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沟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指导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电缆沟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指导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2

编号:

2.名称:各电缆沟井

位置:厂区内动力电缆主沟

4.作业内容:定期检查及故障处理。

5.危险特性:此类空间外观呈半封闭状态,作业场地狭小、通风不畅、照明不良、人员进出困难且与外界联系不便。主要危险因素为空间通风不良或存在有毒气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缺氧)。

6.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帆布手套、水鞋。

7.工具:安全带、气体检测仪、对讲机、通风风机、安全照明设施、绝缘梯等。

8.作业程序:

8.1作业前

8.1.1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8.1.2明确具体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8.1.3作业审批。作业前必须经综合科长、主管领导对有限空作业审批,对不合格事项在作业前及时调整,从而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8.1.4安全交底。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8.1.5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明显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

8.1.6开启出入口通风。作业者应站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对自然通风不畅的区域可采取强制通风等措施。

8.1.7安全检查。对污泥池附近设施进行检查,尤其是涉煤气设施,防止煤气泄漏进入有限空间内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8.1.8气体检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

检测时应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正常时氧含量为19.5%-23.5%。低于19.5%为缺氧环境,存在窒息可能;高于23.5%可能引发氧气中毒。

8.2作业中

8.2.1电气设备和照明安全。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12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8.2.2监护、检测。监护者应在有限空间外全过程持续监护。监护者应能跟踪作业者作业过程,实时掌握监测数据,并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发现异常时,监护者应立即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并协助作业者逃生。监护者应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作业过程中应对有限空间作业面气体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并随时采取必要措施。

8.2.3个体防护。应根据危害程度正确选择佩戴有效的防护用品进行作业。包括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和呼吸防护用品等

8.3作业后。必须经有关人员确认,清查工具及人员,确认无误,经工作负责人许可后,方能关闭人孔。及时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存档。

9.救援方式:根自救或进入救援。自救是最佳选择方式。进入作业过程中,发现有任何暴露变化或者其他的报警提示,进入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进入救援风险较大,需要救援人员做好必要防护,严禁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10.救援装备:空气呼吸器、通讯对讲机、安全绳索、气体检测仪、手电筒、急救箱、氧气包、警戒带、车辆等。

11.救援流程:

11.1一旦发生事故,立即报警。启动相应预案。

11.1.1在发生事故以后,监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向班组长或车间主任汇报事故现场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受伤人员及现场情况等。

11.1.2班组长或车间主任立即通知救援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对事件进行评估,决定是否启动预案。

11.1.3如果不符合启动预案的条件,按照常规处理后终止。

11.1.4如果符合条件应立即启动预案,通知车间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并将事件电话通知厂部及安环生产部。

11.1.5应急救援组马上实施应急救援措施,排除各项安全隐患。

11.1.6隐患排除后,终止应急预案。

11.2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按照先检测、后施救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严禁进入进行施救防止事故扩大。

11.3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首先做好自身防护。救援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11.4受困人员被救出有限空间后,应第一时间对受伤人员做简单

的处理,以减轻伤害。并送医院进行救治。

11.5针对事故应急处置方法

11.5.1出现缺氧窒息事故处理

发现有毒气体中毒或窒息事故的人员先采取急救措施,强制通风或切断有毒戒指来源,同时向车间主任汇报。严禁盲目施救。

车间领导向厂级领导汇报,并由办公室按本预案的职责范围通知相关人员赶往事故现场。

做好对危急事件现场的安全管理,避免由于混乱造成系列不安全事故发生,对事故现场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保障救援工作的有效性。

经过现场采取急救措施,有关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救护和观察直至结束。

11.5.2出现触电事故处理

立即拉开电源开关切断电源。

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有绝缘柄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或者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

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拨打急救电话8721,说明伤情和已采取的相关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说明报救者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并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辆进事故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车辆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现场知情人员应做好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工作。如受伤人员出现骨折、休克或昏迷状况,应采取临时包扎止血措施,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量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损失降到最小。

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保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为应急救援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救援环境。同时,应立即组织开展事故调查,为尽快事故恢复创造条件。

篇2:电焊气焊作业预防措施应急措施

目前施工现场使用电焊、气焊作业较多,主要是以钢筋接驳、避雷针安装、金属构件安装、切割等作业使用居多。电焊、气焊其焊点温度通常可达3600-6000℃,在焊接时有大量火花高温焊渣飞溅,其焊接过的构件温度也很高,如落在可燃物上,容易引起可燃物燃烧和火灾。因此加强电焊、气焊防火管理,抓好防火措施的落实,尤为重要。

(1)电焊、气焊设备使用要求

1、必须使用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的设备;

2、电焊机接地要牢固;

3、电焊线的绝缘层老化或破损,气焊气管老化或破损不得使用;

4、电焊钳的绝缘隔热层必须要良好;

5、乙炔气瓶、氧气瓶必须要隔开五米安全距离,与明火要隔开十米安全距离;气瓶不得露天曝晒,碰撞;

6、焊工在作业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

电焊、气焊作业防火措施

1、焊、割作业必须由持有焊工证的焊工操作;

2、严格执行“三级”临时动火审批制度,

⑴一级动火。即可能发生一般火灾事故的,由本单位技安部门和保卫部门提出意见,经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⑵二级动火。即可能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由动火单位技安部门和保卫部门提出意见,消防安全责任人加具意见,报公司技安部门和保卫部门共同审核,经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⑶三级动火。即可能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的,由公司技安部门和保卫部门提出意见,消防安全责任人加具意见,经公司技安部门和保卫部门共同审核,报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并报市消防部门备案。如有疑难问题,还需邀请区、市劳动、公安、消防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研究审批。

3、由烧焊动火作业人填写施工现场一级动火审批表,经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经批准后,领取动火作业证后,方能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必须落实如下防火措施。

⑴防火、灭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⑵周围的易燃杂物未消除不动火;

⑶附近难以移动的易燃结构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动火;

⑷盛装过油类等易燃液体的容器、管道,未经洗刷干净、排除残存的油质不动火;

⑸盛装过气体会受热膨胀并有爆炸危险的容器和管道不动火;

⑹储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间、仓库和场所,未经排除易燃易爆危险的不动火;

⑺在高处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时,下面的可燃物品未清理或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不动火;

⑻没有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不动火;

⑼动火前要指定作业范围的消防安全负责人;

⑽作业范围消防安全负责人和动火人员必须经常注意动火情况,发现不安全苗头时要立即停止动火;

⑾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要及时扑救;

⑿动火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⒀动火人员和作业范围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在动火后,要彻底清理现场火种后才能离开现场。

(2)电焊、气焊火警、火灾应急措施

在电焊、气焊作业过程中,如引起火警、火灾事故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万一发生火警、火灾事故,火警、火灾发现人应立即示警和通知现场负责人或安全员,并立即使用施工现场配备的消防器材扑灭初起之火,现场负责人接到报警后,要立即组织项目义务消防队进行灭火,并安排人员疏散,转移贵重财物到安全地方,拨119电话报警、接警,同时通知公司领导和工程管理部及政治工作部。

2、在灭火时要根据燃烧物质、燃烧特点、火场的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①如焊渣引燃竹木等固体可燃物而引起的。对于这类火灾,可用冷却灭火方法,将水或泡沫灭火剂或干粉灭火剂(ABC型)直接喷射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至燃点以下或与空气隔绝,使燃烧中断,达到灭火的效果。

②如焊渣引燃电器设备,应立即关闭电源,用窒息灭火法。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ABC型或BC型均可,下同)等,直接喷射在燃烧着的电器设备上,阻止与空气接触,中断燃烧,达到灭火效果。

③如焊渣引燃油类,同样可用窒息灭火方法,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直接喷射在燃烧着的物体上,阻止与空气接触,中断燃烧,达到灭火的效果。严禁用水扑救。

④如焊渣引燃贵重仪器设备,可用窒息灭火方法,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器直接喷射在燃烧物上,或用毛毡、衣服、干麻袋等覆盖,中断燃烧,达到灭火的效果,严禁用水、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进行扑救。

3、扑救火灾爆炸事故,应遵循如下原则:

从上向下、从外向内,从上风处向下风处。

4、当事故现场火灾危及到和身烧伤,即紧急把伤者隔离火源,并把火扑灭,轻度烧伤可即包扎处理。中、重度烧伤者马上送医院治疗,并进行医学观察。

篇3:建设工程触电事故预防其应急预案

一、触电事故的预防基本要求

1、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办疫验收手续。

2、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3、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4、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5、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6、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⑦、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7、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8、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S或TT的三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

二、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

①、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闸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②、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③、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④、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⑤、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⑥、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得进入断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3、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②、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③、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④、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⑤、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

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5、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

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篇4:关于电缆沟固定敷设电缆检查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九十条规定:需定期对固定敷设的电缆进行检查、维护,为确保检查期间的安全,特制订安全技术措施:

一、检查时间

每月15日前检查一次

二、检查人员

组长:郭跃虎

检查人数:不少于3人

三、检查范围

35站--柴油机房(空压机房)--主井口--调度楼--副井绞车房

洗衣房--锅炉房--办公楼--1#公寓楼--2#公寓楼

四、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①检查电缆沟通风口完好,空气畅通,矿灯完好,防爆罩良好。②检查无异味,无烟气,电缆连接处无过热。③电缆沟道无杂物,排水沟道畅通,无积水,积油,积灰,积粉,漏水。④地面标志和悬挂标志应完好清楚。⑤电缆是否脱钩,电缆孔洞封堵良好,内外弯电缆松紧度调整、电缆破口检查处理、与管路搭接防护、电缆卫生、电缆指向牌悬挂情况。⑥每季进行一次绝缘检测。

五、检查方法

第一人每条线路每米边走边进行验电、并携带有毒气体检测仪进行测试后,2人每条每米依次进行检查,前后间距不小于5米,发现隐患进行标记处理。

六、检查过程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办法

1、检查人员发生碰伤、摔伤

①凡进入电缆沟检查的人员穿防护服、戴安全帽、穿绝缘靴。

②在电缆沟突出部位张贴反光警示标志。

③在突出的电缆沟头用绝缘皮防护。

④每次检查时将电缆通道内杂物清理。

2、检查人员发生烫伤

①电缆沟中的暖气管、蒸汽管上挂明显的烫伤标志。

②检查人员穿防护服、带防护手套。

3、检查人员发生触电事故

①凡进入电缆沟检查的人员穿防护服、戴安全帽、穿绝缘靴。

②检查人员用与供电电压相符的验电器,对线路检查全线验电,在确保无漏电的情况下方可触摸、检查供电电缆。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

①凡进入电缆沟检查的人员穿防护服、戴安全帽、穿绝缘靴,并携带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

七、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电缆沟定期检查规定,并将检查结果录入台帐,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检修,并录入缺陷。

2、电缆沟检查应至少3人进行,配备矿灯。检查人员要熟悉电缆沟道情况,注意安全,紧急情况能逃离现场。

3、检查完毕后必须关闭井盖,非运行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电缆沟,对于检修人员进入检修应征得领导同意,并向进入人员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并严禁检修人员明火,吸烟,工作完毕后运行人员要进入检查。

4、进入电缆钩时首先检查有毒有害气体情况,并穿防护服、戴安全帽、穿绝缘靴保证人员安全。

篇5:停电停风应急处理措施要求

我矿采用两趟10KV高压双回路供电,分别来习水伏龙变电站和二化厂变电站,地面10kv变电所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其中I回路或Ⅱ回路都有可能发生因故障停电或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全矿停电停风现象,导致主要通风机、压风机、瓦斯泵站、主提升绞车、局部通风机及其它相关电气设备停止运转,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为了确保发生无计划停电后的有序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结合我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矿井停电应急处置安全技术措施,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一、发生异常停电后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1、发生异常停电后,井下各地点瓦斯员和安全员必须将井下作业人员立即全部撤到新鲜风流中暂时休息,然后汇报调度室。

2、机电队值班人员要立即到变电所查明停电原因,若是外部线路停电,机电科要立即与当地供电部门取得联系,确认送电时间。

3、发生异常停电后,调度室要立即打电话到地面变电所询问停电原因,值班人员要将原因报告调度室。

4、若是其中Ⅰ回路停电,值班人员要立即倒闸,启动另Ⅰ回路进行供电。

5、启动另外一趟备用线路供电时,要先送主扇的电源。

6、等主扇运行正常后,并接到调度室的通知,方可向井下送电。

7、属矿内供电设施故障、井下电缆故障造成停电,机电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8、机电部门确认外部电源和备用电源都不能正常供电时,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调度室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通知井下瓦斯员和安全员将所有作业人员撤出地面。

9、主扇司机必须立即打开主扇防爆门,保持井下自然通风。由安全科派专人在主井口和行人井口设置警戒,清点出井人员。并及时将作业人员出井情况汇报调度室。

10、井下作业人员全部出井后,安全科要指定专人看守主井口和行人井口,防止人员进入井下。

11、电源恢复后,要按照送电顺序,先启动主要通风机运行,然后由瓦斯员检查局部通风机10米范围内的瓦斯浓度低于0.5%时,方可恢复局部通风机电源进行瓦斯排放,瓦斯排放措施由通风科编制。待井下瓦斯全部排放完毕后,最后再恢复各工作面的动力电源。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