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效课堂经验心得小纸条大作用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小学高效课堂经验心得小纸条大作用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5

教师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的同时必须明确要求,要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识点以及重点、难点;哪些问题可以结合课本进行;哪些问题要动手试一试;对例题的处理怎样进行模仿和交流;最后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归纳。这样,学生在明确的要求下进行有序预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小纸条”的使用中,教师把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分条写在小纸条上,分发到每个学习小组手中,让科代表组织本组课下预习,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小纸条也相当于一个小学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学生也能针对内容重点准备。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规定新授课应简洁,复习课应略微详尽些。目前,“小纸条”在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小纸条,作用大,带来课堂新变化;小纸条,看似小,老师学生手中宝。”已成为学校师生的共识。

复习阶段:小纸条写上重点题,多数是我自己写出来的,很多推断题都是我原创的题。根据学生试卷上的不同错误,我有针对性的给每个学生发放纸条题目。学生看到都是老师手写的或自己编的题目,都能忙上完成。我都认真批改和让学生订正再检查.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照.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收获都很大.时间上也很方便,如下课去班级给几个同学做.通过小纸条使用,很多同学都有很大的进步。

篇2:学情分析因材施教实施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

学情分析因材施教如何实施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

陆廷军前郭县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

新课程教育改革认为教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发展。教育的任务是挖掘潜能,让学生思考。教育使每个人观念得到发展!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具有主动求知的意识,“人人被关注,人人有收获”,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有差异,其途径也并不是单一的,也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实现教学目的,单一地依靠知识和能力这一途径,常常是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这就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因素配合。

问题是创新的开始,实施新课改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新,那必然要与课堂问题相联系。教师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不断设疑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随时能提出问题,整个课堂充满问题。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是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上的新要求。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方法,突出参与,体现合作。学生学习态度能够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在课堂上激情饱满,充满自信,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对问题不断产生联想,发表多种见解发现新的问题。能够主动获取新的知识,师生共同在研究探讨中获取知识,师生是在走一条学习与创造的探索之路。

关键词:

高位信息学情分析,因材施教问题设计,由浅入深任务分配,各取所需展示测评,形成激励

作者简介:

陆廷军是前郭县第二高级中学生物学教师,中学高级职称,多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有创新精神和较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潜心学习,踏实工作,认真教学,受到师生好评。在教学中能够积极推进新课改,吸取经验,积累素材,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充满教育智慧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以知识传授为载体,实现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新课程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是以知识为本位。新课程是为学生的生活和发展服务,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是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上的新要求。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主动求知的意识,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新课程教育改革认为教育不是传授知识,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教育的任务是挖掘潜能,让学生思考。教育使每个人观念得到发展!

一、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我们所有的学生都很聪明,只不过他们聪明的方式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有差异,其途径也并不是单一的,也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实现教学目的,单一地依靠知识和能力这一途径,常常是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这就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因素配合。如情感、观念、思维、心理、习惯、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我们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调动这些因素,综合这些因素,使学生的学习越过以前难以过的高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认知方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个性和完善的人格,坚持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特长相统一。坚持普及教育与英才教育的统一。承认人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质量不是高分数,我们要的质量不是单一在课堂上追求的分数,而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学会创新的人才观。

篇3: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差异化探析

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差异化探析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多种不同的创新教学模式逐步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极大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作为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巩固和检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途径。对于构建高效课堂下的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模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差异化管理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即针对不同层次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教师布置不同的作业任务,实行分层练习和评价。这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实效,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分析学情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对数学课程的接受程度。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和分组。

1.合理分层

教师按照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能力、习惯和成绩等因素,按照三个层次来进行划分。一是优秀生,即数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等各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他们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高、主动性强,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成绩优异,状态稳定;二是中等生,即数学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够掌握常规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学生,他们对数学课程重视而成绩不佳、认真却无改变良策,缺乏"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习效果一般;三是学困生,即数学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缺乏信心,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数学成绩落后。

2.有效分组

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六个人,每一个小组都有若干个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设小组长一名,组长由优秀生担任。分组工作是一个慎重而细致的工作,它不是简单的人员组合,它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组的原则为:一是要把握学情与个性相结合。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性格爱好、学习能力和身心健康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学习效果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差异。在组建学习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在全面了解班级和学生的基础上,悉,心昕取学生的意见,在尊重每个同学意愿的前提下,把学情和个性相结合,保证小组的有效组建和学习过程的顺利开展。二是要把握阶段性与流动性相结合。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会随着学习的动因、学习的态度在某个阶段发生变化,教师要及时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学习变化情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经过一个时期后,及时调整学生分组的情况,通过分组的动态化来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提高。三是要把握合作性与竞争性相结合。追求上进、勇于竞争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

点,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通过组织小组对抗赛的方式,充分调动小组长和各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在小组内部形成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在班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态势,从而促进优良学风、班风的形成,锻炼和培养同学们互相尊重、精诚合作、善于竞争、敢于争胜的意志和品质。

二、因材施教把握作业布置的差异

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个人的才能,获得数学知识,形成竞争意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作业内容精练化

作业布置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要考虑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趣的要求,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让学生每解一题,都能够受到启发和锻炼,感受到作业内容的精妙和优美,调动其求知欲望,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根据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要有效控制数学作业的量,每天作业量的安排应在30分钟左右为宜;作业量太少起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作业量过大,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逆反心理,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作业题目设置为三类:A类为概念题。即根据数学知识的概念、公理、定理演变出来的题目,这些题目没有推理过程和思维变换,能够比较直观地观察出来。这些题目主要针对学困生,让他们通过熟记概念、定理,进行一定量的作业练习掌握数学知识。B类是基本题。即根据授课内容经过一定的推理和演变提炼的题目,这些题目需要运用定理和性质经过一定的计算和推理才能够完成。这些题目主要针对中等生,作业内容从模仿

例题人手,在全面理解定理、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基本题型的训练,做到娴熟、准确,为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打下基础。C类是拓展题。即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综合性和拓展性的题目,这些题目灵活、多变、深刻,需要经过严谨的数学思维、镇密的数学推理和巧妙的数学计算才能够完成。这些题目主要针对优秀生,让他们在全面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拓展性题目的训练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作业形式差异化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采取差异化的方法进行安排:优秀生需要完成B类和C类题,这样可以穷实基础知识、提高探求能力、拓展学习思维、提升学习兴趣,实现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目标;中等生需要完成A类和B类题,选做C类题,这样给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获得攻克拓展题后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学困生需要完成A类题,选做B类题,这样可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学困生学习数学困难的状况,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通过差异化的作业布置形式,满足了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学生需要,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帮助学生学会循序渐进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规律,寻找学习数学的乐趣。

篇4:打造适合自己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了解学生个性。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产生成功感。竞争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补差工作。

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发言之前,要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四、营造思考的活跃的科学的课堂学习氛围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让学生更加愉快的融入进自己的课堂中,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作做到用心,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作为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

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五、给学生留一点时间,他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预设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但千万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的满满的,不留一点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舍得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绽放智慧火花,表现自己的创新才能。要相信学生:我们给学生一个天地,他们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

六、走近学生,改变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现这一方式的难度很大,需要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所需,改变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篇5:高效课堂建设中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激励机制

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激励机制

(一)学习小组建设

1、小组组建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①六人一组,分上、中、下(AA、BB、cc)三层,科学划分,学习成绩均衡,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使每个小组成为班级学习的缩影。

②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③每个小组都有自己设计的小组名称,小组活动口号,组徽、组牌、组旗。

2、学习小组长

学习小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是老师的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1)挑选标准:态度积极,率先垂范;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乐于助人、有责任感;组织管理能力强,集体荣誉感强。

(2)组长职责:学习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具体职责有:

①组织好本组每节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展示和评价,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

②组织本组成员利用好自主自习,根据A、B、C分层完成训练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

⑨管理本组成员遵守班规的各项要求。

④落实针对每个小组成员的评价制度,每周总结、公布,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3、组员分工

每个学习小组内应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角色,负起一定的责任。每个小组配有常务组长、常务副组长、学科组长,常务组长抓学习,常务副组长抓纪律。组内每科选一名学科组长,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尽量做到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干,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4、学习小组调整

①学习小组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适时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学生在合作能力上形成思维定势,避免各小组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②学习小组长实行动态管理,一个阶段后成绩不理想的小组长可做调整。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操作程序

高效课堂规定,课堂上老师讲课不准超过20分钟,课堂上学生自学、讨论、展示、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但必须保证课堂最后5分钟要让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落实、深化、提高。但是,从来没有一种模式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教师与教师不同,学科与学科不同,每一节课与每一节课不同,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模式也不能机械照搬,因此,高效课堂只提供基本的操作程序,不惟模式而模式,不惟模式惟高效。我们的基本操作程序为:明确学习目标一自主学习一合作探究一展示交流一点评拓展一反刍总结一检查测评。

高效课堂总体要求为:每堂课都要设计好三维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时间分配合理,控制得当,收放自如;课堂“三量”(信息量、训练量、思维量)要高;课堂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由教书到教人。

下面具体解释一下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1、学习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

①要按新课程三维目标准确设定学习目标,体现出知识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

②教师板书学习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具体解析,要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注意。

③整节课都围绕目标达成展开,既要重视既定目标的达成,又要注重生成目标的生成和挖掘。

2、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是高效课堂有效讨论的前提。

①教师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时间及要求,任务布置要具体。

②学生自学期间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引导,为点评做准备。

3、合作探究:每时每刻都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①老师明确讨论的内容及要求,学科小组长起立安排本组任务,具体布景每层学生的学习目标并组织组内ABC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②小组长控制讨论节奏,小组讨论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在3个不同的层次中一对一地讨论,第二步集体讨论解决相关的问题。

③讨论要全员参与,防止假讨论或不讨论。

④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要即时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适时点拨、引导,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开展全班交流做准备。

4、展示交流: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动力。

①各小组自己主动展示,脱稿展示,积极、有序。一般由各小组C层、B层展示,由A层负责点评和拓展。

②展示要注重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

⑧展示平台及方式:以前后黑板和每班的两块小黑板为展示平台,固定地方,还可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方式可口头、可书面,要求必须简洁、条理、重点突出、见解深刻。

④非展示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整理,进行思考,准备点评和质疑。

5、点评拓展: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①由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拓展,点评时要关注达标和结论生成过程,每个点评学生要做到声音洪亮、体态优美,落落大方,点评结束要问一句“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

②老师、学生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③即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语言表达。

6、反刍总结:总结、梳理、巩固、深化、当堂达标。

①小组总结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构建知识体系,教师作补充点评。

②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检测情况可以是教师口头检查,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检查,也可以是书面检测,灵活处理,熏在实效。

7、课堂评价:无时无刻不在的评价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管理,评价是引领。

①课堂只要有要求,就一定要有评价。

②每节课学科班长负责总结评价,表扬本节谍的优胜小组和表现突出的同学。

③评价的三个指标:

参与率:每一个成员必须积极参与。

精彩度:观摩方自动为展示方鼓掌喝彩为依据。

含金量:展示方展示内容的正确度、创新度、思雏度。

(三)高效课堂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与学生评价激励机制

1、指导思想

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把研究权和评价权都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创新的主体,促进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让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协调发展。

2、班级自主管理的三驾马车

(1)班级行政管理小组

①组建行政管理团队: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值周班长和两天的值日班长研究班级工作;值日班长总结当天班级情况)。

②实行班务承包制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