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情况总结汇报材料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情况总结汇报材料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6

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情况总结汇报材料

我校有着典型的小班化课堂,为了让“小班化”教学有所创新,创建“轻松、愉快和幸福”的课堂,打造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领导班子和教研组围绕“小班化”教学的有效性共同讨论制定了我校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一、基本理念。

1、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

2、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3、努力构建“切合自身实际、适应学生特点、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轻负高效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4、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思考、理解、练习、纠错。

5、“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让教改扬帆的精神得以延伸。

二、总体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校本研究,强化课堂意识,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进、改善、改造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学习效率、教学效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本学期我校的课堂改革步骤及课改初级成果。

我校在本学期的九月、十月份进行了“三环”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计划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进行“初读”环节的课改;第二步:进行“细读”环节的课改;第三步:进行“单元整合,展示分享”环节的课改。每一步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我校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时间,进行上课、说课、评课、研讨课中存在的问题、商议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集思广益,然后再用上新的策略去改进课堂,反复磨课,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从“三环”课改开始,我校就倡导老师们坚持写课改日记,一来为教学几十载的教学经验做一些总结,也趁机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二来也为我校的“辛小三环教学法”成果的整理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我校力争预期形成一套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辛小三环教学法”,也把我们的教学活动从实践提升为理论。

我校当时有3个课改实验班,分别是四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六年级语文,并号召全体老师在教学中渗透“三环”理念。

在进行“三环”教学模式的初探实施中,经过多次试课和老师们的研讨,我们总结出了“初读课堂流程“。

即:先把“三环“之初读小学案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课下明标自学,并完善“知识树”。重点课初读环节可以安排一课时进行,自读课可以一课时安排两篇课文。

初读课堂可以让孩子们先交流5分钟自学的知识,然后进行竞争式的交流达标,老师指导孩子交流内容范围,以保证达标。可以参考“初读交流达标导学案”。达标提升环节可以让每组的代表到讲台前面来展示,让其他部分的孩子上台来为其评价。其他小组同学可以交互互评,用“他评”的方式进行。可以参考“三环课改评价方式”。

在整节课中均可以穿插团队捆绑式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还要及时培养孩子们的倾听、思考、礼貌交流等好的学习习惯。

在10月份,我乡到安阳殷都学习了“五环”教学模式。此后,我校又掀起了向“五环”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的历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三环”与“五环”有机的结合起来。力争形成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开辛五步教学法”。

在10月20日,西郊乡中心校在我校举行了课改教研活动。区、乡领导及各校课改老师20余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前两节是听课活动。分别是芦小妞老师的语文课《猫》,许亮老师的数学课《用字母表示数》。这两个课堂采用的都是“五环”教学法,分为五个环节:学生预习,教师导学;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展示,教师激励;学生探究,教师引领;学生达标,教师测评。值得称赞的是:芦老师能把“三环”与“五环”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把预习内容用智慧树展现出来。课堂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自学的知识达到了共享,小组团结合作意识强,课堂稳而有序,学生基本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快乐的学,老师轻松的教,课堂教学效果高效。

课后,老师们又看了我校的课改特色作业

篇2:理想中未来教育:教学小班化感想

今年的班级,分成了两个班,人数自然就少了一些,站在二十五人的教室里,教室一下子空旷起来,心情随之也开阔。进行了几次小班教学的尝试,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小班与大班相比明显的优势,我感受较为强烈的小班教学的好处主要有这么几点:

1、教师可以关注教室中每一个学生。“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的视野只能监控到28人左右,这是教师关注的最大值。二十五人的班级就为我们关注每个学生提供了可能。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言行举动甚至是学生的表情变化都逃不过教师的“法眼”(只要这个教师在课堂里乐意关注学生的活动)。这样,课堂的纪律较好调控,学生分心、做小动作等行为比大班要少得多;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使“从每个学生的学情出发”不再是一句空话。

2、对教师而言,小班教学让教师“省力”了。课堂上,教师不必扯着喉咙用尽元气大声“嚷嚷”以求班级五六十名学生都能听到;小班教学中,教师适中的音量就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听力要求”。

当然,针对小班,我的教学行为也有一些变化,比如在小班教学老师不再执著于一直固守的讲坛。大班教学的时候,也并不是不想走下讲台,而是下了讲台,教师很难有“立足之处”,站在教室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忽视群体中的一部分,只有讲台是总揽全局的。小班了,讲台和学生座位间有一大块空处,我现在一上课,就站在那个位置,是在学生中间的,似乎就在跟学生面对面地交流,那感觉,很亲切。上课过程中,更深入到学生中,到学生身旁去,因为小班而成为可能。这样的课堂,无疑比大班教学多了一份融洽。有的课,采取的是对话式教学方式,就可以坐在学生中间,与学生亲切交谈;另外语文教学有很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实践教学行为的时候,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小班化教学使得讨论法实施起来更为有效。讨论法比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大班实施讨论法的时候,因为人数太多,有些学生会借助讨论之名行聊天之实,也因为人数的关系不能让每组学生展现讨论结果,所以讨论法并没有真正地达到它应有的效果。虽然小班教学实施讨论法的时候没有大班那样“热火朝天”,但讨论结果证实讨论更为有效。班主任调节了班级座位,4个人排为一组,使小组同学交流更充分了。小班教学中,如果课堂需要,可以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的感想,希望在以后的小班化教学中,能为更好的开展小班化教学,更好的教育学生,有一些帮助。

篇3: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有序的进行,新课程正一步步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课堂乐意向不确定性开放;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教育理念。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追求理想的课堂教学?我们心中的理想课堂又是什么样的?

课堂是学校教育发生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味的核心。为大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真正适应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教师将新的教育教学先进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改革实践行为,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当前课堂教学工作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1、传统教学方式弊端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以教为主、以本为主、教路单一、学法单一、目标单一、评价单一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我为中心,以大量讲述为主要释惑答疑手段,甚至还存在满堂灌的不良现象。老师的教学行为占用了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减少和挤压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严重影响了学生认知、探究、掌握、实践、应用的自主性发挥,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导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很好地落实。

2、重结果、轻过程、重理性、轻感性的情况时有发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学不够扎实,当堂掌握度不高。在学科教学中,只注重了对知识的浅层次传授,而忽视了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系统性不强,知识前后联系不紧,学生参与知识生发过程的体验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符合新课程设置和标准新理念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课堂上很少看见人际间的交流,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在一些班级还存在着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个别教师的育人意识,对学生的尊重程度还不高,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4、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教学基本技能技巧等专业素质与新课改新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程度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或分层次教学辅导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质量意识有待提高,爱岗敬业精神有待进一步增强。

5、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效率与收益水平较低。现有的教学辅助设施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还远未大面积应用到学科教学之中,教学过程科技含量水平较低。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1、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和学好。通过改革使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和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创造机会更多地让中低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抓两头带中间,做到人人过关,个个进步,特别要注意做到在实施优生工程同时,着力抓好最后一名学生也应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2、转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用积极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牢固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索式学习活动。彻底改变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少等弊端,营造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情趣盎然积极主动地获取应用知识并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

3、构建“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精讲多练,轻负高效”的高效常态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规范新授、练习、复习、作文、讲评等课型教学流程和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形成性、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4、体现精讲精练教学要求。对于疑点难点,教师要适度启发点拨引导,指点迷津,确保一节课学生直接使用的时间不低于20分钟,教师讲解、解疑时间不高于20分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应致力于不断提升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调动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保证课堂教学轻负高效,不断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特别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创造性的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1、学校成立以校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并负责组织正常工作,具体事务由教导处负责落实。

2.抓实抓好校本研训工作,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坚持自修学习,研讨反思的校本培训模式,着力提高学科教师综合素质,尤其是要加强教学小现象,现实问题的反思研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研讨,制定措施,落实检查,总结提升这一过程,找准症结,切实改变课堂教学作为,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大力推广“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精讲多练,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大胆实践,不断创新,走出一条富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新路.不断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所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学生的学业成绩。

4.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的积极性,坚持骨干先行,典型引路,学习实践,共同提高。

5.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特色及要求,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制定各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五.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利用每周一次1-2小时教研活动时间和每两周一次的业务习时间系统学习课改及新课程标准有关理论知识,观摩讨论学习优质课,努力提高学科教师学习认知和鉴别移植先进理念及教学方法的水平和能力.

2.积极开展校本研训。主动承担教科研主题任务,做到人人有专题、年年有成果。大力开展以课堂教学练功比武为平台的校本研训活动,认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典型与骨干模范带头,引导全体教师向教学能手和先进学习。

4.认真研究制定既科学合理又宜于操作评价的各科课堂教室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发展,促使教师成长,努力促进课堂教学在以下八方面发生根本性转变:

①在教学目标上的预置上促进老师由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教师在完成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从而形成主动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②在学生要求上促进教师由过分强调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以体现因村施教各有发展的要求.

③在教学内容上促进教师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适当拓宽知识面.根据学情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从而真正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在教学方法上促进教师由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努力尝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注重多法结合.灵活运用.

⑤在教学活动上,促进教师过分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教师要注意凸显新课标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生发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全面发展本位的转移.

⑥在师生关系上,促进教师由不够民主,不够和谐,向平等融洽的新型教生关系转变,使学生在平等对话心态下主动参与,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性得到解放,使上课成为师生共同分享学习快乐,理解和体现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过程.

⑦在教学手段上,促进教师由不够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向积极学习应用转变,优化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⑧在学生评价上,促进教师评价过于强调学科成绩,甄别考试功能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转变,改变以把学生成绩做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传统评价观念和做法,构建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多元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并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篇4:发挥学生在课堂上主体作用也谈课堂教学改革

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也谈课堂教学改革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为此,教师应注意:(1)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2)把成功带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开阔学生思路,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可采用:(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2)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篇5:新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几点思考

新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

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如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以往已经大为不同。现在的课堂上出现了游戏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把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在游戏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气氛中学会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会利用各种辅助道具,使教学更为直观,例如多媒体教学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强化课堂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因此,教师会适当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其思维能力,为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根据课文提出问题,在碰到不认识的字词或优美语句时,要求学生圈画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小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动口习惯,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为学生之间的友谊打下基础。因此,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建立“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如今,通过新课程改革,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小学语文改革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课程理念仅停留在认识上。

课改的核心是运用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自身的观念。如今,我国各校都对教师有组织的进行了定期培训,在各个方面都投入很大,希望通过进修学习使教师对新理念有较深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有着“形似而神异”的现象。

例如,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探究式教学变成了问题式教学,没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也没有组织学生交流问题,而是设定出一些无趣的问题,由此看出,这并不是老师缺乏创新意识,而是其对新课程理念仅仅停留在“认识”上,没有将理念和教学行为统一。

(二)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不统一。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在课堂上讲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问的学习方式。但是,有的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气氛,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单纯追求形式,会失去语文的本位。

还有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合理运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使教室成为了老师和优秀学生的舞台,弱势学生得不到展示,7终只会“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使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三)缺乏课堂教学反思与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对课程的准备和设计更为重视,需要教师注意自己在课堂上对于新理念的理解,并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倡导探究精神。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反思方面较弱,并存在程式化倾向,并不能将教学反思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良好的联系起来。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