基底地质及开挖情况,注意保持岩面洁净。

浇筑混凝土前将坑内积水排除,用拖把拖干,并用抹布将泥浆、石粉等灰尘擦洗干净。

3.3.2模板安装

按设计图纸测量放线,每环节9.95m,模板安装严格控制标高,加固稳定,防止变形和偏移。模板的面板涂脱模剂,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安装完工后进行位置检测,主要测量模板中线与隧洞中线

偏差和模板控制点高差。弧形模板的安装更为重要,由于模板是悬置在钢筋上面,因此,预先设置支撑和内拉的锚杆,用锚杆控制模板的设计位置,使模板不得下沉和上浮。

3.3.3混凝土浇筑与收面

严格按照底板混凝土施工流程作业,特别控制好不同标号混凝土的浇筑位置。硅粉混凝土流水面收面,自制长10.5米φ200的钢滚筒,一端靠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底板上,另一端靠在档头板顶面用来控制高程的槽钢顶面来回滚动找平混凝土表面。使用钢滚筒的作用:一是来回滚动压实混凝土表面有收平表面作用;二是来回滚动压出混凝土的水泥浆易收平表面作用和提高表面混凝土强度。待混凝土将要初凝时人工用木抹子初步压平,再用钢抹子分三次进行抹面收光,因硅粉混凝土凝固快,混凝土浇筑完1.5~4小时内必须完成抹面压光工作。弧形边墙由于弧形半径小(R=1.5米),振捣棒振捣混凝土冒出的气泡和水泡大量地聚积在钢模的内壁上,无处可能排除,待混凝土终凝拆掉钢模时,就可发现混凝土表面有大量的气孔,表面没有平整度和光洁度,严重影响面层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高速水流通过时将从气孔处冲开,将混凝土冲毁,严重影响溢洪洞的使用。而将弧形模板拆掉收面,既提高了混凝土的光洁度又提高了表层混凝土的强度。但要将1.5米高的弧形模板全部拆除是不可能的,因为浇筑完边墙混凝土,待上部混凝土能拆模时,先浇的下部混凝土已凝固,因此,研究采用上下两块模板组合,仅拆下部大块模板收面,上部模板内的混凝土靠认真捣固就可避免气孔的发生。从而基本上可解决弧形模板所产生的气孔问题。

4.实施效果

通过研究上述技术,恰甫其海表孔溢洪洞工程的底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完善了施工技术,使该技术得到了监理、业主及有关人士的认可,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5.结束语

在新疆恰甫其海表孔溢洪洞施工中,开发应用了综合技术革新,尤其是底板流水面的硅粉混凝土表层采用钢滚筒方法和底板边墙弧形模板下部拆除收面方法的应用,大大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速度和增创了经济效益。

本工程的修建为水利水电工程同类大断面隧洞底板弧形边墙混凝土,在不同标号混凝土要连续浇筑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篇3:砌体工程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我们在砌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受砌体砂浆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现场搅拌制备条件差、强度偏低、和易性差、沉底结硬、砌体组砌方法不当、墙体留槎位置不合理、拉结钢筋被遗漏、砌块墙体裂缝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砌体结构上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缺陷。如砌体表面水平灰缝弯曲不平直,灰缝厚度不致,出现“螺丝”墙,垂直灰缝歪斜,灰缝宽窄不匀,墙面不平;槎口以砖渣填砌,接槎砂浆填塞不严、墙体易产生沿楼板的水平裂缝,底层窗台中部竖向裂缝,顶层两端角部阶弱形裂缝以及砌块周边裂缝等现象。为了消除这些质量缺陷对砌体结构构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就必须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以达到结构构件的质量技术要求。

一、砂浆强度偏低、不稳定

砂浆强度偏低有两种情况:一是砂浆标养试块强度偏低:二是试块强度不低,甚至较高,但砌体中砂浆实际强度偏低。标养试块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计量不准,或不按配比计量,水泥过期或砂及塑化剂质量低劣等。由于计量不准,砂浆强度离散性必然偏大。主要预防措施是:加强现场管理,加强计量控制。

二、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砂浆和易性差主要表现在秒浆稠度和保水性不合规定,容易产生沉淀和泌水现象,铺摊和挤浆较为困难,影响砌筑质量,降低砂浆与砖的粘结力。预防措施是:低强度水泥砂浆尽量不用高强水泥配制,不用细砂,严格控制塑化材料的质量和掺量,加强砂浆拌制计划性,随拌随用,灰桶中的砂浆经常翻拌、清底。

三、砌体组砌方法错误:

砖墙面出现数皮砖同缝(通缝、直缝)、里外两张皮,砖柱采用包心法砌筑,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围通天缝等,影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预防措施是:对工人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规范方法组砌,缺损砖应分散使用,少用半砖,禁用碎砖。

四、墙面灰缝不平直,游丁走缝,墙面不平:

水平灰缝弯曲不平直,灰缝厚度不致,出现“螺丝”墙,垂直灰缝歪斜,灰缝宽窄不匀,丁不压中(丁砖未压在顺砖中部),墙面不平。预防措施是:砌前应摆底,并根据砖的实际尺寸对灰缝进行调整;采用皮数杆拉线砌筑,以砖的小面跟线,拉线长度(15-20m)超长时,应加强腰线;竖缝,每隔一定距离应弹墨线找齐,墨线用线锤引测,每砌一步架用立线向上引伸,立线、水平线与线锤应“三线归一”。

五、墙体留槎错误:

砌墙时随意留直槎,甚至是阴槎,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槎口以砖渣填砌,接槎砂浆填塞不严,影响接槎部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预防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对留槎作统一考虑,严格按规范要求留槎,采用18层退槎砌法;马牙槎高度,标准砖留五皮,多孔砖留三皮;对于施工没所留槎,应加以保扩和遮盖,防止运料车碰撞槎子。

六、拉结钢筋被遗漏

构造柱及接槎的水平拉结钢筋常被遗漏,或未按规定布置:配筋砖缝砂浆不饱满,露筋年久易犭。预防措施是:拉结筋应作为隐检项目对待,应加强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存档。施工中,对所砌部位需要的配筋应一次备齐,以备检查有无遗漏。尽量采用点焊钢筋网片,适当增加灰缝厚度(以钢筋网片百度上下各有2mm保护层为宜)。

七、砌块墙体裂缝

砌块墙体易产生沿楼板的水平裂缝,底层窗台中部竖向裂缝,顶层两端角部阶弱形裂缝以及砌块周边裂缝等。预防措施是:为减少收缩,砌块出池后应用足够的静置时间(30-50d);清除砌块表面脱模剂及粉尘等;采用粘结力强、和易性较好的砂浆砌筑,控制铺灰长度和灰缝厚度;设置心柱、圈梁、伸缩缝,在温度、收缩比较敏感的部位局部配置水平钢筋。

八、墙面渗水

砌块墙面及门窗框四周常出现渗水、漏水现象。预防措施是:认真检验砌块质量,特别是抗渗性能;加强灰缝砂浆饱满度控制;杜绝墙体裂缝;门窗框周边嵌缝应在墙面抹灰前进行,而且要待固定门窗框铁脚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进行。

九、层高超高

层高实际高度与设计高度的偏差超过允许偏差。预防措施是:保证配置砌筑砂浆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并且控制铺灰厚度和长度;砌筑前应根据砌块、梁、板的尺寸和规格,计算砌筑皮数,绘制皮数杆,砌筑时控制好每皮砌块的砌筑高度,对于原楼地面的标高误差,可在砌筑灰缝或圈梁、楼板找平层的允许误差内调整。

篇4: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防治与处理措施

混凝土被广泛用于工程建设中,而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消除质量通病,对杜绝工程质量事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反映在:

1)材料方面:选用的混凝土原材料不当或质量不符合相关要求;

2)设计方面:设计的荷载选用不当,安全度不足,结构布局和构造不合理等;3)施工方面:配料不准,搅拌不匀,运输时间过长,振捣不实,钢筋过于密集,模板支设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缝隙不严密等等,文中主要从施工方面剖析造成混凝土缺陷的原因、防治措施及其缺陷的处理。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

1.1原因

配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经法定检测单位出具;操作中配合比有误,没有按重量计量投料;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过长,浇筑不符合规范要求等。

1.2防治措施

1)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粗、细骨料、外加剂和胶凝材料(主要指水泥)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使用前必须查验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并在监理人员见证下,按规定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严禁混用,粗细骨料的选用严格控制含泥量在规定范围内并有良好的级配。2)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法定检测单位试验出具,以满足保证结构设计或施工进度对其强度的要求,保证施工时对其和易性的要求,保证其具有良好耐久性能。3)配制混凝土必须严格按重量计量投料,加强对混凝土水灰比(W/C)的控制,控制混凝土机械搅拌时间,在施工过程中要适时加强配料精度的检查,使其胶结材料、外加剂、粗细骨料等的计量误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4)控制好混凝土从出机到入模的时间,一般情况下C30及其以下混凝土,气温不大于25℃时为120min,气温不小于25℃时为90min;C30以上混凝土,气温不大于25℃为90min,气温不小于25℃时为60min,当混凝土出现离析时,须进行二次搅拌。5)严格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落差不应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宜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正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宜连续进行,当出现施工间歇时,应控制好间歇时间,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照规范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确定,严禁施工缝留设随意性,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密实,振捣器布点的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应布点均匀,快插慢拔,混凝土的振捣一般以表面泛浆并不再沉落为准。混凝土浇筑完毕12h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一般为7昼夜,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昼夜。

2构件断面尺寸偏差,轴线的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2.1成因

看图有误或施工测量放线有误,模板支设的刚度、强度不够,稳定性差,使模板产生变形和失稳,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当且浇筑时一次布料过多等。

2.2防治措施

1)施工前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严格施工测量放线的程序,做到放线与复核相结合。2)模板支设要充分考虑其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对高支模构件必须要编制模板装拼施工专项方案并进行验算论证。对于直接坐落于房屋基土上的模板支撑系统,基土必须夯实并于竖向支撑底部满铺6cm木板。3)混凝土浇筑前拟定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一次性布料量及一次性浇筑高度,混凝土在振捣时不宜过多振动模板,以防模板位移、变形或倾斜而改变构件几何尺寸。

3蜂窝、麻面、露筋、孔洞

3.1成因

模板表面不光滑且没有涂刷隔离剂、模板拼缝不严密,混凝土振捣不实,有少振、漏振现象,混凝土配比计量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和易性差,节点处钢筋密集,混凝土粗骨料粒径过大等。

3.2防治措施

1)混凝土配制时计量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均匀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入模后,振捣要严格操作程序,振捣密实。2)模板表面要洁净,其上的水泥浮灰要清除掉,钢模板要满涂隔离剂,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前要保持充分湿润,模板拼缝必须严密,拼缝处可加设密封条,以防混凝土漏浆。3)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自由落差,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增设串筒、溜槽,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4)钢筋绑扎要加设垫块,一般宜设塑料垫块,垫块绑扎要牢固可靠,特别是梁、柱底模及侧模垫块更要认真仔细,以防混凝土浇筑时垫块脱落、钢筋移位。5)在框架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处,首先要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正确处理好钢筋的下料和绑扎,留有混凝土中石子通过间隙,也可采用与混凝土同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有必要时可提高细石混凝土一个强度等级,浇筑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

4结构表面缺棱、掉角或结构发生裂缝

4.1成因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浇筑后分层产生裂缝,拆模不当或野蛮拆模,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裂缝等。

4.2防治措施

1)做好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使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上部荷载的需要。2)严格混凝土的水灰比,使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控制混凝土的使用时间。3)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要覆盖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其内外温差较大,浇筑后的养护工作更为重要。4)严格控制施工荷载,适当放慢施工速度。5)严格拆模时间,防止拆模过早,拆模时按拆模方案进行,严禁强撬硬别,用力过猛,损坏结构棱角。6)加强成品保护,防止结构构件被碰撞而致损坏。

5混凝土构件断裂

5.1成因

钢筋数量、规格型号与设计不符,质量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混凝土强度过低等。

5.2防治措施

1)认真阅图,以设计图纸指导施工,对进场的钢筋、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并在监理人员的见证下取样复试,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上。2)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对钢筋正确下料、安装并认真检查其规格、型号及使用数量。3)严格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拌制投料要认真按重量计量,控制水灰比,并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4)施工时严格控制加载速度和施工荷载,并尽力保持施工时的结构受力状态与设计相一致。

6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

1)对于数量较少的蜂窝、麻面、露筋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处理,一般在处理前需用钢丝刷刷净浮灰并用水冲洗干净,润湿后直接抹水泥砂浆。2)当蜂窝和露筋严重时,应凿除其不实的浮动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润湿后,先刷一道素水泥浆,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堵塞捣实。3)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孔洞时,首先应剔凿掉其附近的不密实混凝土或裸露的石子,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72h以后喷涂一道素水泥浆,用比原混凝土等级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堵塞捣实。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不大于0.5并掺经试验确定的一定数量的铝粉作为膨胀剂,为防孔洞顶部在填塞混凝土时形成死角,支模时在孔洞上部要形成一定的斜角,以保证混凝土的充盈,脱模后凿除多余的混凝土。虽然引发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从源头上抓起,在实施中精雕细琢,做到有的放矢,严格规范要求,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这一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篇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应用措施

1概述

喷锚网支护是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上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主要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低、易于风化的岩石边坡;或虽为坚硬岩层,但风化严重、节理发育、易受自然营力影响、导致大面积碎落,以及局部小型崩塌、落石的岩质边坡;或岩质边坡因爆破施工,造成大量超爆、破坏范围深入边坡内部,路堑边坡岩石破碎松散、极易发生落石、崩塌的边坡防护。如省道1947线(坪石至乳源公路)二期改造工程黑山嘴路段(k61十850~k62+355),因深切路堑,造成左边坡高达48m,右边坡高18m的高陡路堑石质边坡。而且由于施工队伍采用大爆破作业,使得左、右边坡破碎松散,犬牙交错,时有落石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后续工序的施工和将来的营运安全。为了使松散岩石边坡不出现落石、崩塌现象,确保行车安全,经技术经济比较,决定采用喷锚网支护方案进行防护。

2设计方案及材料要求

黑山嘴高路堑边坡,系采用大型爆破施工形成的,岩层多为块状的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石灰岩体结构。由于前期爆破施工未采用将开挖区和保留区分开来的预裂爆破方式,使得岩层受一定的爆破影响,局部有层面张开裂缝,边坡破碎松散、犬牙交错,时有落右现象发生;我们根据路堑边坡现状,将需要加固防护的边坡分喷锚挂网防护和素喷混凝土防护两种类型;对边坡较高、坡面松散破碎严重,且破碎岩层较厚的地方采用喷锚网防护,如k61十850~十917,K61+945~‘k62十013,K62十245~+325段的左边坡,就采用喷锚网防护;而对那些边坡较低,只有少量裂缝,破碎不严重的地方则采用素喷混凝土防炉,如路线前进方向的右侧边坡因边坡较低,破碎不严重,大鄙分采用了素喷混凝土保护。

2·1构造设计方案

(1)喷射混凝土厚度采用10cm,喷射混凝土标号为C20细石混凝土。

(2)锚杆采用22钢筋;锚固深度视边坡岩层的破碎程度及破碎层的厚度而走,一般取1.5m(为防止锚杆滑出,锚杆必须置于较好的岩层面以下一定深度);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固深度20cm,并用1:3~l:4的水泥砂浆固结;锚杆间距采用2.0m*2.0m,梅花型布置。

(3)钢筋网的孔眼尺寸采用20cm*20cm的方孔,钢筋采用~6

2.2材料选择要求

(1)水泥:应优先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性能符合现行水泥标准。

(2)砂: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水率直控制在5%~7%。

(3)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粒径不宜大于15mm;当采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材。

(4)外加剂:应选用符合质量要求的速凝剂,掺速凝剂后的喷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水:混合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污水以及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含硫酸盐量按SO计算超过水重1%的水。

2.3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水泥与砂石之重量比为1:2:2~1:2:3;

(2)砂率宜为45%~55%;

(3)水灰比宜为0.4~0.45;

(4)速凝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喷锚网支护的施工程序是:搭设脚手一整修边坡一制作安装设施排水孔一第一次喷射混凝土一锚杆钻孔、注浆一钢筋网制作:挂网(第二次喷射混凝土一养生一拆除脚手架。现把各工序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3.1搭设脚手架

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先对现有边坡的稳定情况进行观察,确定安全后再搭设脚手架。钢管支架立柱应置于坚硬稳定的岩石上,不得置于浮渣上;立柱间距1.5m。架子宽度1.2~1.5m;横杆高度1.8m,以满足施工操作;搭设管扣要牢固和稳定;钢架与壁面之间必须楔紧,相邻钢架之间应连接牢靠,以确保施工安全。

3.2坡面整修

由于现有的岩石边坡破碎松散且不平整,故必须将松散的浮石和岩渣清除干净。处理好光滑岩面;拆除障碍物;用石块补砌空洞;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对边坡局部不稳定处进行清刷或支补加固;对较大的裂缝进行灌浆或勾缝处理;在边坡松散空洞处和坡脚处设置一定数量的泄水孔,预留的长度根据现场确定布设。

3.3喷射混凝土作业

(1)喷射作业前必须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

(2)喷射混凝土之前,用清水将坡面冲刷干净,湿润岩层表面,以确保喷射混凝土与岩层之间的良好粘结。

(3)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以确保混凝土喷射的厚度。

(4)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上而下;按地形条件和风向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进行。

(5)如果是喷锚网混凝土施工,必须先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后才施工锚杆及挂设钢筋网。第一层混凝土的厚度为3~4cm。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宜保持0.6~1.0m的距离。第二层喷射混凝木应在第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水清洗喷层表面。第二次喷射时必须保证厚度和表面的光感。混凝土喷射24h后浇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6)喷射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7)喷射机设置在地面平整的地方。

3.4锚杆钻孔及注浆

(1)锚杆钻孔在混凝土喷射第一层后才进行定位;采用气腿式凿岩机钻孔,孔径50mm;根据现场的情况确定锚杆深度一般为1.o~1,5m,钻孔要垂直边坡面。锚杆采用~22mm钢筋,间排距20Qcm,梅花型布置。

(2)如遇岩石过于坚硬须采取加水的方式钻孔,钻孔时必须随机钻速度钻进,不能强加压力冲钻,以免影响边坡岩石的稳定。

(3)采用压力泵将1:1的水泥砂浆注入锚孔。如遇空洞不能加压太大,要保持0.1MPa的工作压力。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孔底5~10cm处,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注浆要保证砂浆饱满,不得有里空外满的现象。

(4)注完浆后,立即插入锚杆,若孔口无砂浆溢出,应及时补注砂浆。

3.5挂网

(1)先将圆盘钢筋(直径~6)调直,按边坡形状尺寸取料加工,按网孔20cm*20cm的规格编织好钢筋网,分布要均匀,绑扎要牢固(如图:所示)。

(2)编好钢筋网后,与锚杆交接处必须进行焊接,以保证喷射混凝土时钢筋不晃动。

(3)钢筋网必须紧贴混凝土表面,以保证钢筋网保护层厚度。

3.6养生

(1)当最后一次喷射的混凝土终凝2h后,立即喷水养护,每天至少喷水四次。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d。

(2)在终凝后第一次喷水养生时,压力不宜过大,以防止冲坏喷射混凝土防护层表面。

(3)气温低于+5C时,不得喷水养、护。

(4)在养生过程中如果发现剥落、外鼓、裂纹、局部潮湿、色泽不均等不良现象,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修补,以防后患。

4现场质量管理与检测

4.1现场质量管理措施

(1)严把钢筋、水泥、砂石、速凝剂等原材料质量关,并严格按配合比施工。

(2)严格操作规程:我们根据生产需要,专门制订出锚杆施工操作规程、喷射混凝土操作规程以及化验制度、机具测试维修制度、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推广制度等,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熟悉并掌握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要求工人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加强对其责任心的教育。

(3)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喷射手、搅拌人员、喷射机操作人员,一定要选择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的工人担任,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质量。

(4)合理选择施工设备、机具和施工方案。施工前选好设备、机具,良好的机具是保证质量的基础。在选择施工方案时,要深入调查,进行测试研究,采用工程类比法,优化选择适合本工程的支护方式和施工方法。

4.2现场质量检测

(1)强度检测。喷射混凝土必须做抗压强度试验,试块在工程施工中抽样制取,在喷射作业面附近,将模具敞开一侧朝下,以80(与水平面的夹角)左右置于墙脚:先在模具外的边墙上喷射,待操作正常后,将喷头移至模具位置,由下而上,逐层向模具内喷满混凝。土。将喷满混凝土的模具移至安全地方,用三角抹刀刮平混凝土表面。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7d后,将混凝土加工成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块。继续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本工程共计试件30组,经测试,结果如下:

平均值f"cc=22.45MPa

标准差sn=1.25MPa

最小值f"ccmin。=20.5>0.85*20=17MPa

根据《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一85),本工程质量合格条件为

f"cc一kcSn>0.85fcc

即:22.45一1.6*1.25=20.o>0.85

*20=17.0MPa,满足要求。

(2)厚度检测

用凿孔法检测。根据《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每个断面上,全部检查孔处的喷层厚度,60%以上不应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一半;同时,检查孔处厚度的平均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值。”本工程共检测40点,结果如下:

平均值*=10.8cm>10cm

最小值*min,=6.2cm>0.5*10=5cm,符合要求。

(3)锚杆间排距检测

锚杆间排距是锚杆施工质量的一项主要考核指标,是锚杆能否发挥支护作用的保证条件之一。在本工程中,我们在锚杆被喷射混凝土覆盖前,主要采用在工作面用尺直接量恻的方式进行检测,共检查15点,其中13点合格,符合《锚喷支护工程质量检测规程》(MT/5015一96)的规走要求。

(4)外观感检测

观感检测一般采用人工观测的方法,包括目测法和实测法两种。工程完工后,该工程坡面平顺、线型流畅,无漏喷、离鼓、理解缝、钢筋网外露现象,地表及坡面排水处理得当,无漏水现象,符合规范要求。

5结束

(1)喷锚网支护可提高高陡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增强边坡的整体稳走性。

(2)应根据边坡岩土体现状,合理选择喷射混凝土的支护措施、结构设计方案。

(3)合理选择施工程序、工艺和技术措施是保证喷锚网支护工程质量的关键。

(4)制订行之有效的现场质量管理措施非常必要。对喷锚网支护要对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锚杆间排距、抗拔力、外观感等方面进行检测,严把质量关。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