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生产主要爆炸危险安全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涂料生产主要爆炸危险安全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7

一、涂料生产主要火灾爆炸危险及安全技术措施

1.树脂合成

(1)涨锅树脂合成操作中因升温过急、投料过快或原料含水量过高以及高温下加料等原因,都会引起涨锅溢料,如接触明火会导致火灾。

安全技术措施:树脂合成时严格按工艺要求控制升温速度,缓慢升温,充分搅拌,按顺序分批缓慢加料;加料前检查物料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等。

(2)胶化投料有误或物料液面低于受热面而造成局部过热,反应物高度聚合放热、温度失控等,会导致胶化或燃烧。

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工艺规程、工艺指标准确投料,控制好各阶段的反应温度,充分搅拌,加强对反应中间及终点的控制。观察反应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升温,采取降温措施,迅速加入冷料防止胶聚。同时,也可将物料放出,防止在容器中胶凝或燃烧。

(3)可燃蒸气泄漏在树脂合成反应及回流过程中,有易燃溶剂蒸气的泄漏或逸散,接触明火易造成火灾爆炸。

安全技术措施:树脂合成反应中,设备、容器要求密闭,充分搅拌,控制反应温度和回流温度,加强冷凝降温。放空管口远离明火,加强通风。

(4)稀释温度失控稀释温度过高,超过稀释剂沸点,产生大量易燃蒸气,易涨锅,遇火源即引起燃烧或爆炸。

安全技术措施:稀释前,罐内先注入稀释剂,开启搅拌和降温水,热物料缓慢加入,设备应密闭,加强通风。

(5)监控仪表及装置失灵树脂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温度计、压力表以及控温报警装置等,是用来正确显示监控反应状况的安全控制措施。一旦失灵,会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安全技术措施:各种仪器、仪表及控温报警装置等,使用前,必须经监督管理部门的严格校验、标定合格。使用中还要定期核验,发现异常,停止使用,立即更换,保证准确、灵敏、安全、可靠。不宜使用玻璃温度计。

(6)冷凝设施管路堵塞树脂合成中因涨锅、溢料等原因会造成冷凝器管路堵塞不畅,使不凝性气体不能逸出,加上冷凝系统管路不畅,导致冷却降温水不足或堵塞,以致反应釜内压力或温度升高,也易导致事故。

安全技术措施:坚持定期维护检修,清洗冷凝设施和冷却降温系统,及时清除管内杂物,保证管道畅通和降温效果。

2.色漆生产

色漆生产中,在配料、研磨、调漆和包装过程中,设备高速运行和撞击而产生摩擦发热,加上设备不密闭,敞口容器多,车间场所内溶剂蒸气浓度大,极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安全技术措施:投放颜料时要细心检查有无异物,操作时防止工具及其他金属物掉入容器内引起摩擦和撞击。砂磨机应加强冷却降温,没有降温设施的调缸高速搅拌时间不能过长,防止发热而引起自燃。努力做好密闭作业,加强通风,禁止使用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和地面。及时采取前面已列举出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因电气、静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

3.硝基和过氯乙烯涂料生产

(1)硝化棉的溶解硝化棉是一种极易燃烧的絮状纤维固体。在投料溶解过程中,稍有疏忽,即引起燃烧。

安全技术措施:应按使用量领取硝化棉,领取硝化棉途中要轻拿轻放,防雨。投料速度不能过快,投完料后,应用木棒将硝化棉完全浸入溶剂中,缓慢开启搅拌器,防止搅拌叶片摩擦干棉。操作中,禁止使用铁质工具、器具,禁止穿铁钉鞋进入岗位作业。完毕后,清扫地面碎棉,生产现场不准贮存硝化棉,多余的硝化棉应及时退还库房。

(2)硝基和过氯乙烯轧片在轧片过程中,易造成火灾。

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工艺酉己方配料,颜料、树脂应混合均匀。在轧第一、二遍时,辊间间距应大些,成片后再逐步缩小间距。严格控制辊筒表面温度,一般硝基片控制在80摄氏度,过氯乙烯片控制在70摄氏度。轧片时,要防止工具及金属物件掉入辊间。

(3)稀释剂配制及包装配制过程易产生静电,包装易造成溢料。

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正确的灌注方式灌注溶剂,配完物料并搅拌均匀,同时应静置数分钟后方可取样检验,应采取静电预防措施消除静电危害。包装稀料时,精心操作,防止满料。现场应加强通风。

4.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在涂料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反应釜、热煤炉、蒸汽锅炉、缓冲器(罐)、贮罐、过滤器等,大多是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是承受压力,具有爆炸危险,必须严加管理的特种设备。涂料生产的压力容器不但数量较多,而且工艺复杂,介质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更为严重。

要做到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等安全法律、标准。同时,还应抓好设计制造、竣工验收、立卡建档、培训教育、精心操作、维护保养、定期检验、科学检修、事故调查和判废处理等十个环节。

二、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

1.生产工艺改革

(1)改革工艺条件,采用低毒或无毒原料,代替高毒或有毒原料。用重芳烃代替二甲苯,用氧化铁红、铁黄代替红丹、黄丹生产防锈漆等。

(2)努力开发无毒无害的新型涂料,是涂料发展的方向,也是防止职业中毒的根本措施。如开发水性涂料为代表的无毒无害涂料。

(3)严格操作,避免人为失误而造成毒物的泄漏事故和乱排现象,减少毒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

2.设备改造

(1)逐步改造和更换敞开式、不安全、污染重的陈旧设备,如用密闭砂磨机替代三辊机;用密闭式过滤器替代板框压滤机等,努力实现密闭化作业,减少毒物危害。

(2)对噪声、振动较大的鼓风机、空压机、球磨机、砂磨机、冲床等设备,可采取吸声、隔声、减振、使用防噪用品或建立隔离操作间等防噪减振措施,降低噪声、振动的危害。

(3)建立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保养制度,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防止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确保设备安全完好、正常运行。

3.通风净化

(1)从事粉尘作业的岗位,如配料、轧片、树脂投料等,必须设置通风防尘装置,保持完好有效降低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2)对敞开式或密闭不良的岗位及设备,如硝基稀料及成品包装、溶剂和漆浆贮槽、调缸等采取强制性的抽、排风装置,降低作业场所的易燃、有毒气体浓度,确保操作者的安全和健康。

(3)涂料生产中其他生产现场,也应加强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以降低毒物浓度和防暑降温。

4.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贮存、运输、使用、领取的管理工作。防止毒物的泄漏、扩散和遗失。

(2)认真执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规定,即全国涂料工业信息中心劳动安全卫生及尘毒治理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加强生产场所尘毒作业点的定期监测及管理工作,随时掌握有毒物质浓度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安全文明生产。

(4)坚持“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利用“毒物周知卡”等有效形式广泛对操作者进行安全卫生,尘毒危害及预防的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

5.个人防护措施

(1)加强个人防护是保障操作者安全、健康的重要措施。因此,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好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尘器具等,自觉养成勤洗手,工作后洗澡,不在生产场所进食、吸烟、喝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防误食毒物,造成中毒。

(2)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时,除应严格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外,必须正确使用防毒设施,防止人员中毒。

(3)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定期组织体检,对查出患有职业危害疾病的职工组织疗养和治疗,不适于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应及时调离或调换工作。

(4)对新人厂的员工除应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外,还应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全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档案,加强职业病监护工作。

篇2:铣销镁粉爆炸危险性防爆措施

?粉碎是伴随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的基本技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粉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粉体的粒度要求越来越严格,由此也带来了可燃粉尘发生爆炸的问题。1875年意大利都灵面粉厂发生的粉尘爆炸事故以来,可燃粉尘在加工、处理储藏过程中的爆炸事故灾害时有发生。目前,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镁粉产品有球状和片状两大类。作为效能显著的脱硫剂,球状镁粉被大量使用在炼铁、炼钢过程中。其主要工艺是将熔融镁置于特制的高速旋转装置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微粒状的镁通过筛网分离出来。作为推进剂燃料、烟花爆竹,采用的多是铣销镁粉。

在粉碎机壳内,粉尘云在工作状态连续存在,当粉碎刀具与筛子冲击摩擦,或因粉碎刀片与外来杂物相碰撞,就会引燃粉碎机壳内的粉尘云发生爆燃,这种爆燃沿着能够达到粉尘爆炸极限浓度方向传播,这里通常是指除尘管道和旋风除尘器。如果爆燃波能够引起其它沉积粉尘的飞扬,使其处于悬浮状态,则会引起剧烈的二次爆炸事故。收料口层流状态的落料过程始终存在,引起接料口着火的原因可能是带电粉尘在落料过程中,当接近沉积的粉料或桶底时,形成很高的电位差,随着粉料的继续下落,当达到放电间隙时,形成静电火花,引燃层流状态的粉尘。尾型给料阀的摩擦可能使粉尘温度升高或产生引燃粉尘团。它们可以在落料过程中,引燃层流状态的粉尘。许多原因使风机出口管道底部经常沉积粉尘,这些粉尘是管道口哪生爆鸣的主要原因。它被引燃的直接原因是风机叶片对粉尘的冲击与摩擦,或者是管道出口处的静电放电。有报道在这一行业已发生过多起严重的粉尘爆炸事故。

1实验

1.1小型实验室实施

镁粉爆炸性试验。对镁粉混合粉的爆炸性进行了测定。经测定该镁粉爆炸猛度指数很大,。粉尘层的最小点火能为0.24mJ,故很易点燃。

1.2工业实验

目前,对于粉尘爆炸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小型实验所测得的爆炸性数据如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等参数,相对地给出了粉尘爆炸的敏感度和猛烈程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些参数可以用于确定泄爆开启压力、泄爆面积的大小。小型实验数据如何放大到工业实际一直是科学家追求的。爆炸反应工程学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应运而生。就目前理论水平而言,基于工业规模设备做爆炸性实验所得结果的工程设计,无疑更符合工艺实际的需要、安全生产的要求。

1.2.1镁粉静电测试

在机械振动筛中对镁粉的静电特性测试的目的,是考察镁粉在生产过程中静电引燃的危险程度。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有;法拉第笼、静电电荷仪;工业设备为机械振动筛子(长2.8m,宽厚0.5m)。镁粉取自某工厂粉碎后的半成品。这些半成品经过机械振动筛的筛分,分选出所需的粒径。测试时将一定数量的镁粉放入运动中的振动筛机入料口,经过几秒钟,粉料运动至出料口,经溜槽在出料口端采用法拉第筒法测定粉尘的电量。实验共进行了21次,测试结果表明,混合镁粉经过这一过程,静电荷质比最高达0.309μC/kg,已超过安全标准0.02μC/kg近31倍。测试表明,在镁粉的生产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静电消除措施,静电灾害所引起的事故是可能发生的。

2铣销镁粉的爆炸危险性分析

2.1镁块铣销过程危险工点分析

铣销机床内部容积较小,具有着火的可能性。旋风分离器、收尘凤网的总管线体积较大,内部的粉尘浓度处于可爆范围,静电火花、由铣销机床窜入的过热粉尘团和机械火花不可避免。所以,铣屑车间的危险工点主要为旋风分离器、收尘风网的总管线。

旋风分离器是最危险的工点。如果旋风分离器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气浪和冲击波可能扬起卸料口附近的镁粉,其内部的未燃粉尘也可能喷出并弥散在车间,从而产生二次爆炸。二次爆炸非常危险,可能引燃其他设备并对车间工作的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所以旋风分离器必须与车间其他设备尤其是操作者隔离。

风网总管线、每个铣销机的支管线均按原布置设置。风网总管线应与操纵者隔离。隔离宜采用轻质吊棚如带构架镀锌板。旋风分离器应设置在墙外或单独设备在一个房间。旋风分离器与铣销机工作间用防爆墙隔离。

2.2粉碎工段危险工点分析

粉碎后的镁粉称为混合粉,未经分级的混合粉含有各种不同粒径的镁粉。在粉碎过程中,粉碎机壳内即粉碎刀具旋转的空间,通过振动给料器不间断地给料,其内部粉尘云在工作状态连续存在;收料口附近、旋风除尘器及除尘管道内部都有可能形成粉尘云;在作业过程中,粉尘的外溢、散落不可避免,使设备表面、地板、墙壁形成粉尘的沉积。

⑴在粉碎机内部,当振动给料中的铁屑未通过磁铁完全除去时,由于粉碎机调整旋转,形成摩擦和冲击引燃源;

⑵粉碎、气体输送、旋风除尘、落料等都易产生静电,使粉体颗粒带电,如果电荷不能及时泄漏,可能在落料处、管道出口放电,产生静电放火花,成为一种静电引燃源;

⑶风机叶片作用于旋风除尘器未除净的粉尘,这种风机叶片如果是易产生火花的铁器材料,尤其是有铁锈存在时,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击点火源;

⑷星型给料阀转动时,叶片志阀外壳之间的摩擦是造成接料箱体着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⑸粉碎机壳内的爆燃、接料口的着火、风机出口管道的爆鸣都可能引发更大的粉尘爆炸事故。因此,首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其次应采取防护措施,使人机隔离。

2.3?筛分

不同粒度的镁粉的分级是在机械振动筛中进行的。实验表明,由于振动过程中的静电灾害及机械冲击摩擦,振动筛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在采取防爆措施时,应首先考虑振动筛与操作者隔离,以保证人员的安全。为了防止爆炸事故所造成的超压,使振动筛毁坏,造成更大的损失,应根据实验的结果泄爆装置采用较低的开启压力。

3结论

⑴铣销镁粉具有圈套的爆炸烈度,其最大爆炸压力为0.85MPa;

⑵在机械振动筛中对铣销镁粉的筛分分级,应防止由于静电放电而引起的爆炸事故;

⑶铣销镁粉、粉碎镁粉在旋风分离器及其连接管道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操作者与设备隔离。

篇3:预防氧气瓶爆炸安全措施

预防氧气瓶爆炸的根本措施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有关规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在操作时严格予以遵守执行。国家有关的规定要点是:

1)氧气站房的设计应根据GB-50030《氧气站设计规范》和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由相应设计资格的单位承担设计,并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后方能建站施工:

2)充氧站的安装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遵守GBJ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8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规定进行施工;

3)充氧站必须符合GBl7264-1998《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建立安全质保体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经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经现场考核合格后方可充装;

4)充装管理人员和充装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发给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5)充氧站应设置可靠的防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管道、阀门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6)充氧站中设置的安全阀、压力表应定期进行校验;

7)气瓶充装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属于下列气瓶则严禁充装:

①钢印标志、颜色标志不符合规定及无法判定瓶内气体的;

②改装不符合规定的或用户自行改装的;

③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④瓶内无剩余压力的;

⑤超过检验期限的;

⑥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检查的;

⑦气瓶沾有油脂的;

⑧无制造许可证制造的气瓶或未经安全检察机关批准认可的进口气瓶;

⑨阀门螺纹不符合规定的;

⑩瓶内压力大于10MPa的;

⑩充瓶前钢瓶温度低于0℃或高于60℃的;

8)气瓶充装中要严格遵守规程:

①操作工手上、劳保用品、工具要忌油。沾有油脂时禁止与氧气瓶、充氧阀门接触;

②开启、关闭阀门要缓慢;

③空瓶装上台位均压时,若发现有激烈的气流声时应立即停止,卸下气瓶检查;

④充装过程要检查气瓶温度。发现温度异常要停止充气,卸下检查;

⑤瓶子要有防倒链条保护;

⑥用多台氧压机充气时要注意流速不得大于该压力下允许的范围;

⑦要注意钢瓶充气压力等级,不得超压;

⑧用液氧气化充气时,温度不得低于规定温度;

⑨充瓶时若发现漏气,应先切断气源,不得带压修理;

⑩当充氧台压力大于10MPa时,严禁中途再装上空瓶充灌;

⑨气瓶充装夹具不准直接夹在瓶阀的安全帽上;

9)气瓶搬运时要装上安全帽、防震圈;要轻装、轻卸,严禁抛扔、滚碰;运输工具应有安全标识;夏季应有遮阳设施;严禁烟火;不得与易燃、易爆物一起运输;

10)气瓶贮存、使用时离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m;充满的气瓶不得在阳光下曝晒;冬季使用时如发现瓶阀冻结,严禁用明火烤,应用开水解冻;使用中立放时应有防倾倒措施;严禁敲打、碰撞;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0.05MPa的剩余压力;启闭阀门要缓慢;

11)氧气瓶必须每三年定期检验一次。有怀疑时要及时检验;阀门及瓶阀修理时要严格去油;垫片、垫圈要用规定的材质,不得改用未经安全试验的材料;充氧软管必须用铜合金或不锈钢,不准用橡胶软管;充氧站用的灭火器药剂不得含油。

篇4:爆炸物品使用安全防范措施

1、必须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爆破器材。

2、凡从事爆破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上岗证。

3、爆破作业时必须按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进行。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

4、在大雾天、黄昏和夜晚,禁止进行地面爆破。需在夜间进行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经主管部门批准。遇雷雨时应停止爆破作业,并迅速撤离危险区。

5、当露天爆破作业地点有边坡滑落危险、有涌水或炮眼温度异常、危机设备或建筑物安全而无有效防护措施等情况时,禁止进行爆破作业。

6、露天爆破应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立岗哨,使所有通路处于监视之下。每个岗哨应处于相邻哨视线范围之内。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员都能清楚地听到和看到,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才准恢复作业。

7、在爆破危险区域内有两个以上的单位进行露天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雷雨季节宜采用非电起爆法。同一区段的二次爆破,应采用一次点火或远距离起爆。

8、露天裸露药包爆破时,必须保证先爆的药包不致破坏其他药包,如不能达到此要求,则只准用齐发起爆。禁止用石块覆盖药包。

9、露天浅眼爆破时,采用导火索起爆或分段电雷管起爆,炮孔间距应保证其中一个炮孔爆破时不致破坏相邻的炮孔;采用导火索点火起爆,应不少于两人进行点火作业;如无盲炮,从最后一响算起,经5分钟后才准进入爆破地点检查,若不能确认有无盲炮,应经15分钟后才能进入爆区大检查。

10、深孔爆破时,应有爆破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深孔周围(半径0.5m范围内)的碎石、杂物应清除干净;深孔爆破必须采用电力、导爆索或导爆管起爆法;填塞时,不得将电雷管脚线、导爆索或导爆管拉得过紧;在特殊条件下(如冰、冻土层或流砂等),经总工程师批准,并必须制定和采取安全措施,方准打眼边装药,且只准采用导爆索起爆;禁止用炮棍撞击阻塞在深孔内的起爆药包。

篇5:工业洁净厂房火灾危险性防火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厂房被大规模逐渐使用,其中工业洁净厂房就是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它主要按洁净度划分成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等多个等级,对生产区域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方面都有着相当的严格要求,目前在电子、医药、精密仪器的制造、科研等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使用。

但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广东LG电子车间、深圳洋华高新科技厂手机触摸屏车间以及本月常州市武进高新区的东南联发彩屏厂模组车间等洁净厂房均发生了火灾,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也对其消防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工业洁净厂房的主要火灾危险性:

1、装修材料不符合要求。对于洁净厂房来说,都要在原有的生产车间内部进行二次装修,但由于绝大多数企业缺少必要的防火安全知识,在装修中大量的使用易燃和可燃的复合材料。现在市场上使用比较普遍的有双层聚苯乙烯泡沫彩钢板,这种材料在发生火灾后中间的聚苯乙烯泡沫会很快燃烧,散发出大量对人体有毒的气体,使人窒息死亡,同时厂房的承载力也会迅速下降,极易导致整体坍塌事故。

2、整体密闭性强,人员疏散难度大。对于工业洁净厂房

来说,由于其进户过程必须经过清洗、更衣、消毒等程序,内部又必须保证高度的密闭要求,因此必然会导致其内部布局复杂,出现一些门中门、房中房的现象。一旦发生火灾,室内温度迅速升高,热量难以散发,会使可燃物很快达到燃点而促使火势扩大,产生的烟雾又会通过内部的风管快速蔓延,导致有限的空间内能见度降低,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难度加大,极大地威胁着火场中人员的生命安全。

3、生产工艺涉及到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火灾几率大。在使用工业洁净厂房的类别中,大部分的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使用到一些甲、乙类易燃液体。比如电子车间内通常会使用汽油、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作为清洁微型轴承、电路板、磁带等产品的清洗剂。而在医药产品的工艺灭菌工序中和部分制剂的提取过程中,也都会使用类似的易燃液体。另外,医药用品的灌装、包装过程大都也是在洁净厂房内部完成,所以对于包装材料的火灾危险性,也应列入考虑范畴。

二、工业洁净厂房应当采取的防火措施:

1、选材谨慎,严格把关。对于厂房内部的装修材料应该严格按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选择,吊顶、墙面、隔断所采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得低于B1级,尽量少用一些可燃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减少火灾荷载。另外,可以选用一些新型的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如现在出现的无机不燃彩钢夹芯板与一般岩棉板相比,它不仅具有表面平整度好、抗压强度好、耐火等级高等优点,而且保温、隔热、隔音、防潮、抗震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医药、电子、半导体等各种洁净厂房的隔断和吊顶。同时,对于内部的电气线路也应尽可能地穿金属管敷设,并在穿越隔墙或顶棚的周围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防止由于线路问题导致发生火灾。

2、专业设计,合理布局。首先,对于洁净厂房的设计,除了满足一般工业厂房的消防要求外,还应对内部装修进行统筹的二次设计。其中所涉及的危险品库房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部位,与周围的区域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等措施进行隔断。而对于规模较大、功能复杂的厂房来说,内部所涉及到使用甲、乙类危险物品的重点工段、包装组装等人员密集的生产部位应设置在靠近外墙的部位,并应作为单独的防火分区考虑。

其次,对于洁净厂房内部人员疏散路线的设计,应遵循简捷明了的原则,由于通常进入厂房必须经过清洗、更衣、消毒等多重复杂的程序,时间长、空间小,所以人员进入净化路线一般不作为安全出口使用。在设计中,往往是在走道靠外墙或楼梯间处设置一钢化玻璃门作为紧急安全出口,同时应在旁边配有橡皮锤和安全出口灯,且每个洁净区安全出口应保证不得少于两个。当安全出口的数量不能满足疏散要求时,也可以用专门的消防逃生口代替。另外,在疏散走道上,应多配备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设施。

3、按照标准,设施到位。工业洁净厂房除少部分特殊要求外,现在主要是按照丙类生产厂房要求进行设计,而由于其生产的特殊性并不适宜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以目前内部消防设施主要以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为主。但在放有贵重设备、仪器的房间内可设置氩气、氮气及七氟丙烷等对人体无害的气体灭火系统,并应同时安装排风、泄压装置。在使用到易燃易爆介质的洁净室内宜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联动装置,便于及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

除此之外,因为洁净厂房的密闭性,所以除极少数小规模车间外一般均应设计机械防排烟系统。而在某些使用到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产生有害有毒气体的工段,应考虑单独设置事故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管道应按规定设置调节阀、止回阀(主要防止倒灌)或密封阀,总风管穿过楼板和风管穿过防火墙时,必须安装防火阀,风管的保温、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也应选用非燃或难燃材料,并在便于操作处设置控制开关,能与净化空气调节系统保持联动,及时进行相互切换。

4、防微杜渐,科学管理。好的管理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而消防管理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要注重对员工的培训,针对每个岗位的特点,尤其是对那些火灾概率较高工段的操作人员应进行预先教育,加强他们的防火意识。其次,应制定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人、贯彻到位,对于生产规模较大的单位,还应设有专人进行管理,并按照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实行目标责任制度,做到奖惩分明。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