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关注校车关注留守儿童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幼儿教育随笔:关注校车关注留守儿童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29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幼儿教育随笔:关注校车,关注留守儿童

11月16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该镇幼儿园接送校车被撞,目前已经造成21人死亡,其中2名成人。

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的心又阵痛了。图片上,变形的校车上残存着的血迹斑斑,孩子们遗留的鞋子,书包...无数个灿若夏花的生命,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戛然而止。前几天,我又看到一则新闻:由于校车事故之后,各地忙于检修校车,上学远的孩子,不得不步行两个小时去学校...

看当下评论,大多围绕校车本身,围绕监管部门的失职,但是我想到的却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因为我所在的是农村的幼儿园,很多班里的孩子,大都是父母在外地打工,他们很多的时候只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看管。不光是在农村,就是在城里,农民工的子女,对于负担一年将尽3000元的正规校车费用,也是很高额的开支。如何真正有效的解决农村,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得不成为当下教育关注的一个热点。

设想一下,如果每个孩子都可以负担得起正规的校车的费用,就不会出现多人挤在一辆车的状况,他们的安全系数也会大大增加。

校车事故,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但愿,悲剧不再重演,但愿,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篇2: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心情绪障碍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心情绪障碍

摘要:健康的情绪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有很多孩子的情绪长期处于非正常状态,常表现出冷漠自卑,焦虑忧郁,恐惧冲动等倾向。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长期与父母分离,亲情缺失;学校教育重智轻情;儿童自我认识偏差等。在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积极健康的情绪过程中,要注重家校联系,优化孩子的生存环境,多给予关爱,尽量做到情智同步发展,教育他们选择合适的情绪释放渠道,从而达到合理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绪障碍;教育对策

现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引起了农村人口的大量迁移。这种变化,改变了农村生活旧有模式,也改变了原有的农村家庭结构,家中的主要劳力,多为孩子的父母经常缺位。在人口流出多的地方,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根据笔者对所在的乡镇小学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到60.1%,其中随父母一方生活占28.6%,随祖辈或其他亲属生活的占31.5%。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留守儿童的规模还将不断扩大,成为一个亟需多方关注的庞大特殊群体。由于亲情缺失、学业压力、交往不善等众多原因,致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出现或多或少的异常,其中情绪障碍显现较为突出。分析留守儿童情绪障碍的成因,帮助他们形成健康阳光的情绪,对其以后的成长很重要。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任何心理活动都必然同时伴随着某种情绪和情感活动,并且互相影响,一般来说,人的情感活动和其他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而在病态的情况下,这种协调一致就会受到破坏[1]。在这种状态下,有的人常表现出一种莫名的紧张和恐惧,或对一切现实都反感等情绪。因客观环境及社会条件的快速变化,超出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常会出现喜怒无常且极端化现象,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被称为情绪障碍[2]。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特定的生活环境所困,饱受情绪障碍的困扰,为让他们健康成长,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需要我们更多地关爱他们。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障碍表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份调查显示,在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且有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3]。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一样,都处于形成健全人格,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关键时期。健全合理的情绪对他们生活、学习、交往非常重要。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消极负面的情绪则使他们消沉、退缩,甚至不为社会所接纳。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中,有58.6%有情绪障碍,其中较严重的大约占15.5%,且显性与隐性并存,女生重于男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篇3:关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将影响新农村的和谐发展。关心和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在农村任教十年,现就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农村留守儿童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行为习惯较差,情绪消极,孤僻任性,状况令人担忧。

1、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尽管大部分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少数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

2、隔代教育不能满足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有近半数的留守儿童是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对孩子物质生活的满足,而缺少对孩子精神的约束。另外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无论从体力还是智力上承担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都显得力不从心。

3、家庭和学校配合不够。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只凭课堂上的几节课,还需要向家长了解情况,但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教师没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这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尴尬。去年我班有一留守儿童家长把孩子领到学校对我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我们没有时间管,不听话你就打!这样的家庭教育让我们从哪去配合?

4、缺乏监管使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不好。一些留守儿童本身自立能力较差,无法抵制不良诱惑,厌学、逃学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农村留守儿童应该健康成长,他们不应该被社会遗忘,关爱留守子女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1、设立“知心话”信箱。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上学习上有了问题没有一个可以咨询的对象,所以造成很多孩子内向,受了委屈都藏在心里,不合群、孤僻等性格。针对这样的情况,在班级设立“知心话信箱”,让孩子用笔记录自己遇到的困难,想要寻求的帮助,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但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班级内留守学生心理上的一些情况,也能够很好地帮助到学生,又有了一定的隐蔽性,不至于伤到学生的自尊。

2、学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关爱活动。农村学校要对留守学生进行登记备案,专门管理,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教师和同学们要适时地关心他们,以师生之爱和同学之情弥补其父爱和母爱的不足。班主任可安排父母在家的同学主动与他们结对子,通过同学间、朋友式的交流、谈心,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地进行心理辅导,以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学校还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学校更要重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