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群体楼工程材料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住宅群体楼工程材料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1

住宅楼工程材料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㈠钢筋

1.质量通病:

⑴.施工用钢筋表面有锈蚀;

⑵.钢筋原料有曲折;

⑶.成型钢筋在弯曲处发生断裂或裂缝;

⑷.施工用钢筋有纵向裂缝;

⑸.闪光对焊的钢筋在接头处断裂。

2.预防措施:

⑴.钢筋进场按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要求,尽量减短库存时间;

⑵.存放钢筋的车间,应能防雨雪水,环境条件应干燥,底部应用混凝土墩架空,离地面20厘米以上。

⑶.影响使用的锈蚀钢筋,应先除锈后使用,经除锈后的钢筋,表面螺纹不清或留有凹点,须重新测试机械性能后由技术部门做出处理意见。

⑷.合理选择运输车辆,长度应与钢筋长度适应;

⑸.吊运时应先将钢筋捆绑成束,并采用二点吊,防止钢筋弯折变形;

⑹.钢筋堆上应禁止车辆、重物在上面碾压。

⑺.取样复查钢筋的冷弯性能或化学成分分析,检查磷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不合格的不能用在建筑工程上;

⑻.钢筋弯曲成型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II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的4倍,IV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⑼.成型钢筋在搬运时,应先将弯脚钢筋绑扎成捆后进行,避免单根弯脚受拉;

⑽.在选购钢筋时,应选择国家大、中型钢厂生产的产品,这些企业原材料控制严格,设备可靠,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极少有这方面的质量缺陷;

⑾.对已采购的钢筋,经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还应对钢筋的外观质量作检查,在成型使用时,发现有纵向裂缝的,应予剔除;

⑿.如发现整批钢筋中,有较多的纵向裂缝时,该批钢筋不应作为受力量主筋使用,只宜作为构造筋或分布筋使用。

⒀.合理选择对焊工艺,正确确定烧化时间、次数,科学控制热影响区;钢筋直径较小→连续闪光焊;钢筋直径较大端面比较平整→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够平整→闪光→预热→闪光焊;Ⅳ级钢必须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合理确定连续闪光对焊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及变压器级数等参数。增加预热温度,加快临近顶锻时烧化速度,确保带电顶锻过程,加快顶锻速度,增大顶锻压力,正确掌握对焊接操作过程。控制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超过规定的应停止焊接。

㈡水泥

1.质量通病:水泥不符要求。

2.预防措施:

⑴.在水泥进库时,应同时核收水泥出厂合格证,并同时核对水泥的品种、标号,进行强度和安定性检验,合格时予以挂牌标明。

⑵.进库水泥应先进先用,后进后用,保质期不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不超过一个月)。

⑶.水泥库应顶不漏雨,壁不进水,地面应有搁栅铺板架空,防止水泥受潮结块。

㈢砂浆、混凝土

1.质量通病:

⑴.计量不符要求。

⑵.试配不符合要求。

⑶.材料测试、试配用料与制作、试块用料不一致。

⑷.混凝土施工时外加剂不符合要求。

⑸.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

2.预防措施:

⑴.按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求,砂浆、混凝土搅拌,对原材料应按一料一磅,水应用流量计或时间继电器,严格逐盘计量控制,保证配合比准确。

⑵.工地使用的计量衡器,应按国家计量法规定,由法定单位每年进行一次校定。每日在使用前应检查衡器有无异常。

⑶.计量误差应按标准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即水泥、水、混合材料、外加剂不超过±2%,粗细骨料不超过±3%。

⑷.试配时采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应与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相同,具有代表性;砂、石应以干燥状态为准砂含水率<0.5%,石子含水率<0.2%,以减少配合比误差。

⑸.试配时的搅拌方法应与工程实际采用的搅拌方法一致。

⑹.为便于选择,试配时可同时制作三组不同水灰比的试块;一组较基准配合比增加0.05,一组较基准配合比减少0.05。

⑺.增强试验工对试配、试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有检查校核的制度,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规范、标准地进行材料、试配、试块制作。

⑻.选用的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进场时应认真核对质保书;对外加剂的质量指标要进行检测。

⑼.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必须根据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综合考虑,经试验后确定。

⑽.按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如水泥的品种,骨料的粒径、级配要好。

⑾.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合理,在准确采用原材料后,应经过取样试配,确定施工实际配合比。

⑿.选用合适的外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⒀.拌合混凝土时原材料应逐盘进行计量,误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⒁.按规范要求控制施工条件,加料应按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的顺序进行,水可分二次加入;搅拌时间要保证,不得少于最短时间;混凝土拌合物长距离运输,应有防雨、防晒合防离析泌水的措施。

篇2:住宅群体楼土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住宅楼土方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质量通病:

⑴.挖方边坡塌方。

⑵.回填土沉陷。

2.预防措施:

⑴.边坡施工设计应根据不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确定不同的边坡坡度。

⑵.边坡顶部不得集中堆放弃土、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等。

⑶.开挖深度较大时,土质疏松的基坑常采用板桩、围护桩、挡土板等措施。

⑷.在地表水体附近开挖深度较大时,在靠近地表水体一侧应设置有隔水防渗措施。

⑸.回填土中不得有大于50毫米直径的干土块。

⑹.回填土前必须将基坑中的杂物清理干净。

⑺.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一般为13-20%(重量比)。

⑻.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30厘米。三、主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㈠模板工程

1.质量通病:

⑴.轴线偏移。

⑵.变形。

⑶.标高偏差。

⑷.接缝不严。

⑸.脱模剂使用不符合要求。

⑹.模内清理不符合要求。

⑺.封闭或竖向的膜板无排气孔、浇捣孔。

2.预防措施:

⑴.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⑵.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⑶.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刚度。

⑷.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销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⑸.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

尺寸略小。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⑹.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梁、板当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1/1000~3/1000。

⑺.每楼层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⑻.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⑼.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⑽.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混凝土残浆,尔后再刷脱模剂。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一般以2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能涂刷过后厚。在封模前,将模内垃圾清理干净。墙、柱根部的拐角,梁柱接头处留清扫孔,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模。

⑾.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内垃圾。

⑿.墙体的大型预留洞口底模开设排气孔,使混凝土浇筑时气泡及时排出,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柱高、墙高(超过3m)侧模要开浇捣孔(留门子板),以便于混凝土浇捣和振捣。

㈡钢筋工程

1.质量通病:

⑴.墙、柱主筋偏移。

⑵.楼板及悬挑板上筋下踏。

⑶.同截面接头过多。

⑷.绑扎不符合要求。

⑸.不符合图纸或规范构造规定。

⑹.骨架歪斜。

⑺.钢筋曲线形状不准。

2.预防措施:

⑴.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按规定放置,间距每隔1M放置1块;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厚度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⑵.墙板内外排钢筋间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放置撑筋;柱子钢筋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然后用减去四周保护层的卡具固定柱筋;墙板筋在模板上口加一道水平筋,并采取措施加以限位;

⑶.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机头子或下料斗尽可能避免碰撞钢筋,发生撞斜碰歪,及时进行校正;按设计施工图纸在上排与下排筋之间放置撑钩;

⑷.悬挑板按设计要求放置主筋撑钩;

⑸.混凝土浇捣时,发现钢筋被踩下,及时纠正;熟悉规范、标准有关钢筋接头位置错开规定条文;

⑹.分清钢筋位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钢筋配料时,要认真考虑同截面接头错开要求;

⑺.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矫正主筋严格按1:6坡度进行;设定位箍筋,防止主筋歪曲;

⑻.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规范规定,严格作好钢筋工程隐蔽验收;

⑼.熟悉图纸,分清主次梁,绑扎时应记清次梁受力筋放在主梁受力筋上面;事先放样,控制柱筋内梁受力筋间距;避免因柱筋内梁受力筋过密放不下,而将梁受力筋放在柱筋之外;

⑽.严格检查认真做好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发现钢筋位置放错、遗留等缺陷,及时纠正;加强钢筋骨架成型后产品保护;

⑾.严格按设计规定要求设置附加构造钢筋和箍筋,以改善钢筋骨架的牢靠程度;按规范要求进行绑扎;对成型好曲线形钢筋,严格检查外形,发现不符合及时矫正;

⑿.搬运过程中轻起轻放;

⒀.曲线形钢筋在骨架中固定要采取限位措施。

㈢混凝土工程

1.质量通病:

⑴.蜂窝麻面;

⑵.露筋;

⑶.孔洞;

⑷."烂根";

⑸.缺棱掉角;

⑹.洞口变形;

⑺.缝隙夹渣;

⑻.裂缝。

2.预防措施:

⑴.模板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杂物垃圾;控制拆模强度,不宜提早拆模;

⑵.混凝土粗细骨料、水、水泥要严格计量,车车过磅,通过试配,选择适当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

⑶.模板拼缝严密,缝隙处要采取切实措施填嵌,防止浇捣时混凝土漏

浆;

⑷.混凝土浇捣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振捣应至气泡排出为止;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米,要采用溜槽、溜管、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离析;

⑸.钢筋稠密区域要选择合理粗骨料,振动器要采用刀片式等措施;浇捣混凝土时,应检查钢筋位置,采取措施防止钢筋偏移;

⑹.检查保护层的垫块厚度、数量、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⑺.钢筋稠密区域,应选择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

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棒撞击钢筋,在钢筋稠密区域内可采用刀片式振动棒;

⑻.模板缝隙处要采取切实措施填嵌,防止漏浆;混凝土振捣时不得踩踏钢筋,如有钢筋有踩踏弯或松扣者,应及时调整,补扣绑好;

⑼.钢筋稠密区域,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如机械振捣有困难,可采用人工振捣配合;

⑽.预留洞口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并采取侧部开口浇灌措施,振捣好后,再封模板;

⑾.控制好下料,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米,要采用溜槽、串筒等下料,防止混凝土离析;

⑿.采取正确的振捣方法,振捣跟着下料走,操作时采取快插慢拔,防止漏振;模板根部缝隙要采取堵嵌措施,防止浇捣漏浆;

⒀.浇筑时,先下同混凝土配合比砂浆接浆;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经过试配,选择适合配合比;控制一次下料厚度,防止混凝土离析;采取正确的振捣方法,振动棒插点应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快插慢拔,循序振捣,以免漏振;

⒁.模板垃圾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残浆杂物;控制拆模强度;小心拆模,以免拆模碰坏混凝土棱角;模内支撑断面,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模板安装固定根据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混凝土浇捣时,要对称下料、振捣,并注意振动棒不能碰撞模板。

⒂.在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继续浇捣混凝土前,应清除表面残浆,浮石、垃圾、杂物、

充分浇水湿润,用同配合比混凝土砂浆接浆;混凝土浇筑停歇时,在继续浇筑前,先认真检查,清除垃圾杂物,以防施工缝处造成缝夹渣;配置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种好石子;

⒃.控制拆模强度,墙板、柱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混凝土浇捣完毕后采取两次抹实压光方法,即在混凝土收水前再在表面进行抹实压光;

⒄.混凝土浇捣前,检查保护层垫厚度、数量、间距是否适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⒅.门窗洞口和房屋四角等薄弱部位适当放置加强筋,以防止这些部位裂缝;加强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气温高的天气,应进行浇水养护,使混凝土保持始终湿润;

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有降低内外温差措施,如果用低热的水泥配置混凝土,掺适量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加入缓凝剂,减少浇筑速度,以利散热,用塑料薄膜和湿划草包遮盖混凝土,浇水养护,留测温孔,检测混凝土内部温度,以掌握内外温差。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