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1目的

为了全面、充分、有效地识别、评价与更新集团公司各单位在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能够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危险源,确保重大风险源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单位在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

3职责

3.1集团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集团公司《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

3.2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本程序,是本程序的主责部门。负责集团公司施工生产活动中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建立集团公司《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分公司负责管辖内施工生产活动中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建立本公司《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

3.3集团公司工程技术部参与并协助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组织集团公司施工生产活动中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3.4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对集团公司机关办公区危险源进行调查识别、登记,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大风险源,并建立集团公司办公区《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

3.5直属项目经理部、分公司负责审批所属项目经理部《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并对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工作的实施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3.6各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本项目的危险源进行调查,参照公司已经辨识、评价发布的《危险源清单》、《重大风险源清单》,识别并相应建立本项目的《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

4工作程序

4.1集团公司/分公司/各项目经理部组织本单位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根据自身职业健康安全特点,最大限度地排查出集团公司、本单位/项目各类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其它意外事件的危害源。辨识对象包括:

a)所有作业活动,包括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活动;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c)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公司或外部(相关方)提供的设施;

d)其他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活动(如与饮食卫生有关的活动)。

4.2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以下内容:

a)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种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

b)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种设备、设施及工程;

c)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d)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e)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f)曾经发生或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g)自己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4.3辨识危险源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a)调查法;b)问卷法;

c)现场过程分析法;d)排查法。

4.4危险源现场调查

4.4.1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通过《危险源调查表》组织分公司、各项目经理部对集团公司各项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常规性识别,建立集团公司《危险源清单》,经集团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布至集团公司各单位、部门。

4.4.2分公司通过《危险源调查表》组织项目经理部对公司各项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常规性识别,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经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布至公司各项目、部门。

4.4.3各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施工现场实际对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填写《危险源调查表》,参照公司《危险源清单》,建立本项目的《危险源清单》,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后予以实施。如项目《危险源调查表》存在新的危险源应及时上报,通过集团公司或分公司识别和评价,及时完善项目《危险源清单》。

4.4.4集团公司办公室通过调查表辨识办公区危险源,建立集团公司办公区《危险源清单》。

4.5危险源的更新

当办公区、施工工艺发生变化或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并且已识别的危险源不能覆盖施工过程时,由各单位及时对发生变化后的危险源进行补充识别。

4.6重大风险源确定

集团公司/分公司组织本单位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对《危险源清单》中各项危险源的风险大小进行分析评价,通过评审、评分确定重大风险源。

4.6.1重大风险源确定依据:

a)法律、法规和管理方针的要求;

b)相关方的期望与合理要求;

c)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方法。

?4.6.2重大风险源评价的方法

集团公司对重大风险源,采用是非判断和定量评分、讨论的方法。

集团公司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采用如下方法:

D=LEC式中:

D——风险值E——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6

3

1

0.5

0.2

0.1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10

6

3

2

1

0.5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风险等级划分(D)

分数值

后果

D值

风险程度

风险

等级

100

40

15

7

3

1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极其风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风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风险,需要整改

一般风险,需要注意

稍有风险,可以接受

1

2

3

4

5

4.6.3确定重大风险源的实施

a)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管理方针的并直观经验可以预计事故的发生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因素;紧急状态下的风险事件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因素;1级全部的和2级的部分风险危害因素判定为重大风险因素。对确定的重大风险源各单位应建立《重大风险源清单》。

b)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依据集团公司《危险源清单》,组织工程技术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对集团公司施工生产中风险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至集团公司各部门、分公司。

c)分公司依据集团公司《重大风险源清单》,结合本单位/项目的《危险源清单》和职业健康安全特点,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本单位重大风险源,建立本单位《重大风险源清单》,保存评价记录。

d)分公司所属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本项目经理部的危险源进行调查,参照公司发布的《重大风险源清单》,根据项目的目标和指标及《危险源清单》,相应建立本项目的《重大风险源清单》。

e)集团公司办公室依据本程序确定重大风险源,并建立集团公司办公区《重大风险源清单》,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4.6.4重大风险源的更新

4.6.4.1下列情况发生时,要重新进行重大风险源的评价。

a)管理评审要求;

b)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c)集团公司各单位办公区或所施工的工程项目施工工艺方案、设备等发生变化。

4.6.4.2各单位每年年底确认是否更新危险源,并以书面形式逐级上报集团公司工程技术部和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

4.6.4.3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每年年初对危险源变更情况进行确认,负责更改和完善集团公司《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汇总后由集团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至各部门、分公司。

4.7风险控制

4.7.1对重大风险源应按照《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制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4.7.2集团公司及分公司、各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应依据风险评价结果,对各项重大风险因素策划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a)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b)运行控制措施;

c)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d)培训;

e)监视和测量。

4.7.3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

a)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b)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c)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d)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e)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7.4对重大风险源应按照《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

5相关文件

5.1《法律、法规获取与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QB/ZTSJ-C*-06

5.2《生产过程控制程序》QB/ZTSJ-C*-15

5.3《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监视与测量程序》QB/ZTSJ-C*-19

5.4《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QB/ZTSJ-C*-03

5.5《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QB/ZTSJ-C*-17

6记录

6.1危险源调查表J5-1

6.2危险源辨识清单及风险评价表J5-2

6.3(重大)危险源清单J5-3

篇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风险评估是因那些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对人或产品所带来的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而进行评估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持续对全管理处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2适用范围适用于全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3.2安全办公室是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3.3各科室和单位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4工作程序4.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4.2危险源的辩识4.2.1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4.2.1.1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管理处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4.2.1.2管理处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4.2.1.3管理处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4.2.1.4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4.2.1.5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1)六种典型危害a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b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c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d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e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f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2)三种时态a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b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c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3)三种状态a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c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4.2.2识别的方法1)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2)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3)通过收集其它要求(如:顾客的要求等)和专家咨询获得的信息。4)通过现场观察、座谈和预先危害分析进行辨识: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对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的危害进行补充和确认;预先危害分析:新设备或新过程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价。4.3?风险评价4.3.1?矩阵法?后果可能性轻微伤害伤?害严重伤害极不可能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不可能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可能中度风险重大风险不可容许风险4.3.2LEC定量评价法D=LEC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L、E、C分值分别按照下述表格确定: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631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0.20.1很不可能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说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指存在某种情况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不是指这种情况在我单位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车辆带病运行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L值应为6或10),而不是指我单位车辆带病运行的可能性有多大(此时L值为3或1)。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频繁程度分数值频繁程度1063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210.1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可能出现的结果经济损失(万元)伤亡人数100200以上死亡10-29人、重伤50人以上40100-200死亡3-9人、重伤10-49人1550-100死亡1-2人、重伤3-9人710-10一次重伤1-2人31-10多人轻伤11以下少量人员轻伤4)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分为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五个等级。具体划分见下表:?D值危险程度>320160-32070-16020-70〈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注:D>70的危险源为重大安全风险。4.4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实施4.4.1各科室(单位)按照上述规定,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中的“序号”、“场所/设备设施/活动”、“危险源”、“可能的损害”、“现有控制措施/制度”等内容。4.4.2各科室(单位)根据“矩阵法”和“LEC定量评价法”,对已识别危险源进行评价,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风险评估”和“风险级别”的内容。根据评价结果,将重大安全风险汇总填写《危险源辨识清单》。4.4.3各科室和单位将《危险源辩识清单》上交安全办公室。安全办公室对各科室和单位的《危险源辩识清单》进行审核和确认,汇总编制全公司的《危险源辩识清单》。4.5风险控制的策划4.5.1风险控制的策划应首先考虑消除或减少危险源,其次考虑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最后考虑个体保护。4.5.2重大安全风险控制4.5.2.1在一段时期内需采取专门措施控制时,应建立详尽的实施计划(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5.2.2紧急情况下的重大安全风险,应制定应急预案。4.5.2.3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编制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4.5.2.4监控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4.5.2.5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4.5.2.6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4.5.3一般风险控制对一般风险危险源,对职工进行安全风险教育,有关部门完善现有制度和措施,加强运行监控。4.6危险源的更新各科室和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危险源的更新工作,对新增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新增重大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1)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时;2)在工作程序将发生变化时;3)开展新的活动之前(如新建工程等);4)采用新设备、设施前或设备技术改造后投入使用前;5)采用新的物质;6)发现新的危险源时。各科室和单位根据补充辨识和评价的结果,填写新增《危险源辩识清单》,报安全办公室备案。5记录5.1附件一:《危险源辨识清单》

篇3: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辨识公司在生产、服务或运行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环境影响大小,确定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2?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服务和管理活动中环境因素的识别、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控制和管理。3术语和定义《管理手册》中0.3章的有关术语和定义适用本程序。4?职责4.1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审批公司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以及制定的控制措施。4.2安质部4.2.1负责组织各部门、单位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制定活动。4.2.2负责对各部门、单位上报的危险源风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进行收集、汇总,确定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并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批。4.2.3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对确定的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及其风险程度进行应急预案的策划、编制工作。4.2.4负责对公司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评审、更新和监控。4.2.5负责对公司的一般或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形成文件发放到相关部门、单位实施控制。4.3各部门、单位4.3.1负责对本部门、单位职能范围内的(所辖场所和业务范围内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确认、登记、更新和控制。4.3.2建立本部门、单位的“危险源风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控制好本部门、单位的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并上报安质部。5程序5.1识别范围5.1.1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的范围:a.危险源辩识的范围涉及组织的所有活动(常规的、非常规的生产服务活动);常规的:如正常的装卸车、装卸船、维修、转运、清扫、办公等;非常规的:包括异常活动(如设备设施临时抢修活动等)和紧急情况下的活动(如发生货垛坍塌、火灾等情况下的抢险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现场作业人员、管理人员、货主、代理、司机、承包方、访问者及其他外来人员等);c.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d.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e.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f.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g.组织及其活动、材料、计划的变更;h.体系的变更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i.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j.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适应性。k.自然灾害:包括台风、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等。5.1.2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的要素:a.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c.环境六种情景:对水体排放、对大气排放、对土地排放、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能源资源的消耗、地方性环境问题。d.职业健康安全七种因素: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互动因素等。5.2识别方法5.2.1危险源辨识方法a.资料分析和同行业经验教训分析:通过查阅有关事故、事件资料,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b.现场观察法:通过对作业现场各种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观察,发现存在的危险源。c.安全检查表/危险源提示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辨识;利用危险源提示表对岗位危险源进行辨识,以便快速识别。危险源提示表包括:?您所在的岗位是否存在以下危害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上下楼梯、台阶、攀爬;人员从高处坠落,坠舱;工具、物料等从高处坠落;作业空间狭窄,无防护;与手工作业、提升、搬运、工具、物料等有关的危害;机械、设备故障、事故危害;车辆危害,包括场地短倒和公路运输过程的交通肇事;火灾、爆炸、倾覆、坍塌;可吸入的有毒害气体、粉尘、化学物质;有害能量如:电击、热能烧烫、辐射、噪声、转动、振动、砸、压、打击、绞缠、撕裂等;可能伤害眼睛、皮肤的强酸、强碱、易燃、易爆、易挥发腐蚀性强的物质或试剂;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肢体损伤;不良冷热环境,如过热和过冷;照明度不足;场地/地面易滑和不平;临边作业护栏不足、不牢;相关方活动的危害。5.2.2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环境因素识别主要使用现场观察法、过程分析判断法等。5.3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流程确定区域、场所→确定作业货种→明确作业活动环节(包括装卸船、装卸车、维修区域、道路清扫、道路交通等)→识别危险源、环境因素(排查)→登记、汇总危险源、环境因素→评价危险源、环境因素潜在的风险→确定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编制、评审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的充分性。5.4危险源、环境因素风险评价5.4.1危险源评价(方法)主要采用直接判断法、调查表法(“危险源风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进行,同时依据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标准等,对照公司的生产活动和服务特点,确定对人身安全和健康产生影响的所有的危险源。利用直接判断法、LECD法进行风险评价,以确定公司的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5.4.1.1直接判断法a)对一般因素、较易判断的行为性违章违规因素,采取直接是非判断法评价,评价结果分为“轻微、可接受、不可接受”三种程度。b)下列情况不可接受,可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相关方(包括员工)的强烈投诉或抱怨的危险源;●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没有采取合理控制措施的;●直接观察到的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5.4.1.2?对其它情况采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LECD方法”,即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方法。a)采用LECD评价方法的应用公式为D=LEC;其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D——危险性程度(分值);b)参数的确定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当用风险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件的L值为0,而必然发生事件的L值为1。但做系统安全推断时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时的L值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L值定为10,并将介于两挡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情况规定若干中间值,供判断和测算;如下表所示:L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能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人员暴露在风险中的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人为的将连续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E值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暴露在危险中的E值定为0.5,将介于两挡间的情况规定若干中间值,如下表所示:E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不经常暴露2每月一次或不经常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后果会多样化,将轻伤对应C值定为1,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C值定为100,其他情况的C值均介于两挡间,如下表所示:C值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灾难,数人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D——危险性程度(分值)根据测算和经验,D分值在20以下,被认为是低微风险,可以忽略;若分值在20—70之间,判为一般风险,要教育提示注意;若分值在70—160之间,判为显著风险,需培训教育,采取防范措施和关注改进并视情制定管理方案;若分值在160—320之间,判为高风险,需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要对应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即行改进;若分值在320以上的表示风险值不可容许,除对应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即行控制外,还要从制定应急预案、培训教育和演练等多种控制措施入手,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若直接威胁到安全生产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和消除隐患。如下表所示:危险程度D值风险等级极其危险>3201级(不可接受风险)高度危险160—3202级(重度风险)显著危险70—1603级(中度风险)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0—704级(可接受风险)稍有危险,可以接受<205级(可忽视的)D≥160?为重大风险将属于3、4级的风险判定为“普通风险”,将属于1、2级的风险判定为“不可接受风险”即为“重大风险”,需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加以控制。5.4.2?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是非判断法”与“综合评分法”。a)下列情况可直接采用“是非判断法”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违反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的(如超标排放粉尘、气体、固废等污染物,水电能源资源按消耗偏高等);●国家法规或地方政府明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或限制替代的物质(如氟里昂、石棉、多氯联苯等,淘汰的工艺、设备等);●已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有毒、有害废物;●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如:危险化学品以外泄露、火灾、爆炸、环保设备故障或人为事故等;●环保主管部门或上级机构关注、要求控制的;●能源、资源和原材料消耗严重超标(浪费)的。b)采用“综合评分法”从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发生频率、关注程度、可恢复性、能源资源消耗、可节约度共7个方面进行评价判定重要环境因素。环境各因子取值见下表:评判因子评判标准(评判因子分值范围,可用插值法确定)A、影响范围超出地区范围超出社区范围超出厂区范围场区范围内5-44-33-22-1B、影响程度影响非常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一般影响轻微5-44-33-22-1C、发生频率持续发生周间歇发生月间歇发生偶然发生5-44-33-22-1D、关注程度关注强烈关注较大关注一般关注微弱5-44-33-22-1E、可恢复性恢复难度很大恢复难度较大恢复难度一般恢复难度较小5-44-33-22-1F、能源资源消耗消耗严重消耗较大消耗一般消耗较小5-44-33-22-1G、可节约度节约度较大节约度一般节约度较小节约度很小5-44-33-22-1表中A至E各评判因子之和大于17分的环境因素可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F、G任何一项等于5分或两项之和大于8分时可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注:根据实际情况,有些部门、单位可能不存在重要环境因素。5.5评价申报5.5.1各部门、单位将识别汇总的危险源、环境因素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编制危险源风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确定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编制“重大风险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由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报安质部。5.5.2安质部对各部门、单位上报的“危险源风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和“重大风险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进行汇总、审定,形成公司“重大风险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批后予以发布。5.6风险控制5.6.1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或考虑变更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a)消除(即改变设计以消除危险源,如用机械来代替人工等,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去设计以达到绝对安全);b)替代(即降低风险或用低危害物质替代,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根源或潜在的严重程度);c)工程控制措施(即机械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配备、安装通风系统、现场警戒隔离人员或危险等);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即使用安全标志、危险区域标识、反光标志、报警器、警示语、培训教育、安全制度、安全规程、监督检查、应急演练等);e)个体防护设备(即安全帽、安全绳、安全带、口罩、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5.6.2安质部针对公司发布的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制定必要的控制措施,实施监督检查,协助各部门、单位进行有效控制。5.6.3各部门、单位针对公司确定的普通风险、环境因素均应进行运行控制,制定、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确保降低风险。5.6.4各部门、单位对确定的危险源、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按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实施培训,必要时持证上岗。5.6.5安质部对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按照《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消防检查制度》实施监督检查,将检查情况记录在“现场检查记录表”。5.6.6安质部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月度风险抵押金制度》实施监督考核,并保持有效记录。5.7?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更新在下列情况下,对“危险源风险评价表”、“重大风险清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进行更新:a)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或对其控制发生较大变化;b)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发生较大变化;c)相应法律法规的变化(包括颁发、修订、替代、废止等情况);d)公司经营活动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时;e)新项目、新工艺的投入使用以及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f)新材料、新设备设施的投入使用以及发生变化时;g)人员管理、机构设置、职责职能等发生重大变化时;h)相关方的抱怨明显增多时;i)发生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事件和不符合时。5.8如果发生以上变化,相关部门、单位要提出申请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变更、识别、风险评价以及控制措施的制定。5.9对新增的危险源、环境因素,各部门、单位自行组织评审、确认所属等级,报安质部进行审定。经安质部评审确认,属于一般或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的,执行5.4、5.5、5.6条款的相关规定。5.10如果没有以上所描述的变化,安质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的风险评价。6相关支持性文件6.1《文件/记录管理控制程序》HJHA/QES-C*01-20126.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HJHA/QES-C*02-20126.3《设备管理控制程序》?HJHA/QES-C*06-20126.4《安全管理控制程序》?HJHA/QES-C*14-20126.5《环境保护管理控制程序》?HJHA/QES-C*15-20126.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HJHA/QG04-001-2012-046.7《安全生产检查制度》?HJHA/QG04-001-2012-056.8《消防检查制度》?HJHA/QG04-001-2012-136.9《安全生产责任制》?HJHA/QG04-001-2012-026.10《消防安全责任制度》HJHA/QG04-001-2012-126.11《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HJHA/QG04-001-2012-196.12《月度风险抵押金制度》HJHA/QG04-001-2012-177?记录(表格)7.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JL04-017.2危险源风险评价表JL04-027.3重大风险清单JL04-037.4重要环境因素清单JL04-047.5现场检查记录表??JL09-03

篇4: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全面、充分、有效地识别、评价与更新集团公司各单位在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能够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危险源,确保重大风险源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单位在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

3职责

3.1集团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集团公司《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

3.2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本程序,是本程序的主责部门。负责集团公司施工生产活动中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建立集团公司《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分公司负责管辖内施工生产活动中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建立本公司《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

3.3集团公司工程技术部参与并协助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组织集团公司施工生产活动中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3.4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对集团公司机关办公区危险源进行调查识别、登记,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大风险源,并建立集团公司办公区《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

3.5直属项目经理部、分公司负责审批所属项目经理部《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并对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工作的实施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3.6各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本项目的危险源进行调查,参照公司已经辨识、评价发布的《危险源清单》、《重大风险源清单》,识别并相应建立本项目的《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

4工作程序

4.1集团公司/分公司/各项目经理部组织本单位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根据自身职业健康安全特点,最大限度地排查出集团公司、本单位/项目各类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其它意外事件的危害源。辨识对象包括:

a)所有作业活动,包括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活动;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c)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公司或外部(相关方)提供的设施;

d)其他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活动(如与饮食卫生有关的活动)。

4.2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以下内容:

a)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种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

b)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种设备、设施及工程;

c)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d)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e)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f)曾经发生或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g)自己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4.3辨识危险源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a)调查法;b)问卷法;

c)现场过程分析法;d)排查法。

4.4危险源现场调查

4.4.1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通过《危险源调查表》组织分公司、各项目经理部对集团公司各项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常规性识别,建立集团公司《危险源清单》,经集团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布至集团公司各单位、部门。

4.4.2分公司通过《危险源调查表》组织项目经理部对公司各项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常规性识别,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经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布至公司各项目、部门。

4.4.3各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施工现场实际对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填写《危险源调查表》,参照公司《危险源清单》,建立本项目的《危险源清单》,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后予以实施。如项目《危险源调查表》存在新的危险源应及时上报,通过集团公司或分公司识别和评价,及时完善项目《危险源清单》。

4.4.4集团公司办公室通过调查表辨识办公区危险源,建立集团公司办公区《危险源清单》。

4.5危险源的更新

当办公区、施工工艺发生变化或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并且已识别的危险源不能覆盖施工过程时,由各单位及时对发生变化后的危险源进行补充识别。

4.6重大风险源确定

集团公司/分公司组织本单位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对《危险源清单》中各项危险源的风险大小进行分析评价,通过评审、评分确定重大风险源。

4.6.1重大风险源确定依据:

a)法律、法规和管理方针的要求;

b)相关方的期望与合理要求;

c)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方法。

?4.6.2重大风险源评价的方法

集团公司对重大风险源,采用是非判断和定量评分、讨论的方法。

集团公司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采用如下方法:

D=LEC式中:

D——风险值E——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6

3

1

0.5

0.2

0.1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10

6

3

2

1

0.5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风险等级划分(D)

分数值

后果

D值

风险程度

风险

等级

100

40

15

7

3

1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极其风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风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风险,需要整改

一般风险,需要注意

稍有风险,可以接受

1

2

3

4

5

4.6.3确定重大风险源的实施

a)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管理方针的并直观经验可以预计事故的发生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因素;紧急状态下的风险事件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因素;1级全部的和2级的部分风险危害因素判定为重大风险因素。对确定的重大风险源各单位应建立《重大风险源清单》。

b)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依据集团公司《危险源清单》,组织工程技术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对集团公司施工生产中风险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至集团公司各部门、分公司。

c)分公司依据集团公司《重大风险源清单》,结合本单位/项目的《危险源清单》和职业健康安全特点,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本单位重大风险源,建立本单位《重大风险源清单》,保存评价记录。

d)分公司所属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本项目经理部的危险源进行调查,参照公司发布的《重大风险源清单》,根据项目的目标和指标及《危险源清单》,相应建立本项目的《重大风险源清单》。

e)集团公司办公室依据本程序确定重大风险源,并建立集团公司办公区《重大风险源清单》,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4.6.4重大风险源的更新

4.6.4.1下列情况发生时,要重新进行重大风险源的评价。

a)管理评审要求;

b)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c)集团公司各单位办公区或所施工的工程项目施工工艺方案、设备等发生变化。

4.6.4.2各单位每年年底确认是否更新危险源,并以书面形式逐级上报集团公司工程技术部和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

4.6.4.3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每年年初对危险源变更情况进行确认,负责更改和完善集团公司《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源清单》,汇总后由集团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至各部门、分公司。

4.7风险控制

4.7.1对重大风险源应按照《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制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4.7.2集团公司及分公司、各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应依据风险评价结果,对各项重大风险因素策划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a)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b)运行控制措施;

c)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d)培训;

e)监视和测量。

4.7.3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

a)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b)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c)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d)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e)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7.4对重大风险源应按照《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

5相关文件

5.1《法律、法规获取与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QB/ZTSJ-C*-06

5.2《生产过程控制程序》QB/ZTSJ-C*-15

5.3《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监视与测量程序》QB/ZTSJ-C*-19

5.4《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QB/ZTSJ-C*-03

5.5《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QB/ZTSJ-C*-17

6记录

6.1危险源调查表J5-1

6.2危险源辨识清单及风险评价表J5-2

6.3(重大)危险源清单J5-3

篇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

1.目的对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定出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就此制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3.职责3.1质量环境安全部(QEHS)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工作。3.2各相关部门配合、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工作。3.3管理者代表批准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4.工作程序4.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时机4.1.1公司进行初始状态评审时,要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4.1.2以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12月份管理评审后在设定第二年的的目标前进行。4.1.3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2危险源辨识4.2.1质量环境安全部(QEHS)将“OHS危险源识别表”发放到相关部门。4.2.2各相关部门组织人员从其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中找出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OHS危险源,填写“OHS危险源识别表”并反馈到质量环境安全部(QEHS)。4.2.3对公司共有OHS设施设备、建筑物及其周边地带的危险源辨识,由质量环境安全部(QEHS)进行。4.2.4质量环境安全部(QEHS)对收集回来的“OHS危险源识别表”进行统计和分析,整理出全公司的全公司的“OHS危险源登记表”。4.3风险评价4.3.1质量环境安全部(QEHS)依据“OHS危险源登记表”,将汇总分类后的危险源逐一填入“OHS风险评价表”中,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4.3.2风险级别的确定以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见表1)作为表的列项目,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见表2)作为表的行项目,制成二维表格,在行列的交点上得出风险的级别(见表3)。表1?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严重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后果说明Ⅰ严重伤害出现多人伤亡Ⅱ一般伤害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Ⅲ轻微伤害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表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可能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发生的情况A很可能可能性极大B极少有可能发生C不可能很不可能,以至于可以认为不会发生表3?OHS风险评估分级确定表严重性等级可能性等级轻微伤害(Ⅲ)一般伤害(Ⅱ)严重伤害(Ⅰ)不可能(C)5级4级3级极少(B)4级3级2级很可能(A)3级2级1级4.3.3风险级别的含义表4?风险级别的含义风险级别风险级别的含义1级风险(不可容许风险)事故潜在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已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的风险。2级风险(重大风险)◆事故潜在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或者会造成多人伤亡,但事故发生可能性一般的风险。◆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险程度分级达Ⅲ、Ⅳ级者。3级风险(中度风险)◆虽然导致重大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危险。◆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Ⅰ、Ⅱ级者,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Ⅲ、Ⅳ级者。4级风险(可容许风险)◆具有一定危险性,虽然重伤可能性极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Ⅰ、Ⅱ级者;或粉尘、噪声、高温、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为安全作业,但对职工休息和健康有影响者。5级风险(可忽略风险)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4.3.4重大OHS风险的确定4.3.4.1确定重大OHS风险的确准则①1级、2级、3级、4级风险,要确定为重大OHS风险。②下述情况可直接确定为重大OHS风险:a)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c)曾经发生过事故,至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4.3.4.2重大OHS风险的登记将确定的重大OHS风险登记到“重大OHS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中。4.4风险控制策划4.4.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策划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包括:①用OHS目标和OHS管理方案进行控制。对1级、2级风险,一定要制定OHS目标和OHS管理方案。对3级风险,视情况制定OHS目标和OHS管理方案。②运行控制。对1级、2级、3级、4级风险,要制定运行控制程序,按程序进行管理。③应急控制。对于潜在的紧急风险情况,应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按程序进行管理。4.4.2将重大OHS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填入“重大OHS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中,报OHS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品质与安全部下发至各部门。4.5当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或法规及其他要求更新时,各部门应及时对危险源进行补充辨识,并报质量环境安全部(QEHS)进行风险评价以重新确定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进行风险控制策划。5.支持性文件5.1《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5.2《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管理程序》6.记录6.1?OHS危险源识别表6.2?OHS危险源登记表6.3?OHS风险评价表6.4?重大OHS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