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7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角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始,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而要改变教学模式就必须先转变教师的角色。面对新课改,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和确认自己的角色,并很好的把握自己的角色。本文对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以及如何适应新角色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字】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角色学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能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找重点是“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和利用的技能,以便更好的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通过自己的讲授把教学内容硬性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极为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只能通过教师的板书和讲解来进行简单的交流,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同时窒息创造性思维,抑制创新人才成长,完全不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因而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新定位

在基于计算机网络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主要职能要从“教”转变为“导”,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要学会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且帮助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学会正确地指导学生,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从互联网上获取自己所需的“能量”,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学会如何学的能力;要学会正确诱导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帮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由“要我学”切实转变为“我要学”;要学会正确地辅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能够很快在网络上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利用新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实现智力技能的迁移。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作为呈现和传递知识的工具,而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激励情感和促进学生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对学生来说,则要善于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这一过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包括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整合、设计能力,以及教师要具有信息技术素养,有科学、合理、有效地学科课程进行整合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扮演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身份。基于过去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学生围着老师打转的不健康定位,围绕新课标的新思想,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源泉,而各位教师惟有及时准确的认识、转变自己的位置,不断变换自己的教学角度,才能更好的服务教学并提高所教学的质量。

1、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教师在学习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这是教师角色的一个根本的转变。所以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引导学生选择基于网络环境地合适自身的学习目标,改变不合理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良好的网络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中,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不断提升自己,并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氛围。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在这个教学与学习的环境中,教师的“指导”就变得异常重要,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基础不一,教师不能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整齐划一”的指导,而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和个别性。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尝试,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大不了重新开始一次。当然,其间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能力水平进行个别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水平去选择完成不同的任务、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探究。

篇2:教学关系中你我他角色转换

教学关系中“你、我、他”的角色转换

作者:fengyefy

先看一个选择题:

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B.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C.教师与校长的关系

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教学的实施者和教学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其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教和学关系是其核心。就其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就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了。

师生间这种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应该如何准确地定位角色和转换呢?

我认为,通俗一点讲,教学关系的实质就是“你、我、他”的三者关系。因教学理念的不同,就会产生主导和主体的不同地位角色,“你”和“我”也就会随之转换为心目中的第三者“他”。

在传统教学中,“你”是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我”是教师,主导地位成了教中心。你只管学,我只管教,我把知识传授给你,你从我这里接受知识,教与学就成为一种知识的传授关系。反映到教学方法上,就表现为注入式的教学。不管你的认知能力和程度,更不管你愿不愿意学习,你都必须在课堂上,听我讲。这种单纯追求传授知识的教学,必然会导致你逐渐转化成厌学的“他”。有了第三者他的分心和干扰,我教的效果纵然是再好,你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教学中,“我”是学生,主体地位成了学中心,“你”是教师,是我自觉获取知识的引导人。你走下讲台,让我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俯下身子,与我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学习。我的学从被动的学转化为主动的学,你的教转化为“用不着教”的无师学堂的第三者“他”。

“你、我、他”角色转换后的新型教学关系,并不是教加学的关系,而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必须积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你的主导作用跟我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有效地提高我的自学能力。因为我动脑筋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你想发挥我的自觉能动性,就必须对我进行严格的思维训练。

叶圣陶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自知”。因此,你的主导,应像雄鸡啼晓一样,寥寥几声,却能引起我这个主体的注意。

学堂上,我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一是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欲望强烈;二是明白自己是学习主人,能自觉掌控学习行为;三是会独立思考,能合作探究,敢创新实践;四是具有重视知识巩固和迁移的能力,不断反思、升华和拓展问题。

要发挥我的主体作用,你就要捕捉到我的思维脉搏,来正确主导我的学习轨迹。理念上,帮我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再荣升为“要学我”;学问上,帮我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引导我认识“为何学”,知道“如何学”,明白“学何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变灌输为探究,变讲堂为学堂,变讲为主为学为主,变以我听为主为我说和做为主,变我封闭学习为互动交流开放学习为主。让每个个体的潜能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教学方法,选择题,第三者,角色,教师

篇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区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区别

摘要: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的推广与使用,现今计算机技术已普及到了教育领域,从刚开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然而对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容量与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混淆。本文分别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梳理,在两者的比较中,明确了双方的内涵与区别。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我们从最开始教育观念的革新到计算机技术的溶入,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但是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两者的理论和实践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很多教师都误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这我阐述一下本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CURRICULUMINTEGRATION)的说法是从国外传来的,因此,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和认同度较高的说法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该标准的原文对整合的定义是:CURRICULUMINTEGRATION:Useoftechnologytosupportandenhancelearningandteachinginthedailycourseofstudyingacademiccontent.

翻译过来是:课程整合:在学术性知识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利用技术来支持、加强学和教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样实践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界定。

(1)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教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祝智庭教授:

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

篇4: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摘要所谓学习能力,就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也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基础。21世纪,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整合为提高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师生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注入了源头活水,也使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学习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一策略的实施,将引发教育观念和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进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学习能力

所谓学习能力,就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也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基础。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党的**大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历史的期盼,是时代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然而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一些外在的因素不时地干扰着教学的进程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的育人功能被人为地扭曲,一些急功近利的学校管理者更是变本加厉,甚至不惜采取极端化的手段以达到炫耀“政绩”的目的。以升学率定输赢,以分数论英雄,学校的一切考核评比完全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绑架,作为学生最根本的能力

篇5:关注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建构教学模式

关注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建构教学模式

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江莉莉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一些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