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拆除工程技术交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人工拆除工程技术交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1

l.新工人必须参加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在从事人工拆除作业前必须熟悉作业内容、作业环境,对使用的工具要进行检修,不牢固者不得使用;作业时必须执行技术交底,服从带班人员指挥。

3.配合其他专业工种人员作业时,必须服从该专业工种人员的指挥。

4.作业时必须根据作业要求,佩戴防护用品,施工现场不得穿拖鞋。

5.作业时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动用各种机电设备。

6.施工班组(队)在施工前必须组织学习专项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技术交底。必须按相关部位安全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作业,不得盲目操作。

7.拆除作业前必须先将电线、上下水、煤气管道、热力设备等于线与该拆除建筑物的支线切断或者迁移。

8.拆除构筑物时,应自上而下顺序进行,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必须有防止其他部位发生坍塌的安全措施。

9.拆除作业区应设置围挡,悬挂危险、警告标志,负责警戒的人员应坚守岗位,阻止非作业人员进人作业区。

10.拆除建筑物栏杆、搂梯和楼板等,必须与整体拆除工程相配合,不得先行拆掉。建筑物的支承重支柱和梁要等待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拆除掉后才可以拆除。

11.拆除旧路面和砼、砌体等坚固构筑物应符合下列要求:

拆除前必须检查所用的机具,确认安全,用风镐拆除时,送风管的连接应牢固。作业时应佩戴防护用品,站立平稳,握牢风镐;用大锤、钎子拆除时,大锤必须安装牢固,钎子头上下产得有飞刺。操作时,扶钎人应使用夹具,打锤人不得戴手套,不得与扶钎人面对面操作,应及时清除拆下的碎块。

12.拆除建筑物墙体时严禁挖掏墙根,严禁用人工晃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推倒墙体,遇有特殊情况,必须报请相关的领导同意,拟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符合下列要求,砍切墙根的深度不能超过墙厚的1/3。墙厚度小于两半块砖的时候,严禁砍切墙根掏掘。为防止墙壁向掏掘方向倾倒,在掏掘前必须用支撑撑住墙体。在推倒之前,必须发出信号,服从指挥,待全体人员退至安全地带后方可进行。拆檩木前必须将屋架支撑牢固;拆除中必须保持尚未拆除部分的稳定,应及时清运拆除的物料,严禁在楼板上堆积大量物料。

13.高处进行拆除工程作业时应站在平台或脚手架上,上、下平台或脚手架必须走马道或安全梯,拆除作业区域下方不得有人。要设置溜放槽,以便散碎废料顺槽溜下。较大或较沉重的材料,应用绳子或起重机械及时吊下运走,严禁向下投掷。

14.配合作业时,应互相呼应、协调配合。多人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拆除现场要及时清理,注意防止扬尘。拆除的材料奕及时分拣并码放到指定地点。清理楼层施工垃圾,必须从垃圾溜放槽下或采用容器运下,严禁从窗口抛扔。

15.现场的各类电气、机械设备和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等严禁乱动。

篇2: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安装拆除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安装与拆除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1、范围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配套大模板:平模、角模,包括地脚螺栓及垫板,穿墙螺栓及套管,护身栏,爬梯及作业平台板等。

2.1.2隔离剂:甲基硅树脂、水性脱模剂。

2.1.3一般应各有锤子、斧子、打眼电钻、活动扳子、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棍、吊装索具等。

2.2作业条件:

2.2.1按工程结构设计图进行模板设计,确保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2.2.2弹好楼层的墙身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标高线。

2.2.3墙身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箱盒、预埋件、门窗洞口预埋完毕,检查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要求,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2.2.4为防止大模板下口跑浆,安装大模板前抹好砂浆找平层,但找平层不能伸入墙身内。

2.2.5外砖内模结构在安装大模板前,把组合柱处的墙上舌头灰清理干净,全现浇结构挂好供外墙模板操作的架子。

2.2.6安装大模板前应把大模板板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剂(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后刷隔离剂,防止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3、操作工艺

3.1外板内模结构安装大模板:

3.1.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安正号模板→安装外墙板→安反号模板→固定模板上口→预检

3.1.2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将一个流水段的正号模板用塔吊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墙位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称调整模板的一对地脚螺栓或斜杆螺栓。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立即拧紧螺栓。

3.1.3安装外墙板,用花篮螺栓或卡具将上下端拉结固定。

3.1.4合模前检查钢筋、水电预埋管件、门窗洞口模板、穿墙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是否削弱断面过多等,合反号模板前将墙内杂物清理干净。

3.1.5安装反号模板,经校正垂直后,用穿墙螺栓将两块模板锁紧。

3.1.6正反模板安装完后,检查角模与墙模,模板与楼板,楼梯间墙面间隙必须严密,防止有漏浆、错台现象。检查每道墙上口是否平直,用扣件或螺栓将两块模板上口固定。办完模板工程预检验收,方准浇筑混凝土。

3.2外砖内模结构安装大模板:

3.2.1工艺流程:

外墙砌砖→安装正、反号大模板→安装角模→预检

3.2.3安装正反号大模板,其方法与外板内模结构相同。

3.2.4在混凝土内外墙交接处安装角模,为防止浇内墙混凝土时组合柱处的外砖墙鼓胀,应在砖墙外加竖向5cm厚木板及横向加固带,通过与内墙钢模拉结,增加砖墙刚度。

3.3全现浇结构安装大模板:

3.3.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挂外架子→安内横墙模板→安内纵墙模板→安堵头模板→安外墙内侧模板→合模前钢筋隐检→安外墙外侧模板→预检

3.3.2在下层外墙混凝土强度不低于7.5MPa时,利用下一层外墙螺栓孔挂金属三角平台架。

3.3.3安装内横墙、内纵墙模板(安装方法与外板内模结构的大模板安装相同)。

3.3.4在内墙模板的外端头安装活动堵头模板,它可以用木板或用铁板根据墙厚制作,模板要严密,防止浇筑内墙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外端头部位流出。

3.3.5先安装外墙内侧模板,按楼板上的位置线将大模板就位找正,然后安装门窗洞口模板。

3.3.6合模板前将钢筋、水电等预埋管件进行隐检。

3.3.7安装外墙外侧模板,模板放在金属三角平台架上,将模板就位,穿螺栓紧固校正,注意施工缝模板的连接处必须严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现错台和漏浆现象。

3.4拆除大模板

3.4.l在常温条件下,墙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MPa,冬期施工外板内模结构、外砖内模结构,墙体混凝土强度达4MPa才准拆模,全现浇结构外墙混凝土强度在7.5MPa,内墙混凝土强度在5MPa才准拆模,拆模时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为准。

3.4.2拆除模板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如果模板与混凝土墙面吸附或粘结不能离开时,可用撬棍撬动模板下口,不得在墙上口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应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洞模板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

3.4.3拆除全现浇结构模板时,应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

3.4.4清除模板平台上的杂物,检查模板是否有钩挂兜绊的地方,调整塔臂至被拆除的模板上方,将模板吊出。

3.4.5大模板吊至存放地点时,必须一次放稳,保持自稳角为75°~80°,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连灰浆。

3.4.6大模板应定期进行检查与维修,保证使用质量。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支承面积。

4.2基本项目:大模板的下口及大模板与角模接缝处要严实,不得漏浆。模板接缝处,接缝的最大宽度不应超过规定,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4。

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允许偏差表4-4

允许偏差(mm)

多层大模

高层大模

墙、轴线位移

5

3

尺量检查

标高

±5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墙、截面尺寸

±2

±2

尺量检查

每层垂直度

3

3

用2m托线板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2

2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3

中心线位移

2

2

外露长度

+100

+100

中心线位移

10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0

+100

5、成品保护

5.1保持大模板本身的整洁及配套设备零件的齐全,吊运应防止碰撞墙体,堆放合理,保持板面不变形。冬期施工时大模板背面的保温措施应保持完好。

5.2大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碰砸楼板及其他已施工完的部位,不得兜挂钢筋。用撬根调整大模板时,要注意保护模板下面的砂浆找平层。

5.3拆除模板时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墙面及门窗洞口等处出现裂纹。

5.4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

5.5冬期施工防止混凝土受冻,当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拆模强度后方准拆模,否则会影响混凝土质量。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墙身超厚:墙身放线时误差过大,模板就位调整不认真,穿墙螺栓没有全部穿齐、拧紧。

6.2墙体上口过大:支模时上口卡具没有按设计要求尺寸卡紧。

6.3混凝土墙体表面粘连:由于模板清理不好,涂刷隔离剂不匀,拆模过早所造成。

6.4角模与大模板缝隙过大跑浆: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靠,应加强检查,及时处理。

6.5角模入墙过深:支模时角模与大楼板连接凹入过多或不牢固。应改进角模支模方法。

6.6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门窗洞口模板的组装及与大模板的固定不牢固。必须认真进行洞口模板设计,能够保证尺寸,便于装拆。

6.7严格控制模板上口标高。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7.2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篇3:密肋楼板模壳安装拆除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密肋楼板模壳的安装与拆除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密肋楼板和屋面板模壳的安装与拆除。

2、施工准备

2.1材料与主要机具:

2.1.1塑料或玻璃钢模壳:塑料模亮以改性聚丙烯塑料为基材注塑而成。双向密肋楼板用M型模壳,目前采用较多的规格为120cm×90cm×30~45cm和120cm×120cm×30~45cm,十字肋高9cm,助厚1.4cm,四拼而成,并在模壳四周增加L36×3角钢,以便于连接。单向密肋楼板用T型模壳,目前采用较多的规格为112cm×525cm×35~43cm。

玻璃钢模壳刚度大,不需型钢加固,较多采用的规格为120cm×120cm×30cm、150cm×150cm×40cm。

以上模壳的几何尺寸、外观质量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以及设计的需要,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l.2支架系统:

2.l.2.1WDJ碗扣或多功能脚手架或门式架。

2.1.2.2模板配料:L50×5角铁、10×10方木、7.5×10方木、铁钉等。

2.1.3主要机具:锤、斧、锯、电钻、水平尺、撬棍等。

2.2作业条件:

2.2.1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和特点,确定流水段划分;确定模壳的平面布置,纵横木楞的规格、数量和排列尺寸;确定模壳与次木楞及其它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同时确定模壳支架系统的组合方式。验算模壳和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壳模极及支架系统的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总图、分段平面图、模板及支架的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

2.2.2柱(角筒)、楼电梯墙及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的再施强度。

2.2.3楼面的轴线、水准标高引测到墙、柱上,并办完预检手续。

3、模壳模板安装的操作工艺,(以主次木楞支撑体系为例)

3.1工艺流程:

安装支架→安装主次木楞→调整密肋梁底标高及起拱→安装模壳→质量检验

3.2支架系统可采用WDJ碗扣式多功能架或门架,可预组拼成定型飞模支架,吊运组合和分解,亦可单件用钢支柱、钢(木)龙骨、角钢组成支撑体系,散装散拆。由模板设计确定,并在施工中执行。凡设计高度超过3.5m时,每隔2m高度应用直角扣件与钢支柱拉接,并与结构柱连接牢靠。

3.3顶托粗调标高后,安装10cm×10cm主木楞,其间距大约为60~120cm。之后在主木楞上安装7.5cm×10cm次木楞,其间距为40~60cm。次木楞的间距要根据密肋的间距确定。次木楞的两侧安装∠50×5的角铁(可预装)。安装次木楞前要在主木楞上放出模壳的边线,即准确地放出密肋的位置线,以使次木楞(即密肋)轴线位置准确。

3.4次木楞安装完毕后,要认真调整顶托升降,使次木楞顶面符合设计标高(即密肋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3.5按模板组装设计图的平面布置,按型号将模壳安装在次木楞两侧的支撑角钢上。模壳底脚加设顶杆以保证模壳底部的刚度。模壳表面喷刷水质隔离剂。节点大样见图4-1。单向模壳长向连接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以免接口处侧向刚度不足。双向模壳安装,要在一个柱网内由中间向两端排放,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出现两端边肋不等的现象。凡不能使用模壳的地方,可用木模补嵌。

图4-1模壳安装节点示意图

3.6按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逐项检查模壳模板。检查的重点放在模壳自身刚度的保证措施和连接节点的严密性。办理预检。

4、模壳模板拆除的操作工艺

4.1操作工艺流程:

拆除角钢→拆起模壳→拆除支架

4.2模壳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10MPa。先将支撑角钢拆除,然后用小撬棍将模壳撬起相对两侧面中点,模壳即可拆下。密肋梁较高时,模壳不易拆除,可采用气动拆模工艺。

拆模不可用力过猛,不乱扔乱撬,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

4.3拆除支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才允许拆除支架。

4.3.1预组拼定型飞模支架,先将连接每个单元飞模支架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下调上顶托,使之与肋脱离。然后将单元飞模支架平移到悬挑平台,吊运到新作业面。

4.3.2散拆支架时,先拆去水平栏杆、剪刀撑,从跨中向两端下调支柱顶托,使之与密肋底脱离,逐根拆除支柱。

5、质量标准

5.1保证项目:楼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上,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检查方法:对照模板设计,现场观察或尺量检查。

5.2基本项目:

5.2.1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

检查方法:观察和用楔形塞尺检查。

5.2.2模板接触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隔离措施。梁的模板上粘浆和漏刷隔离剂累计面积应不大于400cm2。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5。

检查方法

允许偏差(mm)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梁轴线位移

5

3

尺量检查

梁板截面尺寸

+4-5

+2-5

尺量检查

标高

±5

+2-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线或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5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留钢板中心线位移

3

3

尺量检查

预留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3

尺量检查

6、成品保护

6.1在层高1/2处左右的支架系统的水平栏杆上宜固定一层水平安全网,用于防止人员坠落,同时,拆模壳时,使之坠入安全网,以保护模壳。

6.2拆除模壳要用小撬棍,以木楞为支点,先撬模壳相对两侧邦中点,模壳松动后,依然以木楞为支点,撬模壳底脚的内肋,轻向下撬掉模壳。切忌硬撬或用铁锤硬砸,也不能使用大撬棍以肋梁混凝土为支点进行撬动,以保护模壳和密肋混凝土。

6.3吊运模壳、木钢楞、或钢筋时,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模壳,以防模板变形。

6.4要严格遵循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方可拆模壳;混凝土强度达到7.5%,肋跨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00%可方拆除支柱。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1密肋梁侧面胀出,梁身不顺直,梁底不平:防治的方法是,模板支架系统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支柱底脚应垫通长脚手板,并应支撑在坚实的地面上;模壳下端和侧面应设水平和侧向支撑,以补足模壳的刚度;密肋梁底楞应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起拱;支撑角钢与次楞弹平线安装,并销固牢靠。

7.2单向密肋板底部局部下挠;防治的方法是,模壳安装应由跨中向两边安装,以减少模壳搭接长度的累计误差。安装后要认真调整模壳搭接长度,使其不得小于10cm,以保证接口处的刚度。

7.3密肋梁轴线位移,两端边肋不等:防治的方法是,主楞安装调平后,要放出次楞边线再安装次楞,并进行找方校核。安装次楞要严格跟线,并与主楞连接牢靠。

7.4模壳安装不严密:这是模壳加工的负公差所致。认真检查模壳安装缝隙,钉塑料条或橡胶条补严。

8、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8.1模板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8.2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8.3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