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3

1动臂举升缓慢,无力或无动作

ZL50型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调定压力为15.7MPa,动臂提升时间小于8.5s,铲斗前倾时间小于2.28s。造成动臂动作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油压偏低。在测压点接表,系统憋压,可直接测出其实际工作压力。如果系统压力偏低,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总安全阀的调定压力偏低如果总压力阀的调定压力偏低,正确的调整方法是在分配阀测压点外接压力表,使发动机转速在1800r/min左右,铲斗阀杆处于中位,动臂缸升至极限,使系统憋压。此时调整总安全阀的调整螺钉,当压力表显示为15.7MPa时,调压完毕。

(2)分配阀有内漏分配阀内泄漏主要原因有:总安全阀的主阀芯被卡死,阀杆与阀体的配合间隙太大,调压弹簧损坏,阀内密封件损坏或阀体有砂眼等。拆检总安全阀的锥阀是否被卡住并清洗:检查阀杆和阀体的配合间隙,正常的配合间隙应在0.005~0.012mm之间,覆盖间隙超差,应镀铬配磨;检查压力弹簧,看阀内密封件是否有损坏;检查阀体是否有砂眼等铸造缺陷。

(3)动臂液压缸活塞密封环损坏造成内漏当动臂缸活塞收到底后,拆下无杆腔油管,使动臂缸有杆腔继续充油。若无杆腔油口有大量工作油泄出,则说明活塞密封环已损坏,应立即更换(正常泄漏量<30mL/min)。

(4)齿轮泵内部磨损严重,造成内漏分别拆检齿轮泵端面间隙,齿轮啮合间隙,齿轮与泵体的径向间隙及齿轮泵内部密封件是否正常。液压油内有杂质,是造成齿轮泵侧板研损的主要原因。

(5)工作装置系统的液压油粘度适宜粘度为(20~40)*10-6m2/s。粘度太大直接影响齿轮泵工作效率和泵、阀的内部润滑,使动臂的动作迟缓。吸油管路和滤油器堵塞,同样会使系统压力下降,造成动臂举升缓慢、无力。

2铲斗翻转无力或无动作

(1)如果总安全阀调定压力偏低、分配阀有内泄或齿轮泵内部磨损严重,那麽动臂和铲斗都存在动作迟缓等情况,应检查各部件,并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排除故障时,可参考动臂故障的(1)~(5)条排除方法。

(2)如果动臂工作情况正常,只有铲斗工作时存在异常情况,那么应先检查翻斗缸的两个过载阀的调定压力是否正常(翻斗缸无杆腔过载阀的调定压力是17.5MPa,有杆腔过载阀的调定压力是10MPa)。

正确的检测方法是:在测压点接表,将翻斗操纵阀杆置于中位,使动臂举升或下降,当连杆过死点时,翻斗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建立压力。翻斗缸的活塞产生动作时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即是过载阀的调定压力(过载阀的调定压力出厂时已调好)。

如果过载阀显示的压力偏低,用户应按下述(3)、(4)条找原因。

(3)翻斗缸过载阀的主阀芯有可能被杂质卡死,造成过载阀处于开启状态,应检查并清洗。同时应检查密封件、弹簧是否损坏,检查阀杆与阀体配合间隙是否正常(正常的配合间隙为0.005~0.012mm)。

(4)翻斗缸活塞的密封环可能损坏,检查时可参考动臂缸活塞密封的检查方法。

用户在使用装载机时,应首先掌握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这样,保养和维修就得心应手了。

篇2:装载机行走故障排除措施

一台ZL30E型装载机夜间作业时,突然所有挡位换挡压力都太低而不能行走,空挡时换挡压力则波动剧烈;休息一段时间后故障自动消除,工作一段时间后故障又再次出现。

由于该机变速器投入使用仅2个多月,各挡离合器同时内泄的可能性很小,空挡时压力剧烈波动,说明变矩器主调压阀压力不稳或者是从变矩器来的油量不足。此时油量不足说明行走泵供油量不足,原因很可能是泵吸油不足或已损坏。

首先,检查了行走泵吸油滤网。卸下滤网后,发现滤网表面沾有大量的铝粉末,使行走泵吸油不足,而行走泵的供油不足又导致了换挡压力过低,最终引起装载机不能行走,据操作手反映,该机一直油温较高、牵引力不大。鉴于油温较高的液力传动油中含有大量的铝粉末现象,我们推断变矩器的泵轮和涡轮可能有问题。

拆开变矩器与发动机的连接螺栓,吊出变矩器并拆检,发现固定涡轮的螺栓已松动,造成涡轮轴向窜动。拆下涡轮后,发现紧定泵轮和导轮的螺母也松动了,这也能造成泵轮和导轮的轴向窜动;同时,发现泵轮和涡轮的端面已被磨成鱼鳞状。修复时,我们先将泵轮及导轮端面磨平,紧好泵轮和导轮的螺母,清洗干净泵轮和导轮及涡轮轴等零件;用车床将涡轮沿轴向车去1.5mm,锐解倒钝;清洗干净各零件后装上涡轮,并紧固涡轮螺栓;调整好泵轮和涡轮之间的间隙;将变速器壳体、行走泵吸油滤网及壳体、回油滤油器进行彻底清洗。然后,将所有的零部件按要求装好并试机,此时各挡位油压正常、牵引力较修理以前增加许多、油温也正常,说明故障被排除。

篇3:PY180型平地机液压系统保养与维护措施

中外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Y180型平地机,采用液压传动,以其运动传递平稳、均匀易于获得很大的力和力矩,单位功率质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反应灵敏、元件寿命长等优点赢得了广大市场。但是,由于其使用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会经常出现故障。据资料显示,平地机液压系统故障有75%是由于液压油受到污染造成的,20%是由于对液压油的选择不当造成的。因此对液压油合理选用以及正确维护是发挥平地机工作性能及经济性能,延长液压系统及其元件使用寿命的前提。我公司1998年购置两台PY180型平地机,现就平时积累的液压系统维护的经验与大家交流。

1对液压油性能的要求

在液压传动中,液压油既是传递动力的介质,又是润滑剂,在部分元件中又起密封作用,系统中的热量也是通过油液扩散出去的,因此又起到散热作用。因此,为保证液压系统可靠、有效、经济地工作,液压油必须保证以下几点要求:

1)适当的粘度。粘度是表示油液流动时分子间磨擦阻力的大小。粘度过大时油液流动时阻力大,能量损失大,系统效率降低。此外,主机空载损失加大,温升快且工作温度高,在主泵吸油端易出现“空穴”现象。粘度过小时则不能保证液压元件良好的润滑条件,加剧元件的磨损,泄漏增加,液压系统效率也要降低。

2)良好的粘温特性。粘温特性是指油液粘度升降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通常用粘度指数表示。粘度指数越大,液压系统工作中油液粘度随温度升高下降越小,从而使液压系统的内漏不致过大。粘度指数一般不得低于90。

3)良好的抗磨性及润滑性。目的是为了降低机械磨擦,保证在不同的压力、速度和温度等条件下都有足够的油膜强度。

4)较高的化学反应稳定性能,不易氧化和变质。实践证明,油温每升高10℃,其化学反应速度提高约一倍。抗氧化安定性好的液压油长时间使用不易发生氧化变质,可以保证液压油的正常循环。

5)质量应纯净,应尽量减少机械杂质、水分和灰尘等的含量。

6)对密封件的影响要小。

7)抗乳化性要好,不易引起泡沫。抗乳化性是指油液中混入了水并经搅动后不成为乳化液、水从其中分离出来的能力。抗泡沫性是指油液中混入空气并经搅动后不生成乳状液、气泡从油中分离出来的能力。混入水或空气后降低了液压油的容积模数,可压缩性增大,液压元件动作迟缓,并易产生冲击和振动。

8)防锈性能好。液压油覆盖在零件表面,避免其被氧化锈蚀。

9)抗剪力安定性好。为改善油液的粘度指数,油液中往往加入聚甲基丙烯酯,聚异丁烯等高分子聚合物,这些物质分子链较长,油液流经液压元件的狭缝时受到很大的剪切作用,往往会使分子断链,油液粘温特性下降。

10)燃点、闪点应满足环境温度,挥发性要小,以确保液压油使用安全。

此外,平地机液压油的选择还应考虑其使用环境和地区的不同,冬季和夏季用油也有不同,应严格按照厂家推荐液压油品牌和型号用油。

2液压油的污染原因及危害

2.1污染物的来源

1)新油中的污染物。虽然液压油是在比较清洁的环境条件下提炼加工而成的,但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受到管道、油桶和储油罐的污染,油液中会混入一些灰尘、砂土、铁锈、水分和其它液体等。

2)元件和系统中残留的污染物。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在加工、装配和清洗过程中会由于清理工作进行得不彻底而残留一些污染物。

3)外界侵入污染物。液压元件以及机械工作过程中,由于油箱密封不完善,元件密封和防护装置损坏等原因,由系统外部侵入些污染物,如灰尘、砂土、水分等。

4)液压系统内部生成的污染物。液压系统在工作中自身会生成一些固态颗粒污染物,其中既有液压元件磨损和腐蚀而产生的金属颗粒或橡胶粉末,又有油液氧化产生的污染物等。

2.2液压油污染的危害

1)污染物常使节流阀和压力阻尼孔时堵时通,甚至将阀芯卡住,引起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和速度不时变化,影响其正常工作。

2)加速液压泵及马达、阀组的磨损,引起内泄漏量的增加。

3)混入液压油中的水分腐蚀金属,并加速液压油老化变质。

4)混入液压油中的空气会引起噪声、振动、爬行、气蚀和冲击现象,从而恶化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

3液压油的维护

3.1防止油液污染

平地机所用的各种泵、阀类元件中,相对运动件间的配合间隙及工作表面均较小,液压元件中还有不少阻尼孔和缝隙式控制阀口等,若油液中混入污物,就会发生阻塞现象,甚至划伤配合表面,增加泄漏,甚至卡住阀芯,造成元件动作失灵。因此保持油液清洁是液压系统维护的关键。

1)液压油必须经过严格的过滤,向液压油箱中注油时,应通过120目以上的滤油器。

2)定期检查油液的清洁度,并根据工作情况定期更换,更换时应尽可能的把液压系统内存的40L左右的油液排出。其中,使用系统外循环的方法可操作性比较强。其方法是,先把油箱、散热器中的废油放掉,然后加注新油。把进入到油箱中的回油管拆下,启动发动机,使废油从回油管中完全流出后便可。特别强调的是应及时观察油箱内油面的变化,应保证油面的安全高度。换用新油时应同时更换滤清器的滤芯。

3)液压元件不要轻易拆卸,如必须拆卸时应将零件用煤油或柴油清洗后放在干净的地方,避免重新装配时杂质的混入。

3.2防止空气进入

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气,压力低时会从油中逸出,产生气泡,形成空穴现象。

3.3防止水分进入

采取过滤、油水分离等措施,以避免水分混入油液而乳化。

3.4防止油温过高

平地机液压油的工作温度一般在60~80℃的范围内较好,油温太高会导致油液粘度下降,油泵容积效率降低,润滑膜变薄,增加机械磨损,密封件老化变质,丧失密封性能。

3.5定期检测液压系统

要定期检测液压系统各检测点压力,防止液压系统长期在不正常压力下工作,也可以减少液压系统磨损并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

篇4:ZL100型装载机液压转向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一台ZL100型装载机发动机低速时转向反应缓慢,特别是急转弯时更明显,当加大发动机油门、提高转速时,上述现象消失。

询问操作手,了解近期除了日常保养,液压系统没做调整维修。现场观察,没发现机械铰接部位有变形、松旷、裂纹现象,转向器、转向泵、转向缸等也没有漏油现象。打开油箱检查液压油,液位正常,油质良好。试车也没听到泵的吸空噪声及异响。

在没有详细分析之前对液压系统元件盲目拆卸、调整是决不允许的。我们采用逻辑分析故障诊断法,首先在弄清液压系统的传动原理、结构特点、各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系统中的有关参数及实际液压系统布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故障特点,用推理的方法合乎逻辑地分析、判断,有目的、有方向的缩小可疑范围,排除可能的故障原因,确定故障区域,直至某个元件,最后加以排除。

找来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分析(见图1)。依据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负载的大小决定了系统的压力,负载的运动速度仅与流量有关而与压力无关。液压转向沉重,是由于压力不足,而转向慢是由于流量不够。

1-转向液压泵;2-辅助供油泵;4-流量转换阀;5-溢流阀;6-转向阀;7-单向节流阀;8-转向液压缸

图1液压系统

根据经验,液压系统出现转向沉重,多数是由于溢流阀调定压力低或转向泵、转向器、转向缸等内漏引起。由于内漏使压力达不到额定值或压力建立迟缓,由于内漏使流量减小,表现为空负载或轻负载时转向轻,重负载时沉重,或慢转时轻、快转时沉。而此时的故障现象与以往不同。我们在工作缸的两接头处分别接一压力表,重新试车。在轻重不同负载下,发动机低速与高速时快打比慢打方向压力表值略高一点。由此作出判断,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发动机低速时流量小引起的。我们拆卸流量转换阀组,发现阀芯密封性能下降、弹簧弹力不够。

流量转换阀(见图2)的作用是,发动机转速低时由于转向泵和辅助泵流量小,流经固定节流孔产生的压差小,不足以使阀克服弹簧力而移动,阀芯位于左端,辅助泵和转向泵的油全部流入转向油路;发动机中速时通过两节孔流量增加,压差增大,使阀芯克服弹簧力略向右移,辅助泵的油液分为两部分流入转向和工作装置;发动机转速继续增高,节流孔压差进一步增大,使阀芯在右端极限位置,隔断辅助泵流向转向油路,辅助泵全部流入工作油路。弹簧变软,使发动机低速时辅助泵只向工作油路供油,从而使转向油路流量小,转向反应迟缓。

1-转向泵;2-辅助泵;3-工作泵;4-阀组;5-阀芯;6,7-单向阀;8,9-节流孔

图2流量转换阀

更换弹簧后重新试车,故障消失。

由此可见,排除故障要正确判断故障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篇5:POTAIN型塔机顶升液压系统正确使用维护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法国POTAIN公司的塔机技术至今,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大型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加,市场对大型塔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POTAIN技术的塔机应用的越来越普遍了,特别是它的液压顶升技术,不仅应用于POTAIN技术的塔机,国内自行设计的大吨位QTZ型塔机上也广泛使用。POTAIN型液压顶升系统相对于国内TQY型来说其原理较为复杂,工作压力也较高(40MPa),同时该机构在塔机顶升过程的工况决定其能否安全工作与顶升作业的安全性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使用该类型的液压系统时必须正确使用和维护。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在此对该类型的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浅加论述,已供同行们借鉴和参考。

1液压系统的原理以及组成

1.1液压原理图

1.2工作原理:

通过电机带动高压泵,将电能转换成液压能,通过换向阀等控制元件驱动执行机构棗液压缸转换成机械能驱动负载,使塔帽上升或下降,增加或减少标准节,完成工作循环。

1.2.1液压系统卸荷状态

换向阀处于中位“H”位置,油液经滤油器进入油泵,再到换向阀中间位置P→0回到油箱,该系统处于卸荷状态。(注:由于换向阀采用的是“H”机能,所以此时如出油口未闭合会有油液流出)。

1.2.2油缸顶升状态

手动换向阀处于(左位)上升位置,高压油P通过手动换向阀左位,经过HP口进入高压软管再进入油缸,推开液压油缸缸底插装的液控阀进入油缸无杆腔推动油缸活塞杆伸出,实现塔机塔帽的顶升。此状态系统压力由溢流阀7调定,系统的安全压力由安全阀5确定。上述两种压力出厂前已根据不同系统的额定压力调定好,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允许随意进行调整。油缸的顶升速度由油泵规格确定,它限定了油缸的最大顶升速度。

回油:油缸有杆腔油液经BP高压软管→内控式平衡阀→换向阀→油箱

1.2.3油缸下降状态

手动换向阀处于(右位)下降位置。高压油P经换向阀右位,经过内控式平衡阀的单向阀→BP高压软管进入油缸小腔(有杆腔),压力由溢流阀9确定(出厂时已调定)。

控制油BP→油缸液控单向阀打开。油缸下降速度可由节流阀调节。

回油:油缸无杆腔油液→油缸节流阀、液控单向阀→HP→换向阀→油箱

2液压系统的安装

2.1首先旋开空气滤清器加入经过过滤精度8um以下的液压油注至油位窗上限为止,方可启动电动机(注意电机旋向必须与标示旋向一致)

2.2系统管路连接:首先检查高压胶管口,以及泵站接头处、油缸油口处的清洁度,如清洁度达不到要求必须清洗干净。再将泵站上油口(HP、BP)与油缸油口(HP、BP)分别一一对应用高压胶管连接起来(即HP对HP口,BP对BP口),拧紧接头,绝不允许接错,以免发生危险。

2.3液压油缸的排气:为便于本液压系统配套油缸的排气,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设有排气螺塞。但必须注意:液压油缸的排气必须在油缸空载状态下(即扁担梁不放在标准节支撑脚上)进行,否则会发生危险。

(1)液压油缸有杆腔的排气:启动油泵,换向阀换向手柄换向至HP油路,将液压油缸活塞杆全伸出到位后拧松放气螺塞(油缸有杆腔放气螺塞在油缸外置油管缸底方向的顶端),进行排气。排气完毕后请将排气螺塞拧紧。

(2)液压油缸无杆腔的排气:启动油泵,换向阀换向手柄换向至BP油路,将液压油缸活塞杆全回收到位后拧松放气螺塞(油缸无杆腔放气螺塞在油缸缸底上,外面有一个内六方螺塞,须现将该螺塞拧下才可拧动放气螺塞),进行排气。排气完毕后请将排气螺塞拧紧。

注意:

a.排气螺塞拧松一圈即可排气,不允许将放气螺塞全部拧出。

b.上述排气过程可重复几次,直到液压油缸内的空气排尽为止。

c.为防止排气时油液喷溅,排气时应用非金属物遮盖排气口。

d.排气时换向阀换向不要换向。

2.4电器连接:将电器箱打开(即磁力启动器)按标示要求对接电路线,点动启动电机,观察电机旋向是否正确,电机旋向必须与电机罩上标示的电机旋向一致(右旋)。

3液压系统的操作、使用

3.1操作前应检查油缸与塔机连接是否正确可靠,螺栓是否拧紧、销子是否固紧。检查塔机有关部件是否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3.2检查泵站上油管接头、油口接头是否松动,手动换向阀是否处于中间位置,空气滤清器盖是否拧紧。

3.3检查泵站油箱内的油液是否处于油箱上限即应处于上油窗中间位置以上。

3.4在首次启动液压泵时,应将手动换向阀置于中间位置(使液压系统处于卸荷状态),然后点动启动电机,重复点动几次,确定电机旋向无误,系统无异常现象(震动和噪音)时方可正式启动。

3.5顶升缸上升操作(塔帽顶升):启动电机,电机运行正常后,提拉手动换向阀换向手柄(即换向阀阀杆处于左位),HP口进油,油液打开单向阀进入油缸大腔(无杆腔),将油缸活塞杆推出,缸筒相对上升带动塔帽上升。(此运动的速度是由系统的额定流量决定的,不可调节)

3.6顶升油缸下降操作(塔帽下降):启动电机,电机运行正常后,压下手动换向阀换向手柄(既换向阀阀杆处于右位),BP口进油,油液打开内控式平衡阀的单向阀进入油缸小腔(有杆腔),将油缸活塞杆回缩,缸筒相对带动塔帽下降。此运动速度在安全范围内可通过调节油缸缸底上的插装节流阀调定(详见插装阀的调节一项)。

4液压系统的调节

4.1插装式节流阀的调节方法(油缸活塞杆回收速度的调节):旋下油缸缸底插装式节流阀的螺盖,松开防松螺母,将调节螺杆向里或向外旋转(注:每次调节以旋转1/4圈为好,向里旋重载下降速度减小,向外旋重载下降速度加快),压下手动换向阀换向手柄(即换向阀阀杆处于左位),BP口进油,观察塔帽或油缸重载下降速度,如不合适,请再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合适为止。待重载下降速度满意后请锁紧防松螺母,重新装好螺盖。

注意:上述速度的调节都必须在空载状态下进行,即使手动换向阀处在中间位置,电机停转。

4.2溢流阀的调节:若在系统额定工作压力下,液压系统输出力不能满足塔帽正常顶升、下降,则在有关专业人员指导下,在系统配置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调节溢流阀,以提高系统工作压力,增大系统输出力。具体调节方法如下:

4.2.1高压溢流阀的调节:本液压系统主油路上设置了两个溢流阀,一个称为安全阀,它限定系统的最高压力,起安全作用。一个称为高压溢流阀,它决定了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在系统出厂时按标准规定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比高压溢流阀(额定工作压力)的调定压力高4MPa。在系统顶升力不够时同时调节这两个阀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压力。

调节步骤:

(1)拧松高压溢流阀的锁紧螺母,启动电机,提拉换向阀换向手柄(即换向阀阀杆处于左位),HP口进油,油缸顶升,缓慢的拧紧溢流阀调节杆,观察油缸顶升情况,至顶升速度正常为止,此时压力表显示值为系统的实际工作压力,压力稳定后请记录该压力值。

(2)停机后将溢流阀全部拧紧,打开泵站油箱盖,拧松安全阀的锁紧螺母,启动电机,根据刚才的压力值,调定安全阀的压力值(比记录的压力值高4MPa)。拧紧安全阀的锁紧螺母。

(3)合好泵站油箱盖,按记录的压力值调定高压溢流阀的压力并拧紧溢流阀的锁紧螺母。

说明:溢流阀的溢流范围为2~3MPa,所以系统的实际工作压力应比系统的额定压力低2~3MPa为宜,否则会影响系统的顶升速度且发热较快。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