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及维护保养的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柴油发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及维护保养的安全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20-01-21

在柴油机的各个部件中,轴承都是易损件。本文所讨论的轴承是指曲轴主轴承和连杆轴承,它们的工作是否完善、可靠,将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正常运行。

由此,根据实践经验,归纳了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轴承损坏形式及其机理,轴承损坏的原因,并提出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对策。

1柴油机轴承损坏形式及机理

柴油机轴承常见的损坏形式有磨粒磨损、疲劳剥落和烧熔三类。各种损坏形式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

①磨粒磨损:这是由于混入润滑油中的微小坚硬的固体颗粒,随润滑油循环进入轴承与轴的间隙中,附着在轴承表面,形成磨粒,造成轴承表面的擦伤和刻痕。

②疲劳剥落:轴承在过载、偏磨的情况下,因轴承工作温度太高,合金层不均匀或合金材料的疲劳强度太低,轴承在油膜压力冲击下,合金层发生疲劳裂纹,此称龟裂,龟裂的疲劳裂纹向合金层深度方向发展,至向结合面附近沿横向延伸,彼此交替,造成合金材料片状剥落。

③烧熔:由于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当润滑油中断供给和供给不足,或者轴承与轴颈间没有形成油膜,从而在轴承与轴颈间发生半干摩擦或干摩擦,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引起显微的熔化、粘着,如果继续发展,将导致轴承烧熔。

2柴油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

轴承属于易损件,引起轴承损坏的原因很多。这里从使用、维护和维修三方面来分析。

2.1使用上的原因

①冷启动后马上加大负荷或高速运转。由于柴油机冷机启动时,机油尚未充分进入润滑表面,就以很高的转速或大负荷运转,致使润滑效果不良,机油温度升高、粘度下降,破坏了摩擦副表面油膜的形成,使之形成半干摩擦或干摩擦,引起轴承损坏。

②机油不足开车。在机油供给不足(油面过低)的情况下运行,轴承表面不能实现正常润滑,其表面因此产生干摩擦,导致轴承损坏。

③在机油压力过低下运转。机油压力过低,则润滑系不能实现正常的机油循环和压力润滑。这样,就无法将足量的机油可靠地供至轴承与轴颈间,使轴承与轴颈间得不到充分的润滑,从而导致轴承损坏。

④冷却水量不足开车。冷却水量不足使冷却效果变差,造成柴油机工作温度过高,使机油粘度下降,轴承与轴颈间的润滑油膜不易形成和保持,轴承的润滑条件恶化,造成轴承损坏。

⑤超速超负荷运行。经常超速超负荷运行,则使柴油机长时间处在负荷过大的工况下运转,导致柴油机粗暴燃烧,造成柴油机过热,轴承与轴颈间的机油油膜容易遭到破坏,以致发生轴承损坏现象。特别是新机和大修机严禁超速超负荷运行。

2.2维护保养方面的原因

①机油质量不佳。未按规定使用机油,甚至加注低劣假冒油品,各摩擦面不能建立完整且有一定厚度的油膜,使润滑效果下降,易造成轴承损坏。

②添加或更换机油不及时。加机油不及时,便会产生上述机油量不足的问题。机油在柴油机不断工作的过程中,会被空气中吸人的尘土以及柴油机自身燃烧产物和磨损产物所污染而变脏,若不及时更换,不仅机油中的杂质会随机油循环进入轴承与轴颈间,粘附在轴承表面形成磨粒,加剧轴承磨损,甚至会造成油道、油管堵塞,导致轴承烧熔。

③清洗或更换机油滤清器不及时。这会造成机油滤清器阻力过大甚至堵塞,使机油不经过滤芯而从旁通阀通过,而使用未经过滤的机油来润滑轴承内表面,则极易引起轴承与轴颈表面的严重磨损及拉伤。

2.3维修方面

①轴承与轴颈配合间隙不当。间隙过大,使机油不易保持;若间隙过小,机油难以进入。导致轴承与轴颈间的机油油膜难以形成,引起轴承损坏。

②选用的轴承不符合规定,加工制造质量差。

③装配时,轴承座、轴承、曲轴和连杆等零件表面不清洁,均会造成轴承损坏。

3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对策

通过上述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可见,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正确使用、合理维护,在维修时保证修理质量,才能减少机械事故,降低消耗,延长其使用寿命。

3.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使用

①冷车启动后,应怠速空负荷下运转3~5min,使轴承与轴颈间形成油膜后,方可转为正常行驶。使用中严禁柴油机长时间在超负荷下运转,避免急加速。

②新机或大修后的柴油机应按规定进行磨合。工作中不准长时间高速超负荷运行,需综合考虑运转时间和负荷的合理分配。

③保持柴油机的正常工作温度(80~90℃)。运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冷却水量和水温、油温状况,如发现水量不足或水温、油温高于限值,则应及时停机检查,妥善处理后再开机运行。

④使机油数量和压力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在运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机油油面及机油压力表或机油压力指示灯,如发现机油量不足或机油压力低于规定要求,应及时停机检查,待妥善处理后再继续运行。

3.2严格按规定维护保养

①按规定向油底壳加足质地纯洁、牌号对路的机油。经常检查机油油面及油质情况,及时添加或更换质量符合要求的机油,保持油面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且油质良好。

篇2:油水分离器安装调试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的操作规程

1、该油水分离器可直接安装在含油污水流经的通道上,把污水出口对准油水分离器的进口即可,与其它设备可用管道连接。底部的排污管线与污泥脱水装置连通,如未配污泥脱水装置可直接排入排污管;

2、无动力箱式隔油器安装时必须调整其水平位置,不得有误差;

3、第一次使用前,应先把设备注满自来水,直到出油口只出油不出水为止。

4、设备安装后,请不要随意乱动,否则将影响出水水质。

5、每天使用后,应将进水口过滤网上的杂物倒掉,并清理干净。(餐饮业应用热水冲刷滤网上的油污,以免堵塞滤网,影响进水。如果是用泵提升进水,请每天清理水泵进水底阀旁污物,以免堵塞泵阀,影响进水流量。

6、每天使用后,应将杂物筐每天提出挂油倒垃圾,并将水上浮油清除掉,箱体每2周清扫一次,将粘在隔板金属表面的油污用刀刮掉,底部垃圾要求清除干净。清理完毕恢复原状。

7、当油水分离器的出水、排水管堵塞时,将箱盖罩拿掉,因有臭气溢出,应快速清通,清通后将排水口迅速盖上。

8、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冲洗设备内部,一般每半月冲洗一次,或视情况而定。

篇3:轴承座材料选择的操作说明

钣金件检具设计在自动车床上车削3Cr13不锈钢零件汽车纵梁加工工艺及设备的选择螺纹切削复合循环G76指令坐标系及运动方向简介龙门式电火花线切割译码仿真程序设计基于UG软件CAD/CAM功能的新型鼠标器下座的设计与制造机床协会:朝着“精品服务名牌协会”继续努力变频器原理介绍精工推出低耗电高纹波抑制电压稳压器辗轮式混砂机操作规程轴承座超精机床设备研制获突破金属切削液废液的处理中信重机与齐一机共造重型双柱立车缸盖气门阀座和导管孔的加工技术AC610M/AC630M高精度车削牌号典型CAM平台数控铣削加工编程功能对比应用世界机床界发展方向全解析如何解决中文Pro/E工程图汉字转AutoCAD后乱码问题检测技术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前景结构材料轴承座腐蚀摩擦耐磨润滑强度能力合金轴瓦轴承座直接相接部分承受载荷具有相对运动减少摩擦磨损轴瓦材料提出各种要求要求摩擦摩擦系数耐磨满足以下具有足够抗压强度疲劳强度承受冲击能力轴承座合金厚度0.0130.13mm粘着载荷转速轴承座间隙过小表面光洁度润滑不良注意精心选择材料匹配防止.轴瓦在轴承座上,直接与轴相接触的部分,承受载荷并且与轴具有相对运动。

为减少摩擦,磨损对轴瓦材料提出各种要求,除要求摩擦副间摩擦系数小,耐磨外还应满足以下几点.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抗疲劳强度和承受冲击的能力。轴承座合金厚度为(0.013-0.13)mm。抗粘着性好。当载荷大、转速高,轴承座间隙过小,表面光洁度不高,润滑不良时,要注意精心选择材料的匹配,防止摩擦副的粘着磨损一胶合。具有适应性和容纳异物的能力。硬度低,塑性好和弹性系数低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容纳异物的能力。抗腐蚀性好,价格低,来源足。由氧化生成胶状沉积物后,对轴瓦材料有腐蚀作用。轴瓦和轴承座衬常用材料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普通灰铸铁,耐磨铸铁,球墨铸铁适用于低速轻载,或开式传动的轴承座机理:材料中的片状或球状石墨成分,覆盖在表面形成起润滑作用石墨层。ZChSnSb10-6抗腐蚀性好,抗胶合能力强,与钢背结合牢,价格贵,适用于高速重载,如机车车辆ZChPbSb16-16-2抗胶合能力差,热膨胀性差,脆适于中速中载。这种巴氏合金耐磨性好,抗胶合,导热性大,最适于做轴瓦材料。ZCuPb30用浇铸或烧结附于钢背轴瓦内表面一双金属,抗胶合性能优良ZCuSn10-l减摩和耐磨性都很好,最好的轴瓦材料,高速重载这类材料硬度和强度比巴氏合金高,耐腐蚀,但跑合性差,匹配的轴颈要求有较高硬度和光洁度,适于中速重载。低锡铝合金,含Sn0.5高锡铝合金,含Sn20%,机车柴油这类材料强度高,耐腐蚀,导热性好。铁粉十石墨粉或铜粉十石墨粉→压制成形→烧结形成孔隙结构,孔隙占15~35%→浸油煮→含油轴承座。这种轴瓦由于韧性差只适用于平稳载荷及中小速度,用于润滑条件较差场合。

篇4:电动吊栏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的说明

电动吊栏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为确保安全生产,现制定电动吊栏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一、操作规程

1、电动吊栏由专人负责使用。

2、电动吊栏为载货吊栏,严禁载人。

3、电动吊栏起吊前应关闭入口防护栏。

4、操作者由二楼平台进入吊栏取物前应挂好防护绳,严禁不作防护进入吊栏。

5、电动吊栏进行下降操作前应关闭二楼入口防护栏。

6、生产完毕后由总控室关闭电动吊栏电源。

7、操作负责人:小料添加工。

二、维护保养规程

1、机修工每周定期检查吊栏各焊接点,确保焊接可靠并形成记录。

2、机修工每半月对吊栏吊绳进行检查并加油保养。

3、电工半月定期对电动葫芦电机进行维护保养并形成记录。

4、机、电工每半个月对电动葫芦刹车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制动可靠。

维护保养责任人:机修、电工。

篇5:轧机油膜轴承技术的说明

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摘要:渗碳淬火件磨削裂纹形成的原因和防止措施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激光焊接的防侧撞横梁提高安全性能什么是数据库营销?数控车床操作步骤(下)PDM―企业信息化的又一利器拉簧计算公式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在粗加工中的应用研究龙门式加工中心和镗铣床的发展新型线性电机及其在直线运动系统中应用低压电器可靠性概况及其发展21/4Cr-1Mo厚壁乙烯裂解炉管焊接工艺金刚石砂轮攻关项目通过鉴定E2S4000-MB型机械压力机振动传播及现场实测走近孔加工的挑战鲁南机床创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ActiveX技术在刀具CAD中的应用在普通电火花成形机上加工斜齿轮模具型腔可转位普通刀片偏差规定冲模高速走丝线切割加工中夹丝的防止措施技术轴承轧机运行测量我国主要系统制造密封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指导发展起来回顾总结研究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认识促进发展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是有益处轧机油膜轴承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也是领域综合性工程技术发展速度形成配套能力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工业发展速度达到水平.

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回顾总结、研究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对于认识、促进、发展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是有益处的。

轧机油膜轴承技术,是个系统工程技术,同时,也是个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它的发展速度和所形成的配套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工业的发展速度与所达到的水平。兹从运行技术、制造技术、测试技术、理论研究、产品开发、成套能力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1.运行技术,包括轧机油膜轴承零部件的储放、清洗、安装、调试、运转、维修、诊断、管理等一整套知识与技能。运行技术的正确运用,是轴承安全运行的可靠保证。

50年代初期,我国只有鞍钢冷轧厂的可逆轧机装备了油膜轴承。其运行管理,完全按照苏联的有关规程进行。传统工艺,轧制压力不大,轧速也低,润滑系统也很简单,运行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但在实际运行中,有关管理、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的工作都十分认真,严格按规程办,积累了使用、维护经验。但由于缺乏对轴承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一些不太合理的规程却一直沿袭了几乎两个年代,比如,轴承部件装好之后,要做35N/cm2的打压试验,如果漏油,即调紧回转密封,直至不漏为止。可是,经过这样一个试压调整之后,使用起来效果并不好,而且,密封件的寿命也短。这种密封是带骨架的“J”型密封,是靠唇口密封的,试压调紧之后,就不再是唇口密封了,而是一种死死抱住回转表面的带状密封。但毕竟瑕不掩瑜,轧机油膜轴承的成功运行,还是从这里开始的。

60―70年代初,我国自行装备的轧机油膜轴承投入运行,以舞阳钢铁公司4200mm特厚板轧机的φ1300mm轧辊油膜轴承、φ300mm机架辊油膜轴承和本溪钢铁公司φ1700mm热连轧机支承辊φ1100mm油膜轴承为代表的一批新轴承投入运行,前者是单机架轧机,后者是多机架连轧机。多家多机架轧机油膜轴承的投入运行,使我国轧机油膜轴承运行技术得以普及和提高。在管理方面,有了一支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有专用的工作场地,油膜轴承工作间实行封闭,油膜轴承维修人员、润滑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分工日益精细,管理更趋科学、规范。由于轴承结构的改进和润滑系统的更新,在轴承安装调试和润滑系统的维护操作上,都比50年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加之连轧机油膜轴承的成功使用,使运行技术向现代水平又靠近了一步。

70~80年代,在我国相继成套引进武汉钢铁公司的1700mm热、冷板材连轧机和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的2050mm及2030mm热、冷板材连轧机的同时,也随之成套引进了摩戈伊尔(MORGOIL)轴承和麦斯塔(MESTA)轴承,其主要运行人员,包括技术人员、技术工人都进行了岗位培训,而在设备投产之后,又确保了轴承的连续、安全运行,这就标志着我国轧机油膜轴承运行技术,已经接近当时的世界水平。

进入90年代以来,又成套地引进了轧机和轧机油膜轴承――主要是摩戈伊尔轴承,而更多的是在买进二手轧钢设备时,又带进了油膜轴承,其主要类型也是摩戈伊尔轴承。这样,在一些主要类型的轧机上,比如线材轧机、单机架可逆轧机、半连轧机、连轧机以及型材轧机等都装备了油膜轴承;从轴承种类上说,有苏联型液体摩擦轴承,中国TZ牌油膜轴承,美国麦斯塔油膜轴承和摩戈伊尔(油膜)轴承,可称得上是当今世界拥有轧机油膜轴承(包括润滑系统)品种最齐全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二十几家钢铁公司(厂),近200架轧机装备了油膜轴承,数量不能不谓巨大。这种情况,足以说明轧机油膜轴承运行技术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地普及,并且已经达到了当今世界的新水平。

2.制造技术,我国轧机油膜轴承主要零件的研制,始于50年代后期,是在一无图样、二无资料、三无专有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的。

研制轧机油膜轴承主要零件,并非易事,从材料选择、工艺路线、加工方法到专用工装设计与制造等有着一整套的工作程序。从材料选择上,要考虑到锥套与减摩材料的配对,锥套的锻造工艺性,衬套钢套与减摩材料的结合,钢套的工艺过程;从工艺路线上,要满足锥、衬套的技术要求,同时还要利用已有加工设备,这本身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很好结合,比如,在钢套的内表面如何进行物理(包括机加工)与化学处理,才能增加结合力;在加工方法上,我们知道,锥套与衬套是民品中加工精度最高的,锥套表面粗糙度为Ra0.05μm(衬套为Ra0.2μm),几何精度高,变形难以控制,表面粗糙度低,必须进行超精加工,表面不允许出现多棱柱、螺旋、振纹等;专用工装的设计与制造,也是很重要的,是实现加工方法,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

60年代初期,完成了在普通机床上研制油膜轴承主要零件的制造。

60年代末期,太原重机厂建成了轧机油膜轴承专业化生产车间,开始了我国整套制造轧机油膜轴承的新时期。

3.测试技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零件加工的测量技术,另一部分为试验研究中的测量技术。

由于油膜轴承主要零件的加工精度高,要求测量精确、快捷。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首先要有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具)和与之相配套的辅助仪器(具),同时,对加工中的测量和加工完成后的质检测量,必须执行科学的测量方法和具有娴熟的技术。为此,除了购买、定制高精度测量仪器(具)外,还设计、制造了专用仪器(具)及附具,执行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和程序。这就保证了测量重复性好,精度高。

为深入了解油膜轴承工作时的参数情况,探讨规律性,太原重机厂从1972年开始做了大量的试验室的台架测量和轴承在实际工作运行中的承载、转动、耗电、供油等外部内部参数的测量工作。测试范围,包括轴承内部工作区域的油膜压力场、油膜厚度场和油膜温度场等,这些场量的测量属于非常规性的,从测量传感器到二次仪表,均无现成的可买,所以,要自行研制。以太原重机厂强度试验室为主体,建成一支专业测试队伍,与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进行了测试技术和仪器仪表的研究、研制工作,先后进行了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和电涡流式测试技术与一、二次仪器的研究和研制,并成功地获得了大量数据,重复性好,规律性强,测量精度高。同时,还对相关技术,包括定标、抗干扰、回转信号的输送,以及多种信号的同步测量、记录、打印等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4理论研究,在轧机油膜轴承主要零件研制成功后,原机械部把产品开发与理论研究的任务同时下达给太原重机厂,60年代初期的理论研究工作,主要是产品的设计计算,其基础是以经验为主。

随着轧机装机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轧机油膜轴承的理论研究工作,真正自主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始于1974年。当时的主要工作是探讨工作机理,从经典润滑理论建立数学模型,数值计算方法,准解析方法等,把理论研究又引深一步。鉴于经典理论的油膜峰值压力达100MPa以上,继而进行了弹流理论的应用研究工作,当时,研究弹流的一些学者,只注重了反形接触的高副弹流的研究,而对滑动轴承,认为是非典型弹流问题,甚至有人认为重载油膜轴承不属于弹流范畴。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膜厚的周向分布出现了明显的“颈缩”这一弹流理论中特有的现象,膜后的轴向分布也异于经典理论,油膜压力峰值位置后移,而且,偏心率可以计算到ε%26gt;1,证实了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理论属于弹流问题。随着现代连轧机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继而又进行了热―弹流理论的研究。同时,也比较深入地进行了静―动压润滑理论的研究工作,设计开发了我国首套静--动压油膜轴承。

5产品开发,我国设计开发轧机油膜轴承,其基础是前苏联50年代初期制造的轴承产品和一点工厂资料。当时的轧机油膜轴承,从性能上来说,只适用于低速轧制;从结构上来说,比较陈旧,装拆、维护都很不方便。从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厚板、特厚板轧机和1700mm热、冷连轧机,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轧机轴承只能自行研制,由于特大型滚动轴承制造困难,就都采用了油膜轴承。

第一代国产轧机油膜轴承,以4200mm特厚板轧机的φ1300mm油膜轴承为代表,属于低速重载,只是在结构上较苏式油膜轴承有了较大改进,第二代国产轧机油膜轴承,以1700mm热、冷连轧机的φ1100mm油膜轴承为代表,轧机速度提高了,结构设计改进了,装拆的快速性改善了;第三代国产轧机油膜轴承,以650mm板轧机的φ500mm静一动压油膜轴承为代表,轴承性能显著改善,承载能力提高了一倍,结构设计也趋完善,接近摩戈伊尔轴承,是世界上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独立设计制造静一动压油膜轴承的国家。我国轧机油膜轴承的独立开发能力,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但从静―动压油膜轴承的深入研究与形式选择来说,我们优于他们。比如说,关于油腔的设计,美国采用中央一个油腔,前苏联采用四个油腔,而我国采用轴向对称双油腔式,直到1994年,美国的静一动压油膜轴承才由单油腔改进为双油腔式,可见一斑。标志轧机油膜轴承当代水平的是90年代初为酒泉钢铁公司研制的φ1350mmTZ牌油膜轴承,采用了对称双油腔静--动压油膜轴承液压锁紧、新型回转密封、双向止推及快速装拆等先进技术。

6成套能力,中国轧机油膜轴承,共采用过三种类型:纯静压、纯动压、静―动压。纯静压油膜轴承未在轧机行业得到推广,纯动压油膜轴承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类可逆轧机及热连轧机上,静―动压油膜轴承主要用在冷连轧机上,也采用在强化轧制的可逆轧机上。评价这三类油膜轴承的成套能力,以静―动压油膜轴承为代表:

(1)轴承本体的设计与制造,在设计上,油腔形状、大小、数量、位置的确定,轴承主要参数的选择,静压系统压力、流量、粘度的确定,数值计算、选优,以及在制造上保证高承载能力、高运转精度等,都能自行完成,并为用户提供AGC系统所需要的油膜厚度变化修正曲线;

(2)超高压供油系统,在系统设计上,可以根据轧机的不同轧制制度,设计出适应要求、安全可靠的超高压供油系统,并与轴承设计一起确定经济合理的压力―流量参数,还在系统中装备一套保证四个轴承中各油腔压力均衡的特殊装置。在超高压元器件上,80年代初,我国即已研制成功了工作压力为100MPa、流量为10L/min的泵、集―分流器、泄荷阀、压力表、软管、快速接头等,实现了国内自行成套,并投产使用。

(3)液压锁紧与快速装拆,快速装拆,在70年代末期即开始用于产品,满足现代轧机,特别是连轧机的使用要求。为更好地控制锥套轴向压紧力及快捷、安全的装拆,80年代初,即开始研制液压锁紧装置,现已成功地运用在产品上。

(4)回转密封,现代轧机,特别是连轧机,轧制速度不断提高,对轴承回转密封的要求也越采越严格。在吸纳当代各种回转密封优点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形成了我国的回转密封形式,从模具设计、胶料配方、硫化工艺、理化检验与成品测试等都成熟配套。

从以上所列举的六个方面,不难看出,我国能成套设计制造动压、静―动压轧机油膜轴承及动压、静压供油系统,满足各类现代轧机的要求。可以这样说,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技术,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是中国轧机油膜轴承工作者紧密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当前,又融进了外国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向更高的境界迈进.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