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纠正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01

1、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是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最高管理机构;公司安全环保部为公司纠正与预防措施的主要执行部室;公司各部室及基层单位为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的对象;

2、纠正与预防措施应涵盖各级安全委员会的活动,培训程序及培训质量的评估、变化管理流程要求、职业卫生检测、事故调查、事故分析、事故报告、公司标准化系统评价、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法律法规的获取与识别、应急管理等内容;

3、确保公司纠正与预防措施沟通的有效性及实效性;

4、公司安全委员会全体成员系为公司纠正与预防措施沟通人员,建立相关的制度及职责;

5、沟通对象为公司所属范围内与安全工作有关或相关的事宜;

6、沟通方式或频率为公司每月经济运行会和公司调度

7、纠正与预防措施须设立计划或方案,计划或方案中须载明责任人员、行动步骤、时间要求、地点及行动的跟踪要求等;

8、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文件、记录应以档案形式保管。

篇2:绩效测量管理制度范本

1、制定公司安全监测计划,安全监测计划应体现下列内容:安全健康目标,各项安全健康检查完成率,设备定期检查完成率,个人防护用品依从程度;职业危害监测情况,事故事件调查完成率,纠正与预防行动完成率及其效果效率,安全健康有关数据统计、分析情况,现场安全健康许可依从程度情况,安全健康委员会会议情况,变化管理回顾情况,培训情况,法律法规依从程度,持续改进标准化系统效力情况,安全健康投入情况;

2、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更新方案或计划,做到至少每年回顾一次,每年修订完善一次;

3、对各种目标的测量与日常监察、各项检查等有机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修订监测计划;

4、监测内容、方法及器具等必须依据国家行业标准;

5、监测人员必须胜任本岗位要求,且具有岗位资格证书;

6、所有监测记录或文件以档案形式有效期保管;

7、所有监测器具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定期监测,确保各种监测器具完好、有效;

8、依据行业标准针对不同问题制定不同的监测制度频率,井下粉尘作业地点每月应测定2次,井上粉尘作业地点每月测定1次、噪声及其它有毒物质每年至少测定1次,生产性粉尘中游离S02含量每半年测定1次,变更作业面时也应测定1次;

9、公司安全标准化评定办法依据“百万工时”伤害率及“百万工时”死亡率为标准,轻伤标准参考《企业职工工伤亡事故类别》。

篇3:系统内部评价管理制度

l、确定公司安全标准化系统内部评价制度组织机构及人员,其人员配备具体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熟悉相关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

②接受过安全标准化规范评价技术培训获得证书;

③具备操作内部评价过程和能力;

④具备与评审对象相关的技术知识和能力;

⑤具备辨识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的能力;

⑥具备标准化系统评价所需的语言表达、沟通及管理的判断能力。

2、制定公司安全标准化系统内部评价计划或方案,确立年度评价频率,即1次/1年;

3、评审办法须采取尽可能询问最了解所评估问题的具体人员,通过记录回顾、现场检查情况等;

4、内部评价须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所涵盖的所有内用;

5、评价结果及评价以:实际得分、绩效得分及工伤事故率与百万工时死亡率等为依据;

6、内部评价应确定以下列事项:

系统运作的效力和效率、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兼容能力、统计技术在标准化系统中使用的效力和效率、信息技术在标准化中的使用情况、安全资源使用的效力和效率、系统运作的结果和期望值的差距、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应性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纠正行动等;

7、依据国家安全标准化评审规定依法审评;

8、标准化系统评审须包括监测与监测记录、以前评审的跟踪结果、影响标准化系统的变化、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及实施有效性、事故统计分析、员工和相关方抱怨、目标管理和指标完成情况、标准化系统覆盖范围的充分性、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实施标准化系统的资源(人、财、物、技术)的保障情况,现场人员职责的合理性等;

9、建立标准化系统持续改进制度,确保标准化系统的持续适宜性,具体包括:方针、风险降低、目标和指标、标准化系统评价、监测、数据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现场人员能力等。

篇4:通防区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1、通防技术管理在区长的统一领导下,技术主管在公司总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和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技术工作。

2、通防区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权力,必须具有工程师以上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审批。其他人员无权审批。

3、通防区各项技术措施的制定,必须经主管区长组织制定,技术员以上参与,经区安全分析会审批后,方可实施。

4、通防区各项施工工作必须制定施工措施,无施工措施一律不准施工。

5、各项技术措施必须制定周密,不得缺项,出现事故或严重制约安全生产的视情节给予惩处。

6、通防区技术资料管理,在技术主管的统一安排下,各负其责,保证各项技术资料动态达标。

7、每月进行一次通防区各项技术资料会诊,保证各种台账,记录齐全,及时完整、准确。严厉杜绝缺项。

篇5: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范本

?为进一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级各类事故隐患,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矿生产实际,特制定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一、隐患的来源

?1、矿、科级领导下井所查的隐患;

?2、各生产业务科室的管理人员所查的隐患;

?3、安全员现场检查、巡查所查的隐患;

?4、上级各业务部门及领导所查的隐患;

?二、隐患的种类和级别

?1、根据行业生产特点,事故隐患的种类分为:顶板、通风、瓦斯、煤尘、机电、运输、放炮、火灾、水害和其它。

?2、根据生产现场、装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技术管理上的漏洞,结合解决难度大小,安全隐患级别可分为A、B、C三级:

?A级:难度大,需要公司协调解决的事故隐患;

?B级:难度较大,需要矿、科协调解决的事故隐患;

?C级:由队组自行解决的事故隐患。

?三、隐患排查职责

?1、A级隐患经矿领导审阅后由安监处上报公司安监部,同时各业务科室必须上报公司对口的业务部门。

?2、B级隐患的排查由矿长全面负责,各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各类事故隐患的排查。

?3、科、队负责实施本职范围内C级隐患的排查。

?4、安监处负责对隐患的排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负责对A、B级隐患的排查结果进行统计和上报。

?四、隐患的整改

?1、各业务科室每月25日前把需要排查的隐患报安监处,安监处对当前存在的各级各类隐患进行分析,确认隐患的种类和级别,并于25日前将A级隐患上报公司安监部,各业务科室上报公司分管领导和公司相应的业务保安部门;B级隐患上报矿长、分管领导,并排查至相应的业务科室,各业务科室于每月25号前将B级隐患整改情况报安监处。

?2、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并及时上报公司分管领导、公司业务保安部门和公司安监部;

?3、矿各业务科室负责对公司业务保安部门审定的A级隐患整改方案(包括整改措施、时间、责任和资金)进行落实,并向矿分管领导和安监处汇报进展情况,安监处对隐患的整改进行监督。整改完成后,由矿业务科室申请公司业务保安部门组织验收。

?4、B级隐患由矿分管领导牵头,业务保安部门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并按照方案计划如期实施。安监处对隐患的整改进行监督。整改完成后,由安监处组织相应的业务保安部门进行验收。

?5、C级隐患由科、队负责制定整改措施,能够现场整改的现场立即整改,现场不能整改的要限期整改,各业务保安部门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

?6、各业务科室对本职范围内隐患的检查和落实,及时组织隐患的整改,安监处要建立隐患档案。各业务科室在隐患按期整改完成后,要到安监处消案,否则追究单位责任人的责任,并按未整改进行考核。

?7、各单位对检查出的隐患要严格执行闭合管理制,如因客观原因,隐患暂不能整改,在整改期间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否则,不得进行生产活动。

?五、责任追究

?1、各业务保安部门要对本职范围内的隐患认真检查,及时落实整改,不得对隐患进行瞒报或拖延不报,否则被有关领导和安监处查出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单位责任人进行处罚。

?2、如因隐患整改不力或瞒报和拖延不报隐患而导致事故发生,则要对相关责任人从严从重处罚,造成重大事故的,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