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3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初级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3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0

初级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3)

一、目标定位

1、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要求为指针。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依法治教,特色兴校。积极建设进取,和谐,特色的学校文化。按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思路,创规范+特色的学校,建敬业+专业的师资。育合格+特长的人才。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的老师体验成功的幸福,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创造的快乐,让我们的学校焕发蓬勃的生机。

2、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价值和个性,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素质,增强人的责任,完美人的生活为终极目标。

与时俱进:强调无论是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还是学校的发展,都需要有先进理念的支撑,着眼于把握现代的规律性,紧扣时代的脉搏,紧跟实践的步伐,不断更新自我,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永葆不竭的创造活力和蓬勃生机。

3、办学目标

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教学设施完备,教师素质良好,教学质量上乘,管理机制科学,成为区域内规范加特色的示范学校。

4、育人目标

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特长育人才。

全面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关爱他人,诚实守信,文明守纪,乐学善思,身心健康。

培养特长:使我们的学生在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学有所长,有兴趣爱好,为个性特长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三年规划的具体要点

目标实现进程:一年显优势,二年显特色,三年成名校。

第一阶段(2007、9――2008、7)完成学校迁址的基础上,进行校园整体建设,争创自治区绿色学校。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建成了一支团结、敬业、善研、创新的教师队伍,争创自治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良,狠抓新课改,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人文教育、特长教育。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赞誉。

第二阶段(2008、8――2009、7)完成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研究型社会实践的开展,提升社会实践的层次,发展德育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实践的理念。继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程化的实验,跟踪学生个体心理档案,重点对心理延伸班、心理实验班进行样本研究,探索各年龄段学生成长的心理规律。加强校园网的德育功能开发,注重德育资料的收集、储存与动态保管,发挥信息媒体在德育工作中的效益。建成了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科研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三化”研究,争创自治区德育示范学校

第三阶段(2009、8――2010、7)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智能与人格。加强校本教研的研究与实践,以逐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网络校本教研及教学管理的特色,有效协调和指导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区居于领先地位,

以上几个方面所表述的规划目标,是一个逐步实现、逐步提高的过程。层次标准作为办学来讲有的没有可比性,但作为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追求。zz县第二初级中学全体教师正在以创新精神、深入的实践为基础教育,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成长,相信我们的努力,能完成这一规划,实现预期的目标。

篇2:中学学校教科研发展规划

Z中学学校教科研发展规划

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使学校科研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成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主要力量。统一思想,贯彻学校发展的总方针,加强交流和学习,明确职责,完善制度,有总结有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学习研究的氛围,真正使教育教学和管理常规工作与教育科研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齐心协力将教育科研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逐步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科研队伍,造就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学者型、专家型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有一定影响的“科研型”教师。教师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教师培养力度,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而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培养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强化科研意识,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狠抓青年教师的培养

1、通过各种途径、渠道、形式在全体教职工中宣传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学校的发展,对提升教师的自身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为开创学校科研工作新局面奠定思想基础。

2、大力培养和推荐青年骨干教师,在现有的教师中,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组建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明确每位教师的主攻方向,中青年教师要制定2年科研目标,通过定任务、压担子,让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带头人。同时,学校将积极组织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善于协作、勇于创新的科研队伍。

(1)完善“师徒结对子”制度。建立师徒传、帮、带的关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领头作用。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教学新秀,同时也使许多老教师的良好教风、丰富的教学经验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对大学刚分配的新教师和第一次担任高三毕业班的老师加强指导,并对教学师徒提出具体要求。

(2)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对青年教师进行各方面的培训,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3)对科研意识强、有创新精神的青年老师,学校将聘请有关专家作专门指导,让他们承担市级以上课题,提高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手段的培训,使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教学技能、教学水平。青年骨干教师至少要在本学科内成为新课程某一模块或专题有一定教学与研究水平的特色教师,并能独立开设选修课,在教学工作中能发挥示范作用。

3、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各级科研项目,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课题立项中组织校内精干力量进行具体策划,邀请专家来校指导,促进学科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要努力实现组组有项目,人人有专题的教科研氛围。争取二年后多项课题通过市级以上鉴定验收,期间取得更多地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

二、建全组织,科学管理

1、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校长挂帅、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抓、教师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教科室负责全校教科研的规划与管理,教研组负责教科研的落实。要认真解决教科研工作不够深入,教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脱节等问题,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2、学校成立教育科研评审组,由校级领导、相关处室主任及骨干教师组成,负责研究实验成果的评估鉴定。校级以上的成果由相应的专业部门进行评估鉴定,确定等级,学校予以承认。公开发表的以所发表的刊物为准确定等级。

3、学科的教育科研由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建立教育科研例会制度,并同时做为学科教研组业务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由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决定。

三、榜样示范,全员参与

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教科研网络。充分发挥教科研先进教研组和先进个人的榜样示范和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落实责任,加强实践,通过专题讲座、典型示范、课程方案实施、现场操作、集中研讨等形式,全面推动教科研的深入开展和不断创新。

1、教科室主任要定期举行课题研讨专题讲座。

2、每学期学科骨干教师要举行一节试验专题研讨示范课。

3、参加科研课题的教师每学期要举行一节试验课题研讨展示课。

四、完善制度认真评价

学校对校本教研成果定期进行考核、鉴定、评选,对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逐步加大对教科研工作的考核力度。

1、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校本教研与改革实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调控,由教科室组织实施。每学年进行一次校本教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比。

2、学校每学期对35岁以下(含35岁)教师进行一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考核,计入教师业务档案。

3、课件制作、自制教具等获市级以上部门奖励或有关部门、专家鉴定等,纳入教师学期考核。

4、教师的业务大考核成绩,教育科研成果,以及在学校、市级以上教研部门参评的获奖论文、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均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中。

5、教导处、教科室要加大听课力度,重点考察新课程理念的课堂落实情况及教师教学基本功能力。

五、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科组是学校教科研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学科组在教科研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争创优秀教研组,倾力打造特色学科组。要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本组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组教师培训的内容和目标,成为各层次教师业务成长的摇篮,成为学校培训教师、打造品牌教师的的主阵地。学科组要能引领学校的科研工作,争取有市级研究课题,并取得优秀的教研成果,能承担市级以上教学示范和展示等活动。加强学科组备课组的建设,使其真正成为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主阵地,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战场。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保障教学研讨的质量,每月由学科组长组织一次集备研讨活动,确定交流内容,可就教材重难点的处理方法、解题思路、教学环节的设计、高考热点的把握等内容展开讨论,形成共识。参加研讨交流的教师要将引发的思考(反思)进行补充完善,完成文字稿。这样既起到了研讨教学的作用,又为学期的论文写作积累了素材。

学科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互相听课评课,要进行评定,针对听课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原则上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做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备课组推出一节研讨课在学校展示。

继续完善以各课组长挂帅,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学科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备课组教学研讨活动常规化机制,形成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意识,青年教师要上好“研究课”,老教师要上好“示范课”。有品牌教师引领和骨干教师把关,认真开展新课改和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推广工作,转变教师观念,更新教学行为。备课组要成为各年级学科教学的研讨中心和学科质量保障的主阵地。

(1)进一步明确备课

组长职责,明确备课组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引领作用和凝聚力,使学科教学表现出更多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

(2)加大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教师学习、培训、课堂教学研讨、交流、学科质量管理和落实的基础平台作用,把备课组活动扎实地开展起来。

六、制定名师培养计划,努力打造品牌教师

让师德好、业务强、有潜能的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和研究生课程进修学习,在参与中学习提高,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形象。并借助教研员或专家培训等措施,创造条件,发展提升,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为造就名师打好基础。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队伍,学校将健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的保障机制,

在培养骨干教师的同时,需要加大对骨干教师的考核力度,重在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教育科研能力,更好地发挥在学科教学上的示范作用、骨干作用和指导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科带头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每学期要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一节示范观摩课,学科内作一次专题讲座,完成一个课题研究,在市级以上范围交流或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上。

七、建立校本培训制度,注重总结,积极推广

明确校本教研的方向,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训制度,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课例研究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培训,使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业务研讨与教改实践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体研修相结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优化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学校将组织各种教师专业技能、信息技术运用等培训活动,开设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沙龙,邀请专家和教学骨干讲座,让青年教师能胜任各个层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从“单一型”教师逐步向“复合型”教师转变。

加强对实验成果的总结、宣传和应用推广。学校将通过定期组织教科研课题研讨会、汇报会,及时总结、反思、完善各个课题的研究,每学期各课题组负责人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各参与教师写出阶段性总结论文,对于优秀教科研成果学校将及时予以推广。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