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绞车基础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副井绞车基础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0

概述:根据我矿安全生产和“五优”矿井创建需要,矿决定由开三队改造副井绞车基础,将原基础按照设计基础图开挖施工,基础采用C20混凝土浇筑,钢筋按照设计要求绑扎焊接,二次浇筑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浇筑。为确保安全施工,特编制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地点及范围:

副井罐笼南北10米,东西6米范围。

二、施工工艺及要求:

1、施工需用图纸:

2、新绞车基础以机运部门提供的图纸为平面位置及标高依据,基础平面由北向南呈“凸”字型,上口宽4200mm,长mm,深mm,下口宽5100mm,长3080mm,深1200,下面预留坑孔按照图纸要求施工。地下部分尺寸剔够后钢筋按照设计要求绑扎焊接,底部支好模板预埋螺栓孔。孔深1000mm,由生产地测部门按照图纸要求将施工基础螺丝孔预留中心位置标定。

3、凡被油污侵蚀的混凝土应剔除干净,并用热碱水清洗干净后,施工后要保证后期养护,

4、绞车基础改造按照设计基础图纸尺寸开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许可可适当大50—100mm),确保预留空间满足安装要求。地下部分开挖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用道木、直径¢180以上坑木打好顺抬棚扒钉固定牢靠戗实,确保支撑道轨有力。

5、新挖基础坑壁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清水冲洗,施工尺寸校正无误,确保符合图纸及安装要求,螺栓孔中心误差不超过10mm。

6、一次浇灌打上浇筑碎石混凝土标号C20,使用水泥标号425#,石子粒径(碎石20—40mm),比例为清水:水泥:砂:石子=185:298:657:1300(kg);二次浇灌(表面100mm碎石混凝土)标号C30,使用水泥标号425#,石子粒径4—8mm,混凝土比例为水泥:砂:石子=210:467:573:1200(kg),要求材料干净,无杂物、泥土,搅拌充分,匀实。混凝土必须用振动棒震实,表面压光。

7、施工前在弯道入口拴警戒绳,悬挂“正在施工,严禁车辆进入弯道”字样牌板,并用阻车器将矿车掩实。开三队必须安排专人对北帮弯道进行把口,确保万无一失。

8、施工中注意防止损坏电气设备及管线,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9、机运科负责现场指导,机运科、生产科、地测科安排专人负责相关现场指导及挂线测量,定准校正螺栓预埋孔位置及标高,确保误差不超过规定。

10、施工严格按照生产地测部门挂线施工。

三、安全技术措施:

1、开三队每班施工必须安排一名跟班队干,对当班安全及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该项工程业务上以机运科牵头协调,机运、生产、地测负责施工中的相关指导,运三队、开三队配合协调好工作,确保施工安全有序,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3、施工现场运三队必须安排一名人员专职负责安全监视工作,确保安全施工和设备工作时能够有效运转。

4、开三队每班施工前,先及时检查,准备好设备、设施、材料、劳动保护用品,清水源设备设施防护用品,施工所需设备空压机支掩安全牢靠,YT-24式气腿凿岩机、手动风镐、水钻、振动棒、钎子、管路等要做好班后保养和班前检查、试运转,大锤和铁锨每班施工前检查仔细,防止脱把伤人

5、空压机应在硬质土壤或水泥地面上,且保证用坑木等将平面支掩平整,避免因倾斜造成额外的振动。或在底处垫一层10mm厚的橡胶皮带,以防振动的传递和共振的产生。

6、风动工具的软管必须与供气的金属管连接牢固,在工作之前应先通气吹冲管道,冲吹时排气口不许对着人。

7、空压机供气输送管道不得变成锐角,不得产生扭绞和变形;输送的软管用双股联网死拧结牢固,软管通过地下室时,可从上下楼梯架穿过。

8、使用中更换工具附件或交换工具时,应事先切断压缩空气,并将管内余下的空气排尽后方可进行更换操作。

9、风动输送软管不许用来清扫人员身上的灰尘和碎屑。

10、将原基础按照图纸剔除符合新基础图纸尺寸要求,必须测量挂线以确定螺栓孔三维空间位置,水钻打眼人员必须站稳扶稳,必须与受力水平面呈90°垂直,钻深100mm左右及时测量中心距,确保预埋螺栓孔满足安装要求。

11、使用钎子、大锤作业时必须扶钎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一侧扶稳,打锤落准,严禁站在打锤正前扶钎子,防止误伤人员。

12、施工严禁触及阻车器或扳动阻车器,没有定车一帮严禁接近井口1m范围,人员施工必须按照运三队现场安全指导要求作业,13、弯道入口警戒绳、警戒牌直至当班该部位施工结束,杂物清理干净,人员、工具、设施安全撤出后经开三队现场班长“恢复车辆通行”的明确指令方可通车倒料。

14、施工必须扎紧裤管袖口,脚下平稳,保持身体平衡。装渣卸料要搭牢松木板拿稳接稳,禁止抛送,大于250mm*250mm*200mm的砼块破成小块安全妥善运出车房,清理干净,避免砼块落入绞车底部及灰尘污染提升机钢丝绳等运转部分。

15、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因素,用干净的彩条布、旧皮带保护好管线、设施等,做好设备、设施防护及防尘工作。架空管路、线路设施妨碍施工部分机电一队应先行处理好。

16、在地下部分须打顺山棚或点排柱必须选用直径¢180以上良好坑木、道木,柱脚严实,扒钉固定牢靠,确保支撑稳固有力,不得前倾后仰、迈步。

17、混凝土基础模板必须支掩牢固可靠,并扒钉上、下、左、右固定紧固,一次充填混凝土高度不超过1200mm,机电一队安排人员在非工作期间协助做好洒水养护和降温。

18、混凝土严格按照配比要求搅拌匀实并用振动棒震实,刚混结构必须绑扎焊接牢固,并按照图纸要求布设。

19、每班施工结束必须将旧剔块、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剔坑杂物清理干净。

20、本措施送相关单位各1份,由其向相关人员贯彻实施。

21、本措施结合图纸详细贯彻签名后实施。

篇2:采区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沙曲矿下龙花垣北四采区由于安全技术措施不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一百零二条: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采区避难所。现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经矿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将北轨大巷6#躲避硐改造成北四采区避难硐室,确保绿色生命通道安全畅通。

由于现躲避硐断面2m×2m×2m不能满足避难硐室避灾要求,为此需刷帮、挑顶、加深巷道断面为5m×2.5m×4m,支护方式为锚网索喷及W钢带联合支护,为保证安全施工特编制此措施予以指导。

二、施工准备

1.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分明,确保施工安全。

2.把所需物料运送到施工地点附近堆放整齐,安设临时风水

管路,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工具。

3.对避难硐室对面1#底抽巷的电缆进行放炮保护,确保巷口周围40m范围内的电缆在放炮过程中不受损坏。

三、基本要求

1.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要求,并考虑并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避难。

2.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在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

3.避难硐室内应设有压风自救系统,供给压缩空气的压风管,与矿调度直通的电话,配置足量的饮用水和隔离式自救器。

4.避难硐室内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遇险人员正确使用避灾设施,安全避险。

四、施工方案

1、考虑到此段施工工程量不大(见平、断面图),采用放小炮刷帮、挑顶、加深及人工出矸方法施工。

2、根据巷道实际情况,避难硐室支护方式可适当的调整。

3、每次打眼前、装药前,必须仔细检查顶板情况,进行敲帮问顶,认真处理危岩活石。

4、挑顶、刷帮采用正面打眼、放炮施工,放炮时,必须采用“打浅眼,放小炮,少装药,二次爆破”的方式进行,根据避难硐室刷帮、挑顶的断面尺寸进行眼位的标定和打眼工作,原施工的硐室作为自由面,辅助眼和周边眼眼深不大于1000mm且不小于600mm,周边眼的间距不得大于400mm。每个炮眼的封泥长度不小于0.5m。爆破后用大剪剪碎网片,用锯弓将爆破崩出的锚杆、锚索锯掉。并重新补打锚杆挂网喷浆成巷。

5、刷帮、挑顶时,每次只准最大刷帮、挑顶1.2米。随掘随支,维持原有支护。即锚杆排距0.8m,间距0.8m。锚杆为螺纹锚杆,帮锚杆Φ18mm,长度2.0m,顶锚杆Φ20mm,长度2.4m。施工过程中如果顶板岩石破碎采用缩小循环进度每循环控制在0.8m,并要增打锚索,锚索采用Φ17.8mm,长度6.3m,锚索每排3根,间距1.6m,排距800mm。

6、硐室加深时采用“打浅眼,放小炮,少装药,二次爆破”光面爆破方式进行,掏槽眼深度为1.2m,辅助眼和周边眼炮眼深度1.0m,炮眼封泥长度不小于0.5m,随掘随支,支护同刷帮、挑顶。施工过程中如果顶板岩石破碎时要增打锚索。

五、安全技术措施

1、装药、爆破前把所有工具放到距爆破地点40米外的安全地点,并将距爆破地点40米范围内的电缆、管路、设备采用旧皮带等加以可靠掩护,以防爆破崩坏。每次爆破前班长要亲自检查保护是否到位,只有确认保护到位后方可进行爆破。

2、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地点顶板及支护情况,1#底抽巷附近的瓦斯浓度,确认安全后方可装药、爆破。

3、在进行装药、连线、爆破时,一切工作均严格执行《爆矿安全规程》第315条—342条有关规定。

4、爆破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及“三人连锁放炮制”。爆破前,班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警戒。警戒线处应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连线时,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长协助爆破工进行。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人操作。

5、警戒安全距离:不小于300米。

附:爆破警戒位置示意图

6、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严禁装药,爆破。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严禁祼露爆破。爆破必须使用水炮泥。

7、爆破后,待爆破地点炮烟被吸走后,爆破工、安检工与班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护、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342条规定。只有待班长全面检查爆破地点,确认安全后,方可撤除警戒人员,施工人员方可进入爆破地点工作。

8、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

篇3:副井车房电控室原电缆沟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概述:根据副井绞车电控设备安装要求,矿安排开三队施工副井电控室电缆沟。为确保安全施工,特编制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地点及范围:

副井车房电控室原电缆沟位置。

二、施工工艺及要求:

1、电缆沟规格:宽*深=400mm*500mm,用1:3水泥砂浆砖砌12cm墙,电缆沟底及两帮用1:3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2、电缆沟底向上100mm每隔3m距离安装1根槽钢(由机运科提供),水沟上面向下留50mm高,500mm宽的槽盖水泥盖板(按照图纸要求施工)。

3、施工中,机电一队先停电,验电、放电后方可施工。

4、施工中,机运科派专人现场指挥协调,标定穿线沟位置。

5、施工前,机电一队悬挂“正在施工,严禁送电”字样牌板,并安排专人监督指导,开三队人员严禁触及电气设备设施,确保万无一失。

6、施工中注意防止损坏电气设备及管线,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三、安全技术措施:

1、开三队每班施工必须安排一名跟班队干,对当班安全及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施工现场机电一队队必须安排一名人员专职负责安全监视和相关安全指导工作,开三队与机电一队配合协调好工作,确保施工安全有序,防止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确保安全施工和设备工作时能够有效运转。?

3、开三队每班施工前,先及时检查,准备好设备、设施、材料、劳动保护用品,清水源设备设施防护用品,施工所需设备空压机支掩安全牢靠,手动风镐、钎子、管路等要做好班后保养和班前检查、试运转,大锤和铁锨每班施工前检查仔细,防止脱把伤人

4、空压机应在硬质土壤或水泥地面上,且保证用坑木等将平面支掩平整,避免因倾斜造成额外的振动。或在底处垫一层10mm厚的橡胶皮带,以防振动的传递和共振的产生。

5、风动工具的软管必须与供气的金属管连接牢固,在工作之前应先通气吹冲管道,冲吹时排气口不许对着人。

6、空压机供气输送管道不得变成锐角,不得产生扭绞和变形;输送的软管用双股联网死拧结牢固,软管通过地下室时,可从上下楼梯架穿过。

7、使用中更换工具附件或交换工具时,应事先切断压缩空气,并将管内余下的空气排尽后方可进行更换操作。

9、风动输送软管不许用来清扫人员身上的灰尘和碎屑。

10、将原基础按照图纸剔除符合新基础图纸尺寸要求,必须测量挂线,确保砌墙,安装槽钢、预留盖板位置符合要求。

11、使用钎子、大锤作业时必须扶钎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一侧扶稳,打锤落准,严禁站在打锤正前扶钎子,防止误伤人员。

12、开三队人员施工必须按照机电一队队现场安全指导要求作业,警戒牌直至当班该部位施工结束,杂物清理干净,人员、工具、设施安全撤出后经开三队现场班长“恢复送电”的明确指令方可恢复送电。

13、施工必须扎紧裤管袖口,脚下平稳,保持身体平衡。装渣卸料要搭牢松木板拿稳接稳,禁止抛送,大于250mm*250mm*200mm的砼块破成小块安全妥善运出车房,清理干净。

14、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因素,用干净的彩条布、旧皮带保护好管线、设施等,按照机电一队安全指导人员要求做好设备、设施防护及防尘工作。管路、线路设施妨碍施工部分机电一队应先行处理好。

15、每班施工结束必须将旧剔块、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剔坑杂物清理干净。

16、本措施送相关单位各1份,由其向相关人员贯彻实施。

17、本措施结合图纸详细贯彻签名后实施。

篇4: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全措施

方斗山隧道隧址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地下水的资源量也十分丰富,由地下水涌、突水现象导致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对隧道施工、运营的影响和危害也很突出。隧址区可溶性碳酸盐岩类分布较广,岩溶发育,除岩溶对隧道稳定性有影响外,其中丰富的岩溶水产生的突水、突泥等灾害的影响也很突出。

方斗山隧道底板高程542.63~1038.14m,隧道施工过程中,将逐步形成以隧道为中心的降落漏斗,随着隧道内地下水的不断排出,势必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下水水力坡度加大,流速加快,同时,部分被堵塞的岩溶通道也将被疏通,涌水量逐渐加大,直至形成稳定的降落漏斗后,水量逐步回落,趋于平稳。

建设中或建成后的隧道在疏干区内静水储量的同时,不但会直接引起区内地下水水位的整体下降,而且将引起岩溶地貌地表的大面积沉降和塌陷。因此,做好透水的预测和应对预案尤其重要。

一、涌水地段

(一)、主要防范措施

从“查、测、探、放、堵”五个方面拟定预测及应对预案。

1、查

①、根据地质资料,掌握各分层的含水性和透水性;

②、裂隙和断层位置、破碎带位置、含水情况和导水性能;

③、老窑、古井和的分布范围、深度和积水情况;

④、围岩破坏及地表塌陷情况,观测岩层塌落带、断裂带、沉降带、弯曲带的高度及其对涌水的影响;

2、测

①、收集当地气象、降水量和河流、水文地质资料,查明地表水的分布;

②、查明井水的来源;

③、观测涌水量及其变化规律;

3、探

①、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防水原则;

②、下列情况必须探水前进:

a、接近可能积水的部位;

b、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c、接近可能与水井、泉水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d、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e、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地区时;

③、探水作业参数

A、探水的起点

a、当采空区、溶洞、废弃硐室等积水区的位置准确,在隧洞中不得小于20米;

b、对积水区有图纸,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时,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米;

c、遇断层或陷落柱时,最小距离不得低于20米;

B、钻孔深度与超前距离

采用过探过掘时,探水钻孔的孔底位置必须始终保持超前掘进工作面一定距离;

C、探放水钻孔直径<75㎜;

D、探水钻孔数目,不少于3个,一般布置为扇形;

④、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a、加强钻场的巷道支护;

b、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c、在打眼地点或附近设专用电话;

d、测量和探放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指挥;

e、钻孔内水压较大时,应采用反压和主喷装置的方法钻进;

f、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拨出钻杆,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地面指挥人员报告,并派人观测水情,如发现情况紧急时,必须撤出所有受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放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放水容易造成塌方,在一般情况下不采取放水。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

①、疏放水方法

a、直接放水法:适用于水量不大时;

b、先堵后放:先堵积水点,然后排放积水;

c、先放后堵:水源补给量不大;

d、地面疏放

e、利用钻孔疏放

②、疏放水注意事项

探到水源后,水量不大时,一般可用探水钻孔放水;在水量很大时,需要打钻孔,直径为50~70㎜

a、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水量,控制放水量;

b、钻孔放水量,必须设专人测定水压、水量等情况;

c、在放水设计中,应规定好人员撤退路线;

5、堵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隧道透水主要采取以堵为主的施工方案,可采用超前探水、超前帷幕灌浆,超前堵水。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注浆堵水:

当涌水水源本身水量不大,但与其它水源有密切联系,单纯用排?水方法不可能或不经济时;

当隧道必须穿过含水层或充水断层,如果不堵住水源使掘进无法进行时;

当隧道严重淋水时;

(二)、施工安全措施

受到断层破碎带的影响,岩体不完整,自稳性差,可能有涌水现象,为确保安全、高质量的通过不良地质地段,结合设计文件及以往经验制定主要施工安全措施。

1.加强地质预报

利用超前地质探孔的施作,能直观、有效探明前方水文地质情况,判断是否由发生涌水的可能性,并排除部分地下水,减少水量,降低水压;并请有资质单位进行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2.预放水施工

根据超前钻孔预报情况,如果有涌水的可能,在涌水段以前10~20米处进行超前预放水。放水孔采用潜孔钻机打孔,孔径Φ89,根据预探含水情况布设放水孔数量及位置。

3.预先增加排水设备出

为确保施工安全,出口在隧道内提前开挖集水坑,以利于涌水收集,同时配备2台150m3/h的污水泵提前安装在集水坑上,输水管道采用Φ100钢管接至沉甸池,另外出口增设移动泵站和备用水泵,正常情况下,掌子面利用电动潜水泵排水、有特大涌水、突水时,将移动泵站及备用水泵移至掌子面排水,各级泵站的水泵全部启动。进口隧道内提前施工好排水沟与地面涵洞相联通,并随时确保水沟畅通。

(三)、防排水措施

对地下水要“防、排、截、堵”结合,形成畅通的排水通道,原则上采用超前钻探、单层超前大管棚和周壁小导管双液注浆堵水(掌子面不注浆),在初期支护中钻孔引水设置多层Ω型排水半管,将水引入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出口流入积水坑集中排出洞外,进口通过排水沟排出洞外。

(四)、掘进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方法采用分布开挖法(即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1.开挖前进行超前预报,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及含水情况。

2.施工顺序如下:

(1)按设计施作φ50mm长3.0m的超前小导管并注浆(有水段为双浆液,无水段为单浆液)。

(2)隧道开挖拱部,并进行混凝土封闭岩面3至5cm。

(3)施作系统锚杆,挂网,架设拱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4)隧道开挖中部,并进行混凝土封闭岩面3至5cm。

(5)施作系统锚杆,挂网,架设拱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6)隧道清底,地方进行混凝土填充。

(7)挂防水板,施作二次衬砌。

(五)、施工注意事项

㈠严格落实施工的操作规程,当上半断面支护作业完成后,及时埋设围岩量侧点,对开挖后水平净空变化量和拱顶沉降量进行跟踪量测。一般每5米设1个量测断面,每天量测3次,量测数据要及时反馈,用于指导正在进行的开挖及支护作业。

㈡?支护用的钢拱架,应保证其安设上、下垂直,紧贴岩面,锁定牢固,达到最佳受力状态。加上分节时应结合每部开挖断面高低,以便牢固对接。

㈢开挖时,工作面不宜垂直,严禁中下部有较大坑洼,应通过调整打眼深度,使工作面具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保证工作面的自稳能力。

二、溶洞地段

(一)、溶洞的预测及应对措施

采用物探、钻探等技术对溶洞进行精确预测,当隧道施工遇到溶洞时,应根据设计文件有关资料,超前地质预报、现场实际查明溶洞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大小、有无水、溶洞是否在发育中以及其充填物),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流情况(有无长期补给来源,雨季水量有无增长)等,分别以引、填、越、绕等措施进行处理。并配合设计溶洞处理施工图纸进行处理。

1、溶洞跨越处理

当溶洞规模较大、溶洞内充填物松软,基础处理工程修建困难、耗资巨大,或者溶洞虽小但水流较大时,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梁跨、板跨等形式跨越岩溶地段。

此方式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跨越,梁体采用抗侵蚀混凝土。当隧道衬砌断面需要开挖围岩才能满足净空要求时,应先开挖围岩,再施工跨越结构,以确保安全,同时应注意不同受力结构间的断缝设置及连接措施设置。

2、封闭处理

已停止发育的干溶洞,在考虑有效的过水通道后,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堵塞、充填溶洞。

3、锚杆、钢管加固处理

为防止洞穴岩壁或顶板坍塌,在清除松动岩石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锚杆或大钢管、钢轨加固岩体。此时隧道衬砌应考虑抗冲击措施,一般是采用明洞衬砌,衬砌顶部设置回填体,其表面设置护面结构,回填体以上空间的溶洞洞壁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封闭支护;若溶洞较大,可设置横向钢轨横或设人字形钢轨栅架。

4、支顶处理

当隧道穿过的溶洞由碎、块石及淤泥土充填,充填物的松散密实程度不一时,隧道底部应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清除底板下松散体,回填碎石,并在底板下加设钢筋混凝土桩进行支顶。

(二).岩溶水处理

1、岩溶水的处理

对岩溶水的处理通常原则是以“排”为主,截、堵、排、防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笔者认为应该是以“通”为主,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通”是指尽量保持原有过水通道,不能因为隧道的修建发生大的变化;“截”是指截断原有地下水通道,改走其他通道;“堵”是封死相交的地下水通道;“排”是特指引入隧洞,通过排水沟排走;“防”是指防止地下水进入隧道即可。

岩溶水处理的较大工程措施有泄水洞和涵洞两类,采用泄水洞排水属于“排”和“截”的范围,采用涵洞过水属于“通”和“截”的范围。

2、泄水洞排水

当预测到隧道区域的岩溶水量大、水压大,而隧道确实无法避开时,需考虑专门设置排水隧洞,达到排除岩溶水,降低地下水位,保持隧道干燥和施工安全的目的。

泄水洞应位于地下水来向的一侧,为防止岩溶水突然袭击,施工中要采用超前钻孔探测,预备足够的抽水设备。泄水洞的设置可能对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是否采用应从施工、环保、安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以保证方案考虑周全,成本最低。

3、涵洞、倒虹管吸过水

隧道断面与岩溶水相交时,为保证岩溶水畅通,在隧道底部设钢筋混凝土圆涵,或倒虹管,同时涵洞出入口周边至隧道边墙外缘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密实。

在采用此方案时要正确考虑涵洞过水断面,一般应按丰水季节流量考虑。

(三)其他要考虑的问题

1、洞穴堆积物及地表塌陷处置

洞穴堆积物的特点是松软、下沉量大、强度低、稳定性差。当隧道必须穿越洞穴堆积物地段时,可采用桩基、换填、注浆等加固岩体的处理措施。

隧道中地下水渗流排泄,导致岩溶地面塌陷,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造成隧道开挖时坍方、涌水、涌砂及突泥等危害。隧道通过岩溶地段时的地面塌陷形成过程和突然发生所参与的力是相当复杂的。施工中可采用化学注浆和管棚支撑开挖,同时从地表高压注浆,固结塌陷松散体,避免出现突泥现象。

2、设计阶段工程量估算

要准确估算隧道遭遇大型溶沟、溶槽时的工程量是困难的,不同的溶洞形态、位置有不同的方案,各方案的工程量差异很大,这些只能在工程的预备费用中考虑。

如果在隧道勘察阶段已经明确可知隧道必然遭遇到的大型溶洞数量、类型及位置,可提前进行预设计,尽可能使工程量估算有个参考范围,作为调整预备费用费率的参考。

篇5:对拉绞车安全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一、项目说明

本措施适用于********公司使用对拉绞车的轨道小上下山。由于我公司巷道走向起伏变化,使用对拉绞车的地点较多,为确保安全运输,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各单位有关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二、安全规定

1、对拉绞车的型号、钢丝绳直径、基础形式必须相同。

2、斜巷倾角在10°或10°以下允许使用对拉绞车;局部有11°-15°的斜巷且长度不超过100米的允许使用对拉绞车;倾角局部超过15°的上下山严禁使用对拉绞车。

3、对拉绞车之间的距离严禁超过滚筒的容绳量。

4、对拉车之间严禁设置车场,严禁弯道提升。

5、对拉绞车两端车场的开口距上变坡点的距离分别大于绞车提升的过卷距离。

6、对拉绞车提升范围内的上下车场、甩车场、中间通道口应设声光报警装置,悬挂“行车严禁行人”牌。

7、运输斜巷各安全保护设施、声光信号、警示牌必须齐全、灵敏、可靠。安全设施的安设位置符合规定,强度能够达到防止车辆误入斜巷并能阻止车辆运行的要求。

三、安全技术措施

1、绞车司机、把钩工、信号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每班开车前由绞车司机负责对小绞车固定情况和制动装置、缠绳状态、小绞车的完好状态、开关、操作按钮等全面检查,并在绞车牌板上填写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好严禁开钩。

3、信号工、把钩工负责对声光信号、语言报警、钢丝绳、矿车连接装置、牵引车数、装封车情况等全面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完严禁开钩。

4、对拉绞车司机在操作时,精力要集中,按信号提车与松车,互相配合,两台绞车运行速度必须同步,严禁不带电松车或开闸放飞车。

5、绞车运行期间,应提示行人不得进入运行区域,严格执行斜巷运输“行车不行人”制度。

6、两端车场信号要齐全完好,一方发出提升信号后,另一方打回铃信号,绞车司机方准开车。

7、绞车司机正规操作程序

(1)绞车运行前,绞车司机应检查绞车周围及运行区域内有无人员进入,确定无人后方可进行操作。

(2)对拉绞车设甲方与乙方,当甲方信号工发出提车信号,乙方信号工听到后立即回提车信号,然后由乙方司机提车,甲方司机松车;当乙方信号工?出提车信号,甲方信号工听到后立即回提车信号,然后由甲方勸机提车,乙方司机松车。

(3)提车时先起动电机,滚筒上的制动闰应刹伏,再开动滚筒,松开制动闸,刹紧工作闸,与此同时对方应先将电机反转,先闸住制动闸,使绞车运转后,再适当松开制动闸,刹紧工作闰。下放的速度可用制动闸来适当控制,严禁刹死。

(4)当听到停车信号,两绞车司机应立即松开工作闸,闸紧制动闸(停车要迅速,严禁急剧刹车)。

8、电机开动时,两闸带不允许同时刹住。

9、绞车在运行过程中司机必须密切观察?丝绳缠绕和放绳情况,防止过快、过慢,放绳时钢丝绳要保持一定的松紧度,不允许松车过快造成轧绳或空绳。

10、在绞车运行过程中发现钢丝绳、连接装置、小绞车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打点,停车处理。

11、行人在斜巷行走,应靠人行道侧行走,禁止在轨道中央行走,防止上平巷车辆误入斜巷造成人身伤害。

12、行人在斜巷行走时,听到绞车运行打点信号,应立即提示绞车司机停止运行绞车或及时躲避到邻近的安全硐内。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