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困生问题及应对教育措施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谈学困生问题及应对教育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8

谈学困生问题及应对教育措施

中学生学习困难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状况、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以及个人认知能力、情绪、生理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学生学习状况不良或落后的状况。一般把智力正常,但学习效率比较低称为学困生。学困生问题是目前必须密切关注和加以解决的教育问题。

以往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差生、学习落后生、学习不良生、厌学生以及学习障碍等诸多表现基本上都应属于学困生问题。我认为学困生典型的表现主要还是两类:一是学不会,二是不想学。而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学困生多数表现则属于典型的想学,但学习效率低的学困生,不想学的应属于少数。

对于如何解决中学生学习困难问题,专家们通过建立新型的校本研究模式:基于学科教学的校本研究;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及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等系统的阶段研究,提出了科学的应对教育策略和具体的干预措施。根据专家指导方案及本人在以往教学中的体会对于如何应对中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针对性教育措施提出如下个人见解:

一、要切实关注和正确对待学困生

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生几乎是人见人爱,无论教师、家长、同学之间,学习成绩优秀生一直是处于优势地位。而学困生就没那么幸运,由于他们学习成绩的相对落后及对周围环境的不和谐等因素而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这时的关键是教师将如何对待学困生的态度。那么教师应该尊重、信任、关心爱护而不是冷落甚至以歧视不欢迎的态度对待学困生。教师应平等对待,要加倍关心爱护,不可另眼看待,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等不良表现,尽量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及周围的偏见,以激励其争取学习进步的信心和决心。

二、深入了解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

具体了解学困生在学习的哪些方面存在困难,受那些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如学生智能水平的发挥努力程度、心理压力或缺乏动力等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学校教师教学策略、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找到相应的根源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根据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学困生的情况是复杂而不相同的。应根据他们的学习基础、各学科成绩等具体情况和表现,特别是根据他们的个性表现,如活泼型、孤独型、偏激型、自卑型等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既可以从晓理入手,也可以从动情入手,导行或培养意志等方面入手,特别是针对具体学科的学习状况,注意教育过程的阶段和反复,有步骤且耐心地引导,促其向好的方向转化。

四、多方配合因势利导

作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注意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包括学生信任的老师、朋友、同学及家长多方配合,以利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因势利导,形成合力,及时改变他们的不利处境,融入和谐的群体,不断取得进步和优良成绩。

五、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教育机会,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要及时和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和得之不易的成绩,激发他们的自尊、自爱和自信,充分发挥其潜能,改进学习方法,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巩固和发展教育成果。

对学困生问题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相信中小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研究一定可以不断取得新成果,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促进健康全面发展,走向成功之路。

篇2:农村学困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析农村“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中兴中心学校张昌民

[摘要]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农村学校中人数不少,是事实存在的,其影响不可忽略。农村学困生转变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班级、学校的好坏,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教学的成败。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学困生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内在因素的作用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的误区等方面。因此教师针对这些原因应该采取新的教育方式,针对学困生教师应当采取情感教学,用真情去感染学困生,这是转化学困生的最好方法和手段。转化这种现状是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重大难题,也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科学对策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要经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与补救或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不善思考,注意力不集中,机械记忆,缺乏逻辑思维,不愿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主要表现在动手、思考、理解等方面表现出本领不足的情形。他们的学习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及格水平。这些学生学习没有目标或目标没有明确,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课堂不认真听课,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说话、打闹等,学习缺乏主动性。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人们常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俄罗斯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一个教育家想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毋庸置疑,如果我们想要去改变农村“学困生”大量存在这一现状,首先就要要深入了解他们,掌握他们的生活环境,社会关系,成长经历。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及生理形成原因是我们对他们采取不同方法,对症下药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学困生”在学习生涯中与其他同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有:

篇3:实验中学艺体特长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实验中学艺体特长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绛县实验中学朱锋利

中文摘要:实验中学是一所山区农村薄弱高中学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走艺体特长之路是学校的必然之路,也是一条成功之路。坚持文化课与专业并举,两条腿走路,是学生成才的坚实基础。在所有文化课中,数学是艺体特长生们比较薄弱的一门课程,研究他们的学习现状对于我们今后的艺体特长生教学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提出改进措施会帮助他们走的更远更踏实。

关键词:艺体特长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改进措施

艺体特长生的数学教学对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是个棘手的问题,如何有效改变艺体特长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提高艺体特长生的数学成绩作为一个课题摆在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面前。众所周知,艺体特长生的文化课普遍较差,而数学则是最差的、最难的、最不得分的一科。大部分艺体特长生对数学都缺乏热情,数学基础更是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是“一穷二白”。如何改变艺体特长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大面积地提高艺体特长生的数学成绩作为一个课题摆在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面前。我经过三年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摸索出一条提高艺体特长生数学成绩的有效途径。

一、艺体特长生数学学习的现况分析

从我们实验的生源角度来说,只有一少部分学生是因为喜欢艺术和体育才学习艺体特长的,但绝大部分学生是受自身文化课基础薄弱不得已而为之,这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可谓“先天不足”。入校后,每周都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花费了艺体特长生大量的时间精力,而挤占的则是文化课学习时间,致使其文化课成绩相应地受到影响。数学对艺体特长生来讲又是最困难的科目,大部分艺体特长生的数学学习都处于放弃或半放弃状态,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篇4: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利与弊及改善措施

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及改善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多媒体技术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其进程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而日益加快,展现出其特具的魅力,把新课程教学带入一个划时代的世纪。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多媒体教学既有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也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负面影响,只有做到多媒体与教学科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并且避免或消除它的消极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这四个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突出媒体的辅助功能。努力构建传统教学媒体与多媒体协作运作传送信息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1.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多媒体是文字、声音、图画、动画、摄像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的集合,它的使用,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传授的局限,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图片、形象生动和不断变换的画面、内容丰富且声情并茂的声像资料等,都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兴奋、愉悦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集中注意、活跃思维,使各种竞技因素处于全面的竞技状态,它能调动情感、坚定意志,使人积极的寻求满足认识需要的途径和方法,而当认识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使兴趣更为丰富和深刻,产生更高水平的认识需要和兴趣。

2.增强课堂密度,提高信息容量

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可避免浪费许多时间在黑板上抄抄写写,使教师花更多精力用在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上,做到时间安排恰当,内容分布合理。一般来说,讲授同样内容课程所需要的时间,比传统教学方法下能节省不少时间。多媒体的使用增多了信息传递的通道,它能为教学提供各种资料并能随机抽取。由于多媒体交互性、可控性很强,很适合个体单独运用,所以多媒体不仅能在课堂上发挥优势,在课后个别化教学中甚至可以替代教师,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进入系统进行课后必要的训练,这样既方便快捷,又做到因材施教。

篇5:对自主式教育探究农村语文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

对自主式教育的探究浅谈农村语文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

摘要:社会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这使得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得不从填鸭式教育转变到自主探究式教育。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得不从过去的照本宣科转变到现在的指路引向答疑。但是我国现在的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而不是能力培养,依然是学生被动接受而不是学生主动选择。究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太过“勤快”学生太过“笨拙”。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太少,使得大部分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层面的“保姆”,所以现在我们这一代教师应该给自己减减负给学生提提效。

关键词:老师减负自主探究式教育学生增效

物理中有一种停不下来的运动叫做惯性,同样在教育这块也会有惯性。我国虽然很早就有人公开指出填鸭式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我国的教育侧重点到现在依然是应试,教学方式依然是填鸭式。为什么我们知道填鸭式教育是错误的但还是仍然采用呢?为什么我们教师投入相当大的精力依然培养不起来学生的兴趣?为什么我们教师依然是效率低下?

一、教师有多“累”,为什么“累”?

有资料显示,目前教学的一线教师中有近五成教师认为“工作太累”,其中37%的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86.7%的教师认为自己主要的工作是备课、上课、应付检查、对付考试。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使得教师难以在教学策略上进行创新,而学生对于缺乏创新和生命力的课堂的厌烦也使得教师的管理难度加大,而管理难度的加大导致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感,我们的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恶化。所以就会有老师经常抱怨:“我做了那么多工作,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而且厌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上课都是无精打采的。”其实症结就是教师把自己强行塑造成了“保姆”,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想法。为什么不改变这一现状呢,让老师回归本职,找到有生命力的课堂,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呢?

二、以小见大,请从国语课堂起!

语文原本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它可以带领我们欣赏语言的魅力,穿越时空聆听前人的谆谆教诲,可以感悟那不同心情的转换。但现实却是,大多数语文课堂上,死气沉沉,绝大数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从学校角度出发:部分教师自身能力不够过硬,教学条理不清晰,讲课声音一成不变或者自己缺乏激情,这些都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课堂评价缺乏针对性,学生一回答问题就夸奖:“你真勇敢,你真棒……”长此以往,这些鼓励性语言也不能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回应,也就慢慢自说自话,自导自演,生动的语文课也就变成了一个人的独白。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是一个慢慢积累的学科,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明显的效果。有学生就说:“语文有什么好学的,我又不能拿文言文去骂人吧,况且我学了也没什么长进,不学也没见成绩下降,何不把学语文的时间拿去学其他的数学,英语……”而且作为母语的语文,天天都在说,都在用,即使上课不听讲,下课也能自己看懂。从社会角度来看,凡大富者,没几个是靠学语文出身的,而更多的文字工作者收入不高,这也给学生带来了思想冲击,认为学语文无用,反正以后不靠这吃饭。从现在市面上的培训机构就可窥见一些问题,没多少补习语文的。

(二)从社会角度出发: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足,有些学生和家长对于教师的看法已经发生根本上的变化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