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教学自我形成与建构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记我教学自我形成与建构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1

在我的心目中,教师应该是这样的人:博学多才,学识广博;人性丰满,精神强健;兴趣广泛,热爱生活;他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同学。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教书育人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思想,关注同学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教师不能单一地传送教科书上出现的现成知识,而应该注重培养出能够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教师对同学的影响不只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精神的引领,情感的熏陶,理想的指引;不只仅教会同学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同学学会做人,至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行为举止要符合一个现代人的规范。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只仅是使同学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坚持人性的纯洁和完满。同时,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如扎实的基本功,分析教材的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情感交流的技巧,灵活应变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教学技能,教师才干完成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课堂教学达到同学精神的升华。这就是我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与教学经历中形成的“教学自我”。

下面我反思一下这种“教学自我”的形成和建构过程。

一、我的“教学自我”首先来自于我作为同学时所获得的教学印象、模式和概念。同学时代的经历,是形成“教学自我”的基石。

对我影响最大的有这么几位老师:第一位是小学时的校长(由于家长的疏忽我没上过幼儿园),她当时五十多岁,慈祥、宽容、优雅、端庄,她身上有一种在当时的人少有的一种书香气;第二位是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他知识渊博,教学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老师,从这些老师身上,我感觉到教师应该是宽容、和蔼、优雅,博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这正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同学经历中最让我有挫败感的一件事是在大学求学时,一位老师曾把我的优秀优秀论文、硬笔书法、普通话录音误认为是其他同学的,当我鼓起勇气向他说明情况时,他却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使我感受到老师是有偏见的。这件事严重地挫伤了我的自尊心、自信心,所以,我觉得教师应该平等公正地待人,尊重同学,不能凭自身的主观臆断评价同学,更不能用冷冷的目光去看同学,这是对同学精神上的伤害,并有可能会影响到同学的一生。

在同学经历中最让我有成绩感的事是读高一时,有天在教室里,我一时高兴,挥起毛笔草书一张,涂完之后便扔在了桌子上。过了一星期,我意外地发现它被贴在学校橱窗内,并评为全校二等奖。原来是班主任拿了我的书法去参赛,惊喜之余,把班主任视为伯乐。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并暗中给予鼓励与协助,使之对自身充溢信心,这对同学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熏陶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的同学经历中,最喜欢的是高中物理老师的教学方式。高一时,由于教材编排上的问题,第一次物理考试很多同学都不和格,但老师并没有责备,而是鼓励我们,要求我们上课时有不懂的就和时提出,允许插嘴(只要和教学内容有关),同时让我们同学之间合作,利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东西,自身动手做实验,物理教师的真诚鼓励与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渐渐地喜欢上了物理课,同学们进步很快。关注学习困难的同学,和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这对我的“教学自我”的形成发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我的“教学自我”还来自于我成为教师后,继续作为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不登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渊不知水之深也,这种学习经历,不只让我学到知识,更让我体验到学习的胜利和失败,并从这种感受中找到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同学的教学方式,努力使同学学得更好。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厌学情绪,记得是93年参与240培训,在上海教师进修学院(在淮海路,现已搬迁),每周一天,为期一年。两个月一过,我就不太想学了,但为了学分,勉为其难。究其原因,一是教学内容陈腐,有的教材还是我读大学时用过的教材;二是教学方法死板,教师坐在讲台上用没有起伏的声音照本宣科,令人昏昏欲睡;三是教师的面部表情一律是严肃的,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这让我充沛体验到学习的痛苦,也让我反思,如何才干让同学不厌学,而能乐学,我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应经常站在同学的角度考虑问题,如精心布置教学内容,以促使同学在课堂上能有兴趣参与学习;上课时针对同学的心理特点,采取多设问、勤解疑;多求趣,勤启发;多动手,勤考虑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主动地学习;上课时教师应语言丰富,语调应抑扬顿挫,表情温和,不摆架子。

还有就是为了评职称而学的英语和计算机,由于工作关系,无法上培训班,只好自学。英语已经有十多年不用了,当拿起复习用书时,发现单词十有*x是不认识的,更不用说看懂整篇文章了。于是我听从外语老师的意见开始背单词,十天后发现效果极差,我痛苦极了,一度想放弃。但评定职称一定要通过英语和计算机考试,于是我想,这英语单词会不会和汉字一样有规律可循呢,我又去向外语老师请教,原来英语单词有词源,它自身具有固定而又特别的意义,熟记它,并运用想象力,使要记忆的事物出现出丰富的意象,就会提高记忆的效果。我最终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也让我体会到了胜利的喜悦。由此,我想同学的学习一定要注重学习方法,要理解同学,鼓励同学多向老师、同伴请教,发明条件多让同学尝到胜利的喜悦,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让同学肯学,学好。

三、我的“教学自我”还来自于我的教学经历。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时地反思自身的“教学自我”,在确证与修正着我的“教学自我”。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唤起同学对学习的兴趣。班级里有一些喜好绘画的同学,每每谈起画来总是眉飞色舞,尤其当一幅作品获奖或者发表时,更是志得意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当上到语文课时,有些同学不是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就是心有旁骛,神游千里。如何调动这局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学好语文,使我伤透了脑筋。后来我想,既然这些同学都喜欢画画,何不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对同学来说,兴趣的浓淡,心情的好坏,发生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于是在教学中,我把语文学习和美术学习结合起来,以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感知、复活文学作品,以文学的眼光去评价、鉴赏艺术作品,然后一步步提升,将同学的兴趣引导到语文学习中来。欢乐愉快的气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同学精神振奋,学习效果倍增。这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结合同学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唤起同学的学习兴趣,并努力在教学中发明出一种融知识性、形象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教学氛围来感染和影响同学,春风化雨般让人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领悟,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我最不满意的是为了应付高考而不得不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考点的传授和题海战术,让我和同学心力交瘁(近4年一直在高三,今年还得继续)。所以我尝试在高三的教学中,不只传授给同学知识,更可以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面,给同学以心灵的滋养,为他们开辟一座心灵的花园,让他们能有信心有力气走过高三这艰难的的一年,最终达到自身的目标。

在教学中,同学最喜欢的是我的微笑,我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我对他们的尊重、理解。我觉得教师有亲和力,同学才干更乐意接受你上的课,他们学习才会更积极、更有效。

当然,在教学中我很喜欢听同行、同事的课,也喜欢让他们来听我的课,听完课后一起研讨分析,听听他们的意见,扬长避短。在教学中我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协助,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曹老师和教研员杨老师,对我的教学自我影响很大。同时我也很喜欢看书,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你想让同学成为怎样的人,那么,自身首先应该是这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不时地充电,提高内在修养,为自身的生命化妆。林清玄曾说过,“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即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考虑、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他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

对我的“教学自我”的未来的展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该多反思如何改善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应根据自身各方面的表示,找出优势,优化优势,提升优势,形成风格,完成自身的专业化生长;同时找出自身的劣势,用心去克服,去弥补,从整体上取长补短。有人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能力”维度中,通过平等民主的教学对话,用教师的人格去塑造同学的人格,用教师的心灵去感召同学的心灵,用教师的精神去影响同学的思想。我的教学之路还很长,而追求教学最高境界的路更长,我将奋力前行。

篇2:小学老师教育随笔:老师千万别吝啬你语言

老师千万别吝啬你的语言

平时,在工作中我们总是面对着那群调皮天真而又有点让人疼让人爱的孩子们,也许你会觉得他们叽叽喳喳闹得慌,也许你会觉得他们有时偷懒很让人烦,也许你会觉得他们有事没事就找你告状很没意思,也许……但是,亲爱的老师们请千万别吝啬你的语言,敞开心扉与孩子交谈,让他们感受你的爱与关心吧!

金金,我们班一个漂亮活泼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优秀,平时总爱围在我的身边说这说那,什么穿的衣服多少钱了,早晨吃的什么饭了,周末爸妈带他去哪玩了,她都会撅着小嘴巴向我报告着。我呢,充当着忠实的听众,并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此时,孩子总会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脸上荡漾着满意的笑。

早上,她又穿上一件漂亮的花裙子笑盈盈的向我走来,我也笑容可掬的当众夸奖她气质高雅,又精神又可爱。她高兴极了,乐颠颠地坐到了座位上,一整天都精神抖擞,听课认真。

小青,我们班里一个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的女孩,平时总是少言寡语,见面害羞地把头一低,快步走过,即使站起来回答问题,她也是满脸通红,声音细细柔柔的,这可怎么行呢?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让她信赖我呢?经过仔细思忖,我决定从小事入手多与之交谈。于是每天,我们的对话便增多了:

“妈妈今天给你做什么好吃的了?”

“今天的衣服真漂亮,谁买的呀?”

“昨天晚上,出来散步了吗?”

“今天有什么高兴事,和老师说说吧?”

……

开始,孩子只是笑而不答,渐渐地能回答我的问题了,突然有一天,她对我说:“老师,你今天穿的真漂亮。”然后笑着跑了。听着她的话,我喜不自禁,孩子,你终于可以说出自己的心声了。

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看到小青和同学在一起交谈、游戏,看到她的变化,我感动自己功夫没有白费。

作为老师的我们千万别去吝啬自己的语言。

篇3:小学语文老师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10篇(演讲可参考)

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赵永攀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于是,很多老师奉这句话为圣旨,把它理解为想怎样解读就怎样解读。当然,这一舶来名言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不谋而和,它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势,把学生从“标准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一个极其软弱的人,也是一个英雄的复仇者。莎士比亚有意造成一种“清醒与疯狂、伪装与真实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显示人物的复杂性格。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读者自然会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负复仇重担而又踌躇,是由于他本身软弱的关系;魏尔德尔认为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弗洛伊德则认为恋母情结是哈姆雷特久而未决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个诡计多端、残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设法吹捧别人的狡猾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其结果只会是把学生引入歧途。

还是以上述这两篇课文为例,还真有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说说对课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学生说:“白骨精虽然它诡计多端,残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对于这样的理解,老师不是加以否定,还称赞地说道:“我们从来都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

同样的故事也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上演。在课堂上,正当教师带领学生对狐狸的卑鄙行为进行批判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觉得狐狸很聪明,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对于这样脱离文本实际的解读,老师的评价是:“你很聪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的理解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说学生的理解可以原谅,那么老师的附和却让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为了和母亲一起分享唐僧肉,这种“孝”是我们生活中所倡导的吗?狐狸的“聪明”则是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聪明”是为人们所不耻的。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极不道德的。残害无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师一定要这样去引导,学生可能会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东西与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聪明”就是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好像走入一个误区,解读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课程标准》的理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不错,但是大家都不可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哈姆雷特到底是谁?不管我们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终只有一个。他就是那个为父复仇的王子,他就是那个优柔寡断的王子,这个谁也无法改变。而我们所读出的“一千个”也都是从这“一个”中发散出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哈姆雷特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进行的。能够多元解读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牵强附会,脱离实际。作为教师,当学生理解出多个“哈姆雷特”的时候,我们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也要细加分析,这个“哈姆雷特”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时,教师必须进行正确引导。

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当我讲到凡卡的爷爷也过着很苦的生活时,有一位学生却说:“老师,你讲错了,凡卡的爷爷过的生活很好。”我没有马上指责他,而是让他说出理由。他说:“书中写到爷爷穿着宽大的羊皮袄,说明爷爷穿得很好;爷爷白天在大厨房地睡觉,而凡卡却睡在过道里,说明爷爷过得很好。”他的这一番言论,令我始料不及。细细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作者契诃夫是要通过凡卡的悲惨遭遇表现沙皇统治下,城乡人民过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们分析出爷爷过得很好,岂不是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为了尊重学生,我们有马上反驳,而是对全班学生讲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过的。那位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们从任何文本中读出的“哈姆雷特”都离不开文本的主旨,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个主旨,一味地标新立异,其结果只会是得不偿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他归根到底还是“哈姆雷特”,永远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也成不了罗琳笔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读文本,方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准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准了文章的突破口,才可能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堂里寻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篇4:小学语文教育叙事教学随笔:五篇

让我们一起读着书,快跑!

──写给我和孩子们的话孩子们,九月份我们就读二年级了,我们又要一起走进语文的殿堂,一起去领略那绮丽的风光,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每每想到又有一本崭新且带着墨香的语文书要发到我们手里,我们将一起睁大眼睛去发现感受书中那奥妙无穷的知识的时候,我的心就雀跃不止。它让我们耳聪目明,学会做人。这是一本奇妙的会说话的书。它引领我们走进书的海洋,生活的世界,愚者因之而智,昧者因之而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奇妙的书,去探索知识的宝藏吧。

仙境般的封面

孩子们,把书捧在手里,我们先来看看这俏皮的封面吧。你们瞧,封面上的字体就有好几种,有黑体字、行楷、宋体等,它们有的豪放,有的严谨,好像在说:“我就是神秘的汉字。”近处,可爱的小松鼠手拿纸船大声地对山上的风筝说着话,猜猜看,它会说些什么呢?远处,小白兔正好奇地瞅着周围的世界,调皮的苍耳跟着它也浑然不觉。这是一个个怎样温馨的小故事呀!所有的曼妙都在这本书里,我们此时正站在起跑线上,不用犹豫,只待枪响,即刻出发。

会说话的插图

本册教科书里除了第9课《欢庆》没有插图外,其余的都配有插图,有的还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不看它,不观察它,你会坐失珍宝。画家的画笔能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思,没有任何人能阻止得了你,那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起来吧!先别看文,我们一起来猜猜看!现在,我们走进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能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图画吗?对,这是秋天的图画,因为树上有黄黄的梨红红的苹果。“不对,不对,”苹果和梨自豪地抗议,“我们这样说的──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比一比,看谁说得好?”现在,我们走进了《识字2》,一个简单的三字词组,画家就能配上一幅生动的画,真是魔力无比呀!所以,我们每预习一篇课文时,一定要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心里想想这幅图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看看课文,也许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像《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中,院子里长着一棵柳树和一棵枣树,它们经历了春夏秋冬,模样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柳树春天吐新芽,长得婀娜多姿,秋天则容颜枯萎,形容萧瑟;枣树春天光秃秃的,到了秋天则硕果累累。柳树和枣树之间会说些什么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透过画家、作家的创意,即使毫不起眼的小事,也可以变得新鲜有趣。思维始于惊异。我相信,对你们而言,越是不起眼的小事,越可能为你们带来惊异的喜悦,就好像哪天偶尔在路边发现了一朵盛开的小花一般……你们的理解和想象可能完全跟作者不一样,这有什么,创造就蕴藏其中。再联系现实,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比较之中必有情的较量,想的搏击,写的分明。书与画,画与书,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踏花归去马蹄香”成就了千古佳画,孩子们,我们也能行!

试着画句子:

猴子大口大口地吃着葡萄。

湖水像一面镜子。

……

试着画段落: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试着画连环画:

《小鸟和牵牛花》还没有插图呢!请你给每个自然段配上一幅插图吧。

缤纷的识字果

孩子们,当我们推开二年级语文的窗户,扑面而来的是汉字那神秘的味道。我们只要信手翻阅几页书,你就能发现这册书的课文注音都消失了,生字宝宝都在课后安家了,苹果、桃以及各种各样的树叶就是它们的家。果子成熟了,才从树上坠落下来。叶子成熟了,才从树上飘落下来。这不是普通的果实,这是沉甸甸的识字果,笑盈盈的认字叶。孩子们,你们能俯拾起它们吗?在秋天的山林里,在秀丽的黄山上,在清澈的湖水边,在广袤的田野里……一步一个脚印,一文一串果实。那一个个果子,那一片片叶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那是字宝宝的家呀!不信,你就仔细观察,细心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字典爷爷来帮忙。我们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二年级我们就要好好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生字,而且不久部首查字法也要来帮助我们呢!这学期我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一定要先请出字典爷爷,爷爷的肚子里装着数不清的故事,遇到不认识的字找爷爷准没错。当爷爷告诉我们字宝宝的读音意思后,再玩“词语对对碰”游戏吧,“刺”可以组成“刺猬、鱼刺、刺刀”等,这样会弄清字的用法,以后遇到同音字就不会慌张了。

多种方法记字形。通过一年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很多的记字方法。像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等,很多同学都能自觉去运用。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大家始终要牢记:认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要利用熟字记新字,利用学过的部件学生字,做到新老朋友一齐走。比如《称赞》这篇课文后面有“板、但、椅”这几个生字,看到它们,你想到了哪些旧朋友呢?“板饭反,排排坐。但和旦,手牵手。椅和奇,肩并肩……”当你的耳畔响起这象征丰收的喜悦的声音,当你的眼前看到这团结的画面,你是不是感到快乐无比呢?

语境当中再巩固。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认字,但不是一个一个地认,不能硬生生地把这些字剥离开来。每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当它们找到自己的朋友组成词串,词串排队变成句,它们如小天鹅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款款走来,你会发现小小课本天地宽了,它是显微镜,它是万花筒。第21课《从现在开始》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话: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我们可别小瞧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始、兽、之、轮、期”这五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把这句话多读几遍,我们不仅是和生字朋友多见了几次面,再次熟悉这些陌生的脸庞,更重要的,我们还明白了意思。单独看“轮流”这个词,我们也许会不懂,但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读一读,你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了,“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就是在补充说明“轮流”的意思是一个接一个。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好方法一定要记牢。再如第27课《清澈的湖水》第二自然段: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读着读着,你是否发觉山石真的变成了欲跳的青蛙翱翔的雄鹰?而古老的龟兔赛跑又浮现在眼前?一幅美丽的画卷清晰地展现在你面前,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舞者,观者,浑然一体。这是世间最绝妙的舞蹈。徜徉山水间,“清澈、两侧、波纹、欣赏、石龟”向你翩翩走来,它们一会进了画里,一会又进了文中,最后走进你的心里。

迁移当中学运用。真正的思想总是饱含激情的;孩子一旦领略了语言的芳香,他的心就会激动。那么就让那个绝妙的世界在鲜明的色彩中,在嘹亮颤动的音响中,在童话和游戏中,在自己的创作中,在激动他的美景中,在为人们做好事的意愿中展现吧。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谆谆教诲。

我们来编故事吧!

一个个汉字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拢在一起才能绽放夺目的光芒,大珠小珠落玉盘,那声音清脆,可爱。每学完一篇课文后,我们就尝试着把学过的生字编进故事里。以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主题是秋天的景色,可以《小刺猬旅行记》贯穿始终,在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后,可以这样编:小刺猬穿上带刺的铠甲离开了妈妈,又开始了旅行。她乘坐蒲公英妈妈准备的降落伞出发了,田野里,苍耳娃娃和她赛跑;山洼里,豆荚姑娘“啪”地炸开,蹦着跳着欢快舞蹈。每到一处,小刺猬都把自己观察到的知识写在信上,请风娃娃把信送给妈妈。如此一课一编,一单元一累计,做到短文天天念,文章越来越长,有时还可请孩子自己创作,学生会很有成就感。

我们来读一读吧!

教科书其实是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单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它是老师,教会了我们阅读方法,要想为我所用,知道要读什么,怎么读,还得借助大量的课外阅读。我们通过和好书交友,便能籍文字谈古颂今,环游世界。阅读,无处不在。阅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明亮。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我们的茁壮成长。每学完一个单元主题后,我们的系列故事也编成了,再从头到尾完整地读一遍,一定令人感到快慰无比。读完《植物妈妈有办法》,我们来读读《蜜蜂树》吧,书中的玛莉爱伦通过追寻蜜蜂最终找到蜜蜂的家,她发现知识、智慧都得来不易,必须透过书本一页页的内容去追求,才能获得。听书中爷爷的话:“快跑!”我们也跟着玛莉爱伦在书页当中奔跑吧。学完《蓝色的树叶》后,我们一起来读读《石头汤》吧,喝喝石头汤,会让我们明白,当每个人打开心胸付出时,其他人会付出得更多。懂得了分享,就有了永远的富足。

“阅读,永远不打烊!”这是我在购书中心看到的一句宣传标语,贴于大厅中央的柱子上,静静地,却很有力量。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读着书,快跑!

篇5:实验小学语文老师优秀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1两篇

这里的“明明”是人名?

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余乐平

《看电视》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我在读课文时没有发现什么难理解的地方,然而在课堂上,却与孩子们出现了不经意的一幕:

课上,我让孩子们自由读完第二小节后,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段说了谁是一个足球迷?说完,课堂上立马小手如林,当然,这也是我意料中的事。一位孩子站起来说:“文中告诉了我们,爸爸是个足球迷。”我微笑地点点头,我正要鼓励他答对时,有一部分孩子仍还积极地一边举着小手,一边嚷嚷:“不对、不对,爸爸和明明都是足球迷。”“明明”?我从他们的回答中听到这么一个名字,谁是“明明”?我有点疑惑不解,请了其中一个孩子回答:课文中就是这样写的:“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一听,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把这里的“明明”弄成了人名,认为是文中的“我”的名字。看着他们满有道理的样子,该如何处理呢?我灵机一动,决定把主动权还给他们。于是就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笑着问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会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把这里的“明明”认为是课文中的人名。现在,请大家来讨论讨论,这里的“明明”到底是不是人名?于是,我给了孩子讨论的时间,此时课堂气氛高涨,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争得面红耳赤。一阵激励的争论后,有孩子起来回答:“这里的“明明”不是人名,因为后一个“明”字不是轻声。”我让大家仔细看看,发现这个字拼音果然是二声。“你真会发现!”我鼓励了他。我又让孩子们举例说说像“明明”这样的名字:贝贝、欢欢、迎迎……,不错,这些名儿后一个字都练轻声,有道理!其他的同学也在点头,刚才的那部分孩子渐渐地安静了。“请孩子们再想一想,还有没有理由来说说这里的“明明”不是人名?”我接着又问。又有孩子回答:“如果这里是人名,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在“爸爸”后面停顿长一点,然而这一句读的时候比较快。”“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我欣喜地说。她读完后,又引导全班孩子齐读了一次,果然分出了真假。

像这样的突发事件,是在教学设计上没有预想到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特见解。面对这样的问答,我们不应该直截了当的否定,更不应该摒弃,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个他们,大胆地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去讨论、去思考、去发现,变曲为直,灵活地去纠正。这样不仅会给我们的课堂增添更精彩的亮点,还给孩子带去更大的进步。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