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建立并保持HSE体系注意问题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企业建立并保持HSE体系注意问题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5

加入WTO后,石油化工企业将直面国际市场的挑战,而参与挑战的有利条件之一是通过HSE体系认证。本文阐述了企业建立并保持HSE体系应注意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对策。

1、问题分析

(1)个别企业从经济利益出发,不愿意花费资金解决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问题,而单纯为认证而认证,因而故意隐藏一些企业内部安全方面的缺点和隐患,表现在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时故意避开较大的隐患,或将较大的隐患评价得较低,以致于不需采取必要的消减措施。企业的这种做法是HSE认证的本质和目的背道而驰。

(2)企业缺乏HSE专业人才,在制定HSE文件、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时,照抄照搬其它企业的HSE文件,缺乏与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的联系,使体系有名无实,更谈不上实效。

(3)企业缺乏与职工的交流。企业以为制定了HSE体系文件,进行了必要的风险识别与评价就可以完事大吉,缺乏向职工进行宣传,职工不了解体系的要求,使体系得不到有效运行。

(4)企业建立的HSE体系不符合企业发展变化的需要,无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解决办法

(1)领导对企业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企业安全工作的效果如何。*总书记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一语道出了企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企业各级领导在安全工作中所承担的重大责任。人的意识支配人的行为,因而要在提高企业领导安全意识上狠下工夫。一方面,在企业用人上把好关。企业上级部门要将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强的人充实到企业领导岗位,特别是一把手岗位上来,并不断加强教育,使企业领导真正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企业在安全工作上投入资金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上级部门要经常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了解企业安全工作的真实情况,将安全工作纳入对领导政绩的考核项目中,使企业安全工作得到真实开展,并获得实效。

(2)HSE体系是—个国际公认的、经过了国内外大企业验证的科学体系,企业通过了HSE认证,则获得了一块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企业要建立HSE体系,需要各部门的分工协作,更需要有大量的专业人员参加。为此,企业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从企业各车间、各职能处室抽调有责任心,熟悉本车间、本处室工作的人组成HSE工作小组,派他们参加由权威部门组织的HSE内审员培训班,获得内审员资格证书,再派他们到本车间、本处室举办一般员工学习班,向职工传达H5E体系要求和益处,激发职工建立HSE体系的热情,从而积极参与到体系建立中来。另一方面,要组织内审员结合企业实际,编写企业HSE文件,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制定必要的风险消减措施。企业HSE委员会要对HSE体系文件、风险识别与评价情况进行审查,以确保HSE体系文件、风险识别与评价符合企业实际,并将为企业带来实效。

(3)企业制定了符合实际的HSE体系文件,并进行了认真的风险识别与评价,这只是企业建立HSE体系的第一步,要想使体系真正运行并获得实效,必须使各部门、全体员工参与其中。为此,要充分发挥企业HSE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加强企业与员工的交流。要通过举办学习班、座谈会等形式,向职工宣传企业有关HSE体系文件要求,传达体系运行的真实情况,征求职工对体系运行的意见,使职工真正了解体系,知道自己在体系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得最好。企业HSE办公室要经常对体系进行检查,及时了解体系的真实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4)企业为迎接入世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进行内部重组改制,调整机构和生产格局,原来的体系已经不适合企业发展变化的需要,为此,企业要根据形势,及时调整HSE体系,以满足HSE体系管理的要求。首先,要调整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到责权清晰。第二,要及时对新上的生产项目、装置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制定必要的风险消减措施和相应的作业文件,并对有关的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修订。第三,要向职工进行宣传教育,使职工及时了解体系的变化,了解体系文件的最新要求,从而确保体系健康有效的运行。

3、结束语

为迎接入世的需要,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建立HSE体系的重要性,并积极着手建立这一体系,但要想真正使企业在认证中获得实效,就必须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克服侥幸心理,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问题,使企业真正定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篇2: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重点

摘?要?:?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影响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指出领导重视、HSE培训、检查考核及严格遵守程序文件所规定的职责是体系能否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重点。

关键词:HSE管理体系?运行?重点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企业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上进入了新阶段,它为企业真正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的HSE管理提供了保证。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否长期、有效地在企业内运行,最终实现从“经验型”、“事后型”的传统管理模式到“事前风险评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取决于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能否将体系文件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体系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和教条化的弊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使之更加符合实际,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至关重要。

1?各级领导亲身参与HSE工作

在HSE体系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的重视和齐抓共管是体系建立的前提,是推进体系前进的动力。企业领导对HSE的重视不能仅仅维系在口头承诺上,还应表现在亲自参与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定期主持召开HSE例会,签发HSE文件,组织体系审核、管理评审,为HSE管理方案的落实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在体系实施过程碰到诸如HSE管理职责的调整和划分、规范化的HSE管理带来原有工作程序改变、HSE责任制考核的落实等问题时,企业领导应及时主持召开HSE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问题。企业部门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HSE职责,积极配合HSE管理部门完成各项HSE工作;企业基层领导要发动本单位员工严格执行HSE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培训,参加危害识别和作业安全分析等HSE活动,规范个人HSE行为,鼓励先进,实现全员的HSE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执行偏差。

2?大力开展HSE宣传和教育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只有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理解和认同这种管理体系,具备正确的HSE思想意识和观念,并自觉按HSE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一种HSE文化,体系才能够很好地实施。如何获得这种HSE文化呢一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员工对HSE的认识;二是分层次对员工进行意识培训,包括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对执行层的培训。

3?强化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使全体员工都能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别是基层单位员工是直接操作者,这就需要强化对员工的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包括以下几方面:

a)组织员工学习危害识别方法,如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利用这些方法对本岗位进行工作危害分析,并不定期召开危害分析会,对分析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查找重大危险源;结合《事故汇编》,利用危害识别方法对以往的事故进行复盘,查找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b)组织员工学习涉及到本单位的HSE程序文件及运行控制文件,涉及到本岗位的HSE作业指导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方案等。

c)加强对事故预防措施的学习和演练,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生产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反事故演练,掌握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方法。

d)针对特殊工种和危险作业,进行HSE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地操作演练。

4?加强记录管理,注重信息沟通

在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记录的支持,它为企业实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为HSE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根据,同时也对外提供了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这说明记录在体系运行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记录大部分被放在基层单位,由基层员工负责填写,因此给基层员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工作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在记录的有效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一味强制性地要求员工完成,势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假记录、空记录,达不到记录的真正目的。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体系运行期间必须加强信息沟通,包括横向信息沟通与纵向信息沟通。横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企业其它部门间的沟通,将HSE记录与其他部门下发到基层单位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能合并的合并,该简化的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工作量;纵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间的沟通,员工在记录过程中碰到一些操作性问题,诸如记录项目与实际不符、过于复杂、填写周期过短等,应及时将这些问题反馈到HSE管理部门,HSE管理部门在进行认真分析后,对现有记录进行更新,以增加记录的可操作性。

5?抓好HSE职责的落实,严格检查考核

部分企业在体系运行初期,忽略了对体系的检查考核,员工的HSE职责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执行体系文件时产生偏差,导致文件和实际工作脱节,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重新走回了原来的老路。因此,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机制,按照HSE职责的履行情况,严格做到奖惩兑现,确保企业HSE方针和目标的实现。HSE主要考核内容包括部门年度HSE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部门和管理人员HSE兑现情况,部门HSE职责和管理人员HSE“一岗一责制”的履行情况,基层单位年度HSE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对本部门专业履行HSE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情况,对未能履行HSE职责或因管理失误造成事故者的处理情况,员工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等。企业成立专门的HSE检查考核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单位、个人的HSE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实行考核项目标准化、指标定量化、检查记录表格化,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签字确认,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部门、单位、个人的HSE业绩表现,对照年度HSE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只有通过经常性的考核,才能及时掌握完成情况,把握工作方向,确保HSE体系的有效运行。

6?强化作业现场HSE管理

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几乎所有的生产、维修活动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因素,强化作业现场的HSE管理,将极大地推进HSE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应强调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强化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按照体系文件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要求,组织员工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包括:日常生产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工、停工、检维修作业、进行基建、变更、采取拟定的纠正措施等,识别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环境因素、涉及的法律法规,评估风险度、环境影响、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根据风险度大小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人员控制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风险,保障作业活动的可靠运行。二是突出抓好检修过程中的HSE管理。企业的检修活动因涉及人员广、危险点源多、交叉作业频繁,一直是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突出抓好检维修过程的HSE管理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为重点,落实HSE职责,制定HSE管理方案,提出HSE保证措施,并制定有关应急预案,特别是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项目,要切实落实好控制改进措施,以防止重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害和污染等事故的发生,对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按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严把HSE作业票证关。三是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监督,各层次HSE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HSE检查、通报,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7?开展内部审核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

企业在HSE管理体系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对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审核。内部审核作为审核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自我诊断和评审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还有哪些需求和不足,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并且可进一步督促员工自觉履行HSE职责,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强有力手段。企业每年必须对HSE管理体系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内部审核,原则上应包括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活动和服务,在进行内部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内部审核涉及到企业的所有有关部门,只靠安全、环保、职业卫生部门的努力,权威性不强,需要管理者代表亲自组织实施并审批内审报告。

b)在现场审核时,审核小组应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HSE体系文件的规定为准绳,可采用查阅文件、记录、面谈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在与员工进行面谈时,发问清楚明了、态度温和,从简单问题着手,由浅入深,避免提带有侵犯性的问题,在对现场进行检查时最好沿工作流程进行,确定主要的危害和风险区,充分利用审核检查表,详细记录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收集客观证据,做出公正判断。

c)内审是否有效的关键是纠正措施的落实及其跟踪审查,只有将在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纠正,才能保证体系的不断改进。因此,审核完成后受审核方应针对不符合项采取积极的纠正措施,防止其滋生、蔓延或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内审员应进行跟踪验证,督促受审核方认真分析原因,防止再发生,立足于改进HSE管理体系,为完善后的运行创造良好条件。严重不符合项一般要求在3个月内完成,一般不符合项在1个月内完成,性质非常轻的轻微不符合项可在现场审核期间由受审核方立即完成整改。

除内部审核外,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体系认证都是保证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企业应根据体系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篇3:HSE管理体系发展过程

在工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人类只考虑到对自然资源的盲目索取和破坏性开采,而没有从深层次上意识到这种生产方式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现代化大生产隐藏着重大危险,1984年墨西哥城石油液化气爆炸事故,使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同年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盐泄露的恶性中毒事故,2500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受伤且大多数人双目失明,67万人受到残留毒气的影响;1988年英国北海油田的帕博尔·阿尔法平台火灾爆炸,造成165人死亡;19*的E**ON公司VALDEZ泄油事故,各种赔偿和罚款达80多亿美元;19*美国菲利浦公司休斯敦化工厂总厂爆炸火灾事故,全厂性毁灭,2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5亿美元。国际上的重大事故对安全工作的深化发展与完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工业界的普遍关注,深深认识到石油石化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必须更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和建立完善的安全、环境、健康管理系统,以减少或避免重大事故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由于对安全、环境、健康的管理在原则和效果上彼此相似,在实际过程中,三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必要把安全、环境、健康纳入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1991年,壳牌公司颁布机健康、安全、环境方针指南。同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第一届油气勘探、开发的健康、安全、环境国际会议。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召开了油气开发专业的安全、环境、健康国际会议,HSE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HSE管理体系是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石油石化工业多年工作经验积累的成果。HSE作为一个新型的安全环境健康管理体系,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石油石化公司的共同认可,从而成为石油石化公司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

美国杜邦公司是当今西方世界200家大型化工公司中的第一大公司,该公司在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设有200多家子公司、联合公司雇员约有20万人。杜邦公司推行HSE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安全管理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壳牌公司集团是世界上四大石油石化跨过公司之一,该公司拥有员工约43000人。1984年该公司学习了美国杜邦公司先进的HSE管理经验,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HSE登陆中国

搞HSE,不是决策层的权宜之计,而是源于中石油进入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后于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思想、组织、制度、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猛烈的撞击。

1993年,我国开始通过国际招标利用外资勘探黑、内蒙、青海、新疆等地的油气资源。美国埃克森石油凭借强大实力率先与中国石油签署了塔里木3个区块的风险勘探合同。94年,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取得反承包权。正是由此开始,中国石油的安全环保理念与国际石油公司的HSE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几乎发生在从生产到生活,从微观到宏观的任何领域。

一次野外作业,一个反承包地震队的埋药工小李在跑回炮点附近拿安全帽时,爆炸工按下了爆炸机开关,爆炸气浪把小李打翻在地,受了轻伤。当即,美国方HSE监督就将这一情况用卫星电话向住库尔勒的埃克森公司项目负责人和中国办事处做了汇报。当天,美国休斯敦的埃克森总部就接到了通过海事卫星传递的来自新疆的消息,立即中断业务会议,派遣国际物探作业精力何特先生赶赴中国进行事故调查,而此时中方物探局领导还不知道新疆发生了事故。这次事故,埃克森总部的处理结果是:小李和爆炸工因违反作业规程被解雇,这两个参加反承包的地震队都被勒令停工整顿,重新进行HSE培训。

一个小小的轻伤事故竟令埃克森公司如此兴师动众,全体中方职工无不为之震惊。

这几年,国际招标日渐增多,市场经济逼得中国石油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招投标以酬中国石油参加世界经济竞争的夙愿。可是市场是残酷的,投标中若这个单位发生事故,那么三年内不再被招标。人们从石油物探局以及其他企业在反承包中的撞击中悟出了,要跻身国际石油竞争的行列,必须遵守国际统一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就是HSE。

从此开始了中国石油推行HSE管理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篇4:HSE体系建立过程注意问题

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企业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HSE管理体系应与现行的管理体系相结合

无论从事何种活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根据其任务、需要和特点一般都已经建立和保持一个管理体系,即客观存在着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过程和资源。而标准要求建立的HSE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企业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改善企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的表现,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的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它不能独立于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是支持而不是取代现行有效的管理体系,是运用标准来规范原有的HSE管理工作。因此,建立体系的过程就是按标准要求来调整机构、明确职责、制定目标、加强控制,使HSE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建立动态的、不断改进的HSE管理体系。

按标准要求建立HSE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持续改进,即根据标准要素所规定的方针目标、评价、实施、纠正措施、审核和评审等环节实施,在按PDCA模式运行过程中对HSE管理体系不断的改进,补充和完善。每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就需要制定新的目标、指标和新的实施方案,调整相关要素的功能,使原有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达到一个新的运行状态。

3、应充分体现企业自身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特点。

由于企业的性质、资源、规模和风险大小及复杂程度、员工素质等因素千差万别,企业的承诺、方针目标、实施方案也应该不同,建立HSE管理体系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到切实可行,实施的结果能使企业的HSE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4、各类管理体系一体化。

尽管HSE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ISO14000等标准的管理内容不同,但都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要素都是全面管理的一部分,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的思路也极为相似,都强调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和程序化文件化管理。因此,企业在建立HSE管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客观事实,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特点,进行机构调整、职责分配、相互协调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各类管理体系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能相互协调、相互兼容,形成一个完善的全面管理体系。

篇5:HSE管理体系基层站队推广规范

引言(1)

?通过对大量事故的调查的分析,我们发现事故预防根源在基层站队,所以在基层站队大力推广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谈HSE管理体系在管道储运公司基层站队的推广和应用。

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全员HSE意识和技培训(2)

1.1组织领导干部进行意识培训

领导重视是开展HSE管理工作的前提,推广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离不开领导的支持,离不开人、财、物的支持,所以必须组织领导干部进行意识培训。

1.2选拔骨干集中进行培训

加强HSE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培训以及员工的HSE意识和基本知识培训,成

立精干的宣传培训小组,以点带面,才能全面带动开展HSE培训推广工作。

1.3建立培训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HSE技术和要害岗位的专业强化培训,使每一位员工都清楚本岗位的HSE技术要求。推广培训工作贯穿于整个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始终。

认真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做到全员参与(3)

2.1成立风险评价小组,认真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

?风险评价是所有HSE要素的基础。基层站队应建立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流程,成立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HSE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组成的风险评价小组。

?评价小组应首先着眼于防范,依据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不间断地组织识别作业活动和设备的危害因素和隐患,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价。其次,评价小组围绕HSE方针、目标和指标以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结合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并落实整改,按不同的隐患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别建档,做到全面统筹、限期整改、定期检查。对某些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项目,按照体系的要求,制定风险控制和应急措施,确保其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2.2坚持会员参与的原则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要实现这个目标,全员参与是关键。因此,培训推广小组要经常深入班组,采用多种培训方式,让所有的员工掌握风险评价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如何确认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发动全员参与本岗位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认真分析本岗位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存在的不符合项,使员工明确本岗位的职责;清楚工作区域和作业活动中实际和潜在的危害、风险和环境影响,以及危害的程度,明确要采取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清楚工作区域和作业活动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和应急措施;作业前,让员工亲自参与危害识别的风险评价,不仅体现了体系的管理思想,而且可以强化和提高员工的SHE素质。

2.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风险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评价结果才有可操作性,才能为制定运行控制文件、管理方案、应急预案和作业指导书提供科学依据。

2.4选择正确的识别方法

?正确的识别方法是能否识别出危害、风险和环境影响的关键。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活动或操作性质;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危害分析的目的;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潜在风险度大小;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是否符合法规的要求,等等。

统一规范基础管理,是开展HSE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4)

3.1建立危害识别登记制度

对危害识别工作应进行动态管理。在体系建立和运行初期,基层站队开展的危害识别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系统性不强,分析内容不全面、偏差大,分析人员的主观性大,连续性不强,因此,必须建立危害识别登记制度,以充实和完善今后的危害识别工作。

3.2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是隐患治理工作的基础

?风险控制措施是HSE管理体制体系建立并有效运行的核心基础。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及时确定、评价、更新危险源及环境因素,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确定隐患治理方案,促进隐患治理工作的贯彻落实。

强化作业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5)

4.1强化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1)针对危险性大、易出事故的作业如动火、进设备、高处作业等,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即由站队长组织HSE管理人员及生产技术骨干共同研究,把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或与作业过程有关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程度和范围,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作业前,作业人员对照方案进行现场落实,确认签字后方可作业。

?(2)对与直接作业环节有关的HSE管理制度、作业文件,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发,进行充实和完善。尤其是对动火作业、进设备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加强作业前准备、作业过程控制和作业检查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进行作业活动检查和运行控制符合性检查分析,以强化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检查。

4.2建立应急管理制度

?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对所有生产设备设施、要害部位、重大危险作业以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大面积泄漏、环境污染的场所、设施及运行系统,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在应急处理中的职责,规定演练和组织方式,以提高员工反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风险评价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6)

?(1)在制定站队年度HSE计划、隐患治理、员工培训、安全教育等工作时,应以风险评价的结果为基本依据,制定相应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2)充分利用班组安全活动,组织员工开展危害识别的风险评价工作。

?(3)增强事前预防的HSE管理理念,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在不同的作业场所,都要设置有相应的HSE警示标志和标语,有效地引导和提示员工的行为。

?(4)站队HSE管理人负责组织自查自改活动,对查出的隐患要整改、分析、查找根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站队应对设备的危害性、作业场所的危害因素、工艺操作规程过程、作业环节的危险性进行分析,提出并组织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建立HSE程序化管理模式(7)

6.1建立分级管理制度

?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在资料和文件控制程序中规定哪些是处级控制的,哪些是基层站队控制的,在相应的层次中建立基层站队的受控文件清单,接收、发放文件记录等。

6.2编制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作业指导书

?基层站队在组织业务骨干编写应急预案和作业指导书时,应注重发挥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力求做到“写我所做,做我所写“。使应急预案和作业指导书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组织审核、实施操作,进行持续改进。

6.3建立受控文件清单

?基层站队要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受控文件清单,受控文件至少包括基层单位的年度HSE目标、员工的职责、风险因素清单、适用于本单位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上级下发的有关HSE管理方面的文件,以及法律法规及其符合性评审报告。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和岗位的职责和作用的不同按照适用于自己岗位的体系文件去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增加或减少一部分程序或作业文件,并且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应有动态修改的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体系,才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规范HSE考核制度(8)

?从强化“事先预防”的原则出发,开展HSE管理评比奖励活动,制定HSE考核办法,由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即由考核HSE结果分解为考核HSE管理工作的各个过程,实行风险共担,使每项HSE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