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告知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职业性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告知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6

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采取的防范措施可能引发的职业病电焊金属烟尘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稀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4.加强对电焊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5.每年委托从从化防疫站对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进行监测;6.每年安排电焊工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电焊工尘肺有毒气体氮氧化物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它为红褐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当被人吸入时,经过上呼吸道进入肺泡内,逐渐与水起作用,形成硝酸及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氮氧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一氧化碳中毒臭氧对呼吸道粘膜及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短时间吸入低浓度(0.4mg/m3)的臭氧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症状,长期吸入低浓度臭氧时,则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等臭氧中毒电弧光辐射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红斑症。主要表现为患者眼痛、羞明、流泪、眼睑红肿痉挛,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皮炎打磨金属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会产生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甚至会丧失劳动力1.就业前体检,排除职业禁忌症者从事打磨作业;2.每年委托从化市防疫站对产尘点进行监测,及时了解产尘的浓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每月定期发放防尘口罩;4.每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职业体检,及时跟踪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调离工作岗位和采取相应的治疗。矽肺病探伤试验电离辐射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较长时间内分散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2.每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3.采用屏蔽防护,较少辐射对人员造成的危害;4.作业时,个人佩戴剂量监测仪,及时了解作业环境中的剂量,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放射性肿瘤激光切割激光激光辐射造成的眼伤主要有光致角膜炎、角膜凝固、碳化和穿孔、晶状体混浊、视觉功能性障碍“闪光盲”,以及视网膜凝固、出血和爆裂等。激光辐射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有色素沉着、红斑和水泡等。伤害程度取决于辐射剂量的大小,而这与激光器的输出能量、工作波长和工作状态有关,其中能量是最主要的因素。对人体和工作环境构成危害的不仅有直射光,而且还有反射光和漫反射光。1、记住激光安全的基本原则是绝对不直视激光束,尤其是原光束。也不看反射镜反射的激光束。

2、为了减少人眼瞳孔充分扩张。和接触激光源的人员一定要戴激光防护镜。

3、对激光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教育,不要对人员发射激光,不要对镜面反射物发射激光。职业性白内障切割产生的烟雾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稀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口罩;4.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5.每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尘肺NC冲床噪声噪声在80分贝以上,对听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除引起职业耳聋外,还可引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失明等全身性疾病。此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1、控制噪声源,在产生振动的设备上安装防震垫或防震圈。2、个体防护。对从事噪声岗位每月定期发放耳塞;3、健康监护: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噪声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4、检测车间噪声,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噪声聋喷漆作业甲苯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皮肤干燥、皲裂、皮炎。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稀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4.对作业人员加强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5.每年委托从从化防疫站对喷涂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及时掌握作业岗位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6.每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甲苯中毒二甲苯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二甲苯中毒司炉高温在高温作业时,受热辐射或热空气的影响,人容易大量出汗消耗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使人口渴、尿少、脉搏加快、体温升高、身体疲乏,并会因精神难集中而导致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差,从而容易导致误操作。1.就业及入暑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带走空气中的物质;3.对散发热量的部位进行隔离保护;4.高温作业时,每日派发清凉饮料。中暑操作破口机振动长期受低频、大振幅的振动时,由于振动加速度的作用,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皮肤与外周血管循环机能改变,久而久之,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早期可出现肢端感觉异常、振动感觉减退。主诉手部症状为手麻、手疼、手胀、手凉、手掌多汗,手疼多在夜间发生;其次为手僵、手颤、手无力(多在工作后发生),手指遇冷即出现缺血发白,严重时血管痉挛明显。*片可见骨及关节改变。如果下肢接触振动,以上症状出现在下肢。1.采取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装置,减少接振;2.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振保暖手套等;3.建立合理劳动制度,坚持工间休息及定期轮换工作制度,以利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4.坚持就业前体检,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该做作业;5.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受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振动病患者。手臂振动病酸洗岗位硫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3.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时必须正确佩戴浸朔手套、防护眼镜、防毒口罩和不得穿短袖;4.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风险防范和处理能力;5.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制定安全操作规程;6.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天那水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眼部冲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重症者可有燥动、抽、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脱脂剂接触蒸汽可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可能引起胃穿孔。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中和剂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烂、出血和休克。备注其它工作岗位人员进入上述有毒有害岗位或受到相应的危害时,必须采取该有毒有害岗位对应的防护措施,以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篇2:电镀企业职业健康安全危害防控措施

?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大对电镀企业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行动。必须严格落实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培训考核、接触危害职工健康监护、有害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设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识、改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条件、履行职业危害申报等六项整治措施,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开展工作:

一是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依法履行职业健康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职业健康管理网络和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权益。

二是健全职业健康培训制度和落实告知义务。

三是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教材内容必须充实,具有针对性,并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和政策规定。

四是严格执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的规定,醒目规范地设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志和标识。

五是建立职业危害告知和确认制度。企业应当将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职业病待遇等制作成格式化的《职业危害告知卡》,并经该岗位操作人员本人签名确认,作为职业安全健康三级教育内容,同时与单位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签订劳动安全健康专项集体合同,保障职工劳动安全权利。

六是建立职业健康体检报告送阅确认制度。保证当事人的职业健康知情权,体检报告经其本人签字后,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七是监督企业改进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提高防护效果。要求企业填报《职业健康情况自检表》,对造成职业病及职业危害超标原因、已经造成的后果、目前采取的措施、拟进一步采取的措施、目前取得的效果及最终预期的效果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检查。要在防护设施、设备、器材和用品上加大投入,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采用无毒或低毒物品替换高毒物品作业,确保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浓度(或强度)符合职业健康接触限值的规定。

八是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严格要求企业努力提高对严重职业危害因素的自我检测条件和能力。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并由专业人员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及时向从业人员公布监测结果,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并按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将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点的检测、评价结果,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九是落实职业健康监护。企业应对需实施针对性职业健康体检(包括岗前、在岗和离岗)的人员进行梳理,制定、落实职业健康体检计划,明确体检对象及岗位职业危害物质名称、实施的针对性职业健康体检内容、有资质的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落实时间等内容;在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指导下,选择有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在体检中发现体征异常的员工,必须由有资质的职业病防治医疗机构实施医治,采取积极的针对性治疗措施,保证其应有的康复治疗待遇,帮助恢复健康;对体检结果应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并载入企业职业健康档案。

最后是监督企业履行职业危害项目申报义务。要求各电镀企业,对本单位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进行全面辨识,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

电镀生产企业属高毒高污行业,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大,是职业病多发的企业,只要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联合执法,形成合力,从源头抓起,加强电镀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强化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用工环境而努力。

篇3: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病预防措施

良劳动条件存在着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它们对健康的不良影响,统称为职业性损害。

不良劳动条件中存在的能产生职业性损害的诸多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气、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微生物等。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医`学教育网整理,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医学教育`网整理,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置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二、职业性损害

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包括工伤和职业性疾患。职业性疾患包括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两大类。

(一)职业病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为职业病。

(二)法定职业病

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是泛指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具有一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医学教育`网整理。根据我国政府的规定,诊断为法定职业病的必须向主管部门报告。且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医`学教育网整理,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及在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均应按劳动保险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有的国家对患职业病的工人,给予经济上的补偿,故也称为需赔偿的疾病。

1987年卫部颁布了修改后的职业病名单共有9大类、99项、104种。同时还制订了《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职业病报告办法》、《尘肺病防治条例》等。

(三)工作有关疾病

工作有关疾病与职业病有所区别。从广义讲,职业病是指与工作有关的,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联系的疾病。而工作有关疾病则具有三层意义:①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中的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的病因;②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程;③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

三、职业病的预防

第一级预防是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

第二级预防为早期发现病损,采取补救措施。

第三级预防是对已得病者,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

篇4:职业性健康体检计划

一、为了及时掌握所有职工的健康情况,提高职工团体对健康管理问题的重视,及时发现并治疗病症,我矿每隔两年制定一次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年度计划,并牵头组织实施。

二、新职工入矿前,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接尘职工必须拍照胸大片,建立接尘档案。有禁忌症者不得从事井下作业或有尘毒危害的作业。接触粉尘、毒物及物理因素等有害作业的职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三、定期查体时间间隔:

1、对连续接尘5年(间断接尘7年)以上的职工每年拍片检查一次;

2、对已确诊的尘肺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

3、放射线人员初上岗前体检一次,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从业,以后每年检查一次。

四、职业健康档案

1、矿要为各单位接尘职工建立《接尘职工档案》用于记录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个人资料。

2、接尘职工档案必须妥善保管,认真、细致的填写,内容准确、完整,使其规范化、科学化。

篇5:铅汞镉砷对人体危害及预防措施

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

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丹药或偏方等。

2、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3、动植物体内的铅。植物性食品的铅含量土壤、化肥、农药及灌溉用水含铅量的影响。动物性食品受铅含量受饲料、牧草、空气和饮用水含铅量的影响。

4、大气污染,如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以及煤制品(如煤球、煤饼)为燃料的家庭,室内空气中铅平均含量比室外空气的铅含量高很多。

5、暴露在含铅环境下的大人及衣物又交叉感染给孩子,例如交通岗、印刷厂、钢铁厂、炼油厂、铸造厂、蓄电池行业和矿山等都是铅污染重灾区,许多行业都有接触铅化合物的机会,作为大人平时应注意预防铅中毒,既要保护自己,更是要保护孩子。

6、使用含铅的上釉瓷器;使用含铅的化妆品。

预防铅中毒,应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促进铅通过胆汁经粪便排出;摄入充足的抗坏血酸,使其与铅结合形成溶解度较低的抗坏血酸盐,降低铅的吸收。每日应补充抗坏血酸125—150毫克;限制脂肪,减少铅的吸收;补充铁以抑制铅的吸收和蓄积;增加维生素B6、B12以保护神经系统。同时,铅作业者,不易喝牛奶,因牛奶中的乳糖,会促进人体对有毒矿物质元素铅的吸收,可用酸奶代替牛乳,因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后制成酸奶,这时乳糖就减少了,不会促进铅的吸收。还可经常吃大蒜,每日15克,连服3个月,就不会出现铅中毒现象,有中毒也会好转。

三、汞

汞主要在动物体内蓄积,工厂排放含汞的废水而至水体被污染,湖泊、沼泽等的水生殖物、水产品易积蓄大量的汞,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在人体积蓄。汞积蓄于体内最多的部位为骨骼、肾、肝、脑、肺、心脏等。汞化合物对蛋白质形成疏松的蛋白化合物。因此对组织有腐蚀作用。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蔬菜、水果、鲜乳中汞的含量为0.01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01毫克/升。

摄入适量的营养素对汞中毒有预防作用。①维生素E。对甲基汞毒性具有防御做用。花生油、芝麻油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②硒。硒对于甲基汞中毒肌体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症状。硒还能减轻氯化汞引起的生长抑制,并对汞引起的肾脏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汞作业人员每日膳食中硒的共给量应为100—200微克。③果胶。果胶能与汞结合,加速汞离子排出,降低血液中汞离子浓度。蔬菜、水果、干果中都含有果胶,其中含果胶丰富的有土豆、慈菇、胡萝卜、萝卜、豌豆、刀豆、甜菜、青菜、柿子椒、橘子、金橘、釉子、文旦、草莓、苹果、梨、核桃、花生和栗子等。④蛋白质。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能与汞结合成为稳定的化合物,从而防止汞对于体内疏基酶的损害。含硫氨基酸包括胱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等,它们存在于鸡蛋清蛋白、小麦面筋蛋白、大米蛋白中,鸡蛋清蛋白中含量尤为丰富。

四、镉

可容性镉化合物属中等毒类,和其他金属毒物一样,能抑制体内各种巯基酶系统,使组织代谢发生障碍,也能损伤局部组织细胞,引起炎症和水肿。镉被吸收入血液后,绝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存在于红细胞中。后逐渐进入肝肾等组织。并与组织中的金属巯蛋白结合。镉在各脏器中的分布以肾为最高。其次为肝、胰、甲状腺等。可容性镉化物对人的毒性为15—30毫克。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镉含量:水果0.03毫克/千克,蔬菜、蛋白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05毫克/升。

摄入适当的营养对镉中毒也有预防作用:蛋白质应充足,减少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和低蛋白血症,应食低脂肪,因膳食脂肪会增加镉的吸收;钙摄入量不低于800毫克,高钙膳食对镉中毒有保护作用;摄入适量的锌,补锌能促进金属硫蛋白的合成,减少肝肾损害,促进恢复。摄入足够的抗坏血酸可对镉的毒性产生拮抗作用。

救助站制度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