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锡炉溶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熔锡炉溶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4

1.首先插上电源AC220V,溶锡炉上温时间:春、夏为50分钟;秋、冬为60分钟。溶锡炉的温度规定在260℃~280℃时方可浸焊,如有超温现象,请速加未溶化焊锡条1~2根,观察熔锡炉温控表。如果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切断电源,进行维修。严格控制炉温温度,过高过低时及时调整。

2.当地熔锡炉的温度处在260℃~280℃时,首先将插好元件的芯片,按功率分类进行浸焊。

3.将助焊剂适应的倒入铁盒里,要求装好助焊剂的铁盒与熔锡炉相隔距离20~30cm。

4.熔锡炉温度达到260℃以上时,将芯片的周转筐放在铁架上,拿好夹子夹穿在电源线输入穿线孔中或者其它孔中(夹子夹芯片夹稳就行),然后浸入助焊剂,要求电路板插好的元件脚朝下与线路板面浸入助焊剂的深度1.5mm,芯片浸入助焊剂的时间为1~2秒钟。

5.将芯片浸好助焊剂再在熔锡炉里进行上锡,上锡要求手拿夹子,夹子夹芯片平稳,不能抖动,芯片上锡时间为1~2秒钟,芯片上好锡后迅速的回到装好助焊剂的铁盒里进行退温处理。然后放入周转筐,作好记录和标识。关掉熔锡炉电源开关。

篇2:热处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除认真执行本岗位有关的安全操作规则外都必须遵守本安全技术规则。

2、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着装,女工及留长发的男工必须戴好工作帽,否则严禁上岗操作。

3、各种设备、工具开动使用前,要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使用。

4、炉子升温过程中严禁脱岗、空岗。

5、下班后做好交接工作,无交接时要切断电源,息灭火种,清理工作地点,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6、处理后的工件要堆放整齐,放在指定地点,保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工作地点清理整齐。

7、正在处理的工件严禁用手触摸,用嘴吹氧化皮。

8、箱式炉最高使用温度不得超过900℃,如违反规定造成后果自负(特殊情况使用须经主管领导批准),井式回火炉最高使用温度不得超过600℃。

9、表面不平整,不光滑的工件不能上硬度计测量,防止损坏压头。

篇3:电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电焊机必须安放在通风良好、干燥、无腐蚀介质、远离高温高湿和多粉尘的地方。露天使用的焊机应设防雨棚,焊机应用绝缘物垫起,垫起高度不得小于20厘米,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2电焊机使用前,必须检查绝缘及接线情况,接线部分必须使用绝缘胶布缠严,不得腐蚀、受潮及松动。

3电焊机必须设单独的电源开关、自动断电装置。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大于5米,二次线焊把线长度不大于30米。两侧接线应压接牢固,必须安装可靠防护罩。

4电焊机的外壳必须设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5电焊机焊接电缆线必须使用多股细铜线电缆,其截面应根据电焊机使用规定选用。电缆外皮必须完好、柔软,其绝缘电阻不小于1兆欧。

6电焊机内部应保持清洁。定期吹净尘土。清扫时必须切断电源。

7电焊机启动后,必须空载运行一段时间。调节焊接电流及极性开关应在空载下进行。直流焊机空载电压不得超过90伏,交流焊机空载电压不得超过80伏。

8严禁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焊机。移动电焊机、焊接中途突然停电和修理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

9使用交流电焊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多台焊机接线时三相负载应平衡,初级线上必须有开关及熔断保护器。

(2)电焊机应绝缘良好。焊接变压器的一次线圈绕组与二次线圈绕组之间、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兆欧。

(3)电焊机的工作负荷应依照设计规定,不应超载运行。作业中应经常检查电焊机的温升,超过A级60度、B级80度时必须停止运转。

10使用硅整流电焊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使用硅整流电焊机时,必须开启风扇,运转中应无异响,电压表指示值应正常。

(2)应经常清洁硅整流器及各部件,清洁工作必须在停机断电后进行。

11使用氩弧焊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工作前必须检查管路,气管、水管不得受压、泄漏。

(2)氩气减压阀、管接头不得沾有油脂。安装后应试验,管路应无障碍、不漏气。

(3)水冷型焊机冷却水应保持清洁,焊接中水流量应正常,严禁断水施焊。

(4)高频氩弧焊机,必须保证高频防护装置良好,不得发生短路。

(5)更换钨极时,必须切断电源。磨削钨极必须戴手套和口罩。磨削下来的粉尘应及时清除。钍、铈钨极必须放置在密闭的铅盒内保存,不得随身携带。

(6)氩气瓶内氩气不得用完,应保留98-226千帕。氩气瓶应直立、固定放置,不得倒放。

(7)作业后切断电源,关闭水源和气源。焊接人员必须及时脱去工作服,清洗手脸和外露的皮肤。

12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作业前预热15分钟,开气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瓶嘴的侧面。

(2)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端的电压不得高于36伏。

(3)二氧化碳气瓶应放在阴凉处,不得靠近热源。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0度,并应放置牢靠。

(4)作业前应进行检查,焊丝的进给机构、电源的连接部分、二氧化碳气体的供应系统以及冷却水循环系统均应符合要求。

13使用埋弧自动、半自动焊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作业前应进行检查,送丝滚轮的沟槽及齿纹应完好,滚轮、导电嘴(块)必须接触良好,减速箱油槽中的润滑油应充量合格。

(2)软管式送丝机构的软管槽孔应保持清洁,定期吹洗。

14使用对焊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对焊机应有可靠的接零保护。多台对焊机并列安装时,间距不得小于3米,并应接在不同的相线上,有各自的控制开关。

(2)作业前应进行检查,对焊机的压力机构应灵活,夹具必须牢固,气、液压系统应无泄漏,正常后方可施焊。

(3)焊接前应根据所焊钢筋截面,调整二次电压,不得焊接超过对焊机规定直径的钢筋。

(4)应定期磨光断路器上的接触点、电极,定期紧固二次电路全部连接螺栓。冷却水温度不得超过40度。

(5)焊接较长钢筋时应设置托架,焊接时必须防止火花烫伤人员。在现场焊接竖向柱钢筋时,焊接后应确保焊接牢固后再松开卡具,进行下道工序。

15使用点焊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作业前,必须清除上、下两电极的油污。通电后,检查机体外壳应无漏油。

(2)启动前,应首先接通控制线路的转向开关并调整极数,然后接通水源、气源,最后接通电源。电极触头应保持光洁,漏电应立即更换。

(3)作业时气路、水冷系统应畅通。气体保持干燥。排水温度不得超过40度。

(4)严禁加大引燃电路中的熔断器。当负载过小使引燃管内不能发生电弧时,不得闭合控制箱的引燃电路。

(5)控制箱如长期停用,每月应通电加热30分钟,如更换闸流管亦要预热30分钟,正常工作的控制箱的预热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16焊钳和焊接电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钳应保证任何斜度都能夹紧焊条,且便于更换焊条。

(2)焊钳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缘、隔热能力。手柄绝热性能应良好。

(3)焊钳与电缆的连接应简便可靠,导体不得外露。

(4)焊钳弹簧失效,应立即更换。钳口处应经常保持清洁。

(5)焊接电缆应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和绝缘外层。

(6)焊接电缆的选择应根据焊接电流的大小和电缆的长度,按规定选用较大的截面积。

(7)焊接电缆接头应采用铜导体,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可靠。

篇4: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目的

通过对铸工岗位操作规程的控制,以防止对职工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及发生事故。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铸工岗位的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

3.操作规程

3.1造型时,要留出气孔、桩箱、打芯时软硬要适当、均匀,型腔要干净,型砂湿度要适当。避免发生型芯呛出和爆炸事故。大件地坑造型,应有良好的防水层,地坑中应布置焦碳层和足够的通气管,以免浇注时引起爆炸。

3.2装出窑时,砂型应安放平稳。吊运砂型要有专人指挥,上下配合,协调一致。

3.3大、中件不准空中翻箱,必须用翻箱凳。半吨以上的砂箱柄,不得用生铁铸成。有裂纹损坏的砂箱不准用。

3.4不要在吊起悬空的砂型下修型,应放稳在牢固的支架下修型。扣箱时不要把手指放在砂箱下方,以免砸伤手。

3.5扣箱要排放整齐,填实箱缝,并根据铸件大小和几何形状放置压箱铁或安装卡具,避免漏箱伤人。

3.6金属熔化工作前应检查熔炉各部位是否正常可靠,工具是否齐备,炉前不得有积水,并将工作场地清理好。

3.7熔化后的金属液,不要与生锈、潮湿和冷硬物骤然接触,禁止金属液喷溅伤人。

3.8用坩埚熔化金属,应检查坩埚是否干燥和有裂纹。材料加入前要预热,加料时要缓慢,禁止将杂质和爆炸物加入炉内,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3.9浇包应按规定烘干。金属液不要盛的太满,浇注时应有专人挡渣、引气。

3.10抬运金属液时要精力集中,前后一致。不准急走急停,道路应畅通无障碍物。

3.11浇注时,抬包、撞包要和挡渣人配合好,并与调车司机协调一致,由挡渣人负责指挥。

3.12拆箱清理时,应将铸件冷却到一定程度。拆箱前应检查锤头是否牢固,以防止锤头甩出伤人。敲打时,要防止沙子溅出伤眼和披缝铁片蹦出伤人,砂箱堆放要整齐。中、小砂箱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米,大砂箱堆放高度不得超过3.5米。筛砂时,喷水均匀适当,以减少粉尘飞扬。

3.13起吊重物时要经常检查吊物用的链条,禁止超负荷。与行车司机密切配合,严格执行起重工,挂钩工安全操作规程。

篇5:冶炼配电岗位工安全操作规程

1、供配电按电业系统有关规定执行。

2、在正常供电或停、送电、下放电极等过程中,要与冶炼工密切配合,听从冶炼班长指挥。

3、拉、合闸,揿按钮要一看、二确认、三操作。

4、操作高压部分,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5、高压合闸操作,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油开关,分闸时,先分油开关,后分隔离开关。

6、非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配电室和变压器房。

7、进入液压房、变压器房,严禁吸烟。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