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数学教育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在生活数学教育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9

在“生活数学”教育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技能训练“生活化”

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1)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再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

二、思维训练“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要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三、应用题训练“生活化”

应用于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须臾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技能,教师

篇2:结合一日生活环节进行数学教育

结合一日生活环节如何进行数学教育

小二班林桂芳

**年4月14日参加了由海口市教育局组织的“国培计划送教下乡”的培训活动。从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丁金霞园长的讲座中,使我明白了不仅只有五大领域可以互相贯通,任何的一个领域学科都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设计一节活动课时,可以把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或者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物品带到教学活动中,使孩子能再宽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知识。下面我将举例说明我是如何结合一日生活环节进行数学教育的。

例一:在组织小班的数学活动《小鱼游泳》中,我会根据活动的目标,1、要引导幼儿学习分辨“1”和“许多”的量。2、引导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许多”是由很多个“1”组成的。并结合生活中或身边的事物进行数学教育。我会利用室内的环境,让幼儿认识1和许多。比如:班上有一位老师,许多个小朋友。一个大皮球和许多小皮球。一块大积木和许多块小积木。一把大椅子和许多把小椅子。还可以利用室外的环境,让幼儿认识1和许多。比如:一棵大树和许多小树。一朵大花和许多的小花。一棵大青菜和许多的小青菜等等。

例二:在组织小班的数学活动《秋天的水果》中,我会根据活动的目标,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学会比较大小。2、通过观察比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我会结合幼儿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他们进行比较,比如:教室内娃娃家里的布娃娃,有大的有小的,可拿实物让幼儿先观察然后进行对比,要幼儿学会比较大小,还可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请幼儿说说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谁比谁大,谁比谁小。比如:幼儿身上的衣服和老师的衣服比,谁的大?谁的小?老师的手与幼儿的手进行对比,还可组织幼儿通过玩游戏来比较大小,一边说一边加上动作。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直接感知和比较的方法,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充分体现《指南》精神--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师范大学,幼儿园,海口市,国培计划,教育局

篇3: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数学教育对人格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数学教育对人格的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中的育人功能,论述数学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日常生活、教育

正文: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数学是一门抽象学科,依附于日常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变得更加具体。其实,数学并非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只是它和语文承担的功能不同,语文教会学生感受、理解、表达的能力,数学重思考的过程,因此它在塑造人格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数学与日常生活关系。

(一)日常生活映照着数学。

数学教学应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人的感性认识,直观感觉,对环境的认识,都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速度与路程问题,工程问题,数量与重量的问题,对物体的认识等等,都是联系日常生活的教学。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他们不会觉得陌生,相反还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其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全过程,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二)数学反作用于日常生活。

1、数学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数学思维来源于日常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日常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学好数学,或者说养成较好的数学素养就会很明显的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都说孩子很粗心,所以学习成绩不好。似乎这已经成了学习成绩不好的正当合理的理由,殊不知孩子这种学习问题是没有养成好的数学素养。加法、乘法列算式时忘了进位,减法忘了借1。因此,在生活中一部分孩子就会出现马虎,不安分,丢三落四的现象。

2、数学素养的反作用

数学思维重在提高学生逻辑能力,数学思维中的条理性、全面性、完整性都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长久的训练,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理性分析,井井有条的处理事情,顾全大局的好习惯。数学不像语文那样灵活多样,它必须一一搭配,有始才有终。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单位的换算,厘米,米,平方米,结果完全不一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又例如,数学讲究的是步骤、先后,先算括号内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再教会学生演算的能力时,也教会其有条理的做事。

数学活动的严谨性,要求学生学习认真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无不训练了学生脚踏实地的做事方式。在今天的科研活动中需要这样的精神,在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样的谨慎踏实。

二、数学的教育性

(一)开发智力

智力是一个人心理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总和,是一种智慧的力量。对外界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都是智力的一种体现。智力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的基础。数学对于开发智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不断的促使原有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比如,认识平面图形对于以后认识空间图形有帮助,对于空间建构也有作用,学生在一步步地积累过程中逐渐理解和领悟。

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思维品质数学教育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和多级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2、数学的抽象性,使很多数学内容的本质属性不容易被直接发现,许多命题需要进一步扩展其功能的可能性,数学中的问题常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掌握其精髓,所以,数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思维反应的敏捷性是反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重要的指标,数学问题多样、灵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多种判断、策略中迅速作出正确的筛选,从而提高了思维的灵敏性;

4、数学本身是种创造性的活动数学知识里到处都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它能诱发学生在学习中,大胆猜想,大胆探索,从而培养和发掘学生的潜力。有时候学生在理解与不理解之间就像隔着一堵墙,只要打破壁垒,思维就开阔了,就活跃了。

(二)完善自我

数学是一种科学工具,在不断地尝试中,不断地获得。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时,他就会将所有的数学逻辑连接成网状,在他的身心形成一种稳固的知识框架和逻辑思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有利于他人生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语言,可以训练学生对世间万物的精确表达,数学又是一种思想方法,训练学生推理求知,数学活动中处处充满了理性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数学不是机械的操作,而是灵活的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去解决问题。所以认为数学是呆板的那便是对数学的不全面理解,数学是多样的,多元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挖掘数学的奥秘,开发学生智力,养成好的习惯,塑造优质的人格。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