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幼儿学美术一些思考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对于幼儿学美术一些思考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31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对于幼儿学美术的一些思考

对于孩子学习美术的问题也不敢说自己有什么发言权,就把自己的一些看法说说吧。

首先,我认为孩子概念里的美术和大人概念里的是不同的,很多孩子都有一个喜欢涂鸦的过程,可是随着年龄增大却渐渐变淡了。这种兴趣的消减当然也有引导或培养不当的因素,可也并不完全是。我觉得这是孩子对事、物、形的一个正常认知表达过程,也是一种审美萌芽,也是一种自己独立的、个性的表达语言。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他们更接近美术的本质。

所以说,大多数的家长都误会了,家长把自己对美术理解的概念放到孩子身上了,也就是说孩子喜欢画画,并不一定就是在喜欢美术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很容易知道该怎么教孩子了,我们明白了我们的目的就可以按计划实施了。

我觉得可以在引导中渗透三种目的:1.让孩子快乐表现;2.训练思维逻辑;3.提高审美意识。

让孩子快乐表现时不妨鼓励“我手画我心”,教师和家长在孩子需要时帮助一下就好了,不必因为过多的介入而影响了孩子表现的兴趣。

训练思维逻辑时,偏向一下主题意思表达方面的启发,对孩子的创造性,想象力多加鼓励,让孩子在“玩”中得到成就感。

提高审美意识的方法就是多一起欣赏好作品,引导孩子多说,多想多理解。

至于技巧的问题,我想应该根据孩子表现的需要而定吧,我认为在孩子兴趣范围内适当引导一些试验性的练习;因为技法和表现是相辅相成的,是皮和毛的关系,没有合适的方法很难表达理想的画面,当然,孩子还小的话要慢慢渗透,不必为技法而技法的。

这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指正。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篇2:幼儿教育随笔:通过美术活动发展幼儿智力

章来源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通过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智力

摘要

通过美工活动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利用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关键词

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美术活动

幼儿的智力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有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社交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其中,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是智力活动的重要方面。幼儿园的美工活动是整个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培养幼儿观察力,从而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幼儿美工教学不是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通过绘画、折纸、泥工、粘贴等多种形式,通过手、眼、脑的配合来模仿美的事物,创造美的形体,从而实现美工活动的目的。而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循循善诱,使幼儿把美工活动当作游戏和表达幼儿自己意愿的特殊工具,寓教育与丰富多彩的美工活动之中,从而发展幼儿的智力。那么,如何通过美工活动发展幼儿的智力呢。

一、启发、诱导,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般美术活动均以教师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创作、评价为一个模式,而我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参与讨论创作方法,真正发挥了幼儿的独创性与积极性。例如“好朋友”这一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画人。我并不急于出示范例,而是请幼儿去看看身边的好朋友,先相互参照着画,然后根据幼儿的作品组织大家讨论:请大家看看人还缺少什么?幼儿在讨论中了解了人的外形特征,各部分位置。由于是让幼儿探索着去画人更能让幼儿留下深刻的印像,幼儿在创作新的图画时便无拘无束。就以幼儿画人的鼻子为例,也有的是用两个小点表示;有的是画两个圈圈;还有的小朋友是画成三角形;甚至是两个小勾勾等多种不同的造型,比画成单一的形状更富有童趣,更显现出孩子的个性。

为了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根据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之中,使游戏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的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让现实被他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绘画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方式。”在美术活动中我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例《龟兔赛跑》这一则活动中需要幼儿画出龟兔赛跑的情景画。一开始我便以故事导入,孩子们纷纷说出故事的结局,乌龟最终战胜了兔子。又有孩子说第二次比赛时兔子没有睡觉,它战胜了乌龟。我在允许孩子发表意见的同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乌龟和兔子不止比赛了那么一次、两次,它们第三次的比赛乌龟又赢了,可是这次兔子并没有偷懒,但为什么输了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幼儿被故事深深吸引,积极地参与设想、讨论,活动结束幼儿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许多具有创造性的想法,乌龟开汽车、乌龟坐热气球或是乌龟背上飞行器在飞行……还有的孩子把这个故事画成了一幅连环画。整个活动完整有序,他们完全沉浸在游戏之中。

二、提高幼儿的兴趣,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它需要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细心地加以培养和正确的引导。幼儿由于手部肌肉活动协调能力差,观察、审美、表现能力等方面都受年龄的限制。在绘画中容易因不顺利、不成功而丧失信心,失去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我在培养幼儿对美术课的兴趣方面,着重这样两个环节:

1.对每节美术课都以浓厚的兴趣去影响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每次上课前,我总是仔细备课,培养自己的兴趣,增强自己对所要讲授的课的理解,这样再讲给幼儿听就生动多了,也就把他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2.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灵活掌握,因势利导。教材是“死”的,但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把它“活”起来。这样更易于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幼儿画画的信心。如,幼儿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我就启发性的说:“你画的蚯蚓真好看。”或者说:“你画得真像清清的水,再画上几条鱼吧。”孩子们就会很乐意的画上一个大三角形的身体,一个小三角形的尾巴,再从大三角形上点上一个点当眼睛,画道弧线,这样,热带鱼就跑进了他的水中。有时我会让幼儿玩“变变变”的游戏,如先让幼儿在纸上画一个圆,让幼儿把它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幼儿会兴趣盎然的变出:太阳、饼干、苹果、气球等等,这样,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幼儿会为自己的成功而满怀自豪,绘画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

三、千变万化的大自然,是培养幼儿观察力的大课堂

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自然美,是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的重要因素。我园位于济南东郊,社区附近有美丽的鲍山,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路边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山上还有鸵鸟、梅花鹿、孔雀、山羊等各种各样的动物。春天柳树飞舞,山花烂漫;夏天蝉鸣鸟叫,莲花盛开;秋天火炬树叶变红,美丽异常;冬天有光秃秃的落叶树,还有绿绿的松树,雪天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景。幼儿园的外面就是农民的庄稼地。为此,我经常带孩子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让幼儿自己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孩子感受四季的变化,观察庄稼的生长。孩子们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回来后就让他们把他们感受的画出来。例如:让幼儿画主题画《美丽的秋天》,我先带幼儿到室外观察,再让幼儿回来画画,结果幼儿画的都不一样,有的画出了菊花,有的画成熟的庄稼,有的画的鲍山上的火炬树,还有的画的苹果树等等,实践证明:通过观察,幼儿把看到的客体与自己的表象记忆进行联想比较,同时,运用教师授予的绘画技巧加以渲染、表现,形成了带有自己感情色彩的“艺术作品”。虽然他们画的不是很美,但是他们讲的头头是道,他们在模仿美的创造中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画画能力等各方面均得到了发展。

四、通过欣赏评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欣赏不是随便的看或简单地将作品展示给学生,重要的是引导幼儿认真地观察和体会。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产生表象、联想,进而产生新的追求的复杂审美活动的过程。当幼儿在创作完一张作品后,其心中的得意溢于言表,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这时候,老师可以让幼儿互相欣赏、讲解作品,这种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创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也能帮助幼儿将他们在创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对幼儿实施美育,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在幼儿美术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活动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根据绘画的不同内容,因势利导,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在讲评作品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行之有效的美工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章来源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

篇3:幼儿美术随笔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课件幼儿美术随笔

幼儿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的作品能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感觉,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形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兴趣,而自己创造出美的作品更能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让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年龄在三至四岁之间的小班幼儿,他们还处于涂鸦期,自控能力差,手的动作不够灵活、协调性差,而且缺乏目的性以及坚持性。所以小班幼儿的美术作品总会出现单一、不饱满、乱糟糟、色彩灰暗等缺点。如何让小班幼儿美术作品的画面效果得以美观从而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呢?我在小班美术教学中有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半成品”的有效利用――体现幼儿作品的结构美

所谓半成品,通俗来说,是需要经过一道或几道后序加工程序才能成为成品的产品。而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利用“半成品”让幼儿通过加工变成一件完整的“成品”。

因为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一张空白的画纸会使他们感到束手无策,小班幼儿对物体的美感和形象思维还处于启蒙阶段,缺乏表现能力。这时我们教师应在孩子的画纸上稍作“提示”,让幼儿在“半成品”的基础上进行绘画,联想,创造性地完成一幅有情节,有动感的作品。

1、添画法

添画法就是给幼儿一个图形或符号,让幼儿添画几笔,变成一个新的形象。添画法既有规定的绘画内容,又给了儿童发挥想象的余地,比较适合小班幼儿。

例:在画“全家福”时,孩子们对三个人在纸上如何定位感到困难,我先在纸上画了大小大三个圈小朋友在此基础上添画爸爸、妈妈和自己的五官就容易多了。这样的画面大小合适,布局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例:在画“柳树发芽了”这幅画时,小朋友不会画树干,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形状画好树干,在此基础上画柳树发芽既显得容易,又能将画面的局部位置进行固定,帮助小班幼儿体现结构合理性。

2、暗示法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教育学家、心理分析教育家洛扎诺夫所创。暗示法主张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人的潜力,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以便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运用暗示法,来帮助小班幼儿学习绘画。

例:在画“鱼妈妈和鱼宝宝”时,考虑到孩子们会忘记画鱼的步骤:身体――胸鳍――尾巴。我先在纸上画了一条大大的鱼,告诉孩子这是鱼妈妈,她的肚子里藏了好多鱼宝宝。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鱼妈妈的形象促使孩子们富有激情地绘画出许多鱼宝宝,从而使画面效果富有童趣。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课件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