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水处理岗位职责任职要求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化学水处理岗位职责任职要求

编辑:制度大全2021-05-01

化学水处理岗位职责

职责描述:

1、负责水处理化学品事业部产品的市场拓展和销售管理;

2、负责制定销售策略、销售计划、销售目标与实施方案,并组织和跟进销售计划的实施;

3、负责带领销售团队完成公司销售目标,对团队进行培养、考核、激励;

4、负责市场销售平台的评估及客户、市场的开发,客户关系的维护管理;

5、负责客户需求信息的收集及参与公司重大产品方向的讨论和决策等。

任职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化工、水处理、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等相关专业优先,熟悉水处理化学品研发或生产工艺流程;

2、有知名水处理化学品企业3年以上销售管理经验,熟悉水处理化学品市场;

3、熟悉成都及周边水处理药剂及技术服务市场,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具备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一定的客户资源;

4、有市场营销、客户关系处理、沟通技巧、合同谈判能力,爱岗敬业,责任心强。

注:本岗位仅接受有水处理化学品从业背景人士投递,感谢配合。

篇2:化学试验意外事故防止及处理办法

化学试验意外事故防止及处理办法

一、试验人员应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试验时,精力必须高度集中。

二、接触有毒物品时,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三、稀释溶液时必须将比重大的溶液倒入比重小的溶液中,并注意搅拌。

四、打开有挥发性气体的试剂瓶或进行产生挥发性气体的化学试验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

五、酸、碱废液必须分别存放,经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对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质,不得随意倒入废液桶中,须单独存放,解毒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

六、如不慎发生中毒、烧伤,立即送医院治疗。

七、如不慎失火,按防火制度中规定处理。

篇3: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防护与急救消防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由于埃宝化工材料公司所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品种较多,以下仅按照五大类危险品的储运、紧急措施进行概括叙述,具体情况单位必须按照实际所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参照其MSDS以及国家相应的法规、标准(《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GB15603-1995、GB18265-2000、GB17914-17916-1999等)采取对策措施,确保安全。6.2.5.1易燃液体(1)储存和运输①易燃液体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氧化剂及氧化性酸类。闪点低于23℃的易燃液体,其仓库温度一般不得超过30℃,低沸点的品种须采取降温式冷藏措施。大量储存(如苯、醇、汽油等)一般可用储罐存放,机械设备必须防爆,并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储藏可露天,但气温在30℃以上时应采取降温措施。②装卸和搬运中,要轻拿轻放,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作业时禁止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及穿带铁钉的鞋。③专用专储,一般不得与其他危险化学品混放。④热天最好在早晚进出库和运输。在运输、泵送、灌装时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累。运输易燃液体的槽车应有接地装置,槽内可设有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的静电。夏季运输应遵守当地具体规定。⑤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运离船员室、机舱、电源、热源、火源等部位,舱内电器设备应防爆,通风筒应有防火星装置。装卸时应安排在最后装、最先卸。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易燃液体。(2)紧急措施灭火方法:发生火灾时,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器材扑救或砂土覆盖。对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的液体的火灾,不宜用直流水扑救,应用泡沫、惰性气体或卤代烷扑救;对溶于水且比水轻的液体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应用抗溶性或皂化泡沫扑救对于不溶于水且比水重的液体,如二硫化碳,不仅可以用水扑救,还可以储存于水中加以保护。任何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均可用水直流淋容器外部起冷却作用。泄漏处置方法:①一旦发生液体泄漏,应采取果敢措施,迅速制止泄漏。②对泄漏出的易燃烧液体,要采取回、堵、截、收、导等方法,设法控制液体到处流散,特别是向地沟、槽、井等处流淌,把险情控制在最小范围。③泄漏流散区域内和蒸气扩散范围内要彻底消除火种,切断电源,以防不测。④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泄漏的易燃液体及时回收,使其不再流散。可采用导流法把流散液体积聚在某一低洼处,或人工挖的坑池中,然后安全回收。⑤覆盖液面,减少挥发,隔绝空气。对一时难以回收且积聚较多的易燃液体,可施放泡沫覆盖液面,控制其大量挥发。对流散液体也可使用泡沫或砂土覆盖,以减少挥发,降低危险。⑥泄漏后液体蒸气一般会沉聚于地表或低洼处,不易飘散。室外可用雾状水流驱散蒸气,尤其是要对液体蒸气积聚处要认真驱散;室内则应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也可用雾状水驱散,对地下沟、槽、井等处应采取措施驱散蒸气,以彻底消除险情。【举例】(1)丙酮1.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容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高浓度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口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工作服。[手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防护手套。[避免接触的条件]?:[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安全卫生标准]:中国MAC:400mg/m3苏联MAC:200mg/m3美国TWA:OSHA1000ppm,2380mg/m3;ACGIH750ppm,1780mg/m3美国STEL:ACGIH1000ppm,2380mg/m32.储运与泄漏处理[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2)甲硫醚1.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稍有刺激作用,遇酸发生有毒气体,遇水发生有毒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口罩。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避免接触的条件]?:[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安全卫生标准]: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2.储运与泄漏处理[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泄漏处置]: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撒湿冰或冰水冷却,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6.2.5.2易燃固体(1)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氧化剂及酸类(特别是氧化性酸类)。不可与其他危险化学品混放。(2)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拖、拉、摔、撞,保持包装完好。(3)有些品种如硝化棉制品等,平时应注意通风散热,防止受潮发霉,并应注意储存期限;储存期较长时(如一年),应拆箱检查有无发热发霉变质现象,如有则应及时处理。(4)对含水分或乙醇作稳定剂的硝化棉等应经常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发现损坏要及时修理;要经常检查稳定剂存在情况,必要时添加稳定剂,润滑必须均匀。(5)在储存中,对不同品种的事故应区别对待。如发现赤磷冒烟,应立即将冒烟的赤磷抢救出仓库,用黄沙、干粉等扑灭。因赤磷从冒烟到起火燃烧有一段时间,可以来得及抢救。但如发现散装装硫磺冒烟则应及时用水扑救。而镁、铝等金属粉末燃烧,只能用干砂、干粉灭火。严禁用水、酸碱灭火剂、泡沫灭火剂以及二氧化碳。(6)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船员室、机舱、电源、火源、热源等部位,通风筒应有防火星的装置。【举例】多聚甲醛1.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本品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引起鼻炎、咽喉炎、肺炎和肺水肿。对呼吸道有致敏作用。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对皮肤有刺激性,引起皮肤红肿。口服强烈刺激消化道,引起口腔炎、咽喉炎、胃炎、剧烈胃痛、昏迷。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引起干燥、皲裂、脱屑。[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呼吸系统防护]:佩带防尘口罩。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避免接触的条件]?:[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安全卫生标准]: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2.储运与泄漏处理[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泄漏处置]: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果大量泄漏,用水打湿然后收容回收。[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6.2.5.3自燃物品(1)储存和运输自燃物品种类不多,由于其分子组成、结构不同,发生自燃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物资的安全,有关储运方面的要求。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①入库验收时,应特别注意包装必须完整密封;②储存处应通风、阴凉、干燥,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③应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质和要求,分别选择适当地点,专库储存,严禁与其他危险化学品混储混运;即使少量亦应与酸类、氧化剂、金属粉末、易燃易爆物品等隔离存放;④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不得撞击、翻滚、倾倒,防止包装容器损坏。黄磷在储运时应始终浸没在水中;而忌水的三乙基铝等包装必须严密,不得受潮;⑤应结合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和季节气候,经常检查库内及垛间有无异状及异味,包装有无渗漏、破损;⑥运输时应按照各种的性质区别对待。船舶装载时,配装位置应远离机舱、热源、火源、电源等部位,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三乙基铝、铝铁熔剂严禁配装在甲板中,铁桶包装的自燃物品(黄磷除外)与铁器部位及每层之间应用木板等衬垫牢固,防止摩擦、移动。(2)紧急措施/易燃固体、自燃物品①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迅速撤离疏散;将着火源周围的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搬移至安全区域,远离灾区,避免扩大人员伤亡和受灾范围。②一些能升华的易燃固体(如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奈、奈等)受热后能产生易燃蒸气。火灾时应用雾状水、泡沫扑救,切断火势蔓延途径。但要注意,明火扑灭后,因受热后升华的易燃蒸气能在不知不觉中飘逸,能在上层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尤其是在室内,易发生爆燃。因此,扑救此类物品火灾时,应不时地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并用水浇灭燃烧区域及其周围的一切火源。③有些自燃点很低且在空气中能很快氧化升温燃的物品,遇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用低压水或雾状水扑救。高压直流水冲压能引起自燃物品飞溅,导致灾害扩大。自燃物品熔融液体流淌时应用泥土、砂袋等筑堤拦截,并用雾状水冷却,对冷却后已固化的自燃物品,应用钳子钳入贮水容器中。来不及钳时可先用砂土掩盖,但应作好标记,等火势扑灭后,再逐步集中到储水容器中。④少数易燃固体和自燃物质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如三硫化二磷、铝粉、烷基铅、保险粉等,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处理。宜选用干砂和不用压力喷射的干粉扑救。⑤抢救搬移出来的易燃固体、自燃物质要注意防火降温、防水散流等措施。6.2.5.4遇湿易燃物品(1)储存和运输此类物品严禁露天存放,库房必须阴凉、通风、干燥,严防漏水或雨雪浸入。注意下水道畅通,暴雨或潮汛期间必须保证不进水。①库房必须远离火种、热源。附近不得存放盐酸、硝酸等散发酸雾的物品。包装必须保证严密,不得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采取措施。钾、钠等活泼金属绝对不允许露置空气中,必须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容器不得渗漏。②不得与其他类危险化学品,特别是酸类、氧化剂、含水物质、潮解性物质混储混运。亦不得与消防方法相抵触的物品同库存放,同车、船运输。③装卸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不得翻滚、撞击、摩擦、倾倒。雨雪天如无防雨设备不准作业。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④电石桶入库时,要检查容器是否完好,对未充氮的铁桶应放气,发现发热或温度较高则更应放气。此类物品灭火时严禁用酸碱、泡沫灭火剂;活泼金属火灾还不得用二氧化碳灭火。(2)紧急措施遇湿易燃物品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不需要明火,即能自动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钾、钠以及三乙基铝(液态)、碳酸钙(电石)等。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与酸反应更加剧烈,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因此,这类物质达到一定数量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这类物品的这一特殊给其火灾时的扑救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遇湿易燃物品火灾,一般采取以下基本方法:①首先应了解清楚遇湿易燃物品的品名、数量、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以便采取相对应的灭火措施。②在施救、搬移着火的遇湿易燃物品时,应尽可能将遇湿易燃物品与其他非遇湿易物品或易燃易爆物品分开。如果其他物品火灾威胁到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将遇湿易燃物品迅速疏散,转移至安全地点。如遇湿易燃物品较多,一时难以转移,应先用油布或塑料膜等防水布将遇湿易燃物品盖好,然后再在上面盖上棉被并淋上水。如果遇湿易燃物品堆放处地势不太高,可在其周围用土筑一道防水堤。在用水或泡沫扑救时,对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留有一定的力量监护。③如果只有极少量(一般50g以内)遇湿易燃物品,则不管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仍可用大量的水或泡沫扑救。水或泡沫刚接触着火点时,短时间内可能会使火势增大,但少量遇湿易燃物品燃尽后,火势很快就会熄灭或减小。④如果遇湿易燃物品数量较多,且未与其他物品混存,则绝对禁止用水或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遇湿易燃物品起火应用干粉、二氧化碳扑救,只有金属钾、钠、铝、镁等个别物品用二氧化碳无效。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应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和蛭石等进行覆盖。水泥、沙土是扑救固体遇湿易燃物品火灾比较容易得到的灭火剂,且效果也比较理想。⑤对遇湿易燃物品中的粉尘,如镁粉、铅粉等物质的火灾,切忌用有压力的灭火剂进行喷射,这样极易将粉尘吹扬起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6.2.5.5氧化剂(1)储存和运输①氧化剂应储存于清洁、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暴晒,照明设备要防爆。②仓库不得漏水,并应防止酸雾浸入。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混合储存。③不同品种的氧化剂,应根据其性质及消防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库房分类存放以及分类运输,如有机过氧化物不得与无机氧化剂共储混运;亚硝酸盐类、亚氯酸盐类、次亚氯酸盐类均不得与其他氧化剂混储混运;过氧化物则应专库存放,专车运输。④储运过程中,装卸和搬运应轻拿轻放,不得摔碎、滚动,力求避免摩擦、撞击,防止引起爆炸。对氯酸盐、有机过氧化物等更应特别注意。⑤运输时应单独装运,不得与酸类、易燃物品、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机物、还原剂等同车混装。⑥仓库储存前后及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清洗。严防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2)紧急措施氧化剂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释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会燃烧,但能导致可燃物、易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可燃物、易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高温、震动或磨擦都较敏感;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高温、震动或磨擦极为敏感。氧化剂和有机氧化物理学从灭火角度讲,既有固体、液体,又有气体。既不像遇湿易燃物品一概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也不像易燃固体几乎都可用水和泡沫扑救。有些氧化剂本身虽然不会燃烧,但遇可燃、易燃物品或酸碱却能着火和爆炸。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二苯甲酰等)本身就能着火、爆炸,危险性特别大,施救时要注意人员的防护措施。不同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火灾,有的可用水(最好是雾状水)和泡沫扑救,有的不能用水和泡沫,有的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遇到氧化剂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①迅速查明着火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其他燃烧物的品名、数量、主要危险特性、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能否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扑救。②尽一切可能将不同类别、品种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品与其他非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品或易燃易爆物品分开、阻断,以便采取相对应的灭火措施。③能用水或泡沫扑救时,应尽可能切断火势蔓延方向,使着火源孤立起来,限制其燃烧的范围。如有受伤和被困人员的,应迅速积极抢救。④不能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时,应用干粉、水泥、干砂进行覆盖。用水泥、干砂覆盖时,应先从着火区域四周开始,尤其是从下风处等火势主要蔓延的方向覆盖起,形成孤立火势的隔离带,然后逐步向着火点逼近。⑤由于大多数氧化剂遇酸类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二苯甲酰等。因此,专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这类物品的单位和场所,应谨慎配备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器,遇到这类物品的火灾时也要慎用。6.2.5.6毒害品(1)储存和运输①有毒品必须储存在仓库内,不得露天存放。应远离明火、热源,库房干燥、通风良好,更换储藏毒品品种时,要将库房清扫干净。②严禁将有毒品与食品添加剂混储混运。③有毒品一般不得和其他种类的物品(包括非危险品)共同储运,特别是与酸类及氧化剂应严格分开。④储存和运输有毒品,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凡包装破损的不予运输。⑤搬运有毒品应轻装轻卸,严禁摔碰、翻滚,防止包装容器破损,并应禁止肩扛、背负。作业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禁止徒手接触有毒品),必要时戴防毒面具。操作中严禁饮食、吸烟。作业后应洗澡、更衣。装卸机械工具应按规定负载量适当降低。⑥装运时有毒品的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他物品。⑦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易燃性的有毒品还应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卸货时,船边应挂安全网加帆布,防止货物落水污染水源。⑧应注意根据有毒品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例如氧化钠、氧化钾等氧化物失火时,绝对不可使用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剂。(2)紧急措施毒害品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毒害品主要是经口吸入蒸气或通过皮肤接触引起人体中毒的,如无机毒品有氰氧化钠(山奈)、三氧化二砷(砒霜);有机毒品有硫酸二甲酯、四乙基铅等。有些毒害品本身能着火,还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有的本身并有能着火,但与其他可燃、易燃物品接触后能着火。这类物品发生火灾时通常扑救不是很困难,但着火后或与其他可燃、易燃物品接触着火后,甚至爆炸后,会产生毒害气体。因此,特别需要注意人体的防护措施。遇到毒害品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①毒害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事故。施救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投入寻找、抢救受伤或被困人员,并采取清水冲洗、漱洗、隔开、医治等措施。严格禁止其他人员擅自进入灾区,避免人员中毒、伤亡和受灾范围的扩大。同时,积极控制毒害品燃烧和蔓延的范围。②施救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采取全身防护,对有特殊要求的毒害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为了在火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③积极限制毒害品燃烧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严格避免毒害品溅出和毒害产生而造成灾害区域扩大。④遇到毒害品容器泄漏,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用水泥、泥土、砂袋等材料进行筑堤拦截,或收集、或稀释,将它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严禁泄漏的容器应及时采取堵漏、严控等有效措施。⑤毒害品的灭火施救,应多采用雾状水、干粉、沙土等,慎用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酸碱一类灭火器灭火。⑥严格做好现场监护工作,灭火中和灭火完毕都要认真检查,以防疏漏。【举例】(1)邻甲酚1.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2-甲酚能通过破损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中毒:引起肌肉无力、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抑制、虚脱、体温下降和昏迷,并可引起肺水肿和肝、肾、胰等脏器损害,最终发生呼吸衰竭。慢性影响:可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碍,肝、肾损害和皮疹。[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擦。然后用水彻底冲洗。或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尽快彻底洗胃。就医。[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接触空气。[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安全卫生标准]: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OSHA5ppm[皮]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2.储运与泄漏处理[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避免光照。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泄漏处置]: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用隔离式操作。(2)间甲酚1.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3-甲酚能通过破损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中毒:引起肌肉无力、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抑制、虚脱、体温下降和昏迷,并可引起肺水肿和肝、肾、胰等脏器损害,最终发生呼吸衰竭。慢性影响:可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碍,肝、肾损害和皮疹。[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擦。然后用水彻底冲洗。或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尽快彻底洗胃。就医。[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接触空气。[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安全卫生标准]: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2.储运与泄漏处理[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避免光照。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6.2.5.7腐蚀品(1)储存和运输库房整体要求是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防火建筑,建筑材料最好经过防腐蚀处理。①腐蚀品的品种比较复杂,应根据其不同性质,储存于不同的库房。a易燃、易挥发的甲酸、溴乙酰等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b受冻易结冰的冰醋酸、低温易聚合变质的甲醛则应储存于冬暖夏凉的库房;c有机腐蚀品储存应远离火种、热源及氧化剂、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d氧化二磷、三氯化铝等遇水分解的腐蚀品应储存在干燥的库房内,严禁进水;e漂白粉、次氯酸钠溶液等应避免阳光照晒;f碱类应与酸类分开储存;g氧化性酸应远离易燃物品等。②储存容器必须按不同的腐蚀性合理使用a盐酸可用耐酸陶坛;硝酸应该用铝制容器;磷酸、冰醋酸、氢氟酸用塑料容器;浓硫酸、烧碱、液碱可用铁制容器,但不可用镀锌铁桶,因锌是两性金属,与酸、强碱均起化学反应生成易燃的氢气,并使铁桶爆炸;b只要容器合适,硫酸、硝酸、盐酸及烧碱均可储存于一般货棚内。工业用坛装硫酸、盐酸可露天存放,但需在坛盖上加盖瓦钵,防止雨水浸入;c在储运中应特别注意防止酸类与氧化物、H发孔剂、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等混储混运;d装卸搬运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作业时轻拿轻放,禁止肩扛、背负、翻滚、碰撞、拖拉;在装卸现场应备有救护物品和药水,如清水、苏打水和稀硼酸水等,以备急需;e船运时强酸性腐蚀物品应尽量配装在甲板上,捆扎牢固。冬季运输时,怕冻的腐蚀品应装在舱内。(2)紧急措施腐蚀品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毒性、易燃性、氧化性。有些腐蚀品本身能着火,有的本身并不能着火,但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后能着火。部分有机腐蚀品遇明火易燃烧,如冰醋酸、醋酸酐、苯酚等。有的有机化合物遇热极易爆炸,有的无机酸性腐蚀品遇还原剂、受热等也会发生爆炸。腐蚀品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它会通过皮肤接触给人体造成化学灼伤。这类物品发生火灾时通常扑救不很困难,但它对人的腐蚀伤害是严重的。因此,特别需要注意人体的防护。遇到腐蚀品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①腐蚀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施救人员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应立即投入寻找和抢救受伤、被困人员,被抢救出来的受伤人员应马上采取清水冲洗、医治等措施;同时,迅速控制腐蚀品燃烧范围,避免受灾范围的扩大。②施救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一般情况下采取全身防护即可,对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腐蚀品的特点,在扑救腐蚀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防腐蚀的面具、手套、长筒靴等。为了在火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③扑救腐蚀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的溅出而扩大灾害区域。同时,注意做好腐蚀品防腐稀释措施。④遇到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的同时应采取堵漏措施。腐蚀品堵漏所需材料一定要注意选用具有防腐性的。⑤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需特别注意防护。扑救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发生的火灾,浓硫酸数量不多时,可用大量低压水快速扑救。如果浓硫酸量很大,应先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然后再把着火物品与浓硫酸分开。⑥严格做好现场监护工作,灭火中和灭火完毕都要认真检查,以防疏漏。

篇4:化学实验室安全及事故预防与处理措施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要使用易燃溶剂,如乙醚、乙醇、丙酮和苯等;易燃易爆的气体和药品,如氢气、乙炔和金属有机试剂等;有毒药品,如氰化钠、硝基苯、甲醇和某些有机磷化合物等;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氯磺酸、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烧碱及溴等。这些药品若使用不当,就有可能产生着火、爆炸、烧伤、中毒等事故。此外,玻璃器皿、煤气、电器设备等使用或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事故。但是,这些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实验者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预习和了解所做实验中用到的物品和仪器的性能、用途、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就能有效地维护人身和实验室的安全,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事项应引起高度重视,并予切实执行。

1.实验时的一般注意事项

(1)实验前须做好预习,了解实验所用药品的性能及危害和注意事项。

(2)实验开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蒸馏、回流和加热用仪器,一定要和大气接通或与大气相接处套一气球。

(3)实验进行时应该经常注意仪器有无漏气、破裂,反应进行是否正常等情况。

(4)易燃、易挥发物品,不得放在敞口容器中加热。

(5)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应加置防护屏或戴防护眼镜、面罩和手套等防护设备。

(6)实验中所用药品,不得随意散失、遗弃。对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应按规定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影响身体健康。

(7)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洗手,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喝水或吃食品。

(8)玻璃管(棒)或温度计插入塞中时,应先检查塞孔大小是否合,然后将玻璃切口熔光,用布裹住并涂少许甘油等润滑剂后再缓缓旋转而入。握玻璃管(棒)的手应尽量靠近塞子,以防因玻璃管(棒)折断而割伤皮肤。

(9)要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砂桶以及急救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并妥加保管。安全用具及急救药品不准移作它用,或挪动存放位置。

2.火灾、爆炸、中毒及触电事故的预防

(1)实验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是易燃的。因此,着火是有机实验中常见的事故。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使火源与溶剂尽可能离得远些,尽量不用明火直接加热。盛有易燃有机溶剂的容器不得靠近火源。数量较多的易燃有机溶剂应放在危险药品橱内,而不存放在实验室内。

回流或蒸馏液体时应放沸石,以防溶液因过热暴沸而冲出。若在加热后发现未放沸石,则应停止加热,待稍冷后再放。否则在过热溶液中放入沸石会导致液体突然沸腾,冲出瓶外而引起火灾。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热烧瓶,而应根据液体沸点高低使用石棉网、油浴、水浴或电热帽(套)。冷凝水要保持畅通,若冷凝管忘记通水,大量蒸气来不及冷凝而逸出,也易造成火灾。在反应中添加或转移易燃有机溶剂时,应暂时熄火或远离火源。切勿用敞口容器存放、加热或蒸除有机溶剂。因事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关闭自来水和热源。

(2)易燃有机溶剂(特别是低沸点易燃溶剂)在室温时即具有较大的蒸气压。空气中混杂易燃有机溶剂的蒸气达到某一极限时,遇有明火即发生燃烧爆炸。而且,有机溶剂蒸气都较空气的密度大,会沿着桌面或地面飘移至较远处,或沉积在低洼处。因此,切勿将易燃溶剂倒入废物缸中。量取易燃溶剂应远离火源,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蒸馏易燃溶剂(特别是低沸点易燃溶剂)的装置,要防止漏气,接受器支管应与橡皮管相连,使余气通往水槽或室外。

表Ι?常用易燃溶剂蒸气爆炸极限

名称?沸点/0C?闪燃点/0C?爆炸范围(体积/%)?

甲醇乙醇乙醚丙酮苯?64.9678.531.5156.280.1?1112-45-17.5-11?6.72-36.503.28-18.951.85-36.52.55-12.801.41-7.10?

(3)使用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时要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严禁明火,并应防止一切火星的发生,如由于敲击、鞋钉磨擦、静电磨擦、马达炭刷或电器开关等所产生的火花。

表ΙΙ?易燃气体爆炸极限

气体??空气中的含量(体积/%)?

氢气?H2一氧化碳?CO氨?NH3甲烷?CH4乙炔C2H2??4-7412.50-74.2015-274.5-13.12.5-80?

(4)煤气开关应经常检查,并保持完好。煤气灯及其橡皮管在使用时亦应仔细检查。发现漏气应立即熄灭火源,打开窗户,用肥皂水检查漏气地方。若不能自行解决时,应急告指导老师,马上抢修。

(5)常压操作时,应使全套装置有一定的地方通向大气,切勿造成密闭体系(见1.(2)注)。减压蒸馏时,要用圆底烧瓶或吸滤瓶作接受器,不可用锥形瓶,否则可能会发生炸裂。加压操作时(如高压釜、封管等),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并应经常注意釜内压力有无超过安全负荷,选用封管的玻璃厚度是否适当、管壁是否均匀。

(6)有些有机化合物遇氧化剂时会发生猛烈爆炸或燃烧,操作时应特别小心。存放药品时,应将氯酸钾、过氧化物、浓硝酸等强氧化剂和有机药品分开存放。

(7)开启贮有挥发性液体的瓶塞和安瓶时,必须先充分冷却,然后开启(开启安瓶时需用布包裹),开启时瓶口必须指向无人处,以免由于液体喷溅而遭致伤害。如遇瓶塞

不易开启时,必须注意瓶内贮物的性质,切不可贸然用火加热或乱敲瓶塞等。

(8)有些实验可能生成有危险性的化合物,操作时需特别小心。有些类型的化合物具有爆炸性,如叠氮化物、干燥的重氮盐、硝酸酯、多硝基化合物等,使用时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蒸干溶剂或震动。有些有机化合物如醚或共轭烯烃,久置后会生成易爆炸的过氧化合物,须特殊处理后才能应用。

(9)当使用有毒药品时,应认真操作,妥为保管,不许乱放,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实验中所用的剧毒物质应有专人负责收发,并向使用者提出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作妥善而有效的处理,不准乱丢。

(10)有些有毒物质会渗入皮肤,因此在接触固体或液体有毒物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切勿让毒品沾及五官或伤口,例如氰化物沾及伤口后就随血液循环全身,严重者会造成中毒死亡事故。

(11)在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后的器皿应及时清洗。在使用通风橱时,当实验开始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

(12)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不能用湿的手或手握湿物接触电插头。为了防止触电,装置和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都应连接地线。实验完后先切断电源,再将连接电源的插头拔下。

3.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1)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应保持沉着镇静,不必惊慌失措,并立即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减少事故损失。首先,应立即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关闭煤气),切断电源,并移开附近的易燃物质。少量溶剂(几毫升,周围无其它易燃物)着火,可任其烧完。锥形瓶内溶剂着火可用石棉网或湿布盖灭。小火可用湿布或黄砂盖灭。火较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下列灭火器材:

四氯化碳灭火器:用以扑灭电器内或电器附近之火,但不能在狭小和通风不良的实验室中应用,因为四氯化碳在高温时要生成剧毒的光气;此外,四氯化碳和金属钠接触也要发生爆炸。使用时只需连续抽动唧筒,四氯化碳即会由喷嘴喷出。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有机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一种灭火器,它的钢筒内装有压缩的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用以扑灭有机物及电器设备的着火。使用时应注意,一手提灭火器,一手应握在喷二氧化碳喇叭筒的把手上。因喷出的二氧化碳压力骤然降低,温度也骤降,手若握在喇叭筒上易被冻伤。

泡沫灭火器:内部分别装有含发泡剂的碳酸氢纳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将筒身颠倒,两种溶液即反应生成硫酸氢钠、氢氧化铝及大量二氧化碳。灭火器筒内压力突然增大,大量二氧化碳泡沫喷出。非大火通常不用泡沫灭火器,因后处理较麻烦。

无论用何种灭火器,皆应从火的四周开始向中心扑灭。

油浴和有机溶剂着火时,绝对不能用水浇,因为这样反而会使火焰蔓延开来。

若衣服着火,切匆奔跑,用厚的外衣包裹使其熄灭。较严重者应躺在地上(以免火焰烧向头部)用防火毯紧紧包住,直至火灭,或打开附近的自来水开关用水冲淋熄灭。

烧伤严重者应急送医院治疗。

(2)割伤

取出伤口中的玻璃或固体物,用蒸馏水洗后涂上红药水,用绷带扎住或敷上创可贴药膏。大伤口则应先按紧主血管以防止大量出血,急送医院治疗。

(3)烫伤

轻伤涂以玉树油或蹂酸油膏,重伤涂以烫伤油膏后送医院。

(4)试剂灼伤

酸:立即用大量水洗,再以3-5%碳酸氢钠溶液洗,最后用水洗。严重时要消毒,拭干后涂烫伤油膏。

碱:立即用大量水洗,再以1-2%硼酸液洗,最后用水洗。严重时同上处理。

溴:立即用大量水洗,再用酒精擦至无溴液存在为止,然后涂上甘油或烫伤油膏。

钠:可见的小块用镊子移去,其余与碱灼伤处理相同。

(5)试剂或异物溅人眼内

任何情况下都要先洗涤,急救后送医院。

酸:用大量水洗,再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

碱:用大量水洗,再用1%硼酸溶液洗。

溴:用大量水洗,再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

玻璃:用镊子移去碎玻璃,或在盆中用水洗,切勿用手揉动。

篇5:化学物质泄漏作业处理原则

1.目的:为使化学物质泄漏之处理有所依循,特订定本办法。

2.范围:全公司适用之。

3.定义:

3.1本程序所指有机溶剂即通常所称谓的化学物质。

4.相关文件:

4.1应急准备与响应管制程序(中国)规程3-1-12E;

5.内容:

5.1安全作业原则:

5.1.1有机溶剂容器不使用时,应随手加盖,以防止溶剂气体挥发、散逸;

5.1.2作业场所最多只可存放当周所使用量之有机溶剂;

5.1.3作业时需在通风良好或有吸气过滤设备之作业场所,以避免吸入过多挥发气体,造成

人体安全顾虑;

5.1.4应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5.1.5使用有机溶剂后,应立即做身体之清洗、清洁动作;

5.2如果发生急性中毒时处理原则:

5.2.1立刻将中毒员工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

5.2.2通知医务人员或急救人员及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并立即通知救护车到厂运送患者;

5.2.3中毒员工如失去知觉时,应立即将口中异物取出,并进行急救动作;

5.2.4中毒员工,如果停止呼吸,应由急救人员施行人工呼吸或急救程序后即刻送至医院救

治;

5.3有机溶剂泄漏处理原则:

5.3.1注意事项:

a.限制人员进入泄漏区域;

b.遇化学品泄漏时应先认识该化学品之性质,可查看该项化学品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c.提供适当防护配备/用具及通风设备;

d.通知安全卫生或环保管理人员;

e.移除热源及火焰,并禁止任何电器之启动或关闭;

f.对该区域进行通风换气;

g.防止溶剂泄漏到水道或排水沟;

5.3.2清理时处理原则:

a.不要直接碰触外泄物,如需处理应着妥防护具后,方可处理;

b.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或密闭空间内;。

c.在安全许可情形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

d.少量泄漏时,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之吸收棉布吸收;

e.大量泄漏时,依"应急准备与响应管制程序"中紧急事故内部通报体系和紧急事故外部通

报与支援体系之指示,联络消防、紧急应变处理单位及供货商以利协助处理。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