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工品管理员危险源辨识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火工品管理员危险源辨识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一、工作流程

入井前准备→交接班→发放火工品→清退→填写记录→交班→升井

二、危险源

1、穿化纤衣服;

2、进入库区未除静电的;

3、发放火工品不验领药人证件,闲杂人员进入库区;

4、发放火工品时,炸药、雷管混发的;

5、搬运、发放火工品未做到轻拿、轻放的;

6、雷管未做脚线扭结短路而发放的;

7、清退火工品未面对面清点确认的;

8、火工品库房存放未按规定码放的;

9、炸药、雷管同车运输的;

三、预控措施

1、交班人员对接班人员检查,着装不规范、不放静电不准接班人进入火药库;

2、发放火工品必须两人同时操作;

3、安监科不定期到火药库进行检查,发现违章严厉考核;

四、作业标准

1、火工品发放人员棉布衣服和软底鞋上岗。发放火工品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摔碰;

2、发放火工品前,库管员要检查领取人的放炮证、“IC”卡、五联单、印章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合格方可发给火工品;

3、爆破员爆破结束后,对火药、雷管要认真进行清查,当班领导要对爆破员实际使用的火药、雷管数量认真审核,在票据上签字后,由爆破员持票据到火药库进行清退,库管员必须当面清点剩余的火药、雷管数量,交接清楚,登记上帐,双方签字,按照规定妥善保管。第二天发放时,谁交的火工品谁复用;

4、当班爆破结束后,不管火药、雷管有无剩余,爆破员都必须到火药库清退签字。否则,库管员有权在第二天停止对其发放火工品;

5、对交来的零散火工品,库管员要及时登记上帐,记清交来的时间、单位、人员姓名、数量、原因,做到帐、卡、物相符。

篇2:安全监测监控工危险源辨识

一、工作流程:

装备、仪器、工具准备→电缆敷设、分站安装、传感器调校、系统巡检→升井汇报

二、危险源

1、监控设备不完好,未对监控设备进行调校;

2、安装前未对电源开关进行验电,打开电器开关没有悬挂“停电牌”,并没有监护人;

3、未按要求对所有监控设备进行定期充气调校;

4、未对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缆线)进行巡检;

5、工作场所的周边环境不完好(顶、帮),未能及时对监控设备故障进行排除。

三、预控措施

1、在工作场所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及时排除监控设备故障;

2、安装前必须对电源开关进行验电,并且悬挂“停电牌”,设专人看护;

3、每7天对监控设备进行充气调校,确保传感器监控数据准确;

4、定期对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缆线)进行巡检;

5、监控设备入井前必须调校确认设备合格后方可入井。

四、作业标准

1、每月对安全监控设备零点、灵敏度、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指示值进行一次调试、校正;设备安装前,进行联机调试、校正,确认合格后,方可入井安装;

2、每10天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对甲烷传感器进行一次调校和断电功能测试;

3、在采煤工作、掘进工作面、被串联工作面进风流、采用串联通风的机电硐室安设瓦斯传感器;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设置温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在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设置瓦斯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在矿井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主要风门处设置开停传感器;

4、测点参数设定时,将采掘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的报警浓度设为≥0.8%CH4、断电浓度设为≥1.3%CH4、复电浓度设为O.5%CH4、复电浓度<0.5%CH4,将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瓦斯传感器的报警点设为0.70%CH4,将温度传感器报警点设为≥30℃,将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点设为≥24PPm;

5、每天对井下的安全监测监控设备进行一次巡检,确保系统运行可靠;

6、当监测监控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立即进行恢复和维修,并填写故障登记表,且故障处理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监测监控设备在井下无法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内更换完毕。

篇3:电锯工危险源辨识

一、工作流程

工作前准备→检查设备完好→操作→清理现场→完毕

二、危险源

1、未按要求着装上岗的;

2、锯片有裂纹、断齿,防护罩不齐全,电机接地不完好;

3、电器部位有破损:

4、工作完毕现场不清理,没有拉闸断电。

三、预控措施

1、工作前班长对每位员工着装进行检查,着装不规范不准上岗;

2、班长、维修工要同时对设备完好情况检查;

3、设备不完好不准开工;

4、工作完毕班长必须亲自检查现场,清理不合格不准下班。

四、作业标准

1、电锯工必须经过培训、熟悉电锯的工作原理,经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2、上岗时必须穿戴整齐劳保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

3、安装锯片前要检查锯片是否有裂纹、断齿,有裂纹、连续断两齿或圆周断3齿,必须更换;

4、更换锯片时,必须先停电后更换,停电后电源处必须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并专人看护;

5、工作前检查各项防护罩、电机接地是否完好,任何一项有损坏必须先处理,待处理好后再使用,严禁带病运转;

6、操作人员上下锯要密切配合,直线送料,余料离锯片300mm外必须撒手,人站在锯片的两侧,下手回送木料时,物料应离开锯片100㎜以上,以防木料碰撞锯片,弹出伤人;

7、木料夹锯时应立即关电源,停机处理,严禁野蛮开锯;

8、使用移动锯时,必须三人操作,两人按牢木料,一人握住手把均速前进,身体避开锯口,三人要配合默契,使木料与移动锯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木料与锯片不得同时运动;

9、为减少锯切时锯片与木材摩擦产生热量,必须使用冷却水,严禁无冷却水开锯;

10、锯台要保持清洁,碎木、板皮等杂物要及时清理,防止被锯片弹出伤人,严禁在锯片旋转时清理;

11、每班工作完毕,必须卸下锯片,拉下闸刀,以防有人误操作,造成事故

12、加工好的木料码放整齐、稳固且高度符合规定。

篇4:通风工危险源辨识

一、工作流程

材料、工具准备→作业场所安全检查→作业(安装、拆除局部通风机、施工风

门、施工密闭)→清理文明生产

二、危险源

1、施工现场环境不完好(帮、顶)及施工现场运行车辆;

2、没有检查施工现场瓦斯浓度;

3、安装局部通风机位置不正确,不符合标准化标准;

4、没有掏槽或掏槽深度不够;

5、密闭质量不符合规定;

6、风门质量不符合规定;

7、对通风设施没有维护或维护不及时。

三、预控措施

1、定期对全矿井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2、进入施工现场前检查作业地点瓦斯浓度;

3、选择合适位置安装局部通风机,符合局部通风机质量标准化标准;

4、掏槽顺序按照先上后下的原则进行,深度必须符合规定;

5、密闭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密闭设计和质量标准施工;

6、风门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密闭设计和质量标准施工;

7、进入施工现场前检查作业地点帮、顶完好及施工现场无运行车辆,方可施工。

四、作业标准

1、风机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小于10m,必须吊挂或垫高,离地高度大于0.3m;风筒要环环吊挂,吊挂平直;

2、风门间距:行人风门间距不得小于5米,通车风门间距不得小于15米,墙体厚度不得小于500mm,风门1组2道;

3、立风门框要向顺风方向倾斜80°一85°,同时用拉杆将门框的各部固定

4、砌筑风门墙垛时,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砌筑,砌筑的墙体与巷壁之间必须充填饱满,不得留有空隙;

5、在高处施工时,必须将脚手架搭设底板坚硬处,搭设要牢固、可靠,不得歪斜、晃动;

6、在打板闭时要安装不少于4根的立柱,立柱分布均匀,两帮的立柱要紧靠煤帮,立柱下要挖柱窝,柱窝深度不少于200mm,主柱顶端要用木楔背紧;木板从上至下鱼鳞搭接、黄泥勾缝;

7、掏槽深度不得小于300mm,见硬帮硬底;墙体不得出现重缝,干缝,厚度不得小于500mm;

8、墙面要平整光滑,每平方米凹凸不超过lcm,严密不漏风,做到手摸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9、清理现场文明生产。

篇5: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较大的行业之一,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风险分级中定为乙类风险,是认可中强制认证的专业之一。笔者在审核的实践中体会到,危害辨识作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其辨识的充分性及合理性,是一个组织体系能否持续有效运行并改进绩效的根本问题所在。

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中,“危害”是这样定义的:“危害(hazard):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一个组织危害辨识的数量、深度及广度,是组织中人员安全健康意识的表现之一。很难想象一个只辨识了几条危害的建筑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及安全健康素质会达到较高的水平;反之,一个企业如能详尽地辨识出其各类活动、各类场所中所存在的危害,正是组织体系运行基础雄厚之所在,也是组织人员安全健康意识达到相当水平的标志之一。

1通过识别建筑产品形成与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来全面识别危害

大的建筑群是由一个个单体建筑组成的,应详尽地辨识出单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而一个单体建筑的形成是由各个分部工程组合而成,分部工程又是由各个分项工程组合而成,分项工程又是由建筑材料通过不同的工序过程而形成的。所以,一个建筑群,都可以分解为一个个小小的工序组合。综上所述,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来辨识建筑业的风险是可行的,辨识出的危害结果也是可信和比较充分的。

首先,在辨识之初,企业要组织技术人员成立“工序分析组”,对本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进行详尽的分析。在分析各工序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在目前已成型的施工工艺大全等资料,以便书约工序分析的时间。例如,一个住宅楼,主要由基础、主体、屋面、装修、门窗、水电安装等各个分部组成,基础分部工程的形成过程存在测量放线、地基勘查、挖土方、基础垫层、底板钢筋、底板混凝土等多个工序。按照相同的思路,其它分部工程也都可以分解至多个工序,识别应尽可能详细。

其次,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由技术、材料、安全、卫生等相关职能人员成立“危害辨识组”。结合每一个工序所需要的人员、材料、机具、施工方法、工序形成时所处的工作环境等,即建筑业通常所讲的“人、机、料、法、环”这几个环节入手,分析每一个工序形成过程中以上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下面笔者结合底板混凝土灌注施工工序中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

(1)人员因素造成的危害:使用身体不健康的人员、不具有相应岗位操作能力的人员、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发生伤害的情况是比较多见的。

(2)机具使用中的危害: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用到的机具有混凝土泵、小推车、铁锹、振动棒、配电箱等。以上每一种工具的使用,在建筑业都发生过相应的伤害,比如混凝土泵运输、组装以及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小推车使用过程中将人刮倒或碰伤;铁锹铲伤人;振动棒使用过程中的震动以及噪声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和造成的职业病;配电箱使用不符合规定、非电工操作等。

(3)材料使用中的危害: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石子、砂子、水以及外加剂等。如材料部门在采购的时候未对材料供方做职业安全健康评价,特别是在外加剂的采购方面;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4)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中存在的危害:如施工方法中无安全健康规定或无该工序危害分析;没有安全交底措施或安全交底措施无针对性、不全面等;对振动棒的使用未做出规定或规定不合理等。

(5)施工过程中所处环境造成的危害:如高温、低温天气造成施工人员中暑或冻伤;夜间、雨天、大风天气施工,会对人的行为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碍,会出现新的危害因素,在辨识时注意不要遗漏。

(6)在以上五个方面的辨识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类别的危害交叉出现,要随时记录下来,归并入不同的类别之中,以免遗漏。在辨识一个工序的危害过程中,以上五个方面会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使危害识别的结果更全面、合理和适用。

2依据国家、行业或地方发布的法规、规范、标准、规定推出危害

我们可以依靠获取的法规,来补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识别。比如针对建筑施工用的塔式起重机,辨识危害时结合法规,就会考虑它的生产、运输、安装、验收、使用、拆除、清运出厂等全过程。《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劳安字[1991]8号)、《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使用规范》(GB/T5972-86)、《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B6720-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的规定,无疑都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塔式起重机产生的危害。这样,就可能将此机械全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全部辨识出来。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对建筑业中的脚手架、临时用电、人员管理等都有相应的法规,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等。

3根据危害控制措施推出危害

每一个建筑企业,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有控制本企业安全健康运行的管理措施,如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专项的安全技术方案以及安全技术交底等。企业实际上已对其危害进行了控制,在危害辨识中将归入危害识别的清单即可。

4对以往事件、事故的调查以及反馈意见的评价作为对危害辨识的补充

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对于事故产生原因以及事后采取措施的分析,往往又成为预防下一次事故很好的控制手段,又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辨识危害的补充途径。

5危害辨识要考虑与建筑业活动有关的所有场所

此项是笔者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之一。如有的危害辨识未考虑工人宿舍,其实工人宿舍中物品的放置、用电、照明情况、人员生理及心理状态等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再者办公区的用电、用水、上下楼;食堂的卫生状态、人员健康状况、外购产品如亚硝酸盐、煤气使用、各类电器设施使用等,都可能产生危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作业场所是指组织生产活动的所有场所,其中应包括办公场所、施工现场、加工场所、材料仓库、机械存放场地等生产场所和人员活动的场所,如宿舍、食堂、卫生间、淋浴间以及采购到达的场所等,在进行危害辨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以上各个场所中的各类设施及其它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

6危害辨识要考虑与建筑业有关的所有活动

包括各职能和层次的管理活动和可施加影响的活动,只有充分地考虑各种活动,才能使危害辨识更符合每一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如劳资部门对工人的培训教育以及进场劳务分承包方的安全健康评价;材料部门在材料采购中对材料的评价,对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存在危害的评价等。这些危害都应尽可能全面地辨识出来,这样,体系的运行才有章可循。

7辨识危害一定要识别到危害产生的根源和状态

这是组织在识别危害时常有的问题,也是组织不能细致策划每一个危害控制措施的根本原因所在。识别危害的目的不是要建立一个危害清单,也不是要统计有多少个危害,而是为了使识别出的危害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把一个危害识别到其产生的根源和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8辨识危害要考虑职业病等人员健康方面的影响

在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业职业病,虽然没有大的问题,但是还是要考虑的,企业要结合国家有关职业病的分类标准来分析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如高温天气的中暑、低温天气的冻伤、振动造成的麻木及疼痛、噪声性耳聋、食物中毒等等,当然,健康方面的问题也要有深入的考虑。

9辨识危害要全面,不要怕麻烦

在辨识危害之初,辨识小组的人员要树立“一定要全面”的思想。危害辨识也是如此,无论是产品、服务、场所、活动等,只要存在危害,就要全部地识别出来,至于其之后的处理方法是风险评价还是进行风险控制的策划,下一步再考虑。如果没有全面地危害辨识做基础,建立起来的体系则是“大眼安全网”,而不是“密目安全网”,难免会有漏掉的电焊条插到人家脑袋上的事情发生!

危害辨识后企业又应如何处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简单的阐述:

(1)结合建筑业经常发生的五大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土方坍塌、机械伤害)和企业日常安全健康管理中所控制的重点进行风险评价,其中要包含职业病方面内容。(2)对于辨识出的每一项危害,都要得到有效控制,避免造成伤害或财产损失便于后续工作中对危害的控制。(3)危害辨识后,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辨识的结果,应使与危害有关的各职能及各岗位人员,充分了解本部门或岗位存在或可能接触到的危害,以利于更好地对危害进行控制。(4)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要结合危害清单及其有关活动及场所的变化,持续地进行危害的辨识和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