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查要点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查要点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7

1范围

本要点规定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现场消防安全检查相关事宜。

本要点适用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不适用于建(构)物及石油石化装置(厂房)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安全评价及设备实施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要点的引用而成为本要点的条款。本要点所依据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时,应按更新后的规范性文件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当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准严于本要点时,按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准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设计规范》GB50974-2014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

《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

3内容

3.1消防喷淋水箱

3.1.1

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相连接的消防水箱的出水管应设检修用阀门和止回阀,并应在报警阀前接入系统管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第10.3.3条)。

3.1.2水箱出水管轻、中危险级系统管线的管径不应小于80mm,严重危险级和仓库危险级系统管线不应小于100mm(《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第10.3.3条)。

3.1.3消防水箱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溢流管、泄水管,并不得与生产或生活用水的排水系统直接相连(《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第4.4.5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4.3.4条)。

3.1.4消防水箱水位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显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第11.0.5条)。

3.1.5寒冷地区的消防水箱应采取防冻措施,室温不应低于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9.0.13条)。

3.2消防喷淋泵

3.2.1

设置2台以上报警阀组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消防水泵房应设有不少于两条的供水管与环状管网连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第10.1.4条)。

3.2.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按一运一备或二运一备的比例设置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其中最大一台工作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第10.2.1条)。

3.2.3每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吸水管上应设有控制阀并应锁定在常开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8.0.6条,《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第4.4.4条)。

3.2.4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当采用自灌式有困难时,应有其他迅速可靠的引水措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第10.2.3条)。

3.2.5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应安装控制阀、止回阀、压力表、DN65的放水阀门。出水管上安装的阀门,应锁定在常开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8.0.6条,《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第4.4.4条)。

3.2.6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消防水泵时,或以备用电源切换或备用泵切换启动消防水泵时,消防水泵应在30s内投入正常运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6.9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7.2.3条)。

3.3喷淋稳压装置

3.3.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稳压泵应按一主一备设置,且并联接入消防水箱的自重出水管上(《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设计规范》GB50974-2014第5.3.6条)。

3.3.2稳压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方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第10.2.3条)。

3.3.3稳压泵外观不应有缺陷。在设备明显部位应设有耐久性铭牌标识,其内容清晰、设置牢固,泵的运行应正常(《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第6.6条)。

3.3.4消防气压给水设备外观不应有缺陷。在设备的明显部位应设有耐久性铭牌标识,其内容清晰、设置牢固(《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第6.6条)。

3.3.5消防气压给水设备应通过系统设定气压变化信号启动、停止稳压泵。启泵与停泵压力应符合设定值,压力表显示正常(《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第4.4.3条)。

3.4喷头

3.4.1

喷头外表面不应有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并无变形。喷头溅水盘或本体处,应有永久性标识,且标识清晰(《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第6.3.1条)。

3.4.2喷头安装后,不应对喷头进行随意拆装、改动,给喷头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5.2.2条)。

3.4.3在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和有冰冻危险的场所安装喷头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在有碰撞危险场所安装喷头时,应加设喷头防护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5.2.4,8.0.9条)。

3.4.4防火分隔水幕喷头布置应保证水幕的宽度不小于6m,采用水幕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3排,采用开式洒水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2排(《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第7.1.15条)。

3.4.5防护冷却水幕的喷头应布置成单排(《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第7.1.15条)。

3.5报警阀

3.5.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设报警阀组。保护室内钢屋架等建筑结构的闭式喷头,应设独立的报警阀组。水幕系统应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或感温雨淋阀。串联接入湿式系统配水干管的其它自动喷水灭火统,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第6.2.1、6.2.2条)。

3.5.2报警阀外观不应有缺陷。在报警阀的明显部位应设有耐久性铭牌标识,其内容清晰、设置牢固,应设有指示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标识(《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第6.3.2条)。

3.5.3连接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应采用信号阀。当不采用信号阀时,控制阀应设锁定阀位的锁具,锁定在常开位置,有明显标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第6.2.7条,《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第4.6.1条)。

3.5.4湿式报警阀检查时,在试水装置处放水,带延迟器的水力警铃应在5~90s内发出报警铃声,不带延迟器的水力警铃应在15s内发出报警铃声;压力开关应及时动作,并向消防控制室反馈信号(《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7.2.5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第4.1、4.2条)。

3.5.5干式报警阀调试时,开启系统试验阀,报警阀的启动时间、启动点压力、水流到试验装置出口所需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7.2.5条)。

3.5.6检查过程中系统排出的水应通过排水设施全部排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7.2.6条)。

3.6雨淋阀

3.6.1

雨淋阀检查宜利用检测、试验管道进行。自动和手动方式启动的雨淋阀,应在15s之内启动;公称直径大于200mm的雨淋阀检查时,应在60s之内启动。雨淋阀检查时,当报警水压为0.05MPa,水力警铃应发出报警铃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7.2.5条)。

3.6.2在未端试水装置处打开试验阀,观察水力警铃在90s内应报警,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应动作,消防水泵应启动,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上应有声、光报警信号及各部位动作信号显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7.2.5条,《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第4.6.5.1条)。

3.6.3系统管网中的短立管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连接管,其管径不应小于25mm。系统排出的水应通过排水设施全部排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2005版)6.5.1条)。

3.7系统维护管理

3.7.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每年由具有检测资质的维保单位进行一次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完整准确,存档备查(《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第7.1条)。

3.7.2设施操作人员应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并取得《建(构)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熟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原理、性能和操作维护规程(《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第5.1、6.1条)。

3.7.3消防水泵或内燃机驱动的消防水泵应每月启动运转一次。当消防水泵为自动控制启动时,每月模拟自动控制的条件启动运转一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9.0.4条)。

3.7.4每个季度对系统所有的末端试水阀和报警阀旁的放水试验阀进行一次放水试验,检查系统启动、报警功能以及出水情况是否正常(《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9.0.6条)。

3.7.5系统上所有的控制阀门均应采用铅封或锁链固定在开启或规定的状态。每月对铅封、锁链进行一次检查,当有破坏或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更换(《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9.0.7条)。

3.7.6设施操作人员每天应对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组进行外观检查,并保证系统处于无故障状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9.0.10条)。

3.7.7寒冷季节,消防储水设备的任保部位均不得结冰。每天应检查设置储水设备的房间,保持室温不低于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9.0.13条)。

3.7.8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性质或贮存物安放位置、堆存高度的改变,影响到系统功能而需要进行修改时,应重新进行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9.0.19条)。

4附则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消防喷淋水箱、消防喷淋水泵、消防泵房等部位及设备的现场检查,除符合本要点外尚应符合《消防水系统检查要点》的相关检查要求。

与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联动的现场检查,按本系列现场检查要点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查要点》的有关要求执行。

篇2:某机电设备发火灭火专项措施

机电设备事故引起的火灾的主要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迅猛,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出人意料之外。由于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常使人们惊慌失措而造成恶性事故。绝大多数机电事故引起的火灾是由于机电设备质量不高,安装不良,又缺乏严格的检修、维护制度,长期带病运行而引起的。一、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发火灭火措施(1)井下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采用混凝土支护,其通道中设置密闭门和防火栅栏两用门。(2)井下采区变电所采用锚网喷支护,其通道中设置防火栅栏两用门。(3)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井下灭火器配备详见表1。(5)当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为减少灾害损失,矿井建立了完善的反风系统,视发火地点不同,该系统可以分别实现局部反风及全矿井反风。(6)应加强管理,及时清理机电设备硐室内的可燃物,消灭事故隐患。井下灭火器配备表表1序号配备地点灭火器种类数量备注1井底车场干粉灭火器20.5m³消防沙2主水泵房干粉灭火器20.5m³消防沙3主变电所干粉灭火器40.5m³消防沙4采区串车干粉灭火器20.5m³消防沙二、井下电气设备的发火灭火措施井下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在井底车场、主要进风巷的高低压电气设备选用矿用防爆型设备,照明灯具选用矿用防爆型设备,通信、自动化装置选用矿用防爆型设备兼本安型设备;在工作面、回风道等井下其它地点选用矿用隔爆型设备。井下电气设备均选用具有“MA”标志的产品。(2)供电电压等级:本矿采用10kV高压下井。采、掘工作面的设备除煤电钻和照明供电电压为127V,综采工作面设备供电电压为1140V,其余设备供电电压均为660V。以上均符合安全规程要求。(3)供电电源:井下中央变电所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其电源分别从地面副井10kV开闭所10kV侧不同母线段引出,井下主变电所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每段由一回电缆供电,当一回发生故障时,另一回能够保证所带全部负荷用电。(4)井下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井下配电网路均设有过流、短路保护装置。由地面变电所至井下主变电所的电缆线路上均设有零序电流互感器和相应的漏电保护装置;井下中央变电所的高压出线回路上装有高压漏电保护装置;采区变电所至移动变电站的10kV线路的漏电和绝缘检测,由MYPTJ-6/10矿用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通过BGP-100/10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内的检漏保护和绝缘监视保护装置实现。井下中央变电所低压馈出线路低压馈出路均装设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能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井下所有电机控制设备均设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及远程控制功能。为保证井下照明安全,选用保护齐全的ZBZ-4.0型矿用隔爆型照明变压器综合保护装置供给127V照明电源。煤电钻选用ZBZ-4.0的矿用隔爆电钻综合保护装置,设有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开停煤电钻的功能。(5)接地: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都有保护接地。在井底水泵房的主、副水仓中各设1块主接地极,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等处均设局部接地极。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接地芯线等)和局部接地装置,均同主接地极相连接,以形成总接地网,其接地电阻不大于2Ω。当接地芯线断裂时,靠近工作面的局部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在主接地芯线断后不应超过80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主接地极采用镀锌钢板,其面积不应小于0.75m²,厚度不应小于5mm。局部接地极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出。设置于巷道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用面积不应小于0.6m²,厚度不应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钢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采用厚度为4mm、截面积为100mm2的扁钢。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采用厚度为4mm、截面积为50mm2的扁钢。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他用。井下供电网络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由地面变电所至井下主变电所的电缆线路上均设有零序电流互感器和相应的漏电保护装置;井下主变电所的高压出线回路上装有高压漏电保护装置;采区变电所至移动变电站的10kV线路的漏电和绝缘检测,由MYPTJ-6/10矿用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通过BGP-100/10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内的检漏保护和绝缘监视保护装置实现。井下低压馈电线路上均装设漏电保护装置。由上述装置对井下电网的绝缘状况进行连续检测,当电缆线路发生故障时,可及时切断电源,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三、井下电缆的发火灭火专项措施井下电缆容易受潮和遭到机械损伤,发生事故的机率较大,为确保井下用电安全,主要从电缆的选择、敷设和连接三个方面采取措施。(1)井下电缆的选择井下所有电缆均为阻燃型电缆。下井电缆采用MYJV32-8.7/10KV3*70长420m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电力电缆,两回沿副立井至井下中央变电所。两回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即当任一回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回电源仍能保证井下全部设备正常运行。井下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的电缆采用MYJV22-8.7/10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电力电缆;采区变电所至移动变电站的电缆采用MYPJ-6/10矿用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采煤机及掘进机采用MCP-0.38/0.66型屏蔽橡套软电缆供电;其余低压设备采用MY矿用移动橡套软电缆供电;电钻采用MZ-0.3/0.5型电钻电缆供电;井下照明采用MYQ-0.3/0.5型矿用移动轻型橡套软电缆供电。上述电缆主芯线截面选择均根据负荷大小要求选择,并校验设备的正常压降及起动压降。井下一律采用铜芯电缆。所有采掘设备均按电压等级,采用相应的绝缘电缆。井下电缆选择均符合MT818《煤矿用阻燃电缆》标准,并具有“MA”标志。以上下井电缆当一趟发生故障时,其余电缆仍能保证所担任的全部井下负荷的供电,符合安全供电要求。(2)电缆敷设井下水平巷道或倾角在30℃以下的井巷中,除手持式或移动式设备的电缆外,其它电缆均采用在巷道壁或巷道顶板用电缆挂架敷设的方法,挂架间距不超过3m,高低压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压、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大于100m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井筒和巷道内的通讯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的两侧,如果受条件所限:在井筒内,应敷设在距电力电缆0.3m以外的地方;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0.1m以上的地方。井下巷道内的电缆,沿线每隔一定距离、拐弯或分支点以及连接不同直径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的两边都应设置注有编号、用途、电压和截面的标志牌。(3)电缆连接井下电力电缆需要连接的地方均用隔爆接线盒连接。井下电力电缆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要用与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电缆线芯要使用齿型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②电缆之间严禁直接连接,要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4)电缆突发着火,首先断开其线路的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对准着火处喷射灭火。四、井下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井下主变电所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设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低压馈出回路均装有带选择性漏电保护的装置,能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每天要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1次跳闸试验。40kW及以上的电机均选用QJZ矿用隔爆型真空磁力起动器控制。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高压侧为隔爆型高压负荷开关箱,设有观察孔、急停按钮和安全联锁按钮组成的联锁保护装置;低压侧为隔爆型低压馈电开关箱,设有空气、真空管式两种断路器,它们确立有检漏、过载、短路、欠电压、延时等保护性能,另外还具有电压、电流、漏电指示及变压器器温度保护装置;变压器为隔爆型干式变压器,空气自冷,B级绝缘。井下供电网络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由地面变电所至井底车场至中央变电所的电缆线路上均设有零序电流互感器和相应的漏电保护装置;中央变电所的高压出线回路上装有高压漏电保护装置;采区变电所至移动变电站的10kV线路的漏电和绝缘检测,由MYPJ-6/10kV矿用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通过BGP-100/10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内的检漏保护和绝缘监视保护装置实现井下所有电机控制设备均设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及远程控制功能。矿用隔爆电钻综合保护装置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或停止功能。每班使用前,要对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进行1次跳闸试验。KBZ矿用隔爆型真空真空馈电开关矿用隔型真空馈电开关综合保护采用数字化单片机技术,具有过载、短路、欠压、失压保护;选择性漏电保护;分支开关漏电保护的后备保护及漏电闭锁保护功能。可做为供电系统的总开关(Z)和配电支路首末端的分支开关(F)使用。井下40kW及以上的电动机控制设备,采用真空磁力起动器。采煤机采用KJZ-1500/1140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组合开关,具有失压、过压、过载、短路、断相、及漏电闭锁保护功能,可以实现设备的软起动和软停车。五、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1)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要由电气维修工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要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要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受到破坏的电气设备,应立即处理或更换。电气设备和电缆应按安全规程定期检查。井下供电应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有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电气维修工具体操作时,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88条,第489条、第490条、第491条之规定执行。(2)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检查和调整应按表2规定执行: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检查、调整规定表2检查、调整项目检查周期备注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每月一次每日应由分片负责电工检查1次外部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查整定每6个月一次负荷变化时应及时整定高压电缆的泄漏和耐压试验每年1次主要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检查每6个月不少于1次固定敷设电缆的绝缘和外部检查每季一次每周应由专责电工检查1次外部和悬挂情况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橡套电缆绝缘检查每月1一次每班由当班司机或专责电工检查1次外皮有无破损接地电网接地电阻值测定每季1次新安装的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的测定投入运行以前六、带式输送机的发火灭火措施(1)井下采区运输巷、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巷道沿线敷设有消防洒水管路,每隔50m设置三通,便于消防洒水,每个三通配备阀门和接管,并配有25m的消防专用软管。机头尾不得堆放任何易燃物。(2)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20m的巷道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井下消防材料库配备了足够的扑灭胶带机火灾的消防器材。(3)在带式输送机机头设有自动洒水灭火装置,水源取自井下消防洒水供水系统。(4)在胶带机机头、机尾安装有洒水装置外,中部每50m设有洒水降温设施;胶带选用了抗静电的阻燃输送带,选用的胶带输送机托辊及滚筒的非金属材料和橡胶衬垫,其阻燃性和抗静电性均满足MT147—95标准,此外胶带机机架刷防火油漆。(5)设计选用带式输送机综保监控装置,该装置上设置了滚筒温度保护和烟雾保护装置。(6)结合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系统,于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设一氧化碳及烟雾传感器。(7)采区运输巷带式输送机、顺槽带式输送机采用液力偶合器实现软起动方式,掘进工作面带式输送机采用直接起动方式。(8)运输机的电气设备突发着火,首先断开其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沙,进行灭火。

篇3: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10201采煤工作面为我矿唯一的采煤工作面,根据2015年东沟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对我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为:9#、11#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自燃倾向性性质都为容易自燃。为了有效防治煤层自燃的发生,特编制如下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防灭火预测预报措施1、成立防灭火管理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王光荣;副组长:杨立国、邵承武;成员:王文辉、冯忠利、冯吉勇、陈守亮、王和平、刘全义、贾作岭、王功远、梁永明、王辉辉、王林儿、任帮雄、周豹、邓乾坤、王光明、李明解、王金钟、王庆生及各部门负责人。(2)人员配备及要求110201工作面配备1名瓦斯检查员和1名安全员。?瓦斯员对规定的自燃发火观测点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每班检查1次,并填入记录本和观测牌。发现一氧化碳超限(24ppm)立即停止工作面工作,并汇报调度室及相关领导。当班瓦斯员必须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和温度计。1)通风队长王聪荣对工作面防灭火工作全面负责,督促瓦斯员进行防灭火检查以及进行人员调配;2)监控主任化正瑶负责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能实现连续24小时监测;3)周豹负责束管监测系统,按时抽取其他进行化验分析,准确得出数据并上报审批;4)采煤队长王光明全面配合防灭火工作;5)跟班安全员和瓦斯员负责监督工作面及回风巷防灭火设施情况;2、建立自燃发火观测站1)自燃发火观察站位置①上隅角;②工作面;③回风顺槽;2)自燃发火观察站牌板吊挂整齐、清洁,数据准确;3)自燃发火观测记录要班后认真填写,每天上报审批;3、束管监控系统?本矿安装了KSS—200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已经与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联网运行。1)110103束管的铺设路线∶束管监测室?主斜井人行平巷?集中轨道?轨道大巷→回风顺槽→110201上隅角→110201采空区??在集中轨道巷安装8路分路箱,从此分路箱接4路单管到110201工作面,其中2路预埋进采空区,1路挂在回风上隅角,1路悬挂在回风顺槽。然后分别在采空区和上隅角的束管监测点上安装滤尘器,滤尘器应悬挂在巷帮。2)地面色谱分析?地面通过束管采样仪抽取气样至地面色谱分析,分析参数主要有O2、N2、CO、CO2、CH4、C2H6、C2H4、C3H8、H2正常情况下,每天中班检测一次,工作面异常时,每班检测二次。3)人工取样分析由人工直接在各测点定期采用气袋提取气样,并送地面进气相色谱分析,给出束管分析报告,以此判断煤层发火程度,并上报总工及通风部门领导审批。4、安全监控系统本矿选用KJ340-f安全监控系统1)由监控中心巡检员负责在上隅角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24ppm;在上隅角安设温度传感器报警值≥30℃;用以监测上隅角CO和温度变化情况。2)由监控中心巡检员负责在回风顺槽距回风风桥10--15米处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24ppm;在回风顺槽距回风风桥10--15米位置安设温度探头报警值≥30℃;用以监测回风巷CO和温度变化情况。3)必须每天对“监测监控系统装置”及传输、信号电缆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并达到完好。4)每班必须对传感器进行校对,出现误差及时更换处理。5)巡检员必须24小时在岗,“监测监控系统装置”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处理。故障处理期间,严禁甩掉装置不用,如确需暂时停止“监测监控系统装置”运行时,必须经矿通防副总同意,报请总工程师批准,并制定出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实施后方可进行。?二、预防自燃发火的措施1、生产方面的措施?(1)合理的采煤方法回采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巷道布置形式简单,由于采煤工艺简单,工人操作熟练,工作面推进速度快,工作面的回收率高,煤壁的暴露时间短,面积小,对于防治自燃发火有利。?(2)控制矿山压力,减少煤体破碎。在采掘过程中尽量减少裸露巷道的时间,在部分顶底板来压较大的地方加强支护,减少顶、底板来压对煤体的破碎,减少煤体与空气接触面。(3)坚持正常的回采顺序,工作面推进采用后退式,回采顺序合理,减少了采空区漏风,有利于防止煤层自燃发火。(4)在生产中,尽量提高回采率,工作面回采结束后立即砌筑密闭防火墙,封闭采空区,回采工作面顺槽间尽量少留煤柱。同时,设计针对110201采煤工作面在正常生产时、工作面推进速度减慢时和工作面停采前、封闭后的具体防火措施分别叙述如下:1)正常生产时工作面的防火①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注阻化剂喷洒;②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2)工作面推进速度减慢时的防火①在工作面下隅角挂设风帘,减少采空区漏风;②在下隅角堆设土袋(或砂袋),建立防火隔离墙;3)工作面停采前、回撤设备期间及封闭后的防火①工作面离设计停采线一段距离(可取50~60m)时,即开始在工作面、上下煤帮喷洒阻化剂;②工作面停采期间,适当降低工作面风量;③停采后45天内工作面设备要全部撤完,并完成封闭;④在回撤设备过程中,加强回风流气体、温度监测和自燃危险性预测;⑤提前在采空区预埋束管监测探头;2、通风方面的措施本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通风阻力相对较小,有利于自燃发火的管理。?(1)回采工作面为后退式回采,采用“U”型通风布置,一进一回,新鲜风流与乏风均不通过采空区,漏风量少,自燃发火机率低;?(2)通风部根据规程规定对110201采煤工作面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测风,将每次测风结果记录填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并根据测风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节风量;110201工作面风量必须符合规程规定要求,保证工作面风量满足生产需要,风量调整不得少于398m3/min。?(3)同时采取措施降低采区进、回风巷之间以及区段进、回风巷两端的负压差,以减少漏风;?(4)随时检查进、回风两顺槽及采空区,煤柱和裂隙漏风,防止向这些地方供氧,促使煤的氧化自燃,使之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控制自燃倾向性火灾的发生。?(5)在有运回联络的巷道内设双向风门,使矿井既可实现全区反风,也可实现局部反风,以防止火灾事故扩大;?(6)主要通风机设有反风装置,可满足全矿井反风要求,工作面风。?(7)同时,要加强矿井日常通风管理,对通风机经常进行性能测定,掌握其特性,并随着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主通风机工况,控制内部漏风,降低通风阻力等综合措施,确保用风地点供风稳定、合理。3、密闭管理(1)停采后45天内工作面设备要全部撤完,并完成封闭;(2)工作面正常封闭后,在进、回风侧密闭分别设观测孔,并在密闭内各布置一个测点进行监测;(3)密闭墙要求?1)防火密闭采用双墙充填式结构,墙厚5m。?2)防火密闭墙之间填充物土湿度不宜过大,且应随砌随填,层层用木锤捣实。?3)用砖砌墙时,竖缝要错开,横缝要平整,排列整齐,砖块之间要用沙浆抹匀,灰缝要均匀一致。?4)墙体平整(1m内凹凸不大于10mm);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5)墙体必须用砖、沙灰不燃性材料砌筑,砂浆标号为100号。?6)防火密闭墙体与巷道周边接触紧密,不得漏风,帮槽深度为见实煤后0.5米,顶槽深度为见实煤后0.3米,底槽深度为见实煤后0.2米,掏槽宽度大于墙厚0.3米,墙面覆面盖层厚度应大于20mm,四周应抹裙边,宽度应大于200mm。7)密闭墙要留出通过束管管线的孔,并用硬质材料做好对束管线的保护;密闭墙上留有观察孔、注浆孔、下面还要留有排水用的反水管路等。三、防灭火方法1、阻化剂防灭火(一)流动汽雾阻化剂流动汽雾阻化剂防灭火技术,能充分地利用漏风通道裂隙微小漏风,使汽雾较均匀地进入釆空区,覆盖和湿润浮煤,阻止或减缓氧化。成本低(吨煤成本0.2元/t),操作简便。对于缓及倾斜、缓-倾斜煤层均适用。1.灭火原理流动汽雾阻化剂防灭火技术是通过雾化器加速、加压使水溶液变为微小雾滴,雾滴以漏风风流为载体飘移到采空区,覆盖在残煤表面,对煤体产生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减少煤体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抑制煤表面活化物氧化反应速度,达到防残煤自燃的目的。2.系统组成流动汽雾阻化剂防灭火系统由储液箱、高压泵、过滤器、电器开关、高压胶管、雾化器等组成。见图5—2—2。系统所用设备型号参数?表5—2—2名称型号技术?参?数高压泵S0—2/150压力150kg/cm2,流量0.5m3/h喷雾器QWF—II压力0.5—0.6MPa储液箱1吨矿车改装高压管φ32mm?3.阻化剂阻化剂的作用就是利用阻化剂分子与煤体表面活性分子的相互吸引,破坏煤体表面自由力场,促使氧原子(0)恢复到分子状态(02),使煤表面活化物质氧化反应速度放慢或者抑制,起到阻化作用。针对本煤矿,选用卤块(片)作为阻化剂,阻化剂浓度为20%,阻化率为80%。4.喷洒量计算(1)工作面一次喷洒量可按下式计算:G1=Kl·K2·L·B·h1·A1/g式中:G----按体积计算浮煤一次喷洒量,KgK1——一次喷洒加量系数,一般取1.2K2——松散(浮煤)密度,0.9t/mL——工作面长度,122mB-----日喷洒宽度,7.2mh1——底板浮煤厚度,0.2mA1——原浮(浮煤)的吸液量67t/tG1=Kl·K2·h1·B·L·A1=1.2×0.9×122×7.2×0.2×67=12712?Kg(2)工作面护顶煤一次喷洒量计算因采煤工作面采用一次采全高不护顶板,故工作面护顶煤一次喷洒量为G2=0。(3)工作面所需喷洒所需阻化剂用量G阻=G1+G2=12712+0=12712Kg5.工作面日喷洒次数本矿工作面作业形式为:边采边准,昼夜三循环,循环进度0.6米,喷洒工作安排在每班放顶前进行,工作面上下口喷枪相向喷洒,在工作面中部相遇喷洒完毕。6.系统特点机动灵活,防灭火范围大等特点。与其它防灭火方法相比,流动汽雾阻化剂具有防灭火效果好,工人劳动强度小等特点。7、阻化剂防灭火的防腐措施1)在喷洒阻化剂前,必须对机械设备用防水帆布进行遮挡。2)在喷洒阻化剂时,不要对着机械设备及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喷洒。3)对洒落在机械设备表面的阻化剂及时清除干净。?(二)、安全技术措施:(1)、配备阻化剂溶液时,应精心操作,集中精力,杜绝出现药剂溅到眼睛里或皮肤上,万一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严重的情况下及时送医务所救治。?(2)、回采工作面,喷洒阻化剂作业前,应用布料覆盖住机电设备设施,杜绝出现阻化剂药物损坏机电设施。?(3)、喷洒阻化剂前,必须清理工作面人员,不得有其他人在工作面进行其他作业。?(4)、喷洒阻化剂要两人相互配合,一人在后拖装有阻化剂溶液水流的高压胶管,另一人控制喷枪,对工作面浮煤进行喷洒。?(5)、工作面进行阻化剂喷洒作业时,要全面有效覆盖工作面浮煤,确保煤体能充分吸收阻化剂。?(6)、喷洒阻化剂作业人员要集中精力,看清地面,不得出现绊倒、跌伤或碰头等事故。?(7)、在逆风流中作业人员,要戴好防护眼罩和雨衣,防治工作面风流将阻化剂溶液吹到作业人员身上或皮肤上。?(8)、喷洒阻化剂作业结束后,应在清水冲洗水箱,并保持高压胶管中清水流动不少于10分钟,以便清洗水管和喷枪。?(9)、喷洒作业完毕后,将喷枪和高压胶管放置在指定位置,液压开关必须闭锁,严防其他人员误操作,开关应挂牌管理。并清理现场,工作面和巷道不得出现积水和淤泥。(10)、每班喷洒阻化剂工作结束后,当班班长组织人员对喷洒质量进行验收。2、凝胶快速灭火(一)技术特点?1、灭火速度快:由于胶体独特的灭火性能,其灭火速度快,通常巷道小范围的火仅需几小时可扑灭,工作面后方大范围的火也只需要几天可以扑灭。?2、安全性能好:胶体在松散煤体内胶凝固化、堵塞漏风通道,故有害气体消失快;在高温下,胶体不会产生大量水蒸气,不存在水煤气爆炸和水蒸气伤人的危险。?3、火区启封时间短:注胶灭火工程实施完不需等待《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各项指标达到启封条件后还需观察一个月才能启封,即可封闭火区。?4、火区复燃性低:高温区内只要有胶体渗透到的地点都不会复燃。(二)注凝胶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目的为了防止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或密闭墙漏风等)出现煤炭自燃,使用注胶泵进行凝胶封闭,以达到控制煤炭自燃的目的。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特编制如下措施。二、施工时机连续性注凝胶——工作面初采和回撤期间,以防止开切眼和停采线自燃,宜采用连续性注氮。间断性注凝胶——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采取间断性注凝胶我矿在正常回采期间注凝胶方式采用间断性注氮,每班注凝胶6小时;在开采初期、停采回收期间、推进速度缓慢或出现自燃隐患时改用连续性注凝胶,每天注凝胶24小时。三、准备工作1、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到施工地点掌握现场情况,参加施工人员应熟知《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2、施工前,对该巷道杂物及险段提前进行清理和加固,确保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3、施工前,计划所需物料、设备全部采用矿车运输,装运材料要有专人负责,各种料车均不能超过矿车高度,运送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4、井下卸运笨重物料、设备时,要相互照应,精力集中,准备携带的小型材料和工具要拿稳,确保安全。5、所需物料、设备到达施工地点后,靠巷帮堆放,要整齐,注胶泵要稳定好,不得影响运输、通风、行人。6、采用全风压通风,特殊情况采用导风或安设风机,保证通风安全。在施工地点安设电话一部,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7、施工人员要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四、设备管理1、本次施工专职电工及设备维修工负责施工中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及设备维修。2、设备接电、撤电,由电工负责,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严禁带电作业。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制度。3、所有电器设备必须防爆,电缆吊挂整齐,开关上架,并挂牌管理,及时检修,符合有关规定。4、工作地点的所有电器设备放在施工地点以里5米处,注胶泵的皮带传动部分必须安装防护罩,确保安全。五、注凝胶设备:①、注胶设备:ZYJZ-200/1.2型凝胶泵是一种用来输送凝胶(水+基料+促凝剂)的泵组,它可自动地将水、基料、促凝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三个出液口输送到用胶地点。根据各种材料的配比不同,凝胶混合液可在十几秒至几十分钟内形成固态胶体,用于煤矿直接灭火和堵漏。②、凝胶泵性能参数主泵流量:80L/min;辅泵流量:3-8L/min,可无级调节;压力:0.5-2.0MPa;电机功率:5.5kW;电机转速:1440rpm;整机重量:220kg;外形尺寸:长×宽×高=1100×540×780(mm)。③、输送胶管主泵进口胶管主泵出口胶管辅泵进口胶管辅泵出口胶管内径(mm)长度(m)内径(mm)长度(m)内径(mm)长度(m)内径(mm)长度(m)19~20≤419~20≤30032~33≤624~26≤300六、操作步骤①、起动操作a、首先检查机器各紧固螺丝,不得有松动现象。b、检查各泵和流量调节器(变速器)油箱内的润滑油,必要时加入各自的润滑油。泵用润滑油是30~40号机油,变速器用专用的UD润滑油(不可用其它机油代替)。c、盘车检查各泵能否转动自如。d、检查电器开关、起动器。e、检查各输送胶管、接头和过滤网。f、将主泵吸水管和溢流管放入配好促凝剂的水箱中;将胶管的吸管和溢流管放入胶料箱(或胶料桶)中。g、打开混合器出口的3个阀门。待起动正常后再按需要关掉1~2个。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有1个阀门全开且畅通。h、接通电源。②、注胶过程中的操作a、待基料料箱内的基料注完后,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快速地把吸料管和溢流管换进另一只基料料箱中,这样可保持连续注胶。促凝剂箱只需不断地往料箱中补充材料,不需要来回移动吸料胶管。b、胶料流量无级调节器(变速器)只能在泵运转的情况下调节,严禁停机时调节。c、泵的调压器是用来限定注胶压力并防止电机过载的,供货时已经调好,不要随意调节。注胶时若发现溢流管有溢流,首先要检查输送管和混合器是否堵塞,混合器出口阀门是否打开。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溢流的。③、停泵操作a、注胶结束后,必须将主泵和胶泵都输送清水3分钟以上,并同时将混合器的3个出料阀门都打开,以保证泵内、管内和混合器内没有混合液和胶料存在。b、将各泵的吸管从清水箱中拿出,将吸口放在无粉尘和杂物的地方(最好用手拿着),让泵继续运转吸水5分钟,这样可将泵内的积水排出。c、断电。d、清洗混合器,确保畅通。④、正常维护a、新机器运转一个月后,应全部更换泵内和变速器内的润滑油。b、阶段性注胶结束后,应将机器全部运上地面进行清洗、维护和保养,以备下一阶段注胶时机器能及时、正常地投入使用,同时也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c、发现流量偏小时,检查泵的密封圈和吸、排液阀,磨损严重或损坏应即时更换。d、检查三角皮带是否放松。过松是可首先用皮带张紧螺钉调节拉紧。若仍不能拉紧,可考虑将泵垫高。只要皮带不损坏就不需更换。若需要更换时,必须每泵的两根或两泵的四根皮带同时更换。七、施工准备及步骤①、施工准备a、准备两个0.5m3的铁箱(φ0.8m,高度1m),用于储存基料;并准备1个0.6m3(φ0.9m,高度1m)的铁箱,用于配制促凝剂溶液。将3个铁箱放置于灭火巷道内的注胶设备附近;b、配好设备入口管路,并配好设备出口的变头,使之能与混合器通过25mm的高压软管相连;c、配好混合器出口变头,使之能与25mm的注胶高压软管连接,并准备25mm的注胶高压软管10根(10m长的6根,5m长的4根);d、1寸阀门6个(注胶时接在钻孔上,钻孔泄漏时可随时关闭阀门);准备l寸管(接钻孔口的l寸阀门)变25mm的高压接头(接25mm的注胶高压软管)的变头6个,连接设备出口和注胶钻孔;e、根据其它矿的灭火经验,基料在井下的运输相当困难,为了便于井下基料运输,可将基料用汽油桶运至巷道开口处,用泥浆泵将基料通过管道输送到注胶设备的基料储存箱;f、每班按注胶6小时计算,每班注胶量为30m3。井下胶体材料需保证2天的用量,基料量为18t(54桶),促凝剂量为7t(140袋)。地面需保证5天的用量,基料量为45t,促凝剂量为18t;g、基料的泥浆泵两台,流量为3m3/h。并铺设输送基料的管路。②、注胶顺序先注终孔位置较低的钻孔,再注终孔位置较高的钻孔,防止因注高位孔时,堵塞低位孔。③、施工步骤a、将基料用泥浆泵输送到基料储存箱,每班需用泥浆泵输送基料两次(共3t),第一次输送4桶(约1m3,重1.3t),根据注胶设备流量,可使用约3小时,第二次输送5桶。b、注胶前先接清水管冲冼每个钻孔3~5分钟。c、将注胶管路连接好(每次连接3个),注胶泵入口管路放入相应的料箱,启动注胶泵压注凝胶。待基料料箱内的基料注完后,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快速地把吸料管和溢流管换进另一只基料料箱中,这样可保持连续注胶。促凝剂箱只需不断地往料箱中补充材料(每3分钟向料箱内添加1袋),不需要来回移动吸料胶管。d、随时检查各钻孔的进胶情况,如发现有不进胶的钻孔,应及时将其拆下,接上清水管冲冼。e、如有钻孔从钻孔周围向巷道返胶,应先将基料吸液管从料箱中拿出,待注胶管冲冼过后,再关闭该钻孔的阀门,然后再将基料吸液管放入料箱继续注胶。待将该钻孔处理好后,再打开阀门继续注胶(或接至其它钻孔注胶)。f、停止注胶后,再用泵继续注清水5分钟,冲冼注胶管路,防止凝胶堵塞高压软管。g、将每班注胶量及注胶情况及时填入现场记录本,以便下一班查询,并向防火办公室汇报。八、注浆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后,必须检查施工地点的顶帮支护情况,并有瓦检员检查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所有杂物,及时清理,保持后路畅通,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2、每班注胶施工过程中,必须由通修区跟班区长现场指挥,施工人员不少于4人,施工人员要配带手套,衣袖要扎紧,衣扣要扣紧,必须做到精力集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3、施工地点注浆泵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加强责任心,确保此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4、注胶前,注胶高压胶管与6分铁管连接牢固,确保连接质量,以防接头脱扣伤人。5、注胶配液浓度为水:水玻璃:碳酸氢钠=72:8:20。各种溶液必须充分溶解,两种胶液在大桶搅拌均匀后,通过注胶泵混合后,由注胶泵通过高压管、6分铁管后压入顶部与两帮内。6、使用注胶泵前,首先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先用清水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待管路畅通后,方可使用。7、每次开泵、停泵,必须由注胶人决定,经允许方可开、停泵。8、注胶过程中,跟班队长及时视察顶、帮壁有无异常情况,发现顶、帮壁变形、鼓起,应立即停止注胶。注胶点前后20米范围内除施工人员,其它人员一律禁止在注胶区域内逗留。9、注胶过程中,跟班队长检查孔口及高压胶管、注胶泵之间的安全情况,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泵,进行检查处理。10、施工人员严禁滞留泵与孔口之间,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信号,停止工作,进行处理。11、施工中,连续注胶收效不大,甚至起副作用,注胶孔之间相互串胶时,可以改变注胶方法,采用间歇式注胶法注胶,每次注胶结束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压水冲孔以利于下次注胶。12、班中倒孔时,先打开新灌孔的阀门,然后关闭欲停孔的阀门,人员应站在孔口的斜上方,禁止面对孔口。13、注胶结束后,及时将泵冲洗干净,冲洗时间不小于10分钟。14、注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每班工作结束后,核实本班工作情况,并将本班情况交接下一班施工人员。15、施工地点瓦斯检查员设点检查瓦斯,并严格遵守《瓦检员巡回检查制度》、《瓦检员请示报告制度》及《瓦检工操作规程》。九、其它未尽事宜,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施工。3、黄泥灌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实施方案灌浆地点设在回风顺槽,由灌浆操作人员先注入清水至灌浆地点,安排人员沿线检查灌浆管路是否漏水。若漏水,则停止注水,安排管路维护人员进行管路维护;若不漏水,则对工作面密闭进行黄泥灌浆。二、灌浆前准备工作灌浆前:灌浆队将黄土准备到位;检查灌浆管路完好,确保黄泥浆体仅灌入工作面密闭内;检查灌浆站整个系统完好,各设备均能正常运行。三、灌水量灌浆量1、灌入清水量沿线管路长度为200m,管路断面积0.02m2,整趟管路注荡水体积4m3。2、黄泥灌浆量1灌浆用土量计算Q土=KMLHC(m3)其中:Q土——灌浆用土量m3K———灌浆系数(K=0.01-0.03)M———煤层的开采厚度2mL———灌浆区的走向长度mH———灌浆区的倾斜长度mC———煤炭回收率95%工作面采高6m,条带长100m,宽13mQ土=0.01×2×100×122×85%?=207(m3)2灌浆用水量计算Q水=K水Q土S其中:Q水——灌浆用水量m3K水———制浆冲洗管路的水量备用系数,取1.2S———水土比,取8:1-10:1Q水=1.2×8×207=1987(m3)3灌浆量计算Q浆=(Q土+Q水)×0.94=(207+1987)×0.94=2062(m3)四、灌浆程序1、由灌浆领导小组下达命令,管路巡检员提前就位,灌浆操作人员开启灌浆设备注入4m3清水后即可停止运行,各巡检人员将沿线管路巡检情况汇报小组,小组领导根据汇报情况下达下一步指令。2、巡检人员发现漏水时,及时汇报处理。3、沿线管路不漏水后,小组领导下达黄泥灌浆命令,由灌浆站严格按照水土量8:1-10:1进行配比,按照设计量进行黄泥灌浆。各巡检成员沿线检查管路,待灌浆站停止灌浆后方可撤离。4、黄泥灌浆完毕后,灌入清水对灌浆管路进行冲洗,持续灌入1分钟即可。五、安全技术措施1、参加灌浆的所有人员,必须参加班前学习,坚守岗位,不得脱岗。2、沿线管路注入清水后,必须将支管阀门关闭,确保管路内存有水,巡检人员能认真实查出管路状况。3、灌浆前,必须确保灌浆站设备运行及沿线管路完好。4、注入清水及注入黄泥浆体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5、灌浆期间,巡检人员与指挥人员保持联系,确保工作有序进行。6、灌浆期间,发现漏水、跑浆,巡检人员及时汇报,确保灌浆工作正常开展。7、灌浆完毕后,巡检人员方可撤离,灌浆站注入适量清水将管路冲洗干净。8、灌浆完毕后,灌浆队将该向密闭灌浆管断开,并进行封堵。?四、外因火灾预防1、加强电气设备管理,严防电气火灾发生。2、工作面严禁使用电、氧气焊。3、加强采煤机、转载机、刮板机、皮带机等设备所使用的齿轮油等油类管理,工作面范围内不得存放1桶以上油类。4、各设备点应配备两台以上干粉灭火器,皮带机头、泵站等设备集中点应配备沙箱等灭火器材。5、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6、工作面所有电气设备及接线都不得出现失爆;7、严禁工作面由于任何形式出现电火花。8、采煤机内外喷雾齐全,割煤时喷雾必须正常开启,防止割煤时截齿撞击岩石产生火花;9、严禁用铁锤敲击设备;10、工作面前后刮板机及转载机必须运转良好,不得摩檫产生火花。

篇4: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为有效预防和遏制综采工作面因地质构造带火灾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矿井整体抗灾能力,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本矿防灭火安全措施:

一、成立防灭火领导组:

组长:赵宝宝

副组长:李守富、朱凡杰

成员:郭贵珍、郭建厅、董少勇、刁补钱

二、矿井防灭火安全措施

1.井上下分别设立消防材料仓库,仓库内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包括水管、灭火器、沙箱、沙袋、铁锨、木板等,并设专人管理。由通防队负责管理。

2.严禁一切非生产火源下井,如生石灰及点火工具等;井口20米范围内严禁出现明火及火种。

3.井口房及其20米范围内禁止使用煤炉、电炉取暖,井下严禁用灯泡取暖。

4.主要绞车道,主要运输道及井下机电峒室,都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5.井下和井口房,严禁采用木板或其它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和休息间。

6.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工作,每次都必须制订专门安全措施,并报主管矿长批准,并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且要求施工现场必须做到:(1)前后两端10m的井巷范围内,必须是不燃性支护,并有消防供水管。(2)有两台以上灭火器。(3)焊接地点下方,有不燃性材料隔离火星。(4)设专职瓦检员现场检查,瓦斯浓度不得大于0.3%。(5)焊接完成,由专人进行防火处理,并停留一小时以上观察,确认现场无发火症状后,方可离开。(6)电焊点与接地线距离不得超过0.5m。

7.井下任何地点不准存放汽油、煤油等各种油脂,擦布、棉纱用完后,要放在加盖的铁筒内,并及时升井。

8.井下配电硐室、皮带机头峒室,至少备有两台灭火器和一个沙箱(容积不少于0.5m3)、且配电硐室还要设防尘水管(长度不得少于100米)。

9.电器设备选型,应根据负荷量正确选择,井下必须使用阻燃的电缆、风筒和运输皮带。

10.所有入井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并实行公管,自救器要定期进行称重和气密性检查,及时更换失效自救器。

11.所有井下人员,都必须熟知工作范围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及使用方法。

12.矿长每季度组织有关部门,对井上下消防管道系统,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井下不得带电检修和搬迁电器设备,且检修采掘工作面内和回风流内电器设备前,还必须检查瓦斯,CH4浓度不得超过0.3%。

14.所有电器设备必须安全防爆,不得超负荷运转。

15.严禁私自在井下拆卸矿灯。

16.井下供电必须杜绝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供电要有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严格执行局部通风机双风机、双电源,风电瓦斯闭锁装置。

三.防止自然发火的措施:

1.正确选择有利于防止自燃发火的开拓开采方法,工作面回采必须扫清浮煤,采空区内严禁丢煤。

2.工作面结束后必须进行永久性封闭,(时间不得超过45天)。

3.通风设施必须设在巷道顶帮完好处,并严格按通风设施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构筑。

4.砌筑永久密闭,必须预留观察孔,密闭内有水的要设反水池,对永久密闭要设专人分片负责,定期检查密闭内外CO和CH4成分。

5.与机电部门配合定期查看维修水阀门及通风设施(隔爆水袋、净化水幕)完好情况,通风队要对井下各主要巷道定期洒水降尘。预防煤层自然。

6.坚持每季对采区回风道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化验分析报告要及时汇报。

7.在每月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落实好本月的防火工程。

8.井下进行的所有防火检查、测定和分析结果,都必须建立专门防火记录本,并按时报矿总工程师审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发生火灾时采取的措施

1、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设法弄清火灾情况,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迅速报告调度室。

2、调度室在接到火灾报告后,立即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方案,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的人员撤离。

3、矿领导接到火警报告后,立即成立以矿长为首的救灾指挥部,调整风流控制火势,组织人员侦查火区、确定火源,果断决定灭火方案并组织实施。

4、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要服从领导,迎着新鲜风流沿着灾害预防计划规定的避灾路线,有序撤离危险区域。

5、采取相应的风流控制方法,控制风流并符合以下要求

(1)、有效控制火势,防止扩大灾情

(2)、创造接近火源、采取直接灭火的条件

(3)、不会造成瓦斯积聚和煤尘飞扬

(4)、防治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

1、直接灭火

用水灭火

(1)、在火源明确(非电气设备和油类火灾),火势不大,灭火地点顶板稳定,通风系统正常,风路畅通无阻的情况下采用。

(2)、用水灭火采取的措施:

①、灭火前要首先切断电源

②、灭火人员站在上风侧,防止有害气体伤人

③、保证水量充足。

④、保持正常通风,瓦检员在现场随时检查瓦斯含量。

用砂子或岩粉灭火

①、当发生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②、当发生电气设备火灾和油类火灾时,使用砂子或岩粉直接撒布在火源上。

挖出火源直接灭火

①、在火灾初期,火势范围不大,无瓦斯积聚、无煤尘爆炸危险。

②、挖出火源前,先用压力水喷浇,待火源冷却后再挖出。

③、瓦检员在现场随时检查瓦斯浓度和空气温度,灾瓦斯浓度不超过0.8%时、温度不高时才能挖出。

使用灭火器灭火

对井下从业人员进行救灾演练,确保所有入井作业人员都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存放地点。

2、封闭灭火

在矿井火灾不能用直接法扑灭时,采用防火墙将火源或发火区域严密封闭,切断火区的空气源。

3、联合灭火

为了使矿井灭火工作迅速有效,通常采用联合灭火方法灭火,即在使用防火墙隔绝灭火的同时,采取向火区注入惰性气体(氮气)的方法来灭火,通过注入氮气,降低氧气浓度,降低火源温度。

篇5:综合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概况

?煤层瓦斯含量较低,平均为0.59m?/t;煤层埋藏深度一般在500-600m左右可采厚度为0.8m-2.96m,平均1.65m。煤层赋存稳定,倾角一般在0-3°,面积约93.88m?,煤炭资源总量199.73Mt,可采储量125.5Mt。煤层属容易自燃煤层,火焰长度大于400mm,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

1、矿井通风与瓦斯情况

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抽出式通风,"两进一回",即主副斜井进风,立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2、2015年生产地区安排

(1)采煤工作面

?104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垮落管理顶板。

(2)106主运、106辅运、108辅运为开采掘进工作面;+820水平回风大巷、+820水平胶运大巷、+820辅运大巷为开拓掘进工作面;以上掘进工作面均为半煤岩掘进工作面,其中+820水平回风大巷、+820水平胶运大巷为炮掘工作面,其余均为综掘工作面。

二、矿井防火措施

1、矿井防火的一般措施

?(1)矿井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等都要建立防火措施和制度。

?(2)防止烟火入井。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火炉取暖。

?(3)进风井口应装设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闭,打开时不妨碍提升、运输和人员通行,并应定期维修;如果不设防火铁门,必须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4)井口附近和每一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或主要运输大巷都应该设置消防材料库。

(5)地面设置消防水池,井下设置消防管路系统。

(6)井口房和井架采用不燃性建筑材料。

?2、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1)可能发生外因火灾事故的地点

①所有的变电所、低压电缆放炮处。

②所有存放易燃物品的地点。

③各皮带运输线。

④各种高、低压电缆放炮处。

⑤各种采掘头面、巷道整修的放炮地点。

⑥所有的井下电焊、气焊作业点。

?(2)产生火源的原因

①井下电焊、气割、照相、录像。

②违规爆破,封泥长度不足产生火焰,放炮产生爆燃。

③电器失爆、短路或过负荷产生电火花,电缆放炮。

④作业人员将火源带入井下,私自拆卸矿灯。

⑤运输机械摩擦。

⑥机械碰撞。

⑦岩石摩擦。

⑧杂散电流。

⑨雷电灾害。

⑩金属支架断裂。

?(3)外因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①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禁止烟火,也不准用火炉取暖。

②严禁携带烟草、引火物下井,井下严禁吸烟。

③井口房和井下不准电焊、气焊或用喷灯焊接,如果一定要在井下焊接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批准并有专人在现场检查和监督,而且要求事先清除附近的易燃物品,备足消防用水、砂子、灭火器等,并携带瓦斯便携仪,随时检查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0.5%,立即停止作业,并用水对焊接物件降温。

④井下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或变压器。井下使用或使用过的润滑油、棉纱和布头等必须放在盖严的铁通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巷道或硐室内。

⑤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放炮规定执行,封泥长度必须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要求,不准放糊炮,严禁用煤块、粉煤、岩块(泥岩)等易燃物品代替炮泥,同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⑥要正确选用易熔断丝(片)和漏电继电器,以便电流短路、过负荷或接地时能及时切断电流。不准带电检修、搬迁电气,预防摩擦生火。应做好井下机械运转部分的保养维修工作,及时加注润滑油,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防止因摩擦生热而引起火灾。

⑦井下必须使用绝缘阻燃电缆、阻燃输送带。

⑧在井下和井口房,严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间。

⑨井下中央变电所、消防材料库必须按规定配备砂箱和灭火器材,使用过的棉纱及时清理上井,严禁对方坑木、荆笆、背木等易燃物品。

⑩地面和井下都要建立消防材料路,储备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库储存的消防材料要定期检查和更换。材料库的所有材料非抢险、救灾严禁使用。对过期或报废的物品必须在三天内更换和补充。

?3、煤炭自燃的预防措施

?(1)开采技术措施

①选择合理的煤柱尺寸,尽量少留煤柱。

②选择后退式开采顺序,提高采出率。

③提高开采速度,在自燃发火期内将工作面煤炭采完,并及时封闭采空区。

④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防治漏风,主要通风机与风网匹配,通风设施布置合理,质量可靠。

(2)完善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和防灭火注浆管路系统,其中采掘工作面消防管路钢管直径不得小于1.5寸,每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在巷道入口处安设水压表,并必须确保用水地点的水量不小于6L/min,水压不小于0.4Mpa;皮带巷应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闸门,其他巷道应每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闸门。

(3)通修队要每周对井下主要进回风巷,无人作业及经常无人行走的巷道,采空区及工作面上隅角的空气成分进行检查分析一次,并按规定进行防灭火预测预报工作,发现有一氧化碳气体,温度升高等预兆时,要及时向矿领导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通修队加强束管监测系统和注氮、注浆系统的应用,坚持对采空区密闭进行注浆,并监督采煤队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注浆做好记录。注浆系统不完善的,要及时安排人员和材料进行完善,使各回采工作面均能进行防灭火注浆。

(5)各回采工作面要加强管理,力争加快推采速度,减少自燃带滞留时间,同时要提高回收率,减少采空区丢煤,放顶时要坚持注浆洒水,确保注浆质量。

(6)采掘作业规程中必须单列防治自燃发火措施,并严格执行,严禁CO超限作业。

(7)采掘工作面上、下顺槽顶帮要背严背实,严禁空帮空顶,对于出现的高冒地点必须采取措施,必要时通修队要导风散热或注罗克休充填。

(8)井下各作业地点要及时清理浮煤,严禁浮煤堆积,特别是运输机机头处,防止产生高温引燃浮煤。

(9)通修队每天安排专职瓦检员对采煤工作面上尾巴进行一氧化碳和温度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取样化验分析。

(10)采煤队负责工作面下隅角防火风帐吊挂工作,风帐长13m,宽2.1,m,吊挂眼每800mm一个,且保证风帐向下顺槽贴下帮拐3m,紧贴采空区侧吊挂,风帐吊挂要求上接顶下接底。防止向老塘内漏风。瓦加怒焰负责监督检查。

(11)通修队必须确保工作面通风系统的稳定,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在确保工作面瓦斯不超限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

(12)采煤工作面距停采现20m时,工作面下尾巴垛依次煤袋从下顺槽下帮向工作面紧靠老塘沿倾斜方向接顶垛6m,沿走向垛8m。

(13)采煤工作面推采到距停采现20m时,采煤队在工作面上尾巴和向下15m处预埋1.5寸注浆管,实行双管注浆,停采后对采空区进行注复合胶。

(14)回采工作面结束后,矿要安排人员及时将设备、材料回收完毕,通修队及时建筑永久密闭,确保采后45天内封闭采空区。

(15)采空区永久密闭位置必须选在巷道顶帮完好处,永久密闭必须建双墙,里墙为500mm厚,外墙为800mm,双墙内用黄泥填实并预埋对其进行注浆,防止自燃发火。

(16)必须按照《矿井防灭火规范》要求配齐井上下消防器材库器材,井上消防器材库由保卫救护队负责管理,井下消防材料库由通修队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更换,非救灾不得挪用,救灾后应立即补充。

(17)矿井每季度组织对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消防材料库及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1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8)安检科、通防科负责对矿井防灭火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三、矿井灭火措施

1、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应根据现场通风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进行灭火、控制火势,尽快通知现场人员撤离,并向矿调度汇报,矿调度立即按《2015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组织抢险救灾,抢救灾区人员。

2、当井下出现明火,用水进行灭火时,必须沿着火点边缘想着火点中央逐渐灭火,不得将水直接射向着火点中央。

3、井下发生油类火灾时,在灭火前,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在灭火。

?四、综合防灭火组织和管理规定

?建立健全井下防灭火防治工作管理制度和部门责任制,做到有章可循,责任明确。

?1、总经理是综合防灭火工作的第一责任者,保证所需机构、人员、资金、装备。

?2、安全副总经理负责地面防灭火工作的监督检查,知道防灭火工作的实施,对地面火灾的预防及发生火灾时的安全工作责任,对违反《消防条例》的行为进行纠正或追查处理。

?3、机电副总经理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各总工业场所的电气设备安装,对违反有关规定私自安装电气设备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追查处理。

?4、总工程师(包括通风副总)负责组织防灭火工作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查,负责指导,监督、检查防灭火措施的落实,对防灭火技术方案、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负责。

?5、通防科负责当发生火灾时,根据火灾情况,确定火灾形成的原因、火是否影响井下安全生产,对影响井下安全生产的,立即按照井下防灭火措施要求,采取措施,确保井下人员安全。

?6、机运科负责各单位用电设备安装、用电的审批,负责安装过程的技术指导,保证安装的电气设备完好、供电合理,防治因供电设备不完好、供电线路不合理引起电气火灾。

?7、供应科、财务负责防灭火、消防器材的供应及防灭火资金的落实,对消防器材、防灭火资金负责。

?8、矿调度室负责防灭火过程中各种事项协调指挥。

?9、安检科负责防灭火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对违反防灭火有关规定的单位及个人责令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整改,对矿井防灭火工作进行日常管理。

10、各采掘施工单位对所管辖范围内的防灭火工作负责。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