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对孩子道谦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勇于对孩子道谦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30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勇于对孩子道谦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看到这一点,不禁使我想起了几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象往常一样,我给孩子们分完了牛奶,对举着小碗还想要牛奶的小朋友说:“分完了,你们放好杯子去小便吧。”话音刚落,只见任君浩小朋友挤到我面前,着急地说:“老师,我还没喝到呢。”

“怎么回事,你怎么这么慢的,大家都喝完了,你怎么会没喝到呢?”我不分青红皂白地数落了一番。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他平时做事拖拉的情景:别人摆好了椅子,他却抱着椅子跟人聊天;别人小便完了,他却刚刚走进间……

“我刚才……”他嘟哝了一声。我也没听清楚说啥,就果断地说:“对不起,没有了,明天动作快一点吧。”心里却想:哼,看你今天怎么着,谁让你这么拖拉的,让你尝尝拖拉的“滋味”吧!我一边想着一边把水桶拿走了。任君浩呢,也撅着嘴转身走了。

当我回来的时候,一边催促小朋友解小便,一边巡视四周。无意中我发现了任君浩,只见他木然地坐在椅子上,手里仍拿着小碗,两行眼泪却挂在了他的脸上。

“这孩子――可真倔!”我想:“看看你能倔到什么时候。”平时,任君浩就是这种脾气,有时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他,他自认为有道理的,就会反复地跟你解释,是个比较较真的孩子。想到这一点,我想:今天没道理较真了,就让你一人好好想想吧!

这时,其他小朋友已陆陆续续做好了事情。坐在任君浩旁边的马源津发现了他手里仍拿着小碗,就说:“去放下吧!”他一动不动,马源津推他,催他:“快去!”他顺势扭了扭身子,一声不吭。一些细心地女孩子发现了他的眼泪,问他:“怎么啦?”“你怎么哭了?为什么呀?”他理都不理人家。马源津忍不住了,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任君浩哭了,还不放下碗呢!”

“谢谢你,老师知道了。”我嘴里说着,心里却动了侧隐之心。其实,在平时,任君浩就是做事拖拉,还算不上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我猜想会不会是刚才分碗时他粗心,忘了拿,最后才去拿,所以没分到牛奶呢!孩子嘛,难免犯点小错误;再想想自己吧,刚才也太急燥了,根本没听孩子的解释。再说也没必要和孩子搞得这么僵,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应该让他(她)感到温暖,使他(她)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感觉让他独自思考的时间也差不多了,该是我介入的时候了,问问他怎么一回事,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想到这里,我走过去,蹲在他旁边,擦去他脸上的眼泪,轻声对他说:“君浩,别哭了,告诉老师,今天,你怎么会没喝到牛奶的?”他看看我,委屈地说:“刚才,我去分碗了。”“我没听明白,你把话讲清楚点吧。”我不解地问。“就是我和邢国斌去端碗嘛!”“你和邢国斌?”我疑惑啦。“是你叫我们抬的嘛!”他着急地答道。

噢,该死的记性!听他这么一说,我才知道原来另有隐情,也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平时,每次分牛奶,我都要请两个小朋友抬着盆帮忙分碗。刚才我请任君浩和邢国斌帮忙,当我把牛奶分到第3组时,他们俩分好了碗,邢国斌是第4组的,拿了碗后,自然分到了牛奶。而任君浩呢,是第1组的,他拿了碗后,一直坐在位子上等,没挤到我面前来,所以就没分到了。可我呢,转眼间却忘了请他分碗这件事,还不由分说地责怪了他。那一刻,我心里难过极了,真象打翻了五味瓶,我一个劲地责怪自己,怎么会那么糊涂,那么健忘,勤快的孩子帮我的忙,可粗心的我……唉……爱较真的孩子不吭声了,真难以想象孩子心里有多大的委屈呀!

其实,在许多时候,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应该帮助孩子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让孩子感到从容、舒适;老师的言行举止也应该得体适当,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我惭愧极了,连忙抱起他,满怀内疚地对他说:“君浩,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老师给你重新分牛奶,好吗?”听我这么一说,他黯然的双眼顿时明亮了,他看着我,裂着嘴,使劲地点了点头,脸上也由阴转晴,就像窗外那明媚的阳光。

一句“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吹散了孩子心中的“乌云”,化解了孩子心中的疙瘩。在惭愧内疚的同时,让我少了一些遗憾,多了一份感悟。是啊!在和孩子的交往中,凡事要多问几个怎么啦?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改变我们成人的思维定势,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认定一些事情,多刨刨根,问问底,了解事情的真相;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耐心,仔细倾听孩子的说法,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积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地做到尊重孩子、热爱孩子,做孩子真正的“大朋友”。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2:幼儿教学随笔:五篇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幼儿教学随笔5篇

1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

今天读了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经常发火,特别的任性。有一天,他的父亲对他说:“你若发一次脾气,你就往篱笆上钉一颗钉子。你看看一天发多少次脾气。”孩子就按父亲说的做了。没过多久,篱笆上就订满了钉子。孩子也觉得不好意思,就问父亲该怎么办,父亲说:“你一定要学会控制!你若克制一整天不发脾气,你就从篱笆上拔一颗钉子。”等他把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小男孩很高兴,就又去找他的父亲说自己学会克制了。但父亲说:“篱笆上的钉子虽然已经拔光,但洞还在。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的心上打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洞永远不能消除。”

现在的孩子,多是四个或六个大人娇着、宠着、惯着,家长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孩子,“小皇帝”、“小公主”比比皆是。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不容忽视。“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一起携手,在孩子身上播种一颗良好习惯的种子,用自己理智的爱,使它发芽、生长,让孩子终生享用。

2如何对待爱说谎的孩子

现在的幼儿园老师都有同感,孩子一茬比一茬难教,而且说谎的孩子比以前多了,这是许多教师真实的感受,究其原因,我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群体环境和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因而他们的说谎原因也不一样:

1、有的家长说话不算数,幼儿一次相信大人说的话,但是以后家长再说:“我给你买什么什么,你按时上幼儿园,今天中午我来接你回家吃饭……”久而久之,幼儿在心理上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欺骗,他们会认为爸爸妈妈又在说谎了,时间长了,幼儿也会模仿大人行为跟着学。

2、孩子做错了一些事情,但他们并不想故意做错的,有的家长或老师不问清事情的经过,就对幼儿进行批评,孩子为了逃避家长、老师的批评而说谎,从而滋长了幼儿的说谎行为。

3、有的幼儿在幼儿园里看到老师表扬其他的幼儿,自己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时,回家会向爸爸妈妈说,自己在幼儿园里很听话,今天老师表扬了我。大人会以为是真的,于是对幼儿给予表扬和赞赏,从而养成了说谎行为。

说谎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只是出于特殊的原因才说谎。

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的创造各种机会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要从正面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孩子虽然说谎,但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的,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多去了解孩子,关心和耐心的去帮助和呵护他们,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爱说谎”的孩子也会变成一个“诚实”的好孩子的。

3今日点名

每日点名似乎成了例行公事,而且每每人数还没点到一半嗡嗡之声便不绝于耳。孩子们不是交头接耳,便是玩玩具。不但孩子们不喜欢这一枯燥乏味的形式,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是又累又生气。怎么办呢?

唉!又该点名了。点序号有些不尊重幼儿,点名有些乏味,孩子们的答应之声也是千篇一律的“到”。今天点到崔文莹时,他又来了句“我是小猫,喵喵”,孩子们顿时哄笑起来,我也笑了。他的有意搞笑让我突发灵感。笑声过后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点名,小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答道,看谁跟别人说的不一样。”此后便是阵阵笑声回荡在活动室里,有的说“我是大西瓜”,有的说‘‘老师您好。”还有的说“老师我喜欢你。”其中有个孩子说“我喜欢小猪”,我问他“你为什么想到小猪”?”孩子说“因为我喜欢朱老师”。点完名了,看着笑意荡漾在孩子们的脸上,我问孩子们:“今天你快乐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到我:“快乐!”我又说:“我们明天还是这样来点名。今天多数小朋友对老师说了一句最想说的话,明天小朋友来对大家说一句最想说的话,怎么样?”有时整齐而响亮的回答:“好”。

今天想换个花样来点名,结果是皆大欢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孩子们积极的参与中,在语言发展与快乐情绪的培养中,今日点名顺利结束。而我也隐入了深深的思索---孩子有时也会成为我们的老师。

4一物多变废为宝

孩子们的很多活动都是在区域中完成的,在区域中一般都为孩子设立一些比如“操作区”、“超市”、“娃娃家”、“图书区”、、“益智区”等,孩子们在餐后、自由活动时间基本上在这些活动区域内玩自己想玩的活动。游戏材料和幼儿发展存在一种双向关系。如今在幼儿园中都存在着一些现成的、形象逼真的活动材料,它们的玩法具有太强的导向性,有时会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使孩子机械的玩。因此,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收集一些孩子熟悉的废旧物品,把它们变废为宝。如:废纸盒、易拉罐、废旧毛线、玉米皮、麦秸、树皮、树叶、布条等,这些来自生活的日用品也成为了孩子的活动材料。

5家访好处多

我们幼儿园本村的孩子每天由家长亲自接送,这些孩子在家的情况我们每天都能了解,这些孩子的家长也能了解孩子每天在园的情况。但是那些外村由车辆接送的孩子,虽然现在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很多,但老师亲自到孩子家进行家访,与家长促膝交谈,是任何形式也不能取代的。有一次我班的李林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胳膊碰破了皮,我们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了包扎,由于孩子坐车,我就打电话通知了家长,家长听到消息在电话了对我的语气很不友好。第二天,我亲自到他家里说明了情况,结果李林的爸爸、妈妈转变了态度,对我热情的接待,这是与家长沟通的结果。有时为了找到孩子的住址,我们要帽着大雨或者寒风,在村里一家一家的询问。家访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家访所起的作用很大。家访工作提高了幼儿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教师要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就必须进行家访,这是做好家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3:幼儿园教学随笔:7篇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幼儿园教学随笔7篇

1孩子需要老师的爱

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我们做教师的应用爱去包容孩子的一切,理解、宽容、关爱孩子是教师所必须的,象我们班的刘晓萍小朋友,看上去很乖,也很讨人喜欢,但是他非常任性记得他刚入园时,经常哭闹,其他小朋友一段时间后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唯有刘晓萍小朋友一直是让大人抱着,吵吵闹闹的进入活动室,甚至不让她的妈妈走,到现在有时还让大人抱着来园,有一次,她来园后发现与一起坐的小朋友没有来,就不坐下,开始哭,任我怎样劝、哄,还是不肯坐下。后来让她自己选择了一个位置后,才勉强坐下。有时,我认为孩子在一个地方呆时间长了,需要换一换位置,让她与别的小朋友坐在一起,硬是不愿意,还要回到原来的地方。有时看到别的小朋友坐了她的椅子他就哭,硬让别的小朋友让出来才愿意。真让我对她没办法。但我转念一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应该耐心对待他。看到这种情况,我想了很多的办法对他进行教育,发现她做的好的时候我就表扬她,在游戏时我和她一组,经常和她交流,鼓励她象其他的小朋友那样,自己走进幼儿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她表现得比以前好了,就抓住时机对她鼓励。由此可见,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以强硬的态度,要随从孩子的做法,用温和的语言来教育他,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爱护、关心幼儿是我们的职责,去爱护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幼儿,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幼儿的童心世界。

2让幼儿学会相互谦让

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性格的关键时期,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幼儿受益一生,坏习惯也可以影响幼儿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刘艳飞抢小朋友的玩具球,他把小朋友推倒在地上,抢上玩具就跑。我看见后并没有大声的斥责他,而是走到他的面前说:“刘艳飞你为什么将小朋友推倒在地?”“我想玩这个球”他好像没事似的说,我又说:“你想玩可以同小朋友商量一下,有礼貌一点,小朋友会给你玩的,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你把他推倒在地上多么不好,他会不会摔的疼啊?”这时我发现他有点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及时对他进行教育,让他知道小朋友之间要应该互相谦让,玩具大家一起玩,当别人玩的玩具你也想玩时,要有礼貌的和小朋友商量着一起玩,不能抢别人的玩具,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你想一想现在该怎么办?这时刘艳飞上走到小朋友的面前说:“对不起,以后我再也不抢玩具了。”紧接着这个小朋友也很有礼貌的说:“没关系”,我说:“好朋友,握握手。”两个孩子微笑着握了握手,然后就高高兴兴地一起玩了起来。

通过这件事情,教育幼儿同伴之间玩玩具时轮流玩,互相团结,互相谦让,才是好朋友。因此,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会使幼儿终身受益,无论在家庭或幼儿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是关键时期。

3我们共同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精神氛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很重要,好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学习型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爱学习,尊重孩子的学习欲望,了解她在幼儿园的情况,每天我都想知道她在幼儿园的情况,乖不乖,听不听老师话,老师喜不喜欢她。多和老师交流,了解。有时孩子与家长的对话,会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老师今天对我怎么样了,上课提问她,她觉得老师不喜欢她,今天老师表扬我了,羡慕得到老师的表扬,在心里盼着老师能喜欢她,家长觉得是自己的孩子在这样问自己,是啊,如果是自己应该怎么办?要让孩子爱学习,鼓励是很重要的当看到孩子专注地投入学习时,不要打扰她,而是事后赞赏她,鼓励继续努力,这样能激发了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也使能加强自信心,从而也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家长,不但要关心他的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细心观察和研究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心身发育特点来进行帮助教育,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信任父母,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告诉父母,家长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家长与老师的教育要密切配合,共同引导孩子不如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喜欢老师,他就会努力的表现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有更好的发展。在在活动中要尽量给每一个孩子表现的机会,让她觉得老师是关注我的,老师的眼里有我。同时也要耐心的与家长沟通,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做老师的要善于倾听,多了解孩子在园外的情况,孩子在家里是的表现及时针对她的情况做出教育。要真诚的对待家长,才能得到家长的尊重和真诚对待。家园共同教育得到的效果会明显,孩子是最大的收益者,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4让孩子亲近人群

学期初刚接手了一个可爱女生,小名笑笑。初入幼儿园的孩子不适应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不免有些哭闹,但孩子适应能力都极强,短短一周就不再做无畏的取闹。

我们的笑笑就有些与众不同了,为什么呢?笑笑是我班最小的孩子,年龄两周岁半。开始我们以为她会哭闹不休,然而孩子表现却让我们大大吃惊。送园不哭,在别的孩子哭闹时她只是好奇的看看这个望望那个。我和另一老师好奇就逗她,点她名字,在玩玩具的笑笑理都不理咱一下,好像叫的根本就不是她。当时我就想:这孩子平时可能与外界接触太少,不懂得与人交往的基本方式(包括谈话)。初入园好奇心强,只顾着玩,还没弄懂上幼儿园是怎么回事呢?弄不好过几天,好奇心过了就会哭的比一般孩子都要凶。

果不其然,两周后当别的孩子都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时,笑笑小朋友才开始表现反抗。送园时竭斯底里的哭,情绪稳定下来玩一阵,到了午睡又开始哭哭啼啼。这时的孩子才刚刚明白过来上学是怎么一回事。

入园时哭闹,我就接手抱着哄她,可是笑笑根本听不进老师的话,只顾着哭。直到坐在我的膝头哭够了,自己才慢慢下来又自顾去玩耍。户外活动时,有个教师看到她很开爱要抱抱她,她是死活不肯(不喜欢与人亲近)。到了午睡时间,笑笑的新一轮哭闹又开始了,不肯上床。此时的我们很难与孩子沟通。在几天的努力后,孩子慢慢只认我一人哄、抱,表现出“认人”的倾向。又过了一周,她才慢慢有所适应,好像是刚刚学会与人交流。孩子慢慢会成长,会适应生活变化。可是由孩子的表现我们又不免深思:这种现象能不能不免?

通过与家长交流不难看出,家长对待孩子非常用心,但用心又不到位。对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顾的无微不至,却又忽略了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平时孩子远离外界和人群根本不会与人交流,不懂得如何适应新的群体。对待学龄前儿童,我们应该让孩子多去亲近人群,懂得倾听别人谈话、懂的基本与人交流的谈话方式。

5宝宝服药也快乐

天气渐渐变冷,感冒的孩子逐渐增多,有的孩子就把药带到幼儿园里,通过给孩子服药我发现,有的孩子不愿意服药,可总喜欢带到幼儿园里来,文宇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她的父母为给她服药,绞尽脑汁,可是想不出一个好办法,可她在幼儿园里服药都是自己喝的呀。

每天早上,吃完早点,她就把药自己从药袋里取出来,找来杯子就喝起来,我趁机问她:“文宇,自己喝药真棒,你在家里也是自己服药的吗?”她摇了摇头。“那你为什么在幼儿园里的时候自己服药这么棒呢?”“因为在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服药,我和他们比赛,谁喝得最快,谁就是最棒的,我总是拿第一。”哦,我明白了,在幼儿园里服药对孩子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从此,我对在家喝药困难的孩子,让家长把药带到幼儿园里来喝,让他们互相比赛,然后奖励喝药快的孩子,让他们在家在园一个样。

一段时间以后,家长反映在家服药难的情况也渐渐地少了。

6学会感恩,从心开始

问题的提出:当今社会,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无论你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全家人围着一个宝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们逆来顺受,对孩子百般溺爱。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少,大人都视为掌中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飞了。孩子们长期处于过分呵护的状态中,养成了骄蛮任性的性格,在他们的眼里,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因为所有的一切大人早已为他们计划好了。觉得父母长辈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而自己是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一切。殊不知,作为老师或家长,早应该教育孩子学会感恩,让他们了解大人所付出的辛劳,让他们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

案例一:

记得我教大班时,有一次在课堂上,我给小朋友讲一个《我为爷爷奶奶捶背》的故事,故事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在父母的感化下,这个孩子主动的给爷爷奶奶捶背,借这个故事我问孩子们,“小朋友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谁的帮助呢?”“妈妈、爸爸。”老师问:“还有谁呢?”“姑姑、奶奶、爷爷、哥哥。”“还有吗?”“……”“哦,你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帮助,那么他们是怎样帮助你的呢?”“妈妈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爷爷奶奶给我买东西吃。”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我反过来问“那么,你帮他们做过什么事情呢?”孩子们哑口无言。

案例二:

幼儿园放学了,家长们迫不及待的从从老师手里接过孩子,随后的事情就是接过孩子的书包,随手递上牛奶、巧克力等好吃的食物,边走边亲昵孩子,好像很长时间没见孩子一样。

解决问题的方法: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通过与老师们的研究,我们借“三、八节”之际,在园里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这种教育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为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方面,我们强调家长在遇到此类情况的时候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家里,让孩子用实际行动感受父母的辛劳,如扫地、刷碗、擦桌子、帮父母拿拖鞋、自己洗脚洗袜子等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绝不用父母的帮忙。如果孩子抱怨累,当家长的也不要心疼,熟能生巧,孩子做得多了,自然也就轻松胜任了。老师和家长要配合好,不失时机的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家园配合好,过段时间交流一下孩子的最近表现,让孩子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当然,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帮助了父母时,父母要及时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使其体会到施恩的快乐。父母为孩子提供的榜样示范能够促使其更加自觉地知恩、报恩与施恩。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多安排几节感恩教育的课程,老师会有意强调幼儿在得到父母、老师或其他小朋友的帮助时要说声“谢谢”,并学会主动帮助别人。和孩子谈心时,有的孩子会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大人感激的话语,做老师的记下来,并送给他们的父母阅读。

通过学歌曲的形式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照顾我,感谢帮助我的所有朋友……”诸如此类的歌曲,让孩子回家唱给大人听。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创编儿歌等形式来体验父母、老师的关怀,在体验中去尝试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在本次活动中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父母为他们的成长做了哪些事情,老师们为他们做了哪些工作,其他人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服务。通过讨论让幼儿理解别人的付出,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别人快乐我才幸福。感恩的气氛萦绕在一日活动当中的每一个环节,使之成为幼儿的一种习惯。

总之,让孩子洋溢在一种感恩的氛围中,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效果:

感恩教育不是说教,应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它需要我们正确的、持续的坚持下去。。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有所好转,家长在这一方面的认识也提高了很多,替孩子背书包,拿玩具等的现象不见了,问起孩子,你在家帮妈妈做什么事情了,你曾经帮助过谁?孩子们的回答,令人欣慰。通过与幼儿园的双向交流和沟通,能够意识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是多么至关重要。相信孩子的感恩之心会在父母的榜样、社会的氛围中慢慢充盈起来,长此以往,必将使孩子长久地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7穿衣保暖要适当

在幼儿园我发现冬天衣服穿得较多的孩子反而经常要得感冒,而衣服穿得较少的孩子反而很少感冒。原因在哪儿呢?主要是有的爷爷、奶奶总是说要给孩子多穿些衣服,以免冻着。孩子衣服穿得少感冒是感冒的导火线,不是真正的原因。如果孩子衣服经常穿得不多,那么他的抗寒能力反而会很强。当然也不是说要穿的过少,小孩应该比大人要多穿一件衣服差不多。打个比方在温室里的小草,又细又长,太阳一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