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读后感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父母课堂》读后感

编辑:制度大全2023-06-02

《父母课堂》读后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是我读完班主任李老师推荐的《父母课堂》这本书后,最大的感想。家庭的氛围和父母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和品德的形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的“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典范。因此,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要担负起教育好子女的责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从小对孩子进行正确地教育,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首先,我们家长要注重身教,给孩子做榜样。父母是孩子最信赖、最亲近的依靠,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其一言一行也必然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此时家长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家长应随时审视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个好的表帅,做到心地善良,诚实守信,讲文明,有礼貌,尊老爱幼,夫妻间也要和睦相处,不要任性和倔强,尤其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发脾气,不要随意向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做到以身作则,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其次,我们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做孩子的益友。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最初应该了解孩子;而要了解孩子,就应该与孩子多沟通,建立亲密的关系,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因为孩子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思维方式。在孩子的事情上,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自由选择和判断的权利,应充分听取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并给予必要的引导,让孩子觉得这是他们自己做出的决定,从而慢慢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第三,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家长千万不要吝啬表扬,哪怕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应及时夸奖他们,给孩子树立信心。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而应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会造成的后果,以后如何改正。记得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且不要总是把自家孩子跟别家的孩子比,因为这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挫败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变得心情压抑,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相反,我们要做的是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最后,我们家长应正确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知识之门,是学习的发动机,不感兴趣的东西,孩子怎么可能去学习,怎么可能去追求呢?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发现、培养、激发孩子的兴趣,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教育和引导。“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普天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但是有些父母喜欢替子女报各种学习班、兴趣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样样精通,却没有考虑孩子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有些甚至只是圆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而已。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可能什么也没学好,还可能挫伤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家长应该在孩子身上多花点精力、多动点脑筋,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适当地选择兴趣辅导班。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一份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这是我看完《父母课堂》的一些体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家长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并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让孩子更加快乐地学习,更加健康地成长。

篇2:小学语文教师暑期读书笔记《构建小语好课堂》读后感

利用暑假的闲暇,我细细阅读了韩春梅老师编著的《构建小语好课堂》一书,深感获益匪浅。通过阅读,我了解到韩老师追求“生本、师本、高效”的课堂教学境界,在深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名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构建了层次清晰的“三读三段”阅读教学模式,“三读”即初读感知、研读感悟、展读深化,“三段”即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学展点练、课后自由阅读。该模式建立在新课程理论基础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做到了读写结合和课内外结合

本书从文体入手,精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童话阅读教学五个方面的多个教学案例,清晰解读了“三读三段”模式的操作流程,不仅回答了阅读教学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么教等问题,还解决了学什么、如何学、为什么这么学等困惑。韩老师的阅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有章可循的,也是有“法”可依的。

韩老师的教学经验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教学情况。例如学习新课之前要求学生做的自主预习,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在阅读了韩老师书中的“课前自主预习”部分我才恍然大悟,在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还没有养成之前,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形进行学法指导,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只有教师进行了具体的学法指导,学生的预习才会有的放矢,才能让有限的课堂更高效。

读到这样的书,我每每都有跃跃欲试之感,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又有很多的困惑。在课堂上如何和学生交流才算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出现问题时如何不动声色地帮助他纠正?怎样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节省下更多的时间来实现课外拓展阅读?

诸如此般的疑问,我不能奢望全部在本书中得到解答,但是作者至少给了我很多参考和启迪,让我在敬佩如此精彩的课堂生成时,也能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更适合自己,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好语文,并非那么简单,构建语文好课堂,也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但我会在韩老师的指引下,锲而不舍地努力下去,探索下去,让自己不断成长,让学生得到更加科学、高效的教育,让课堂更加精彩、充实、高效!

篇3:小学语文老师读书笔记《重构高效课堂》读后感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十余年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想做的就是让自己的课堂高效而充满活力,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从职业疲倦中解放出来;从教学中,从和学生的相处中,找到职业幸福感和满足感。想象很美好的,现实很骨感。实际教学中的学生考试,按照成绩考核教师还存在,也一直困扰着我,不得不让学生题海战术,“考试本位”的思想使我曾对课改质疑,我要不要坚持下去?在现实中我能行的通吗?当我拿起《重构高效课堂》这本书时,我甚至颠覆了我以前的观点和看法,也从迷茫的意识中走出来。原来课改的高效课堂的理念是简单;做法是令老师深思的。使我认识到“考试本位”虽不可取,但如果有高效课堂撑腰,提高成绩不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变化是惊人的,学习的自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提升的核心,有了能力才能让学生在诺干年走出校园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健康的发展,幸福的生活,这才是教育的真谛。这也是高效课堂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读了《重构高效课堂》,才明白我们天天挂着嘴边的“因材施教”、“教是为了不教”、“教无定法”、“教学相长”是这本书无比肯定,也是以此来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理论,想法就是这么简单。它只所以能成为高效,是它把这些理论真实的体现的活生生的课堂中,让理念有效、易操作的落实在老师和学生的身上。

我深刻地体会到,要高效,就要改革。首先就要革思想,有了全新的思想,才能有全新的作为。一个人意识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果改革,要实现高效课堂:

一、思想观念的更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做为一名实验者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做为语文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读中迸发,从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语文阅读教学观念。并做到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篇4:教师假期读书收获《走向高效课堂》读后感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走向高效课堂》这本书,让我有了新的认识:高效的课堂,并不是简单的课堂。其背后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如何学习的思考。我们的课堂往往过多的考虑自己怎么教,而忽略学生会怎么学,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活动空间,力求让学生有充裕的自主学习机会进行探索活动。

书中有这样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听了她的课,感觉讲得很好,但是她的教学成绩并不好。这时为什么?调查研究发现,她讲课时,对每一个知识点分析得特别细,没有给学生一点儿思考的空间。她留的作业,在课堂上要逐一提示一遍,唯恐学生不会做。把学生的活都干了,学生还干什么呢?”

很明显,这位教师教学低效的原因是她不懂得学生心灵深处的需求;不懂得学生有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经过学校组织的聆听专家报告、阅读书籍学习、勇于尝试试验、在我的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并且充分调动大脑提高能力。因而我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爱之链》一课时,我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个这样教学环节:

师:请同学们静心读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理解批注在旁边。

学生在读过课文后,紧扣课文内容,大胆谈出自己的理解,学生的回答很精彩。

生:第四自然段中,乔依帮助老妇人,脚腕被蹭破了,摘下破手套,两只手都已冻的失去了知觉……我感觉乔依为了一个素相识的老妇人,他还那么尽心尽力全然不顾寒冷和冰雪。

生:本来家都穷,袜子也没穿,连破手套都摘掉了,真是帮助别人不惜一切。

生:老妇人给乔依钱,乔依拒绝了,因为乔依说他本来就没想着要钱,想想乔依的家境,需要钱却不要,现在的有些人就是给钱他还不愿意帮忙呢!

生:乔依工人倒闭了心情不好,还去帮助别人。

师:是呀!人在心情不好时,别说别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都不想做。

生:乔依看到老妇人的车开走了,才自己开着车走,乔依不仅帮助别人,乔依的心还很细。

……

这样的课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意识有了,在课堂上,灵活多样的展示形式也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营造了一种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学习氛围。

篇5:《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老师读后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读后感

读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课堂需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感受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传统的讲授发只是机械的让学生门记忆住学习的内容,时间一长常常出现遗忘的现象,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获得的知识不容易遗忘,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要进行革新。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说出了教育的本质,“自主学习”模式更加明确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定位,不仅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更家重要的是,他们将获得的是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自主学习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性质决定的。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是强调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科学、规范地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和方法。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也明确要求必须留有相当的时间给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和实践,那么这样的课堂更加适用自主学习法。

那么对于自主学习我们应该怎么样开展呢?接下来从学生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借助老师精心营造的信息技术课堂环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通常一节信息技术课,老师们会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借助这个环境,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作为学生要增强自己的学习主体意识,明确自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轻轻松松地学习,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自己的思维活跃,展开丰富联想的,提高创作兴趣。这样你不仅会在不知不觉中融于课堂,而且还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二、按照教师的分层任务驱动,掌握自主学习机会。

“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达到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任务分层会因人而异地出现,让学生自由选择,可以弥补各种因素造成的学生差异。

例如,一节课中,会出现若干问题,此时学生应该首先完成自己选择的层次目标,然后向更高一级的层次目标迈进。在这种分层任务的驱动下,每一个学生都会学有所获。

三、遇到问题不回避,主动出击探究问题。

遇到问题回避,不仅表现在视任务而不见,而更多地是有很多同学不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究,直接向老师或同学寻取答案,这也是一种回避。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信息技术学科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操作任务,同学们首先应该是自己上手探索着去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技巧,有着这样的探究精神和行动,也许没有解决或完成任务,但这个探究的过程会让你发现许多问题和解决许多问题,完成了解决问题的知识积累和操作积累,达到自主学习的真正目的,比那些不劳而获更加有价值。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注重课堂上的互助合作。

信息技术学科的自主学习,特别注重课堂上的互助合作。自主合作互助学习提供了学生在课堂上互帮互学的客观条件,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成功自然也就悄然而至。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而是显得很随便。这种“开放型”“交往型”的教学方式,绝不是只追究形式,花样翻新,而是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品味到成功的喜悦,人人做学习的主人。值得注意的是,互助合作学习不是以获得答案为目的,而是注重合作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实质。

五、养成良好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将各种自主学习策略加以运用,通过长期的坚持,加以训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我们的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总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自主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充分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层面上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最优的学习方法、最优的能力培养,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