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安全危险源辨识规范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公交安全危险源辨识规范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6

??作为城市的公共交通客运企业,预防和遏制责任事故的发生是我们抓好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但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其一定的原因,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发生责任事故就是消除、控制企业生产的危险源。了解和掌握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和控制各类责任事故的发生。?一、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常识?只有掌握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的分类及危险源辨识的知识,才能在行车中有效辨识危险源,提前防范行车风险。?危险源的概念和分类?1、危险源概念?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的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例: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环境破坏,造成这些不良后果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阻隔,能量意外释放,具有较大的破坏力。高速行驶的汽车是危险源。?为了防止危险源与隐患概念的混淆,有必要强调一下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分:事故隐患概念是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制度的规定,或其它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例如:车辆因油箱漏油发生火灾事故,在这起事故中,汽油是危险源,油箱损坏是隐患。?2.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危险源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又称第一类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又称第二类危险源)。高速行驶的汽车是导致伤害的根本,是根源危险源;转向失控、制动失效、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汽车失去控制,成为导致事故发生的诱发因素,属于状态危险源。道路交通的危险源,除了行驶的汽车,极端自然灾害如暴雨、大雾、冰雪等根源危险源外;更多的是状态危险源。道路交通的状态危险源可能是一个汽车机械、电路故障、车轮爆胎,也可能是驾驶员的疲劳驾驶导致短时间瞌睡,可能是冰雪路面,也可能是一次交通事故的占道车辆,可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也可能是过马路猛跑的行人。这些状态危险源都会导致行驶的汽车失去控制或躲避不及,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伤害。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防范事故的重点是控制状态危险源。驾驶员要控制不安全行为,时时注意道路异常情况,排除车辆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良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二、道路交通危险源辨识要控制危险源必须首先辨识危险源,也就是找出交通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的危险源和状态的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包含两个过程:识别、确定特性。识别危险源是为了确定系统中存在哪些危险因素;确定危险源特性是为了根据其性质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措施,是根源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同时消除状态危险源。?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中,有的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如车辆故障等;有的可能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或根本原因,如企业管理不完善等。无论哪种危险源,只要存在,就会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三、城市公交危险源的判断作为城市公交客运,安全防控主要从“人、车、路”三个危险源进行管控。?(一)危险源——人的不安全因素驾驶员违规驾驶是指驾驶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选择有潜在风险的驾驶行为,主要特征为一般性违法和报复性违法。一般违法主要表现:路口闯红灯、不按导向箭头行驶、违法停车、违法超车、违法掉头、酒后驾驶等;报复性违法主要表现:强行超车、强行变更车道、长时间鸣喇叭或超车后突然紧急制动等。危险源判断危险源驾驶员具体表现驾驶员违法驾驶一般性违法,不指向他人为了赶时间,驾驶员抢黄灯通过路口,驾车逆行、违法停车、超速行驶、酒后驾驶、违法倒车、违法掉头、违法会车等违法行为指向他人,具有攻击性、报复性故意和前面车辆靠得很近,以示议前面的驾驶员提高车速或赶紧让路对妨碍自己行驶的车辆,如行驶缓慢或“加塞车辆”感到非常气愤,长时间按喇叭,爆粗口表示不满,甚至故意超车后紧急制动强行超车强行变更车道

驾驶员操作错误危险性错误、如操作不当、操作失误在湿滑路面紧急制动,或车辆侧滑时紧急制动,急打转向盘在紧急情况时,错把加速踏板当制动踏板变更车道没有观察后视镜由主干路驶入支干路时,没有注意视觉盲区内的行人、非机动车转弯时,未注意车辆内外轮差,车辆落入边沟等无危害性错误分道口行驶路线选择错误等驾驶员注意力分散主观原因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接打电话、走神、与人闲聊、观察其他交通事故或者过度关注新奇事物等客观原因线路、环境单一,驾驶员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等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违反通行规则其他机动车驾驶员逆向行驶、违规占道行驶、违法超车、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等行人、非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通行、逆行、违规占用机动车道等(二)危险源——车的不安全因素车辆技术状况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和安全装置失效。车辆技术状况指制动性能、转向性能、传动性能、灯光性能、发动机、底盘等。危险源判断危险源具体表现技术状况不良制动故障或失效不能及时制动转向不良或失效不能按意图转向灯光、信号装置故障前照灯损坏、照明受到影响、夜间时驾驶员无法观察路况转向灯不亮,转向意图不能传达等侧向稳定性差车辆在横向坡道行驶,或进行超车,转弯等操作时,已发生侧滑或侧翻车辆悬架,减震系统缺陷车辆进入坑洼路面时,颠簸严重,使驾驶员或乘客感觉不适,还可能是装载的货物掉落车速表故障驾驶员不能准确掌握行驶速度轮胎磨损严重、有裂纹或扎入杂物车辆在行驶中附着力不够,制动距离延长已发生爆胎发动机故障车辆无法启动车辆抛锚、应急停车,影响其他车辆通行车辆中途熄火,无法正常操控主动装置失效后视镜损坏后视镜损坏,驾驶员观察道路交通情况受到影响刮水器失效雨雪天刮水器无法使用,视线受影响喇叭失效喇叭不响,其他驾驶员或交通参与者听不到车辆靠近的信号无遮阳或板掉落驾驶员眼睛被太阳光直射,影响观察制动防抱死系统等安全装置失效车轮暴死,车辆侧滑被动安全装置失效无安全气囊车辆发生碰撞等事故时,因安全气囊,驾驶员头部直接撞到转向盘或前风窗玻璃上座椅安全紧急制动或车辆发生事故时,驾驶员头部得不到保护,颈椎易受伤害保险杠损坏发生碰撞事故,无法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体风窗玻璃损坏影响驾驶员视野,易使驾驶员受伤灭火器,警告标志、安全锤、损毁或缺失出现紧急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处理客车物品存在危险乘客物品摆放位置不合适乘客携带危险品上车、未被发现、易产生危险后果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掉落,砸伤乘客放置在椅子下的行李部分露出,绊倒乘客等其他客车地板客车刚刚经过清洁或雨雪天,致使车内地板、上下台阶湿滑,使乘客绊倒座椅损坏座椅损坏后露出尖锐金属架,碰上驾驶员或乘客座椅扶手损坏或缺失,不能保护乘客

(三)危险源——路的不安全因素道路交通状况包括道路设计、通行状况、交通流量、交通设施、交通标识等。危险源判断危险源具体表现山区道路连续上下坡车辆连续上下坡转弯,频繁制动,易导致制动失效车辆上下坡,使发动机温度过高,或换挡不当,引起发动机熄火或溜车路窄湾急物体遮挡,无法全面观察来车情况操作不当,车辆驶出路外超车会车危险性大等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车辆易冲出道路挖路、埋管道阻挡道路畅通烟雾缭绕环卫焚烧垃圾、农民焚烧秸秆,视线受影响,无法观察路况城区道路混合路面自行车、电瓶车、私家车等车流量大车辆拥挤,不遵守道路法规道路反复行驶,驾驶员极易疲劳,车辆性能也易发生变化驾驶员精力不集中、感知能力下降客车车体高,极易与路边的树木刮擦冰雪路面路面结冰摩擦系数低车辆易发生侧滑阳光的反射率极高大雪后、雪地反射日光,刺激眼睛,导致雪盲症,影响正常观察涉水路面水过深未查清水清即涉水行驶,易使车辆熄火、电气设备受潮水中有尖锐物车辆轮胎被尖锐物扎破水流速度快车辆行驶轨迹发生偏移凹凸路面路面凹凸不平车辆颠簸,使驾驶员或乘客不适,车辆长时间在凹凸不平路面行驶,车辆性能易下降等路面有较大凹坑与凸起由于道路失修或局部地壳活动使路面出现凸起和深坑,躲避不及易引发事故。(四)危险源——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夜间、特殊天气及自然灾害等特殊环境改变了车辆的正常行车环境,危险性很高,易引发事故。危险源判断危险源具体表现夜间行驶环境黑暗路灯损坏、视线受影响视野范围变小、视距变短会车时,其他车辆开远光灯、产生炫目雨天光线昏暗、能见度低视线受影响、无法清晰观察路况常伴有雷电、大风雷电劈倒或大风刮倒路边树木,形成路障或砸中过往车辆路面湿滑、泥泞降雨使得道路塌陷或变得松软,车辆容易陷入车辆发生侧滑使车辆制动距离延长气温低于0℃形成冻雨车辆制动距离延长车辆侧滑霜冻驾驶员容易麻痹雪天视线不良驾驶员视线被影响,无法清晰观察路况路面被积雪覆盖或有溶雪车辆启动时,车轮打滑,启动困难车辆行驶过程中易发生侧滑;车辆在平坦、两侧无建筑和树木、积雪覆盖的道路行驶,辨识不出分道线、路测边缘等大雾天气能见度低看不清路况,追尾事故频发,易连环追尾驾驶员长时间雾中驾驶,注意力持续集中,易疲劳等高温天气温度过高驾驶员易疲惫、困倦、脾气暴躁轮胎压力高、已发生爆胎车辆用电设备、线路易自燃水温过高,损坏发动机制动易失效等台风风力能量巨大,常伴有暴雨路边树木,广告牌等被刮倒,易砸中汽车或阻碍交通;使车辆偏离行驶轨迹或倾翻雹灾来势凶猛,时间短,强度大,常伴有狂风骤雨冰雹、降雨、大风影响视线,地面湿滑,车辆已发生撞车等事故公交内部危险源:?(一)、修理车间(地沟、机械、开关及电路、氧气及乙炔气瓶等.(二)加油站、加气站、仓库,等四、危险源管控危险源控制可以按照风险等级进行管控;危险源的风险级别可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一般危险源管控:通过安全学习、岗前教育、宣传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领导小组、防范措施、应急预案、保障方案等,必须做到“五个落实”:教育培训到位、健全防范制度、落实应急措施、责任明确、保障及时。五、危险源管控责任1、一般危险源的管控:由各基层单位主管负责,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2、重大危险源管控责任:由公司总经理、分管安全的副总组成督查小组,确定督查人员,根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制定风险防控计划、管控目标、管控方案,定期组织排查,评估危险源的风险值,制定风险布控图,进行重点防范。六、危险源管控在公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1、从源头抓起,预防安全事故?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管理是我们公交企业追求的永恒主题,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从源头建立起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知识辅导培训,确保每个员工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认识,时时刻刻都能牢记安全。安全思想是安全生产的先导,安全的思想是安全行动的指南。因此,构筑坚固的“安全思想防线”是实行安全管理的关键。首先,组织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使大家进一步增强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安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防范的重点、要点,让全体员工正确理解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真正掌握其精髓。其次,要通过组织员工培训,在员工开展学习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达到员工自觉学习的目的。2、抓动态管理,构筑安全防线?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让我们安全管理人员,真正懂得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首先,建立长效的安全督查机制。要求安全检查常态化、制度化,让驾驶员知道线路天天有人检查,天天有人管理的意识,让驾驶员自觉增强做好安全的自觉性。其次,组织人员定期在全公司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和互检互查活动,通过活动各单位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群防群管的目的,做到人人制止违章,个个遵守规范。安全管控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企业的安全状况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单纯地依靠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依靠部分安全员来推进安全,难于确保各岗位长期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只有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发挥团队管理力量,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确保生产安全的长期稳定。?加强公交企业的危险源管控,可以有效提升公交安全的管控能力和管控的科学性;可以提高全体员工辨识危险源、防控危险源的风险,避免发生事故!2013年12月

篇2:如何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的危险源辨识工作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规定的管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贯彻这“三个标准”的重要性。目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尚未成为国际标准,我国在参照《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1-1999)的基础上制定、发布了GB/T28001-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软件基础。

企业建立与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实现事故预防,而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所以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的核心问题,而危险源辨识则是危险源控制的起点。危险源的辨识是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初始评审阶段的一项主要工作,同时也是体系的核心要素。因此危险源的辨识格外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简要谈一下如何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的危险源辨识工作,以求抛砖引玉。

一、几个术语

1、危险源。GB/T28001-20**-3.4条规定“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包括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因素两个方面。职业危险因素是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职业危害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广义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可引起工伤事故的职业性危险因素和可引起职业病变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狭义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指职业性有害因素。

2、危险源辨识。GB/T28001-20**-3.5条规定“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3、风险和风险评价。GB/T28001-20**-3.14条规定“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3.15规定“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4、可容许风险与安全。GB/T28001-20**-3.17条规定“可容许风险是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3.4条规定“安全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二、危险源的分类

(一)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1、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因此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例如:某工程项目隧道施工涉及爆破工艺,该项目设置炸药库,炸药库中储存的炸药和雷管则是第一类危险源。

2、第二类危险源。正常情况下,施工过程中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一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三个方面。上例中如果该项目制定危爆物品管理办法或其他管理制度,规范人的行为、物的状态和环境因素,控制爆炸事故的发生,这些办法或制度则是限制措施。但如果作业人员在炸药库内动火,可能发生爆炸事故,作业人员违规作业就是第二类危险源。

3、事故起因分析。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二)按导致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GB/T13681-1992)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将危险源分为六类:物理性危险、危险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上例中炸药库(存放的炸药)属于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违规作业则是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63号)中将职业危害因素分为十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变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三、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危险源辨识既要识别危险/危害因素,又要判定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事故在GB/T28001-20**-3.1中被定义为“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关注的是活动和过程的非预期结果,这些非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负面的、不良的,甚至是恶性的。对于人员来说,这种不良结果可能是死亡、疾病和伤害。我国的劳动、安全、卫生等部门通常将上述情况称为“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对于物质财产来说,事故造成损毁、破坏或其他形式的价值损失。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11-1986)将事故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伤;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职业病目录》(卫生监发〔20**〕108号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每一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共计10大类115种。

四、危险源辨识

(一)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辨识危险源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往往还不能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可以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二)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三、三、七”的要求

所谓“三、三、七”,是指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个方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七种类型(安全):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三)危险源辨识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施工工艺存在的职业危害:通过分析施工工艺构成,了解产生有害因素的作业源点及其散发有害因素的性质、特征等情况。施工工艺的特点不同,所产生的职业危害也有很大差别。例如:铁路工程中的硫磺锚固工艺,公路路面工程中的沥青摊铺工艺,土石方或隧道施工中的爆破工艺,等等。

2、作业方存在的危害:在接触同类有害环境(物质)因素条件下,作业方式对职业危害的风险度有很大影响,我们应尽量考虑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施工,并给作业人员配备专用劳动保护用品,以减少对人员的危害。

3、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在同一种作业方式下,由于采用的物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对人体的危害差别颇大。一方面要识别危害因素的类型,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另一方面要识别各危害因素的存在形态、分布特性、扩散特点、成份、浓度或强度等。此外,还应分析危害因素产生及变化的原因,以便制定防护对策。

4、作业人员接触有害因素的频率或时间:在生产方式类似,环境因素(物质)相同的条件下,职业危害因素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工人接触的时间。

5、劳动组织:有些危害是由于劳动组织不合理引起的,如作业时间过长。通过劳动组织还可了解职业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情况,如接触尘毒的人群数量、性别特征、年龄结构、行为特征等。

6、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识别防护设施配置情况,是否配置有劳动卫生防护设备、实施通风、除尘、净化、噪声治理等,多工位作业场有效防护设备的覆盖面;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如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运行参数如何;防护效果,如集尘、毒风罩是否完好有效,闸板是否灵活可靠无泄漏,净化效果、噪声消除、隔离是否有效等。

五、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

(一)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的基本知识

风险评价是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最先进行的环节,目的是对现阶段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根据评价分级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从而取得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矩阵法、预先危害分析(PH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风险概率评价法(PR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故树分析(ETA)、头脑风暴法等等。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的风险评价。笔者推荐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法(LEC)法来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

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D=LEC

式中:D代表风险值;L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代表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代表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施工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L、E、C在不同情况/环境的对应值,一般情况下,L在0.1~1之间,E在0.5~10之间,C在1~100之间。按照D=LEC,求出风险值(D),当C≥40或D≥160时(企业自定),可将此风险因素列为重大风险因素。过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的,企业应在不同时期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

(二)风险控制策划

1、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可能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员工,如考虑员工的精神和体能等因素;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引入计划的诸如机构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需求;在其控制方案均已考虑过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方案的需求;预防性测定指标对于监视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计划要求十分必要。

2、制定风险控制计划的注意事项

风险控制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行水平;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用于实际工作中。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计划是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既影响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的制定,又影响到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及监视和测量等要素的实施和运行,所以该要素是将企业健康安全与管理连接起来的重要环节,是职业健康安全与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如何全面、系统的辨识危险源,逐渐提高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是企业贯标骨干和安全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此谈论的有关内容仅供贯标企业参考。

篇3:化验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

1、危害因素:氧气钢瓶爆炸,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预防措施按规定存放、使用氧气瓶。

2、危害因素:各煤气管道中的煤气泄漏,可能造成中毒、火灾、爆炸。预防措施:经常检查各种管路完好情况,有问题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3、危害因素:化验室化学产品(粗苯)蒸馏过程防护不当,可能造成人员中毒。预防措施:做好防护措施,蒸馏过程中规范操作。

4、危害因素:检验设备高温防护不当,可能造成人员烧伤。预防措施:做好防护措施,检查设备高温过程中规范操作。

5、危害因素:使用试剂防护不当,可能造成人员灼伤、腐蚀。预防措施:使用各类试剂时小心操作,采取好防护措施。

6、危害因素:化验过程中不能开窗,室内通风不好,温度高,可能造成人员中暑。预防措施:采取通风措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高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7、危害因素:粉尘防护不到位,可能造成尘肺病。预防措施:在产生粉尘部位采取好个人防护措施。

8、危害因素:煤场取样以及过磅作业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够,可能造成人身伤害。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注意过磅车辆。

9、危害因素:开启或稀释强酸、强碱时方法不正确,可能造成酸碱液飞溅,灼伤人。预防措施: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规程进行操作;工作场所配备清水、抹布、通风设备、中和溶液等。

10、危害因素:直接俯向容器嗅闻药品,可能发生中毒事件。预防措施: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和鉴别性质不明的药剂;鉴别时采用手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嗅发散出来的气味

11、危害因素:不熟悉药品特性便投入配置工作或操作方法失误,发生意外事故伤人。预防措施:化验操作员必须常用药品特性熟悉,不熟悉禁止投入药品配置工作;配置药品要严格按照药品配置规程进行操作。

篇4:库房管理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

1、危害因素:室内密闭时间过长产生有害气体,可能造成有害气体中毒。预防措施:库房常通风、常清扫。

2、危害因素:库房内吸烟、动用明火,可能引发火灾。预防措施:严禁在库房内吸烟、动用明火,检查防火器材,检查供电线路,加强库房防火管理,库房严禁明火。

3、危害因素:易燃物堆放拥挤,产生火灾。预防措施:合格摆放,配置灭火器材。

4、危害因素:化学药品随意摆防,可能造成渗漏伤人。预防措施:化学药品要有专人管理,防止渗漏污染。

5、危害因素:离开库房未切断电源,引发火灾。预防措施:离库必须切断电源。

6、危害因素:各种电器设备、照明线路不符合防爆要求引发火灾。预防措施:库房内不准架设临时电线,必须使用防爆灯具

7、危害因素:高处存放重物掉落,重物掉落砸人。预防措施:检查货架牢固性,物品摆放合理。

8、危害因素:危险化学品容器的包装损坏,或者出厂的包装不符合安全要求,可能造成泄漏,遇火源引起火灾、爆炸。预防措施:入库时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桶盖是否旋紧。

9、危害因素:地面不防腐、防潮,或与酸碱等腐蚀性、氧化性物品存放,容易导致包装容器腐蚀泄漏,遇火源引起火灾、爆炸。预防措施:每天定期巡检,发现包装破损引起泄漏,立即采取转移容器内剩余有机溶剂,排风,吸干地面;严禁存放腐蚀性或氧化性物品。

10、危害因素:违反操作规程,搬运危险化学品时撞击、磨擦、拖拉、倒翻造成泄漏,运输途中温度过高危险,可能造成泄漏,遇火源引起火灾、爆炸。预防措施:要轻拿轻放,切忌粗野,尽量避免颠簸震荡;如遇高温天气,则要在桶上盖上湿麻袋,以确保运输安全。

11、危害因素:取用、运输化学物品时打碎引起的各种危害,可能造成泄漏、灼伤、腐蚀、燃烧、爆炸、中毒等。预防措施: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小心取用、运输;做好劳动防护;万一发生打碎事故按不同化学品性质防范内容进行处理。

12、危害因素:室内温度过高引起的鼓桶危害,可能造成桶内气压过高,引起桶盖外弹,产生的火花造成火灾、爆炸。预防措施:预防室温及保持通风,发现较严重的鼓桶现象应及时轻轻打开桶盖排气。

篇5:小车班司机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

1、危害因素:无证驾驶,驾驶与准驾车辆不相符的车辆,可能造成交通肇事、车辆颠覆。预防措施:驾驶员各种证件必须齐全有效,不准驾驶与准驾车辆不相符的车辆。

2、危害因素:酒后驾车、带故障上路和长途疲劳驾驶,可能造成车祸。预防措施:严禁酒后驾车、带故障上路和长途疲劳驾驶。

3、危害因素:在驾驶车辆时吸烟、饮食、闲谈、打电话,可能发生车祸。预防措施:不准在驾驶车辆时吸烟、饮食、闲谈、打电话。

4、危害因素:车辆装载超员、超载、超高、超宽、超长,可能造成车祸。预防措施:车辆装载不准超员、超载、超高、超宽、超长。

5、危害因素:实习驾驶员单独驾车,发生车祸。预防措施:实习驾驶员不准单独驾车。

6、危害因素:货车人货混载,可能造成物体打击。预防措施:货车严禁人货混载。

7、危害因素:车辆存在故障,引发生交通事故。预防措施:行车前认真检查车辆完好情况。

8、危害因素:安全带损坏或失效发生事故时起不到保护作用。预防措施:突然拉出安全带,能卡住,紧急情况下能起到保护作用。

9、危害因素:灭火器失效,可能造成在失火时无法灭火。预防措施:定期检查,保证灭火器有效。

10、危害因素:不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交通事故。预防措施:认真学交规,并严格执行。

11、危害因素:未停在地势平坦处,熄火未拉紧驻车制动,发生交通事故。预防措施:选择安全地点停车。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