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液化气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7

1、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车辆装液化气前,先检查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保证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良好。

4、装车前,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

5、装车过程中,严禁吸烟等明火,密切注意装车情况,防止超压。

6、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液化气外泄。

6、卸车时,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严禁吸烟等明火,将气管捆绑牢固,防止气管脱落,造成液化气外泄。

篇2:高炉热风炉安全操作规程

1、上班时必须规范穿戴好劳保用品,按章作业。

2、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二人同行,并带好煤气检测仪。设备检修时必须通知煤防人员到现场监护。如需动火时,应办好动火证方可进行。

3、进入布袋箱体内工作时,必须待箱体内温度降到60℃以下,并用仪器测得箱体确无煤气、氮气方可入内;同时箱体内设专人监护。关闭箱体入孔前必须清点人员和工具。

4、热风炉煤1#、2#插板阀之间,送风与烧炉前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氮气吹扫,没有吹扫不得进行送风;送风与烧炉前确认氮气压力不低于0.3MPa,如遇停氮气或氮气压力低于0.3MPa,禁止换炉操作,氮气压力正常后,方可进行换炉操作。

5、热风炉烧炉时,煤气压力波动较大,应及时调节煤气与空气流量,煤气压力低于3Kpa,应立即停止烧炉并与上级联系。

6、煤气1#、2#插板放散伐因故障打不开的情况下,临时手动打开进行煤气放散,严禁在不进行煤气放散的情况下由烧炉转送风。

7、助燃风机故障突然停风,按停烧程序操作,但关闭助空阀与烟道阀前要利用烟窗抽气10分钟以上,打开风机放散阀,重新启动风机前必须放散10分钟时间以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启动风机。

8、煤气系统应保持密封性,发现有煤气泄漏应临时采取防范措施,并通知相关上级部门。

9、高炉休风前必须关闭混风阀,严禁同时用热风炉与倒流阀倒流休风,高炉复风严禁用休风时倒流过的炉子送风。

10、高炉煤气的安全着火为800℃,过低应用引火棒或木柴点燃,并站在侧面上风方向。

11、在热风炉布袋高空作业时,应注意风向,不允许单人作业;严禁空投工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12、阀门断水时,应间断缓慢给水冷却,并站在侧面方向,以免烫伤人员及损坏设备。

13、修理工在所管辖设备维修时,操作工与修理工应实施挂牌维修与安全确认制度,两方配合好,确保安全。送风炉不得进行检修,如需处理必须停炉进行。

14、进行煤气含粉检测时,必须二人同行,并注意风向,不允许站在防爆孔正面方向。

15、煤气区域内非操作人员不允许在此停留,严禁在煤气区域内休息。

16、认真落实公司、铁厂及车间各项班组安全生产及安全教育制度;认真落实新工人与转岗人员的班组安全教育。

1280高炉

2008年3月29日

篇3:煤气除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正确配戴劳动保护用品,熟练使用呼吸器等防护用品。

2操作除尘器、巡查和检修等作业时至少2人进行并随身携带煤气报警器;工作中严禁吸烟。

3除尘器使用前进行强度气密试验,合格后用氮气置换箱体内空气,氧气含量≤1%。

4卸灰时,注意看好风向,站在上风口,并对下风向20米区域内进行警戒,防止煤气伤害。

5熟悉作业环境,上、下扶梯要手抓稳、脚踏牢,避免滑倒摔碰伤。

6卸灰阀关不严时,及时通知高炉值班室减压处理,必要时休风处理。

7切、引煤气时,操作人员要佩戴呼吸器和报警仪,必须设专人监护。

8除尘器和煤气管道严禁泄漏,如有泄漏必须及时处理,必要时休风处理。

9在除尘器区域明火作业及带煤气作业前,要向主管部门申报作业申请,批准后方可作业。

10需到除尘器箱体内进行检查或换布袋时必须做到:

10.1开除尘器放散阀,关闭除尘器进、出口蝶阀、眼镜阀,可靠切断煤气来源。

10.2用氮气置换除尘器箱体中的煤气,至箱体中煤气浓度不大于24PPm,箱体内温度不大于45℃。

10.3用空气置换箱体内的氮气,至箱体中的氧气含量≥18%方可进入。

10.4进入箱体必须两人以上同时进行,互相监护,工作过程中要随时监测箱体内一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出现头晕等异常情况应迅速撤出,必要时在人孔处安装通风机。

10.5进入箱体内更换布袋时,必须将箱体内的残留除尘灰清理干净,并在下部人孔安装通风机进行抽风。

11煤气取样时,要携带煤气报警器(必要时佩戴呼吸器),至少两人进行;上炉顶取样时,先经值班室许可,翻牌后进行。

12取样时应看好风向,站在上风口,认真地按所要求的位置进行取样。

13上炉顶取样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半小时。

14取样后,要及时关闭取样嘴。

15设备投用前必须进行密封性实验,检查各阀门是否灵活可靠,安全附件齐全。

16恢复送电前要确认现场无作业人员,恢复送气时,要确认现场各阀门正确,并进行二次确认。

17试车时必须两人以上进行操作,现场安全警戒,无关人员严禁进入现场。

18装置和设备测漏、测压、测速、测湿、测腐蚀、测成份时,应由技术人员操作,岗位人员监护。

19爆炸或泄漏时,应在40米外设置警戒线,防止其他人员误入,发生中毒事故。

20值班室、配电室必须配干粉灭火器。

21每班检查报警器、呼吸器等防护用品的安全性、可靠性。

22在作业前,要对危害有辨识能力,不能处理或发生异常情况泄漏时,要迅速撤离现场,并报告值班室,就最近的爬梯通道逃生。

23当发生爆炸、着火时:(1)岗位人员沉着、冷静,不要慌。(2)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关闭设备电源。(3)有热烟气时,用湿布捂住鼻子。(4)通过南楼梯口的安全通道撤离。(5)通知工长、调度处理。

24当班人员发现安全隐患或生产隐患必须通知班长或主管人员。

篇4:热风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禁止违章作业。

2热风炉炉皮烧红、开焊或有裂纹,应立即停用,及时处理。

3热风炉的平台及走道应经常清扫,禁止堆放杂物。

4热风炉煤气总管必须有可靠的隔断装置,助燃风机停机时应自动报警。

5各类人孔、管道、煤气阀门必须关严,杜绝泄漏现象。

6高炉风压小于5Kpa时,应关闭混风切断阀。

7热风炉烧炉期间,应经常观察和调节煤气火焰,出现灭火时,应及时关闭煤气切断阀,找出灭火原因,烟道阀打开抽20分钟后,确认能重新点火后,方可点火。

8煤气调节阀失灵时,不得烧炉;空气切断阀、煤气切断阀泄漏时不准送风。

9高炉炉顶点火时,注意风向及躲开火焰爆发线路,防止烧伤。

10热风炉煤气支管内压力必须保持正压,当煤气压力低于5KPa时,立即停止烧炉。

11热风炉烧炉时要保持燃烧室有足够的温度(拱顶温度不低于900℃)。

12换炉时要有明确分工,必须确认各阀门开关状态,按规定顺序进行,不得颠倒。

13每班检查一次各煤气阀门盘根,发现泄漏,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14热风炉检修时,不允许炉内带压进行处理更换人孔密封。

15点检设备时,应携带煤气报警器,且两人或两人以上。

16非岗位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进入热风炉区域。维修设备时,需岗位人员监护。

17外来人员进入岗位施工,需办理动火许可证。

18氮气压力不足时,不得进行换炉操作。

19冷却水发生停水事故时,应立即补充事故水。

20当发生爆炸、着火时:(1)岗位人员沉着、冷静,不要慌。(2)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关闭设备电源。(3)有热烟气时,用湿布捂住鼻子。直接从东楼梯口撤离。(4)通过西楼梯口的安全通道撤离。(5)通知工长、调度处理事故。

21当班人员发现安全隐患或生产隐患必须通知班长或主管人员。

篇5:产品充装操作规程

一、充装前的检查

1、对储罐、充装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认完好,与相关人员联系后,方可进行充装。

2、对汽车罐车五证进行检查,必须齐全有效。(危化品运输证、驾驶证、押运证、罐体使用证、检验合格证)

3、对汽车罐车外观进行检查(含颜色标志、环形色带、警示性标志、充装介质标识等),标识清晰,安全附件完好,各连接点牢靠,无泄漏,罐内余压,介质符合要求。若有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充装。严禁超装、错装。

4、根据罐体最大容积,介质充装系数(液氨0.52)计算出最大充装量。

5、由供销科人员、充装人员、司称人员、检查人员对汽车罐车空车、重车进行过磅。

二、充装

1、汽车罐车在指定位置依靠好后,罐车必须熄火,切断车辆总电源,防止发生滑移。并对静电装置连接好。

2、将装卸用管与汽车罐车紧密连接,防止发生脱落。

3、打开液氨罐充装出口阀,出口压力起来后,打开充装阀、及罐车上阀门进行充装,利用充装阀控制充装的压力、流量。

4、待充装达到充装量时,关闭充装阀。

5、对充装阀至罐车连接管道内剩余介质进行密闭回收或处理(充装液氨时,用液氨卧式储罐内气氨将剩余液氨压入汽车罐车,然后关闭汽车罐车上的进口阀,将管道内剩余气氨回收至吸氨塔。

6、将连接管道内剩余介质压力卸尽后,方可拆卸充装用管。

7、由相关人员对充装量进行复检,确保不过量充装。若出现过量充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方可放行。

8、对汽车罐车、充装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压力、安全附件、保护装置等),合格后放行。

9、真实、准确填写充装记录、超装处理记录。

三、注意事项

1、罐车停靠好以后,应熄火。

2、在充装全过程中驾驶员、押运员必须下车,防止车辆发生意外滑移。

3、液相管线上的两端阀门严禁同时关闭,以防止温度变化造成管道超压,出现意外事故。

4、操作人员坚守岗位,精心操作,防止过量充装。

5、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处理异常问题,不能处理的及时汇报。

6、各作业人员穿戴好相应的防护器具。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