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泄漏处理程序要求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化学品泄漏处理程序要求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2

1,发生

一旦泄漏发生,不要惊慌。尽量不要去摸它、从泄漏物上面走过或者去呼吸它。

按照应急程序来处理。关键是要快和有效!首先你需要立即评估,这是不是个大的化学品泄漏

泄漏控制是个专业的工作。但除非很小的泄漏事故(通常小于1升的挥发物和可燃溶剂、腐蚀性液体、酸或碱、小于100毫升的OSHA管制的高毒性化学物质)、而且你了解危险性并且你有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防护衣/、防护手套),你应当才可以实施控制和清理。

任何比较大的或大的泄漏事故并且/或者你不了解化学物质的毒性或正确的清理程序,你必须报告公共安全或消防部门,都应交给受过专业培训和专业装备的专业人士来处理。除非你是应急小组成员,你必须按照规定路线撤离到安全区域,警告和通知别人离开或站在安全区域。应急反应人员和队伍会快速评估形势、参考MSDS,了解他们对付的是什么物质、危险是什么、需要怎么做来控制泄漏。他们会装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包括呼吸器、手套、眼镜或其他防护脸部工具)和泄漏控制设备投入工作。控制越早开始,效果就越好。

只要满足下面一个或多个条件,就可视为大的泄漏:

(1)需要医学观察的受伤

(2)起火或有起火的危险

(3)超出涉及到人员的清理能力之外

(4)没有后备人员来支持清理

(5)没有需要的专业防护设备

(6)不知道泄漏是什么物质

(7)泄漏可能导致伤亡

(8)泄漏的物质进入周围环境(土壤和下水道、雨水口)

2,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

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报警、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泄漏的处理和控制(包括火灾控制)几方面。一个成功的泄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这几个步骤快速发生也经常相互重叠。

2.1报警

在美国,如果有4.5公斤苯泄漏,就必须立即通知美国环境保护署。可见美国非常重视化学品泄漏事故以及处理。

所有的泄漏必须立即报告,这是必要的和强迫的。及时传递事故信息、通报事故状态,是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处理得当会使可能形成灾难性事故变成灾害性事故。而一些小事故处理不当,延误时间,也能形成灭顶之灾。

要训练员工无论何时发现泄漏,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泄漏,都要向他的上级和学校实验室管理调度室或紧急协调员汇报。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严重的受伤、着火或爆炸,首先拨打消防119电话然后是EHS部门。如果是在运输途中应向当地应急救援部门或“119”报警。

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以及泄漏的速度、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上级和紧急协调员立即通知员工是否马上独自处理这些非常小的泄漏还是马上撤出,让专业的泄漏处理队伍或消防来控制和清理。

如果事故要求紧急撤离,必须拉响警报,离开建筑物。

只是一味等待急救队或外界的援助会使微小事故变成大灾难,因此每个在现场的人都应按应急计划采取正确的行动。

2.2紧急疏散

2.2.1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2.2.2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和着火区。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每个车间应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志。

2.3现场急救

在任何紧急事件中,人命救助是最高优先原則。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C—42°C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2.4泄漏的处理和控制

易燃化学品泄漏处理不当,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而火灾爆炸事故又常因泄漏事故蔓延而扩大。因此,要成功地控制化学品泄漏,必须事先进行计划,并且对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实验室存储的化学品量一般较少,由于意外出现化学品泄漏,可以按以下基本指南操作如下:

(1)首先,迅速从化学品泄漏应急组合套装内取出配戴的防化手套和防护眼镜,戴好;

(2)在泄漏液体的流动前锋,抛洒Ensorb超强吸附剂,并用扫帚等工具翻动搅拌,液体逐渐变成粘稠直至固体,油品和化学品毒性大大降低;

(3)同时快速取出吸附条,依次相连将漏油或化学品围拦阻住,以防进一步扩散污染大面积环境;

(4)取出吸附垫,放置到围住的油面和化学品液体表面上,依靠吸附垫的超强吸附力对油和化学品进行快速吸收,以减少大量油污和化学品长时间的暴露在工作环境中,产生挥发而引起危险;

(5)取出擦拭纸,将吸附垫、吸附条粗吸收处理后残留油污进行最后完全吸收处理;

(6)最后,取出防化垃圾袋,将所有用过吸附片、吸附条、粘稠的液体或固体及其它杂质,一起清理到垃圾袋里,扎好袋口,贴上有害废物标签。标签中必须注明有害废物的名称、产生区域和产生日期,放到泄漏应急处理桶(有毒物质密封桶套装)内运走,交由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公司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桶可以在处理干净后,重新使用。

篇2:突发化学品泄漏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一、概述

突发化学品泄漏中毒事件是指在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化学品从其包装容器、运送管道、生产、使用和保存环节中泄漏,造成空气、水源和土壤等的污染,并严重危害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以气态、液态或固态形式泄漏的有毒化学品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突发化学品泄漏中毒事件具有突发性强、进展快、影响范围大、对周围群众健康危害大等特点。

二、事件成因

引起化学品泄漏的主要因素包括:

1.生产和运输事故

如设备陈旧或缺乏维护;违反操作规程;化学品贮存不当;生产工艺落后或设计缺陷;交通运输意外事故;管理紊乱或松懈。

2.自然灾害

如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潮汛、洪水;龙卷风、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化学品生产、储存设施造成破坏后发生的次生事件。

3.人为因素

如蓄意破坏;化学恐怖事件;战争。

三、应急处置中卫生部门的职责

对化学品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置涉及政府的多个行政和业务部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同级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卫生部门应承担的主要职责是:对事件伤亡人员进行医疗救援;对泄漏化学毒物的健康危害进行监测、评价和预防。

四、报告

发生化学品泄漏后,事故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及其人员,应当立即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机构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毒物品种、泄漏量、波及范围、受害人数、处理情况、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还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部门在对事件核实无误后,立即按照相关预案要求启动应急响应,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现场应急处理人员在进行现场处置时,应随时与卫生行政部门联系,并根据事件进展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进程报告;卫生应急工作结束后3天内,提交结案报告。

五、现场应急响应

(一)卫生部门现场应急响应的工作任务

?1.现场中毒病人的应急救治;

?2.泄漏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毒物和健康影响监测;

?3.调查泄漏造成的人群健康危害状况;

?4.预测对人群可能产生的健康危害;

?5.为现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医学指导;

?6.为泄漏现场相关部门提供业务支持和建议;

?7.协助调查泄漏事件的发生原因;

?8.提出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建议。

(二)赴现场前的准备

1.现场检测用品和仪器

有针对性地准备毒物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如检气管、气体检测仪、化学毒物快速检测箱等)、采样器材(如空气采样器、采气袋、采样瓶等)和样品储藏运输器材,有条件时可使用傅立叶红外气体分析仪、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等设备。

2.应急人员个体防护用品

各种级别的呼吸防护器、防护服、防护眼罩、防护手套及防护靴等。

3.解毒药物

根据实际情况,准备相应的解毒药物,名单见表1。

4.医疗救治器材和药品

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氧气瓶、气管插管、呼吸机等救治设备器材以及相应的抢救药物。

5.其它

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检测方法、毒物信息数据库等有关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三)现场应急处理

1.组织调度

卫生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突发事件现场设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指挥部在同级政府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医疗卫生救援机构达到事故现场后,应首先向指挥部报到,报告达到的人员、设备等情况;了解事故的基本概况;征询指挥部对工作任务的安排等。

2.个体防护?

进入存在或可能存在危险物质的场所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个人防护。防护原则如下:

(1)呼吸系统防护

泄漏毒物毒性大、浓度高于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或现场氧气体积百分比浓度低于18%时,应采用携气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式空气呼吸器等供气式呼吸防护器;对于泄漏环境中氧气体积百分比浓度高于18%,毒物浓度低于IDLH时,可以采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当现场毒物种类和浓度不明时,应选用供气式呼吸防护器。进入毒物较高浓度的现场时,应佩戴气体报警仪,并注意呼吸防护装备的有效防护时间。

(2)皮肤和粘膜防护

存在刺激性、腐蚀性毒物的泄漏场所,应根据毒物的理化性质、现场浓度和侵入途径等情况选择相应级别和种类的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靴等防护装备。

(3)防爆

进入存在或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不得使用非防爆用品,不得使用手机和对讲机等。

(4)其它

进入毒物较高浓度的现场时,必须2人以上协同工作。现场处置人员在进行井下和坑、道等复杂环境救援和调查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绳),并携带通讯工具。

3.迅速脱离现场

立即组织力量及时疏散中毒现场危险区域的人员,并封锁危险区域以及封存相关物品,防止其他人员继续接触有毒物质。

4.现场分区和警示标识

根据危害源性质和扩散情况等进行现场分区,危害源周围核心区域为热区,用红色警示线隔离;红色警示线外设立温区,用黄色警示线隔离;黄色警示线外设立冷区,用绿色警示线隔离。同时,在不同地点根据需要设立各类警示标识。

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在冷区内划定救援区域,区域内根据不同功能设立指挥部、急救区、治疗区、观察区、尸体处理区等。洗消区一般设立在温区边缘,检伤区设立在洗消区附近。

5.毒物的监测和检测

(1)内容

泄漏物及其泄漏后与其它物质反应所生产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物质的种类;有害物质在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浓度。

(2)区域?

区域范围应包括可能对群众健康产生明显影响的事件波及区域以及应急救援指挥部指定的其它区域。

(3)采样

必须首先了解事件发生过程和发生地情况后再进行样品采集,采集时应注意在事故可能影响到的区域设置采样点,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和采样工具采样,防止污染,采集的样本量应当足够满足多次重复检测。

1)环境样品

气态和蒸气态有毒物质包括气体、挥发性液体以及可能扬起雾滴或粉尘的有毒液体和固体。当毒物以气态和蒸气态形式存在时,使用吸收管、固体吸附剂管、注射器或采气袋等进行采集。采集方法以集气法为主,亦可使用导向采样法。当它们以气溶胶形式存在时,使用滤料(微孔滤膜、过滤乙烯滤膜)、采样夹和冲击式吸收管;当它们以蒸气态和气溶胶形式共同存在时,使用浸渍滤料或滤料加固体吸附剂采集。当存在形式不明时,使用注射器或采气袋采集。

对于固态或液态有毒物质,一般直接用适宜的工具采入有螺丝扣盖子的玻璃或无色的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

2)生物样品

中毒死亡病人或典型中毒病人的血液、尿液为主要采集的生物样品。血液样品采集量为10ml,尿液样品为50~100ml。

(4)监测和检测方法

首先使用合适的检测仪器进行现场检测或采样,选用可在1~2小时内出结果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监测和检测。无法在现场得到结果的,应及时送实验室检测。

可选用快速检测方法有:

1)试纸法?可用于各种状态的有害物质的测定,简便、快速、便于携带,一般可在数分钟内出结果,是一种半定量方法,但误差较大、干扰因素多,试纸本身易失效。目前常用的有检测氨气、有机磷农药、一氧化碳、光气、氢氰酸、硫化氢、甲醛、乙醛、二氧化氮、次氯酸、过氧化氢等的试纸。

2)检气管法?具有简便、快速、直读等特点,在现场几分钟内便可根据检气管变色柱的长度测定出被测气体的浓度。目前可检测的有毒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氨气、氯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甲醛、硫酸二甲酯、氟化氢、硫化氢、氯化氢、砷化氢、汞蒸气、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乙烯、乙炔、乙醚、汽油、光气、氰化氢、丙烯腈、磷化氢等几十种。

3)气体检测仪?有操作简单、快速、直读、精确度较高、可连续检测等特点,不仅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还可用于现场工作人员对环境毒物浓度状况的监测。可检测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氧气、氢气、臭氧、一氧化氮、氯乙烯、肼、二氧化氯、甲烷、乙烷、一氧化碳、氨气、氯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氟化氢、硫化氢、氯化氢、砷化氢、光气、磷化氢、氰化氢、甲苯等几十种。

4)水质速测管?水中有毒物质半定量测定,有操作简单、快速、直读、精确度较高、可连续检测等特点。可用于金属、类金属、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无机物以及酚、甲醛、氰化物、肼、苯酚等有机物。

5)便携式分析仪器?如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傅立叶红外气体分析仪、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光离子化检测器等,可用于各类有毒物质的定量或半定量测定,根据仪器用途和性能确定检测相应物质。

6.现场救治

现场医疗救援首先的措施是迅速将中毒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安全区域,脱去被污染衣服,洗消污染部位,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

(1)洗消

在现场洗消区进行,脱去病人被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及时冲洗污染的皮肤,对于可能引起化学性烧伤或能经皮肤吸收的毒物更要充分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并考虑选择适当中和剂中和处理;眼睛有毒物溅入或引起灼伤时要优先迅速冲洗。

(2)检伤

医务人员根据病人病情迅速将病员检伤分类,病情危重者用红标标记,送往急救区立即抢救;病情较重者用黄标标记,送往治疗区救治;病情轻微者用蓝标标记,送往观察区观察;死亡病人用黑标标记,送往尸体处理区。治疗区和观察区的病人要定期复检。

(3)应用特效解毒药物

如果中毒类型有特效解毒剂,应在现场应抓紧时机,立即早期给予相应的特效解毒剂,详见下表。

表1常用的特效解毒剂

特效解毒剂

适用范围

备注

阿托品

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

同类解毒药物还有东莨菪碱、654-2、长托宁等

碘解磷定

氯磷定

有机磷类杀虫剂中毒

中重度中毒必须合用阿托品

亚甲蓝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中毒后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小剂量使用(1~2mg/kg)

亚甲蓝

氰化物中毒

大剂量使用(5~10mg/kg),必须与硫代硫酸钠合用

亚硝酸钠

4-二甲氨基苯酚

亚硝酸异戊酯

氰化物中毒

必须与硫代硫酸钠合用

硫代硫酸钠

氰化物中毒

在亚甲蓝、亚硝酸钠、4-二甲氨基苯酚、亚硝酸异戊酯等药物使用后应用

维生素B6

肼类化合物

(4)氧疗

有缺氧症状时,可给予鼻塞、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发生严重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给予呼吸机支持治疗。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有毒气体中毒的重症病例可发生肺水肿和脑水肿,应早期、足量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每日10mg~40mg)。

(6)对症和支持治疗?

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维持酸碱平衡,防止水电解质紊乱,防止继发感染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等。

7.健康危害评价

根据检测到的有害物质浓度及其相关的毒性资料,病人的临床表现,结合环境的地貌特点和气象条件等,应及时对泄漏现场及其周围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毒物的种类、数量、暴露方式、途径以及范围;毒物可能威胁暴露范围内的人员数量及分布;人员伤亡情况;卫生救援资源状况;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

对各项评估内容进行分析,以确定中毒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波及面、中毒事件可能的发展趋势、继续需要采取的应急控制措施以及可能对人体健康存在的急慢性危害等。

应及时将健康危害评估情况报告给现场指挥部门,供其进行应急决策参考。

六、应急响应终止

(一)终止条件

泄漏源已经消除,现场环境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未出现新的中毒患者且原有患者病情稳定24小时以上。

(二)终止程序

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领导小组可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反应终止,并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反应终止的信息报告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篇3: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措施

(一)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1、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3、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4、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二)泄漏源控制

1、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

2、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三)泄漏物处理

1、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引流到安全地点。储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2、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泻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3、收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少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篇4:化学品泄漏处理措施

序言

化学品泄漏事故,时有所闻。若发生化学品泄漏时获得妥善及及时的处理,可控制后果的严重性,减轻意外的破坏性;如错误处理或处理不当,不单无助事态的控制,甚至会造成更大的灾害。

因此,化学实验室、储存大量化学品的仓库、电镀厂、印刷厂及其他需要使用大量或多种类危险化学品的工作场所等,应需特别重视正确化学品泄漏的处理。

有关工作场所应预先制订处理化学品泄漏措施,提供清理泄漏所需的物料及个人防护装备,并将它们存放于可让工作人员方便取用的位置,而工人在接触、使用或搬运化学品之前,亦应有适当训练,以了解该化学品的危害特性、安全要点和紧急应变措施。

正确处理化学品泄漏

机构要有效控制化学品泄漏的事件,首要工作应是预防化学品泄漏的发生,这当然有赖一套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使用守则和储存方法等。倘若仍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有关工作人员便须要执行一套安全及适当的化学品泄漏应变计划,以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后果。

制订化学品泄漏处理应变计划:

——应先进行巡查以确认现机构正使用的化学品种类、数量、盛载容器和存放位置,以便编写一份化学品清单。危害清单应定期更新,避免清单资料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并放置在发生泄漏化学品/灾害机会最低的地方,以免事故发生时无法取用。

——联络化学品制造商/供应商搜集清单上化学品的物料安全资料表(英文简称MSDS)。物料安全资料表的内容会载有处理该化学品的泄漏(小量及大量的泄漏均有)程序,执行清理人员所需佩戴的个人防护装备、围堵外泄物的物料和吸索剂等资料。机构透过参考这些资料,编订化学品泄漏处理应变计划的反应程序、所需设施和人手、训练、演习等事宜。

——提供合适和足够的化学品泄漏处理套件,并放置在适当及当眼的位置,方便取用。定期检查,确保它们效能良好以备用。泄漏处理套件一般可包括:

?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护目镜或面罩和适当的呼吸防护器;

?围堵外泄物的物料,如干沙或其他惰性物料;

?吸索泄漏化学品的物质,如干沙或其他吸索剂;

?警告标签及围栏;

?清扫工具;

?盛载废料的合适容器;

?净化程序所需的试剂。

——安排有关工作人员适当训练,令他们懂得化学品的危害特性,紧急应变措施,正确使用泄漏处理套件的方法等。

——定期进行化学品泄漏演习并作出评估,确保程序在执行时的成效。

——定期检查化学品的实际存量与记录中的存量有否出现差距,如发现化学品不翼而飞,应彻底调查,以免化学品实际上是存放于其他不适当位置,造成危害。去年,沙田某实验室曾泄漏「苦味酸」;警务处及消防人员在接报后到场,发现泄漏化学品原来贮藏于一个生锈的钢容器内,这反映出该容器已被遗忘好一段日子了。

——化学品泄漏处理应变计划需文件化和定期作出检讨,而化学品泄漏处理程序应制作单张或告示,派发给有关工作人员并张贴于适当的位置,可发挥提醒的作用及方便他们查阅。

化学品泄漏的处理程序

——迅速疏散泄漏现场附近的员工并限制任何人士进入泄漏区域;

——在安全情况下确认正泄漏的是哪种化学品,将事件向上司报告及通知曾受训练的泄漏事故应变人员;如机构没有受训练的应变人员,又遇上大量泄漏、火警或需要医疗辅助等情况,请即致电999紧急热线;

——如你未能确认随后应采取的处理程序,切勿妄自冒险尝试清理泄漏化学品,应马上离开现场;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对个人的保护;

——维持泄漏区域通风良好;

——摒除所有燃源及该泄漏物的不相容物质;

——照顾受泄漏化学品沾染的工作人员。即时脱下化学品溅染的衣服,如皮肤被化学品溅及,应用清水缓缓地冲洗接触部位最少十五分钟;

——使用泄漏处理套件内的围堵物料来阻止泄漏物的扩散,防止外泄物进入排水道或其他会释放化学品到外界的途径并使用吸索剂或中和剂等来清理泄漏化学品;

——将经处理过的泄漏化学品放入适当的容器内及盖封,并贴上适当的警告标贴。请紧记:使用吸索剂后,有关的泄漏化学品不会改变其化学特性,所以须小心处理;

——须遵照有关法例将化学废料弃置。在回收化学废料前,宜将容器放于烟厨或其他适当通风地区;

——记录有关泄漏事故的详情,以分析肇事的原因,作出改善措施,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处理化学泄漏物的方法

净化方法

化学品种类繁多,然而处理的方法通常透过中和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或吸索等来达致净化清理效果。

i.中和反应(Neutralization)

倘若泄漏酸性或碱性化学品,可考虑采用中和反应将之中和,将泄漏物转为危害较轻的物质,从而减低泄漏化学品的危害。中和反应目的是透过酸和碱的相互作用产生酸碱度尽量接近中性(pH7)的溶液。所采取的中和程序须视乎泄漏物的酸碱度、浓度、扩散面积及泄漏量而定。

在中和泄漏物之前,必须先用沙或土壤等不助燃物质将之围堵,再缓缓地加入中和剂。酸性物质的中和剂包括:石灰(Lime)、苏打灰(SodaAsh)、碳酸钙(CalciumCarbonate)、重碳酸钠(SodiumBicarbonate)或石灰石(Limestone);由于高浓度强酸与水会产生剧烈反应,故只可以选用干性的中和剂。至于中和碱性溶液,可使用稀释的氢氯酸(盐酸)(HydrogenChloride,HCl)或醋酸(AceticAcid)溶液做中和剂。当反应完成后,可用不助燃性物质来吸索及铲起,再用适当容器盛载及盖封待弃置。

工作人员须注意在中和反应会产生热能,可产生有害烟雾及溶液飞溅,所以在反应过程中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ii.氧化反应(O*idation)

氧化反应之净化方法乃利用化学反应将氧加到化合物里,从而减低泄漏物的危害。可透过氧化反应来处理的泄漏物包括:氰化物溶液(AqueousCyanides)、苯酚(Phenols)及其他有机物质。但氧化反应是较难控制的,而且往往会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能、有毒的中间物及有毒气体。如采用氧化反应来处理大量泄漏物时,执行人员必须经过有关训练,或在化学专家监督下方可进行。

iii.还原反应(Reduction)

还原反应乃透过化学反应将电子释放到泄漏物质里,从而减低它的危害。可透过还原反应来处理的泄漏物有重金属的溶液,如水银(Mercury)、铅(Lead)或铬(Chromium)。然而还原反应如同氧化反应一样是较难控制,而且在反应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热能、有毒的中间物及有毒气体。如采用还原反应来处理大量泄漏物时,执行人员必须经过有关训练,或在化学专家监督下方可进行。

iv.吸索方法(Absorption)

吸索剂是经常会使用处理液态化学品的泄漏。在使用吸索剂前,应了解吸索剂是否可与泄漏物相容。市面上有很多化学吸索剂套件可供选择,而有关化学品供应商亦会备有专用化学吸索剂套件;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清洁及干燥的沙乃是广泛被采用的吸索剂。

有关人员应注意,虽然木屑可有效作为吸索剂,但绝不可用作处理活性及氧化物质,恐防造成爆炸。此外,使用吸索剂后,有关泄漏物质的化学特性并没有改变,工作人员应小心处理。

废弃物处理

所有经处理过的泄漏物应该放入专用容器内,不应与不相容物质混存。不可混存的物质应由物料安全资料表中查知。液态废弃物容器应置于防蚀防漏盘中以免泄漏。处理泄漏物后,应将废弃物分类处理,如腐蚀类、易燃类及毒性物质等,应特别标明。

与供应商接触了解有关弃置细节,并遵守本港环境保护署「废物处理(化学废物)一般规例」内有关包装、标签及存放,运送及处理此物质的守则规定。

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的责任

管理层的责任

——部门主管应预先制订泄漏反应措拖及评估所需的泄漏控制物料;

——应提供适当泄漏控制物料,确保有关工作人员受到适当训练和泄漏控制物料在每次使用后都得到补充;

——在处理泄漏化学品后,应予以跟进,将再次发生类似泄漏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管理层应定时审核部门的防泄漏及控制泄漏措施。

员工的责任

——在使用化学品之前,应熟悉其化学危害、安全措施和泄漏应变程序;

——采取预防措施减低泄漏事故的发生,例如在运送化学品时,使用多一个容器盛载及将吸索剂放置在上面;

——在公司制定泄漏反应计划时,应积参与,令有关计划实际可行;

——任何泄漏事件应当向上级报告。

总结

发生化学品泄漏,切忌慌惶失措,应根据预先制定的应变程序处理。在每次发生泄漏化学品后,应该就处理方法进行检讨。然而,防患于未然,方是最理想的处理方法。因此事后检讨亦应包括是次泄漏事件的起因,从而改善化学品处理方法,将泄漏机会减到最低。

篇5: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规程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容易发生中毒或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因此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要成功地控制化学品的泄漏,必须事先进行计划,并且对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泄漏事故控制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

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扑灭任何明火及任何其它形式的热源和火源,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泄漏源控制

如果有可能的话,可通过控制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来消除化学品的进一步扩散。这可通过以下方法:

--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

--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特性。

泄漏物处置

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地面上泄漏物处置主要有以下方法:

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对于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或者采用低温冷却来降低泄漏物的蒸发。?

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对于大型液体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或者用固化法处理泄漏物。

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