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4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类型,而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初中时就对学习毫无兴趣,基础差,缺乏自信心。对这样一些进入了中职学校的学生,如何才能让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能学到技能,学得好,出得去呢?我认为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学习习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只有从教学方法和技巧上适应当今社会人才观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更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计算机技术人才,从而使中职的计算机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学习效率;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操作课程。作为计算机教师,要教好计算机学科,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一般地,刚开始学习计算机时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非常想学计算机,有的学生还认为学电脑可以打游戏,好玩。但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有的学习内容需要记忆理解,并且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这时就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尽快提高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计算机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实际运用能力,同学们不但学得好,而且学得开心;不但能“知”,更加能“行”。

一、设置目标,明确任务。

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在计算机语言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当前学到的新知识。要真正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产生持久的兴趣,可采用培训学生计算机操作能手的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抽象、复杂、难度较大,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这便给教学增大了难度。对于计算机这一新事物,刚学习的学生会感到好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会适时的抓好这一机会,在刚开始的几节课中,想方设法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专业课产生好奇心理,要真正让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提高学习兴趣

针对计算机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编写校本教材,把学生感兴趣、易上手操作的内容和枯燥的理论部分、复杂的操作部分有机结合,先易后难,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例如:针对学生喜爱上网浏览网页、下载MP3、查看图片、视频的特点,IE浏览器的使用教学提前到课程计划的最前面。把IE基本操作与WINDOWS操作有机结合;把IE查看下载MP3、视频等与文件管理知识有机结合;由查看下载图片、视频、MP3等与图片、视频以及下载等应用软件的使用有机结合。

篇2: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浅谈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通化兴华教育集团通钢二中王大伟

【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在新一轮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高效课堂模式应运而生,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重大意义。信息技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真正把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关键是教学模式和师生角色转变,教师应把自己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其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和服务者,重点在于把每一名学生视作鲜活的个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时间和空间,使其乐于、爱与、踊于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怎么打造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的高效课堂是每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怎么推进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教学至关重要,经过信息技术组所有老师多年的教学摸索、探究和总结,现在我校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导入新课、出示学习任务,小组协作完成任务、作品展示,综合评价和课堂小结,知识整理完善四大部分。下面就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浅谈下这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导入新课

导入的精彩程度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一个优秀的导入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对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短短两三分钟的导入,需要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反复思考、精心推敲、不断完善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比如在讲《EXCEL图表应用》这节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把同学们按机房布局每排一组分成两大组,然后给每组同学分发电子材料,一个组的材料是用EXCEL表格统计的他们班10个同学的身高,另一个组的材料是用EXCEL柱形图表形式统计的同样10个同学的身高,让每个组同学浏览10秒,然后关闭材料,迅速抢答这10个同学中身高最高和最低分别是谁。显而易见材料是柱形图表的第二组的同学回答的又快又准,这样两个组的同学就都产生了疑问,第一组的同学会想第二组的同学怎么回答那么快且准确呢?而第二组的同学也会想,第一组的同学怎么反应那么慢呢?当他们两个组的同学看到另外一组的材料时才恍然大悟,从而导入本节课EXCEL图表的学习,而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也得到充分调动,都想马上动手完成一个图表的创建。从而达到了导入的目的。

二、出示学习任务,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小组配置很重要,既要考虑到小组的人数,还要考虑到小组的实力。小组的人数太多,协作学习过程中就得离开座位,大范围走动,课堂教学就显得乱、无序,难把控;小组的实力很弱的话容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都不会全军覆没的状况,从而打击学习的积极性。我的做法是把相邻最近的四个同学分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至少有一名高手,这样小组成员不需要离开座位就能协作学习,保证了学习效率和学习的积极性。

任务设置至关重要,任务设置要与生活实际相关又要让同学们感兴趣,而且还要渗透德育教育,考虑和其它学科整合并且任务设置还要有梯度,这样同学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遇到不会的问题他才会愿意去求教别人而不是放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比以前传统教学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如我在讲授EXCEL《利用编辑公式计算表格中的数据》这节课的时候就以“成就英雄”为目标,设置了五个大任务,分别是:

1、初学咋练:

这个任务是教材上的基本教学内容,利用加法运算计算数据,是为后面的任务打基础的,同学们参考教材基本能独立完成。同时这个任务也告诉同学们:坚实的基础是成功的保证。

2、小有所成:

这个任务在上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涉及到了加、乘混合运算,并且是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同学们都能主动的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这个任务也告诉同学们: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助人为乐。

3、名声大振:

篇3: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教学流程

浅析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学流程

【内容提要】: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流程不足

在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贯穿自主探究的思想,两者相辅相承、紧密结合。

一、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一个良好地课堂教学导入,它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要求,为学好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开端。信息技术课在进行导入设计时,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多变地采用各种方法,做到巧妙、新颖,不要千篇一律。

2、布置任务:

①、初级任务:自主探究学习:

初级任务是根据本课知识点,设计的学习知识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自主完成本课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自己动手完成本课初级任务。要求任务设计在生动、直观,面向全体学生。

②、高级任务:组内互助交流:

高级任务是根据本课知识,设计的综合训练内容,提高学生创造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拓展课堂上在组长组织下,组内学生相互沟通、相互讲解、相互补充、相互纠错,对有争议或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小组结论或提出小组疑难问题。

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共性问题时,教师让学生停下手中的操作,共同关注共性问题,提出问题现象,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然后由学生展示问题解决过程和方法。对特殊问题教师也可以针性的精讲点拨。

3、成果展示:

展示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落实重点知识和隐性知识,或实现知识的进一步提升、拓展和延伸,目的是落实探究性学习。环节的设置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灵活进行。没有需要探究的内容可不安排展示环节。有些教学任务,展示环节也可与预习环节融合在一起进行。

对学生展示的要求:

①、明确任务:各小组分别明确各自的探究任务。教师给予路径、策略和方法的指导。任务的制定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要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要让学生从内心感受中体会道理,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的统一,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寻找到或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

②、展示准备:学生组内进行展示准备,组内交流见解、达成共识、明确展示方式、进行展示的任务分配,此时教师应巡视指点。没有展示任务的同学应继续进行交流巩固。

③、学生展示:展示不仅描述结论,而且说出得出结论的过程或设计意图、总结的规律、创新方法、记忆规律、易错点、易混点等。展示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如站姿、声音、手势、表情等。要引导学生用好教具及学具。应让尽量多的同学展示。

篇4: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应用

关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教学领域里越来越显现出不同凡响的优势。改变了以往的教具单一、教法单调、枯燥乏味的传统模式,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大大激发和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多媒体教学虽然已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但在使用时也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顾贪图增加教学内容,过多地设置图文画面,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如果教学中教学内容有动作又有对话的同时出现,有的学生往往只重视了画面上的动作,却忽视了对话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紧紧围绕重点难点来设计,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章可循。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屏幕上不断出现教学新内容,有的学生会出现“吃不下”、“嚼不烂”、“消化不良”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接受能力,练习时间的不同精选例题,不能单为追求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增加教学内容,造成中差生的负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学练结合。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如何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这是直接影响教学好坏的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集中精力,但只注重讲解而忽视了练习,必定不会收到良好效果的。因为上机操作练习能强化感性认识,书面练习可以巩固理性认识。所以,实际教学中既要有讲解和演示,更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领会、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使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要与传统教学结合。

作为一个崭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它的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学模拟不具备以上优点,但数千年来的运用和改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只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

总之,多媒体这一新鲜事物,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但要注意把握好它在课堂中应用的尺度,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将之纳入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轨道,而不是被多媒体所吞没。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充分利用好学校多媒体设备的同时,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做到优势互补,为社会培养创造型,探索型的人才。

篇5:教育技术视角下有效教学思索反思我们课堂教学

教育技术视角下“有效教学”的思索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试从现代教育视角下反思我们的课堂,展开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思辨有效教学的理论,剖析有效教学策略下教学设计的要素,构建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有效教学的框架,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与贯彻有效教学理念所面临新的问题,阐述教学设计理论和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对有效教学的支持及运用方法,总结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有效教学的五个方面。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育技术;反思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的高耗低效,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学生操作训练得多,而技能不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究其原因,在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使课堂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反思我们的课堂,“有效教学”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生长点。展开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将会影响教育教学的发展,可以提升职业的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有效教学概念及其理念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⑴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⑵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⑶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⑷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⑸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1]

二、构建有效教学框架的基本思考

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指引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或者一套直接用以检核教师行为的指标。因此,有效教学框架不可能非常具体细化。

教学是极为复杂的活动,涉及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以学生的学为重点;必须采取整体的视角,将教师特质、过程----结果、课堂生态学、教师知识、教师思考等综合起来。

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有效教学的框架应当包含以下几要素:⑴创建促进学习的环境;⑵研究并理解学生;⑶明晰目标与组织内容;⑷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⑸促使学生学会学习;⑹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2]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新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互动的,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在做中学,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不断提炼自己的理解,建立新知识的环境较为容易。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比如区别热与温度。学生们能够用类似于在学校之外环境中使用的可视化建模软件提高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以及从学校环境迁移到非学校情境的可能性。

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打通了通向巨大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的数据以及连接其它能够提供信息、反馈和灵感的人。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以多种方式帮助我们创造这样的环境,为教,也为学。

然而,在考虑如何使教师更为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关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什么?有关技术本身教师需要了解什么?什么样的应用技术在帮助教师使用高质量的教学程序方面最有效?已开发出来的好的教育软件、教学支持工具还没有达到标准。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有效教学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为我们的有效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首先表现为教学设计理论的支撑,其次表现为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㈠教学设计理论的支撑

1.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特点。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境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因而应当设计一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2.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情境创设,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这一点我们虽已有一定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

3.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势互补。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千秋。前者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后者手段的不足,而绝非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在把握好多媒体技术或网络技术使用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它们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

㈡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教师要合理运用电脑、电视及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合理使用优秀的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对教学中需要出示、演示、操作的内容精心设计或制作课件、学具等,有效缩短学生的理解时空,提高教学效率。在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内容灵活调整教学媒体的运用。比如,当进行英语语法规则教学时,往往采用教师讲解、辅以板书或投影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语法规则;而在要求学生就某一题材进行英文对话时,则适合采用角色扮演,辅以幻灯或录像材料,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条件写掌握真正的语言技能。

其次,注意媒体与教学方法的协调性。教学方法是教学的中介,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程序。媒体教学方法的协调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选择与之配合的媒体,并使之协调,以产生最佳效果。

第三,注重媒体与认知水平的相容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由于认知水平不同,对媒体的相容性也不同。在选择教学媒体必须考虑它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注意力难以持久保持,对他们可以较多的使用色彩鲜艳的幻灯和录像,但每次篇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届时力求细致,尽量避免抽象概念。

第四,在选择和利用教学媒体时还要注意形式上的美观性和手法上的创新性。媒体的画面构图要匀称、色彩逼真,字体大小适度排列适当。在使用手法的设计上,防止单纯模仿,要有所创新。防止因过多的追求情节和画面美,而引起的脱离教学目标的“教学外的信息”,形成教学上的干扰因素。

第五,要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就成为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比较简便快捷的手段和途径。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造知识的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架设了一个合适的平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体验性和探索精神,学生学习兴趣高,参与意识强,从而实现真正的有效学习。

五、我们的结论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我们的有效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把令人激动的、基于真实世界的问题引入课堂;2.提供促进学生学习的支架和工具;3.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反馈、反思和修改的机会;4.建立包括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实践科学和其他有兴趣的人在内的本地有效学习共同体和全球共同体;5.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3]

参考文献:

effective,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支持,职业教育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