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两道安全标准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工作面两道安全标准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4

1、工作面上、下两道保证巷道设计断面,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安全。无失修巷道。

2、两道支架完整,无断梁折柱,无变形支架,卡缆、螺丝、垫板齐全,无空帮空顶,锚网巷道支护完好,巷道高度不低于1.8m,行人宽度不小于0.7m。巷道内无积水、无浮碴、无杂物、无积尘。

3、材料、设备部件码放整齐并有标志牌。

4、管线、电缆吊挂整齐,标识、编号齐全。

5、巷道内防尘、消防设备、设施安装位置、数量符合有关规定。

6、通讯线路铺设符合相关规定,并确保通讯畅通。

7、运输巷的刮板运输机、皮带运输机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8、轨道运输巷轨道铺设质量符合规定,绞车设备完好,提升钢丝绳、安全设施符合规定。

篇2:安全出口端头支护安全标准

1、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两个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

2、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锚网巷道40m范围)必须加强支护,此范围内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m,行人宽度不得小于0.7m。巷内不得有浮碴、杂物、余料等。

3、工作面上、下端头必须采用特殊支护,支护形式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上下出口超前档,倾斜长度和走向长度符合《作业规程》要求。高度不得小于1.6m,端头支护使用双楔梁专用楔,且不缺楔,顶板瞒严接实。

4、工作面上下端头距两道5米范围内,应各设一个木垛,要求木垛材质良好,四角对线,且打在实底上,用木楔撞足劲,不重楔不重料。木垛上部必须与顶板接实。

5、工作面端头支柱与上下两道超前支柱的间距不得大于0.5m,顶板必须接实,严禁漏顶。

6、端头支护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要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保证工作面出口安全畅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2)要有足够空间为运输机头、机尾的正常运转、维护和操纵设备人员提供条件。供通风、行人、运料的宽度和高度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3)工作面运输机的机头、机尾压柱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7、回采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监测、监控传感器位置合理,监测数值准确,设置断电点、报警点,复电浓度,断电范围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8、开采有自燃发火倾向的煤层时,工作面上下口消防设备、设施、预埋注浆管路等必须符合规定。

篇3: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规范

一、顶板分类

1、坚硬顶板。没有直接顶,或有直接顶也较坚硬,顶板不能自然冒落,悬顶距离达2刀以上,即使采用常规挑顶手段,挑冒顶高度也达不到采高的1.5倍。

2、复合顶板。这种顶板是直接顶较薄易冒落,能随放随冒,冒落高度小于采高的1.5倍,易冒直接顶上部岩层坚硬,采动后易冒直接顶与上部岩层间易离层,拉架后冒落不同步,产生不同步下沉。

3、破碎顶板。这种顶板裂隙发育,煤层采动后顶板暴露时间极短,用现有一般支护手段还来不及支护就冒落,其破碎易冒厚度大于或等于采高的1.5倍。

4、稳定顶板。除上述三种情况外,其余的为稳定顶板。这种顶板能自然冒落,一般不出现悬顶,即使局部出现悬顶,采用常规的挑顶手段能使其冒落充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

1、在综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前,要有地质部门提供的详细地质资料,对工作面的煤层赋存、煤质硬度、煤层倾角、夹石、断层构造、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瓦斯涌出量、瓦斯动力、无煤带、火成岩侵入带及有无炭柱等要全面探明、查清。

2、各矿的矿压观测小组,要加强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逐步摸清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研究液压支架的工作状况,为安全生产和今后支架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3、每个综采队要配备采煤技术人员,负责收集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和有关地质资料,认真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制定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

4、各矿采煤工作面必须建立工作面技术档案。记载地质构造带、围岩变化带、积水区域、掘进和开采影响范围内采空区、老巷等情况,为下分层开采提供支护设计依据。

5、每个采煤工作面,都应根据本煤层和邻近采区的地质和矿压观测等资料,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支护方式,作为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和内容。凡没有矿压观测资料和支护设计的作业规程,不得审批。新投产矿井、新开采煤层应在生产中逐步积累矿压观测资料。

6、矿井应制定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监测及矿压观测预报制度,并认真执行。矿压观测资料的收集处理应及时反馈,指导生产,并定期进行顶板压力预报。

7、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老顶来压、过断层、过破碎带、过老窑、工作面收尾等,必须事先拟定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分管生产的副矿长应组织安全、生产、技术部门人员和区、队长到现场指挥,直至处理完毕为止。

8、采煤工作面在停产或节日放假前必须对工作面加强支护,缩到最小控顶距,防止顶板来压,造成垮冒。

三、初次放顶

1、采煤工作面要编制专门的初次放顶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设计中对炮眼位置、炮眼距离、深度、角度、装药量、放炮方式、放顶步距等都要做具体规定。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挑冒高度不得小于采高的1.5倍。

2、在初次放顶前成立生产矿长为组长,矿、区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初放领导小组的初次放顶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必须跟班现场指挥,直到初次放顶工作结束。

3、初放期间,两个端头必须备足支护材料,防止端头来压。

4、打眼装药过程前后,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防止垮冒伤人。单体支柱架设在煤岩稳定处。

5、液压支架接顶并使之达到初撑力,严格杜绝空顶,防止初次来压后发生冒顶事故。

6、初次放顶期间,两巷出口处及超前支护区内,应严格加强支护,确保安全出口畅通。

四、缓倾斜煤层正常回采顶板管理

1、缓倾斜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顶板管理

(1)缓倾斜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即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后,由于直接顶、老顶抗压强度低,直接顶、老顶随采随落,在回采过程中采用自然跨落法管理老空顶板,充填回采后空间的顶板。

(2)加强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人员科学分析监测数据,掌握工作面推进情况,及时上图,准确预报来压情况。

(3)回采期间加强端头和超前支护,单体柱布设严格按照规程设计执行。

(4)加强液压系统的检修维护,保证支架支撑质量;严格控制采高,保证顶底板平直。

(5)做好工作面防滑工作,调整好工作面伪斜角,防止输送机上蹿下滑。调整时不得连续推机头或机尾,防止挤架、咬架、倒架。

(6)采煤工作面煤层倾角大于20°时,沿工作面倾斜方向要设置防止块煤滚落的防护网,防护网的个数和间距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2、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顶板管理

(1)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必须设专业挑顶小组挑顶,施工人员和钻机台数按作业规程配齐,并有一名队长负责挑顶工作,质量检查人员对挑顶质量要按作业规程检查,挑顶工作未达到作业规程规定标准必须返工。否则,采煤工作面不准前进。

(2)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推广顶板注水软化或深孔松动预裂爆破措施进行弱化处理,放顶煤开采坚硬顶板应在工作面未采动区进行,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报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顶板应做到顶板随采随落,严禁超采区设计规定的采空区大面积悬顶作业。若架后出现大面积的悬顶,要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制定防止顶板突然冒落、气体涌出专项安全措施并进行人工强制放顶。

(3)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第一次放顶步距要适当加大,一般不应小于3米,同时适当降低采高。放顶步距及采高的大小应在初次放顶的专门措施中详细规定。

(4)工作面不得发生倒架现象,出现倒架,及时调正。

(5)如果出现自降立柱必须及时用单体打点柱,报告区队值班人员,并通知泵工及时处理。

(6)对工作面顶板破碎区段,及时背上冷拔丝金属网和半圆木,确保推进中顶板不大面积的垮冒,诱发冒顶事故。

五、两个安全出口顶板管理

1、回采工作面的两个安全出口,其宽度均不小于0.7米,高度不低于1.8米,出口内无杂物,保证通风、行人、运输畅通无阻。

2、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架应与综采支架相配套,两个端头首先推广使用端头液压综采支架,其次选择液压过渡支架与单体铰接梁配套支护。

3、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安全出口的顶板要完好,严禁有空顶、空帮现象。

六、超前支护

1、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加装柱鞋。液压支柱初撑力必须保证达到规定要求。每班应有专人进行检查,作好记录,并纳入工程质量班评估内容。

2、缓倾斜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应沿底板送巷,沿底回采,不留底煤。确保单体液压支柱打在硬底岩石上。

3、“三软”煤层工作面必须有二次注液措施。严禁使用漏液、损坏、失效的液压支柱。

4、推广使用超前液压支架对采煤工作面顺槽进行超前支护。

5、采煤工作面顺槽必须有能对巷道帮、顶离层进行监测的仪器,要有专人定期观察,并记录在案。

七、防止片帮、冒顶

1、液压支架必须接顶。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2、采煤机采煤时必须及时移架。采煤与移架之间的悬顶距离,应根据顶板的具体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超过规定距离或发生冒顶、片帮时,必须停止采煤。支架的初撑力不小于额定值的80%,移完支架后及时伸出护帮梁。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3、当采高在3米以上或片帮严重时,液压支架必须有护帮板,防止片帮伤人。

4、人员在采煤工作面煤壁侧作业(钻孔、检修煤机等)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指派专人对人员施工区域的煤壁侧和顶板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松动岩石、煤块后,再进行有效支护,防止片帮伤人。必要时要加设防护网。

5、采煤工作面必须做到煤壁直、底板平,不留伞沿,采高符合操作规程规定。特殊情况下,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6、在已发生片帮的地段,要停止割煤,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端面维护,防止因片帮增加端面空顶面积而发生冒顶。

7、已发生冒顶处封顶时,要首先处理松动岩石及不安全因素,打好临时支护,然后再进行封顶工作。封顶过程中,班、队长要现场组织指挥。

八、过断层顶板管理

1、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时,要根据两巷和工作面断层顶板情况进行挑顶或卧底,减缓断层处巷道或工作面倾角。

2、如断层面与工作面夹角小暴露面积大,条件允许时调整工作面方向,减少工作面推进时受断层影响的长度。

3、适当降低采高,煤岩壁要浅打眼、少打眼、超前放震动炮或注水软化,结合手刨镐,在支架前方打钢梁,对顶板进行超前支护,减少片帮冒顶现象发生。

4、增加断层处支护强度,加打戗柱、加密锚杆等。

5、过断层期间,工作面断层区域严禁放煤作业。

6、工作面过断层时应注意断层水的透出,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

九、回撤顶板管理

1、回撤工作面支架前,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回撤通道要保证顶板完好,支护有效。锚网支护质量要符合规定。

3、每次撤架前,必须先清理好退路,确保退路畅通无阻。出架过程中,降架工作由支架工完成,其他人员协同作业,同时密切注意观察顶板情况,确认顶板稳定后再将支架一次降到位。及时检查、支护支架撤除后的顶板,为下架支架出架作好准备工作。

4、要边撤架边检查顶板条件,顶板随采随冒的回撤工作面靠近采空区一侧,要补打一排单体,及时加强支护,防止因支护不及时而导致顶板破碎,从而给撤架带来困难。

5、回撤通道内单体支撑点要稳固,防止单体倒下伤人,单体卸压孔要朝向采空区,回收单体时、必须密切注意顶板变化情况。

6、严禁人员在支架倾倒一侧作业、逗留。

7、严禁在无支护情况下作业。

十、地面塌陷坑系管理

1、地面塌陷坑系指由于井下采煤后对应地面发生的塌陷、垮落、裂缝等。

2、当确定某一区域进行回采时,地测站应在井上下对照图上圈定对应地面可能出现的范围,预计塌陷的时间。预计塌陷的范围内如有农田,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应提前搬迁或处理。

3、当井下开始采煤,矿总工程师应指定地测站及其他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定期到可能塌陷的区域查看,并实际记录塌陷发生的时间、范围、深度及周围裂缝范围,并及时通知领导和有关部门。

4、矿生产副矿长指定专人在可能出现塌陷区域的周围、路口设置警示牌。警示牌要有维汉两种文字写清楚前方是“塌陷危险区”字样。

5、地面出现塌陷时,通风部门要及时对塌陷坑进行回填。对裂缝要用推土机压实,并记录回填时间,回填土方量,出现重复塌陷要重复回填。

6、如果用高压水枪射流对塌陷坑回填,至少滞后工作面对应地表100米。井下指定专人观察并记录脱水量。如果有隐患,必须制定防溃浆措施。

7、在年初开春解冻期,要指定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到塌陷区巡视,防止大量雪水、洪水进入塌陷区。

8、经过塌陷区域的供水管路,应定期检修,维修,严防跑水。其他工业和民用废水,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塌陷坑。

9、对已经出现的所有塌陷坑,各矿应认真进行一次清理,并标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注明塌陷时间、范围、深度。

10、各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塌陷区复垦利用规划,协调与环卫、城建部门的关系,控制工业垃圾倾倒的数量和时间,以利安全生产和复垦利用。严禁生活垃圾倒入塌陷坑。

篇4:某煤矿地面集控技术方案

煤矿地面生产系统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他的集中控制十分重要,需要安全、可靠。**煤矿地面生产设备较少,工艺比较简单,因此,我们本着科学、高效、安全、节约的原则设计它的地面生产集中控制系统。通过该集控系统,可以方便的对整个地面生产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测,远程控制设备的开停,监测电流、称重等各种参数,满足现代化矿井追求技术先进,安全生产,加强生产管理的需要。

生产工艺流程

地面生产系统系统的设备主要主要包括101毛煤带式输送机、102毛煤带式输送机、圆振动筛、选矸带式输送机、破碎机、块煤带式输送机、末混煤带式输送机这七台主生产设备,以及除铁器、电动双侧犁式卸料器、电液动扇形闸门、空压机等辅助设备。生产流程如下图:

流程图待修改

101毛煤皮带

102毛煤皮带

圆振动筛

选矸皮带机

末混煤皮带机

破碎机

块煤皮带机

控制方案

1、工作原理

系统使用PLC作为主控单元,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统一采集、处理和记录,对设备的启停实行集中控制。采用自动控制、软手动操作、检修操作三种操作方式相结合的手段,使设备操作更方便,更灵活。同时,将所有设备的保护装置统一纳入该集控系统,实时采集各种保护信号,做出快速反应。并通过上位计算机组态软件实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对各种数据进行显示、记录和打印,真正实现了地面生产系统的集中监视、控制,使生产更合理、更科学,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系统网络图如下:

2、系统组成

地面生产集控系统主要由集中操作台、PLC控制柜、上位工控计算机、组态王软件、通讯单元、皮带机保护装置及电流等模拟量传感器组成。

(1)下位机采用德国西门子S7-300PLC,功能强、可靠性高、使用灵活方便,适应煤矿这种粉尘大、噪声高、震动强、干扰强的场合。PLC负责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统一采集、处理和记录,对设备的启停实行集中控制。同时,实时采集各种保护信号,做出快速反应。

(2)上位机使用两台研华工控机,一台操作员站,一台工程师站,双机热备。用亚控组态王6.5组态软件完成主画面与分画面的设计,包括系统模拟图、运行状态监视(启、停)、操作信息界面、故障报警界面、模拟量曲线界面、累计报表等。

(3)上位计算机与下位机PLC采用Profibus总线通讯,实现分布式控制。Profibus总线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开放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安装、调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这种网络体系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扩展性非常强,从而为实现地面生产系统的综合自动化和现场设备智能化提供保证。同时,PLC上位机可作为矿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网,通过交换机与矿井整个网络系统的互连,共享信息资源。

(4)就地控制箱可以就地操作设备的起停,部分设备的就地操作箱安装有声光告警装置,实现开机前的声光预警。系统设置急停功能,以防有故障发生时发生危险。

(5)采用电流互感器与电流变送器,由上位机实时监测破碎机等大功率设备的工作电流,以便掌握主要设备的负荷及运转情况。

(6)煤仓采用雷达料位计实时监测煤位,并同时上传给地面PLC主站,在上位机中实时显示当前煤位状况。

3、系统的主要监控设备

根据地面生产工艺有关技术要求,结合煤矿实际情况与以往的设计经验,本方案将对下列主运输设备以及辅助设备进行监控:

?

序号

名称

编号

功率(KW)

单位

数?量

监?控?内?容

1

101毛煤带式输送机

22

1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电流监测

2

102毛煤带式输送机

45

1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电流监测

3

圆振动筛

11

1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

4

选矸带式输送机

4

1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

5

双齿辊破碎机

75

1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电流监测

6

块煤带式输送机

15

1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

7

末混煤带式输送机

37

1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电流监测

8

电动双侧犁式卸料器

1.5

8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

9

电液动扇形闸门

2.2

1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

10

除铁器

3

1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

11

电热式硫化器

5.75

3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

12

空压机

7.5

1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

13

脉冲袋式除尘器

7.5

1

设备的起、停及运转信息

14

4、控制功能描述

**煤矿地面生产集控系统的操作分为上位机集中操作与就地检修操作二种方式:

(1)集中操作方式

集中操作方式由上位机操作。各设备的控制顺序依生产工艺要求,按逆煤流方向顺序启车,顺煤流方向依次延时停车原则进行控制。集中操作又包括三种方式:集控自动、集控联锁、集控单机。其具体含义解释如下表:

?集控操作方式功能一览表

序号

控?制方式

控制?性?能?描?述

1

集控自动

上位机选择集控自动方式,通过集控起动按钮、集控停止按钮按被控设备一工艺流程逆煤流开车、顺煤流停车顺序自动控制设备的启停,启停时间按工艺要求由PLC设定。

2

集控联锁

上位机选择集控联锁方式,各被控设备的起停有相应的闭锁关系,操作通过集中操作台相应启、停按钮完成,操作时间间隔由操作员掌握。

3

集控单机

上位机选择集控单机方式,操作员通过上位机相应按钮可实现“一对一”启停设备,设备之间无闭锁关系,方便单机启停。

集控方式下,控制系统对其自身及被控设备等的任一异常状况都应有相应的报警信息。

(2)就地检修操作方式

就地操作方式由现场就地控制箱实现,就地操作箱上安装有就地控制按钮与控制方式转换开关,实现就地操作。

(3)控制系统的启车信号

采用控制台与各生产岗位应答制,即在集控启车前由控制台向各岗位发出启车信号,待各岗位巡检人员应答后,方可由集控台司机发出启车命令。

(4)集控工作时的急停

系统在集控工作状态下出现紧急事故时,可点击上位机中的急停按钮,即可迅速可靠的实现系统的立即停车,并发出告警。

(5)皮带机保护装置动作时的停机

当皮带机保护装置发生动作,立即停止相应设备及其以上设备,并在上位机显示报警状态。

5、系统硬件设计选型

本方案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设计,所有设备及附属部件都成熟、可靠,适应煤矿使用。本系统涉及的零部件,严格遵循质量可靠,性能优良,尽最大限度的保证较高性能价格比的原则设计、选型,以保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系统主要元器件一览表如下: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65⊥

集中操作台

750*1800*900

1

非标

⊥65⊥

PLC控制柜

2200*800*600

1

⊥6

PLC

S7-300

1

德国西门子原装

⊥6();?>5⊥

通讯单元

模块及通讯电缆

1

德国西门子原装

⊥65⊥

组态软件

组态王6.5

2

6

工控机

研华IPC-610

2

7

液晶显示器

三星T26026英寸

2

8

针式打印机

EPSON1600k3h

1

9

激光打印机

HPLaserJet5200L*

1

10

UPS

APCSUA3000RMIU

1

11

就地箱

JD*-1

10

带声光报警

12

就地箱

JD*-2

8

不带声光报警

13

椅子

电脑椅

2

低压配电

地面生产集控系统配备3台GGD型低压配电柜,分别为:GGD-1、GGD-2、GGD-3。

配电柜GGD-1驱动101毛煤带式输送机、102毛煤带式输送机、圆振动筛、选矸带式输送机、块煤带式输送机、末混煤带式输送机。

配电柜GGD-2驱动破碎机。

配电柜GGD-3驱动电动双侧犁式卸料器、电液动扇形闸门以及除铁器等设备。

配电柜参数如下: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65⊥

1#低压配电柜

2200*800*600

1

采用施耐德器件

⊥65⊥

2#低压配电柜

2200*800*600

1

采用施耐德器件

⊥6

3#低压配电柜

2200*800*600

1

采用施耐德器件

五、设备安装及调试

设备出厂前,在本公司须进行模拟试验,满足要求后运至现场安装,安装时本方免费指导系统安装,免费进行操作人员技术培训,直到顺利投入使用。

六、技术保证及服务

我方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多年来一直从事煤矿、热电、化工及其它行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自控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现场维修人员具有较强的解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满足现场设备安全运转的需要。

系统运转一年内,非人为故障我方将免费对系统进行维护。使用时出现故障,我方将于2小时内给予答复,并在24小时内派人赶到现场进行处理;超过保修期限,我方将长期跟踪设备(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优先保证系统的备件供应,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

七、设备包装及运输

我方提供的设备部件,均遵照有关企业标准和有关设备包装技术要求进行。箱内设备采取防雨,防潮,防振动措施,以适应远途路上运输。

篇5:阳煤集团监控系统机电方面要求

第一条出现下列四种情况之一者(包括安全火花型电气元件)均为电缆不合格接头,均属电气安全隐患点:

鸡爪子

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

电缆(包括通讯、照明、信号、控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

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和不灌注绝缘充添物或充添不严密、露出芯线的接头。

1、羊尾巴

电缆末端不接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气元件)2米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属于羊尾巴。

2、明接头

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导体或明火操作者,开关手把在零位,开关负荷侧带电者均属于明接头。

3、破口

橡套电缆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露出屏蔽层者。(加强层除外)

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20毫米,或沿周长三分之一以上者。

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隔爆面有锈迹,用棉丝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隔爆面有锈迹,用棉丝擦后只留有云影,不算锈蚀,也不为失爆,但在井上修理设备时不允许有云影,否则为失爆。云影:一擦掉锈迹后留有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者。在15、25、40……mm宽的隔爆结合面上的小针孔,在一平方厘米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每个孔直径不超过1毫米,深度不超过1毫米,在10毫米宽的隔爆面上不的超过2个否则为失爆。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的超过0.5毫米,其伤痕的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的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毫米,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小于相应规定的接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隔爆面上不允许涂有油漆和机械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隔爆面应涂以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可以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面脱落后属于失爆,涂油应在防爆面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好(如磷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的1/5并涂有防锈油可以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隔爆腔盖门紧固用的螺栓,弹簧,齐全紧固,否则为失爆。防爆壳变形长度超过50毫米,凸凹深度超过3毫米为失爆,整形后低于此标准为合格防爆壳内、外有锈皮脱落为失爆,油漆脱落,锈蚀严重为不完好。密封圈需用邵尔氏硬度45—55度的橡胶制造,否则为失爆,密封圈的分层侧立向里否则为不完好。密封圈尺寸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如有一项达不到均为失爆。第十四条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符合上表规定,否则为失爆。

密封圈内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下表mm

密封圈外径Dmm

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

D≤20

≤1.0

20

≤1.5

D>60

≤2.0

4mm2及以下电缆内径应不大于电缆外径。否则为失爆。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但必须大于4mm(70mm2的橡套电缆列外),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和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体。否则为失爆。密封圈刀削后应整齐圆滑,不得出现锯齿状,锯齿直径差大于2mm(包括2mm)为失爆,小于2mm为不完好。不用的接线咀要分别用密封圈和挡板金属时应装在挡板外面,否则为失爆。螺旋式线咀如上金属圈时应装在挡板外面,否则为失爆。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间差应不大于2mm,厚度符合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附表。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的镀锌钢板。金属圈外径与进线内径差应符合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附表,厚度应不小于公称尺寸1毫米,否则均为失爆。线咀压紧要有余量,余量不小于1毫米,否则为失爆,线咀应平行压紧,两压紧螺丝入扣差应不大于5毫米,否则为不完好。当线咀已全部压紧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只能用一厚度适当,不开口的金属圈来调整,不得充填其他杂物(包括再加密封圈等),金属圈的内外径应与喇叭咀伸入器壁规格一致,螺旋式线咀也只限安一个金属圈,否则均为失爆。卡兰式进线咀以压紧胶圈后一般用单手半搬动喇叭上下左右晃动时喇叭无明显晃动为准。螺旋式接线咀最少齿合扣数不得低于6扣,拧紧程度一般用单手正向用力拧紧为合格否则为失爆。凡有电缆压线板的电器引入引出电缆必须用压线板压紧。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线咀压紧应有余量,线咀与密封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压叠式线咀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电缆未压紧或压扁超过电缆直径10%的现象均为失爆。紧固件应齐全、完整、可靠,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其规格应求一致,螺杆裸露部分一般不得超过三扣,否则本设备为不完好,凡用螺栓连接紧固的部件,期间夹有弹性物者(如密封圈和箱套电缆)以不再加弹簧垫圈为合格。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者为失爆,紧固螺钉伸入螺孔(铸钢长度不小于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时,则螺钉必须拧满螺孔,否则均为失爆。隔爆接合面的紧固螺栓应加弹簧垫圈其规格应与螺栓保持一致。紧固程度应以将其压平为合格。螺栓松动,无弹簧垫圈(或背帽)或弹簧垫不合格均为失爆。电缆护套伸入器壁长度为5—15毫米,否则为失爆,如果电缆穿不进时,可将伸入器部分锉细,但和密封圈内径接触部分不得锉细,否则均为失爆。接线应整齐,不扭弯,紧固导电良好,无毛利。卡爪(或平垫圈)弹簧垫齐(使用线鼻子可不用平垫圈),接线后卡爪(或平垫圈)不压绝缘胶皮,芯线裸露距卡爪或平垫圈)不大于10毫米出现以上之一与规定违反者为不完好。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和附属元件必须齐全完整、可靠。损坏拆除或失效均属不完好。防爆设备任一腔体内严禁存放任何物体否则为失爆。(单指存放)。隔爆结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否则为失爆。用螺栓紧固的隔爆结合面,其紧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动为合格。否则为失爆。观查孔胶封有机玻璃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否则为失爆。隔爆型电器设备在额定电压的条件下改变原厂家设计但未经国家防爆检验部门检验发证在井下现场使用者计为失爆。接线柱的绝缘台,接线座,有裂隙接线座,绝缘台晃动,接线柱在绝缘台上能转动均属于失爆。防爆外壳无开焊,无裂纹,否则为失爆。井下电工应配备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必须严格执行测瓦斯后停电、接地和放电的安全作业程序,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对于防爆型电气设备(包括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无论在矿井井下任何地方安装使用均应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维护。地面选煤厂(特别是原煤系统)电气设备也应安装防爆型电气设备,并应按防爆要求,保护维护。对于进口设备虽不符和我国标准,但经上级有关部门特许后,仍能保持其设备原性能者,检查中不按失爆论处。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