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管理岗位职责任职要求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项目风险管理岗位职责任职要求

编辑:制度大全2020-05-24

项目风险管理岗位职责

职责描述:

1.参与制定公司风险项目的标准、类型和级别,审定项目风险等级;

2.收集整理项目的停工、确权不及时、收款不及时、优先权时限等风险数据;

3.针对存在重大风险的项目,定期组织召开公司的全面风险委员会,梳理风险点,制定化解措施,落实责任人并根据落实的责任反馈并定期汇报;

4.配合项目跟业主谈判,指导项目收集资料;

5.协助审议风险项目落实情况的奖惩方案,并对风险化解成效进行认定。

任职要求:

1.全日制法律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良好的法律谈判技巧和内外部沟通协调能力,抗压能力强;

3.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能力,工作严谨,思维敏捷;

4.具有一定的案件处理经验和庭审技巧,对于民事诉讼程序较熟悉;

5.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有律师执业资格优先;

6.有一定司法资源和社会资源者优先。

项目风险管理岗位

篇2:钛白粉生产项目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根据有关资料及其他文献资料,经分析研究后认为,钛白粉装置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有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电气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灼烫伤、粉尘危害、噪声振动等。

一、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1.硫酸在本生产过程中为不燃物,但硫酸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生产过程中余热锅炉为压力容器,如果超压有可能发生物理爆炸。

2.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转窑对钛白粉进行烧制,所用的燃料为天然气,天然气为易燃易爆物质,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一旦发生泄漏,遭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天然气在输送的过程中流速过快,静电消除不利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空压站通过制得压缩空气向各工段供应压缩空气,如果空压机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失效,很容易使得系统的压力升高,造成容器爆炸。

4.在钛白粉酸解过程中用压缩空气进行气流搅拌并通过通入蒸气加热,如果反应容器的排气管堵塞,容易引起输送管道或反应容器的爆炸。

5.在漂白等工序使用铝粉、锌粉等遇湿易燃物,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者储存地点有水等物质,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6.在防爆区域范围内,由于电气设备产生故障,操作过程中打火,或者未使用防爆电器,都能够引起火灾爆炸,因此电气设备的防爆也是安全工作的重点。

二、中毒、窒息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在生产装置中,需要用转窑对钛白粉进行烧制,所用的燃料为天然气,其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泄露个体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引发中毒事故。

2.酸解反应过程生成大量硫氧化物、酸雾和夹带的未反应原料粒子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如果反应设备密闭不好,或者未经处理就排放容易引起人员中毒。

3.在煅烧阶段,随着SO3和酸雾的排除,不可避免要夹带一些细微的TiO2粒子,缕缕烟气明显可见。因此,如果工厂必须设有回收TiO2粒子、除尘和除酸雾装置,系统密封不严,容易使操作工人中毒。

三、灼、烫伤危险因素分析

在钛白粉装置的生产过程中,酸解使用硫酸,工艺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废酸,在漂白、晶种制作和化学处理等工艺过程中要用到盐酸、氢氧化钠、氧化钠等危险化学品,这些物质都是一些强腐蚀性化合物,在生产、储存、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当发生泄漏、喷溅或工艺指标控制不当,设备、管道损坏破裂发生泄漏时,人体接触会造成化学性灼伤、烫伤。

四、触电危险因素分析

引发触电事故的原因有:

1.设备漏电;

2.安全距离不够(如架空线路、户内线路,变配电设备、用电设备及检修时安全距离等);

3.绝缘损坏、老化;

4.保护接地、接零不当;

5.手持电动工具类别选择不当疏于管理;

6.建筑结构未做到“五防一通”(即防火、防水、防漏、防雨雪、防小动物和通风良好);

7.手及人体其他部位、手持金属物体触及带电体或因安全距离不够,造成空气击穿;

8.使用的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老化;

9.电工不遵守操作规程违章作业,非电工违章进行电气作业;

10.雷电(直击雷、感应雷、雷电侵入波);

11.电器设备本身质量不过关,安装不规范,防护措施不到位。

12.各设定的保护不起作用

五、噪声、振动危害因素分析

该装置所选用电机、搅拌机、泵、鼓风机、空压站的压缩机等设备都是产生噪声的主要设备。噪声会引起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噪声同时干扰和影响信息的交流,使工作人员听不清谈话或发出的语音信号,导致操作失误率上升。人员长时间操作,应采取消音、吸音处理和采用独立的隔音房。

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振动危害有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可导致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也会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

六、粉尘危害性分析

钛白粉的生产过程中高钛渣需要进行两次粉碎,成品钛白仓库中都容有粉尘,如果个体防护措施不到位,粉尘进入人体呼吸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对于容易产生粉尘处要加强通风,降低粉尘及有毒气体浓度;职工做好自我防护,戴防尘面罩,以减少粉尘危害。

七、机械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生产过程中,有不少运转机械,如各类泵、风机、电动机、搅拌机、球磨机等,若转动部分缺少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规范、固定不牢靠;检修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各种工具使用不当,则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八、高处坠落危险因素分析

该生产装置中有很多位置较高的操作平台、斜梯、架空管道等设施,如果在生产操作、检修作业中,不注意安全管理及自我防护,很容易发生坠落事故,造成人员伤害。

1.缺乏防护栏或防护栏、盖板等安全设施不规范可能会引发事故;操作平台无挡板,雨雪天可能会造成操作工脚部滑出平台引发高空坠落事故;如果平台无挡板,检修工具等物体也容易从平台滑落,导致物体高空坠落,可能造成打击事故;操作平台应及时维护检修,保持坚固。

2.高处作业时,若不严格遵守高处作业规定,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3.检修时,尽量避免上下交叉作业,防止高处落物伤人;必须进行上下交叉作业时,要采取保护措施,同时职工一定要戴好安全帽,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及由此造成的高处坠落事故。

九、物体打击危险性分析

生产装置中有各种旋转设备,若旋转设备缺少维护、存在缺陷、无防护措施,则旋转设备有可能飞出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建筑为多层建筑,在操作及检修时有上下交叉同时作业时,易发生上部作业工序工具等物件高处掉落,对下部作业人员造成高空落物打击伤害。

十、起重伤害

循环水站等处使用起重机进行作业中,不论是施工或者是正常的作业,如果起重吊装时期起吊捆扎不牢或物体上有杂物或吊具强度不够或斜吊斜拉均可能有使物件倾覆的危险。起重机的安全附件失灵则容易发生冲顶事故,检查维修不及时则容易断绳、触电等事故,进而引发物体坠落、挤压人体、坠落击中人员等伤害。

本文在分析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对钛白粉生产进行了风险分析,分析了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并对发生机率比较高和危害较严重的火灾爆炸、中毒危害进行了风险分析,有助于钛白粉生产项目开展好安全生产工作,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3:施工项目风险识别管理措施

引言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过在国际舞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的个个行业也已逐步与国际结合,加快了行业发展。建筑业是我国的一项支柱产业,它就业人数多,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它的健康发展与否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在中国的个个行业中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项目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风险的管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项目以及项目群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种类也越来越多,导致的损失规模更是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如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促使建筑承包商必须科学处理施工项目风险,应及时控制、转移主要来自于市场价格波动和合同管理方面的风险,带来最优化的项目经济效益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等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将受到很多风险因素的影响,故而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认真识别风险项目,分析形成风险的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降低和消除风险,将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顺利实现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目标。1概况?1.1项目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我国对于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按照Hillson(1997)的项目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分为4个层次,即幼稚(Naive)、初学(Novice)、规范化(Normalized)和自然(Natural)。从我国来看,大部分项目的风险管理处在第2和第3层次,甚至有的项目处在第1层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计划经济体制下,绝大多数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客观上导致了项目投资者和实施者的利益分离,风险管理一时淡薄和管理能力缺乏。随着市场经济体质不断完善,逐渐开始对项目风险的认识,转变以前的项目风险所产生的损失都有政府承担的思路,开始推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责任和风险“的原则,真正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营方式。“风险一词”首次是由周士富提出的,这与我国gg开放前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计划经济体质是相适应的。之后,我国项目管理体质首先在建设项目上有所突破,黄河小浪底工程,京九铁路,江苏润扬大桥,重庆轻轨建设项目等,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研究成果。我国的项目管理尤其在施工项目管理方面30年来已取得重要的进展,但是,管理是局限在摸个项目范围和局部领域,从开发软件和应用方面来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项目风险分析,由于项目风险管理设计的研究范围很广,在应用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专业性。而且,在我国的实际项目实施当中,还存在一些不适合商业运作的不和谐因素,客观上对项目风险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任然不少,在这个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所差距。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存在某些状况。首先,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人们都认知风险的存在。存在侥幸心理的旌工企业和施工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往往给风险发生的带来了可能性。建筑施工项目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但是,施工项目风险是可以被管理、降低、转移的。所以,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设施。其次,风险识别的基础工作资料缺乏,风险识别成本高。建筑施工风险的管理首先要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只有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了结,才能更好的针对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不编制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手册,使得施工项目风险识别没有资料可以作为参考和依据。施工项目风险识别较困难,成本较高。,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已经成为了施工项目企业主要的风险之一。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管理、防范已经成为现代施工企业必须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风险的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对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机制有待完善,从而提高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效率,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防范。国外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成熟的项目管理实践始于20实际40年代。上个实际60年代,项目风险管理的系统研究蓬勃发展,各种地区或国家学术机构都对项目管理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讨:如位于西非吉尼亚州摩根城的国际计算机教育协会,项目管理论坛,宾夕法尼亚州的项目管理协会(PMI),俄罗斯项目管理协会(SPMA)英国的项目经理管理协会,澳大利亚项目协会等。国际上的研究趋势是白用系统的方法,如神经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系统动力学等,对整个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规划和控制。自20世纪80年代,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发展很快,在英美的发达国家,风险管理研究十分活跃。之后,英国C.B.Chapman教授提出“风险工程”的概念。风险工程是贵各种风险分析技术集成,以更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为目的,使得在较高层次上的大规模的应用风险管理研究成为可能。经过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以及在实践中的初步应用,国际学术界以对风险管理的理论达成一致的看法,认为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设计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风险识别,评价和管理,其目的在于通过对项目环境的不确定性的研究与防范,达到降低损失和成本的目的。人们认为持续的风险评估和团队风险管理构成了项目风险的基本框架并提出采用系统的方法来处理风险,提出识别、分析和控制不同风险的理论框架和实用方法。1997年,国外的一项关于工期延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出8个对工期影响重大的主要因素的权重,指出不充分和错误涉及信息是导致工期延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地址、天气等变化,同时还给出了防止工期延迟的7个最有效的方法。再者,著名的项目管理大师HaroldKerzner博士提出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并得到应用,由风险管理研究和开发项目合作组研究的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来评价组织当前的风险管理成熟度级别,为为改进现实目标、发展或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成熟度设计行动计划。1.2项目风险管理发展趋势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因为竞争的需要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促使了项目风险管理的全球化发展。主要表现在国际尖端的项目合作日益增多、国际化的主业活动日益频繁、项目管理专业信息的国际共享等等。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即为我们创造了学习机遇,也提出了高水平国际化发展的要求。项目风险管理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项目管理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突出表现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竞相发展、各种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级研究咨询机构的出现等等。出现的行业项目管理专业化也是趋势。应该说这些专业话的探索与发展也正式项目管理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如今的项目管理基本上有两个发展趋势一者如何将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理论、方法应用到项目管理二者如何把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应用到本行业中。项目管理日益成熟,所介入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所以如何提前解决干扰影响因素,解决过程中的问题,善后完成的项目将成为项目风险管理的挑战,可以说是,将抽象转化成为具体的科学和艺术。细细想传统的风险管理往往是通过把风险管理的意识、针对风险管理的活动纳入日常具体的每一项工作中,通过培训将管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人员身上,所有的风险管理活动都与项目的具体任务结合。因此可以看出,它主要通过每个人保障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不出现不可接受的风险来保障整个过程、整个系统的风险处于可以接受和控制的范围,但是这样会造成人员之间对于风险信息缺乏沟通,尤其对一些重要而且复杂的风险的识别、跟踪难于通过工作的分解由某些人员独立来完成。可见,这种风险管理的缺点在于风险的相关活动过于分散,从而容易造成风险管理缺乏全局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并且使风险信息的交流、风险知识的共享变得困难。

1.团队的风险管理。团队风险管理的思想则与上述传统的风险管理不同,它用一种共享的观点来看待项目整个寿命周期中的风险,这里的“团队”是指与项目相关的各个单位和部门以及每个阶段中不同管理层的人员。对于建设项目来说,可能包括业主、承包商以及监理单位等,还可能包括设计单位、分包商、材料供应商以及运营方。团队的风险管理是让具有不同知识背景、代表不同利益和需求的人员参与整个项目过程的风险管理,团队的风险管理是一种全局系统的管理,强调信任、协作、沟通以及知识共享,团队中的参与人员对风险的态度更加充满积极性和主动性。团队的风险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来进行日常的协调、交流、培训、指导工作,以及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来对项目中的知识进行管理。因此,团队风险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共享的观点,即项目的成功建立在共同的目标、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责任感的基础上;(2)对不确定性的预见,即预先考虑问题,对不确定性的后果进行估计,同时对项目资源和活动进行管理;(3)公开的沟通,在项目的不同层次中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使信息自由流动,各参与人员畅所欲言并达成一致意见;(4)对个体观点的尊重,在风险识别和管理中,个体的意见往往能够体现对事物的独特认识;(5)系统的思想,从系统层次上进行问题的界定、分析、设计与研制;(6)项目管理的有机集成,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必不可少且重要的组成部分;(7)主动的策略,建立在对未来事件预测基础上的计划和实施活动;(8)系统及适应的方法,即适应项目组织结构和文化的系统方法;(9)规范和持续的过程,对项目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持续的跟踪、识别和管理。

2.持续的风险管理。任何一个特定的风险都将经历识别、分析、计划、跟踪、控制等过程,而风险的管理活动在整个项目的周期内呈现连续性、并行性、迭代性。例如,在一些风险正在被跟踪的同时,另外一些新的风险被识别和分析,对某一风险所采取的减轻计划在执行中有可能产生其他新的风险。由于项目风险的来源和其产生的后果会随项目的不断进展而发生变化,所以一旦各种风险已经被识别和评价,那么采取措施越早越好。对某一特定风险的持续跟踪将不断获得越来越多的相关信息,而风险的优先级就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对项目的整个周期而言,就要求在每一阶段开始之前,对风险的集合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选出那些关键和重要的风险来进行不断的跟踪和持续管理。在对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项目团队应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工作渠道来进行有关重要风险的状态、活动以及即将出现的风险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及时对相应的工作进行文档化标准化管理。持续的风险管理过程不仅要满足组织战略的需求,还要满足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管理目标,如规划、计划、启动、实施和结束等环节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必然要对传统的风险管理理论作出调整,并且融合传统的风险识别、量化、评估、控制的全过程。

3.集成的风险管理。为了将建设项目范围内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集成项目的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纳入整个项目的管理,项目集成风险管理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框架,基于团队的集成管理体系是以系统方法、管理组织、风险信息为支持要素,组织文化这一特殊要素是其他要素的运作环境,在项目的寿命周期内进行持续的风险管理。2施工项目风险的基本内容2.1.风险及风险因素对风险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机构)从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界定。例如根据

篇4: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一、风险管理目的1.试图系统化地瓦解不确定因素对项目计划(质量、预算、进度、资源分配等)的威胁。2.通过风险的管理变被动的面对风险,即消防状态为主动面对风险,即钓鱼状态。3.知道什么是紧急事件,让我们能够依据FIRSTTHINGFIRST的原则处理紧急事件。二、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1.从项目的时间、质量和成本目标来看,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风险管理来降低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方面的风险,实现项目管理目标。2.从项目范围管理来看,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界定项目范围和对项目范围变动的控制。通过界定项目范围,避免遗漏而产生风险。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来评价变更的不确定性,从而向项目范围管理提出任务。3.从项目计划的职能来看,风险管理为项目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项目计划考虑的是未来,而未来必然存在着不确定因素。风险管理的职能之一是减少项目整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这有利于计划的准确执行。4.从项目沟通控制的职能来看,项目沟通控制主要是对沟通体系进行监控,特别要注意经常出现误解和矛盾的职能及组织间的接口,这些可以为风险管理提供信息。反过来,风险管理中的信息又可通过沟通体系传输给相应的部门和人员。5.以项目实施过程来看,不少风险都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潜在变为现实的。风险管理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拟定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消除、缓和、转移风险,利用有利机会避免产生新的风险。三、风险管理计划1.风险管理计划主要说明如何把风险分析和管理步骤应用于项目管理之中。2.风险管理计划应详细地说明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评价项目整体风险。四、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五、风险识别的方法(1)文件资料审核从项目整体和详细的范围层次两个方面对项目计划、项目假设条件和约束因素、以往项目文件资料审核中识别风险因素。(2)信息收集整理1)头脑风暴法2)访谈法3)SWOT技术(3)流程图法流程图是将项目全过程,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制成流程图。针对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从中发现潜在风险的威胁,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损失和对项目全过程造成的影响有多大。(4)工作分解结构识别风险先要弄清楚项目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性质、它们之间的关系、项目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可利用工作分解结构来完成。六、项目风险控制1.项目风险控制就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中预定的应对措施。风险控制的依据包括:风险管理计划、实际发生了的风险事件和随时进行的风险识别结果。风险控制的手段除了风险管理计划中应对措施外还应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权变措施。2.项目风险监控项目风险监控就是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视剩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保证风险计划的执行,并评估消减风险的有效性。风险监控上建立在项目风险的阶段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基础上的一种管理工作。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和分析,以及对风险信息的收集,就可以采取正确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实现对项目风险的有效控制。

七、风险监控的技术和方法⑴建立项目风险监控体系风险监控的方针、项目风险控制的程序、项目风险责任制度、项目风险信息报告制度、项目风险预警制度和项目风险监控的沟通程序等。⑵项目风险审核项目风险审核上确定项目风险监控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和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检查。项目风险审核是开展项目风险监控的有效手段,也是作为改进项目风险监控活动的一种有效机制。⑶挣值分析挣值分析就是将计划工作与实际完成工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符合计划费用和进度的要求。如果产生偏差较大,则需要进一步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量化。⑷附加风险应对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事前未预料到的风险,或者该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较大,而且原有的风险应对措施又不足以应付时,为了控制风险,有必要编制附加风险应对计划。⑸项目风险评价项目风险评价按评价的阶段不同可分为: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事后评价和跟踪评价;按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不同可分为:设计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设备安全可靠性评价、行为风险评价、作业环境评价、项目筹资风险评价等;按评价方法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八、风险监控方法:1)(1)建立项目风险监控体系(2)项目风险审核(3)偏差分析(4)附加风险应对计划(5)项目风险评价2)风险应对计划的执行风险应对计划是整个项目管理计划的一部分,其执行与其他计划的执行具有共同之处,只是风险事件一旦产生,其后果是严重的;而且有些风险事件有可能是突然发生。因此,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要将风险应对措施落到实处;其次在组织上进行落实,如对风险的分析、跟踪、反馈、决策由哪些部门和人负责。在编制风险应对计划时,很难预见到一切变化的因素,因此,只有通过调度工作,才能保证应对计划的顺利开展和计划任务的全面完成。3)风险应对计划的更新在风险应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如果所发生的风险事件是事先未曾项预料到的,或其后果比预期的严重,风险应对计划中预定的应对措施无法满足要求时,必须调整或更新原有的风险应对计划,使之能适应新的情况,尽量减少风险导致的损失。4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涉及到这样几个问题:风险怎样在业主和承包商中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怎样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小可能带来的损失;有那些风险防范和控制手段等。4.1风险分配的方法M.OsamaJannadia、SadiAssaf、A.A.Bubshait、AllamNaji[6]曾就“项目参与方对合同解决争端的态度和观点”向11位业主、59位承包商和23咨询机构做过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肯定了5种解决争端的合同管理方法:公平的分配合同风险、起草争议解决条款、组建专门机构、中立的仲裁机构的支持和招投标仲裁机构的支持。公平的分配合同风险位于首位,也说明了项目的参与各方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实际上,每一个合同都有风险分配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风险平均的分配,风险的分配与权利的分配是相关联的。如果业主乐意和承包商之间有一个清楚的风险分配,这样的分配既有利于减小合同风险又可以提高企业业绩。合理的风险分配对降低一些特殊工程的交易成本来说也很有效。然而调查显示,74%左右的合同由业主起草。业主为了尽可能多地避免承担风险的目的,必然会分配尽可能多的风险给承包商。4.2风险分配的原则设计—施工总承包风险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1)责、权、利的平衡。风险应和收益并存。承担风险的一方,应可以得到风险不发生带来的收益。如在总承包合同中因为承包商必须要承担对分包商的组织风险,则如果承包商管理能力较强,组织工作较好,则它应得到较高管理费的收益。(2)风险分配给容易控制的一方。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看,风险分配给容易控制的一方,一方面,控制方可以通过有效控制风险得到相应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是比较合理的。(3)对于难以预计的风险,应由业主承担。对于总承包项目,承包商承担的风险相比其他合同体系是最大的。如果还要承担难以预计的风险,会迫使其大幅度的提高造价,而且会打击其工作积极性(4)应符合工程惯例。一方面,惯例是大家公认的处理方法,较公平合理。另一方面,大家对惯例比较熟悉,产生分歧可以较快解决。4.3风险转移的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风险转移是工程风险管理的采用最多的措施。风险转移的方式各种各样主要有:工程保险、工程担保、联合投标、工程分包。风险转移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而且将风险转移给他人,也并不意味着他人一定会因此受到损失。在某些条件下,反而可以实现双赢或多赢。5减少设计—施工总承包风险的设想和建议5.1业主和承包商相互信任,实现双赢或多赢?无论是风险的分配还是纠纷的解决,相互信任都是重要基础。国外一项研究表明: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索赔条款的使用,而索赔条款的使用是增加工程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表4为在低信任和高信任的关系下索赔条款的风险使用的调研表(5分制)[7]。5.2建立理想状态下风险评估方法?项目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对于某些风险,如地震、台风等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这些风险发生时所附带的人为风险,却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在自然风险发生时,承包商消极的进行抢救,都会给项目带来较大的损失。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该风险带来的损失难以有效评估,哪些是必然风险,哪些是人为风险难以分清。如果能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业主和承包商是相互信任的,目标是统一的,两者的共同的愿望都是尽量的降低风险,则可以计算出项目的最低风险。在最低风险的基础上,分析造成风险增加的因素,并且对这些因素形成的责任明确化,则可以清晰的进行风险分配,最低限度的减少了人为风险。5.3完善总承包的配套政策和法规体系?我国对推行工程项目总承包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规系统尚未建立和完善。这实际上也给业主和承包商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风险。比如,纠纷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合同文件不完整等,都会给项目实施带来风险。

篇5:工程项目抵抗风险措施预案

1、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1.1风险因素识别

依据项目承包内容、分包管理、项目管理人付款、市场变化、气候条件等背景资料和我公司施工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潜在的因素,本项目的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过程控制风险、质量风险、市场风险、法律法规、职业安全风险等方面。

1.2主要控制措施

(1)从进场到试运行结束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与招标人、监理、设计单位的联系,提前进行风险分析和技术分析,对于招标人及设计单位可能发生的风险,一旦发现,及时通知监理机构,避免风险的发生;

(2)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和对职工的教育,确保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生产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和文明施工目标的全面实现;

(3)对于我单位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针对性方案,加强对风险的预防;

(4)认真分析学习招标文件、设计文件以及施工合同,一旦签定合同,严格按照合同执行,避免因为对合同的认识不够深刻而造成对合同的执行不力;

(5)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管理,遵纪守法,避免违法行为、事件的发生;

(6)严格执行图纸的分级会检制度,避免因为设计不当造成对工期、质量的影响;

(7)按照合同要求,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和组织,保证关键工期和总工期目标的全面实现;

(8)加强与招标人、设计院的沟通和联系,积极配合招标人催交图纸和设备。

2、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

2.1技术风险

2.1.1风险内容

(1)由于施工技术人员水平不足,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时对施工方法选择不当、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考虑不全面,导致施工技术文件存在不足;

(2)由于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仪器设备技术规范不符合要求、检验方法不适用等原因,造成试验、验收不合格;

(3)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安全质量意识不强,不按照施工方案、施工程序的要求进行施工,或由于能力不足导致施工工程出现错误;

(4)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掌握不足,导致应用过程中出现错误。

2.1.2应对措施:

(1)加强对技术人员的考核和培训,使其技术能力满足岗位的要求;

(2)配备满足施工需求的试验、检验技术人员和仪器仪表设备,确保检验过程的规范化;

(3)对施工方案、施工程序、作业指导书等施工技术文件加强审核力度,由技术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会检;

(4)对项目部全体职工根据专业的不同、施工阶段需求的不同,分专业、分阶段进行施工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注重培训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提高全员素质,树立严格按照程序施工理念,提高职工按程序施工的技术能力;

(5)通过专家论证、研讨等方式,确定技术方案改进措施,优化技术方案;

(6)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之前进行充分的论证,经确认适合于本现场后才可进行应用。应用前按照要求严格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确定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均已充分掌握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后方可进行应用。

2.2管理风险

2.2.1风险内容:

(1)部门设置不当,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各部门职责不清,接口不明确,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3)项目部规章制度不全面,导致管理运行不顺畅;

(4)职工个人能力差,不能满足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致使该岗位的工作开展不力;

(5)管理人员责任心差,不能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导致项目管理受到影响。

2.2.2应对措施:

(1)按照公司的岗位设置规定,结合本项目的特点进行部门的设置,确保项目部组织机构能够满足本项目合同履约的要求;

(2)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并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制度,确保每个管理岗位的职工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部门之间衔接顺畅,确保项目管理高效运转;

(3)不断完善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凡事有法可依,以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

(4)对各岗位人员的资质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每名职工的业务能力都能满足该岗位的需要,持续开展职工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职工履职能力;

(5)强化职工教育,建立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提高管理人员责任心,对责任心不强影响项目管理的个别岗位职工进行惩处或更换,使每个岗位的人员都能严格履职,确保项目管理运行顺畅。

2.3过程控制风险

2.3.1风险内容:

(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不合理,不能满足合同要求,或与现场实际状况不符,导致进度计划完成率过低;

(2)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导致施工工作面无法顺利展开;

(3)施工过程监督不力,导致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等不受控;

(4)施工机械、材料、人员等资源协调不到位,影响施工正常进展;

(5)与外部协调不力,导致外部因素影响施工进展。

2.3.2应对措施:

(1)将合同要求和现场实际相结合,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在满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做好施工进度的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展施工;

(2)在施工进度安排时充分考虑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各项施工工序的衔接进行分析与组织,确保工序之间衔接顺畅;

(3)实行施工区域责任制、施工专业责任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各专业工程处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加强现场监督,对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等进行全方位控制;

(4)对施工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及时根据现场需求协调安排各项施工资源,为现场施工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

(5)建立与外部相关单位沟通渠道,根据现场施工需求及时进行沟通协调;

(6)建立工程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及时解决施工问题。

2.4质量风险

2.4.1风险内容:

(1)施工人员未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导致出现质量不合格;

(2)施工人员技能不足导致施工质量缺陷;

(3)施工材料不合格导致质量不合格;

(4)质量检查点设置不合理,导致关键工序检验出现遗漏,导致出现质量不合格;

(5)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施工质量监督检查不到位,导致质量缺陷未及时发现。

2.4.2应对措施:

(1)加强职工教育,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建立考核机制,对违反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的人员进行惩处;

(2)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确保每名职工的技术能力均能满足施工的需求,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3)严把施工材料检验关,确保现场施工使用合格的材料;

(4)对质量检查点的设置进行严格把关,不遗漏关键工序,对已设置检查点的工序按照规定进行检查控制,不随意放行,不越点施工;

(5)加强管理人员责任心,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管理人员履职情况与收入挂钩,确保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和质量违规行为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

2.5职业安全风险

2.5.1风险内容:

(1)现场安全设施配备不全,容易导致安全事件;

(2)现场安全管理不足,对安全违章行为监督不力,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

(3)施工人员安全风险意识不强,麻痹大意容易导致安全事件发生;

(4)管理及施工人员安全技能不足,安全风险识别不全,未注意施工中存在的风险;

(5)施工人员违章操作,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6)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不力,容易发生环境事件;

(7)后勤管理能力不足,职工生活区卫生防疫不达标,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

2.5.2应对措施:

(1)确保安全设施费的足额投入,施工现场配备合格的满足要求的安全生产设施;

(2)树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各级管理人员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现场安全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3)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时刻防范安全风险;

(4)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狠抓习惯性违章,杜绝安全违章行为;

(6)开展现场施工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绿色施工;

(7)加强项目部的后勤管理,注重生活卫生,加强卫生防疫,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8)制定安全、环境、防疫等方面的应急预案,对突发状况进行妥善处理。

2.6市场风险

2.6.1风险内容:

(1)合同履约过程中,主要施工材料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价格出现较大波动;

(2)对项目所在地的市场价格水平调查不足,机械租赁、外委机加工等费用超出预期。

2.6.2应对措施:

(1)预选做好评估,制定资金计划,预留风险金,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2)寻求公司总部支持,对项目顺利实施所需的资金等条件进行协调;

(3)深度研读合同,依据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费用调整。

2.7法律法规风险

2.7.1风险内容:

(1)合同履约过程中,签订合同时适用的法律法规条款进行了变更;

(2)对国家制定的法律缺乏了解或吃得不透,导致对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力,或出现违规施工行为;

(3)对分包工程合同的订立把关不严,导致出现违规分包的行为。

2.7.2应对措施:

(1)及时跟踪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更新状况,编制本项目的适用法律法规清单并进行滚动更新,根据法律法规的更新情况及时调整项目实施的标准;

(2)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条款和合同要求进行施工,依法治企、遵章守纪;

(3)进行专业分包时,对资信审核严格把关,确保由合格的分包商承担施工任务,避免因对方的资信不良而造成法律纠纷;

(4)获得公司总部的支持,由公司总部法律事务部对本项目的法律法规相关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