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转炉炼钢安全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20-01-26

(1)准备工作

转炉炼钢开炉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稍有忽视就可能酿成重大人身事故。吹炼时,发现烟罩漏水,应马上停吹,关闭中压水阀门,检修焊接,直至不漏水为止。

检查管道与阀门时,要有监护和检查二人同时进行,严禁吸烟,周围不得有明火,防止漏氧燃烧。在氧气管道周围,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和油污物。

炉盖上面焊有水箱,转炉倒炉时,钢水不能碰水冷炉口,以免引起事故。冶炼过程中如发现水冷炉口漏水,应立即停吹,派二人检查进水阀门并修复。

(2)冶炼过程的安全

①兑铁水后吹第一炉钢时,温度要升高,吹炼时间要长,这样可避免发生塌炉。尽管如此,新开炉子倒渣出钢时,周围人员还应让开,因为这时炉体尚不稳定,烧结不牢固,而炉内气流非常激烈,炉内渣子易喷出炉外,造成炉衬剥落,严重时可能塌炉。

②装料前应将炉内残钢残渣倒掉。装料时先装废钢和铁矿石,后装适当温度的铁水。加入的废钢原料要仔细清理,不能把带炸药的废武器,盛有水、冰、雪的容器加入炉内。发现废旧炮弹不许乱拆乱动,应及时交有关部门处理。

③在冶炼过程中,炉长和摇炉工要密切注意火焰的变化,当吹到终点火焰还不下降,周围有烟雾上升时,应提前检查。发现喷枪渗水时,应迅速调换喷枪,如果继续吹炼,喷头大量漏水,会造成严重的爆炸事故。

④发生喷溅时,火星冲出氮(或蒸汽)封口,可将氧气皮管烧坏,造成设备事故,如果渣子不化而又采取高枪位的不正常操作,造成连续性的剧烈大喷溅,危害更大。还有一种是动炉倒渣大喷溅,爆炸威力大,往往会炸坏摇炉房的仪器设备、灼伤人员。出现这种大喷溅的原因是渣子氧化性过高、氧气截止阀失效,漏氧时间过长等,因而渣子表面氧量高,炉子倾动时,产生大量泡沫喷出炉口。

⑤发生跑钢事故时,首先应搞清跑钢部位,以便采取措施。窜钢时应从速调整化学成分,快速出炉,以免发生设备和人身事故。万一发生炉底窜钢时,应立即关闭进水阀门,在着火部位用四氯化碳灭火机灭火。

⑥氧气顶吹转炉炼钢,钢水温度高达1000℃以上,在这种温度下,水的体积将增大5000倍以上。这时假如蒸汽在炉内无自由发散余地,便会发生恶性爆炸事故。因此炉内严禁入水。但是每个炉子都需要使用大量水冷,因此要严密注意防止冷却水漏入炉内。在冶炼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喷枪头部,活动烟罩、气化冷却烟道漏水,其现象是有白烟雾出现,火焰突然收缩等反常情况。这时必须立即提枪,关高压水,采取监护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等炉内水蒸汽发散完后,才能转动炉体,否则极易发生严重爆炸事故。

烟气净化系统的爆炸,主要发生在第一级文氏管前,爆炸力较大,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和正常生产。发生爆炸的原因是炉内操作不正常发生连续爆发性喷溅,大量渣子喷入文氏管,如果文氏管喷水量不足以熄灭喷入的红渣,便在其中留下了火种,如果漏入的氧量与转炉烟气中一氧化碳量混合成一定的比例,遇火种即能爆炸。防止措施是炉前作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杜绝大喷渣,适当限制补炉砂量,保证烧结质量,防止坍补炉料;除尘管道设备保持气密性,有漏气及时修补;增加文氏管喷水量,使它足够熄灭喷出的火种。

补炉后再次开吹时,如发现火焰有突然熄灭现象,应即提抢,停吹倒渣,降低氧压,继续吹炼,这时若再发生喷溅,也可减轻并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篇2:转炉炼钢安全技术规程

(1)准备工作

转炉炼钢开炉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稍有忽视就可能酿成重大人身事故。吹炼时,发现烟罩漏水,应马上停吹,关闭中压水阀门,检修焊接,直至不漏水为止。

检查管道与阀门时,要有监护和检查二人同时进行,严禁吸烟,周围不得有明火,防止漏氧燃烧。在氧气管道周围,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和油污物。

炉盖上面焊有水箱,转炉倒炉时,钢水不能碰水冷炉口,以免引起事故。冶炼过程中如发现水冷炉口漏水,应立即停吹,派二人检查进水阀门并修复。

(2)冶炼过程的安全

①兑铁水后吹第一炉钢时,温度要升高,吹炼时间要长,这样可避免发生塌炉。尽管如此,新开炉子倒渣出钢时,周围人员还应让开,因为这时炉体尚不稳定,烧结不牢固,而炉内气流非常激烈,炉内渣子易喷出炉外,造成炉衬剥落,严重时可能塌炉。

②装料前应将炉内残钢残渣倒掉。装料时先装废钢和铁矿石,后装适当温度的铁水。加入的废钢原料要仔细清理,不能把带炸药的废武器,盛有水、冰、雪的容器加入炉内。发现废旧炮弹不许乱拆乱动,应及时交有关部门处理。

③在冶炼过程中,炉长和摇炉工要密切注意火焰的变化,当吹到终点火焰还不下降,周围有烟雾上升时,应提前检查。发现喷枪渗水时,应迅速调换喷枪,如果继续吹炼,喷头大量漏水,会造成严重的爆炸事故。

④发生喷溅时,火星冲出氮(或蒸汽)封口,可将氧气皮管烧坏,造成设备事故,如果渣子不化而又采取高枪位的不正常操作,造成连续性的剧烈大喷溅,危害更大。还有一种是动炉倒渣大喷溅,爆炸威力大,往往会炸坏摇炉房的仪器设备、灼伤人员。出现这种大喷溅的原因是渣子氧化性过高、氧气截止阀失效,漏氧时间过长等,因而渣子表面氧量高,炉子倾动时,产生大量泡沫喷出炉口。

⑤发生跑钢事故时,首先应搞清跑钢部位,以便采取措施。窜钢时应从速调整化学成分,快速出炉,以免发生设备和人身事故。万一发生炉底窜钢时,应立即关闭进水阀门,在着火部位用四氯化碳灭火机灭火。

⑥氧气顶吹转炉炼钢,钢水温度高达1000℃以上,在这种温度下,水的体积将增大5000倍以上。这时假如蒸汽在炉内无自由发散余地,便会发生恶性爆炸事故。因此炉内严禁入水。但是每个炉子都需要使用大量水冷,因此要严密注意防止冷却水漏入炉内。在冶炼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喷枪头部,活动烟罩、气化冷却烟道漏水,其现象是有白烟雾出现,火焰突然收缩等反常情况。这时必须立即提枪,关高压水,采取监护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等炉内水蒸汽发散完后,才能转动炉体,否则极易发生严重爆炸事故。

烟气净化系统的爆炸,主要发生在第一级文氏管前,爆炸力较大,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和正常生产。发生爆炸的原因是炉内操作不正常发生连续爆发性喷溅,大量渣子喷入文氏管,如果文氏管喷水量不足以熄灭喷入的红渣,便在其中留下了火种,如果漏入的氧量与转炉烟气中一氧化碳量混合成一定的比例,遇火种即能爆炸。防止措施是炉前作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杜绝大喷渣,适当限制补炉砂量,保证烧结质量,防止坍补炉料;除尘管道设备保持气密性,有漏气及时修补;增加文氏管喷水量,使它足够熄灭喷出的火种。

补炉后再次开吹时,如发现火焰有突然熄灭现象,应即提抢,停吹倒渣,降低氧压,继续吹炼,这时若再发生喷溅,也可减轻并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篇3:转炉炼钢喷溅产生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一、产生原因

转炉常见喷溅主要分为爆发性喷溅、泡沫性喷溅和金属喷溅。

1爆发性喷溅产生的原因

熔池内碳氧反应不均衡发展,瞬时产生大量的CO气体,这是发生爆发性喷溅的根本原因。

碳氧反应:[C]+(FeO)={CO}+[Fe]是吸热反应,反应速度受熔池碳含量、渣中(TFe)含量和温度的共同影响。由于操作上的原因,熔池骤然受到冷却,抑制了正在激烈进行的碳氧反应;供人的氧气生成了大量(FeO)并聚积;当熔池温度再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一般在1470℃以上),(FeO)聚积到20%以上时,碳氧反应重新以更猛烈的速度进行,瞬间排出大量具有巨大能量的CO气体从炉口排出,同时还挟带着一定量的钢水和熔渣,形成了较大的喷溅。在熔渣氧化性过高,熔池温度突然冷却后又升高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爆发性喷溅。

2泡沫性喷溅产生的原因

除了碳的氧化不均衡外,还有如炉容比、渣量、炉渣泡沫化程度等因素也会引起喷溅。

在铁水Si、P含量较高时,渣中SiO2、P2O5含量也高,渣量较大,再加上熔渣中TFe含量较高,其表面张力降低,阻碍着CO气体通畅排出,因而渣层膨胀增厚,严重时能够上涨到炉口。此时只要有一个不大的推力,熔渣就会从炉口喷出,熔渣所夹带的金属液也随之而出,形成喷溅。同时泡沫渣对熔池液面覆盖良好,对气体的排出有阻碍作用。严重的泡沫渣可能导致炉口溢渣。显然,渣量大时,比较容易产生喷溅;炉容比大的转炉,炉膛空间也大,相对而言发生较大喷溅的可能性小些。

3金属喷溅产生的原因

当渣中TFe含量过低,熔渣粘稠,熔池被氧流吹开后熔渣不能及时返回覆盖液面,CO气体的排出带着金属液滴飞出炉口,形成金属喷溅。熔渣“返干”也会产生金属喷溅。可见,形成金属喷溅的一些原因与爆发性喷溅正好相反。

二、预防措施

1正确的枪位控制

在某种程度上复吹转炉炼钢的氧枪操作主要是通过枪位的变化来调节和控制炉渣中有合适的(FeO)含量,以满足吹炼过程各期的需要。如果(FeO)控制不当,会给吹炼带来困难,如化渣太晚,易“返干”;或化渣太早,易喷溅,因此控制喷溅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吹炼枪位。

1.1吹炼前期枪位的调节和控制

开吹前操作人员应详细了解以下情况:

a)铁水成分,主要是硅、硫、磷的含量;

b)铁水温度;

c)炉子情况,是新炉还是老炉,是否补炉,装入量是多少,炉内是否有剩余钢水和炉渣等;

d)吹炼的钢种及其对造渣、温度控制的要求;

e)上一班或上一炉操作情况,现在炉子的液面和炉底等。

对上述情况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前期调节和控制的原则是早化渣、化好渣。吹炼前期的特点是硅、锰迅速氧化、渣中SiO2浓度大,熔池温度不高,此时要求将加入炉内的石灰尽快地化好,以便形成碱度≮1.5~1.7的活跃炉渣,以减轻酸性渣对炉衬的侵蚀,并增加吹炼前期的脱硫与脱磷率。为此,应采用较高的枪位,如果枪位过低,不仅因渣中(FeO)低会在石灰表面形成高熔点而且致密的2CaO?SiO2,阻碍石灰的熔化,还会由于炉渣未能很好地覆盖熔池表面而产生喷溅,当然,前期枪位也不宜长时间过高,以免发生严重喷溅。

正确地控制前期温度,如果前期温度低,炉渣中积累起大量的氧化铁,随后在元素氧化,熔池被加热时,往往突然引起碳的激烈氧化,容易造成爆发性喷溅。在炉温很高时,可以在提枪的同时适当加一些石灰,稠化熔渣,有时对抑制喷溅也有些作用,但加入量不宜过多,加入的石灰化完后,如果不继续加人石灰就应当适当降枪,以便降低∑(FeO),以免在硅锰氧化结束和熔池温度升高后强烈脱碳时发生严重喷溅。

1.2吹炼中期的枪位控制

吹炼过程枪位控制的基本原则是:继续化好渣、化透渣、快速脱碳、不喷溅、熔池均匀升温。吹炼中期的特点是强烈脱碳,在这个阶段中,不仅吹人的氧气全部用于碳的氧化,而且渣中的氧化铁也大量被消耗,渣中∑(FeO)的降低将使炉渣的熔点上升,流动性下降,出现“返干”现象,影响硫、磷的去除甚至于发生回磷现象,喷溅也严重,为了防止中期炉渣返干,应该适当提枪,使渣中有适当的∑(FeO)。

1.3吹炼后期的枪位控制

后期的任务是进一步调整好炉渣的氧化性和流动性,继续去除硫、磷、使熔池钢液成分和温度均匀,稳定火焰,便于准确地控制终点,压枪速度要缓慢,切忌过快,否则会引起喷溅,冶炼低碳钢,很多采用的是增碳法,所以后期非常注意加强熔池搅拌以加速后期脱碳,均匀熔池的温度和成分以及降低终渣的∑(FeO)含量。为此在过程化渣不太好,或者中期炉渣返干较严重时,后期应首先适当提枪化渣,而在接近终点时,再适当降枪,以加强熔池搅拌,使熔池的温度和成分均匀化,降低终渣中的∑(FeO),提高金属和合金收得率并减轻对炉衬的侵蚀。

2合理的炉型控制

保持合理的炉型是在现有技术和设备条件下控制喷溅最有效的方法,如应有适当的炉底高度和液面,根据冶炼钢种采取合适的底吹模式,如果发现炉底上涨较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处理炉底操作应采取勤、轻处理原则。

2.1可以采用留渣后,用顶枪进行适当吹扫;

2.2减少溅渣频率,并适当缩短溅渣时间

2.3连续冶炼3—4炉低碳钢,低碳、高氧化铁渣出钢。

2.4适当降低炉渣碱度和氧化镁含量。

2.5做好热平衡,力求做到热量略富裕,这样既能保住终点碳,又不因为热量太富裕冷却料用量大喷溅难控制;还可以采用留渣操作,溅渣护炉时不要把炉渣溅干,在炉内留1/3左右的炉渣,剩余的炉渣在下炉吹炼时有利于前期快速成渣,同时减少了冷却剂的加入量和炉渣的泡沫化程度,并将泡沫化高峰前移,从而达到控制喷溅的目的,在炉渣严重泡沫化时,短时间提高枪位,使氧枪超过泡沫的熔池面,用氧气射流的冲击破坏泡沫,减少喷溅。

另外禁止超装,提高准装入率,稳定原材料质量,提高操作水平也是控制喷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中小型转炉。

篇4:炼钢厂氧气转炉安全管理措施

1、设备与相关设施

1.1150t以下的转炉,最大出钢量应不超过公称容量的120%;200t以上的转炉,按定量法操作。

1.2转炉的炉容比应合理。

1.3转炉氧枪与副枪升降装置,应配备钢绳张力测定、钢绳断裂防坠、事故驱动等安全装置;各枪位停靠点,应与转炉倾动、氧气开闭、冷却水流量和温度等联锁;当氧气压力小于规定值、冷却水流量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超过规定值、进出水流量差大于规定值时,氧枪应自动升起,停止吹氧。转炉氧枪供水,应设置电动或气动快速切断阀。

1.4氧气阀门站至氧枪软管接头的氧气管,应采用不锈钢管,并应在软管接头前设置长1.5m以上的钢管。氧气软管应采用不锈钢体,氧枪软管接头应有防脱落装置。

1.5转炉宜采用铸铁盘管水冷炉口;若采用钢板焊接水箱形式的水冷炉口,应加强经常性检查,以防止焊缝漏水酿成爆炸事故。

1.6转炉传动机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应能承受正常操作最大合成力矩;不大于150t的转炉,按全正力矩设计,靠自重回复零位;150t以上的转炉,可采用正负力矩,但必须确保两路供电;若采用直流电机,可考虑设置备用蓄电池组,以便断电时强制低速复位。

1.7从转炉工作平台至上层平台之间,应设置转炉围护结构。炉前后应设活动挡火门,以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1.8烟道上的氧枪孔与加料口,应设可靠的氮封。转炉炉子跨炉口以上的各层平台,宜设煤气检测与报警装置;上述各层平台,人员不应长时间停留,以防煤气中毒;确需长时间停留,应与有关方面协调,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1.9采用“未燃法”或“半燃法”烟气净化系统设计的转炉,应符合GB6222的规定;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的设备、风机房、煤气柜以及可能泄漏煤气的其他设备,应位于车间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转炉煤气回收时,风机房属乙类生产厂房、二级危险场所,其设计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配备消防设备、火警信号、通讯及通风设施;风机房正常通风换气每小时应不少于7次,事故通风换气每小时应不少于20次。

1.10转炉煤气回收,应设一氧化碳和氧含量连续测定和自动控制系统;回收煤气的氧含量不应超过2%;煤气的回收与放散,应采用自动切换阀,若煤气不能回收而向大气排放,烟囱上部应设点火装置。

1.11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应合理设置泄爆、放散、吹扫等设施。

1.12转炉余热锅与汽化冷却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遵守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的规定。

2、生产操作

2.1炉前、炉后平台不应堆放障碍物。转炉炉帽、炉壳、溜渣板和炉下挡渣板、基础墙上的粘渣,应经常清理,确保其厚度不超过0.1m。

2.2废钢配料,应防止带入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废钢料高不应超过料槽上口。转炉留渣操作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渣。

2.3兑铁水用的起重机,吊运重罐铁水之前应验证制动器是否可靠;不应在兑铁水作业开始之前先挂上倾翻铁水罐的小钩;兑铁水时炉口不应上倾,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以防铁水罐脱钩伤人。

2.4新炉、停炉进行维修后开炉及停吹8h后的转炉,开始生产前均应按新炉开炉的要求进行准备;应认真检验各系统设备与联锁装置、仪表、介质参数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若需烘炉,应严格执行烘炉操作规程。

2.5炉下钢水罐车及渣车轨道区域(包括漏钢坑),不应有水和堆积物。转炉生产期间需到炉下区域作业时,应通知转炉控制室停止吹炼,并不得倾动转炉。无关人员不应在炉下通行或停留。

2.6转炉吹氧期间发生以下情况,应及时提枪停吹:氧枪冷却水流量、氧压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高于规定值,氧枪漏水,水冷炉口、烟罩和加料溜槽口等水冷件漏水,停电。

2.7吹炼期间发现冷却水漏入炉内,应立即停吹,并切断漏水件的水源;转炉应停在原始位置不动,待确认漏入的冷却水完全蒸发,方可动炉。

2.8转炉修炉停炉时,各传动系统应断电,氧气、煤气、氮气管道应堵盲板隔离,煤气、重油管道应用蒸汽(或氮气)吹扫;更换吹氧管时,应预先检查氧气管道,如有油污,应清洗并脱脂干净方可使用。

2.9安装转炉小炉底时,接缝处泥料应铺垫均匀,炉底车顶紧力应足够,均匀挤出接缝处泥料;应认真检查接缝质量是否可靠,否则应予处理。

2.10倾动转炉时,操作人员应检查确认各相关系统与设备无误,并遵守下列规定:

——测温取样倒炉时,不应快速摇炉;

——倾动机械出现故障时,不应强行摇炉;

2.11倒炉测温取样和出钢时,人员应避免正对炉口;采用氧气烧出钢口时,手不应握在胶管接口处。

2.12火源不应接近氧气阀门站。进入氧气阀门站不应穿钉鞋。油污或其他易燃物不应接触氧气阀及管道。

2.13有窒息性气体的底吹阀门站,应加强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进入阀门站应预先打开门窗与排风扇,确认安全后方可入内,维修设备时应始终打开门窗与排风扇。

篇5:转炉炼钢安全操作

(1)准备工作

转炉炼钢开炉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稍有忽视就可能酿成重大人身事故。吹炼时,发现烟罩漏水,应马上停吹,关闭中压水阀门,检修焊接,直至不漏水为止。

检查管道与阀门时,要有监护和检查二人同时进行,严禁吸烟,周围不得有明火,防止漏氧燃烧。在氧气管道周围,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和油污物。

炉盖上面焊有水箱,转炉倒炉时,钢水不能碰水冷炉口,以免引起事故。冶炼过程中如发现水冷炉口漏水,应立即停吹,派二人检查进水阀门并修复。

(2)冶炼过程的安全

①兑铁水后吹第一炉钢时,温度要升高,吹炼时间要长,这样可避免发生塌炉。尽管如此,新开炉子倒渣出钢时,周围人员还应让开,因为这时炉体尚不稳定,烧结不牢固,而炉内气流非常激烈,炉内渣子易喷出炉外,造成炉衬剥落,严重时可能塌炉。

②装料前应将炉内残钢残渣倒掉。装料时先装废钢和铁矿石,后装适当温度的铁水。加入的废钢原料要仔细清理,不能把带炸药的废武器,盛有水、冰、雪的容器加入炉内。发现废旧炮弹不许乱拆乱动,应及时交有关部门处理。

③在冶炼过程中,炉长和摇炉工要密切注意火焰的变化,当吹到终点火焰还不下降,周围有烟雾上升时,应提前检查。发现喷枪渗水时,应迅速调换喷枪,如果继续吹炼,喷头大量漏水,会造成严重的爆炸事故。

④发生喷溅时,火星冲出氮(或蒸汽)封口,可将氧气皮管烧坏,造成设备事故,如果渣子不化而又采取高枪位的不正常操作,造成连续性的剧烈大喷溅,危害更大。还有一种是动炉倒渣大喷溅,爆炸威力大,往往会炸坏摇炉房的仪器设备、灼伤人员。出现这种大喷溅的原因是渣子氧化性过高、氧气截止阀失效,漏氧时间过长等,因而渣子表面氧量高,炉子倾动时,产生大量泡沫喷出炉口。

⑤发生跑钢事故时,首先应搞清跑钢部位,以便采取措施。窜钢时应从速调整化学成分,快速出炉,以免发生设备和人身事故。万一发生炉底窜钢时,应立即关闭进水阀门,在着火部位用四氯化碳灭火机灭火。

⑥氧气顶吹转炉炼钢,钢水温度高达1000℃以上,在这种温度下,水的体积将增大5000倍以上。这时假如蒸汽在炉内无自由发散余地,便会发生恶性爆炸事故。因此炉内严禁入水。但是每个炉子都需要使用大量水冷,因此要严密注意防止冷却水漏入炉内。在冶炼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喷枪头部,活动烟罩、气化冷却烟道漏水,其现象是有白烟雾出现,火焰突然收缩等反常情况。这时必须立即提枪,关高压水,采取监护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等炉内水蒸汽发散完后,才能转动炉体,否则极易发生严重爆炸事故。

烟气净化系统的爆炸,主要发生在第一级文氏管前,爆炸力较大,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和正常生产。发生爆炸的原因是炉内操作不正常发生连续爆发性喷溅,大量渣子喷入文氏管,如果文氏管喷水量不足以熄灭喷入的红渣,便在其中留下了火种,如果漏入的氧量与转炉烟气中一氧化碳量混合成一定的比例,遇火种即能爆炸。防止措施是炉前作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杜绝大喷渣,适当限制补炉砂量,保证烧结质量,防止坍补炉料;除尘管道设备保持气密性,有漏气及时修补;增加文氏管喷水量,使它足够熄灭喷出的火种。

补炉后再次开吹时,如发现火焰有突然熄灭现象,应即提抢,停吹倒渣,降低氧压,继续吹炼,这时若再发生喷溅,也可减轻并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