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作文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怎么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作文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6

怎么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作文

定三小徐颜

小学生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经过自己的语言组织。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一进入三年级,就普遍感觉到写作文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学生从写话到写段,字数有所增加,还有从单纯的写话到一定的描写,语言上还需有所提高。我们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有害怕写作文的心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无从下笔。许多老师在作文指导时,常常教师说,学生写,习惯于统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导,结果导致学生“举一”有余,“反三”不足。学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辙。学生围着《作文大全》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如此教学下的作文精彩何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3-4年级的习作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那么,结合教学目标怎样才能让孩子的写作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写、乐写

自信心是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质,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常常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故此,教师要想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写、乐写,就必须从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只要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如:我在教三年级学生第一次习作时,并没有急着把写作的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抓住身边一个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发现了可写之处,自愿完成的。那天下午,我们班有一位学生马一心在教室里看课外入迷了,竟然忘记了上信息技术课,当我发现她时,她还不明白是怎么上课了。这让我非常激动,作文又有素材了,即兴把下面一节的语文课内容换成了习作课,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这位看书着迷的学生,让孩子现场提问,了解他当时的想法,并进一步讨论是否认同她这种行为?这节课过的非常快,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触动。第二天,他们纷纷把自己写的日记拿给我看,有的题为《对书着迷的马一心》、有的题为《迟到的启示》还有的题为《马一心历险记》……一篇篇文章字字句句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我告诉他们,这就是作文,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出来,让别人对你文章感受兴趣,你就成功了。

二、指导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有些学生虽然读的书很多,但整体语文素养却没有多大进步。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学生不是潜心研读,而是凭着兴致,很少需要情绪、意志力的参与,心智的投入。因而,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读书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在阅读中充分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到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这样就容易在思想认识和语言积累等方面有所收获。俗话说好脑袋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我要求学生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及时地摘录下来,一般一周做两次“采蜜”。让孩子多接触成语。这里的成语不光是词典上的成语,还包括一些常用语、习惯语、歇后语、名言、警句、谚语等,孩子脑子里词汇丰富了,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三、注重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要多阅读和仿写。一是要多读书。既要广泛猎取知识,也要对优秀的篇章段落多读,达到能理解消化,甚至能熟读成诵。通过琢磨咀嚼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地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二是要善读。读与写的联系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必须使阅读达到善读的水平,养成善读的习惯,才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语言表达方面,通过阅读学习积累运用好词佳句,学习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接段成篇的写作规律。在思想表达方面,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表情达意的方法。从而达到增长见识,扩大眼见,陶冶情感,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将其写作技巧自然地运用到写作之中。三是要会仿写。小学阶段的作文,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写,又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技能。无论写什么都要求能够表达准确、清楚。所以读和写是可以相互迁移。因此,可指导学生模仿范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将范文的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开头、结尾及过渡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写作中。

四、作文评价多样,肯定为主,强调指导。

评价作文是对学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教师评价作文形式可多样化,按程度不同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悦。首先当场评价。投影学生比较成功习作,让学生来评价,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教师更加肯定的地方,鼓励存在的缺点。其次是书面评价,每次学生的作文,作为教师要细细品析,找出闪光点,值得改正的地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文,按层次不同给予分数。低段学生喜欢高分,按进步程度打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分数,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头评语,对那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更加有信心地写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作文能力。还有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总之,教师要善于观察、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利用其他学科的素材,服务于作文教学,让学生用心去描绘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感受学习的快乐。

篇2: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作文少年生活教学案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少年生活教学案指导

第三单元少年生活

学习目标

1.阅读

(1)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2)抓住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体裁特点,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

(3)了解社会背景,把握小说主题。

(4)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阅读小说的水平。

(5)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2.写作

(1)学会心理描写。

(2)发挥想像力,进行探究,改写原文情节。

3.口语交际

(1)抓住文中富有哲理的话,结合社会和人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针对课文提到的某些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这里所说的写少年生活,并不是都像《孤独之旅》《心声》这样,完全以少年人物形象为中心的。

《故乡》写故乡人物的变化,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

《孤独之旅》写一个孩子在牧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

《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弟弟的无情寡义,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这人间悲剧,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对社会的某种认识。

《心声》所触及的是当前的一些教育问题。

2.阅读建议

(1)阅读小说,先要抓住故事情节。由分析故事情节理出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

(2)抓住典型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典型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要素,是社会现实的具体体现,因此,由典型环境可以推理出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

(3)分析人物形象。抓住典型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动作,从而分析出人物性格。典型人物形象是一类人的代表,又有独特的个性。应分析他与同类人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尤其注意分析典型人物的性格、思想,还要由此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挖掘主题思想。

(4)了解作家的写作背景和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来推理出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

(5)品味关键语句。

3.相关知识

(1)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899年去南京求学,1902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学医,后弃医从文。立志通过文学影响,改变国民精神,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1906年在日本东京从事文学活动,翻译俄国、东欧等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1909年回国,先后在绍兴、杭州任教。辛亥革命后,任南京政府教育部官员,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任教。1918年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同年5月,发表了《狂人日己》。从此,他一直走在新文化的前列,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和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作品。1926年8月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x当局通缉,以后相继到厦门大学、广州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回到上海,1936年10月在上海逝世,全部作品收集在《鲁迅全集》中。

“鲁迅”的笔名是1918年他在《新青年》杂志五月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启用的。从此以后,“鲁迅”的名字扬名四海,尽人皆知。鲁迅为何取这样的名字呢?1920年底鲁迅跟许寿棠见面时对此作了解答,他说:“因为《新青年》编辑不愿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我从前用过‘迅行’的别号是你所知道的,所以临时命名如此。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思鲁而迅速之意’”。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取名“鲁迅”充分表达了他对母亲、祖国的热爱,以及时刻不忘奋力前行的严格要求。

(2)小说简介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小说中的人物: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既可以概括介绍,也可以具体描写;既可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也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描写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也可以插入适当的议论;既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还把高潮、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这种写法叫倒叙。小说主要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并表现主题思想。

小说的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主题思想服务的。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描写更为重要。

情节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人物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的。生活,作文,教学

篇3:改变批改方式指导学生自改作文提高写作实效

改变批改方式,指导学生自改作文,提高写作实效

【摘要】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从僵化、封闭的应试作文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引导学生走向沸腾的社会、走向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放开思路,放开手脚,用自己的手、口表达他们熟悉的事物,实践证明,只有善用教学平台,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多渠道积累、创设写作素材,才能大面积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平台;教学手段;以读引写;批改方式

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深感小学习作教学的效果不佳,教师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口中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难过登天”的感叹。为什么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谈作色变”呢?

从学生方面来看,一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不会找材料写。要写出好文章来,必须要有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有话写不出。这种“有物不会言”的现象主要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架起思维与表达的“桥梁”,学生不知如何去把心中的话表述出来,没有掌握写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从教师的作文教学来看,一是作文教学过于单调,没有注意调动学生写作的激情;二是教师的作文教学要求没有层次,要求过高,脱离了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体验,使学生作文时心理负担较重,不切实际的要求挫伤一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普遍厌烦作文,害怕作文,进而不愿作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自我表达”就是走入内心,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说自己“一吐为快”的话;“与人交流”就是坦诚布公,以诚相待,以心换心。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效率呢?

笔者学校是一所合并学校,生源都来自附近五条自然村和一些流动人口的子女。跟城市的孩子相比,他们见识狭窄,胆识过小。而笔者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每间课室都安装了电子平台。电子平台有着巨大的优势

篇4:小学写作论文运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小学写作论文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内容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组合“信息技术”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改变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有效教学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组合“信息技术”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改变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呢?

一、以“信息技术”相诱,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

运用声像媒体,创设创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地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是紧张的智力劳动。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下不紧张不畏难,靠大谈作文的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可视性强的信息技术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习作活动,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如:指导学生写状物文《荔枝》时,完成“范文引路”一环节后对学生说:“为了明年的荔枝节有更多的人来深圳品尝荔枝、观赏观赏,看看荔枝有哪些地方逗人喜爱,然后写信向外地的亲朋介绍,好吗?”下面我们一起去深圳。接着播放录像,随着欢快的乐曲声,电视屏幕上呈现一片荔枝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一下子被吸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悬挂在树上的荔枝,堆满筐的荔枝,剥开壳的荔枝,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共味,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当我要学生一两句话谈感受时,人人争先恐后,,一个学生说:“荔枝圆圆的,红红的真惹人喜爱!”另一个学生说:“每到荔枝成熟时,当你走进荔枝园,就能看到树上一串串鲜红的荔枝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一阵风吹来,荔枝摇摇摆摆,好像在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品尝美味可口的佳果呢!”……当我再放放录像,选择“荔枝森”“一串串荔枝”“荔枝外形”“荔枝肉”等特写镜头定格,要求学生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时,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其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抓装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能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有顺序”观察方法,“有话会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爱写”的兴趣。

篇5:小学写作论文用电教媒体指导作文教学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写作论文用电教媒体指导作文教学,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秦彦玲秦玉妹

摘要合理利用电教媒体,可以优化作文教学结构,促进作文教学改革,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评改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天地。用电教媒体指导作文教学,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到学会观察,有话可说可写,到学会分析比较,有话想说想写;到学会表达顺序有话会说会写。我认为电教媒体确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电教习作兴趣观察评改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的合理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广泛地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促进学生的观察、表达、想象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有利于促进作文教学改革,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如何有效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把电教多媒体优化组合,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给学生有充分观察人、事、物、景的机会,从方法上、内容上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

一、创设作文教学情景激发作文兴趣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以引导学生感知为基础,尽可能运用直观手段,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放录象,幻灯片,播放录音,幻灯片,播放录音等手段创设特定教学情境,通过形象、光色、声音激发写作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教材的兴趣。”我们将多媒体运用到作文教学中,目的就是凭借计算机辅助教学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和可控制性强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五彩缤纷的屏幕,生动丰富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增添了作文教学的魅力,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了他们的思维,使智力活动呈现出最佳的状态。促进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卸下了害怕写作文的心理负担。

在一次指导学生写状物作文《荔枝》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随着欢快的乐曲声,屏幕上呈现一片荔枝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悬挂在树上的荔枝,堆满筐的荔枝,剥开壳的荔枝,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当我要学生用一两句话谈感受时,人人争先恐后,一个学生说:“荔枝圆圆的,红红的真惹人喜爱!”另一个学生说:“每到荔枝成熟时,当你走进荔枝园,就能看到树上一串串鲜红的荔枝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一阵风吹来,荔枝摇摇摆摆,好像在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品尝美味可口的佳果呢!”……当我选择“荔枝林”、“一串串荔枝”、“荔枝外形”、“荔枝肉”等特写镜头,要求学生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时,学生众说纷纭,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沉默。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课堂上巧妙的用音乐和画面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课件意境美。他们触景生情,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激发了他们对作文的观察,思维,想像和表达浓厚的兴趣,有了表达的欲望后,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捕捉习作素材,帮学生成功的跨越状物作文这道难关。

我在指导学生写一个运动场面时,我录制了奥运会孙淑伟跳台跳水最后一跳时精彩的片段录像带。上课时,我导入课题后,我按计划有步骤地放录象,学生他们看到孙淑伟高超,精彩的技艺折服了。当他们看到孙淑伟被教练抛入水中的有趣镜头时,大家都笑了。听着激昂的音乐和有感情的解脱,学生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了。运用电教“创设情境”,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的轻松,越教越有趣,越学越爱学。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