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质量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砌体工程质量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1

砌体工程的质量措施

1、材料要求

①、所用砌块(砖)品种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证明、复验报告单。

②、砌筑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有出厂证明及进场复验报告。

③、砂采用中砂,使用时应过筛,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不得含有杂物。

④、其他材料:掺和料、拉结筋、预埋件、木砖、防水粉等材料应按要求准备就序。

2、基础砌筑(±0.000以下砌体结构)

①、基础砌筑前,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再盘墙身,每次盘墙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

②、基础大放脚砌于墙身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高低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相一致。

③、基础墙的墙角每次砌筑高度不得超过五皮砖,随盘随靠平吊直,以保证墙身横平竖直,砌墙应挂通线,240墙应反手挂线,370墙应双面挂线。

④、基础垫层标高不等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并经常拉通线检查,保持砌体平直通顺,防止砌成螺丝墙。

⑤、基础接槎的接结筋应按设计标高、位置要求留置,避免凿墙打洞影响墙体质量。

⑥、抹防潮层前应将基础墙顶面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水泥砂浆,厚度20mm,砂浆中加入防水粉,掺量为水泥重量的5%。

3、砖墙体砌筑

①、在砖墙体砌筑前一天,所有粘土砖应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应使水浸入砖内15mm。

②、清理基层,弹出墙体中心线与边线,放出门窗洞口线。

③、安放皮数杆,按皮数杆上皮数进行墙体砌筑。

④、墙体砌筑采用与墙体厚度相适应的组砌形式。

⑤、墙体砌筑采用"三一砌筑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

⑥、严禁使用过夜砂浆继续砌筑墙体。

4、砌块墙体砌筑

①、所用砌块应提前按要求浇水湿润。

②、清理基层,弹出墙体中心线与边线,放出门窗洞口线。

③、安放皮数杆,按皮数杆上皮数进行墙体砌筑。

④、在墙体顶部加砌三层红砖,门窗洞口四周需埋设木方处应用红砖砌筑。

⑤、砌筑前按实际尺寸和砌块尺寸进行排列摆块,可以锯裁,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

⑥、砌块与墙、柱的相接处必须预留拉结筋,竖向间距为500mm,压埋钢筋根数及伸入墙体内的长度应满足设计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铺砌时拉结筋应理直、铺平并及时办理隐检手续。

⑦、墙顶与梁底应加一层斜砌粘土砖,一般每1500mm预留2?6拉结筋伸入墙内,保证墙体稳定。

⑧、砌块在装运过程中应轻装轻放,计算好各房间的用量,分规格码放整齐。

⑨、剔凿设备孔、槽时不得硬凿,使墙体砌块保持完整,如有松动应及时处理补强。

篇2:办公楼砌体工程防止质量通病措施

办公楼砌体工程防止质量通病措施(二)

1.墙身轴线位移:

(1)造成原因:

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顺的要求。

(2)预防措施:

砌筑操作过程中,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挂准线不准过长。

2.水平灰缝厚薄不均:

(1)造成原因: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

3.墙面游丁走缝:

(1)造成原因:

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砌筑前没有进行实测及挑选,排砖时没有把竖缝排列均匀,或未将窗口位置引出。

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丁砖的中线必须与下层条砖的中线相重合而造成丁砖游走,上下竖缝发生错位;

没有在沿墙面每隔2m间距左右竖缝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向上引伸作为控制游丁走缝的基准。

预防措施:

砌筑前进行实测及挑选,排砖时竖缝排列均匀。

在砌筑操作过程中,丁砖的中线必须与下层条砖的中线相重合;在沿墙面每隔2m间距左右竖缝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向上引伸作为控制游丁走缝的基准。

4.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

(1)造成原因:

砌筑前由于基础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层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

(2)预防措施:砌筑时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

5.墙面粗糙:

(1)造成原因:

砌筑时半头砌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平直度偏差较大;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未刮平顺。

(2)预防措施:砌筑时半头不准集中使用;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刮平顺。

6.构造柱未按规范砌筑:

(1)造成原因:

构造柱的侧砖墙没砌成马牙搓,没设置好拉结筋及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

当齿深120mm时上口一皮没按迸60mm后再上一皮才进120mm;落入构造柱内的地灰、砖渣杂物没清理干净。

(2)预防措施:

构造柱的侧砖墙砌成马牙搓,设置好拉结筋及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

当齿深120mm时上口一皮按迸60mm后再上一皮才进120mm;落入构造柱内的地灰、砖渣杂物清理干净。

7.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

(1)造成原因: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60°)顶贴挤紧。

(2)预防措施: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用侧砖或立砖斜砌(60°)顶贴挤紧,塞缝采用砂浆里面加剁细稻草。

篇3:砌体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砌体工程的质量控制

准备工作

(1)学习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

(2)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3)选购砖材,出具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品种、标号须符合设计要求;

(4)选购水泥,出具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5)生石灰应充分熟化,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

(6)应先将基础、防潮层、楼板等表面的砂浆和杂物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

(7)测量和检测仪器准备;

(8)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砌砖

(1)砂浆应随拌随用,其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同时应符合:

1)设计要求的种类和标号;

2)与砌体种类相对应的砂浆稠度;

3)保水性能良好;

4)拌合均匀。

(2)砌筑砖砌体时,应提前浇水湿润,防止干砖上墙。。

(3)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4)砌体的伸缩缝、沉降续、防震缝中,不得夹有砂浆、碎砖和杂物等。

(5)砌体中的预埋件应作防腐处理,预埋木砖的木纹应与钉子垂直。

(6)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7)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搓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搓,但必须做成阳搓,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每12cm墙厚放置一根Φ6的钢筋,其沿墙高的间距不得超过50cm,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8)接搓时,必须将接搓处的表面清理干净,烧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9)框架结构房屋的填充墙,应与框架中预埋的拉结筋连接。

(10)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宜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应用丁砌层砌筑。

(11)砌筑空心砖砌体时,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

(12)砌筑钢筋砖过梁时,底面应铺设1:3水泥砂浆3cm厚,钢筋应埋入砂浆层中,两端伸入支座砌体内不应小于24cm,并有90°弯钩埋入墙的竖缝内。

(13)砖砌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规范的规定。

质量评定

执行有关质量验评标准。

资料整理

(1)材料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2)砂浆试块强度报告;

(3)施工记录;

(4)事故处理记录;

(5)自检记录;

(6)质量评定记录。

篇4:砌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砌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是前提,所有砌块必须有质保书,并进行复试,满足设计强度时方可使用;

施工前,须认真测放出门窗洞口的位置线,砌筑时要保证门窗洞口及预留、预埋的数量、位置、尺寸准确,避免事后打凿而损坏成品。

予留予埋应事先进行避免后打凿而损坏砌体。

与钢筋砼墙、柱交接处,必须将墙、柱上的预埋钢筋全部剔出,砌在墙砖缝中;与框架梁交接处,注意停留二-三天后,再采用斜砖侧砌顶牢。

砌筑时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并应清除砌块表面污物及底部毛边,尽量对孔搭砌,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灰缝应饱满,以确保墙体质量。

篇5: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纠正措施

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纠正措施

墙身轴线位移。造成原因: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光一致的要求。

水平灰缝厚薄不均。造成原因: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体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体准线没拉紧。

构造柱未按规范砌筑。造成原因:构造柱的侧墙没砌成马牙槎,没设置好拉结筋及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落入构造柱内的地灰、砖渣杂物没清理干净。

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造成原因: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600)顶贴挤紧。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