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员安全防范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点检员安全防范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9

(一)点检前的安全要求

1、点检员在点检前,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摸底和分析,认真检查工作区域的不安全因素,做到心中有数。

2、作业人员必须要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用具,对防护用品、用具的安全性能要进行检查确认;高压绝缘用具还必须检查其耐压试验周期,确定是否有效;保证作业中安全。

3、严格实行安全互保制度。一个人点检时必须要当班班长指定一名操作人员同行组成互保对子;二人进行点检时,其中一人要把监护另外一人作为工作的第一位;三人以上点检时,必须指定专门的现场监护人。

4、工器具必须放入皮夹或工具袋内,以防在高空作业时工器具坠落伤人。

5、点检前,必须先对所触摸的部位进行验电;有漏电现象发生时,经专业人员处理恢复正常后才能进行点检作业。

(二)点检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作业方法、作业程序进行

1、在点检传动带、开式齿轮、砂轮、电锯、接近于地面的联轴节、转轴、皮带轮和飞轮等危险部位时,要注意站立的位置、姿态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2、严禁点检作业人员从旋转设备或旋转机构的上方跨越。

3、检查压延机、冲压机等压力机械的施压部件时,要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4、点检起重机等运动设备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指定安全的位置,不能随便走动,要绝对做到“车(设备)动人不动,人动车(设备)不动”。并由经过专门训练并考试合格的专职人员驾驶。

5、天车、绝缘吊、双梁吊大车行走时严禁爬上小车顶部,以防被厂房顶部桁架撞伤,确实需要到小车顶部检查时,必须先将大车总电源开关断开。如果站在大车端梁上,必须扶好并防止被厂房水泥墙挤伤。

6、对机器设备和工具进行检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出现危险、不安全因素的工作场所,要设立安全标志和明显的警告牌。

7、位于高度超过2米的工作点,应按登高作业安全要求,穿戴好必要的个人安全用品和用具。

8、确认点检的电气设备设有的可熔保险器或者自动开,需要接触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先确认是否带电,是否采取了保护性接地或者接零的措施。

9、检查用的手持灯具,其电压不能超过36伏特,在金属容器内或者潮湿场所不能超过12伏特。

10、在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者粉尘的工作场所进行点检时,要使用防爆型的点检设备。

11、点检电气设备时必须与运行值班(管理)人员协同进行。

12、点检低压配时需要操作人员或者维修人员协同进行。

13、在散放易燃、易爆物质的工作场所点检作业,要严禁烟火。

14、在发生强烈噪音或散发毒性、刺激性、感染性物质或者大量粉尘等职业危害的场所作业时,必须按要求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15、在接触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并且有烧伤危险的地点进行作业时,要有酸碱烧伤的预防性措施。

16、点检其它辅助设备、设施时,也必须制定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17、严格遵守《钳工安全操作规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点检员安全操作规程》。

18、点检或维护检修时,必须把工器具和物品放置在安全的位置,作业完毕后不得遗留在现场。

19、在电解槽烟道端点检维护检修时,手不能触摸绝缘段以上导电物体(烟管、溜槽和气动钢管)。

20、电解槽来效应时,不能上电解槽作业,如果已在电解槽上作业,必须立即下来。

21、上下楼梯时应注意脚下和检查鞋带,防止滑跌。

22、点检时候检查牵引链条、齿轮时禁止将头手伸入机壳内,防止机械伤害。

23、跨域较大,比如斗式提升机、净化系统等设备,停机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现场和主控室控制柜处悬挂警示牌,现场指挥应指定专人负责并佩戴明显标志,必要时还应配备对讲机以方便上下联络;试车时现场指挥负责人应确认机器内没有遗留物且所有人员都站在安全区域后方能启动设备,禁止在主控室启动。

篇2:电气安全防范措施

安全防范采取的三项主要措施是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器和加强绝缘电气隔离。

1、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当电气设备某处的绝缘损坏时,外壳带电,如果人体触及此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的外壳,则电流就流经人体而形成通路,位人身遭受触电危害。为了防止这种意外的情况发生,应对电气设备外壳实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的金属部分用导线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人一旦触电,这时接地短路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体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由于通过接地体的分流作用,流经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这样就避免了在短路故障电流下人体触电的危险。

新建住宅一般每栋楼房设一根保护接地线,引入每栋楼房的配电盘,再接到每户。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将保护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接错,如果接错,使用电器时,由于相线通过电器对地产生泄漏电流,使漏电保护开关跳闸。

(2)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的金属部分(如外壳等),用导线与低压配电网的保护零线连接。人一旦触电,短路电流就由火线流经外壳到零线,由于故障回路的电阻、电抗都很小,所以故障电流很大,它足以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熔断器或自动开关)迅速动作,从而将漏电的设备断开电源,消除危险,起到保护作用。

虽然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都可以保证人身安全,但保护接零较保护接地更具有优越性,因为零线的阻抗小、短路电流大,从而克服了保护接地要求其电阻值很小的局限性。由于,保护接零需要从变压器中性点或住宅进户总配电箱处另外引出一根保护零线,所以,目前尚处于推广阶段。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必须设置三眼插座,位于中。心对称上方且边上有接地符号的一孔是专为电器外壳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而设置,将导线连接到插座上端的粗孔的接线柱上。

三极插头它是与三眼插座配套使用的。一般家用电器出厂时都配有三极插头,插头内部有三根导线,一根火线、一根零线、一根是连接在家用电器外壳上的地线。所以,•应该选用带有三极插头的家用电器。

2.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又称为触电保安器。装设漏电保护器是为了保证在电气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因为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转换取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现在凡住宅都需安装漏电保护器。为了使漏电保护器真正起到保护作用,还应正确整定动作值(灵敏度)。

3.加强绝缘电气隔离

对于没有专用保护接地或保护零线的家庭,除可安装漏电保护器保护外,还可采用加强绝缘电气隔离的办法。就是在经常使用或接触的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安放位置的旁边,放置橡皮垫、绝缘毯等绝缘材料,人只有先踏上这些绝缘材料后才能使用或接触家用电器。由于绝缘材料绝缘与大地隔离,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可避免触电的危害。

采用电气隔离的办法,可用试电笔经常注意检查用电器具外壳是否有带电现象。同时还要经常留意敷在地上的绝缘材料是否受潮、破损、老化、污脏严重,以免失去保护作用。

篇3:焊接触电事故教训安全防范措施

1常用焊接方法的安全卫生特点

(1)手工电弧焊:电焊打眼经常发生,电焊烟尘是主要有害因素,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或锰中毒,触电的危险也很大。

(2)氩弧焊:弧光辐射的强度比手工电弧焊大,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能引起红斑、小水泡等皮肤疾病,存在高频电磁辐射和放射性危害,有毒气体臭氧和氮氧化物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存在触电危险。

(3)气焊与气割:火灾和爆炸是主要危险,焊接铜、铝等有色金属时,有毒气体会引起急性中毒。

(4)碳弧气刨:高浓度的烟尘是主要有害因素,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或中毒,操作中火花飞溅,可能造成灼烫或火灾。

(5)等离子切割:弧光辐射、臭氧、氮氧化物浓度均高于氩弧焊,同时还存在噪声、高频电磁场、热辐射和放射性等有害因素,劳动卫生条件差,存在触电危险。

2焊接生产事故实例

以下是公司发生过的焊接事故实例。

2.1烧伤、烫伤事故

在检修工作中,实际发生的轻度烧伤、烫伤事故非常普遍,主要原因是个人防护措施不当,未能穿戴好防护服、防护鞋等。因为焊接、切割过程中火星、铁液飞溅不可避免,而普通工作服不能有效地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因此造成大量的轻度烧、烫伤事故。近年来,公司逐步购进了一些焊工专用防护服、防护鞋,减少了此类事故。

2.2锰中毒事故

1996年4~7月,锅炉检修分场制作排粉机叶轮,2名焊工被安排负责全部焊接工作,使用普通J422、J507焊条。焊接过程中,由于连续作业时间长,焊工又不注重个人安全防护,未能采取戴口罩、间歇性作业等措施,几个月的焊接工作完成后,在后来的体检中,查出这2名焊工有锰中毒现象,遂安排住院治疗。

2.3烟尘损害事故

1995年5月,在机组小修工作中,1名焊工进入烟道内进行焊补工作。由于焊接作业环境极差,烟尘密布,而焊工本人也未对此次焊接作业的安全事项引起足够重视,在焊接开始几分钟后,即窒息而晕倒,经监护人发现后立即救出现场才幸免于难。后来,公司针对本次事件制定了详细的预防措施,并配备了防毒面具,使得类似事故再没有发生过。

3火电厂焊接事故种类及防范措施

3.1火灾

火灾的危险源主要有:气焊火焰、电弧、熔渣、铁液飞溅、气体自燃等。火灾的发生就是上述危险源与易燃、可燃物品相接触而引起的。

因此,针对火灾的防范措施主要有:焊接作业场所不得存有木材(屑)、油脂或其他易燃、可燃物品等,以上物品一般应距工作地点10m以外;露天进行焊割作业要采取防风措施,以防火星飞溅,当风力超过5级时,不宜进行焊割作业;不管在平地还是高空作业,都要采取措施防止金属熔渣的飞溅和掉落,在离开现场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留下;气焊时对气瓶及减压器的使用、维护必须按照有关规程、规定进行,不得受热、受冲击、沾染油脂等;在可能引起火灾的场所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

3.2爆炸

爆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气瓶及减压器的不正确使用,气焊气割工作的不正确操作,燃料容器及管道的不正确焊割工作,带压容器及管道的不正确焊割工作。爆炸的发生主要是在工作中违反了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规程或安全操作规程等引起的。

因此,针对爆炸的防范措施主要有: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按规定定期检验,使用期满或送检不合格的气瓶,均不得使用;禁止把氧气瓶与乙炔气瓶或其他可燃气瓶、可燃物同车运输;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气瓶剧烈震动和碰撞,防止脆裂爆炸,气瓶应有瓶帽和防震圈;气瓶应避免直接受热或阳光曝晒;操作中氧气瓶距离乙炔瓶、明火或热源应大于5m;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氧气瓶及减压器沾染油脂;气焊和气割工作现场存在爆炸性粉尘或其他危险因素时禁止作业,易燃易爆物品应距工作地点10m以外;不得直接在水泥地面上切割金属材料,气焊、气割工作发生回火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关闭氧气、乙炔调节阀,氧气、乙炔胶管或减压器燃烧爆炸时,应立即关闭气瓶的总阀门;燃料容器及管道、带压容器及管道的焊割工作必须有严密可行的事故预防措施方可进行,否则不得进行。

3.3触电

触电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易导电的焊接作业现场环境(如潮湿、金属容器等),漏电的焊接设备、工器具等。触电的发生主要是操作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程、规定,造成人体与导电体相接触而引起的。

因此,针对触电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在金属容器内及其他金属结构上的焊接,或在潮湿的环境中焊接,更要加强个人防护,必须穿绝缘鞋、戴皮手套、垫上橡胶板或其他绝缘衬垫,并设监护人员,遇到危险时可以立即切断电源;操作中严禁随意接触导电体,尤其是身体出汗衣服潮湿时更要注意;在工作前养成安全检查的良好习惯,先检查接地、接零装置是否完好可靠,然后检查绝缘防护是否到位和接触部位是否可靠绝缘;在进行改变焊机接头、改接二次回路线、搬动焊机、更换熔丝、检修焊机等工作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才能进行其他工作。

3.4烧伤、烫伤

烧伤、烫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气焊火焰、电弧、熔渣、铁液飞溅、气体自燃等。上述危险因素不仅是火灾发生的源头,同样也是烧、烫伤发生的源头。烧伤、烫伤的发生就是上述危险源与人体相接触而引起的。

因此,针对烧伤、烫伤的防范措施除与针对火灾的防范措施相同外,还应注意:工作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好防护服,防护鞋等;在工作现场注意站立位置,尤其不能站在焊割作业点的下方;气焊点火时要注意焊嘴的方向不能对向人,焊割作业不能直接在水泥地面上进行,以防火星飞溅。

3.5弧光辐射

弧光辐射的危险源主要是弧光,其危害主要

有:电焊晃眼,电光性眼炎(俗称打眼),皮炎等,氩弧焊的弧光辐射强度比焊条电弧焊还要大,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能引起红斑、小水泡等严重皮肤疾病。

因此,针对弧光辐射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穿、戴好工作服、护目镜等;在工作现场设置防护屏,用于遮挡弧光;室内工作时,采用不反光而能吸收光线的材料作室内墙壁的饰面。

3.6高频电磁辐射

高频电磁辐射的危险源主要是氩弧焊引弧时产生的高频电磁场。高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严重时会使血压不正常等。虽然氩弧焊时每次起动高频振荡器的时间只有2~3s,对人体的影响较小,但仍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

针对高频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主要有:减少高频电的作用时间,若使用振荡器旨在引弧,则可于引弧后立即切断振荡器线路;施焊工件的地线做到良好接地,能大大降低高频电流,接地点距工件越近,情况越能得到改善;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振荡器的频率;屏蔽把线及软线。

3.7中毒、烟尘损害

中毒、烟尘损害的危险源就是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有毒气体等。电焊烟尘的危害主要有引起焊工尘肺、锰中毒、金属烟热等。有毒气体会对呼吸系统甚至全身造成伤害。

针对中毒、烟尘损害的防护措施主要有:做好焊接通风除尘,尤其是在焊工进入狭小的空间内时更要注意;在焊接材料能保证其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发尘量较低的焊条或焊丝;焊工个人做好防护工作,尤其注意戴好防护口罩。

3.8放射损伤

放射损伤的危险源主要是氩弧焊使用的钍钨棒电极。钍是天然放射性物质,能放射出α、β、γ3种射线,会引起人体慢性辐射损伤,出现各种病变。虽然在焊接现场放射性浓度都比较低,但在钍钨棒磨尖、修理,特别是储存地点,放射性浓度大大高于焊接地点,因此,也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

针对放射损伤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接触钍钨棒后,应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并经常清洗工作服及手套等;配备专用砂轮来磨尖钍钨棒,砂轮机应装设除尘设备;钍钨棒存储应置于密闭铅盒内,存储地点安装通风装置;选用合理的工艺规范避免钍钨棒的过量烧损。

3.9噪声损害

噪声的来源主要是在焊接现场或焊接方法、焊接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噪声的危害主要是影响神经系统,以及对听觉的损害。

针对噪声的防护措施主要有:焊工佩戴隔音罩或隔音耳塞等个人防护器;在工作现场和焊接设备等部分采用吸声或隔音材料等。

3.10设备损坏

设备损坏主要是由于在焊接生产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规定或长期过载使用等造成的被焊补设备、焊接及切割过程中使用的有关电焊机、加工用电气设备的损坏等。

篇4:病区安全防范措施范本

1、病人入院时不得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不准在病房吸烟,现金交出入院处,贵重物品要嘱咐病人随身妥善保管。

2、对危重、燥动、意识障碍的病人及病孩应加床栏,防止坠床;对有轻生或精神异常的病人,身边不能留有绳索、刀、针、剪等锐利物品;对有心理问题的病人,应作好心理护理。

3、值班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防止因药液渗漏、浓度过高引起的化学损伤或药物过敏引起的过敏性损伤以及因查对制度不严发生医疗差错事故。

4、保证急救用品齐备完好,使用氧气时注意“三防”,毒、麻、精神类药品做到专柜加锁,专人保管,专人登记。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保证无菌物品绝对无菌,防止医源性感染。

6、值班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严格交接班,经常巡视病房,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排除并报告保卫部门处理。

7、每季度及重大节假日各病区要进行一次以“四防”为重点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篇5:毒麻精神类药品安全防范措施

1、各科室麻醉、精神药品严格按照“三专”制度执行,并认真做好交接班手续。

2、认真做好发放登记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可拒绝发放,同时做好回收处理工作。

3、存放毒、麻、精神类药品处要安全可靠,非本科室人员禁止进出。

4、毒、麻、精神类药品的保管人员应经常检查门锁是否牢固,门、窗关闭是否严密,报警系统是否灵敏,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5、对冒充医生签字领取毒、麻、精神类药品的要及时向行政事务部汇报,杜绝不法分子骗取毒源。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