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安全分析管理程序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安全分析管理程序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1.?目的建立、推行并保持公司工程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害源辨识与评价程序,确认、评价重大危险源,对各项(类)工作进行安全性分析,为制定控制措施计划提供依据。控制风险,保护员工安全健康,促进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1.1??2.?适用范围2.1包括日常及非日常活动及操作。2.2适用于公司正常的工程作业、生产作业及临时加班作业。2.3公司所属区域内,进入作业现场和办公场所可能遭受危害及造成环境影响的所有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实习人员、承建商、以及参观、访问、联系业务、临时进入的其它人员。2.4公司的各类设备、设施,包括:通道、建筑物、厂房等。非所有权的归属,包括:公司产权、借用、租用的厂房、设备、设施以及代维护财产。3.?职责3.1安环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修订本程序,负责指导危险源识别、评审、确认、评价、以及对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计划的制定。3.2公司各部门/车间/中心按要求对本部门/车间/中心所属范围、人员、设备进行危害源识别、评价,并进行控制。3.3重大危害源控制措施所涉及的部门/车间/中心负责按计划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控制方案,并实施。4.?工作程序4.1?危险源识别4.1.1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各个方面。4.1.2进行危害识别,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关注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4.1.2.1?物理性:包括设备、设施、电气、噪声、高温、粉尘、振动、辐射等,还应考虑:全部在用、封存、借用、租赁的设备、设施、装置、工具等的缺陷,考虑使用年限,磨损程度,腐蚀、老化,以及维修后组件变更或丢失;4.1.2.2?化学性: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4.1.2.3?生物性:包括传染病;4.1.2.4?心理性:性格争强好胜、情绪波动、麻痹自信、侥幸心理、好奇、错觉、幻觉等;4.1.2.5?生理性:身体缺陷、视力、听力较弱、超负荷等,女工保护和重体力劳动;4.1.2.6?行为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指挥调度不当,故意行为;4.1.2.7?作业环境不良:包括安全通道、操作点的安全状况、地面状况、空气含氧量、温度、湿度、采光等。4.1.3在识别危害因素时还应考虑:公司所属地域的地质水文、地形、周围环境、道路交通、周边环境、社区环境、气象条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公司所属地域内所有建筑物、道路、运输线、装卸区、消防通道、生活区域;事故应急的设备设施,抢救措施及辅助设备设施。4.1.4识别危害因素应特别关注“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发生的危害。4.1.4.1?三种状态:a.?正常:在生产活动服务中正常情况下的危险源/污染源;b.?异常:临时发生的工艺变更,检修;c.?紧急:正常,异常活动不应发生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污染物异常排放等突发事件。4.1.4.2?三种时态a.?现在:正常工作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危险源/污染源。包括正常加班时间;b.?过去:从前发生过对人、设备伤害或损失及未遂事件,停用、报废设备、基建遗留、污染物意外排放等;c.?将来:因工艺、设备改变可能产生的新危险源/污染源。4.2?危害辨识方法4.2.1首先制定安全检查表(SCL)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以确认公司的全部危险源;对日常工作活动、工艺操作等采用工作安全分析(JHA);4.2.2编制出重大危害清单,并做好危害/风险记录。4.2.3对于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特别是以前经常发生事故的或其它类似装置、部位发生过如火灾、爆炸、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的,则采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结合进行危害分析。(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2)4.3?工作安全分析(JHA)4.3.1确认及分析某特定工序时可能产生的潜在危险的严重程度,并提供数据协助管理层作出决定,以改善工作的安全及健康标准。4.3.2工作安全分析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其分析步骤:(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分解时应:—观察工作—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结合上述三条(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5)进行风险评估。(6)建议安全工作步骤。4.3.3在进行工作安全分析后,有关部门/车间/中心应制定可有效清除或控制工作相关风险的安全措施及操作程序,并予以实施。4.3.4措施及程序要定期予以检讨或修订,以确保能反映当前的操作情况。操作程序应由工程人员、操作人员协同安全主管检讨,以确保这些程序是准确的,并能够就如何安全地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指示。4.4?风险评价方法4.4.1评估人员应对所识别的危害加以科学评估,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4.4.3?矩阵法评量的依据–?风险的发生概率等级–?风险的后果等级4.4.4矩阵法的使用–?根据该风险发生的概率等级而选取矩阵图对应的概率等级所属的列–?根据该风险的后果等级选取矩阵图对应的后果等级所属的行。–?在矩阵图中该风险发生的概率等级和后果等级所交叉的矩形所对应的值即为该风险的程度。–?风险程度是1至25之間。–?在风险矩阵图中有三种颜色所覆盖的区域,分别代表不同的风险程度:红色代表高风险,风险程度为15至25黄色代表中风险,风险程度为8至12绿色代表低风险,风险程度为1至64.4.5?风险矩阵可能性后果极低(1)低(2)中(3)高(4)极高(5)轻微(1)12345小(2)246810中(3)3691215大(4)48121620极大(5)5101520254.4.7风险级别潜在后果等级潜在后果等级5(极大)4(大)3(中)2(小)1(极小)营运能力的损失大于50%大于40%,小于50%大于30%,小于40%大于20%,小于30%少于20%资产等值/营运收入的损失大于50%大于40%,小于50%大于30%,小于40%大于20%,小于30%少于20%受到政府控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批评严重介乎中等至严重中等介乎轻微和中等之间轻微以上定义供作参考用。如有需要,各部门/车间/中心可根据本身实际情况而对上述定义作修改。可能性等级可能性等级等級54321极高高中低极低描述词几乎肯定很可能可能不太可能罕见描述预期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可能会发生在某个时间可能会发生在某个时间能够发生仅在例外的情况下可能发生4.5?风险控制的策划和实施4.5.1根据评估计算的分值,确认高、中、低级别的危险源,安环部权衡汇总列出重大危险源(含不可允许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清单,需报总经理审批。4.5.2被确定的高度风险源,负责列入目标控制,须立即处理,以降低风险的程度;或组织编写程序文件控制及应急预案等,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具体控制和实施。4.5.3中度风险源按评价规定必须采取措施,编写中度危险源管理方案(整改或采取有效措施),由部门/车间/中心领导批准、执行。4.5.4低度风险源可允许和可忽略危险源根据情况尽可能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和相关规定,并定期检测。5.附录附件1:重大危险源清单(样本)

附件1:重大危险源清单(样本)序号部门活动(设备)危险源曾發生的类似事故?

篇2: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对本项目在管理和施工中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以及对其控制措施的策划。2范围适用于本项目在管理和工程施工中所有可能涉及人员安全及财产损失的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价以及对其控制措施的策划。3职责和权限3.1管理者代表负责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批准本项目重大风险因素清单。3.2施工技术管理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本项目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所承担项目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3.3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单位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4活动描述4.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步骤4.1.1HSE管理部和施工技术管理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工程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项目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4.1.2HSE管理部和施工技术管理部根据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确定《职业安全健康重大风险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并把《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和《职业安全健康重大风险因素清单》发放给相关单位。4.1.3HSE管理部和施工技术管理部根据上报的新的风险因素补充本项目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和《职业安全健康重大风险因素清单》,并下发各项目部。4.2识别4.2.1选择活动、产品和服务根据本项目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1)施工工艺与安全技术管理;2)施工作业人员操作活动;3)设备设施安装、运行、维护;?4)化学危险品储存与使用;4.2.2本项目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风险因素存在于以下几个环节:1)管理:安全措施计划、操作规程、人员技能培训、防护用品;2)人员素质:人员意识、技能、经验、行为;3)环境条件: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与设备(设施)状态;4)职业健康、消防。4.2.3危害辨识方法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询问与交流;?2)现场观察;?3)查询有关记录;4)获取外部信息;?5)安全检查表法;?6)工作任务分析;4.2.4风险因素的分类采用以下标准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1)《企业伤亡事故分类》;?2)《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4.3风险评价方法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与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相结合,评价时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七种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心理生理因素)情况下的风险,分析危害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的大小。1)直接判断法:Ⅰ)不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的;Ⅱ)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Ⅲ)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Ⅳ)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风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2)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以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即风险性分值D=L×E×C其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取值范围见下表概率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能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E——人体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取值范围见下表

频数值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3每周一次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取值范围见下表概率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灾难,数人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D——风险性分值分值危险程度>320极其风险,不可能继续作业160~320高度风险,要立即整改70~160显著风险,需要整改20~70一般风险,需要注意<20稍有风险,可以接受4.4判定重大风险因素根据本项目情况,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均应判定为重大风险因素: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Ⅱ?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Ⅲ?曾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Ⅳ?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风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Ⅴ?D>160分的风险因素。4.5风险控制方法1)制定目标、管理方案;?2)制定管理程序;3)培训与教育;4)制定应急预案;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6)保持现有措施。4.6风险因素的评审修订4.6.1HSE管理部和施工技术管理部每年组织一次重大风险因素的重新评价工作。4.6.2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按上述程序,及时进行风险辩识与评价工作: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2)生产活动内容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3)经营宗旨、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及目标发生重大变更时。5记录5.1本项目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和《职业安全健康重大风险因素清单》由安全质量和技术管理部保管,保管期至工程结束。5.2项目经理部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和《职业安全健康重大风险因素清单》由项目经理部保管,保存至工程竣工。6相关文件1)C*/HJ(AH)451.01-2003?绩效测量和监测管理程序2)?企业伤亡事故分类3)?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7附表1)B431.01.01?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2)B431.01.02?职业安全健康重大风险因素清单

篇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准确辨识公司范围内可能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的危害,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以实施有效控制。?

2.适应范围

本程序适用公司范围内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引用标准和相关文件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集团公司制定的《法律法规清单》?

4.定义

5.管理职责

5.1管理者代表组织领导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工作。?

5.2工程保证部组织施工生产安全工作中的危害辨识及评价评价工作。?

5.3保卫部负责消防、化学危险品管理、交通安全工作中的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

5.4工程保证部负责机械设备安全工作中的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

5.5工程保证部负责施工生产中噪音、粉尘危害的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

5.6区域分公司及项目经理部参与本单位危害辨识。?

6.工作流程

识别危害(调查)?

风险评价?

确定重大危险?

确定过程

7.管理内容和方法

7.1准备?

7.1.1工程保证部组织成立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分管领导任命,组员由工程保证部、项目管理部、市政工程部和保卫部组成。?

7.1.2评价工作组组长根据被识别单位情况,对组员进行分工,由组员分别组织各单位开展识别和评价工作。?

7.1.3参加危害辨识和风险评论的主要人员应接受过专业培训。?

7.2工作步骤?

按下列四个步骤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

识别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害;?

对危害进行风险评价;?

确定重大风险。?

7.3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

根据公司生产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A原材料采购、贮存和运输;?

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

施工生产工艺(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施工、机电安装、市政工程和装饰工程);?

其它辅助活动。

7.4识别危害?

7.4.1公司范围内的危害分为以下类别:?

管理类:包括设备、材料、劳动保护用品、化学危险品、施工组织设计、事故调查、培训等内容;?

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施工、机电安装、市政工程和装饰工程类,应考虑:?

a)基础施工:如土石方工程,挡土墙、护坡桩、大孔径桩及扩底桩施工;?

b)脚手架作业、井字架与龙门架搭设;?

c)临边与洞口防护:如楼梯口、电梯口防护,预留洞口、坑井防护,通道口防护;?

d)木工房;?

e)油漆工程;?

f)塔吊、电梯拆装;?

g)防水作业;?

h)电气焊作业;?

i)高处作业:如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吊篮作业。?

职业健康、消防、交通安全类;?

其他类别。?

7.4.2危害辨识的方法?

进行危害辨识时,可使用以下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

A询问与交流;?

B现场观察;?

C查阅有关记录;?

D获取外部信息;?

E工作任务分析;?

F安全检查表(SCL);?

G企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H事件树;?

I故障树。

7.5风险评价?

7.5.1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

A施工作业中的危害风险评价;?

B职业健康、消防、交通类危害的风险评价;?

C管理类不安全因素的风险评价;?

D其他类别的风险评价。?

7.5.2风险评价方法?

7.5.2.1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直接判断法)?

A不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的;?

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D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E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F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评价出的。

7.5.2.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

影响危险性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用L值表示)

分数值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能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0.5

可以设想,但绝少可能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b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用E值表示)

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暴露

2

每月一次或偶然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在危险环境中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用C值表示)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经济损失(万元)

伤亡人数

100

≥1000

死亡10人以上

40

[500,1000]

死亡3~10人

15

[100,500]

死亡1~2人

7

[50,100]

多人中毒或重伤

3

[10,50]

至少一人致残

1

[1,10]

轻伤

d危险性分值D:D=L×E×C

分数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须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120~70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或许可能接受

7.6确定风险值?

7.6.1分析危险源在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的风险。?

7.6.2分析危险源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带来的后果,确定其风险。?

7.7风险分级?

7.7.1各单位辨识整理出本单位的危险源,填写好《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调查表》并上报工程保证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小组进行汇总整理并进行评价。?

7.7.2评价小组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出公司范围内重大风险,形成《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填写《重大危害因素清单》。根据公司实际,将D≥70的风险规定为重大风险,工程保证部组织相关部门对重大风险进行重点控制,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以降低风险损失。?

7.7.3风险控制?

a工程保证部应监督、协调各单位对发现的危险和评价出的重大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b存在重大风险的单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以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c对一般风险也应根据实际可能性通过运行要求加以控制;?

e工程保证部对风险控制的效果实施检查。?

4.7.4《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调查表》由各上报单位的主管领导审批,公司《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由管理者代表审批。?

7.8危害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的更新?

7.8.1工程保证部组织每年一次定期对公司的危害因素清单进行更新。此外,当公司生产经营业务有重大变化或法律法规要求变更时,工程保证部应组织相关单位重新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并更新有关的清单。?

7.8.2各单位实际工作中如发现有遗漏的风险项目未予辨识,应及时通知工程保证部按本程序要求进行评价和控制,并将新增的风险内容补充到有关的清单中。?

7.9风险控制的策划?

7.9.1对已评价为重大风险的因素,应按《管理目标指标控制程序》实施后续的控制;对于其他危险因素中需加以控制的部分,工程保证部、项目经理部分别制订运行控制措施实施控制。?

7.9.2每个项目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应根据辨识出的危险危害因素,由项目经理部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8.记录

8.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BG-21-01?

8.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BG-21-02?

8.3《重大危害因素清单》

篇4: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目的

辨识公司范围内的危害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程序,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活动中的危害辨识、评价和控制活动。

术语和定义危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是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即人、物、环境、管理几方面的缺陷,危害是造成事故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

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辨识

指识别危害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为什么能发生,怎样发生的过程。危害辨识的两个关键任务是辨识可能发生的特定的不期望的后果;辨识导致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和设备的特性。

风险评价

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事故

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职责总经理

负责公司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重大危险控制所需的资源。

安全环保部负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重大风险因素控制计划的制定。对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负责环境污染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负责环境污染不可承受风险的治理和控制计划。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生产工艺、工程项目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负责生产工艺、工程项目方面的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按照“三同时”的要求,保证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职业安全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负责组织电气、机械设备设施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负责电气、机械设备设施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财务部

负责不可承受风险治理所需费用的支付,确保专款专用。

车间负责本单位作业范围内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负责作业范围内的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实施本单位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的控制计划。工作程序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组织机构公司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安全副总经理

副组长:安全环保部部长

成?员:各部室负责人?各车间厂长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专业小组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专业小组分安全专业小组;生产技术专业小组、机动能源专业小组:

安全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安全环保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安全环保部主管人员兼任;生产工艺、工程项目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兼任;电气、机械设备设施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生产技术部主管电气、机械设备人员兼任;专业小组成员: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电气、机械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人员。车间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专业小组

组?长:车间厂长

副组长:车间主管安全副厂长

成?员:安全员、设备技术员、生产技术员及班组长。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人员要求:具有安全管理经验或具有相关专业职称的人员;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和分析、表达能力;主要人员应接受过专业培训。划分作业活动一般情况下,可按如下方法划分作业活动: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按地理区域划分;按生产设备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收集相关信息,作业活动信息包括:任务:实施的地点,持续时间,人员,实施频率等;设备: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及其使用说明;物资: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其物理形态(烟气、蒸汽、液体、粉末、固体)和化学性质等有关资料;现场控制方法:操作规程、安全规程、作业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员工的能力及已接受的相关培训,现场安全控制设施;手工操作:可能要手工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特征,要用手移动物料的距离和高度;数据:作业活动及作业环境监测数据;事故:与该工作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现场工作环境(条件):空间、高度、温度、湿度、安全防护设施等情况。危害因素识别危害分级依据:法律、法规(《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和《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等);危害和事故伤亡的程度、规模;事故发生的频率;相关方关注程度;财产损失额度;降低风险的难度。危害因素分类

按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划分危害类型。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以及管理缺陷等四个方面。

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工作;物品(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误动作;其他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环境的缺陷:作业场所的缺陷;作业环境不良。管理缺陷:制度缺乏;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有缺陷;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有缺陷;安全投入不足;监督与日常检查;应急救援有缺陷。事故分类

参照《公司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主要分为20类,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危害辨识的对象作业现场方面作业现场方面主要包括作业的全过程、作业环境、劳保用品以及职业卫生方面,将以上方面融合于每一岗位或作业工种中,以“工种”为载体,贯穿作业的全过程;主要体现于每一作业工种的人在工余、工前、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每一步骤中可能受到的伤害。生产工艺流程方面:设计方面:安全预评价、三同时、设计文件和图纸;生产工艺方面:生产工艺适合生产条件;考虑特殊灾害的影响;设备、设施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工序要求;各工序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生产要求;生产作业顺序和方式适应生产现状;生产作业范围在作业许可证划定的范围内。生产保障系统:运输线路、供配电、防排水、防灭火、维修等;变化管理方面:工艺改造、设备设施改造等的变化管理制度、变化的系统文件、人员的变化等。设备设施方面:全过程控制:规划、采购、安装(建设)、调试、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原始技术资料和图纸;维修维护;检测检验:特种设备、安全标志产品、特殊设施。危害辨识的方法

根据公司的生产特点与管理形式,危害辨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询问与交流法;专家分析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主要以访谈法为主,通过召开班组会的形式,由工作小组成员对员工进行询问,与员工进行交流,从而找出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的所有伤害类型及其原因。

辨识与评价程序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应包括如下过程:

准备;危害辨识;危险源转化为风险的条件;量化风险结果;划分风险等级。辨识与评价应考虑下列因素:在中毒窒息风险评价时,应考虑可能的致因因素,包括:有害气体积聚区域、通风不良、火灾影响。在水灾风险评价时,应考虑可能的不同的突水来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降雨及融雪。在火灾风险评价时,应否考虑可能的不同的火灾类型,包括:固体材料火灾、液体或液化固体火灾、气体或液化气泄漏火灾、粉尘燃爆火灾。在机械伤害风险评价时,应考虑可能的不同的致因因素,包括:穿孔机械;铲装机械;运输机械;排土机械;破碎机械;排水机械;压风机械;支护机械。在意外爆炸风险评价时,应考虑:燃料油;锅炉。机动设备与交通风险评价时,应考虑采购、维护、检查、自然环境、运输物料特性、路线、时间性等因素。在对关键设备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其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对人机工效进行调查时,应包括:重复运动、使用电动工具、作业姿势、座位舒适度、环境条件、易接近程度。在对心理性危害进行识别时是否考虑了下列因素:工作因素、人为因素、个人生活环境因素。照明测量过程应考虑应急时的照明设备、照明时间、能见度、照明源布置情况。对识别的暴露于物理、化学、生物和人机工效,可能造成严重健康风险的危害,应完成定量监测的比例。应考虑职业危害的监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及比例。应考虑职业危害监测设备定期校正的比例。应考虑风险概述的一致性、可审核性、持续性。风险评价方法LEC评价法:

LEC法是利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值D=后果L×暴露E×可能性C

初始风险评价凡新工艺流程、新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初始风险评价。初始风险评价过程应综合考虑:生产工艺流程风险;危险物质风险;设备、设施风险;环境风险;职业卫生风险;管理风险;法律、法规、标准需求;相关方的观点。

5.4.3.3初始风险评价结果应包括各种风险可能发生过程的描述和风险的级别,并按危险性排序。

5.4.3.4初始风险评价结果文件化,各单位应依据初始风险评价结果进行风险分级管理。

持续风险评价各车间应持续地进行风险评价,及时处理重大风险。持续风险评价常用方法包括:使用前检查;计划任务观察;设备检查;工前危险预知;交接班检查;定期安全检查定期检修;安全标准化系统评价。风险评价计划根据生产特点,应制定风险评价计划如下:冶炼作业风险评价;工程地质风险评价;设备设施风险评价;职业卫生风险评价;交通、运输风险评价;危险物料风险评价;火灾风险评价;水灾风险评价;紧急情况风险评价。风险评价计划必须配备相应的资源。风险评审

安全环保部根据所完成的初始风险评价工作的结果,对各个车间汇总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核实,并进一步完成其他的评审工作。

核实已完成的风险评价工作:核实每个车间列出的工种是否全面,核实主要的设备设施是否全部包括在内,核实工艺流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核实各职能部室的评价是否准确;核实作业过程评价表中的各工种的作业过程是否有条理,是否有缺漏;核实其采用的LEC法评价的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准确,核实所确定的风险等级是否准确;核实所确定的不可承受风险是否准确;核实所提出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实际、合理。评审以下三个方面:获取和识别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搜集各个部室、车间的法规、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资料,评审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是否执行落实到位,即符合性、实施性和有效性;对既往事故进行分析总结,搜集以往的事故事件资料,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分析和总结;对现有的规章制度、文件、机构和职责进行评审,评审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是否执行,安全职责是否明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按照实施指南的要求执行时,可参考政府单位认可的有资质的机构提出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

5.4.7风险等级判定,使用LEC评价法评价出以下风险等级。

五级:超过320,为非常高的风险,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考虑放弃、停止本项作业。

四级:160至320,为高风险,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纠正。

三级:70至160,为中风险,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纠正。

二级:20至70,为可能的风险,一般危险,需要关注。

一级:20以下,为可接受的风险,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容忍。

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分级管理风险程度在四级及以上的,定为公司关键任务、关键设备或关键工艺,由生产技术部、安全环保部组织有管单位现场制定安全措施;风险程度达到三级的,定为车间关键任务、关键设备或关键工艺,由车间主管领导组织车间生产、安全等有关部室现场制定安全措施;作业风险程度达到二级的,定为工段或班组的关键任务,由工段或班组组织本单位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制定安全措施。风险控制计划

对风险控制主要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的组合:

A——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例:技术改造、上硬件设施)

B——制定安全规章制度;

C——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

D——制定关键任务作业指导书;

E——执行工作票制度;

F——执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G——编制安全操作规程;

H——制定安全检查表(日常、专项);

I——加强培训教育;

J——保持现有措施。

安全环保部监督、协调各部室、车间对重大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对各部室、车间的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实施监督、评价。车间每年依据当年内、外部条件,对单位管理、生产活动进行一次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工作,并将辨识和危险评价结果报安全环保部。各单位依据风险评价结果,汇总本单位的风险等级、关键任务、关键设备、关键工艺以及各类风险控制措施。生产车间、安全环保部应根据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应遵循下列原则:消除;替代;工程控制、隔离;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当员工安全健康与财产保护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确保员工安全健康的措施。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按《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执行。作业过程方面的重大风险控制按安全标准化系统的作业管理制度执行。设备设施方面的风险控制按《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执行。工艺方面的风险控制按《工艺管理制度》及有关的生产保障系统管理制度执行。职业危害风险控制措施按《职业危害控制制度》执行。对危险作业或进入危险区域作业的按《许可作业管理制度》执行。认真执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和《工作票制度》。供应商与承包商方面的风险控制按《供应商管理制度》和《承包商管理制度》执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按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有关制度执行。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工作的更新安全环保部每年三月应组织有关单位对公司的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风险控制措施进行重新确认,如有变化予以更新。安全环保部应定期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回顾。并根据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结果及更新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新施工项目由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对新施工项目进行危害辨识,填写《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上报安全环保部,由安全环保部进行风险评价,对新产生的重大风险制定控制措施予以实施。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危害辩识与危险评价工作:当法律、法规更新时;当生产活动内容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当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知识或方法有所进步认为必要时;当安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时;当有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时;其他情况需要时。员工教育和培训劳动工资培训部应按照《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组织对危险源监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建立教育培训档案。教育和培训内容如下:危害的辨识;危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危害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危害后果;事故案例和预案事故的措施;自我防护方法的方法;发生事故的报告方法。相关文件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12331-90《有毒作业分级》GB6441-86《公司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变化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工艺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控制制度》?《许可作业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工作票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承包商管理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相关记录风险评价计划

风险评价计划表

序号

评价

时间

评价项目名称

评价

依据

评价

方法

控制

措施

责任

单位

风险评价结论

评价审核单位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一览表

单位:?时间:?年?月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

因素

危害

方式

可能导致的

事故

评价方式:?D=LEC

危险级别

控制

措施

L

E

C

D

7.3《重大危险源清单》

重要危险源清单

单位:年度: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风险级别

责任单位

控制措施

单位责任人:?制表人:

篇5: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1目的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认真做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对于防止各类事故发生、保障广大职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生产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预防和削减措施,使风险达到可接受的程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生产活动,包括规划、设计、新改扩建、供应、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检维修、检验、分析、后勤服务等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

4?职责与分工

4.1生产厂长负责组织公司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审批重大危险因素。

4.2行政部是本制度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并保持《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负责指导各车间部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车间、部门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的验证,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4.3各车间、部门负责人负责低风险(等级判定在重大风险以下,不包括重大风险的各级风险)的风险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证。

4.4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评价。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渐而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

4.5非本部门人员到本部门从事某项工作时,风险评价和控制以本部门为主,车间为辅一起讨论、分析,评价与分析的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门人员。审核审定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负责人员进行。

4.6同一个项目涉及多个部位作业的(如设备、电气、仪表、几个施工单位等),由各部门自行分析评价后,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总。

5内容与要求

5.1?风险的分级管理

5.1.1风险评价依据本制度附录A《风险评价准则》进行分级。

5.1.2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的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5.1.3作业风险: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行政部复检签字后,报公司领导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所行政部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终审批准。

5.1.4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由所在部门作为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按照《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应由所在部门采取隔离、防护、制定操作规程等措施降低风险。

5.1.5风险评价、分析职责

a)项目规划、设计前应由有资质的机构从事设立安全评价

b)项目的建设应由项目组进行风险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c)项目投产运行后,常规和非常规活动风险由各车间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氯碱系统的开停车风险由生产科调度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d)工艺变更应由生技科做好风险分析并做好控制记录

e)设备新增或拆除应由设备科负责组织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f)事故及潜在紧急情况的风险由所在车间进行评价分析,并做好控制记录

g)进入作业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均由所在车间部门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并做好控制记录

h)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的风险应由据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控制记录

I)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风险应由所在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控制记录

5.2?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5.2.1直接作业的风险评价方法为工作危害分析(JHA)

5.2.2岗位、部位、装置等风险评价方法首选工作危害分析(JHA),其次为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

5.2.3重要设备、关键设备的风险评价为安全检查表法(SCL)

5.2.4新生产工艺线路的设计评价方法为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5.2.5经公司领导批准的其它方法。

5.3?评价准则

公司风险评价按附录A《风险评价准则》进行,需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价由评价小组人员采用适合的评价准则。外部评价由相关资质的机构自行选用评价准则。

5.4?风险评价活动实施步骤

5.4.1生产厂长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组织成员由有安全评价工作经验和安全和安全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

5.4.2危害辩识,实施现场检查、识别危险有害因素。

5.4.3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5.4.4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控制措施。

5.4.5得出评价结论。

5.4.6风险评价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a)?火灾、爆炸;

b)?中毒、窒息;

c)?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

d)?高温等异常环境;

e)?人机工程因素(指人员、设备、工作环境合理匹配、使设备、环境适应人的生理、心里特征,从而使操作简便准确、失误少);

f)?电击、触电及电弧烧伤;

g)?物体或人员高处坠落;

h)?机械伤害;

i)?噪声;

j)?设备的腐蚀、缺陷;

k)?潜在危险及其变异;

l)?其它

5.5?确定重大风险

5.5.1依据有法律法规的要求

5.5.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5.5.3公司的声誉和社会关注度等

5.6风险控制的内容

5.6.1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b)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安全性

c)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公司的经营运行状况

d)可靠的技术保障及服务

5.6.2控制措施应包括并按如下顺序:

a)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b)管理措施,实现规范管理

c)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d)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5.6.3风险控制管理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的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对于确定的重大风险项目,需建立档案,内容包括:

a)风险评价报告及技术结论

b)评审意见

c)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算情况等

d)治理时间表和负责人

e)竣工验收报告

5.2?风险信息更新

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风险评价的频次为每年一次,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公司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a)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b)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

c)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d)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e)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动。

5.3?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5.8.1重大危险源的辩识:按照《重大危险源的辩识》GB18218-2000规定,识别公司生产区域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

5.8.2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执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5.9风险管理的宣传和培训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方法、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本岗位的风险,并掌握控制风险的技能。

6相关记录

《作业活动清单》

《重大危险源辩识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

《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SCL)》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记录表(LEC)》

《预先危险性分析记录表(PHA)》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分析记录表(HAZOP)》

《巨大及重大风险与控制措施清单》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艺海玻璃有限公司?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