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的个案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的个案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编辑:制度大全2023-08-12

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的个案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主持人、报告撰稿者:顾宽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年版)中“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内容如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3、当代好多青少年学生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浅阅读”泛滥,“不愿阅读,不会阅读,不善阅读”的现象普遍存在。浮躁不安的急功近利心态悄然袭来,阅读质量大幅度下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更新领导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思想,并以此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要让全校的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决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要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1)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者

(2)学生课外阅读的“导航员”

(3)学生课外阅读的“陪读员”

(4)经典名著的点拨者和讲解员。

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将学生领进书的海洋之中,切实而有效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上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2.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出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我们力图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出浓烈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系列活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通过读书手册的跟踪记载,注重对学生阅读情况的效果检测;通过进行汇报演出,参加各类读书竞赛,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彰显学生的个性魅力。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我们实施课题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我校的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把读书看作是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情;和玩耍、休息一样快乐的事情;是要让我校的每一个学生都会读书,知道浏览、粗读、细读、精读必不可少,知道读书笔记做些什么,知道读后感能够让自己“直抒胸臆”;是要让我校的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博览群书还远远不够,必须将看到的、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积累,必要时呼之欲出才能称为自己的知识。总而言之,要让课题研究为我校积淀浓郁的文化底蕴。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阅读就是学习,阅读就是交流,阅读就是成长,阅读就是完善。

2.学会阅读,乐于阅读是人类的一大快慰与幸福。

3.课外阅读是突破课堂阅读的时空局限,相对独立自由的阅读。它是语文阅读综合实践整合的重要思路和途径,给学生提供了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4.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场所,指教师围绕既定目标在限定的单位时间内,以限定分量的教材,在班级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5.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内的核心理念是:课内定计划,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并能因地制宜地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读后感在课内与同学们分享,实现“在交流中完善自我,受益他人”的目的。

6.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是语文阅读综合实践整合的重要思路和途径,给学生提供了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它突破了课堂阅读的时空限制,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学习与生活的结合。

7.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遵循“立足课内,放眼课外”的原则,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有效拓展课外阅读教学:就是以国家语文课程为基础,以语文教材和校本化阅读教学活动为依托,(包括名著经典读本、时文、科普、童话、成语故事、乡土、民族文学等)以拓展学生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发展为目标,贯串课内课外,课前课后,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综合性、个性化、多元化阅读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落实语文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具体途径,拓宽语文阅读教学视角,改善农村初中传统语文教学现状,促进初中学生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体验的能力健康发展。

2.引导学生将“读书”与“生活”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培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读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发挥主动性、自觉性、恒久性和创造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创建中学生课外阅读新模式,挖掘语文课程教学资源。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

2.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研究。

3.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方法和模式研究。

4.中学生课内语文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

5.中学生课内阅读方法和模式研究。

6.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提高与创新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配合使用调查对比法、个案分析法、问卷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定点实验,分步实施,整体提高”的策略,实施课题研究目标。

1.定点实验。

确定课题研究对象,以校本部七年级一班和二班两个班为实验试点班,根据研究计划,学生分阶段有目的地自主阅读课外读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阶段分析和经验总结。

2.分步实施。

从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步推进阅读过程,不同学期选定不同的读物。教师根据阶段目标,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课外阅读过程进行记录,及时评价总结,不断地激发学生完成目标任务。

3.整体提高。

一是学生课外阅读方式的改变和阅读水平的提高,学生不断拓展阅读空间,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领悟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二是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变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做人的基本能力;三是建立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方式,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变“我读书”为“我读好书”,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为构建完善自我服务。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明确内容――读法指导――课内交流――书面检测――读后感征文――评比颁奖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准备阶段(20**年11月-20**年5月)

1.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论证;

2.填写好《立项申请书》,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二)安排阶段(20**年6月―――20**年8月)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培训研究人员。

定期集体研讨:定计划、定步骤、定范围、定时间、定检测;定期向课题组研究人员下发相关材料,采用纸质与电子稿相结合的方式。

课题组研究人员名单(顾云珍)

2.结合学校教学的工作实际,确定研究对象。

初中七――九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存在问题、指导措施、效果反馈、总结提升的一系列研究

(三)实施阶段(20**年9月―――20**年11月)

1.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点面结合分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阅读教学现状;

2.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研究,收集个案、案例和体会等;

3.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和模式研究,收集教学案例、阅读辅导实录和教学反思等;

4.对学生课外阅读提高与创新研究,收集经验总结。

(四)总结阶段(20**年12月―――20**年3月)

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整理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总与行动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

九、课题研究成果及分析

(一)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从整体入手研究学生的素质结构,对每一个学生有个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认识,从分析整体素质结构的“内差异”入手,认识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寻找“突破口”,采用“扬长避短”的方法,去促进学生转化。看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扬,重视学生的内因作用,促进各类学生喜爱语文,喜爱阅读,喜爱学习。

通过引领学生阅读,使教师自身逐渐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强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以及一定的心理素质。

(二)语文教师的职业角色多样化得到切身的感受与体现。

语文教师通过阅读课题的研究,使自己成为

(1)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者

(2)学生课外阅读的“导航员”

(3)学生课外阅读的“陪读员”

(4)经典名著的点拨者和讲解员。从而也激发了自己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为自身的业务成长推波助澜。

(三)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觉性得到了开发。

通过指导阅读,学生能利用语文自习课、中午放学后、双休日等时间主动阅读。并且对教材中文本的思考与理解也逐渐加深了。语文课上,有较多的同学敢于质疑,敢于辩解。上语文课的兴趣与状态也今非昔比。

(四)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切实的培养与提高。

通过一定范围内的阅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三五一群,时常围绕同一种读物展开讨论,交流思想,分享收获。有1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的阅读与写作比赛中获奖。

(五)校园的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校园内的文明礼仪日渐规范,逐渐形成人人争做推普员、人人争做文明人的氛围。在各个橱窗,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书法、绘画、手抄报。

(六)师生审美观点、思维能力、口语交际、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

通过广泛的阅读,师生们的感受美、分析美的审美观也有所提升。口语交际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日渐提高。对某一件事的分析能逐渐往全面的方向发展。

(七)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性情得到了陶冶,思想接受洗礼,情感得到丰富,境界得到提升。

“授之以渔”,自己首要会“渔”。语文教师们在交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之前,自己首先对阅读的内容、方法心知肚明。并力求选择最佳方法。这样,自然给自己的阅读增加可示范性与效仿性的动力。师生们在文学海洋中接受春风化雨般的润泽。

(八)初步在一部分师生之间形成老师乐教、学生好学的良性循环,并取得一定成绩。

通过良性互动的螺旋式上升阅读,师生们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顾广同志:

20**年11月,论文《剖析厌学情绪,促进身心发展》获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二等奖;

20**年11月,通过阅读后选拔我所任教指导的初三(5)班任飞同学,在县举办的“中学生与社会”作文比赛中,荣获初中组一等奖;

20**年12月,撰写的读书笔记被县局评比为一等奖;撰写的心得体会文章被县局评比为三等奖;在阅读类“有效课堂”人人达标考核活动中,开设示范课一节。

20**年12月论文《和谐语文课,师生伊甸园》被省教育学会评为三等奖;《爱心激励,良方育人》被市教育学会评为三等奖;

20**年8月,论文《话谈语文》被县教育局评为二等奖;

20**年12月,论文《板书引靓语文课》被市教科院评为二等奖;

20**年暑期校本阅读培训方面,被校评为“先进个人”;指导学生翁鸣在县举办的“中学生与社会”作文比赛中,荣获高中组二等奖;

20**年12月,论文《论文贵在真》获盐城市教育学会二等奖;撰写文章《更新观念研课标把握脉搏强教学》获县教师读书活动评比二等奖;秋学期,指导本班学生参加校安全知识竞赛,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周云同志:

20**年12月,指导胡光胥同学在盐城市第二届中学生阅读大赛中,获初中组二等奖;

20**年9月,阅读随笔《儿子,我们一起来读书》,在第三届“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暑期征稿活动中,荣获家长组一等奖;阅读随笔《智慧设问,引领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有感》,在第三届“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暑期征稿活动中,荣获教师组一等奖;阅读随笔《心灵的鸡汤情感的慰藉――读〈心存感激〉有感》,在第三届“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暑期征稿活动中,荣获学生组一等奖;教学案例《掌声响起来》在盐城市

中小学案例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20**年10月,指导刘航同学在“凤凰传媒扬子晚报书评家”选拔大赛中,获优秀奖;

20**年12月,在盐城市农村初中语文优课展评活动中,执教的《小丑》一课,荣获一等奖;主持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研究》在县教育学会结题;

20**年10月,指导学生王宇航、单谓桓撰写的阅读随笔《先生之风,高山仰止》,在第四届“天天爱学习杯”“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暑期征稿活动中,荣获学生组一等奖;《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在第四届“天天爱学习杯”“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暑期征稿活动中,荣获家长组一等奖;《宝玉瑰宝》在第四届“天天爱学习杯”“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暑期征稿活动中,荣获教师组一等奖;

20**年11月,参加盐城市农村初中语文青年教师读书专题研修班第一次研修活动,研修内容为《论语》《孟子》,共16学时;

20**年12月,课件《我的老师》被市教育局评比二等奖;并在年终被评为响水县第八批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能手。

刘同志:

20**年1月,辅导学生在响水县科普剧展评县级一等奖;

20**年3月,辅导学生在盐城市学校交通安全征文比赛市级一等奖;

20**年11月,辅导学生在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省级三等奖;

20**年12月,辅导学生在“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县级二等奖;

20**年12月,辅导学生在全省中小学自我保护情景剧大赛《战烟记》获“优秀指导奖”;

20**年12月,在响水县中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

龚同志:

20**年11月,指导学生施金阳在县“中学生与社会”作文比赛中,获县级三等奖;

20**年11月,辅导学生在响水县科普剧展评获县级一等奖;

20**年12月,论文《关于初中作文学生主体性教学的探讨》,获市教育学会二等奖。

路清同志:

20**年6月,辅导学生在县“感受幸福”主题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

20**年11月,辅导学生在县“中学生与社会”作文比赛中,获初中组三等奖;

20**年3月,辅导学生在市交通安全征文及文明交通宣传作品比赛中,获初中组一等奖,教师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年11月,辅导学生在县“中学生与社会”作文比赛中,获初中组三等奖;

单华同志:

20**年5月,被校随机听课活动中评比为先进个人;

20**年9月,暑期校本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

20**年11月,开发周学生优秀作业展评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师”;

20**年12月,论文《迁移激趣促智--------谈语文比较阅读的教学》获市教育学会三等奖;

20**年11月,在校优秀备课笔记展评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师”;

20**年3月,在校举办的“双语阅读”诵读竞赛中,荣获“优秀辅导老师”奖。

龚成同志:

20**年12月,在“新语文学习杯”江苏省第九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20**年12月,论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改的灵魂》被市教科院评为二等奖;

20**年12月,撰写的二轮复习教案,在初三复习课教案与课件评比中,被评为二等奖;

20**年3月,组织学生开展“双语阅读”诵读大赛。

缪玉同志:

20**年3月,组织学生开展“双语阅读”诵读大赛。

周海同志:

20**年11月,辅导学生在县“中学生与社会”作文比赛中,获初中组二等奖;

20**年3月,组织学生开展“双语阅读”诵读大赛。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主要问题: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①对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方法和模式研究缺乏一些多样性探究和灵活性思考,因为毕竟各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所处的环境差别性都客观存在,因此,因境阅读很符合客观需要。②对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提高与创新研究还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提高的方法与层次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验证。③对于如何有效地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内的研究方面,对时间的分配利用还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持久化。另外,很有必要积极探索出一条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内再扩展到课外的实施途径。因为课外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无形的、无边的,而因此延伸开来的课外活动才是广博的,多彩的,才是真正的生命、生存、生活所需要的。④对于中学生课内外阅读联系与自我建构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撑和实践验证。⑤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方法的推广和实践还得依赖教育主管部门与校领导的鼎力支持。

今后的设想:

我们将以这次课题研究为契机,牢固树立阅读科研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宗旨:以浩瀚广博的课外知识为源泉和素材,以课堂指导为平台,以多渠道多方式呈现为手段,以多方面多层次激励为动力,真正使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善于阅读,让丰富多彩的阅读成为我们生命与生活中重要的精神食粮,在对这些精神食粮的咀嚼汲取与消化品味中,充分达到“完善自我,收益他人”之效。

以此不断扩大和深化语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使研究教学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化与持久化,使业务研究成为我们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

课题主持人:顾

电子邮箱:

[emailprotected]

手机:

单位:响水县运河中学

篇2:《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

班级:

小组成员:

1、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研究目的意义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研究步骤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服饰变化的原因:

(1)A、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随着*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西装的传入在*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gg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3)gg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饮食风俗的变迁

1、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2、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店出现。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3)gg开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1987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欢迎,人们改善了自己的膳食结构,注重讲究营养。在节假日人们更多地走出了厨房,去餐馆搞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

三、居住建筑风俗的变迁

1、居住习俗的变化的原因:

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2、居住习俗变化的表现: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

(2)*战争以后,在沿海城市传统的中国民居中,开始出现了供外国侨民和中国有钱人居住的西式花园洋房。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如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和西式的花园洋房。

(3)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4)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推出安居工程工程政策。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3、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四、出行风俗的变迁

1、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2、出行习俗的变迁的表现:

(1)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

(2)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五、婚丧风俗的变迁

1、婚姻礼俗的变化:

(1)近代婚姻风俗。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在这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2)建国后,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

2、丧葬礼俗的变化。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

(2)建国后:土葬改为火葬。

六、节日风俗的变迁

1、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2、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民国政府成立后,断然于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以求与国际上通行历法相一致。改历后,必然引起岁时节日习惯的变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

3、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七、礼仪风俗的变化:

1、在*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

2、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

3、1912年民国成立后,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八、消费风俗的变迁

1、消费习俗的变迁原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

2、变迁的表现:

(1)在*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

(2)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一、调查研究成果

世纪之交,百年话题成了热点和亮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回顾一个世纪来中国社会的变化。社会是文化的载体,俗话说“俗随时变”,历来风俗的变迁总是和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作为民众生活组成部分的风俗文化,适应社会的变迁,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目不暇接。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信仰禁忌……哪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俗,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变俗之风不可逆转。就依婚俗而言,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广大的民族和地区还实行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几乎成了婚姻的代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被自由恋爱婚姻所代替。婚礼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空中婚礼等五花八门。婚姻制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家庭结构的变化,过去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代人居住的小家庭。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使这种小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居住风俗也是如此。在城市,过去单门独户的居住方式,被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所取代,人们从一个平面的空间,迁入立体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社区的生活条件虽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真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人际关系疏远了。衣着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曾经是国服的长袍马褂已经是很遥远的记忆,唯有旗袍还出现在礼仪生活之中,连中山服都退出历史舞台时,时装领导了服饰文化的新潮流。流行色彩和款式成为时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风俗文化的变迁。

民众创造风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创造和享受是一种美学的追求。愚昧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化,在美的法则面前,会自然追求和淘汰,21世纪的中国风俗文化,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富有中国传统特色。

二、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意义

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我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了重大变迁,这些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战争国门洞开,动荡中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向世界文明靠拢以来;新中国的诞生使得人们有了新生活和新风尚,尤其是在gg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发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重大飞跃,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

三、课题探究

1、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

(1)由于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

(2)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3)受到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民主思潮的推动等。

2、中国百年社会风俗的的特点

(1)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

(2)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3)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百年中国。

(4)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

3、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历程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gg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四、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人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祖辈,父辈和我们感受着。感受着伟大的祖国从衰弱逐渐走向富强,人们由饥饿贫困走向安居乐业,富足小康。感受着美好的明天。

篇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题总结报告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题总结报告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应以“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教会学生确立自主目标;获得自学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

自主参与”的能力呢?笔者以为,要在以下四方面落实:彻底改变“师主”的课堂教学机制;建立自主学习的评价;在教学设计中落实“学生自主参与”的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精心组织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

经过了一年多的系统观察和实验研究,课题组完成了课题实验中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下面就课题实验的基本情况作综合报告。

A、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与文本发生意义关系,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机械性的理解接受。这种做法,与教育发展趋势相悖,这已成为非常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学科教育工作者的面前。那就是如何针对具体问题,根据当今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改革传统阅读教学模式,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教师偏重于“满堂灌”教学,“保姆式”教学,总是搀扶着学生“摘果子”,随着近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真正做到“导学”“互动”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文本发生直接的,有意义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兴趣出发,把学生置于一个兴味盎然的气氛中。由此,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勇于改革,就能够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子来。

主要研究内容:坚持教学不再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要教学生学会求知,使之成为发现问题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反馈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以数学课堂教学为扩散点,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的心得体会。

目标、意义:防止学生的自主学习浮于表面,在教与学中,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观念,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教师把握自主学习的时机,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和监控,使自主学习成为一种有效的课堂学习方法。

一、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简析

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学习自主性的缺失往往是从基础教育开始的。自主参与落实得不尽人意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基础教育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束缚

素质教育在学校轰轰烈烈地喊了多年,但不可否认,现阶段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试教育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教师未能从旧观念中摆脱出来

应该承认,当今教坛上,还有不少教师在潜意识中仍存在“教学教学,我教你学”、“传道授业”、“师道尊严”这些狭隘的传统观念。其主要表现是:

教学目标是片面的――片面追求分数,而忽视素质发展的多元建构;

教学过程是单向的――由教师向学生、由媒体到学生,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还需要由学生对教师的反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学任务是单一的――单纯传授知识,狭隘地诠释能力,就算是一些被炒得很热的“学习能力”,其本质上也无非是训练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唯手熟尔”;

3、老师未摸索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门道、掌握适当的方寸现在,许多教师都希望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取得平衡,力求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培养。于是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希望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在缺乏具体指导和系统、有效方法的情况下,往往收效甚微:讲少了,既怕被批为放羊式,又怕学生不懂,应付不了考试;讲多了,则被告知“方法陈旧”、“满堂灌”,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初衷。可以说,许多老师都无法掌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尺度,总是感到有心无力、事倍功半。

二、课堂教学的实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大部分教师都知道教学过程不再单纯是关注知识与技能、关注学习成绩;而应关注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的人的发展。当前,在现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应如何将新课程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动呢?下面谈谈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

㈠对“课堂教学的实质”应该有新的认识

课堂教学,“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场所,也是不同时代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美国教育学家彼得克来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参与是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最基本的保证条件,也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参与,且是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参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㈡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体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单纯记忆、复制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集中体现在学生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

㈠彻底改变“师主”的课堂教学机制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学生整堂课都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忙个不停,却很难看到学生静静地进行个体思考,“师主”迹象明显;二是有的课堂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学啥就学啥”,“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学习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之自流。

对此,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感到无所适从。实践证明,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扮演一种全新的角色――设计者、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学习的伙伴。

1、以目标指导预习

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准备。搞好课前预习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讲新课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目的和任务,并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以语文阅读课为例:⑴初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和思路;⑵能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学习新课文扫清障碍;⑶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挑出不理解的地方,准备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来解决。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就抓住了听课的主动权,才能抓住听课重点、难点、疑点,轻松掌握所学的新课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2、落实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改变了单纯的“输――赢”关系,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㈡建立自主学习的评价

生本教育观认为: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都具有个别的、有潜在价值的思维个性,都存在着经过自主努力达到掌握的学习潜能,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蕴藏着日后走向发展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以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片面、单一的做法,坚持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1、既关注结果,也重视过程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论也发生了变化,知识已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单指结果。只有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传统的评价中,往往只关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对活动过程很少关注。例如,在课堂提问中,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如何获得答案,却无任何要求,实际上是把学生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思考性质等对学生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都被摈弃于评价的视野之外。

这种做法会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而且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这种做法也使得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失去了一个良好的依据。

2、既关注知识,也重视方法

叶圣陶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德国莱因兰――法尔茨州教育部提出“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此新课程中提出关注“过程与方法”,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单纯地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科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老师要善于结合日常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细水长流地加以评价引导;通过教师评价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习以为惯,使之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3、既关注能力,也重视情感

新课程将学生的感受纳入课程评价的范围,这其中包含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评价要向情感目标延伸,即关注学生的状态、反应,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局面中走出来,在学习中焕发新的生命。每一个赏识的目光、每一句鼓励的语言,都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催化剂,将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学习心境,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既关注终结评价,也重视形成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区分学生的优劣程度,并以分等鉴定为标志;在终结性评价中,教师是考官,目的是为了选拔和甄别,师生难以交流,看到的只是学习结果。而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它是在一种开放、宽松和非正式的氛围中进行的,评价结果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价或评分等形式来体现。如一个学生的朗读情况我们就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这个学生每次朗读后,老师、同学都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一段时间后,老师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对该学生的朗读能力做出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增强其自信心;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的做法。

㈢在教学设计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学科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项内容。什么是学科教学设计?周庆元同志认为:“学科教学设计就是学科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学科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于学科教学的整体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而“学科课堂教学设计”则偏重于学科课每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策划。

1、吃透教材,找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生长点”

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这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我们要了解学科知识内在的规律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明了课本上体现出来的知识点及发展变化,且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能让学生迅速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运作策略;除此之外,了解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即问题情境。许多教师只会教教材而不会用教材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找不到生长点。一个教师如果只会教,甚至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举一些课本和教参上的例子,而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会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没有了交流、互动,课程的动态生成就成为一句空话。可以说:教师课前的准备越充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就

2、目标制订、练习设计要留有余地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当处理意外问题,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备课环节,体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它要求教师从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选择、组合教学方法,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3、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他们几乎没有活动的余地和自己的经验,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师生问答的环节里,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所以老师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状态。要知道,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笔者近几年来听了相当数量的学科课,发现比较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充分,参与率高、参与度深、参与面广。因此,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就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在实施时保证学生在课堂内独立思考、自主有效活动的时间不少于课时的三分之二,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评价。

㈣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精心组织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用某一个特级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自己的班里上课,可是效果迥然不同,感觉完全变了味。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对于教师来说,光有教学设计还不够,成功有效地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精心组织的。

四、效果与存在问题

㈠效果

1、初见活泼的、开放性的课堂

开展研究以来,教师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开展,形成气氛轻松活跃、师生互动、平等参与、自主开放、凸显个性的生动课堂,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了,兴趣更高了,参与意识很强,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了,学生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2、学生自信心增强,自主参与学习

如果有人问我们:“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学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我们可以一口气回答:“学生的胆子大了,变得自信了,敢提问题了,而且问题特别多;课堂上,他们显得特别活跃,好像眼睛特别亮;学生变得聪明又能干,有了课前预习和学习资源包,他们有备而来,总是能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地讨论问题,大胆地进行质疑;过去上课,学生主要是听,现在,学生要想、要动、要做……”可以说,学生的生存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配角”,而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喜欢学习,喜欢讨论,喜欢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课堂上呈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课堂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3、促进教师的发展

所谓“教学相长”,科研课题的开展,不仅学生有了可喜的变化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课前:重视教学设计,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往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备课、上网、去图书馆、到所有能寻找到资料的地方。

课堂上:教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教师不再高高在上,经常有对学生真诚的赞赏;在注重预先设计的同时,更注重把握课上生成的知识,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抓住契机引导、拓展。

课后:及时地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㈡存在问题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部分学科老师都要担任班主任,周课时排得很满,平时零碎的杂务使得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大班额与学生自主式教学之间存在矛盾;应试教育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五、结语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一段话最能深入浅出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承担的任务:“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