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建筑大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21

建筑大模板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方法

一、材料准备

(一)材料

1.水泥:用325号或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早强措施;

2.砂: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以下时不大于5%;等于、高于C30时不大于3%;

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以下时不大于2%;等于、高于C30时不大于1%;

4.外加剂: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其掺量应根据施工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二)作业条件

1.完成钢筋隐检工作,完成模板预检工作;

2.计量设备应定期校核,做好照明准备工作;

3.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二、操作工艺

1.检查并清理模板内残留杂物,用水冲净;

2.混凝土搅拌:采用自落式搅拌机加料时,先加1/2用水量然后加石子、水泥、搅拌1min,再加乘余1/2用水量继续搅拌;各种材料应计量准确,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水泥、水、外加剂为+2%,粗细骨料为+3%。严格控制坍落度,使用吊斗宜为4~6CM,泵送混凝土宜为8~18CM。掺外加剂搅拌时间应适当自延长,雨季时应测定砂、石含水率,以保证水灰比准确;

3.墙体分层浇筑:墙体浇筑混凝土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或混凝土应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一次浇筑高度不宜超过1M。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一般宜设在门窗洞口上,接槎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保证接槎严密;浇灌时应及时清理落地灰;

4.洞口处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5.构造柱浇筑: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结构四大角山墙构造柱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内外墙交接处的构造柱和墙同时浇筑,振捣要密实;外砖内模墙应采取加强措施,防止外墙外胀;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不碰撞各种埋件;

6.墙体上口找平:混凝土墙体浇筑振捣完毕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或以模板上口为准,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模板宜采用硬架支模,混凝土墙上表面应低于楼板下皮标高3~5CM;

7.拆模强度及养护:常温下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冬期施工掺防冻外加剂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Mpa时拆模,并及时修整墙面边角。常温施工时,在12h内喷水养护,并不少于7昼夜,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湿润状态;浇筑混凝土时,应每班填写施工记录,每个流水段在浇筑地点至少做1组试块;

8.冬期施工:根据冬施方案施工,混凝土拌合时间比规定时间延长50%;混凝土养护温度应定时、定点测量,做好记录;应在混凝土冷却至5度后拆除模板和保温层。

三、质量技术标准

1.混凝土使用的水泥、水、骨料和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养护和施工缝的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外加剂的掺量要符合要求,施工中严禁对已搅拌好的混凝土加水;

3.混凝土试块必须按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评定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要求;

4.混凝土振捣均匀密实,墙面及接槎处平整光滑。墙面不得出现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5.轴线位移、标高、截面尺寸、墙面垂直、表面平整等指标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四、成品防护

1.不得拆改模板有关连接插件及螺栓,以保证模板质量;

2.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完工时,要保持钢筋的正确位置;

3.应保护好洞口,预埋件及水电管线等。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墙体烂根;

2.洞口移位变形;

3.外墙歪闪;

4.墙面气泡过多;

5.混凝土与模板粘连;

6.模板位移、胀模;

7.墙体底大上口小。

六、安全、技术、节约等项措施

1.工作前先检查脚手架是否架设牢固,经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工作;

2.高空浇筑作业时,四周必须架安全网;

3.检查电源、电路、并做好照明准备工作;

4.操作时精神要集中,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选用合理的配合比,保证质量,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篇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高层建筑中,由于上部荷载大,大都采用混凝土体积较大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实体结构。这种混凝土的特点是:结构截面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的原因。裂缝大致有两面裂缝和贯穿裂缝二种。

1.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在水化过程产生大量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度上升。由于混凝土表面散热快,混凝土内部散热慢,形成混凝土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底,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强度时,混凝土会产生表面裂缝。这种裂缝危害较小,可采取加强表面抹面、保温、保湿等措施来弥补和避免。

2.贯穿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浇捣初期,混凝土由于水化热引起升温,浇捣数日后,混凝土逐渐降温,降温差引起的变形,混凝土多余水分蒸发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上述二种变形相加在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约束时引起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整个截面就可能产生贯穿裂缝。贯穿裂缝会影响结构整体性、防水性,钢筋锈蚀影响构耐久性,所以贯穿裂缝必须坚决控制。

综上分析,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就是要避免出现表面裂缝和坚决控制贯穿裂缝的发生。

二、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施工

1.标准:避免表面裂缝,不出现贯穿裂缝,经养护后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涌等级。基本项目中的蜂窝、孔洞、主筋露筋、缝隙夹渣层按混凝土工程的要求控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抗裂要求高,为此以上缺陷应从严控制。允许偏差项目按混凝土分项工程进行控制。

2.施工方法: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大小于抗压强度,这是混凝土容易开裂的一个原因。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离散性大,它与水泥用量、水泥浆量、水灰比、粗细骨料品种、砂石含泥量、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以及养护条件有关,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创造各种条件,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密实,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达到坚决控制贯穿裂缝出现的目的。

(1)材料质量控制:选用低热和中热的水泥品种,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加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使用外掺剂减水,推迟水化热释放速度和放热高峰。尽量选用5~40mm石子和中、粗砂来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控制石子含泥量不大于1%,砂子含泥量不大于2%,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2)施工温度的控制: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总温升,减小结构物的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也很重要。

①混凝土出机温度的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石子和水温度,砂的温度次之,水泥的温度影响最小。为此应重点控制石子的温度,气温高时,在砂、石堆场搭遮阳装置,夏季运输过程要防晒。

②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后,经运输、卸料、浇筑、振捣、平仓等工序后的混凝土温度称为浇筑温度。浇筑温度对结构物的内外温差影响不大,但温度过高会引起较大的干缩,给混凝土浇筑带来不利。根据实践经验建议最高浇筑温度控制在40℃以下为宜,这就要选择合理的浇灌时间,完善浇筑工艺和加强养护工作。

(3)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在振动界限以前给予二次振捣,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提高10%~20%,从而提高抗裂性。振动界限是指混凝土二次振捣的恰当时间,即混凝土经振捣后尚能恢复到塑性状态的时间。

(4)改进混凝土搅拌工艺: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界面过渡层的结构致密,加强粘结。传统的搅拌工艺水分直接润湿石子表面,在混凝土成型和静停的过程中,形成石子表面的水腊层。在混凝土硬化后,由于水膜的存在而使界面过渡层疏松多孔,削弱了石子与硬化水泥浆之间的投料,使砂浆或净浆裹石,可以有效地防止水膜存在于石子与砂浆之间。

(5)混凝土养护:为了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必须切实做好。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措施常伴有保湿作用,保温同时保湿能收到极好的养护效果。

①保温保湿材料选择上尽量考虑就地取材、施工方便和价格便宜。一般用的有油布、塑料薄膜、草包、锯末、炉渣、砂等不易透风的保温材料或蓄水养护。保温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延长散热时间,使混凝土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防止发生贯穿裂缝。

②保温养护:刚浇筑不久的混凝土,尚在凝固硬化阶段,水化的速度较快,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混凝土在潮湿条件下,可使水泥的水化作用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防止贯穿裂缝发生。

(6)升、降温控制信息化施工:上述保温保湿材料厚度、升降温控制都是通过计算得到的数据,而实际施工中各种变化因素、气候因素都会影响到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为了摸清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大小及不同深度温度场升降的变化规律,随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情况,在混凝土内不同部位埋设铜热传感器,用混凝土测定记录仪,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跟踪与监测,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7)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具有面积大、厚度大的特点。同时由于混凝土量大,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浆量多、泌水多,所以在浇筑质量控制中有别于普通混凝土的浇筑。

①浇筑方法:一般混凝土在大面积施工时可采用分层分段踏步式推进(图2-39)。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浇捣时由于流动度大,上口浇筑点插入振动器后,混凝土可2m高度内斜向流淌14~15m,不能形成跳步,也无法分段(图2-40)。所以一般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经常拆卸输送混凝土管道,提高泵送效率,简化凝土的泌水处理,并保证了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

②混凝土振捣: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条浇筑带前、后布置二道振动器。前道振动器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的密实;后道振动器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图2-41)。

③混凝土的泌水处理:大流动性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流到坑底随混凝土向前推进,在支模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进方向二侧模板底部留孔排出泌水和浮浆。少量来不及排出的泌水被混凝土推至基坑顶端,由顶端模板下部的预留孔据出坑外。当混凝土坡

脚接近尽端模板时,立即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由尽端往回浇,另外二侧加强混凝土的浇筑,使最后混凝土的浇筑形成四面会合,这样泌水和浮浆就在蹭开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排除。

④混凝土表面处理: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排除泌水和浮浆后,表面仍有较厚的水泥浆,在混凝土浇完后一定要认真处理,经4~5h左右,按标高用长括尺括平,在初凝前用滚筒来回碾压数遍,用林蟹打磨压实,待接近终凝前,用木蟹再打磨一遍,使收水裂缝团合,然后覆盖保温材料保温保湿养护。

⑤混凝土测温:将铜热传感器用绝缘胶布绑扎好,放到预定的测点位置与钢筋扎牢(一定要与钢筋隔开不能直接接触),待各个铜热传感器绑扎后,把铜热传感器的信号馈线收成一束,固定在横向钢筋下引出到机房。馈线与仪器接好后,对铜热传感进行试测,待浇筑混凝土后测试。

混凝土浇筑至中心部位时,就可开始测温,一般测温记录要求:

第1d~第5d,第2h测温一次;

第6d~第25d,每4h测温一次;

第26d~第30d,每8h测温一次;

第31d~第37d,每12h测温一次;

第38d~第60d,每24h测温一次。

测温时间延续多久,由温差决定,测温频率大小,也应由温差梯度大小确定。如温差小而稳定,可以提前结束测温。

(8)后浇带的施工:这是施工期间的临时伸缩缝,用以释放大部分变形,减少约束应力,达到控制裂缝的目的。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宜少于40d,在此期间内早期温差及30%以上的收缩已经完成。当地上、地下都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根据设计图的位置,混凝土应贯通底板、墙板、顶板整个结构,后浇带部分的钢筋应连续不断。

①后浇缝可留成企口缝、阶梯缝或平直缝,

②后浇带混凝土应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并间隔6个星期后浇筑,在此间隔期间,应保持该部位清洁。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4个星期;

③后浇带应优先选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原结构。施工前,原结构两侧面浮浆要凿清、形成毛面,隔夜清洗,保持湿润,并刷水泥净浆。

篇3: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工程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选用是否符合各自的标准要求,它的配合比是否合理以及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捣和养护等方面的因素。

一、原材料标准

1.水泥(1)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工厂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品牌名称、代号、包装年、月、日和编号。水泥包装樗中水泥品种、标号、工厂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司于不合格品。散装时应提交与袋装相同的内容卡片。(2)水泥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品种和标号的水泥应分别贮存、不得混杂。(3)水泥进场必须在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以上相应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超过1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2.砂:采用金鸡上游中粗砂。

3.石仔:(1)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2)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2,且不得超过50mm。(3)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

4.水:(1)生活饮用水,可拌制各种混凝土。(2)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应按标准(JGJ-89)规定进行检验。

二、混凝土搅拌施工要点

1.混凝土拌制前材料质量的检查,在混凝土拌制前,应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其检查项目如下表3-32。

2.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配料计量

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质量与配料计量控制关系密切。但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为图方便,往往是骨料按体积比,加水量由工人凭经验控制,这就造成拌制的混凝土离散性很大,难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故混凝土的施工配料计量须符合如下要求:

表3-32

材料名称检查项目

水泥散装向仓管员按仓库号查验水泥品种、标号、出厂或进仓时间袋装

1.检查袋上标注的水泥品种、标号、出厂日期

2.抽查重量,允许误差2%

3.仓库内水泥品种、标号有无混放砂、石子目测,(有怀疑时再通知试验部门检验):

1.有无杂质

2.砂的细度模数

3.粗骨料的最大粒径、针片状及风化骨料含量

外加剂溶液是否搅拌均匀,粉剂是否已按量分装好

(1)水泥、砂、石子、混合料等干料的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法计量。严禁采用容积法。

(2)水的计量必须在搅拌机上配置水箱或定量水表。

(3)外加剂中的粉剂可按比例先与水泥拌匀,按水泥计量或将粉剂按每拌比例用量称好,在搅拌时加入;溶液掺入先按比例稀释为溶液,按用水量加入。

3.首拌混凝土的操作要点

上班第一拌的混凝土是整个操作混凝土的基础,其操作要点如表3-35。

序号项目要点

1空车运转的检查1.旋转方向是否与机身箭头一致

2.空车转速约比重车快2~3r/min

3.检查时间2~3min

2起动上料应先起动,待正常运转后方可进料

3配料为补偿粘附在机内的砂浆,第一拌减少石子约30%;或多加水泥、砂各15%

4.混凝土搅拌时间

搅拌混凝土的目的是使所有骨料表面都涂满水泥浆,从而使混凝土各种材料混合成匀质体。因此,必需的搅拌时间与搅拌机类型、容量和配合比有关。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表3-36采用。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表3-36

混凝土坍落度(mm)搅拌机机型搅拌机出料量(1)

〈250250~500〉500

≤30强制式6090120

自落式

>30强制式606090

自落式9090120

三、混凝土浇捣的质量控制

1.浇捣前的准备

(1)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螺栓、预埋铁的质量、数量、位置逐一检查,并作好记录。

(2)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模板、地基基土、未风化的岩石,应清除淤泥和杂物,用水湿润。地基基土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模板中的缝隙和孔隙应堵严。

(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4)根据工程需要和气候特点,应准备好抽水设备、防雨、防暑、防寒等物品。

2.浇捣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1)分层浇捣与浇捣的时间间隔:

1)分层浇捣: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工作原则要求一次完成。但由于振捣机具性能、配筋等原因,混凝土需要分层浇筑时,其浇层的厚度,应符合表3-37

混凝土浇筑层厚度(mm)表3-37

捣实混凝土的方法浇筑层的厚度

插入式振捣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表面振动200

人工捣固在基础、无筋混凝土或配

筋稀疏的结构中250

在梁、墙板、柱结构中200

在配筋密列的结构中150

轻骨料

混凝土插入式振捣300

表面振动(振动时需加荷)200

2)浇捣的时间间隔: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心意一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前层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标准,不得超过表3-38的规定,否则应留施工缝。

混凝土凝结时间(min)(从出搅拌机起计)表3-38

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

低于25高于25

≤C30210180

>C30180150

(2)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将混凝土捣实至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

1)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并应尽量避

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2)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高度大于1m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按施工方案合理分段、分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38℃。

3.施工缝的位置设置

混凝土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剪力的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1)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等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见图3-5。

(5)双向受力板及其他结构复杂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4.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在混凝土施工缝处的继续筑混凝土时,其操作要点见表3-39

项目要点

已浇筑混凝土的最低强度>1.2Mpa

已硬化混凝土的接缝面

1.将水泥浆膜、松动石子、软弱混凝土层以及钢筋上的油污、浮锈、旧浆等彻清除

2.用水冲刷干净,但不得积水

3.先铺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度10-15mm

新浇筑的混凝土

1.不宜在施工缝处首先下料,可由远及近地接近施工缝

2.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成为整体

3.加强保湿养护

篇4: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3)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三)

1.本工程采用现场拌砼。

2.为保证砼质量,首先要选好砂、石料场规模,与其合作的水泥厂及外加剂厂的产品信誉,装备的运输车数量,供货到现场的距离和时间,价格及服务等因素进行评审,作出最佳选择,并报公司备案。

3.在签订合同的同时,要向供方提出供货的技术要求,明确砼强度,坍落度、粗集料粒径、水泥品种及标号,防水砼抗渗等级、外加剂品种、掺合料品种及规格等技术指标。

4.供货方提供的资质证书、试验报告和供货小票是其质量保证资料。必须齐全有效,要归档保存。

5.砼强度试验分别按GB107-87标准取样试验。

6.不准向砼拌合物中任意加水以增大坍落度的错误做法。

7.底板砼浇筑:铺设砼管道采用边浇筑边拆管的方法。由西向东,浇筑砼采用的自流斜面分层一次到顶法,每作业面分前、中、后三排振捣砼,边浇筑边成型及抹平底板表面,标高、厚度采用水准仪定点测平,用小白线严格控制板面标高和表面平整,顶、底板砼振捣见下图。

8.柱子砼浇筑:先从柱子一端开始循环浇筑,每次浇筑高度小于等于500mm,前后两次浇筑时间为前次砼停止流动,但在终凝前进行下次浇筑、顶部拉线抹平、无松散砼、并且将粘附在钢筋及模板上的水泥浆及时清理干净。

9.浇筑顶板砼时从一端开始,边铺砼边振捣、边抹平。浇砼采用"赶浆法"连续向前进行。

(1)竖缝:±0.00以下外墙不留竖缝,内墙及±0.00以上墙体留在受剪较小处,板、梁留置在中间1/3跨内。竖缝内设置一层钢板网、木板支堵,木板宽度为墙厚度减去两侧保护层及钢筋直径,并加横支撑箍见下图。

(2)水平缝:±0.0以下,地下室外墙留在底板上皮300mm,内设钢板止水带。

10.梁、柱及墙体节点处钢筋稠密部位采用振动棒重点振捣,并配合Ф30振捣棒振捣,防止出现漏振。

篇5:建筑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施工方法

建筑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

1.加气混凝土块规格一般为600*200、600*250、600*300(mm),强度等级C3,干表观密度500kg/m?,C5时干表观密度为700kg/m?;

2.水泥: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3.砂: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过5mm孔径的筛;

4.聚乙烯醇甲醛(107胶);

5.其他:混凝土块、木砖、?6钢筋等;

(二)、作业条件:

1.弹墙身门口位置线,结构面上弹墙立边线;

2.做地面垫层,及砖或混凝土导墙;

3.将与加气混凝土墙相接处浇水湿润;

二、操作工艺

1.基层清理,将砌筑加气混凝土块墙部位的楼地面,剔除凝结灰浆,清扫干净;

2.砌加气混凝土块:按实地尺寸和加气混凝土块规格尺寸排列摆块,上下十字缝错开,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砌块与墙柱相接必须预留拉结筋,其竖向间距为500mm,压埋2?6钢筋,入墙不小于700mm;墙顶与楼板或梁底应加一层斜砌;墙高大于3m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水平混凝土带,如设计无要求一般每1.5m加设2?6或3?6钢筋带,以保证墙体的稳定;

3.砌块与门口连接:采用后塞口作法时,应将埋有木砖或铁件的混凝土预制块,按洞口高度2m以内每边3块,大于2m每边4块砌筑。采用先立口作法时,应在砌块与门框外侧涂抹粘接砂浆,挤压密实,并用3.5in钉子与加气块钉牢,洞口宽度大于50cm者,上口做钢筋混凝土梁带;

三、质量技术标准

(一)、保证项目:

1.使用的原材料和加气混凝土块,品种、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加气混凝土块质量应满足JG315-82有关材料技术性能指标并有出厂合格证;

2.砂浆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砂浆的平均强度不小于fmk,其中任意一组的试块强度不小于0.75fmk;

3.转角处必须同时砌筑,严禁留直槎,交接处应留斜槎。

(二)、基本项目:

1.通缝:每道墙3皮砌块的通缝不超过3处,砌筑时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的三分之一,无4皮砌块以上通缝;

2.接槎:砂浆密实,砌块平顺,灰缝标准厚度为10MM,过大或过小灰缝,不得大于5处;

3.拉结筋间距、位置、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位置,间距偏差不超过1皮砌块;

四、成品保护措施

1.门框安装后施工时,应将门框两侧300~600MM高度范围钉铁皮保护;

2.砌块在装运过程中应轻装轻放,算出各房间用量,按用量分别码放整齐;

3.搭拆脚手架时不要碰坏已砌墙体门窗口角;

4.及时清理落地砂浆,以免与地面粘结,影响下道工序施工;

5.剔凿设备孔、槽时不得硬凿,以保证墙体砌块完整;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碎块上墙会影响强度,断裂块应经加工粘制成规格材后上墙;

2.对粘结不牢者应按工艺要求配制粘结砂浆;

3.拉结钢筋不符合规定,造成砌体不稳定;

4.门窗洞口构造不符合规定;

5.灰缝不匀,灰缝大小不一致,砌筑时不挂线;

6.排块及局部做法不合理,影响墙体稳定,砌筑时不按规定排块,构造不合理;

六、安全、技术、节约等项措施

1.为节约水泥,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粉煤灰;

2.工作前应先检查脚手架是否搭设牢固,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工作;

3.高空作业中碎砌块不得向下抛扔,以免伤人;

4.操作时精神要集中,不得嬉笑打闹,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